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环境工程存在的意义8篇

时间:2024-01-10 14:51:48

环境工程存在的意义

环境工程存在的意义篇1

关键词:环境管理;模式创新;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指的是人民群众通过组织或私人的形式,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参与到环境决策管理和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一种行为。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与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境对人类健康与生存的重要性,这也激发了人们主动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但是,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因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公正参与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找出引发问题的原因,从而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构成与公众范围

1.1 环境评价体系构成

理解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通常来说环境评价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者包括的主要内容为建设项目和环境评价,后者则包括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设后的环境影响评价,但是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环境评价不包括验收和环境监理。现阶段,我国公众处在参与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理阶段,但是依据实际情况来看,这两个阶段与公众的联系并不紧密。

1.2 公众范围

通常情况下,“公众”指的是针对特定利益所做出的特定反应的团体或人群。在这其中不仅包括特定的工民个体,同时也包括与之相关的组织、团体以及政府机构。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公众所指的是非服务于决策的利益相关者,与决策有着间接或直接利益相关的个人、机构、单位等,同时也包括非应力或非政府的民间组织。广义公众泛指有意愿或者有兴趣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单位、个人、组织等。其中广义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初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初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估等多个阶段。从目前我国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看,参与对象主要还是狭义的公众范畴,但是如果涉及到较大环境影响,社会敏感程度较高决策时,通常在决策上需要将狭义公众范畴拓展到广义范畴上,从而使环境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2 环境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并没有对我国公众的环境权进行明确界定,因此,民众在参与环境管理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制度以及法律的支撑。民众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索赔权等相关权利都缺少特定的法律支撑。在法律条例之中,缺少针对民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相关规范,因此民众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属于弱势群体,无法与政府、利益集团抗衡,这也直接导致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民众的参与成为了一种形式,没有起到实际作用,使民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2.2 公众参与程度低

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其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还处于发展阶段,公众在环境管理意识上还存在许多不足,虽然有部分公众参与到环境管理中,但是参与度较低。

2.3 缺少完善的体系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需要一套完善的体系予以保障。在我国环境管理体系中,政府在管理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主要起到辅助作用,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一套组织体系,组织缺少持续性和系统性,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起到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2.4 社区参与度不高

目前,我国城市化脚步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我国的相关单位和公众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社区参与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这也导致了社区无法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实践过程中,社区的参与度较低。

3 科学的环境管理模式

3.1 构建社区磋商小组,发挥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社区参与环境管理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基础,目前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正在实行的居民自治分别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实行公众自主管理制度。环境管理中,公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分析。本文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调动基层群众力量的管理模式――社区磋商小组。该小组在环境管理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为引导、协调、激励环境保护的社区组织,最终构成一种长期运行的环境保护社区组织。在该管理模式中,社区磋商小组主要通过公众民主选取构成的,组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自主和社会捐助。

3.2 社区磋商小组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职能

3.2.1 加强教育

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讨论、会议、宣传板等方式,向社区内的成员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知识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使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在社区中还应当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使社区中的公众参与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3.2.2 协调磋商

社区磋商小组中的成员代表群众的意愿参与社区环境管理方面的议事,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对社区公众与污染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如果发生了利益冲突,主要负责组织公众、企业、政府三方进行对话,通过协商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社区磋商小组的组织化参与到环境管理中,可以使公众代表的专业性和代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可以使民众在与企业和政府的磋商和博弈过程中的信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2.3 公众管理力度的提高

通过合理的措施组织社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针对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科学治理,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措施。例如,规章制度、村民手册等,从而使公众管理能够对自身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进行控制,对社区中的成员进行有效管理,同时需要认真听取公众的要求和意见,使社区内所有成员的意愿都能够得到反映,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确保环境管理的顺利开展。

3.2.4 合理引导

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对公众参与进行适当引导,使社区能够主动参与到环境管理中,积极参与对环境影响评价,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同时在如果出现公众环境进行诉讼时,社区磋商小组不仅给与专业知识的自主,而且也要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3.3 社区磋商小组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中的主要优势

3.3.1 民主管理

社区磋商小组中的成员都是通过民主的方式产生的。社区内部成员开展磋商和交流可以增加社区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可以起到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桥梁作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通过社区磋商小组的方式进行,能够避免个体分散的、自发的活动所造成的混乱现象,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3.3.2 范围广泛

社区磋商小组模式与我国社会体制相符,不仅可以在发达城市地区中应用,而且也可以在落后的乡镇地区中应用,开展的方式相对来说也比较灵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3.3 公众的主体性更加突出

社区小组主要由公众主导,其主要在环境管理中代表的是公众的整体利益。因此,在整个环境中,社区工程对环境管理具有充分的管理权和决策权,需要充分体现公众的主体性,使公众的地位得到充分重视,从而使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4 磋商小组的具体应用实例

4.1 试点地区的具体概括

试点地区管辖的面积约9.5km2,人口数约5214人,现有居民小组37个,村企业约27个,该村的社区组织性已经十分成熟,社区磋商小组主要以保护村内的水环境为特定目标,展开试点工作。

4.2 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4.2.1 社区磋商小组的构建

该村一共召开了2次会议,成立了社区磋商小组。社区代表主要通过居民投票产生,一共产生了26名代表,并且明确了每一名代表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责任。

4.2.2 成员培训

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技巧结合工作能力,需要对社区磋商小组中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技能和方法,以及环境管理的现场实践,主要包括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参与途径、参与方式等。

4.2.3 社区磋商小组的工作程序

社区磋商小组参与环境管理的主要程序如下:(1)对环境污染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通过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的方式,针对污染的原因,并全面掌握信息资料,对问题进行解决。(2)设计科学的污染治理方案,制定科学的质量方案,为公众的参与提供指南。(3)依据合理的顺序实施污染治理方案。

(4)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监控工作。(5)对环境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并对该方法进行推广,从而使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能够变得更加合理,为促进我国环境的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模式上需要不断创新,文章主要针对社区磋商小组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试点介绍,希望文中内容对激发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环境管理模式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松,尤琼智,任景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12,05:20-25.

[2]宋言奇,陈宇光.全球环境管理模式的转变:从政府治理到社区自治[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37-41.

[3]张云怀,卢露.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09-6710+6713.

[4]李淑娟.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的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11,10:48-51.

环境工程存在的意义篇2

 

关键词:工程建设 环境伦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建设,能源却十分紧张,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给自然资源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们显然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能够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又保持环境健康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思考工程建设中应具有如何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鉴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就要建设,大兴土木,大搞工程建设在所难免;一方面,要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得不得不重视环境的保护。两者皆不可偏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工程建设中应具有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理清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只要是工程建设,势必需要环境作为其支撑,可以说,一项工程,就是一个以人类自身的活动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过程。另一方面,没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果不保护环境,工程建设就没有了其赖以生根的基础,也丧失了其建设的物质来源。可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从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环境支持来看,首先,如果没有既定的环境,离开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工程建设将变得无立锥之地。其次,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源,无一不是从环境索取。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来看,没有工程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可能为正,也可以为负。一旦环境被严重的损害,被掠夺。那么被掠夺的环境反过来又可能对工程系统的发展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 

      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而言,不可能象西方深生态学所推祟的那样,采取极端的生态保护主义,完全抹杀人类与非人类的界线,不管是否对人类有利或者有害,人只能盲目的服从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事实上,这样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环境法西斯主义的倾向。无论如何,发展才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我们的环境保护,不可能离开建设来谈保护。我们要在积极建设的前提下,再来谈保护。因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当是共生共荣、一损俱损、互动发展的。 

环境工程存在的意义篇3

 

关键词:工程建设 环境伦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建设,能源却十分紧张,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给自然资源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们显然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总书记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能够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又保持环境健康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思考工程建设中应具有如何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鉴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就要建设,大兴土木,大搞工程建设在所难免;一方面,要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得不得不重视环境的保护。两者皆不可偏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工程建设中应具有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理清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只要是工程建设,势必需要环境作为其支撑,可以说,一项工程,就是一个以人类自身的活动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过程。另一方面,没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果不保护环境,工程建设就没有了其赖以生根的基础,也丧失了其建设的物质来源。可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从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环境支持来看,首先,如果没有既定的环境,离开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工程建设将变得无立锥之地。其次,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源,无一不是从环境索取。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来看,没有工程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可能为正,也可以为负。一旦环境被严重的损害,被掠夺。那么被掠夺的环境反过来又可能对工程系统的发展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 

   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而言,不可能象西方深生态学所推祟的那样,采取极端的生态保护主义,完全抹杀人类与非人类的界线,不管是否对人类有利或者有害,人只能盲目的服从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事实上,这样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环境法西斯主义的倾向。无论如何,发展才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我们的环境保护,不可能离开建设来谈保护。我们要在积极建设的前提下,再来谈保护。因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当是共生共荣、一损俱损、互动发展的。 

环境工程存在的意义篇4

关键词: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生态思想;生态问题;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033-03

近年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党和国家政府一直将生态环境改造和保护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观念并不是现在提出来的,马克思当时在《手稿》已经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倡导人们保护自然等,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一、《手稿》中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一)《手稿》中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9世纪中叶,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工业革命在欧洲甚至世界范围内全面开展,这就使得人类不断地开垦土地、开采矿物,不断向自然索取,并且不断破坏自然原生态。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工业革命中,由于人们对资源的过分索取,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对立日益显著。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污染和不便,认为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并指出人们要保护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人与自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激化

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人们面临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由于工业革命进程中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力快速发展,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对自然资源大量索取,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不断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思想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大范围使用和开采,导致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此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对立、激化,为《手稿》中生态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手稿》中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

人道主义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启蒙运动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是资产阶级当时反对封建、宗教统治的武器,曾起过积极作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受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道主义学说的影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是违反人性的、违反人道主义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符合人性的,人道主义的。[1]这里的人道主义是指所有人都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践行人道主义对于不仅对自己、对他人,甚至对于自然界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费尔巴哈关于人和自然界相统一的思想

《手稿》是对费尔巴哈关于人和自然界、人和人相统一思想的发展,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不是精神的创造物,而是在人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感性自然是认识的起点,只有从感性自然出发,人的认识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人的认识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2]。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这一思想进行了批判的继承,马克思赞同费尔巴哈关于自然是认识的起点以及人和自然界、人和人相统一的观点,但是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现实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而费尔巴哈所指的自然是自在的未经人类开发的自然。此外,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将人和自然界相统一的中介,而在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中,未提到实践这一人类活动形式总和。

二、《手稿》中生态思想概述

(一)自然界具有客观先在性

马克思写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都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3]马克思的物质第一性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先于人类意识存在,自然界先于人类意识存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种先在性核心特征为客观性,体现出极为强大的规律性和不可违背性,直截了当地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最重要的是先于人的实践能力而存在,人类的所有改造自然的活动都逃不出自然界的先在的规律性,与此同时,倘若人类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抑或是过分地向自然界进行索取,则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和规律的惩罚。这一具有逻辑性的生态思想,是当代各式生态主义的核心理念。

(二)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马克思在《手稿》中的相关阐述说明人具有自然属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受到自然的制约,人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这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原则,因为所有的破坏自然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着一个共有的理论基点,那边是“工具主义”思想,是说自然界是人类实现生存发展的基础工具和资源对象,为了人的发展,可以自由地向自然界索取,自由地利用自然资源,自由地开发自然,将人类作为整个世界的中心,形成“人类中心主义”,所有人类之外的自然物都是附属物,都天然地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人类与自然界不是“主体”与“工具”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关系,人类所有的开发行为,都必须考察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是否受到挑战。

2.人与自然相互制约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进一步来分析,能够推导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马克斯和恩格斯认为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界提供的,不论是吃穿还是住,这些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都离不开自然界,但是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制的索取,不能超越自然的承受范围;第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马克思认为人类自然而然需要保护自然提供了较具说服力的依据,因为人类是有意识的自然物,而意识的客观基础和精神要素都基于自然界,那么便没有理由毁灭自我生存和认知的基础;第三,现实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4]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关于自然界的思想,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原始的,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界;而马克思认为现实的自然界即人的自然界,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经过加工改造而生成的自然界,这样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自然界,没有留下人类脚印的自然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分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客观上也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人的实践”的议题,需要人认识到自己破坏自然的状态和后果,并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改善自然而努力。

3.实践是人和自然界的中介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5]人与自然是通过社会实践相互作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6]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即劳动是连接人和自然界的桥梁,原始社会的自然农业,封建社会的农业和畜牧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大生产时代都是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使得自然界成为人类的对象,人们不断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进。

从马克思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界,对自然界不断改造,但是人类的行为不是无限制的,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马克思认为对于自然的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正确运用规律、改造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共产主义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的理想状态。

三、《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我国当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发展的根本矛盾要求他们必须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于是在使用资源的时候,必然会首先选择成本较低的自然资源,而不会首先考虑通过人力或者科技条件创造人造资源以供开发,基于此,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势必破坏严重,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核心原则,因此,在从事各项建设时,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考虑公共的利益,会主动避开损害大多数人利益的路径选择,在资源开发领域也会更多顾及自然界本身的承载力,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根据这一逻辑,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是生态环境解决的良好的国度。

目前,生产所要求的自然资源成本仍然相当高,科技所能减少的资源浪费和破坏远远不能抵消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因为过分的自然破坏导致原有的自然资源具有了伤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水体和空气等人类生存基本资源已经富含有毒物质,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会严重影响后代的生存发展,以及周边国家的生态安全。加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转嫁,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影响,我国日益面临极其严重的生态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正视人与自然关系、主动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秩序,已经迫在眉睫,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生态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二)《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对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1.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地位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的解放指明了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论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存在,自然界创造人,人类社会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使自然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在追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使得自然能够和人类和谐健康发展。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实践过程中要重视的重要内容,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要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将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融入各项文明的建设进程中。

2.开展社会主义实践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

《手稿》中的生态思想说明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人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才成为真正现实意义的自然,两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人类的基本生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界,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人类就要经受自然带来的“报复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着眼于眼前利益,既要实现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繁荣,更要注重长远利益,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生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发展高新科技和生态技术来促进生态保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正人与自然关系,不向自然过分索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坚持发展绿色能源,发展绿色科技,推动我国真正成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国度。与此同时,还要积极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治理生态问题,反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污染转嫁,通过协商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遭到不断破坏,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将生态环境问题良好解决。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不够完善,在经济生产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因此党和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制度。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相关论述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些环保制度不断地得以完善,今后仍然要按照实际需要继续加大对生态环保制度的建设力度。要坚持在生态制度过程中的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理,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的行为,是生态保护有法制的保障。此外,应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从考核标准,到考核内容、考核办法,都体现生态至上的原则,要探索从决策源头上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道路,杜绝不经过生态评估就决定开动项目建设的行为,要将环境审查贯穿到决策的制定、讨论、执行、监督、评价全过程。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效益和法律相挂钩,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

4.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马克思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改善,工作条件的提升,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我国不仅要注重相关政策制定,更要注重生态思想教育。对于人们的生态思想教育应当从小抓起,从思想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生态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学习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方法,学会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将自我放置于整个自然界中,抵制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人类高于自然的观点,使每一位中国未来公民都能够具有科学的生态思想,真正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在学校教育之外,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媒体传播优势,加大对社会人士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积极支持生态建设,抵制生态污染和破坏言行。

《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对我们的启示不止于此,但是我们需要至少做到以上几点,这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要求,也对其他国家乃至世界实现绿色发展有积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宪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现实指导价值[J].实事求是,2011(3):6.

环境工程存在的意义篇5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蕴含了丰富深刻的生态思想,主要包含自然界的客观先在、人依赖于自然界、实践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要做到和谐的统一等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手稿》中的生态思想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良好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生态思想;生态问题;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8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 08—0033—03 近年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党和国家政府一直将生态环境改造和保护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观念并不是现在提出来的,马克思当时在《手稿》已经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倡导人们保护自然等,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一、《手稿》中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一)《手稿》中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9世纪中叶,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工业革命在欧洲甚至世界范围内全面开展,这就使得人类不断地开垦土地、开采矿物,不断向自然索取,并且不断破坏自然原生态。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工业革命中,由于人们对资源的过分索取,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对立日益显著。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污染和不便,认为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并指出人们要保护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人与自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激化 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人们面临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由于工业革命进程中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力快速发展,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对自然资源大量索取,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不断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思想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大范围使用和开采,导致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此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对立、激化,为《手稿》中生态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手稿》中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

人道主义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启蒙运动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是资产阶级当时反对封建、宗教统治的武器,曾起过积极作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受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道主义学说的影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是违反人性的、违反人道主义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符合人性的,人道主义的。这里的人道主义是指所有人都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践行人道主义对于不仅对自己、对他人,甚至对于自然界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费尔巴哈关于人和自然界相统一的思想

《手稿》是对费尔巴哈关于人和自然界、人和人相统一思想的发展,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不是精神的创造物,而是在人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感性自然是认识的起点,只有从感性自然出发,人的认识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人的认识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这一思想进行了批判的继承,马克思赞同费尔巴哈关于自然是认识的起点以及人和自然界、人和人相统一的观点,但是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现实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而费尔巴哈所指的自然是自在的未经人类开发的自然。此外,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将人和自然界相统一的中介,而在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中,未提到实践这一人类活动形式总和。

二、《手稿》中生态思想概述

(一)自然界具有客观先在性

马克思写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都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圈马克思的物质第一性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先于人类意识存在,自然界先于人类意识存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种先在性核心特征为客观性,体现出极为强大的规律性和不可违背性,直截了当地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最重要的是先于人的实践能力而存在,人类的所有改造自然的活动都逃不出自然界的先在的规律性,与此同时,倘若人类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抑或是过分地向自然界进行索取,则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和规律的惩罚。这一具有逻辑性的生态思想,是当代各式生态主义的核心理念。

(二)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马克思在《手稿》中的相关阐述说明人具有自然属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受到自然的制约,人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这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原则,因为所有的破坏自然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着一个共有的理论基点,那边是工具主义”思想,是说自然界是人类实现生存发展的基础工具和资源对象,为了人的发展,可以自由地向自然界索取,自由地利用自然资源,自由地开发自然,将人类作为整个世界的中心,形成人类中心主义”,所有人类之外的自然物都是附属物,都天然地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人类与自然界不是主体”与工具”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关系,人类所有的开发行为,都必须考察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是否受到挑战。 2人与自然相互制约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进一步来分析,能够推导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马克斯和恩格斯认为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界提供的,不论是吃穿还是住,这些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都离不开自然界,但是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制的索取,不能超越自然的承受范围;第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马克思认为人类自然而然需要保护自然提供了较具说服力的依据,因为人类是有意识的自然物,而意识的客观基础和精神要素都基于自然界,那么便没有理由毁灭自我生存和认知的基础:第三,现实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关于自然界的思想,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原始的,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界:而马克思认为现实的自然界即人的自然界,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经过加工改造而生成的自然界,这样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自然界,没有留下人类脚印的自然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分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客观上也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人的实践”的议题,需要人认识到自己破坏自然的状态和后果,并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改善自然而努力。

3实践是人和自然界的中介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与自然是通过社会实践相互作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即劳动是连接人和自然界的桥梁,原始社会的自然农业,封建社会的农业和畜牧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大生产时代都是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使得自然界成为人类的对象,人们不断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进。

从马克思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界,对自然界不断改造,但是人类的行为不是无限制的,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马克思认为对于自然的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正确运用规律、改造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共产主义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的理想状态。

三、《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我国当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发展的根本矛盾要求他们必须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于是在使用资源的时候,必然会首先选择成本较低的自然资源,而不会首先考虑通过人力或者科技条件创造人造资源以供开发,基于此,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势必破坏严重,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核心原则,因此,在从事各项建设时,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考虑公共的利益,会主动避开损害大多数人利益的路径选择,在资源开发领域也会更多顾及自然界本身的承载力,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根据这一逻辑,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是生态环境解决的良好的国度。

目前,生产所要求的自然资源成本仍然相当高,科技所能减少的资源浪费和破坏远远不能抵消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因为过分的自然破坏导致原有的自然资源具有了伤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水体和空气等人类生存基本资源已经富含有毒物质,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会严重影响后代的生存发展,以及周边国家的生态安全。加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转嫁,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影响,我国日益面临极其严重的生态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正视人与自然关系、主动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秩序,已经迫在眉睫,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生态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二)《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对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1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地位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的解放指明了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论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存在,自然界创造人,人类社会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使自然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在追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使得自然能够和人类和谐健康发展。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实践过程中要重视的重要内容,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要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将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融入各项文明的建设进程中。 2开展社会主义实践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 《手稿》中的生态思想说明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人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才成为真正现实意义的自然,两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人类的基本生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界,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人类就要经受自然带来的报复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着眼于眼前利益,既要实现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繁荣,更要注重长远利益,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生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发展高新科技和生态技术来促进生态保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正人与自然关系,不向自然过分索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坚持发展绿色能源,发展绿色科技,推动我国真正成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国度。与此同时,还要积极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治理生态问题,反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污染转嫁,通过协商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遭到不断破坏,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将生态环境问题良好解决。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不够完善,在经济生产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因此党和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制度。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相关论述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些环保制度不断地得以完善,今后仍然要按照实际需要继续加大对生态环保制度的建设力度。要坚持在生态制度过程中的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理,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的行为,是生态保护有法制的保障。此外,应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从考核标准,到考核内容、考核办法,都体现生态至上的原则,要探索从决策源头上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道路,杜绝不经过生态评估就决定开动项目建设的行为,要将环境审查贯穿到决策的制定、讨论、执行、监督、评价全过程。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效益和法律相挂钩,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

环境工程存在的意义篇6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正义;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022 ― 03

如今,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何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保障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已经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通过严格的政策制度的执行,加强与完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保障〔2〕。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不断推进坚持绿色发展,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能够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3〕。

然而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开始了,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体现了对生态发展的关心和重视,特别是对生态发展的归宿问题的解答,对当前社会实现生态正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理论脉络

关于“生态正义”理论的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生态正义”这一概念并没有直接的出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但对生态正义的独特理解始终贯穿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意识到资产阶级为自身利益所设立的法律直接剥夺了农民与生俱来的生态权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深刻剖析了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利己主义盛行,为了满足私欲,资本家加强了对自然界的破坏和滥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急剧恶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了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他把自然界、人、社会看成了一个整体,人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正是由于私有制下人不考虑后果地肆意破坏,才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非正义性,人类也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证明了自身的社会性,马克思的生态正义思想不仅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人的生态权利遭到破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二重性出发,进一步揭示了正是导致生态非正义出现的正是资本主义制度。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资产阶级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最终导致生态的非正义,这种非正义不仅仅体现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度挥霍,也体现在不同阶级对自然资源的占有的不平等、对自然资源支配权利的不平等。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始终是其重要的诉求之一。

综上所见,马克思对生态问题关注的思想脉络还是十分清晰的。

二、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把对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的批判作为其生态正义思想的基础,表明了其生态正义思想的归宿即共产主义的实现。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

逻辑起点

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给予的广阔环境和丰富资源,一方面自然资源作为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存在,另一方面人类也通过对世界的利用和改造的对象性活动证明了人类自身的存在。马克思提出,最初,“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地、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5〕。也就是说,人类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有意识地在自然界中进行生产和实践活动,而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又是受限制的,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存在是先于人类的存在,自然界的存在本身并不依赖于人类的意志所改变。人类依靠自然界获取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也通过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努力实现了自身达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出现,自然界不再仅仅作为满足人类生存需要以及精神寄托的客体,而是成为了追逐利益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资本家追逐私利的本性使得他们为了获取私利不顾一切,他们对自然资源无度滥用,对生态环境肆意破坏,对资本追逐的无限欲望与自然资源的有限形成了对抗,最终以对生态环境的永久性破坏为代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资本家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倾销大量堆积商品,不断开辟国际市场,寻找还未被资本破坏的地区及具有广大需求的新兴市场,一些落后地区和有发展潜力的国家成为了新的被榨取生态资源的源地,由于一些落后地区的发展程度低,对这些地区的榨取程度更甚于对于本地区的破坏,这种资本扩张的步伐逐渐变大,对生态资源的破坏程度也逐渐加深,最终导致生态国际非正义,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

2.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马克思生态正义

思想的基础

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在最初阶段显示出了其能够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的一定优势,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也决定了占据统治地位的掌握社会绝大部分财富的资本家与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获得基本物质资料的工人之间的不平等是永远存在的。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无限度地追逐资本是他的生存本能,为了实现对更多剩余价值的榨取,资本家采用延长工人工作日长度的方式,这种对工人自由的限制满足了资本家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却也造成了对工人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破坏。“资本家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它侵占人体的成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它掠夺工人呼吸新鲜空气和接触阳光所需要的时间。”〔6〕从最初的延长工作日长度到后来不仅仅满足于此,资本的绝对统治地位导致工人一方面不断受到压迫,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于资本家所生产的产品,成为了自己所制造的产品的奴隶,工人不再是为了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而工作,沦为了资本家为了追逐利益的机器,工人异化于自己、异化于自己的劳动,成为了自己所生产的商品的奴隶,最终的结果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思想都被冷酷无情的利益关系所取代。资本家压制并主宰了工人的生产活动,强制占有了工人的生态权利和生态利益,而资本家为了满足自身对私利的无度追求又进一步压迫利用工人对生态环境进行无休止的破坏,工人和自然界成为了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工具,而这种对工人和自然界的压迫与破坏也蔓延到了资本扩张所到达的地区,正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导致了生态非正义。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了阻碍生产力发展、造成生态非正义的存在。要实现生态正义,必须建立起一个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能够保障劳动者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权利与利益,而工人的劳动、生产活动、商品都只是工人们提高、丰富自身生活的一种方式。

3.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归

宿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向适合的生产关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7〕生产力的发展决定这生产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了阻碍生产力发展,造成生态非正义的根源。如何改变这种生态非正义的现象,最根本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8〕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一种丰富和提高生活的方式,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充满了剥削、异化和占有。因此共产主义所实现的生态正义,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是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生态环境良好的统一。生态正义的实质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能够维护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平等公正的生态权利的,是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生态正义就是通过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发展的正义。

三、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现实启示

当前对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研究对于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生态正义意味着彻底改变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转变生态发展观念,实现绿色共享发展

生态正义不仅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生态权利的正义,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应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起个人对实现生态文明的公民责任。推进绿色发展,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作用,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而努力奋斗。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不仅要在经济、政治方面体现出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性,更要从社会、文化等方面把生态正义的思想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中去。要倡导正确的生态自然观,人和自然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和谐共生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个美好持续的自然界,通过对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的推广,真正的把生态正义的思想融入到人民群众的内心中去。在日常生产活动中,积极开展各项关于提高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活动,使公众意识到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维护生态正义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生态正义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形成合理的生态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

2.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创设生态正义的制度保障

维护生态正义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一部分,其中完善的制度可以引导和规范人们合理地处理在经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支撑,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制度作为保障。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通过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来确保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能够实行,落实生态补偿制度,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的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依靠制度建设,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直接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难以解决。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为更好地实现生态正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各级政府应当在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负担起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不能只看到眼前短暂的经济收益,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列为考核生产项目的必要条件之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鼓励体制机制的创新,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已经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甚少,仍存在不少空白区域,同时缺少详实的法律条文导致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盲区,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公平正义落实到各个环节中,更好地维护人民的生态权利。

3.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生态正义的实现

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始终把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新的历史时期,就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改革旧的、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把维护生态环境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无度破坏,损害了人民的生态权利,不利于生态正义的实现。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改变以前低效、粗放、不可持续的旧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是对人们生态权益的维护、也实现传统经济结构向绿色经济转变的结构性增长。绿色经济不仅能够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还可以充分发挥其的综合能力强的优势,通过绿色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一大批相关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同时绿色经济还具有覆盖面广的优势,把绿色经济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结合当地发展优势和特点,兼顾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形成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这种发展又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不仅推动了我们当前社会的发展,还尊重了后代的生态权益,实现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 考 文 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1.

环境工程存在的意义篇7

论文摘要:工程建设既是经济强大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关照对象,而环境保护又需要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因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具有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互动依存发展关系。在理清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索工程建设中应有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将环境伦理观念深入工程建设的途径,来实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以期达到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建设,能源却十分紧张,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给自然资源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们显然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能够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又保持环境健康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思考工程建设中应具有如何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鉴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就要建设,大兴土木,大搞工程建设在所难免;一方面,要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得不得不重视环境的保护。两者皆不可偏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工程建设中应具有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理清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只要是工程建设,势必需要环境作为其支撑,可以说,一项工程,就是一个以人类自身的活动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过程。另一方面,没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果不保护环境,工程建设就没有了其赖以生根的基础,也丧失了其建设的物质来源。可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从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环境支持来看,首先,如果没有既定的环境,离开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工程建设将变得无立锥之地。其次,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源,无一不是从环境索取。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来看,没有工程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可能为正,也可以为负。一旦环境被严重的损害,被掠夺。那么被掠夺的环境反过来又可能对工程系统的发展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

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而言,不可能象西方深生态学所推祟的那样,采取极端的生态保护主义,完全抹杀人类与非人类的界线,不管是否对人类有利或者有害,人只能盲目的服从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事实上,这样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环境法西斯主义的倾向。无论如何,发展才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我们的环境保护,不可能离开建设来谈保护。我们要在积极建设的前提下,再来谈保护。因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当是共生共荣、一损俱损、互动发展的。

二、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胜循环

要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环境伦理意识,以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来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中所需要树立的环境伦理意识,不应当仅仅是照搬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的概念,盲从于已有的环境伦理学理念,而应当结合中西环境伦理方面的有利成份,选取其中符合中国建设现状的部分作为我们采取环境保护行动的理论指导。我们不能因为要建设而不要环境,同时,也不能因为要环境而不搞建设,因此,一方面要看到并重视环境自身的内在价值,要尽我们所能的保护它,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工具价值,要充分的开发它,利用它,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以消极不作为来保护环境,象西方深生态主义者所倡导的那样;也不能只要发展而不顾环境,象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之初所行为的那样。我们所应当追求的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是有生命的,是跟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体,不能以妄自尊大的人类中心主义心态去开放利用我们的环境。同时,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也应该有所取舍,深生态中心学如环境法西斯主义一般的停止发展中国家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显然不可取的,反之,浅生态中心学的自然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并重倒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再者,中国传统的生态思维中也不泛足以让现代人引以为鉴的成份,如道家所提出的遵循万物演化之规律,维护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就要求我们按自然规律办事,比如说都江堰,它对于洪水采取了引导疏通,而不是围堵拦截的方式,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古老智慧。因此,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最好的环境伦理便是能够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

我国最现实的国情就是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单边主义肆虐的国际大环境下,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在环境问题上,承担全球共同的责任是必须的,而解决自己所而临的具体问题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的工程环境伦理学,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与标准,也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对主体与客体、事实与价值这些形而上学的讨论中。就以深生态学的环境法西斯主义般的不作为主义为例,如果是在自然被开发之前的早期不作为,人类恐怕在今天仍然保持着史前的蛮荒状态;如果是今天的自然被开发之后停止作为,那么已经被破坏的自然就得不到应有的修复。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应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是要实用。我们所关心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把道德共同体扩展到包括所有的生命,因为,这样不能解决任何现实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以三峡工程为例,如果照搬西方的某些环境伦理观点,尤其是深生态主义,那么三峡工程就是一项对环境伤害极大,极少考虑非人类生物权利,毫不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工程。但是,我们要注意,我们的国情与西方国家的国情之间的巨大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已经基本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的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的,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的首要问题,这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都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三峡工程作为一项能够提供巨大建设能源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环境伦理观,其主旨是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也要求我们的工程环境伦理观是应用型的伦理观,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因此,无论是动物权利保护主义、生物中心主义或者是生态中心主义,只要是对发展国家经济有实用价值的成分,我们都应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矛以取舍。例如罗尔斯顿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并重的环境伦理观、泰勒的自卫原则及补偿原则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积极因素。

综合一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要实用这两方面的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环境伦理观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伦理学思想。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一方面,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人的责任。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 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这样一来,在中国式工程环境伦理观中,我们既要重视保护自然,但又并非是无所作为的“保护”。我们所倡导的保护,是建设中的保护。

环境工程存在的意义篇8

论文摘要:工程建设既是经济强大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关照对象,而环境保护又需要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因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具有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互动依存发展关系。在理清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索工程建设中应有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将环境伦理观念深入工程建设的途径,来实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以期达到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建设,能源却十分紧张,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给自然资源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们显然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总书记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能够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又保持环境健康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思考工程建设中应具有如何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鉴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就要建设,大兴土木,大搞工程建设在所难免;一方面,要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得不得不重视环境的保护。两者皆不可偏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工程建设中应具有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理清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只要是工程建设,势必需要环境作为其支撑,可以说,一项工程,就是一个以人类自身的活动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过程。另一方面,没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果不保护环境,工程建设就没有了其赖以生根的基础,也丧失了其建设的物质来源。可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从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环境支持来看,首先,如果没有既定的环境,离开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工程建设将变得无立锥之地。其次,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源,无一不是从环境索取。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来看,没有工程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可能为正,也可以为负。一旦环境被严重的损害,被掠夺。那么被掠夺的环境反过来又可能对工程系统的发展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

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而言,不可能象西方深生态学所推祟的那样,采取极端的生态保护主义,完全抹杀人类与非人类的界线,不管是否对人类有利或者有害,人只能盲目的服从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事实上,这样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环境法西斯主义的倾向。无论如何,发展才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我们的环境保护,不可能离开建设来谈保护。我们要在积极建设的前提下,再来谈保护。因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当是共生共荣、一损俱损、互动发展的。

二、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胜循环

要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环境伦理意识,以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来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中所需要树立的环境伦理意识,不应当仅仅是照搬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的概念,盲从于已有的环境伦理学理念,而应当结合中西环境伦理方面的有利成份,选取其中符合中国建设现状的部分作为我们采取环境保护行动的理论指导。我们不能因为要建设而不要环境,同时,也不能因为要环境而不搞建设,因此,一方面要看到并重视环境自身的内在价值,要尽我们所能的保护它,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工具价值,要充分的开发它,利用它,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以消极不作为来保护环境,象西方深生态主义者所倡导的那样;也不能只要发展而不顾环境,象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之初所行为的那样。我们所应当追求的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是有生命的,是跟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体,不能以妄自尊大的人类中心主义心态去开放利用我们的环境。同时,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也应该有所取舍,深生态中心学如环境法西斯主义一般的停止发展中国家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显然不可取的,反之,浅生态中心学的自然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并重倒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再者,中国传统的生态思维中也不泛足以让现代人引以为鉴的成份,如道家所提出的遵循万物演化之规律,维护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就要求我们按自然规律办事,比如说都江堰,它对于洪水采取了引导疏通,而不是围堵拦截的方式,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古老智慧。因此,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最好的环境伦理便是能够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

我国最现实的国情就是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单边主义肆虐的国际大环境下,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在环境问题上,承担全球共同的责任是必须的,而解决自己所而临的具体问题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的工程环境伦理学,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与标准,也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对主体与客体、事实与价值这些形而上学的讨论中。就以深生态学的环境法西斯主义般的不作为主义为例,如果是在自然被开发之前的早期不作为,人类恐怕在今天仍然保持着史前的蛮荒状态;如果是今天的自然被开发之后停止作为,那么已经被破坏的自然就得不到应有的修复。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应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是要实用。我们所关心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把道德共同体扩展到包括所有的生命,因为,这样不能解决任何现实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以三峡工程为例,如果照搬西方的某些环境伦理观点,尤其是深生态主义,那么三峡工程就是一项对环境伤害极大,极少考虑非人类生物权利,毫不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工程。但是,我们要注意,我们的国情与西方国家的国情之间的巨大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已经基本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的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的,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的首要问题,这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都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三峡工程作为一项能够提供巨大建设能源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环境伦理观,其主旨是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也要求我们的工程环境伦理观是应用型的伦理观,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因此,无论是动物权利保护主义、生物中心主义或者是生态中心主义,只要是对发展国家经济有实用价值的成分,我们都应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矛以取舍。例如罗尔斯顿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并重的环境伦理观、泰勒的自卫原则及补偿原则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积极因素。

综合一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要实用这两方面的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环境伦理观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伦理学思想。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一方面,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人的责任。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 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这样一来,在中国式工程环境伦理观中,我们既要重视保护自然,但又并非是无所作为的“保护”。我们所倡导的保护,是建设中的保护。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