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8篇

时间:2024-01-03 14:38:31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篇1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污染源;危害;防治措施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业生产、乡镇企业等的蓬勃发展,给农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也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如果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可见,保护农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特别是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是保护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

1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1.1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农药的施用是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农药利用率仅为30%左右,有的还不到10%,大量农药进入大气、土壤及水体,破坏了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农药的污染和危害还在于连续使用可导致环境的适应性演变[1]。害虫、土壤中的微生物、细菌、无脊椎动物等对农药都有适应性。许多害虫长期暴露于一种农药中,产生遗传变异,带来一系列生物链的变化,破坏生态环境原有的动态平衡。我国是农业大国,经济越发达,使用农药越多,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不少农村仍大量使用高毒、高效农药和除草剂,造成农药残留、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并存在潜在的危害,而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问题,对环境和人的危害也在加剧。www.133229.COM

1.2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目前,粮食的增产主要是依靠化肥使用,但是化肥也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长期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和物理性质恶化,土壤大幅度板结,其有机质含量、肥力逐步下降,土壤质量日趋退化[2];化肥中的氮元素进入大气后,导致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流失率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化肥造成的水源污染,还会威胁农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饮用水安全。

1.3秸秆焚烧

作物秸秆占作物生物量的50%以上,是一种极其丰富并能够直接利用的可再生有机资源。由于我国尚未在农村普及科学有效的处理和回收技术,以致大量的作物秸秆无法得到有较处理,大部分农村仍采取就地焚烧的老办法。秸秆燃烧过程中大量的烟雾弥散在空气中,既是一种能源的浪费,又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3]。另外,烟雾还严重刺激人们的眼睛和喉咙,使人流泪、喉痛、呼吸困难,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4禽畜养殖业

目前,只有20%的粪便污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80%左右的养殖场则直接外排畜禽粪便。集约化养殖的禽畜粪乱排乱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污染环境。粪便的乱堆乱放产生大量恶臭气体,污染了大气环境,其中有大量的有害成分甚至威胁到人体的健康;雨水淋溶液进入地表水,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4];不经发酵处理的粪便直接施于土壤,许多有害病菌和寄生虫将对土壤和作物造成危害,对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1.5水产养殖业

近20年来,我国水产品的平均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增长率。集约化的水产养殖业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一方面,围栏和网箱养殖时大量投喂外源性饵料和肥料,致使水体中n、p含量猛增,水体富营养化加重,水质恶化,赤潮频繁发生[4]。另一方面,养殖过程中经常过量使用药品、疫苗、水处理化合物等,经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2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治

新农村建设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搞好新农村建设,前提是搞好生态建设,特别是生态脆弱的地区,改变农村生态状况,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2.1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应从光、气、水、田、土、林、路等方面促进农村生产的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太阳能开发利用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改水工程、标准化农田建设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和“村村通”建设工程,以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并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雨养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方式”等有效农业生产模式[3,5]。

2.2推进农村节能减排

在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上,宣传和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沼肥使用、生物处理禽畜粪便、农村节能保护环境等技术[5]。加强建设交通、电力、水利、土地、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和产业发展安排,从而形成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体系完整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2.3促进农村的文明整洁工程建设

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也是建设的总目标。

2.3.1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最主要的要求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应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首先要着手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抓好沿线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3线整治,深入推进农村“4清4改”(清理围墙院落、清理垃圾粪便、清理边沟污泥、清理乱堆乱建和改水、改厕、改灶、改路),加强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建设,加快农村人畜分离步伐,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通过“4个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解决好民生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村容村貌的进一步改观。

2.3.2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以秸秆气化、沼气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利用为重点,提高农村再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通过提高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向肥料、燃料、饲料的资源转化,通过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等实用技术来净化水源、田园和家园,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发展。

2.3.3实施农村安居工程。采取旧村改造、集中建村、生态移民、消灭“空壳村”和迁移居户等方式,积极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引导农民对现有砖瓦房进行改造,加快农村安居工程建设。

2.3.4加强环境保护、文明生活的思想建设。扎实开展文明村镇、信用村、信用户、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等创建活动,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搞好个人卫生,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

3小结

只有按照生态学思想,合理利用空间,建立科学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协调新农村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才能真正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4参考文献

[1] 喻太刚.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2):42-43.

[2] 史晓慧.邯郸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河北环境科学,2003,11(2):21-24.

[3] 马井玉,刘志海.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4,11(a06):255-256.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篇2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公民;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025-02

一、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新农村是一个阶段性与动态性的概念,新农村作为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必须反映时代的特征,因而其衡量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1]。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建设新生态环境。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农村得到可持续发展和使村民幸福获得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为目标,以村民为主力军的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新农村核心在于环境友好型公民与新农村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使努力实现十提出的美丽新农村目标。

二、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阻碍因素

(一)环境保护知识欠缺,村民环保意识低

村民对于新农村的模糊认知在于国内环境教育的缺失。村民在感性与理性上都未对美丽农村形成正确认知,故而难以形成一套支配自己环保态度与环保习惯,无法内化为农村环保情感。村民对美丽新农村在思想上没有正确认识,不能从行动上真正参与新农村环境建设过程中。而这种认知上的进步、行动上的落实则需要通过系统教育,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实现[2]。

(二)环境保护动力不足

在“中国公民的环境意识”调查中,在中国环保民间组织一项中,对其了解的只占3%,听说的55%,不了解的47%。我国社会团体组织规模小,力量弱,数量少。目前村民的环境保护动力不足。根据中华环境联合会发表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情况蓝皮书》统计,我国环保民间组织有2 764家。主要类型有: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民间自发组织、学生环保社团、港澳台及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大陆机构等。政府部门组织的虽占了49、9%,却难以制定出可行性的政策;其中民间自发组成的只有7.2%,并且这些组织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经国家法律认可的制度[2]。农村中鲜有形成强大感召力与支配力的村民自发环保组织来给予村民更多激励以落实环境保护行为,加之村民委员会对其支持力度低,这使村民难以在新农村环境建设上有自己的发言权,更没有在自身的环境权受到损害时主动争取幸福存在的行动。

(三)环境保护情感薄弱

“生活方式……是这些个人的一定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的生活的一定方式。”[3]这种观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意味着生活方式是有一定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条件下活动着的每个人所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每个人的活动不断被修正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与膨胀的消费欲望促进了大量生产浪费,这源于人们对于村庄环境的淡薄情感,只是单方面认为个人与环境是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而没有内化与一种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双向保护的情感意识。薄弱的环保情怀难以激励村民主动积极地加入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去。

三、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措施

我们对自然敬畏的缺乏只是表象,更内里的还是我们缺少一种对自己传承生态文明的态度,是缺少一种崇敬自然的信仰。环境友好型公民的含义:环境友好型公民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环境友好型主体,第一,要与环境友好相处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第二,与环境友好相处的习惯(行为模式)需要一个过程;第三,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情感和社会氛围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2]。这三个过程可将环境教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过程对应的是由环境教育者向学习者传授环保知识,使学习者初步形成环保意识;第二个过程对应的是通过环境教育实践,学习者逐渐形成环保行为习惯;第三个过程对应的是通过对学习者“绿色情商”的培养,使其内化为一种环保情怀,最终成为一种无意识保护环境的新型村民。通过环境教育的三个方面使村民在新农村环境建设过程中不自觉成为环境友好型公民。

(一)传播环境保护知识

建设新农村的经验告诉我们美丽农村的建设其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的意识,只有村民在思想上对新农村有正确认识,才能主动加入建设美丽村庄的队伍中。而这种认知上的进步与行动上的落实则需要村民通过环境教育掌握环境基本知识进而逐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瑞典政府非常注重对全民族的环境教育,自小学三年级学生便开始学习环境保护知识,使民众从小就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儿童环境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在人的一生中也是最容易实施环境教育的时期[4]。因此环境教育需要首先从中小学学习者抓起,以未成年人为重点对象,教育他们充分认识环境保护重要性并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主动向成年人传播环境知识,不断扩大环境知识宣传范围。人们在环保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环保意识。这可有效促进村民的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

(二)注重环境教育实践

习惯是一个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行为自觉。这种自觉的形成需要靠多次实践来完成。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是学习过程的两个方面。环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学习者需要将所学知识及时实践于生活中,在实践中形成科学的环保习惯并一直保持下去。环境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主张“在环境中学习”,强调参与,将教育引向与生活、社会相结合。未来的中国环境教育的内容,必然更加重视知识、方法和目的的统一,重视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决不仅仅是“环境科学知识与环境道德伦理知识”[5]。

(三)培养村民的绿色情商

克里斯汀・韦尔丁在《情商》一书中将情商定义为“情商是一种了解和控制自身和他人情感的方式”[6]。大卫・卡鲁与彼得・沙洛维在《情商管理者》中提出与情商有关的四大技能:辨认情感识,运用情感,理解情感,管理情感。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提出与情商有关的四大技能:辨认情感,运用情感,理解情感和管理情感,他还将“绿色情商”定义为“生态商”,是我们适应生态环境的能力。“生态”指对于生物体及其所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理解;“商”指适应环境的能力。“绿色情商”可让我们了解环境知识,并将知识加以合理运用减少环境破坏的能力[7]。

我们认为绿色情商是一种将环保思想与行动统一于学习生活中的能力,我们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对其产生积极情感,逐渐适应环境并通过控制自身对环境的消极行为,自主合理减少破坏环境并适当改善环境以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对绿色情商培养的重要作用。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先祖对自然的认识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心”、“物”、“德”、“循环”等范畴诠释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并在其中寻求一种平衡,对自然的宽容是中国传统生态理念的基本精神[5]。在今天人们仍然需要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生态情操,汲取先哲朴素环保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并内化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一种积极情感。这对培养新村民及建立美丽农村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九十年代绍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对策研究”课题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J].浙江社会科学,1993(4).

[2]陈彩锦,康燕雪.环境友好型公民[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山东大学学报,2007,(4)

[5]张晓光,赵宝新,王永利.刍议绿色情商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篇3

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对农村经济影响

坚持农村能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远大目标就是“创造美丽的西北地区”和“壮丽美丽的新山河”,整体农村能源总体工作。依靠科技发展,扩大规模经济,增加有效的能源供应,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对土壤侵蚀的控制、生态农业建设对新型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思想建设中,总结了“八五”和过去,生态建设和农村能源的成功经验,坚持稳定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农村能源消费中的煤炭,电力和新能源,材料能源所占的比例;在阳光充足的地区,普遍推广使用太阳灶;在水,温度,原材料条件等方面与区域结合,结合温室栽培和暖棚养畜,促进沼气的使用,挖掘常规节能潜力,节省省煤的炉灶。按照建设生态农业的规律,寻求能源建设和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点,加快农村能源过程的商业化步伐。

二、农村能源效益改善的几点建议

在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要结合改炉、改灶、改炕,做好思想动员,搞好示范试点,逐步调整生活燃料结构,改烧硬柴为烧薪草或烧煤,大规模推广使用太阳能灶等都是有效的措施。为了体现在社会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为此要加强领导,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六点:

1.各级政府和领导要提高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农村能源建设当作一件重大措施来抓;要与解决当地群众温饱、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列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重点治理区的农村能源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涉及许多方面,工作量大面宽,要实现奋斗目标,必须充实加强农村能源推广管理部门,确保任务的落实。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搞好农村能源建设任务。

3.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的重点区群众经济条件困难,所需开展的各项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完全靠群众自己的力量来办确有困难,加之开展这项工作所得到的主要是社会、生态效益,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国家花一点钱是值得的,除少数项目,如小水电开发、商品煤供应等需解决部门流动资金贷款及少量的有偿投资外,其余项目应给予适当补贴。

4.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植被,建议采用当年“供煤植薪”的办法。贫困户使用太阳灶,适当给予补贴,并要求植2亩薪林或4亩薪草,采取“供太阳灶植薪”的办法,既开发太阳能资源,又积极保护和恢复植被。

5.重点治理区建设规划方案一经确定,建议人大立法,以利更有效地贯彻实施。乡、村两级也应订立相应的乡规民约,约束执行,努力完成农村能源建设计划。

6.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承担的任务和职责,省与县、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检查验收制度。

三、农村能源建设的环境治理措施

1.推?M农村能源建设。对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应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笔者认为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沼气池建设。首先,通过沼气池建设项目,带动农村大兴改厕、改厨项目,既可以让农村粪便遍地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且还有力促进了庭院美化、厨房亮化以及厕所卫生状况,使得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农村生态环境也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其次,通过沼气池建设项目,有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各种废弃物在沼气池中经厌氧发酵后得到的沼渣沼液,除了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外,还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还能提高农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资源再生,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通过沼气池建设项目,能够明显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这样土地就会更加肥沃,有机物含量增加,有利于农作物收成提高,与此同时,还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2.优化工厂排污排气的工序。工厂排污排气也要采取合理的优化工序,通过合适的工序,能够将工厂排放的废气变废为宝,转化为一种工厂可用新能源,既改善了环境,同时也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对污水而言,可以采取净化措施,让其得到重复利用,既节省了水资源,又促进了共存发展。

3.科学进行植树造林。对环境进行治理,还要大面积进行林木种植,以林木自然屏障防止灾害发生,对种植环境不断进行改善,不仅可以让地表更加坚固,而且还能让土壤保持较强的肥力。在大片绿色森林的防护下,农村空气质量也会得到很大改善,这也是生态环境文明可持续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农村节柴改灶、省柴节煤炉及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利用,加之沼气池建设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 生态环境建设 思考

农村作为我国大部分农业人口的聚集生活场所,其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资本经济的发展质量对于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金融水平都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状态,农村的经济水平也达到了一个相对比较高的程度。

一、建设农村金融环境的意义

(1)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建设的力度,对农村经济水平的更好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阶段,而经济水平的提升是要依赖于整体金融环境的。拥有一个稳健的金融资本体系,农村的经济发展才能得到一个较好的环境基础。而且提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还有利于农村经济效益发展速度的提升。

(2)为农村金融体系提稳定环境。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的建设,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能够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农村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渐形成。现代化的金融经济体制正在农村经济环境中建立,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能够为金融体系的建立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3)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的建设,还能够加快市场经济制度在农村建立的步伐。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仅仅局限于各大经济发达城市。想要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就需要逐步在农村市场中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的建设力度,健全农村的金融资本体系,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制度在农村的建立。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不足

(1)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市场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市场中,金融结构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缺乏完善补充,这就会影响我国农村市场中的金融体系的建立,导致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

(2)农村法制意识淡薄。当前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中建设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农村法制意识比较缺乏,在金融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法制意识是维持经济安全运行、维护金融体系合法运作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还普遍处于一个低水平,缺乏法律意识作为支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就不能很好的开展。

(3)相关的机制制度缺乏。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相关配套制度的缺乏,对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来说,拥有完整的、正确的配套制度是保证其建设工作良好开展的依据,而当前我国的农村中,有关金融体系的机制制度还并不完善,这就阻碍了金融结构的建设工作,不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良好开展。

(4)农村人口素质比较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农村人口素质较低,由于我国教育水平的有限性,当前农村人口的素质还普遍处于一个低水平。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金融专业人才。专业人才作为金融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资源,缺乏专业人才就意味着缺乏相关的人力资源来建设金融生态环境。这样必然不利于农村金融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如何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

(1)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金融工作的建设水平,首先要补充完善农村的金融结构体系。农村的金融行业拥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才能够创建更高质量的农村金融资本环境。加强农村的金融体系建设力度,能够促进农村金融经济的更好发展。

(2)加强制度化管理建设。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还需要强化对机制层面的管理力度。健全的机制制度是金融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针对缺乏机制体制的农村来说,加强制度化建设,能够为金融工作的良好运行提高制度层面的保障,能够提高金融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可行性,进而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水平。

(3)引进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另一个措施是引进先进的金融体制管理经验,相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低,金融管理经验缺乏,这种现状会阻碍金融工作的良好开展。因此,大力引入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为农村金融建设工作增添新的动力,更好的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四、总结

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当下我国发展经济、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农村金融生态工作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安全性、持续性,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生态工作的建设,还关系到国家经济行业中金融结构的发展水平。所以,我们要了解当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金融工作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沈冰.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6.

[2]黄爱教,王本利.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篇5

关键词:生态农村;环境绿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31.7;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2)05-0105-03

生态农村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而环境绿化的本质就是生态建设,农村环境绿化作为农村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因素,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原农村生态系统能力、提高农村环境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尊重可持续发展,利用节约型绿化的设计理念进行农村整体的环境经营,以期实现生态农村长远的环境绿化建设目标。相对于城市而言,应当更加关注当前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多数人口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冲突悲剧多数也在广大农村上演,农村的人居生活环境必须止于当前的恶化,向良性循环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要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地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生态观念。1生态农村的特征及建设理念的提出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它的概念本意是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生态农村是指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农村生态系统结构调整与功能整合,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综合地讲,生态农村是指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乡村居住生活形式,是自然、农村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体系。

生态农村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和谐性——具体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人的社会活动等方面,这里的核心是关系的和谐,即“和实生物”。②整体性——生态农村的建设追求并不只是环境的美化和经济的繁荣,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者的整体效能,既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也要注重农村人居品质的提升,并寻求区域性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机制。③可持续循环发展——循环发展的关键是尊重自然,能够使废弃物循环再生,各生产生活行为的过程能够相互共生得以协调,既能满足当今发展需要,又不给后人带来危害和影响,保证发展的健康性、持续性、循环性、经济性等特点。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主席在发给“21世纪论坛”的贺信中明确强调:“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既是对新农村生态性、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当前建设生态农村的重要指导思想。林业调查规划第37卷第5期李晓:论生态农村建设中的环境绿化营造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是新农村环境建设与发展的终极目标。生态农村的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新农村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农村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需要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农村生态系统结构调整与功能整合,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进步。因此,创建新型的清洁、优美、安静、循环的生态农村,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低能耗的生态产业,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和人文景观,完全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农村与自然同构、同感、同鸣,正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2环境绿化营造在生态农村建设中的价值

环境绿化营造作为生态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村整体环境、提升乡村综合形象、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具体体现在:①环境绿化增添自然景色,美化农村环境,还可以引导组织活动性空间,为民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休息、活动的场所。科学证明,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有益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能使人精神舒适,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的免疫力。②环境绿化在保护和净化人居环境生态效果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绿化植被具有减弱噪音、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多重功能。③环境绿化的科学合理营造,有利于居民培养社会公德、陶冶精神情操、增加审美情趣,追求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

改善农村生态绿化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环境也是生产力。通过规划生态农村的环境绿地,可以将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引入乡村,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从整个农村生态环境的角度完善农村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从而充分发挥环境绿化的环境效益。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侵占自然植被,破坏绿地情况的发生,是农村环境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另外,要倡导农村绿化环境健康发展的模式,以节地、节水、节财、无公害、无污染为主要手段,以生态环保、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开展新型生态农村建设。3环境绿化营造要注意节约和地域的特点

推广节约型农村生态环境绿化系统,就是要在节约资源和降低能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表现特征为:①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②增加可利用的自然绿化水源总量,减少人为的水资源的消耗,在环境绿地营造中,可以通过雨水再利用等措施减少自然水资源的消耗,同时尽量使天然水系系统连接,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③需要制定夜间照明方面的设计规范,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同时提倡并鼓励利用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生态农村环境绿化营造要以地域性植被为基础,保护地域性特征明显的植物种类群落,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生态绿化系统。保护地域性树种及区域性稳定植物群落的组成,有节制地引种,积极培养易于栽培和管理的植物新品种,形成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自然植物景观。同时,强化农村绿地系统的连续性、整体性发展的大绿化结构布局,分布合理、形式多样、因地制宜,植物资源合理配置,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发挥绿地生态功能的最大效益。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反对过度人为及人造植物景观,应考虑长期植物的综合效能,尽量使植物群落自然化和适宜化,由点及面地扩大整体性植被格局。

总之,农村生态环境绿化应当遵循生态学原理,恪守以人为本的农村发展基本宗旨,千方百计地适宜于自然,并充分展示植物的多样性与自然效果。在建设生态农村环境绿化的具体过程中,不忘把握节约型需要和地域性特征的原则,建立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良性循环生态空间,按照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建设新型生态农村人居环境。4环境绿化营造在生态农村建设中应科学合理发展进行农村生态环境绿化建设,就要在环境绿化建设过程中注重考虑布局的科学合理性与可行性。村镇的道路衔接处及村镇入口节点是人为干预绿化的关键,良好的绿化景观环境可以提高村镇整体形象和视觉感受,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结合地域文化和民间风情进行综合考虑。在村镇内部道路的交换转折部位,由于这些地块具有分散化、袖珍化、立体化、不规则等特点,可以通过植物小品进行合理设置。在村镇外部空间环境中,应当结合自然环境风貌及地方性植被等综合因素,以保护自然为主导,以少量的人为作用为干预,形成原始自然又相对有序合理的绿化植被形象。另外,在一些新开发的村镇中,作为农村环境人居空间的处女地,基础建设及绿化建设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建设用地标准和绿化规范,通过专业设计构造出科学的绿地生态系统,做到绿化与建设同步进行,营造一个布局合理、生态健全、环境优美、质量升级的绿色生态新农村。

农村生态绿化环境建设的优势在于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土地利用经营相对宽松,大面积绿化植被的实现相对比较容易,这在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和建筑密集的背景下,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农村生态建设的规模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能力适度前行,经济环境好的地区应当逐步发展自然生态植物园、自然生态森林公园、自然生态种植园和自然植物保护区等。这种建设不应一哄而上,也不应在破坏自然的基础上刻意营造人造绿地景观,而应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适度改善自然环境及人文空间,营造出自然生态的新形象。这种建设活动是对自然的合理保护与科学开发,建设之后的生态环境也是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并且能够融入优质的菜田和自然的山川河流。因此,营造农村生态绿化环境系统应当确立科学整体观念,使农村的自然环境与绿化生态环境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性框架,这是我国新农村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实现全民共富与人类和谐的时代要求。5结语

当前,面对物化的盛行,应该意识到,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应当尊重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利用节约型绿化的设计观进行新农村整体的绿化环境经营,以期实现生态农村长远的环境绿化设计和建设目标。

最后,笔者想用中国老子的不朽思想作为农村生态建设中环境绿化问题的总结:自然是一种观念、主义、态度和价值,也是一种状态和效果。人原本就是自然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无权(也最终无力)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地处置自然。“道”是老子学说的基石,自然主义是其灵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自然之道是建筑学的最高法则,也是面对农村生态发展各种问题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车生泉.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分析与生态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杨士宏.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篇6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法制;环境立法;环境政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乡村,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情况。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于城市速度,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近期国家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力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农村的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使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村庄建设规划差,基础设施少,道路无硬化、无公厕、人畜居住混杂、不可降解农膜使用量急剧增加却无法回收,固体垃圾随意堆放。

(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恳荒围湖造田,乱挖乱采,不仅农业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也逐渐污染了土壤、空气、水源,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灾害多发,土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进—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决策不当,盲目开发山区,发展果业,加剧了森林植被破坏。再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伐木为柴,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结果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环境遭受了破坏,并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土地蓄水量下降。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大多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工业化。由于其生存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与资金,治理困难,使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工业化污染问题。同时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地区,或者直接将城市垃圾运往农村,造成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自然、历史、经济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原因,这里只对其法制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现行法制状况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立法是从过去的经济发展为重,环境保护为轻出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①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以新的角度和新的观念完善环境法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成因逐一进行分析。

(一)环境政策原因环境政策原因主要表现是环境政策失灵。环境政策失灵是指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政策失灵和微观政策失灵。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微观政策失灵是指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缺陷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政策不够健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实效性强的政策,即使有政策但因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中国农村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有别于城市,但城市环境保护积累的经验和各项管理制度足以供农村环境管理借鉴。”②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支撑。所以加大政策保障措施,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环境保护法》立法时间较早,受时代影响侧重于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关注不够,仅有几个条文很简单。我国目前的诸多其他有关的生态环境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与制度规定不足。二是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缺乏统一规范,并且未能将农村环境、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生态的保护统一起来,农民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行政法规不到位,本应弥补农村生态环境的上位立法的过于原则性和不足这种情形,却未能出台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行政法规。“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土壤污染防治、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③各地方即使有相关地方法规,在规定上也不尽相同,比较混乱,并且是条块分割,形不成完整统一制度体系。如农业部负责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保护和管理农业环境,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农村村镇环境保护工作,各个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涉及到渔业、水利、林业多个部门,内容和规定都存在差异。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农村环保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将来的《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强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单行法;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也要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专项法规,逐步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修订原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而不适宜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责权清晰,有效防止农村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生活以及外来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防止农村生态遭到破坏。

(三)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④它是构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制度应当包括: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切实可行外,还应建立如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农村清洁生产促进实施制度,生态环境建设问责制度、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农村环境纠纷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等。

(四)政府管理原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管理不当。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在服务上,要象创建国家环保城市一样大力开展生态乡村示范创建,重点开展农村工业点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与垃圾治理、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流域河道整治、生态产业实施等关键工程。加大农村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做好农村环保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的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执法上各执法单位要切实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和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超级秘书网

(五)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原因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长期以来,农民缺乏环保理念,而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主导作用不足,农民缺少科学规范来保护环境,也缺乏科技与资金,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过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随着各乡镇精简与压缩,基本处于瘫痪与失灵状态。既是尚存的农技推广系统由于缺少财政支持,也无法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从而切断了农民获取环保措施的最重要渠道。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正是由于存在着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问题,从而使农村污染治理体系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防控与治理机制。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制订简单易懂的安全控害技术规程,把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与监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技术编发成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册,把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科学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科技知识与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注释】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篇7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7-0268-01

我国环境保护法治的主阵地在城市,城市是一系列立法、制度设计的核心,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滞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以及相关制度较为笼统、陈旧,难以发挥实际的环境保护效用。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让我们尝到了物质文明的“甜头”,但生态文明现状却给我们当头棒喝,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均衡的生态保护法制建设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流于形式。2014年,我国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其中指出了建设“可持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主张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而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主阵地在城市,相关部门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缺乏保护意识,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将严重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进程。

(二)缺乏指导性综合性立法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没有根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门的立法,缺少类似《农村环境保护法》这种综合性法律,领域性法律法规也不健全,难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环保部门以及相关机构、组织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除在城市地区开展系统的环保管理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认识。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才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政府应该给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予以充分的认识,并树立环保先行、协调发展的理念。我国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虽然环境保护法中有了理念性、思路性的突破,但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仍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了解,做好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汲取国内外农村环境管理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农村环境立法体系,统筹兼顾,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条例

我国的环境保护重心在城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存在明显的缺陷,为了更好地改善当前全国环境立法缺失的状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效力。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地方实际,加大尝试性的立法实践,不断完善与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抓住农村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现实问题、紧要问题、突发问题,改善当前的立法方式,增加特殊性立法,结合地方的地利人文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更好地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

(三)完善地方立法规划机制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要想取得突破,关键在于制定一个完善的立法规划和程序,确保立法的前瞻性实施。当前我国的地方立法规划体系不完善,立法保护的效力难以有效地发挥。为此,地方政府在进行地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有科学的制度、机制体系,按照法定成都评估和审查,确保立法规划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统一。

(四)做好农村环境监督管理

从立法层面来看,农村环境监督主体一直不是很明确,这使得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管存在很大缺失。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应该积极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将其在监管方面的优势凸显出来,赋予其监管的权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乡镇地区设立环保所是比较可行的做法。环保所的监督管理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几点:其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其二,改善当地的环保审批手续,改善环境保护和监管工作质量;其三,监管和治理当地的环境破坏、污染等行为,诸如生活污水和垃圾、禽畜养殖污染、企业排放污染等;其四,恢复当地生态环境;其五,处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相关的投诉、等案件。

(五)完善环境纠纷救济制度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环境纠纷,基层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环境纠纷救济制度,建立专门的非诉讼救济制度以及专门的纠纷救济机构。此外,还需要完善诉讼救济制度,结合当地的环境诉讼实际情况,为农民提供诉讼的便利条件,改善诉讼救济的调解功能。

三、总结

农村地区占地广泛,生态环境复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纠纷比较多,监管不到位。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促进农村地区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林辉.关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5(02).

[2]祖龙飞.发展农村经济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J].能源与环境,2013(04).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篇8

关键词: 农村地区 生态环境 保护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求。特别是最近十年,党的富民裕民政策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和城市的差距在缩小,高质量的生活条件成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美好追求。但是,从很多农村地区的现状来看,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逐渐呈现令人担忧的状况,而这与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初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同时急功近利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策略也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下,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成为了农村建设成果的最直观体现。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善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那么,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环境卫生较差。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并不同步,主要是垃圾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垃圾污染主要表现在垃圾的随意丢弃和垃圾的长期堆积不能及时清理;而污水污染主要是污水的随意排放,基本上没有处理污水的设施。

(二)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水是广大农村居民生活的必需资源,但是从现阶段来看,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枯竭成为制约农村安定发展的一大因素;同时,部分微小污染企业的乱排乱放使地下水水质变化很大,部分地区饮用水不达标,导致居民饮水困难,这些都严重威胁居民的健康。

(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很多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高产的目标,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从而造成农作物和土壤的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另外,每到夏收、秋收季节,很多农户为了方便自己生产,往往随意倾倒、焚烧农作物秸秆,从而造成大气污染。

(四)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

为了家庭的增产增收,家庭副业在当前农村发展很快。很多农户都进行畜禽和水产的养殖产业,如养鸡、养猪、养鱼……这些产业的发展在给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如到了夏季,畜禽的粪便随意堆放,导致恶臭蔓延,严重影响到广大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五)整个生态体系受破坏严重。

很长一段时间来,由于缺乏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通过破坏森林资源,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导致森林资源数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沙化”的趋势,而环境的恶化使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弱,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个别物种面临消失的危险。

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不符合我国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在战略。因此,关于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良好基础。那么,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安全和环保教育。

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牢固树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思想。要把环境与健康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广大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农村环保新机制。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技术上的投入,要大力发展环保型的技术,并努力推广。如实施的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沼气建设、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等项目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重点开展一批农村环保工程建设,搞好农村饮水工程,保护饮用水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同时,要按照城市反哺农村的思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引导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力争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系。

很多时候,一些农村环境恶化的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监管与指导不够及时有一定关系。因此监管非常重要。要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加强对土壤、水环境、农产品安全等监控,开展减轻面源污染的科学研究和完善有关技术支撑。整合部门资源,建立由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建设、市政、卫生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协调机制。

(四)加强对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全面指导。

小城镇生活污染整治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根据小城镇污染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对农村环保政策和技术上的指导,研究污染防治对策;并尽快制定出台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标准,推荐一批符合小城镇实际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确保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是:建得起、运行费用低、便于管理、处理效果好的先进而又实用环境保护工程。

(五)加快农村环保法规和政策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