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发展的动力8篇

时间:2023-12-25 10:42:59

科学发展的动力

科学发展的动力篇1

找路径促增收的能力。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人民群众得实惠”,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是要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在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要切实做到践行践诺,通过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让群众看到好处、得到实惠。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度传导,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困难和挑战的特殊形势,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着重围绕“就业找出路、产品找销路、增收找门路、发展找思路”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寻求更好的致富门路,促进农民增收,打好社会科学发展的经济基础。

查不足谋发展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兴办实事促发展、破解难题保稳定的重任。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通过开展“开门纳谏面对面,查摆问题过五关”活动,重点查摆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观念牢不牢、服务大局意识强不强、民主决策水平高不高、执行政策能力硬不硬、加快跨越思路明不明。党员干部要深入查摆自身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立查立改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谋求科学发展的能力。

觅点子促创新的能力。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勇于尝试新办法、理清新思路、做足新文章、亮出新招牌、展示新实绩,要善于集中各方力量和智慧,创新式地承载推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把解决问题作为改革创新机制体制的重要机遇,将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及时转化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际行动,要建立健全推动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和体制机制,不断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制定出台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制度,努力破除阻碍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科学发展的动力篇2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表现在于人的主体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其贯彻落实的过程正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展示。人的本质的实现是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动力,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是人的本质体现的域场,二者在动力的溯源与践行方面具有高度的逻辑耦合与实践归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便内在地需要我们从根底上来探讨如何体现与实现以人为本,从而为能够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出更为科学的实现路径。

关于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2004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含义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的语境场景下,应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少数的、抽象的个人;应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力量的源泉;应是自然界的主体但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应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创造性社会力量,而不是单纯地看作是被同情、关爱和救济的对象。这样来诠释以人为本的主体概念,就把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与阶级性这三个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范畴全部得以涵盖与呼应,也才能去深度开掘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动力实现之维。

在这样的理论预设下,一条不言自明的逻辑链条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想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充分体认与发挥人的主体性,要想把人的主体性充分展示与激发出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广阔实践中体现其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从多维的角度去探讨和揭示人的根本性问题即人的本质,这样主体的动力之源才能得到真正的确证与开掘,从而才能探寻到其合理的践行之道,而由此回溯递推的路径选择,也正是为了与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指归达到事实上的逻辑耦合。

很显然,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它的论说也很多。无论是黑格尔所主张的理性自决的力量生成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感性生活自发生成人的本质,还是海德格尔的非理性的个人体验生成人的本质,都只能诠释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与前三者偏离实践把握人的本质不同,马克思则是从社会实践出发,从人的社会性角度去把握人的完整本质的。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人的实践生存活动中,人成为一种实践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的整体性本质。这个“整体性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是社会存在物”;在人与己的关系上,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这样,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有三点互相联系的结论: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活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在于人的主体性。因此,对人的这些本质内涵进行科学的厘定与梳理,对于确证主体的动力展示空间,并进而找寻到这种动力的实现域场,实属必要。

在《费尔巴哈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指出,实践活动是真正人的活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也是把劳动实践作为人的类本质来看的。他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白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种人的类特性就是实践,就是人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即人性。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反复强调,实践唯物主义的特点就是在旧唯物主义看到物的地方看到了人,而物质世界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上面打有人的烙印。所以他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也就是说,人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对象化的活动,活动的结果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的变化,都具有人为的因素与意义,都与主体的状况密切相关。这样,“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由此可见,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的体现。“大自然对于这个转变做了些什么呢?什么也没做。人,人的劳动,做了什么呢?什么都做了。”“生活所必需的一切东西,能使生活愉快和舒适的一切东西,都是人类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实践的劳动生产着人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生产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各种关系。基于劳动实践基础之上的人的发展,是人逐渐克服异化、回归本质自身从而实现人与各种关系和解的过程,即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而“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

毋庸置疑,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现实生活的任务”。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是一场伟大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场实践强调把“以人为本”作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和要求,使人的本质属性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实践中得以充分和完整的展现。人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体和主人,也是全部社会活动的主体,一切生产和经济活动是人民群众的活动,也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活动。离开这一点,物质生产以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既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也必然发生异化。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的主题就没有意义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由于始终强调“人”是发展理论的制定与完善者,人既是发展的动力,又是发展的目的,一切发展都要围绕“人”这个中心来进行,所以它能超越单纯的物质生产主义所追求的“以物为本”或“以利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将人单纯工具化的行为和做法,并在事实上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理论与实践追求的最终目标。为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核心理念,体现了《社会发展问题哥本哈根宣言》所倡导的社会发展要“以人民为发展的中心”,“人民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课题”,“社会发展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的世界发展的核心要义,突出了要从“人的活动及其能力来研究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发展的目的——普遍地重视人则是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和保持稳定的关键之一”的发展主题,这样就把社会主体的人置于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地位。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广阔的社会实践,达到尊重人、爱护人、重视人、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来确证人的本质上的实践属性,并为这种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真正找寻到本源上的动力空间与践行场域。

同样还是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又对人的本质从社会性的层面进行了阐述。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是“社会人”,只有人才具有社会性,以社会关系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社会性说到底也就是对社会关系的依赖性。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的动物”。人的内在的丰富的全面的本质,诸如劳动和其他一切实践活动只有在丰富的全面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的状况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一般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换言之,人就是把自己的社会的、生物的、精神道德和文化历史的方面,表现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的社会关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就是由人的交往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所推动、带有必然性地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决定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也会由早期的狭隘、排斥、对抗“逐渐向着平等、和谐、民主、协调演进的。这就是社会关系文明的逐渐进步”。因此,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方面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必然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投射出基本的诉求、体现出应有的作用,也必然要求构筑以人为核心的诸方面关系都和谐发展的社会模式。

很显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特别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方略,就是对人的这种社会性本质的积极回应。我们能够看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在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诸多困扰,如社会差距的日益增大、利益结构的明显失衡、价值理想的悬置失范、自然生态的蜕变恶化、自身发展的悖论迷茫等等,都使人的社会化本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遮蔽与熵减,并在事实上消解了人的主体意识,消弭了人的主体动力。“我们今天生活在人的本质、存在和发展问题格外突出和尖锐的时代,也面临着各种抉择,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自我觉醒、自我追问、自我反思和自我理解就尤为迫切和需要。”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利,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以此来保证人的主体性地位,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此来提供人的主体性展示的作为空间,实现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要求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图景,使人的对象化活动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依托场域,以此来维护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客体对象,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培育文明风尚和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以此来强化人的主体性的内生意识与发展维度,实现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通过上述诸方面和谐关系的追求与营造,就使人的社会性本质在实现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展示与践履,人的社会化本质所蕴涵的理论能量也便与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动力再次达到了事实上的逻辑耦合。

科学发展的动力篇3

1、幼儿的生活中充满了新颖有趣的科学现象,它们贴近幼儿生活,能引起幼儿探索求知的兴趣。

2、科学教育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各部分内容既可以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

3、在实施科学教育活动中,需要幼儿各项认知能力的积极参予。幼儿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反过来。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高又为进一步进行科学教育奠定基础。

那么,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主动性

兴趣所产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是获得知识、发展思维的内部动力。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采用多种形式,充分运用直观教育材料,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谜语、儿歌、实验、操作、迁移联想、情景设问、续编故事等形式,不同的内容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在《什么能导电》活动中,我先设计了“小动物过桥”的情景,当幼儿看到有的小动物过桥时,河里的莲花灯亮了,有的小动物过桥,河里的莲花灯不亮,兴趣便激发起来,探究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接着,我让幼儿动手操作,用铁丝、铜丝、铅笔芯、塑料、木块、碎布等进行导电的操作实验,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小动物过桥”的秘密。最后进行联想迁移“金属能导电,非金属不导电,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整个活动幼儿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

二、灵活设提问,优化活动过程

思维常常与问题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提问对幼儿思维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应精心设计各种问题,优化活动过程,激发幼儿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幼儿探索的方向与思路。问题的形式有:设问诱导式、过桥引渡式、一问多果式、由因探果式、迁移式等。教师要根据需要设计问题,提问可在探索前也可在探索中或探索后,可面向全体或面向个别。活动前常设计诱导式问题,如在认识《筛子)活动中,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妈妈不小心把米和面粉混在一起”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什么办法才能把米和面粉分开?”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展开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幼儿难以理解的现象,可用过桥引渡式问题,如“睡莲花开”的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睡莲花开”的原因,我出示干香菇、干竹笋和浸泡在水中的香菇和竹笋,引导幼儿观察它们浸泡前后的不同,而后提问:“香菇、笋干浸在水中有什么变化?纸张是什么做的?它遇到水也会发生什么现象?”一系列的问题,促使幼儿根据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寻找答案。教师在设问时语言表达要正确,提出的问题要前后有序,引导幼儿思路步步深入。

三、重视操作活动,培养思维品质

操作探索活动在科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幼儿主动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形式。他们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中,应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的机会和材料。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让幼儿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寻找答案,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操作活动根据需要安排在不同的活动阶段,可安排在活动开始阶段、结束阶段或分阶段进行,教师要明确提出操作要求,但不做任何指向性说明,结束阶段的操作活动,教师要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验证性的探索或再创性探索。分阶段进行的操作活动,教师要分别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激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发展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如:《有趣的喷泉》活动中,操作玩水活动分三阶段完成,开始阶段教师直接提出要求:“用一条软管和两个塑料小碗,可以在水里怎么玩?等会儿把你是怎么玩的告诉大家”;第二次玩水,教师引导幼儿在第一次玩水的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现在用这条软管和两只小碗合起来玩,想想有什么办法让让左边小碗里的水流到右边碗里?你能发现什么?”;第三阶段启发幼儿“怎样才能让喷泉喷得更高?”幼儿在反复操作中,充分感知、积极思考,发现:装水的小碗举得越高,喷出的水越高。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幼儿进行分析、思考、比较,从中训练了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四、加强语言表达,发展逻辑思维

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进行操作、探索、分析、综合、判断、概括及推理的思维过程,都是依靠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进行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差,决定着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了解科学发现的结果,还要有意识引导幼儿讲述操作过程,通过语言表达,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还有利于幼儿积累认识世界的方法和经验。例如:《沉与浮》教学活动中,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比较沉与浮物体的异同,并想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浮上来的东西沉下去,操作后引导幼儿讲述“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浮上来的东西沉下去?”幼儿在讲述中通过语言再次“经历”探索、分析、比较、归类的过程,从而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五、开展想像活动,启发创造性思维

想像和思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幼儿的思维,让他们张开想像的翅膀进行创造性活动。我们开展了“科幻画廊”、“科技小制作”、“自编科学小故事比赛”等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幼儿张开想像的翅膀,对已_有的知识进行思维加工、联想迁移、创造制作。在“科幻画廊”中,幼儿通过画笔描绘出美妙的幻想,他们画出“太空新村”、“太空旅行”、“滚动的房子”、“折叠汽车”、“潜地艇”等,表现了幼儿欢乐的童趣,奇特的想像。在科技小制作中,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了“七彩陀螺”、“万人大合唱”、”翻山越岭”、“万花筒”等。幼儿在这些活动中,有充分的想像自由、表现自由,创造性思维得以较好发展。

总之,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及个体差异,积极为幼儿创设优良的科学环境,利用科学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使思维能力成为幼儿的一种稳定的素质。

儿歌《数数歌》

一片荷叶飘水面,

一只青蛙坐上边,

呱呱呱,呱呱呱,

蝌蚪快来找妈妈。

喳喳喳,叽叽叽,

两只小鸟树上啼,

点点头,飞一飞。

好象唱歌做游戏。

呷呷呷,一二三,

小鸭水上比快慢,

一二三,一二三,

赛后还是好伙伴。

四角桌子四方方,

四个娃娃坐桌旁,

四只苹果放桌上,

一人一个尝一尝。

腊梅花开有五瓣,

五瓣梅花真可爱,

五朵梅花树上开,

科学发展的动力篇4

关键词:跨学科组织;动力问题;平衡机制

跨学科合作解决复杂问题与跨学科研究的原始创新性都受到大学越来越多的重视,跨学科组织已不再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属特征。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跨学科的时代,无论是基础研究、前沿技术,还是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或是重大专项,都需要跨学科的研究与协作。[1]跨学科研究具有无限的创新能量,恰当的动力机制决定创新能量释放的速度与质量。众所周知,“2011计划”已经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外部动力,而“举全校之力”的建设方式也为跨学科组织确立了其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组织的内部动力问题。

一、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动力问题

衡量组织动力机制的标准主要是速度、效率和活力。[2]考察跨学科组织的内部动力状况,关键是考察它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合作意愿,能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使组织充满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综观大学内部跨学科组织发展现状,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绩效不高、速度不快、活力不足等内部动力问题。

(一)绩效不高:科研组织方式退化

“跨学科研究是人类迄今最具成效、最鼓舞人心的一种探索活动,能够提供生产新知识的一种对话和沟通方式。”[3]跨学科研究意在追求卓越,是对学科研究的形式超越,关键在于组织内部多学科的全程合作与融合,通过研究形式的创新提高研究绩效,需要组织来组织跨学科研究。但由于缺乏合适的跨学科组织带头人和能够积极配合的组织成员,跨学科组织工作形式大多不能按照跨学科研究的规律运行。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跨学科研究“并不缺乏上层的关注或者基层的动力,而是缺乏中间层的一种系统执行力”。组织负责人往往来自某一单一学科,既缺乏跨学科意识和开放性思维,也缺乏管理跨学科组织的经验与能力,为完成跨学科项目,常常采用“小科学”方式,即将任务和经费分解到个人,重新回到“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的研究状态,最后提交论文或者报告再整合。由于研究形式发生明显的倒退,跨学科研究的合作、讨论、沟通、互动环节缺失,缺乏对话与沟通的跨学科研究可能是文体分裂的报告和不成系统的论文集,效率低下。

(二)速度不快:高水平成果产出少

尽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跨学科研究相比,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有近30年的历史。早在198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先生就已预言: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交叉科学时代的鲜明特征是跨学科研究和学科研究并存并且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4]解决问题,国家创新,追求真理都需要跨学科研究。然而,三十年来,跨学科作为理念探讨的轰轰烈烈,跨学科研究本身却并没有明显起色,真正有原创性的、创新性的研究项目极少,大多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跟踪模仿。[5]近年来,通过 “211 工程”、 “985 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实施和 “863”、 “973”、国家重大专项等系列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开展,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仍然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6]在成果产出上,除了一些跨学科研究开创较早的高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武汉大学的科技考古遥感无人机、中科院的纳米生物学、北京大学的生物医学、华中科技大的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系统等充分展示了跨学科研究的创新能量,但很多跨学科组织要么没成果,要么成果显示度不高,甚至有些跨学科研究成果仍然可以用“有的空洞无物、有的浮皮潦草、有的是缺乏依据的轻谈、有的是繁琐数据的堆砌”[7]来描述。难怪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发出这样的感慨:“国内的跨学科研究只见大楼不见成果。”[8]

(三)活力不足:重形式轻内涵

与单一学科组织相比,跨学科组织的优势在于形成学科联结、学科链乃至学科森林[9],跨学科可以为学术研究带来活力。美国大学中常见的学术活力与西方思想体系有着基本整一的思想脉络以及注重方法论有关。[10]但我国大学的一些跨学科组织活力不足,即便是实施“2011计划”之后,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的外部动力倍增,少数跨学科组织增强内涵建设、加强与产业市场联系增强活力外,大部分组织依然存在明显的拉郎配、挂牌子等形式主义,缺乏清晰的内部治理方略和积极主动性,筹备积极、建设缓慢、重申报、轻建设。一些跨学科组织内部学科链断裂、制度建设滞后,内涵建设明显不足。由于研究绩效不高、缺乏有显示度的成果,导致组织无法以创新成果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外部动力骤减,组织活力消弭,甚至被淘汰。正如理查德・L・达夫特所说:组织在环境中生存与否和生物的适者生存的规律一样,环境依据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相适应来选择和淘汰一些组织。[11]新的跨学科组织被外部环境淘汰的速度是惊人的,因为还没从根本上形成传统组织的惯性。

二、大学跨学科组织动力问题产生的根源

跨学科组织内部动力问题的产生,其主要根源是发展动力异化、组织动力弱化以及目标动力虚化等多动力因素不均衡的综合叠加结果。

科学发展的动力篇5

关键词:强化执行力;综合素质;智能电网

中图分类号:U223 文献标识码:A

据资料显示:成功企业的发展有20%归功于企业的策划,而80%则来自于企业的执行力。这足以说明强化执行力对于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执行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统筹。

一、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员工的素质是决定企业执行力最为关键的因素,强化执行力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借助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训工作大力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1.要抓好思想教育,解决责任心不强的问题。

通过思想教育的有力开展,让员工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社会责任、公司所面临的形势以及员工个人在公司中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和公司发展与其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其懂得珍惜企业、爱岗敬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思想从“要”转变到“我能干”上来。

2.要抓好业务培训,解决工作本领不高的问题。

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光靠有好的态度还不能解决问题,有一支能力出色、本领过硬的员工队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将强化业务培训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培训的内容上要力求适用化,要根据工作性质、岗位特点、工作需要实行分层次、差别化培训:对于决策层,要着重对政策法规、形势任务等方面进行培训;对于管理层,要加强其对管理艺术、业务知识和同业先进经营理念等的培训;对于执行层,着重要对作业流程、业务技能等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力求多样化,要在沿用好的传统方法的同时,积极创新培训手段。

二、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员工工作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实现工作规范化和管理程序化的必要保障,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基础。只有依靠健全完善的制度,才能增强员工的执行意识,约束员工行为,从而形成层层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司其职的工作运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执行力。完善的制度体系应该覆盖工作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保证体系、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的作用,积极探索AA角工作机制,从事前到事中,再到事后,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形成空档。

1.要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

决策决定执行的方向,决策失误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在公司决策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和决策制度。应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实行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决策后的责任制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做到权利与责任相统一,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

2.要建立及时有效的事中控制制度。

形成常态化检查机制,随时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并对执行情况作出准确评价,及时纠正执行中存在的偏差。检查应坚持督查与自查相结合、领导与职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依靠职工群众的力量,边查边改,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在持续改进中提高执行的水平。三要建立严格规范的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要逐步建立人对户的服务责任体系、片警式的服务方式。对不落实工作、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或只说不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给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失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严厉惩处,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要提高公司执行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不难想象,一个士气低迷、员工处处被动应付的企业,其执行力和工作的状况会是什么样子!而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员工对工作充满信心,对事业充满希望,使其真正感觉到在企业中“有奔头”。激励的手段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应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实施不同的激励政策,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和方法。

1.要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体系。

将薪酬分配倾斜生产一线和艰苦岗位,建立优秀人才奖励基金和重大贡献奖励基金,适时进行兑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要建立完善的精神激励机制。

对优秀员工和为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不仅通过公司系统报纸、局域网、橱窗等多种渠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同时还可根据情况,给予休假或旅游观光等特殊奖励,让其充分感受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有效增强其工作干劲。

3.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本着“按岗选人,人岗相适”的原则,推行竞争上岗,合理流动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学配置,创造人事相宜、才位匹配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能干事的人有机会,切实把作风过硬、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优秀员工提拔到领导岗位,使其有“成就感”,并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建立健全的考评体系,促使员工职责到位

严格的考核是促使员工职责到位,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手段,而科学的考核又是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的。建立客观的评价机制就要结合岗位职责、工作性质等因素,努力改进考评方法,定期开展工作绩效考评,并推行考评公示制。同时,要努力拓宽考评渠道和考核面,积极建立指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上级评定与职工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评体系。要适应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细化考评程序,更多地关注事件的过程和细节,杜绝只凭结果下结论的笼统做法,认真区别把握实绩与虚绩、显绩与潜绩,做到去伪存真,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评价结果严格进行考核兑现。对成绩突出的,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彰奖励;对绩效一般的,在反馈考核结果时要帮助其分析原因,为其指明努力方向;对绩效较差的,给予严肃处理。通过严格考评,让优秀的干部有成就感、平庸的干部有压力感、不称职的干部有危机感,从而在企业内形成一个比、争、赶、超良性互动的工作氛围。

五、营造和谐的执行文化氛围,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一个充满和谐与温馨的执行氛围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重要前提。只有员工的工作热情饱满,其工作才有积极性,执行力才有保障。营造和谐的氛围关键在于领导,必须从领导的行为和表现抓起。一是领导者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事事处处做出榜样。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要做好;要求员工不做的,领导自己必须不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员工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树立起领导威信,做到令行禁止。二是领导要关心和尊重员工。只有领导把员工装在心里,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员工才会把领导当成知己,从而自觉地听从指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领导者既要从思想上关心员工的进步,也要从生活上关心员工的疾苦,经常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理解他们的情绪,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突出员工的重要性,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不断地激发出来,形成一种新的、更强的执行力。

科学发展的动力篇6

自觉,就是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靠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亦是如此。只有把理想信念建立在信、知、行的自觉基础之上,才能让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立身做人、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

变“要我信”为“我要信”,信仰才能情感认同、头脑清醒、理性自觉。信与不信、真信与假信,学习实践效果大相径庭。近几年来,笔者有机会多次参加部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和事迹报告会,时时被那些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感动着,耳濡目染引发了一些思考。这些先进人物之所以学习实践成效显著,其中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科学发展观坚信不疑。实践证明,只有真心信仰、真情热爱、真诚拥护党的创新理论,并且以此主导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真正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深入,卓有成效。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才能兴趣盎然、深钻细研、坚持不懈。有的同志说:“工作忙得不得了,哪有心思和时间学?”诚然,每个人都有干不完的事,但真正影响学习的不是工作忙,而是没兴趣缺动力,还没达到“我要学”。个人自学,往往有计划无落实,集中学习往往“书在人不在”或“人在心不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是每个官兵的使命任务,又是每个人适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了这种使命意识、危机意识和本领恐慌,就能够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必修课,找到行之有效、切实管用的学习方法。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必须系统学习领会,深钻细研,领悟其精髓要义,才能学懂弄通。

变“要我用”为“我要用”,运用才能心口如一、说做一致、达到信、知、行的统一。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本目的在于运用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既要对事,又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推动部队建设实践;对人,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和行动,修于心而笃于行。学习成果是一朵绚烂的花朵,要使这一花朵结出丰硕之果,就必须根植于实践的土壤。

科学发展的动力篇7

[关键词] 科学发展;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均衡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对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分析汽车的运行机制对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部汽车要做到高速平稳的运行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宽敞通畅的高速公路系统,它是汽车高速平稳运行的基础,决定汽车运行的最终目的地和方向;二是汽车高速平稳运行的动力系统,即优质的发动机,它决定汽车运行的质量和速度;三是汽车高速平稳运行的均衡系统,即灵敏的方向盘,它决定着汽车能否平稳运行和及时纠正运行中的偏差。如果我们把经济社会比作一部运行着的汽车,其科学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上述三大系统。因此,围绕上述三大系统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

一、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这些正体现了科学发展必须有正确的导向机制,它决定经济社会运行的性质和方向,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基础。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和改变的,是由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由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没有经济发展,其他方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的问题。国际竞争,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才能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机制,必须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当然,我们强调加快经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而是要把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忽视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发展的硬道理和方向。

2.坚持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导向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必须进行改革,实施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从苏联演变的教训看,戈尔巴乔夫在改革问题上犯了原则性、方向性的错误,偏离了社会主义的轨道,这是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导向机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导向机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党,科学发展离不开党,没有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只有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要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其次,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所谓科学执政,是指执政党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把握和依循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领导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所谓民主执政,是指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同时,党要进一步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保证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管理自己的社会事务。所谓依法执政,是指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以适应时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规上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4.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导向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的方法是统筹兼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全局着眼统筹兼顾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全局着眼把握经济发展,就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从全局着眼把握社会发展,就要统筹兼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状态,是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的一种目标和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二、构建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

科学发展在把握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必须建立强大的动力机制,这是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协调发展的基础。推动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维护竞争、反对垄断的竞争机制、调动社会一切力量的利益机制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

1.维护竞争、反对垄断的竞争机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竞争就是每个人力争发挥自己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要让一切社会机会向所有人开放,让所有社会目标由大家去自由争取,让全部资源通过自由竞争去配置,优胜劣汰,把宝贵的机会给予那些能最充分利用它们的人;把社会目标授予那些与之最相匹配的人,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实践证明,竞争是人类进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所在和必由之路。

竞争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具有竞争性,社会才有动力和活力。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要素,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使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1)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2)要通过税制、价格的作用,使企业处在竞争的同一水平线上。

竞争机制是通过竞争自由实现的,竞争自由,就是意味着每个人有权也应该按照自己的意志采用自己所有的有效方法去实现自己最大化的利益,让每个人有机会通过竞争自由去最佳地实现自我,每个人怎么样,由竞争自由去决定。因此,竞争自由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正是自由之本义。

在现实中,总是存在种种限制竞争自由的因素和现象,如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是竞争的对立物,成为限制竞争进而剥夺自由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实行和维护竞争自由,必须依法反对垄断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宣布凡是限制竞争自由的行为都是非法的,一切不是通过竞争自由而获得的东西都不是合理的,从而促进和保护公平竞争。

2.调动社会一切力量的利益机制。利益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人与人的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系。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正是由于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推进了社会进步。

构建利益机制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从制度上整合人们的发展活力,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发展活力包括社会个体活力和集合活力两个层面。个体活力指的是个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集合活力指的是全社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整合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又受到后者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活力的源泉在于人们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承认人们合理的物质利益追求,并通过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构建利益机制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3.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途径是要建立创新机制。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这番讲话把创新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胡锦涛也指出: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营造鼓励创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首先,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其次,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大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的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再次,要重视人才和教育。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和核心,教育是基础。为此,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力度,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三、构建科学发展的均衡机制

科学发展既需要强大的动力机制,又需要灵活全面的均衡机制,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自然调节的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调节的宏观调控机制,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需要公平正义的利益平衡机制。

1.自然调节的市场运行机制。社会经济主体在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的作用下,必然形成一种自然调节的力量,这就是市场运行机制。它一方面自动调节社会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刺激各经济主体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管理、进行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自动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使社会资源不断从生产过剩领域或效益低下领域退出,投向生产短缺领域或效益较高领域,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最大限度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此外,市场运行机制还具有分化作用,即产生优胜劣汰,将市场竞争中的劣者淘汰出局。

市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应当从培育数量充分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完善的种类齐全的市场体系、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价格的市场决定机制等多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三是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推行现代流通方式。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2.政府调节的宏观调控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在微观经济领域能够有效发挥均衡调节功能,但是,在宏观经济领域、在社会平等领域却无法发挥均衡调节功能。而政府调节的宏观调控机制正好可以弥补市场运行机制的不足,实现在国家宏观经济领域的均衡调节功能,保证宏观国民经济整体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所谓宏观调控机制是指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进行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当前,政府宏观调控就是要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失衡因素,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一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比例平衡,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二要调整外资与内资的平衡,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实现内外资企业的统一税率、统一政策,保证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维护统一的市场经济环境。三要调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平衡,降低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提高国内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四是要调整城乡区域发展平衡。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东部、中部、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3.统筹兼顾的利益平衡机制。科学发展还必须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均衡和协调。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大都与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矛盾有关,且大都是由于我们没有协调好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所引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上的差异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本身就包含着利益差别,因为,市场体制客观上为掌握各种经济、社会资源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要使这种矛盾不导致社会冲突,就需要从利益机制上加以整合。

构建利益平衡机制是抑制当前我国社会贫富趋向扩大的重要手段。在政策制定上,要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千方百计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当前尤其要特别注意不能以牺牲困难群众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极少数人一方聚集。

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的核心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堵塞各种漏洞,保证分配领域的正常秩序。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建立和完善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严格实行代扣代缴制度。要加强税收监管,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对逃税者严加惩处,加大打击力度。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给利益受损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一定的补偿,以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科学发展的动力篇8

[关键词] 科学发展;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均衡机制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012-04

[作者简介] 程国有,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山东 青岛 26607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对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分析汽车的运行机制对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部汽车要做到高速平稳的运行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宽敞通畅的高速公路系统,它是汽车高速平稳运行的基础,决定汽车运行的最终目的地和方向;二是汽车高速平稳运行的动力系统,即优质的发动机,它决定汽车运行的质量和速度;三是汽车高速平稳运行的均衡系统,即灵敏的方向盘,它决定着汽车能否平稳运行和及时纠正运行中的偏差。如果我们把经济社会比作一部运行着的汽车,其科学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上述三大系统。因此,围绕上述三大系统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

一、构建科学发展的导向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这些正体现了科学发展必须有正确的导向机制,它决定经济社会运行的性质和方向,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基础。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和改变的,是由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由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没有经济发展,其他方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的问题。国际竞争,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才能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机制,必须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当然,我们强调加快经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而是要把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忽视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发展的硬道理和方向。

2.坚持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导向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必须进行改革,实施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从苏联演变的教训看,戈尔巴乔夫在改革问题上犯了原则性、方向性的错误,偏离了社会主义的轨道,这是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导向机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导向机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党,科学发展离不开党,没有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只有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要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其次,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所谓科学执政,是指执政党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把握和依循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领导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所谓民主执政,是指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同时,党要进一步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保证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宪法赋予的民利,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管理自己的社会事务。所谓依法执政,是指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以适应时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规上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4.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导向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的方法是统筹兼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全局着眼统筹兼顾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全局着眼把握经济发展,就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从全局着眼把握社会发展,就要统筹兼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状态,是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的一种目标和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二、构建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

科学发展在把握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必须建立强大的动力机制,这是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协调发展的基础。推动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维护竞争、反对垄断的竞争机制、调动社会一切力量的利益机制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

1.维护竞争、反对垄断的竞争机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竞争就是每个人力争发挥自己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要让一切社会机会向所有人开放,让所有社会目标由大家去自由争取,让全部资源通过自由竞争去配置,优胜劣汰,把宝贵的机会给予那些能最充分利用它们的人;把社会目标授予那些与之最相匹配的人,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实践证明,竞争是人类进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所在和必由之路。

竞争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具有竞争性,社会才有动力和活力。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要素,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使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1)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2)要通过税制、价格的作用,使企业处在竞争的同一水平线上。

竞争机制是通过竞争自由实现的,竞争自由,就是意味着每个人有权也应该按照自己的意志采用自己所有的有效方法去实现自己最大化的利益,让每个人有机会通过竞争自由去最佳地实现自我,每个人怎么样,由竞争自由去决定。因此,竞争自由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正是自由之本义。

在现实中,总是存在种种限制竞争自由的因素和现象,如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是竞争的对立物,成为限制竞争进而剥夺自由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实行和维护竞争自由,必须依法反对垄断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宣布凡是限制竞争自由的行为都是非法的,一切不是通过竞争自由而获得的东西都不是合理的,从而促进和保护公平竞争。

2.调动社会一切力量的利益机制。利益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人与人的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系。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正是由于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推进了社会进步。

构建利益机制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从制度上整合人们的发展活力,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发展活力包括社会个体活力和集合活力两个层面。个体活力指的是个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集合活力指的是全社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整合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又受到后者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活力的源泉在于人们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承认人们合理的物质利益追求,并通过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构建利益机制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3.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途径是要建立创新机制。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番讲话把创新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也指出: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营造鼓励创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首先,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其次,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大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的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再次,要重视人才和教育。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和核心,教育是基础。为此,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力度,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三、构建科学发展的均衡机制

科学发展既需要强大的动力机制,又需要灵活全面的均衡机制,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自然调节的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调节的宏观调控机制,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需要公平正义的利益平衡机制。

1.自然调节的市场运行机制。社会经济主体在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的作用下,必然形成一种自然调节的力量,这就是市场运行机制。它一方面自动调节社会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刺激各经济主体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管理、进行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自动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使社会资源不断从生产过剩领域或效益低下领域退出,投向生产短缺领域或效益较高领域,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最大限度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此外,市场运行机制还具有分化作用,即产生优胜劣汰,将市场竞争中的劣者淘汰出局。

市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应当从培育数量充分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完善的种类齐全的市场体系、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价格的市场决定机制等多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三是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推行现代流通方式。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2.政府调节的宏观调控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在微观经济领域能够有效发挥均衡调节功能,但是,在宏观经济领域、在社会平等领域却无法发挥均衡调节功能。而政府调节的宏观调控机制正好可以弥补市场运行机制的不足,实现在国家宏观经济领域的均衡调节功能,保证宏观国民经济整体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所谓宏观调控机制是指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进行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当前,政府宏观调控就是要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失衡因素,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一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比例平衡,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二要调整外资与内资的平衡,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实现内外资企业的统一税率、统一政策,保证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维护统一的市场经济环境。三要调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平衡,降低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提高国内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四是要调整城乡区域发展平衡。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东部、中部、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3.统筹兼顾的利益平衡机制。科学发展还必须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均衡和协调。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大都与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矛盾有关,且大都是由于我们没有协调好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所引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上的差异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本身就包含着利益差别,因为,市场体制客观上为掌握各种经济、社会资源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要使这种矛盾不导致社会冲突,就需要从利益机制上加以整合。

构建利益平衡机制是抑制当前我国社会贫富趋向扩大的重要手段。在政策制定上,要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千方百计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当前尤其要特别注意不能以牺牲困难群众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极少数人一方聚集。

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的核心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堵塞各种漏洞,保证分配领域的正常秩序。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建立和完善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严格实行代扣代缴制度。要加强税收监管,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对逃税者严加惩处,加大打击力度。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给利益受损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一定的补偿,以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