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8篇

时间:2022-08-10 18:29:04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篇1

关键词:高考;高中地理;复习教学

一、引言

高考是学生高中学习的最终目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需求适当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复习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复习阶段弥补知识框架中的不足,完善解题能力。地理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要以提高学生高考成绩为基础开展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教学方案,保证每个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都能提高对地理知识点的认知,跟上教育改革的节奏,了解高考题型,完成地理解题能力的全面提升。下文结合高中地理复习教学实例,阐明如何基于高考设计复习方案。

二、完善地理学习基础

根据一年年的高考改革潮流可以发现,题型开始朝着基础发展,更多的考查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着重于自然地理知识点,涉及了一部分人文地理内容,如资源的利用,大自然的保护等等,都是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这部分内容都是教学中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地理复习阶段需要调整教学观念,注重于学生地理基础的巩固,让学生意识到基础知识点学习对高考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完善地理基础,为下阶段复习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基础部分知识点的复习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具有目的性,防止复习时间的浪费。高考中涉及的这部分基础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大部分都是学生日常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完善学生学习基础的过程中可以融入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贴近生活的复习情境,使得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同时生活素材的融入也能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点的运用水平,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地理知识点,保证学生在高考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结合生活实例举一反三,丰富答案内容。例如在进行《人类的居住地和地理环境》这部分知识点的复习教学时,我会从高考的角度出发完善教学策略。在复习课堂的开始,我让学生温习城市化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都是死记硬背,没有结合实例完成验证,导致在答题过程中会经常漏一些措施。我会根据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在生活中选择合适的实例,如大气污染,我会为学生展示工业城市的雾霾现象,又如贫富差距,我会将美国同一座城市中的富人区和贫民窟进行对比,要求学生结合这些生活实例再一次复习相关知识点。在图片和视频的帮助下,学生会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也有效提高了解题能力,巩固了地理基础。教师在高中地理复习阶段要重视学生地理基础的完善,让学生的解题能力跟上高考改革节奏,发挥复习教学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效果。

三、提高知识点运用和归纳能力

高考实际上是对学生知识点运用能力的考验,大部分学生的地理理论基础都比较好,但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成绩不理想,这明显是运用能力差造成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阶段要重视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提升解题水平,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点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解题自信心,主动深入探究知识点的运用技巧,提高地理学习综合素养。在复习阶段,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知识点归纳能力的提高,地理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点都有多多少少的联系,但是学生会忽视这些联系,将每个单元的重难点当作是独立的一部分,导致复习效率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教师要调整复习教学方案、深入挖掘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处,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整合复习内容,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使得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举一反三,从多个方面解析地理问题,完成地理综合素养的升华。例如在进行“洋流”相应知识点的复习时,我会重视学生知识点运用能力和归纳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开始,我会给学生一张空白的地图,让学生根据地理位置标准每个区域的洋流名称,简单地帮助复习这部分知识点,接着我会要求学生结合洋流分析归纳每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这两部分内容有明显联系,但却是学生在日常复习中忽视的内容,为学生开辟了新的复习途径,同时我还让学生分析洋流对气候带来的影响,如热带雨林气候会受赤道暖流影响,出现高温多雨的特征,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点的过程中一步步完成归纳任务,有效提高地理认知。教师在复习阶段要从高考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和归纳能力,为未来的高考打好基础。

四、重视查漏补缺

教师不是万能的,不能针对每个学生地理学习中的不足设计相应的复习方案,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查漏补缺的能力,能主动通过考试成绩分析,教师、同学点评的方式发现自身复习过程中的不是,及时做出调整,保证下阶段复习的有效性。学生查漏补缺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合作复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地理能力上的差异对学生进行适当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都会有地理基础好的学生,带动整个小组一起查漏补缺,一起进步;又如教师可以开展课外复习活动,通过网络等等途径分析学生地理复习中出现的问题,使用程序自动生成具有针对性的试卷,让学生结合试卷自主查漏补缺。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复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查漏补缺机会,使得学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完成地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结语

在高中地理复习阶段,教师设计的复习教学方案要基于高考内容,以提升学生高考成绩为目标,完善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跟上复习节奏,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完成复习任务。高中地理复习教学的有效开展是学生取得理想高考成绩的重要保证,能让学生意识到复习对地理成绩提升的作用,引导养成良好的自主复习习惯,满足了学生高考复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学弘.浅谈高考地理复习教学的策略与思考[J].学周刊,2016,(27):89-90.

[2]李娜.浅谈高三地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关于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有效性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X):59.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篇2

关键词:高三;地理教学;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地理在文科中是一门最特别的学科,相对于历史、政治它更偏向理科。对逻辑思维与图形、计算等方面的较高要求使得很多文科生,尤其是文科女生谈地理而色变,地理成为文科生高考提分的瓶颈。每年,因为地理而含恨落榜的考生不在少数。诚然,高考相对于其他考试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然而无论每年的选题如何多变,材料如何新颖,只要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综合素质的锻炼与创新性的培养就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1.分清轻重,有的放矢

高三更注重知识的分类与整理,如何在高三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复习方向,培养其综合能力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教材方面,对于基础性的初中地理知识,要做好基础概念的掌握,学会地图信息的解读。高中教材是重点,湘教版的地理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要加强原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如针对必修一的自然地理部分,要重点学习气候、水文、植被、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内涵,并梳理好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必修二的人文地理部分则要综合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人文要素内涵的理解,以及各人文要素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选修部分(环境保护和城乡规划),可以把它渗透在必修中复习,不必单独详细复习。如讲到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城市化时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2. 合理计划,做好预习与听讲

教师应该对近几年高考的重点进行分析,尤其对出现概率比较高的知识点、题型以及本年度新增的知识点要特别重视,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教师的教学计划相协调,做好预习工作。高三地理不同于高一高二,知识繁多,课堂信息量较大,如果学生课前不做好预习,思维跟不上老师,课堂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节课稀里糊涂中就过去了,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同时,教师要认真组织复习的内容,尽量做到以点带面,挖掘还没有讲到或考纲中新增的知识点,重点讲解考纲中的难点、易错点、高频考点。做好引导学习的工作,在认真细致地讲解每一个重难点时,要注意结合广东高考的特点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如地球运动部分,广东高考对这部分主要考查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而且题目的难度较小,故此,教师不仅自已要科学计划好这部分复习时间,也要引导学生不要在这部分花费太多时间。当然,在讲解的同时也要展开实战演练,并及时检查每一位学生的掌握程度,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配合达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3. 消除恐惧心理,学会自主学习

很多文科生地理学不好都是因为恐惧心理,虽然地理中与理科相关的逻辑、计算等有很多,但是相对于数学、物理等要简单很多。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地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们消除恐惧树立自信。地理不同于其它学科,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是地理的一部分。让学生从他们的生活中感受地理。另一方面,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杜绝一味的死记硬背,让学生真正对地理产生兴趣。如全球气候问题的学习,虽然气候相关的知识繁多且杂乱,但实际考查的知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只要掌握了全球气候知识的精华,面对气候相关的考题就能胜券在握。比如全球气候的分布,如果让学生一个个记忆,很容易漏记或出错,应引导学生结合气候成因(如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分布、季风等)进行学习。同时,对几种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应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如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等。

二、构建知识体系,重视图像复习

1.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不管多新颖的题型都离不开基础知识。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能对不同板块的知识做到灵活应用,便能提升综合能力,从容应对高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回顾,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得知识系统网络化、结构化,能够让学生加深各个知识的理解,准确地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要熟读考试大纲与《高考说明》,寻找高考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地毯式的复习与查漏补缺之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帮助学生熟悉规律,巩固知识,提高技能,总结方法。

2. 重视图像复习,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灵魂,若想学好高中地理就必须学会读图,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地图是高考的重点考查部分,学会看图有利于很多地理知识的掌握。图像复习在于两个方面,首先,要学会从地图中读取有用的信息,如通过读图来寻找地方时首先要区分是侧视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是侧视图则通过寻找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来判定地方时。如果是俯视图则要判断最外面那条经线是否是赤道?如果不是则应看晨昏线把每条经线分成的昼夜弧比例进而判断昼长或夜长,再根据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等求出有关地方时。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活地图,说到哪个知识点就能在第一时间调出,并能将各个知识点通过图形形成联系。

三、专题突破,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高三的地理学习避免不了的一项便是真题的演练,很多同学在做广东真题、全国真题的同时还会做很多其它课后资料的习题,题海战术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不二选择。其实,真题演练是必须的,然而不在量多而在于精。如今的练习题、练习册是数不胜数,如果想通过做完这些来提高解题能力是难之又难,但是如果对一个知识体系进行专题性集中突破就能事半功倍,只要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就能解决这一类题型。如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只要掌握了H=90o-|纬度差|这个公式,就能在知道太阳直射点、当地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三个未知数中任两个未知数的情况下计算第三个未知数。但是,整体的复习之后可供进行专题复习的时间很少,因此,专题复习要选择重点知识体系进行,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个别性的专题强化。让学生在做好知识回顾的同时,通过一类题型、相关知识的集中复习能够做到触类旁通。

总之,高中地理只有做到紧扣时代,抓大放小,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加强地图训练,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实际应用,同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在主观与客观上都做到张弛有度才能在地理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彭长亮.关于高三地理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9(02)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篇3

【摘 要】初中地理中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实现初中中考教学大纲的突破和创新,把握教学内容,及时归纳,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和脉络,学会灵活运用,掌握中考知识,科学高效地复习,教育学生掌握学习特点,分清学习的主次,科学练习,实现多角度思考、掌握讲解、操练和考试的融合,帮助知识消化和吸收,教育学生关注知识点,带领学生一起进步。

关键词 方法;策略

科学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这样,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听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探讨。

一、实现初中中考教学大纲的突破与创新

初中中考中的知识只是告诉了我们一些考点,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则规定了教学的内容,规定了教学的评价体系,告诉我们哪些知识应该记忆,哪些知识应该领会,哪些知识应该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时候应该教育学生找准知识的定位,梳理知识的脉络,重视中考知识的总结和梳理、概括,补充没有提到的知识,因此,这样的中考复习方式才是最佳的复习方式。

二、把握内容,及时归纳,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脉络,学会灵活运用

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涵盖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三部分。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刻分析教学内容,实现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和地理性的特点。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点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教师要克服地理的缺陷,创造时间和空间的条件,重视地理位置的、自然等要素的结合。

三、掌握中考知识,科学高效地复习,教育学生掌握学习特点,分清学习的主次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给学生复印中考说明,重视教育学生进行复习讲解,重视对考点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教育学生查找学习的疏漏,消除学生知识的缺漏区域。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掌握地理教学的考点,理解知识,教会方法,教育学生掌握地理复习方法。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系统拎清楚知识点,教育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知识,掌握记忆的内容,重视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解决学习中的差题、偏题、怪题。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掌握考点,理解考点,详略得当地解决问题,主次分明地进行复习,掌握学生复习的要点,教育学生学会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育学生重视主要的考点,次要的内容简单粗略地看看,做到大致的理解和掌握。

四、科学练习,实现多角度思考、掌握讲解、操练和考试的融合,帮助知识消化和吸收

教师要教育学生掌握考试大纲,选择一些好的地理复习资料给学生练习和掌握,教师定期组织一些复习讲解和检查,帮助学生进行考试练习和考查的活动,教育学生深化地理知识,内化并理解知识,教育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巩固理解,深化认识,形成自己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形成知识结构,教育学生学会训练,拓展知识,选择新颖的知识,涵盖更多的知识面,设计精巧的问题,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选择精当的内容让学生练习。教师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质量,锤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从一些材料,多个知识的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视教学练习,重视教学分析,提高学生纠正错误的能力,掌握好的学习技能和方法,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学生在对待主观问题的时候,能够理解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掌握学习的观点,科学分析问题,提高解答问题的精准性,教育学生科学地解决问题。

五、教育学生关注知识点,带领学生一起进步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分析热点问题,掌握教材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会科学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多看新闻节目,多看社会热点话题的节目,多了解书籍和报纸的材料,掌握一些国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学生政治和历史知识的全面融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搜集资源,了解环境,理解人口知识和历史知识,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适应学生中考复习的需要。

六、提高学生地理中考的解题能力,积极鼓动学生主动学习

1.掌握解题技巧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掌握选择题,简单明了地分析,了解涵盖的内容,拨开迷惑性的特征,排除容易混淆的答案,完整地回忆内容,直观地再现知识,综合地分析问题,加强训练,学会归纳和概括,学会分析问题,掌握解题的要点,学会开放性地解决问题,掌握解答问题的要点。

2.专心审题,理解题目

教师要组织学生审清楚题目的含义,掌握好的思维活动,重视从文字和图表,数据材料等方面掌握信息,重视把握词语的含义,理解题目的要求,重视加工、处理和分析问题,教育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3.理解图画,掌握含义

学生应该理解图像的特点,掌握图像的含义,看清楚图像,理解内容,分析图形中的含义,掌握各种条件,教育学生记忆学习内容,全面高效地理解图标,实现图像和文字的结合。

4.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答的准确性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构思解答问题的答案,叙述清楚题目的解题方法,解答的词语要准确,考好每一场试。

因为初中的地理学习到了中考阶段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复习,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掌握好的方法,重视教学因素的综合,鼓励学生热爱地理学习,创造地理学习的条件,提高学生解决学习中的一切问题,实现中考地理课堂复习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篇4

一、运用高考真题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和命题规律

高考试题的命制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也就是说尽管知识的考查每年总会有微调,但总是以传统知识为主,变化的只是命题情境和设问的角度,高考试题是有明显的规律性可循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试题设计较灵活,试题素材来源多样

高考试题在设计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试题设计选取的素材不仅局限于教材,也包括国内外地理学的报刊、杂志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选取一些典型的图片素材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2.不回避已经考过的知识,某些考点的重复率极高

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如气压带与风带、天气系统、水循环等几乎年年都考,只不过呈现形式不同而已,甚至高考试题中出现过的某些图表也会在高考中反复出现。

3.以地理图表切入,重视地理图表的解读与地理问题的探究

地理图表往往会提供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通过地理图像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是历届高考地理试题的最大特色。

由此可见,通过研究高考试题,可以获取高考命题方向和命题规律,对科学备考和地理教学会产生积极影响,而这是通过单纯研究教材所无法获取的。

二、运用高考试题构建超越课本和考试说明的知识体系

高考试题通过试题情境为高中地理教学增加了新图形、新知识点,这些新增的知识点往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带有很强的知识可再生能力。例如,“逆温”这个高考地理的核心考点就是高考试题贡献的。1999年广东试卷再次出现逆温,试题已不满足于对逆温概念的简单判断,要求考生能理解逆温与其他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2000年广东地理卷又一次出现逆温,试题明确要求学生会利用逆温解决实际问题。此后“逆温”不断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并经过不断完善成为高考著名的核心考点。

由此可以发现高考试题出现的新知识点变成高考核心考点的明显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必须充分利用高考试题超越课本和考试说明构建知识体系。

三、运用高考试题把握教学切换点的难度维度

教学切换点的难度维度是指高考知识点的讲解达到一定的难度水平后切换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分界点。地理教材和考试说明只是列出了高考要求的最低标准,而通过研究高考试题我们可以获取详细、清晰的高考难度要求。例如,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知识点,教材是这样表述的:“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成‘国际日界线’。地球上新的一天从这里开始。”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而高考试题则要求考生理解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是日界线(大致为180°经线);二是零点钟所在的经线。该知识点在高考中已反复考查过。

因此,在高考复习中知识点的难度要求仅停留在教材和考试说明的显性要求上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根据高考试题深挖教材和考试说明的隐性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切换点的难度维度。

四、运用高考试题提高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创设高考情境

教材和考试说明中的能力目标很抽象,教师只有研究高考试题中的造题技巧,才能洞悉这些能力目标是如何在试题中得到分解、细化和落实的。从能力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类研究,我们会得到一套操作性很强的解题经验,提高解题效率。高考试题为我们提高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提供了方法论。例如,连锁题(给出题干后连续追问几个问题)是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这类题目的有些解题信息是隐含在前后问题中的,考生应学会运用关联法,利用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挖掘信息、正确解答。但如果没有把握,怕把知识点漏答,根据目前高考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则不如多答。具体与模糊的技巧: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有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如:台湾为什么多地震?如果不清楚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则模糊答法为:台湾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易发生地震。主要和次要的技巧:尽量抓知识的主要方面,切中要害,把你认为最精彩、最重要的尽可能放在前面,主次分明。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篇5

1 重视地图

运用各种图像设问、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是地理试题的特色。复习时要加强读图训练,学会运用地图展现地理概念、理解地理特征、归纳地理信息、剖析地理成因,从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有疑问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不同角度结合图象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图像文字化,文字图像化。

2 重视组题

教师选择、编排试题应遵循以下几点:

①针对性: 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设计一些考难点知识的题目,目的是通过这种练习让学生深化理解和记忆重点的主干知识。

②层次性: 设计习题,要贯彻“点--线---面”这一原则,让学生通过练习从“点”延伸到“线”,把知识点用一条主线串起来,然后覆盖到知识面。

③综合性:有系统、有目的的选择典型习题进行训练,习题覆盖面要广,综合性要强,要能充分调动学生记忆,通过对知识的挖掘和整合,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3 优化地理“四讲一练”模式

模式:“四讲”——讲考纲、讲重点、讲难点、讲例题

“一练”——课前检测练、课中针对练、课后巩固练

3.1 讲考纲

解读考纲:考纲在高考中的作用非常大,考纲就是提供一些高考的命题方向或思路,这样复习目标将会更加明确,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考纲入手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获取解读信息、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北地区将成为高考的命题热点;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高考的命题热点也将随之而来。

3.2 讲重难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难点。我认为这是教学中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无法很好的把握重难点,则会对重点知识的讲授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也无法分清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零散知识上,而忽视了重中之重。教师为了更好的把握重难点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仔细研究教学参考,并且做好教学反思,从同学们的错误中反馈自己的失误,不断地摸索和探索。

比如我们在讲《西北地区》时的重点是分析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结合热点考查荒漠化问题,结合地形、地质考查交通建设。荒漠化问题及治理是重点也是难点。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特征和国土整治的思维方法。

3.3 讲例题

通过高考试题的展示,破除学生对高考神秘感和恐惧感,从而增强学生对高考的信心。针对重点难点,做质量高、针对性强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的试题,帮助学生分析思路、找准角度,引导学生走出知识和思维的误区,最后出示标准答案,规范答题习惯和答题语言,紧扣采分点。

3.4 —练

经过课堂训练和课后巩固题组提高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解决试题的方法并提升综合能力。

4 联系实际,关注生活,重视热点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理考试 应考能力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02

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是新时期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考试虽然不能代表学生学习过程中付出的所有努力,但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对学生有重要意义。地理作为高考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引起高度重视。本人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应考能力的方法,在文中与大家分享。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理念

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否取得优异成绩,不仅仅是由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决定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效果,其中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考试理念,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学生对地理考试所持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学生对地理考试过分重视。学生认为不能有效的把握地理学科,会严重影响到总体得分,高考也难以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情绪严重紧张等情况,结果反而影响了学生正常发挥。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地理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生认为地理只是高考中的学科之一,所占分值不如语、数、外大,因此,即使没有有效对地理试卷作答也无所谓。学生对地理考试重视程度不够的心理,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得分。

为了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应考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应考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理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地理考试有正确的认识,在考试过程中既不可过分紧张,又不可懈怠,这样才能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使学生的水平得到充分发挥。

二、夯实基础知识

就培养学生的地理应考能力而言,本人认为最关键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虽然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开始进行地理学科学习,进入高中阶段学生会发现一些知识点出现了雷同的情况,但是高中阶段还需要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点,因此,学生只有狠抓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跟上高中地理学习的步骤,才能为有效应考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单纯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题目越来越少,对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应对现代考试的要求,学生只有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才能收到好的考试效果。有些学生将取得优异成绩寄托于掌握多种应考方法与技巧,而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结果在考试过程中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应考能力时,一定要鼓励学生首先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有效应对变化多样的题目。当然,由于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地理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有效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为学生有效应考奠定基础。

三、把握考试题型、有的放矢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考试也变得更加激烈,学生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笑傲考试。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应对考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考试的题型,就目前的高中地理考试而言,虽然题目变得更加灵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能力,但是考查的题型却有很强的规律性,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把握考试的题型,那么,对学生有效备考有很大帮助。

为了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试卷题型,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高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备考过程中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分析试卷题型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分析题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要积极主动的对题型进行分析,毕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是被动的对题型进行分析,如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题型分析,那么学生就会对题型有更深刻的感悟,对学生有效备考产生更大影响。学生一旦有效把握了考试的题型,潜移默化中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将备考蕴含于日常的学习之中,进而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四、整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

上文已经提到高中阶段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理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学生如果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对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有很大帮助。本人在研究有效的备考策略时发现,学生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对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也有很大帮助。我们以高考为例,高考不仅考查学生对高中阶段学习的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且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情况,本人发现如果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那么,就能够更好的作答,尤其在对一些综合性题目作答时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本人在学生备考过程中,鼓励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例如:可以让学生按照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特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这样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将不同的知识点纳入不同的地理板块,避免出现混淆不清的情况。当然,就目前高中学生的应考现状来看,很多学生都没有梳理出清晰知识线条的意识,对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五、实战演练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篇7

一、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考查

彰现能力考查今后的高考地理命题主导趋向, 以考核知识理解与运用为主。 试卷对知识重组的线索会更加创新, 更加注重思维的质量、思维分析的过程。试题具有立意独特 、 情境设置新颖 、 设问灵活 、多以教材上未见、 老师未讲述的问题为切入点 , 具有不可预测性。新情境的创设, 层出不穷, 素材简约 且内涵丰富, 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 设问呈渐进性, 能力要求与难度设置呈阶梯式递进, 突出考查描述阐释事物 、 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成功的地理试题 , 多注重对考生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的考查, 尤其注重对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 的能力的考查 。能力考查重在过程——分析综合 、 判断推理、 比较归纳等思维过程,既体现考试说明的要求 , 也体现地理学科教学的核 心能力, 同时要符合相关 的教学测量指标 , 准确反映测试要求 , 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

二、突出主题,问题情境创新,体现探究意识

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重视学科基础, 不追求细枝末节、 生僻与脱离实际生活的知识,考查中学地理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主干知识,凸现了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就实施新课标省区的近年高考地理卷而言,主要体现两个字—— “ 稳 、 新” 。 稳, 即考纲“ 稳定” , 其连续性 、 稳定性、 目标要求 、 分值比例 、 题型结构、 难度、 赋分等基本稳定,基本没有大的波动;新, 即有原创性 、又有灵活新颖性、 选材及设问角度新。相信今后的高考地理试题仍会延续这一基本特点。

三 、切近生活

回归学科本色, 向更加现实与生活的方向迈进。近几年命题设计力图实现“ 以问题为中心, 以人类面临和关注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的主题思想, 要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对某些人类活动进行反思,充分体现了“学习有用的地理”新课。

分析清楚新形势下地理高考的命题趋向,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有理、有序的进行复习,才能在今后的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

针对高考地理的命题趋向,在地理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加强对主干知识的学习和复习

地理试题中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 地壳的运动与地表形态、 资源、工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城市化、交通、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等几个方面。所考查的知识点, 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究方法,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原理和规律。试题通过引用课本内外的知识和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万变不离其宗, 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出自构成学科最基本的内容或理论主体范围。有的同学认为某些主干知识去年已经考过,今年不会再考。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重要的知识点几乎年年考,只不过考查的角度、切入点不同而已。

二、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

高三地理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各部分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应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各有侧重。

自然地理是学科内容的难点,高考比较难的试题主要涉及这部分内容。自然地理的重点是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 主要是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不仅要知道结论,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原理, 并能够读懂各种地图, 从图中读出地理知识,并分析相关的问题。

人文地理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人文地理主要是观念和结论的学习, 重在运用。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说明观念的具体事实和材料,而材料是可随意选取的。因此, 人文地理的学习,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地理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如正确的人口观、 资源观、 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等。

区域地理既具有基础性和常识性的特点,又有综合性的特点。区域地理复习,应突出综合性,从“ 区域特征——目前状况——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这样一个思路入手,全面地认识某一个区域,使其立体化、全方位地掌握区域特征。在此基础之上, 学会将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原因。区域地理内容较多,任何一个区域都是由多个自然、社会和经济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区域地理自然成为考试命题的出发点,而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本身就具有区域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 以区域作为综合和运用知识的基础,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 强化对各类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的学科特色,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很多地理知识 、 地理原理都可以用图表来表示。各种图表都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 、 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 总结读图(表) 规律。最终达到通过图表能明确知道该图表所表达的知识信息。

四、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从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来看,国内外的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成了命题取材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在专题复习时,要有机地渗透社会热点,强调知识点与热点的有机结合。有时还要以热点为中心,带动相关的知识点,把不同角度的知识点填充到热点的各个方面, 达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特别是与中国社会关系密切、 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的热点容易称为高考题。

五、 深入研究《 考试说明》,做到最后复习有的放矢

有的同学认为,现在复习时间非常紧张,无暇顾及《考试说明》。其实,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考生应该在繁忙的复习中挤出一些时间研究《 考试说明》,了解哪些内容需要掌握 , 哪些内容需要重点掌握 , 哪些不需要掌握, 高考对考生有哪些能力要求, 认真揣摩试卷结构、 题例、 命题的指导思想等,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地理知识 、 地理能力与高考的要求还有多大差距。这样在今后的复习中就多一些针对性和计划性, 减少了盲目性。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篇8

一、“点、线、面”,复习全面击破

1.“点”――立足《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点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式考试,《考试说明》是复习的重要立足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点,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逐个击破是地理有效复习的重要基础。就近几年的《考试说明》来看,地理考点主要为地理概念、原理及规律等知识点的考查。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吃透这些考点,并进行探究、归纳,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在对地理概念、原理及规律的理解和记忆方面,把握住“关键词”是关键,也是学生理解、识记的重要方法。例如,对于“区域”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的理解上,要把握住其中的关键词――“空间单位”。而像河流水文的几大特征――流量、流速、汛期、含沙量等,既是关键词,又是常用的地理答题术语。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尽量使用“地理术语”答题,这样答题更能切中要害、表达准确、节省答题时间,避免高考作答时废话连篇,抓不住关键点,这是高考获得高分的重要支撑。

2.“线”――学科内部的知识联系、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

高考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考查,建立两条线――学科内部知识的有机联系,学科间的有效渗透,这是有效复习的有力保障。当前,一些教师在地理复习的过程中,知识体系比较零散,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导致复习鲜有成效。对此,一方面,要对学科内部的知识进行有效梳理,搭建知识“互联互通”的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强化学科间的有效渗透,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重组,有助于学生解答高考中“新颖”的问题。此外,强化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旧知识进行重新的组合与归纳,强化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

3.“面”――地图的有效应用

“地图”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元素,也是地理知识的载体,笔者暂且称之为“面”。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提高学生读图、析图和用图能力,这对于解答地理考题尤为重要。区域地图是高考地理试题的重要载体,用好区域地图,是把握地理知识脉络的重要基础。

二、“热、思、心”,复习全面深入

1.“热”――社会热点问题是高考地理的重点

紧跟社会热点,是近年来高考题目的一大特点。对此,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社会热点,是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社会热点,学生应注重对热点事件所发生的区域位置、自然因素以及区域特征等方面情况的了解,并能针对热点社会问题,解析其中存在或隐藏的地理知识,例如,“雾霾天气”等。从历年的高考来看,关于区域产业调整、自然灾害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热点,在高考中的考频很高,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关注,将热点问题解决在考前,梳理好相关的知识点。这不仅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巩固所学知识,积极应战高考的重要体现。

2.“思”――高考复习的关键是“拾漏补缺”

高考地理复习是一个过程,强调复习的全面性,360度无死角。但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看中题海战术,采用典型例题识记背的方式,这样复习下来,学生非常辛苦,而复习的效果却不佳。学生对不会的、不熟悉的知识点仍是模棱两可,这不利于学生高考获取高分。其实高考复习最忌讳拼命地大题量训练,而应立足考纲,善于精选典型题目,确保讲练到位,提高复习效果。复习不是复习了多少新东西,而是在巩固考纲知识点的同时,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这才是科学合理的复习过程,符合高中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应制定“拾漏补缺”的计划,对自己陌生的知识点、考试频率高的知识点,进行收集、整理。同时,复习应讲究方法,一股脑儿的复习,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的复习是不科学的,效果也不会好。学生应善于思考,及时地查漏补缺,最大程度地实现全面而有效的高考地理复习。在复习中做个有心人,才会让复习事半功倍、高考成功。

3.“心”――好心态很重要

高考复习是场持久战,考验着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应试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态变化,让学生保持相对轻松的学习心态。对于学生复习中出现的情绪低落、内心烦躁等各种负面情绪,要及时进行疏导。尽量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收获高考的成功。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乐观地投入到复习之中。此外,复习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积极参加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确保复习的全面持续进行。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