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环境与发展论文

时间:2022-05-03 10:32:13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迫使我们无可避免的要大力发展水利水电等清洁能源。但是,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发展水利水电时出现了破坏环境的情形,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分析水电发展的必要性、水电发展引起的环境破坏等事实,提出了在水电大发展的今天可以同时保护环境,以达到水利水电科学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环境与发展 环境论文 环境

环境与发展论文

环境与发展论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为保护“唯一的地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对许多重大国际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但在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人类家园方面却能达成高度的共识。这是因为,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发展已经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牢固树立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

发展的概念最初来自胚胎学,代表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演变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竞争的加剧,科技作用的迅速增长,发展一词作为经济增长的代名词越来越得到普遍使用。今天,发展的概念已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内涵。而发展观则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概念的转变实际上是人类发展观的演变,而发展观的转变与深化,则是生产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不断提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的全新的发展观,是在发展观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之一,深刻理解其内涵,对于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从70年代以后关于经济增长的辩论中逐渐萌发和形成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历经4年研究和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总书记在20__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更进一步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它不是在一般意义所指的一个发展进程要在时间上连续运行,不被中断,而是强调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他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它的目标是不仅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而且还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保护生态资源,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在发展指标上与传统发展模式所不同的是,不再把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中可以看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二、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

当前,全球环境保护正呈现新的特点。一是一批影响全球环境并关系整个人类今后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如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持久性有机污染、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二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消费猛增,出现资源大量消耗、废物大量产生、资源紧缺的局面,突出表现在能源、水和一些不可更新的资源上。据来自95个国家1300多名研究人员历时4年完成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指出,全球60以上的生态系统资源没有被可持续地利用。1945年以来将土地变为耕地的面积几乎等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总和。1985年以后,复合氮化肥的使用更加加剧了土壤环境的恶化。地球上10~30的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15个生态系统当中只有4个环境有所改善,其中,渔业和淡水已难以承受人类需求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绩。但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加重为代价的,是在生态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20__年,我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此外,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水平的1/5,土地资源不到1/3,已出现全面紧缺的势头。粗放的发展模式加剧了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不堪重负。

我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几年来,我市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环境保护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东辽河水污染严重状况好转,扰民噪声得到有效控制,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素养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经济还没有摆脱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加之环境容量小,我市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我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3和23.2,特别是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9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水土流失是全省最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水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特别是东辽河干流市区下游河段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质,成为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段之一,给下游四平市和整个流域带来严重影响,对四平市人民的饮水安全构成威胁。市区大气污染仍较严重,大气环境质量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要达到适合居民居住的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还需要做出很大努力。耕地人均占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0.5;由于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理化性状变坏,土壤中残留毒量较大。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森林的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引以为荣的煤炭资源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面临枯竭,并造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区,矿区的生态环 境受到严重破坏。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发展是第一要务。我市既是老工业基地,又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市经济发展也曾有过辉煌时期,被人们誉为东北的“小上海”。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与其他老工业基地一样,体制上的弊病逐渐显露,并日益突出,加之煤炭资源的枯竭,以煤炭开采业等一批主导产业逐步衰退,全市经济下滑,落在了全省的后面。近几年,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得到快速增长,但在总量上仍然很小,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仍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受到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双重压力,与其他地区相比,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加快发展,改变落后面貌,是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全市各项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但是,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是加快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破坏;二是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20__年辽源生产总值(原GDP)比上年增长26.8,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5.0,工业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烟尘、二氧化硫、粉尘分别比上年增长15.5、46.3、46.2和46.9。可见,我市经济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今年我市经济发展目标是,辽源生产总值实现135亿元,增长31,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还要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在老污染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又增加新的污染,我市的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持久,十六大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无法实现。

怎样发展,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市130万人民当前和长远利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加强环境保护也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解决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第一,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高度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新材料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垄断性和低成本化的特点,应用范围广,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具备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把新材料确定为我市主导产业,更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更能够突出经济发展的重点。健康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发展健康产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顺应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市兼有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地处东辽河、松花江流域上游,水质良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近几年健康产业涌现出的一批骨干企业,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环境污染较重,受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制约,优势地位逐渐削弱。只要我们立足现有基础,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机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度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进一步提高“三大产业”科技含量,就能够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解决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一定基础条件,目前,全市涌现出一批循环经济典型企业,如:以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循环经济的辽源市金昌企业集团公司,以利用废弃煤矸石生产空心砖发展循环经济的辽源矿务局矸石空心砖厂,以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唐辽源热电公司等等。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循环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只是少数企业的自发行为,还只是在少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循环和链接。今后要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要抓好各类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典型经验的推广。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入手,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比重,提高循环经济层次和覆盖面。

第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境监督管理是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能,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维护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一是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各项规划,在法律上确立了环境保护参与宏观综合决策的地位。重点抓好规划环评和大项目环评,通过环评参与综合决策,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等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二是要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要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充分利用环境执法手段,推进小袜业、小酒厂、小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第四,加大环境 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先进的环保理念。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其他任何治理环境的措施都难以奏效,宣传教育是环境保护的治本措施。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宣传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先进的环境保护理念。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才能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树立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活动,促进转变不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环境与发展论文:经济发展环境暨对行政执法权力制约与监督民主评议方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暨对行政执法权力制约与监督民主评议工作,根据投领号文件和全县经济发展环境暨行政执法权力制约与监督民主评议动员会会议精神,现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评议工作方案。

一、评议的目的和意义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是对行政权力正常运行的肯定和保护,又是对行政权力偏离轨道的防范和矫正。为了进一步了解劳动保障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整体形象,找准在行政检查、行政收费、行政执法、行政许可及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落实,促进工作作风不断改进,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效能为目的,树立良好的劳动保障新形象。

二、评议的主要内容

⒈依法行政情况。评议劳动保障部门在依法实施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情况是否按规定、程序、标准执行,有没有出现违纪违规现象。

⒉履行职能情况。按照县政府“三定”方案,执法权限和执法范围及履行行政执法职责,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职能作用的情况,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情况。

⒊落实制度情况。申报登记联合检查及“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联系企业制度和企业协理员制度,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自律承诺、服务承诺、信访办理制度。

⒋行政审批情况。是否严格按照上级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规范审批,对进入中心的项目受理、办理、缴费、发证是否存在搞“截流”双轨运行。对行政许可项目是否按照五公开:服务内容公开、办理程序公开、申报资料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五好:门好进、人好找、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五制:直接办理制、承诺办理制、联合办理制、明确答复制、上报负责制的要求。行政许可项目是否按照《行政许可法》精神落实,即“一次性告知书”、“承诺书”、“不予许可决定”。

⒌廉洁自律情况。劳动保障系统内无吃、拿、卡、要现象,不存在刁难、争吵等恶劣行为,无违纪违法行为。

⒍行业作风建设情况。是否按要求建立实施执法公示制度情况,定期组织实施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情况,落实“七不准”规定情况,系统内无越权执法、简单执法、粗暴执法的现象,工作秩序井然,作息时间规范,干部职工的言行举止文明。

三、评议的方法步骤

⒈制定方案。月下旬,根据全县经济发展环境和行政执法权力制约与监督民主评议动员会议要求,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制定民主评议工作方案。,并上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办公室。

⒉宣传动员。月底,召开劳动保障系统民主评议动员大会,对评议工作作部署安排,提出具体要求,使全体干部职工人人参与评议,人人出谋献策,增强对评议的高度重视,提高干部职工对民主评议的思想意识。

⒊自查自纠。月上旬,局领导班子根据分管的工作,分块包干,向企业相关部门发放问卷调查表并回收,认真对照标准找差距,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有利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月中旬召开民主评议座谈会,参加对象:局班子成员,各股室、各经办机构负责人。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讨论,布置安排整改时间,明确整改内容。

⒋民主测评。月上旬,召开系统干部职工民主测评会,参加对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测评内容:严格按照投领发号文件要求,从六个方面展开测评,测评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但种类型进行。测评结束后,汇总测评结果,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县优化经济发展还击投诉中心。

四、评议工作的要求

⒈要切实加强领导。经济发展环境暨行政执法权力制约与监督评议工作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为了将次项工作抓好抓落实。由于人事变动调整,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特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济发展环境暨行政执法权力制约与监督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股室、各经办机构要把评议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责任到位。

⒉要强化监督检查。对劳动保障系统评议的内容,认真进行对照研究,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抓住重点、制定措施、狠抓落实。

⒊要严格工作程序。按照各时间段的要求,严格评议工作程序,确保工作落实,防止走过场现象。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测评工作,以饱满地热情参与测评工作。

环境与发展论文:分析水利水电的大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迫使我们无可避免的要大力发展水利水电等清洁能源。但是,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发展水利水电时出现了破坏环境的情形,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分析水电发展的必要性、水电发展引起的环境破坏等事实,提出了在水电大发展的今天可以同时保护环境,以达到水利水电科学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水利水电 经济 生态环境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迅速增加,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26.5亿t标准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1]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促进我国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严重的环境问题,水电发展也遇到了很大的争议。有鉴于此,本文旨在寻求一条亲善环境的水电科学发展之路。

一、水利水电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水利资源丰富。

我国幅员辽阔,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我国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及以上的河流共3886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年电量为60829亿千瓦时,平均功率为6944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164万千瓦,年发电量24740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180万千瓦,年发电量17534亿千瓦时。[2]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数字啊,对于老天的恩赐,我们切不能暴殄天物。

我国实施水电开发的必要性。

1.2.1 我国能源结构决定。

我国常规能源以煤炭和水力资源为主,但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不可再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水力资源在我国却有巨大优势:我国水力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一;水力资源开发程度低,适合大力发展;水电所占国家能源比重低,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1.2.2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决定。

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和降雨集中,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水资源及其有限,进而导致我国四大水问题: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流失和水污染严重。通过修建大坝,能有效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通过引水工程,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1.2.3 与其它能源相比,优势巨大。

水电实际上是目前人类唯一能够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利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因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相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其它可再生的能源来说,水电成本是最低的,也是最现实的选择。而中国拥有独一无二的水电资源,必须充分利用。

1.2.4 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我国要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加快西部水电开发,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既发挥了西部水资源的优势,又带动了西部落后经济的发展,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

1.2.5 响应国家号召的需要。

我国的电力发展政策是:大力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3]把水电排在第一位是党中央深思熟虑后制订的一贯政策,是十分正确的。对中国来说,开发水电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选择。

二、水利水电工程引起的环境破坏。

2.1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1.1 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使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如水温变化导致的鱼类繁殖期紊乱,水速下降导致河流自净能力的下降,库区雨水发生明显的变化等。[4]

2.2.2 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的同时,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往往要毁坏树木、草丛,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迫使大量动物外迁。

2.2.3 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气候变化。

水库蓄水拦砂致使大坝下游河床的流水侵蚀冲刷作用增强,有可能诱发山体滑坡甚至地震等自然灾害,[5]世界上至少有70座水库产生诱发地震,通常是由超过100m高的水坝,库容超过10亿m3的水库造成的。我国有14座水库诱发地震,最大的是1962年3月19日广东新丰江水库的6.1级地震,坝区地震烈度8度,周围200多Km范围内的20多个县市遭受破坏,房屋毁坏2万余间,倒塌1800多间,死亡85人。同时,大坝库区由于河水表面积大增,形成的局部小气候有可能对周围的气象条件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干旱、洪涝等。

2.2.4 水坝拆除。

水坝是有工作年限的,一般水坝寿命在50-100年左右,由于我国水电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水坝拆除工作还没有真正展开过,因此这方面的工作研究比较少。一般来说,水坝拆除产生的危害主要是再次破坏当地自然、社会环境,形成坝区二次破坏。[6]

2.2 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2.2.1 水电建设导致大量移民。

由于水坝蓄水后河流高度增加,淹没的城镇、村落必须移民,而且为保证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得到保护,移民不能原地后撤,而是要举家迁到千里之外的移民安置点。水库移民涉及众多领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的生存权和居住权的调整,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修建了8万多座水库,因水电建设而移民的人数有1500万人,仅三峡大坝就移民超过100万。这些移民很多都生活贫困,造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7]

2.2.2 耕地退化。

耕地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但是由于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使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导致耕地面积急剧减小,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大威胁。

2.2.3 加剧疾病传播。

在水电工程建设区域,气候会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同时,移民和动物迁出库区也会造成疾病传播范围的扩大,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

2.2.4 文物古迹遭到破坏。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极多,水库库区淹没后对库区文物和景观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三、亟待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可能造成的对周围地区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的环境保护制度。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 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8]

3.2 工程未建,环保先行。

3.2.1 环保工作要与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鸟类和水禽栖息及避难提供条件和场所;在水利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才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2.2 推广、实践先进的设计理念。

在改善景观方面,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在设计工程中应注重多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环保设计理念。

3.3 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受益,谁保护;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设置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做到专款专用,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9]

3.4 健全法律法规。

在当前经济大潮中,注重经济效益,牺牲环境的做法在人民群众中很有市场,如果一味依靠自觉自律,依靠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将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只有健全法律法规,明确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每个相关单位、每个相关责任人应付的责任,依靠国家强制机关的威慑力,才能在短时期内既能合理发展经济,又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四、发展水电是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4.1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4.1.1 替代火电,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

近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罪魁祸首便是气候异常,引起厄尔尼诺现象,这都是燃烧化石燃料引起的CO2排放超标进而温室效应增强引起的。而水电由于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水,完全放弃了化石燃料,终于使人类摆脱了空气污染的桎梏。

4.1.2 调节径流,消减洪灾。

98年的那场大洪水我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黄河、长江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到了现代却变成了洪水猛兽,而引起这一切的是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贪婪掠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要发展水电。修建大坝,解决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既能发电,实现资源转换,又能控制下流的洪灾,是现今解决水患的唯一出路。建设引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既能实现调节径流,减少水患发生的目的,又能解决缺水区对水资源的迫切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1.3 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有利于库区周边的农业生态。

大坝库区由于水面面积增大,形成一个个的人工湖,增加了库区空气湿度。因此只要论证充分,选址合理,必然能对当地的气候产生有利影响。如狮子滩、东江等水电站依靠大水库的局地气候,大力发展柑橘、茶叶等经济作物,使当地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10]

4.2 同国外相比,我国水电比重很低。

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72亿千瓦,但是却只占总发电量的16%。美国水能资源开发比重已经超过了80%,像欧洲的冰岛、挪威这些国家,水能资源利用比例达到90%以上,而中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比重还不到30%。像美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包括田纳西州流域的开发、着名的丹佛水库,这些都是当年罗斯福新政的时候建设的,他们在六、七十年以前就做了我们现在做的事情。

4.3 发展水电是解决我国能源矛盾突出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能源紧张,石油产量早已入不敷出,煤炭资源也在破坏性的采挖,如果再没有清洁能源替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将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而我国水能资源世界第一,正应该发展水电来解决我国当前突出的能源问题。相比其他化石能源,水电资源不仅是可再生资源,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降至了最低。在未来15-20年,正是我国发展水电的大好时机,一方面,火电发电模式不可能立刻取消,另一方面,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水电建设经验,建设成本低,综合效益好。[11]

总之,当前我们急需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既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水电的迫切需要,又要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因此在流域的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环境与发展论文:艾比湖环境与气候变暖的发展

引言

随着全球性变暖,地球环境的许多要素也发生了变化,这在艾比湖流域地区反映明显,如湖泊萎缩、河道断流、沙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等,导致水资源短缺,旱灾、洪灾、雪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增加。因此,维护艾比湖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对维护绿洲的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称[1],从l860年到现在,北半球的气温已经平均升高了0.4℃~0.8℃,其中的20世纪是l000年来北半球气温升高幅度最大的一个世纪,而l990年~1999年是l000年来北半球平均气温最高的l0年。20世纪的全球气候变暖己成为大气科学研究的热点。王绍武[2]利用中国气温等级资料研究了近l00年中国气温变化规律,表明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全球有相同的时候,却并不总是一致。近百年来中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3,4],中国与全球气温的相关系数在0.3~0.4之间。中国东北、华北及新疆的变暖可能与北半球一致,新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温变化与全国、全球气候增暖趋势是一致的,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别和地区差别,冬季最为明显,北疆增暖幅度大于南疆。这里将利用艾比湖流域温泉、精河、博乐、阿拉山口、乌苏5个气象站在近40年的气温、降水逐年月资料,用相关分析及线性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艾比湖流域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趋势。

2结果与讨论

2.1艾比湖流域气候的年际变化艾比湖流域属中温大陆干旱气候,水资源缺乏但较为稳定,生态环境极脆弱,是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立体型的多态气候,自西向东,年平均气温从-3.8℃上升到8.6℃,年平均降水量从228mm下降到104mm,从而形成了山区、平原和荒漠等多种气候态,有利于合理开发多种产业。全球性气候变暖在艾比湖流域反映明显,呈明显变暖和变湿趋势,同时,春季低温冷害、夏季暴雨洪水等灾害性天气气候增多,洪旱频率增大,突发性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寒潮冷空气明显减少,沙尘暴减少。90年代平均气温与前30年平均气温相比,平均偏高0.6℃;20世纪90年代年降水量与前30年平均值相比,平均增长了9.4%。这将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干旱总体特征不会改变,原因是升温导致蒸发增加,可抵消甚至超过降水增加的作用,助于解决干旱缺水的程度。艾比湖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具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各区域振幅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性。表1中列出了艾比湖流域三大代表性区域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趋势方程及相关系数,在0.05的信度下,区域内的年平均气温趋势方程的相关系数均通过了显着性检验(t检验),说明了在艾比湖流域的增温趋势明显;山区、平原和荒漠地带年平均气温趋势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63和0.52;而它们的信度分别通过0.01、0.05的显着性检验。随着气温的上升,艾比湖流域年降水量也有所增加,且各区域振幅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除了平原区外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其年平均降水量趋势方程的相关系数很低,不能通过0.05的显着性检验,山区和荒漠区年平均降水量趋势方程的相关系数通过了0.01、0.05的显着性检验。通过艾比湖流域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方程可预测未来50年气温与降水量的估计值。未来50年艾比湖流域降水量的增加比例要大于其气温增加的比例,这表明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对平原荒漠植被的恢复有利。但随着气温的增加地面蒸发量也会增加,因此干湿变化总趋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艾比湖流域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水资源的补给主要是山区自然降水和冰川融水。由于气候变暖,艾比湖流域高山冰川融化量增加,水资源的增加将暂时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冰川如长期萎缩,将会严重影响冰川固体水库调节功能,并诱发灾害。90年代以后,艾比湖流域突发性大降水增加,造成洪水频发,1994年、1995年、1998年、1999年、2001年、2002年都出现了“暴雨、融雪型”洪水,这可能是地球气候变暖在艾比湖流域的反映。

2.2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的总体趋势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演变,这必然对艾比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艾比湖流域生态用水远远低于国际惯例要求,水资源处于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地位。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干湿周期性变化的双重影响,艾比湖流域的降水量普遍有所增加,十分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工程建设,并促进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但由于该地带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造成地表径流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是形成山地、平原和荒漠三大生态环境系统和不宜于人类活动及生物生长的沙漠、戈壁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系统的原初相对平衡状态极易遭到破坏而恶化,又极难恢复或建立新的更加优化的相对平衡状态。特别是最近20年中艾比湖流域气候增暖、增湿,总体上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正效应是:由于开荒造田、兴修水利、营造防护林带、建设人工草地、控制排污量以及立法、执法检查等,扩大和稳定了绿洲;改善了小气候条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性能;发挥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增加了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负效应是:由于盲目毁林开荒、毁草开荒、过度放牧、大水漫灌“、三废”增加以及没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等,造成水量失衡、水盐失衡、水土失衡、自然生态失衡。具体表现为:河流断流,湖泊、水库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和盐碱化;林地破坏;草地沙化、退化;水质咸化、矿化度提高;野生物种减少;大气污染指数上升。总体上说,绿洲化和沙漠化并存。既有人进沙退现象,也有沙进人退现象,在绿洲扩大的同时沙漠也在不断扩大。绿洲与沙漠之间的缓冲带在不断缩小。绿洲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潜伏着盐渍化、沙漠化和污染的威胁,绿洲以外的山地生态环境和平原荒漠生态环境总体上还是平衡失调甚至有恶化趋势。全球变暖对艾比湖水量的增加有密切的关系。未来气候与环境变化对西部经济有重要影响,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未来降水量增加也不可能彻底改变这种状态,原因是虽然降水量有所增加,但由于随着气温的增加,地面蒸发量与植被蒸腾量也会增加,即该地区总的趋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将来受环境变化最大的是农业与农村,农业问题面广量大。传统农业生产的资源消耗量大,过度开垦、过牧超载等生产方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济水平,传统农业的抗灾能力很弱,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草原畜牧业尤为突出。必须充分估计未来气候变暖和自然灾害增加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结语

近45年来艾比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状态,而未来半个世纪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生态环境系统是由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大气、气候、水、土地、森林、草地、湖泊、生物等元素和山地、绿洲、荒漠三大部分组成,要坚持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专业性、阶段性、开放性、综合性。艾比湖流域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趋势表现在:a)气候及生态近45年的总体趋势是温度上升、降水增多、植被增加、湖泊恢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气温、降水与径流变化尤为突出,普遍向增加的趋势发展。根据遥感监测结果,艾比湖湖水面由1962年的499km2增加到2002年的1000km2,即近40年来波动回升了半个湖水面;b)近45年整个艾比湖流域总体植被指数提高了3.72%,绿洲区和前山带,植被指数增长> 5%,总体植被指数在增长,但山区高覆盖度和中覆盖度的草场数量却在减少,其主要原因仍是过度放牧;c)近45年农药、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其污染程度亦逐年加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d)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水资源问题,水在区域性水循环中的运动及转化、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从根本上制约着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和经济的发展;e)艾比湖流域目前的生态环境转向好的态势主要是由于气候波动而进入多雨丰水期,此丰水期能够持续多长仍然在研究当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本次气候波动并没有从总体上改变干早、生态脆弱的局面。

环境与发展论文:对于畜牧产业的发展与环境综述

1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加剧了草原的退化,破坏了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从环境的污染方面来看,一是畜禽粪便等排泄物严重污染了环境。由于畜禽排泄物中含有大量氨、钙、磷等化合物、微量元素和药物等,这些排泄物对草原的空气、水源和土壤等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聚,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得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严重的影响。二是饲料污染。饲料污染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是各种细菌和病毒等影响了动物的机体;化学污染主要是有机氯和有机磷等农药的污染。重金属方面的污染主要是汞、铅等的污染,化学污染对动物的器官、组织和神经系统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大幅度增加了动物的发病率。三是药物残留的污染。畜产品普遍存在着兽药、消毒药物和农药等的残留,这些药物的残留对人体产生了隐性影响,同时不规范的畜禽屠宰也污染了环境。

2协调畜牧业发展与环境的措施

要把畜牧业的发展与保护环境统一起来,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合理规划畜牧场地。畜牧场建设要远离城市和工矿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并且远离水源。在规划牧场时,要把农、林、牧三大农业产业结合起来考虑。二是科学控制畜禽粪便,降低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一方面采用多种技术对畜禽的粪便进行处理,另一方面降低饲料中矿物质和粗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粪便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三是构建生态型畜牧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组织畜牧场生产,科学合理地利用牧场的自然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技术,在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无废物的排放和无污染的生产。四是通过科学技术,加强畜牧场基础设施的建设。研发低污染和无污染的生物饲料,通过科学技术降低饲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通过高科技技术改良畜禽品种,培育高产量和高质量的优良畜禽品种[3]。

3结语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畜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草原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导致草原环境严重恶化。草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又阻碍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自197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我国政府强调要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农业产业中的支柱型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把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发展论文:浅论十六届五中全会构建发展与环境新型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环境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

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是其重要动力之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则为工业化增添了双翼,从而使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就。

这一切都是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的。

现代化是一个充满悖论特征的过程。在人类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时候,也逐渐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难题,尤其是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由于对科学技术运用不

当和控制失调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最明显的表现是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引发的生态危机。其原因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惟效率是从的发展观,由此引起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种片面化,即只强调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而忽视了对环境的维持和保护。

20世纪虽是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全球生态状况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另一面,则是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紧张或对峙状态。

今天,在人类发展进程所面临的诸多重大难题中,最具“瓶颈”性质的无疑是环境问题。

我国的环境状况十分严峻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处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的时期。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沙化土地面积达约100万平方公里,且仍在继续增长。另外,森林覆盖率仅达到18.21%,草地退化面积达2/3。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我国就占有190种。据统计,在全世界144个国家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排序中,我国都比较靠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第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第55位以后。在矿产资源中,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

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是:污染物排放量极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在建设的同时,又遭受破坏,且范围在扩大;原有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产生。可以说,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的一两百年中分期产生、分期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的发展中集中地呈现出来。

目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增长的加速时期,但粗放式增长方式使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构建与环境的新型关系

中国现代化进程应以独特的“后发优势”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它涉及发展的理论、模式、政策、机制以及伦理体系、公众心理等层面的内容。从根本上说,则是要重新达成人与环境之间的更高和谐状态。

1.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基本要求具体包括了“五个统筹”。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不仅高度强调可持续发展,而且也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来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晚近出现的课题,而作为其基础的环境问题则根源于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因此,要解决好环境问题,在根本上取决于以先进的发展观为指导,对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做出调整与变革。我国要破解发展的“瓶颈”问题,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要求加以具体落实。在实际工作层面上,试行绿色GDP的发展评价体系就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

2.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的现代化正处在起飞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在发展模式上,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其特征而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是两项重要标准。要达成这个目标的一项前提就是必须在更先进的科技基础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高新技术及其运用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备手段和重要标志。

从战略高度上看,就是要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保护资源和促进环境改善,既成为保证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发展所致力于的一个目标。

3.加强环境保护法律的建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同步地保护好资源和环境,就会极大地减少发展进程的后顾之忧。

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这方面的工作包括:从立法角度推进环境保护,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法律建设;推动公害治理的法制进程;签订地区性或国际性的环境保护协议。在循环经济理念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如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三个方面组成的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实现垃圾零排放、资源循环利用。

4.发挥社会团体的能动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管理体制将出现政府、市场、社会三个主要方面共存的格局。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社会重要构成要素的社会团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将会扮演独特的角色。对于解决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而言,社会团体往往能起到政府、企业所不能起的作用,成为调节关系与解决矛盾的不可替代的力量。例如,社会团体一方面,可以对政府和企业的工作和生产过程提供促进和监督;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

5.在社会文化中建构环境伦理。应该倡导这样的道德观念,即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正是为了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关爱环境本身就是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后代、关爱全人类,它体现了现代人的基本责任。每个人都拥有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但同时也负有维护和促进他人生存和发展的义务。对人类共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侵犯他人和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不论是过度地消费资源,还是随意地污染环境,都是违背伦理的。为此,我们应该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加强环境伦理的建设,尽快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体系。

6.塑造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调查表明,当前我国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 与我国的环保要求存在相当差距。保护资源、改善环境是现代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向每一位公民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现代文明人必须遵守的基本伦理规范。培养环保意识这一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在当前要以树立强烈的环境忧患意识为导引,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已成为可能干扰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环境与发展论文:横山县生态环境治理现状与林业产业发展

1 横山县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

1.1 生态林业治理现状

林业在横山县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重大。“十一五”期间,全县通过各种林业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8.14万hm2,其中:防沙固沙林7.47万hm2,水土保持林5333.3hm2,农田防护林333.3hm2,经济林1000hm2;完成飞播造林种草3.4万hm2,封山育林4333.3hm2;完成中幼林抚育5万hm2,实施低产林改造3333.3hm2;新增城市草坪、花坛2.0万m2,完成50个重点村和80个重点古迹、庙宇绿化。

1.2 横山县区域生态林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近十多年来,衡山县实施了生态建设工程、大气治理工程、节能减排工程、市政改造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工程,人居环境得以明显改善。虽然如此,横山县生态林业仍面临许多问题。

1.2.1 生态脆弱,生态环境容量小

目前,横山县仍有5.3万hm2荒河荒沙需要治理,近6.7万hm2低效林需要改造提高,道路、城镇、村庄绿化水平整体较差,生态环境的状况仍处于“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相持阶段,一旦遇天灾和人为破坏就会发生逆转。

1.2.2 产业层次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三产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明显偏高,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及农用薄膜的施用量逐年增加,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多数为开发资源、粗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消耗大,环境治理水平低。而且,随着榆横一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导致资源环境约束将日趋严重。

1.2.3 生态道德文化素质低

近年来,全县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根植于广大群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

1.2.4 风沙大,土地沙化程度日益严重

横山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区,由于长期干旱气候,使地表植被稀疏,再加过渡放牧,过渡开发,资源利用不当及工矿交通等建设中不注意环境保护,使横山县区域绿化面积日渐退缩、减少。同时,由于制度、政策上的缺陷和政府对林业建设投资等方面的制约,使各项林业工程建设,没有得到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和监督组织,造成土地沙漠化扩展。

1.2.5 降雨不平衡,气候干旱

横山县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时间长,受海洋热带气团影响时间短,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397.8mm,最高降水量687.7mm,最低为165.3mm,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的60%~70%。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干旱、大风、暴雨、冰雹、霜冻等,危害严重。

2 横山县生态环境整治中林业产业的发展与对策

2.1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当前,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需求,这种需求的变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充分地说明了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把林业产业的结构进行重新整合,使各项林业资源优化配置,在建设模式上实现新的突破,在发展形式上实现质的飞跃。

2.1.1 继续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

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现阶段,横山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总面积3333.3hm2,主要为山杏嫁接仁用杏。规划期内再安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6666.7hm2,主要开展山杏嫁接改造,栽植以龙王帽、优一、一窝蜂、三杆旗4个仁用杏品种、葡萄和核桃的特色经济林。

2.1.2 着力营造樟子松生态用材林基地

在固定、半固定沙地的稀疏灌木林地及未利用荒沙地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宜林荒山荒地,营造樟子松林或以樟子松为主的乔灌混交林,提高现有资源的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区域环境,提升景观效果,增加林木蓄积,储备后备资源。

规划期内,在现有15000hm2樟子松生态用材林的基础上,再规划新建10000hm2,初步形成25000hm2的樟子松生态用材林基地核心。

2.1.3 大力发展长柄扁桃生物能源林基地

结合风沙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治理营造生态能源兼用林,以达到改善生态、储备生物质能源原料的目的。规划期内,在现有200hm2长柄扁桃生物质能源林的基础上,再规划新建5000hm2,初步形成10200hm2的长柄扁桃生物质能源林基地核心。

2.2 打造区域苗木花卉产业基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已上升为一个空前高度。在白界、二石磕、雷龙湾、赵石畔4个林场光热资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极有利于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横山县已把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应把握科学合理的方向,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横山县是苗木花卉制种业发展的最佳区域之一。应在名优苗木花卉品种上下功夫,大力培植制种产业。

大力发展城镇园林绿化观赏花卉,以解决“南花北运”带来的产品成本高,定植成活难,病虫害较多的矛盾。大力发展鲜切花的周年生产,增加科技含量,通过设施栽培等手段,实现产品周年供应和产品外销。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网络体系。

环境与发展论文: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摘 要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重点开展研究方面的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灾害 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 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 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以主要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海岸带地区以及主要海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系统。与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一样,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针对经济发展规划,预测由于发展经济带来的海域环境水污染的恶化、海洋自然灾害(台风、巨浪、风暴潮、地震、冰害、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数字手段统一地加以处理,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将会是决策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具体规划时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环境与发展论文:新环境下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

摘 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任何领域都需要创新,高校图书馆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近几年来知识经济特征日益凸现,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这个机遇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工作中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来求发展。图书馆必须认清知识经济环境下服务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积极调整服务工作,丰富服务的内涵,拓展服务的外延,适应新环境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图书馆 创新 发展 个性化服务

一、当前我国图书馆面临的新形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图书馆创新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传递一瞬万里,知识日益成为经济生产中的基本要素。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对其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现在,一个以高科技为核心、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出现在眼前。根据世界经合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将更加依赖于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这将对担任知识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任务的图书馆提出更高的要求。改革创新,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加入WTO使图书馆面临新的挑战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加入WTO后,我国社会对内对外进一步开放,经济交流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必将要求信息交流空间的相应拓展。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教育作为服务贸易之一,其产业化、市场化是必然趋势。根据WTO新一轮贸易谈判框架要求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服务领域向所有外国竞争者开放。可见,我国图书馆将逐步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循环体系,参与国际公平竞争,其生存和发展必然面临着新的冲击和挑战。

(三)信息资源数字化对图书馆的冲击

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殿堂的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能够扩展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突破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便利。因此,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21世纪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与作用。未来的图书馆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资源并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将成为衡量图书馆服务水平高低的标准。

(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明显特征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难以在日益进步的社会中有良好、持续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而创新就是首创未有的,不断淘汰落后的、守旧的,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容,同时提出观察事物的新观点、新视角、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

二、图书馆管理以创新求发展的途径

(一)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创新是社会活动中一个普遍的行为,存在于4个领域当中。图书馆的管理也不例外,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向着纵深力向发展。图书馆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行为方式等也将发生深刻变化。而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也逐渐地不能适应新的运行特点。图书馆如果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摒弃和取舍,并通过创新,建立一套新的运行机制,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从我馆的情况来看,创新的关键是从理念上进行转变,应该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的开发、创造性的激发、年轻人活力的引导上,这样才能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从而可以有效促进图书馆及其事业的发展。

(二)图书馆业务的创新

首先,开展网络参考咨询服务。为适应数字、网络图书馆建设的需求,这些年国外已出现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网络参考咨询服务。而这些参考咨询服务只是在名称或形式上有些区别,其实都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网络资源。以我馆为例:第一,能否利用我馆现有的网络资源来进行网络参考咨询服务,让我们的馆员在网上对此问题进行限时或实时回答,这样我们不受时间、地点、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网上就能解答读者的问题,并可以和所有的网络读者进行交流。第二,对所购的现有的教辅资料进行编辑,并组成题库;题库中再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网络读者可以直接在网上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利用这些资料。而这种服务方式与传统的数字工程可以相互利用、相互补充。

其次,开展对基本业务的专业化服务。这种服务是以解决读者最终问题的服务,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有超前的意识、深层次的认识、扎实的业务素质、敏捷的判断能力;需要深入读者群体,把广大读者的广泛需求和我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总结,可以得出某时段我馆哪些馆藏资源可以利用,哪些资源需要我们尽快地补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所需资料,满足读者需求。

(三)开展对个性化服务的垂直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强调信息服务系统必须是因人而异、适合个人,以此来满足使用者。而作为我们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则是我们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派生的、与我们紧密联系的重要业务项目。它根据读者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信息需求,有效地专门为某位读者创造符合其个性需要的服务。由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而作为事物的载体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也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流的主要方式;然而网络资源具有分散、动态、模糊的特性,给人们获取准确、高效的信息带来很大的障碍,并带来许多不方便。而我们开展具有个性化的垂直服务,可以让读者在图书馆享受更直接、更方便,甚至是网络不可替代的、更能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开展个性化服务,应建立多种形式的个性化栏目,包括建立用户界面、信息报送服务、馆际互借、图书专递等。同时根据自身馆藏资源情况,运用不同形式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用新的理念打破传统服务的思想束缚,来有效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图书馆在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党优良的传统和朴实的作风。图书馆要想有创新和突破,就需要在工作中尊重客观事实,从实际出发,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找出好的经验和力法。

其次,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因为我们的所有工作是依靠广大职工来完成的,只有依靠职工,相信职工,集思广益,才能有效地组织起有限资源,为广大读者服务。这也是增强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创新的最根本、最主要的途径。

总之,图书馆只有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以创新为手段,以服务为最终目的,才能发挥图书馆的根本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更好地满足读者,才能使图书馆不断创新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论文:区域划分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行政区域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阐述了行政区域的内涵,分析了行政区域划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即:在全国范围内,环境保护部门实行人、财、物的纵向管理,地方政府配合工作的机构体系。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之一。环境立法体系逐步完善,环境治理的投入逐年增加,使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整体状况有所好转。但从局部分析,特别是跨流域、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有些地方经过多年的治理,耗资巨大,污染情况反而更加严峻。纠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域体系划分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行政区域对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1 区域划分概况

我国的区域划分模式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区、旗)、乡(镇、街道)、村等。在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既有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的义务,又有相对独立制定地方法规、条令的权利。因此,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的时候,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条件、工作基础不同,必然在落实的深度、广度方面有所差异。另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制定各自的地方法规时,由于各地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深浅不同,重视程度不同,环境质量现状不同以及地方保护主义意识的存在,相互比较难免存在较大差异。到市(地、州、盟)级行政区,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对环境的损坏程度不同,致使环境保护工作在同一省内不同地区也有较大的差异。

由于我国的行政区域本身和一些机构具有相对权威性,容易形成为了各自的利益、政绩、权力而各自为政,我行我素。在对待环境保护工作的态度上,地方长官完全可能为了自己局部的利益而牺牲全局利益,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理由,以保证职工就业为借口,忽视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工作,拒绝关、停污染企业。或者转嫁环境污染影响,以牺牲相邻区域环境质量为代价来繁荣本地经济与市场。国家投巨资治理的多个流域,效果不佳,环境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根源就在于地方保护主义。而地方保护主义之所以存在,则因为区域划分各自为政的结果。

2 行政区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地划分行政区域,导致各个区域内地理位置、工业基础、环境资源、能源、交通设施、公众素质等发展经济的基础要素严重的不平衡,造成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不平衡。在国内,有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更有需要振兴的东北地区和需要崛起的中部地区及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同一区域内经济发展程度都有很大差异,广东的深圳与其相距百公里山区相比,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等两极分化极大。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差异给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明显的影响。发达地区由于基础好,优势多,经济发展大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发展模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比较到位。而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的缺乏,技术设备落后,为了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大多采取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了当地经济加速发展,不顾冒环境污染的风险,引进被东部地区淘汰的、污染环境严重的工业项目,其结果只能是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来追求表面的经济繁荣数字,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 2 区域建设小而全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等原因,形成了我国各个行政区域内小而全的地方工业体系。这种工业体系很容易和环境因素形成冲突,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在欠发达地区遍地开花,尤其是一些乡镇“五小”企业,与国家大型企业争能源、争原材料、争市场。由于“五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污染排放严重超标,环境治理形势严峻。这种对内封闭、对外排斥的工业格局,大大地限制了各种信息、技术、生产要素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3 行政管理水平的差异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行政区域划分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各个区域内部只追求辖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各自为政,区域内的行政领导只追求任期内的增长速度,看重局部和眼前的利益,尽量减少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导致本应由区域内部支付的环境保护运行成本转嫁到周边地区或下游区域,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现状。有些领导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无视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环境法规制度的存在,使得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得以违规建设,使当地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严峻。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有些地区为了保护辖区内的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事件时有发生。

2. 4 环境保护意识的差异影响公众参与积极性

由于区域内相对封闭,环境信息不对称,环境保护意识上的差异,加上人为的误导,使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务的积极性不高。走过场,追求形式化,应付的成分多,追求实效的少。因为环境信息透明度不高,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满足,在具体的建设项目造成环境污染时,公众与建设方之间、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使公众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信任。

3 消除影响的措施

真正理顺行政区域管理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倡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充分发挥行政区域的协调、管理作用,打破分割,树立大环境区域的概念,才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区域分割产生的环境问题。

3. 1 各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部门实行纵向管理

为了克服行政区划带来的弊端,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在全国实行纵向管理结构,统一步调,一致行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在行政分割的体制下,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地方行政领导主抓的项目,即使有污染,下属环境保护部门也很难制止。如果环境保护部门由中央直属,实行纵向管理,情况会好转。在上马新建项目时,环境影响评价会真正起作用。

3. 2 按环境资源分布合理布置环保机构

一般的流域跨越多个省、市、区、县,各地环境保护部门要想统一行动,治理污染,难度大,相互协调困难,工作效率低。某条河流多年治理不好,区域划分造成的障碍不可忽视。如果设立专门的流域环境保护机构(其人事任免权、财政拨款渠道、人员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完全与地方政府脱离,由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直接管理),专门协调管理该流域的环境保护事宜,有专人、专款、专门机构负责抓专项工作,各地方政府部门协助、配合,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将会效果显著。总量控制措施也会得到有效的落实。

对区域政府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除了经济发展指标外,还要综合考核资源生产效率、环境质量状况等内容。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要教育干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开展工作。环境保护的考核方式应充分注意到群众的反映和相邻区域、特别是下游地区的反映。对于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创造的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是不宜提倡的。

3. 3 尽快建立环境税收机制

通过税收机制,促进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建立税率、税种合理的环境税征收制度,改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收费为收税。由于税法的严肃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可以适当地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良影响。环境税收直接加大了污染行业、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使环保产品、绿色产品有了与其竞争的公平环境,促进了环保企业的发展。

实行税收资金部分返还企业,以资助企业治理环境污染制度。既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压力,又可以调动企业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对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五小”企业,在环境税收的重压下,关、停、并、转则势在必行。

3. 4 强化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

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提倡行业自律,保护环境,淡化行政区域界线。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学术交流、科技攻关、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活动,鼓励大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善待环境,抵制污染。由行业协会出面组织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各种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家的参与意识,追求实效,不走过场。在全社会创造一种自觉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生活氛围。

4 结论

环境保护工作应淡化行政区域的概念,坚持按环境资源分布特征设立环境保护机构、环境保护实行垂直管理的原则,贯彻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提高领导者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