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心理学的认识8篇

时间:2024-01-12 14:45:50

心理学的认识

心理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初中英语 认识 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119

社会是在进步的,环境是在改变的,面对在新环境中成长的初中生,英语教师应该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有句古话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学生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解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一、被尊重的心理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初中生们变得更加成熟,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开始要求有自己的空间,他们有着更强大的自尊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学生不是学习知识的机器,英语教学有很多的繁琐细节,比如单词、语法等需要教师反复的教学和讲解。但是教师耐心地教学,不厌其烦地重复,可能并不会引起学生的好感。他们可能会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学习的机器,教师只不过是在不断地灌入知识。这在他们看来是不受尊重的。因此,建议教师从根本上教学英语,可以先让学生了解音标、词根,然后再带领他们摸索记忆英语单词的技巧,这样的教学方式相信更能博得学生的青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的是对学生的称呼,既然我们教学的是英语,那么,可以选择英文名,记住每一个学生的英文名,这是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十分多,记住他们的名字可能有些困难,但是,有的教师选择称呼学生的学号,这不是很恰当。学号会让学生们觉得自己不被尊重。请认真地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存在。学生希望受到尊重的心理,其实也是他们希望展示自己价值的心理。有些时候,部分英语成绩、口语能力等较差的学生会感到自卑,他们会觉得自己在学习英语方面没天赋,没价值,就会造成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信和自尊学习英语。

二、被理解的心理

我们常常在说初中生是叛逆的,其实这或许是由于我们对他们的理解不够。初中生的情绪变得很快,因为他们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初中生有时很沉默,那是他们希望有自我的空间。他们在慢慢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家长、教师、同学的理解。学习英语是有压力的,需要学生用心、用时间,才可能换得一个好的结果。当学生的英语成绩没有起色时,可能最先着急的是他们的父母。责怪、关心、督促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反感,也必定会影响今后的英语学习。其实,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或家长的能够多给予一些理解和开导,那么,学生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失败的原因。当学生的想法和教师的思想有冲突时,请不要立刻否认他们。马上的否认会让学生觉得很挫败,教师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试着从他们的心理年龄去考虑问题,或许这样教师就会懂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发表个人的意见,在理解学生的同时,逐渐地将他们带回学习的正确捷径上,这才是我们教学英语的真正目的。除了教师、家长,学生同时希望得到其他学生的理解。同在一个班集体生活、学习,必然会有些小小的摩擦发生,学生在人际关系中是否被理解其实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会相对地分散他们的学习专注力。学生希望被理解的心理应该是教师所关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起到一种枢纽作用的。在学生不被家长理解时,教师可以和家长谈谈,让他们学会理解学生,从而缓解学生的压力。当学生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起到剂的作用,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总之,重视学生希望被理解的心理,在理解中教授学生。

三、获取知识的心理

认识学生获取知识的心理,才能更好地辅助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我们在讲解某个章节的时候,有的学生并没有跟我们一起学习。或许他们觉得后面的章节更具有吸引力,又或者是他们对我们当前所讲解的知识已经掌握了。从学生的跳跃式学习中,教师应当认识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当然,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进度和节奏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的,我们不能保证这样的教学满足所有学生的胃口。此时,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对于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解答他们在学习中的疑问;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我们应该花多一点时间和耐心辅导他们。在英语教学中,满足各种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心理,增加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从而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还有一个重点是获悉学生对某种知识的获取心理。在课堂上,教师可能会发现学生有时候会对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并不是很感兴趣,在教学时并没有与学生产生共鸣。这样的教学其实是没有效果的,与其白白地浪费教学时间,教师不如发掘学生的兴趣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知识不仅仅是在课本上,课本上固定的知识会让学生感到麻木,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领略另一番外语天地,如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风俗习惯、口语特点等等,这也是一种英语学习,相信这种新领域的知识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简而言之,认识学生获取知识的心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是教师开拓另一番教学天地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轻松氛围的心理

心理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沟通;说服;技巧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这不仅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应面向未来,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同时,也要求教师面向未来,向符合素质目标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转变,成为适应21世纪教育的新型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师与学生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双方是平等的互动的,只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利条件。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是通过双方"共振"产生的。即只有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吻合,引起彼此感情上的共鸣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沟通”一词通常多在对话、会话、通信等意义上使用,是一个相当多义的用语。一般说来,在个人或团体运用语言、体态、表情来传递并解读信息、情报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沟通。在社会学中,沟通被广义地界定为“人类个体或集合体之间信息处理与传递的过程”。在心理学中,“沟通”则被视为一种影响过程──作为发信者的个人使受信者的他人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刺激(通常是语言符号)得以传递的过程。这里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沟通”定义为,作为发信者的个人或团体传递信息、情报,以便对受信者的他人或团体的行为产生某种影响的过程。此篇文章仅以教学以外的师生间的沟通,尤其是教师对学生有意识的说服性沟通为中心进行思考。

所谓说服,是指好好地向对方说理,使之接受,试图使对方的态度、行为朝特定方向改变的一种影响意图的沟通。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为了依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朝理想的方向发展,总要反反复复地进行说服性沟通。实际上,在教育实践中,“说服”作为指导的一种基本方法,强烈要求教师钻研说服的理论和技术。强调纪律与处罚的管理主义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发育异化,引起种种的教育疾病,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靠纪律与处罚的教师的说服性指导,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教师的说服性沟通对于学有不同层次的影响,如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学生接受教师的说服,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好转,或者相反,学生对教师的说服产生叛逆和抵触,导致负面效应;暂时影响和长久影响:教师的说服性影响是限于一时一地还是长久的持续的;对态度、行为、人格的影响:教师的说服性沟通是否可以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与建立起到积极的影响。教师的说服性沟通是否有效,就要看教师是否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技巧。所谓有效的说服技巧,是指如何使说服的内容与形式增加说服力,这种说服技巧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以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下面结合具体的教育实例来探讨一下教师说服性沟通的技巧。

1.“单面说服”与“双面说服”

当你就某一话题企图说服对方时,仅仅提示自己主观的说服方法谓之“单面说服”。一并指出反对的观点和自己主张的缺陷的说服方法谓之“双面说服”。研究哪一种说服方法更有效呢?根据已有的研究,对原先的观点与说服方向相反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双面说服更有效;对原先的观点与说服方向一致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单面说服比较有效。因此,单面说服与双面说服的效果并不单纯,必须考虑学生原先的观点和不同的年龄,研究相应的说服方法。但无论是在讲课还是在与学生谈心的过程当中,如果说上一句“如果我有什么不妥当或者不全面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能够批评指正”,往往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这样做会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可信赖感,同时也改变了教师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地位,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一切也从他们的角度着想。

2.“含蓄婉转”与“直截了当”

说服的结论应该明白地表示出来,还是有所保留,让学生自己引出来呢?在说服意旨单纯的场合和学生智力水准高的场合,不明示结论更为有效;在主旨复杂的场合和学生智力水准较低的场合,明示结论较为有效。当然,即使不明示结论,教师也必须传达给学生能够理解的信息,使对方理解你想说些什么。对低年级学生的说服,应尽量浅显易懂,明明白白地提供结论,这样更能见效。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讲究颜面,尤其是中学生,如果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也许会碍于面子不肯接受,如果用含蓄婉转的方法跟他们沟通,给他们留有思索的空间,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提高要比教师声嘶力竭的说教要有效得多。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成熟得比较早,“早恋”现象比较严重,但对待这个问题,只能“疏导”不可“堵塞”,直截了当地制止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含蓄地说出老师不赞成这种做法,委婉地指出这将对学业、生活等方面产生哪些负面影响,让他自己从这片沼泽地中走出,也许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3.“威胁性”说服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带有威胁性的说服,例如,为了防止学生打架斗殴,常常播放少年监狱中的一些事情。这种说服方法是否有效呢?根据伸田博己的研究,有一定威胁强度的说服比较有效。不过,这种说服倘若不加以仔细考虑,也会产生种种问题,如:也许教师所批判的一些做法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深田认为,采用威胁性说服应考虑下列几点:

(1)不仅仅显示威胁,而且还要显示对付威胁的有效办法,否则容易产生混乱。

(2)威胁必须有现实感。倘若缺乏现实感,发出信息者的威胁意图受到怀疑,那么强度威胁就会带来反感。

(3)焦虑倾向和较敏感的学生对强度威胁容易产生防卫性机制,对这种学生采用强度威胁必须慎重。从教育的角度讲,不宜随意利用恐怖感情引起学生不必要的焦虑。

4.“阶段要求”法

说服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有时需要反复实施。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要求反复地说服。说服是愈常反复愈有效还是相反,会招致负效应呢?根据卡西奥波等人的反复效应研究显示,反复次数(1.3.5)和说服效果之间成道u字型关系(反复三次效果最好)。说服方向与受信者呈相反和相同方向时,都呈现同样的关系。也就是说,说服不是一次有效,而是反复多次较为有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对方的态度与行为。在教育情景中,可以持续地反复地进行说服,但不宜次数太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耐心,直到打开学生的心扉为止。和这种说服的反复有关,说服有所谓的“阶段要求法”的技巧。这种技巧是指,起初进行小小要求的说服,一旦获得承诺,即使做出更大要求的说服,也容易被接受。因此,不宜直接对学生施加压力,分步骤进行说服将更为有效。

5.“角色扮演”法

模拟性、假想性、即兴式表演某一情景中的角色,掌握、训练特定的态度和行为,或者借此改进人际关系,称为“角色扮演”。根据贾尼斯和金及原冈的研究,扮演和自己的观点相反的角色,从该角色出发说服对方,比单纯的作听众,更能朝说服方向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见解。通过这种角色技法让学生扮演和自己立场相反的角色,有可能引导学生朝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对于深化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也是有好处的。例如,班级有个学生脾气特别暴躁,总喜欢对别人发脾气,并且对周围的一切都挑三拣四,在与他谈心的过程当中,多次建议他“换把椅子坐坐”,即把自己想象成自己的同学,当周围有一个不随和的人会有什么感受,经过多次谈心后,他基本上能够认识到自己心理上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6.“相互说服”法

教师通过班级团体的干部和周围的同学进行说服的方法也相当有效。使处于同等环境中的干部和同学好好理解教师说服的意图和旨意,并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比教师直接去说服更有效,当然,这要以学生之间业以建立起一定的信赖关系为前提。例如,文科班女生比较多,比较文静、害羞,上课时安安静静,下课问问题的学生也很少,在班会课、上课时多次启发、动员,但基本上没有任何效果,后来,找到相对比较喜欢质疑的学生,让他设身处地地在同学面前讲讲自己问问题的感受,并多多鼓励、带动周围的同学一起走进老师的办公室。在这之后,班级一带二,二带四,四带八,质疑的风气越来越浓,成绩自然也有很大的进步。

7.“团体决议”法

教师通过团体决议的方式,按照团体规范、气氛去从事说服工作,也可以引导学生朝一定方向改变。团体决议方式比起个别化教育和授课,更容易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若干启示和导引,通过学生自身的讨论做出团体决议,比教师的直接影响,更能有效地使每一个学生和班级全体成员的见解方式改变。初三下学期分班,小齐被分到了快班,从普通班进来的他备感压抑,环境的陌生和学业的压力导致他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和同学间的关系也十分紧张,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全班展开讨论,怎样使集体不出现“孤雁”,同学们集思广益,纷纷出谋划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一句句温暖的话语终于感化了他那颗冰封已久的心灵,最后班级成立了生活、学习互助组,这样做是同学们自己的决定,是他们心甘情愿的,这不但帮助了小齐,而且使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加强,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8.“期待”法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学校,随意抽出一部分学生的档案,告诉老师,这些学生将来都会有很高的成就,然后就离开了,半年以后,当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发现当初他们指定的那些将来会有很高成就的学生,在学业上都有很大的进步,而其他学生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就不那么明显。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教师的期待效应的作用。换个角度,期待法也可推广为整体规范和团体动力学促进个体发展的方法。根据凯利和沃尔卡特的研究,愈是高度评价自己所归属的团体的规范,愈能接受符合规范的说服,同时也显示出对违反规范的说服的抵制。因此,教师在说服之前,给学生们以最高的期望值,时时刻刻告诉学生们,在老师的心目当中,你们是最优秀的,同时也相信你们不会令老师失望。在这种鼓励式的舒服之下,学生将会比较好地按照老师的期望路线发展。积极的期待是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为前提的,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同情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和朋友,学生才会信任他,才会向他所期待的方向努力,当然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期待并不是一味的迁就、放任,也并不是孤芳自赏,把一切建立在不可实现的空中楼阁中,而是分析实际情况,给学生一个正确而合理的期待。

这几种说服沟通的技巧并不是孤立独行的,它们相互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如果把几种方法融会贯通在一起,一定会得到较好的效果。但要知道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当中,能够达到预期结果,语言在其中起到了独特的魅力。班主任在语言艺术上应达到三种境界:一是情在言先,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语言是干瘪的。别林斯基说,“充满爱的语言,可以使劝说发出熊熊的烈焰和热”。情感是语言的表达过程中的乘号,语言中充满情感,会使语言的感染力成倍地增加。二是理在言中,中国有句俗语“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尤其对待世界观正在形成期的学生,要让他“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三是意在言后,谈话虽然结束但意味深长,让学生慢慢地去反思,去品味,产生“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的效果。在三种境界的指引下,使沟通的技巧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丰富发展,使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当中,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同时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参考资料:

1.《班级管理论》,钟启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社会沟通的结构》,内川芳美编,东京大学出版社.

3.《说服与态度变化》,深田博己编,北大路书房.

4.《班级管理心理学》,小川一夫编,北大路书房.

心理学的认识篇3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认识误区

一、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

由于心理健康本身的多面性和研究的复杂性,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心理健康下一个统一的定义,而且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间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综合有关论述,最概括、最一般地说,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提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主要有以下10条:

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

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

完善自我:能不断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人格。

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且理想与目标切合实际。

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三、中职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误区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每个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只是程度和时间分布的不同,心理真正完全健康的人是很少的。但很多人对此却有些误解,他们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羞于启齿;或者用身体疾患来掩盖或否认心理健康问题,不愿或不敢请求帮助;或者认为心理咨询与治疗能够如吃药打针那样即刻见效。下面就谈谈中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认识误区。

1.把健康概念简单化,认为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就是健康

这是对心理健康的典型误解之一。国际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仅仅身体健康不等于心理健康,也不等于健康。比如一些大学生,在高考中他们的成绩非常突出,但是到了学校以后,他们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可见,健康必须包括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2.以偏概全,认为心理不变态就算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有许多种形式,比如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神经症、心理变态、精神病等。心理变态,主要是性心理变态或称为性心理偏差,它只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比较极端的状态。人的心理不健康并不一定是心理变态,有可能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神经症等。所以,仅仅心理不变态不一定心理健康。

3.把心理问题和精神病等同起来,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

许多中职学生对“心理问题”十分敏感,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是可耻的,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这是一种很伤害人的误解。按照心理不健康程度的轻重,我们可以把心理不健康分为轻度心理问题、中度神经症、重度精神病,精神病只是心理不健康最严重的状态。人经常会有心理困惑,调解不当就会形成心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不会都发展为精神病。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加上对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不少中职学生认为只要一有心理问题或一进心理咨询室就意味着自己得了精神病,把心理问题看成洪水猛兽,相当一部分人有了心理问题既不敢找教师,更不敢找心理医生,最后造成严重后果。实际上,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心理问题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影响或内部失调而引起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现象。如因对某事一时想不明白或遭到某种失败、打击而导致的困惑、苦闷与迷惘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很高,可以说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经过别人的帮助或自我调节很快就能解决。而精神疾病是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的表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在心理与行为上都属于异常的范畴,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低下,从事各种活动的能力已部分或大部分丧失,基本上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4.把心理健康静态化,认为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静态的、不可变化的

许多中职学生认为一时的心理健康就永远不会有问题,一时的心理有问题就永远心理健康不了,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相对而言的,二者是动态的、可变化的。比如:一个人也许在某一时段非常健康,但由于某些偶发事故,无法承受心灵打击,致使心理出现问题;而有些人在某一时段、某一环境下有心理问题,但后来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加上自我调节得当,心理问题消失,心理健康得以恢复。所以,心理健康是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

5.把心理健康问题缩小化,认为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在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其实,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有轻有重,或者自己没有意识到,并不是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经常发生,因而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存在暂时性的心理失衡。可见,心理问题就像伤风感冒,人人都会得,具有普遍性。

6.把思想政治问题和心理问题相混淆,认为思想政治问题就是心理问题或认为纪律、道德、思想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毫无关系

应该说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对中职学生来说,心理上的问题容易引发品德问题。因此,德育需要以良好的心育为前提,离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是很难成功的,至少是不完美的德育。例如:学生一到上课就咳嗽不止或喜欢东张西望,教师往往以为是纪律或品德问题,事实上,这也可能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产生的心理压力引起的躯体反应或心理逆反。教师在学生出现一些自己无法接受又极其极端的行为方式后,不要轻易下结论说他思想有问题,或说此学生太坏,或批评指责学生,应与学生多谈心、沟通,了解是什么原因致使学生出现极端行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学生达到“共情”。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多从政治、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的角度,依靠说服教育,在“他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社会行为规范的养成,针对的主要是对与不对、是与非的问题,一般采用宣传、说教、批评、表扬、提供榜样、纪律约束等方式,促使人逐步达到社会化的标准与要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从社会学、心理卫生学的角度,以人为本,探讨人的内心世界,通常采用理解、共情、交友、倾听、接纳、参与、鼓励、辅导、训练等方式,注重在“自律”的基础上,悟出做人的道理,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的个性在自觉意识中日趋完美,达到助人自助。

7.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问题,认为心理问题只能出现后再进行治疗

心理问题是能被早期发现、早期调适的,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多关心学生,注意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当某一天或某一段时间学生出现与以往不一样的行为时,应加以重视,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就会防止某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恶化。

8.受传统观念的约束,不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认为到心理咨询室咨询是丢人的事情

很多学生觉得到心理咨询室咨询是很难为情的事情,认为咨询的人都是不正常的、是变态的,这是很大的认识误区。心理咨询在中国是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够,这可能是造成这种认识误区的原因之一。另外,许多人对心理咨询不信任,认为是骗人的东西,有人甚至把心理学和算命等同起来,认为学过心理学的人,就能看出人的心里在想什么,这也是误解。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只能通过外显的行为判断心理是否出现问题,不可能看出某人想什么。当心理出现问题,自己无法自行解决时,找心理咨询者咨询是很有必要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凡是咨询过的学生,刚来咨询时,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当咨询结束时,他们的感受是“这次咨询真的很值得”。来时满面愁容,走时在一声声的道谢中离去,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就来咨询的机会非常大。其实,正如哈佛大学博士岳晓东所说的:“心理咨询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是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愚蠢的做法。”

9.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心理上有“病”不用去看

长期以来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的宣传,致使人们身体有病大大方方地去看医生,但心理有问题却不好意思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小问题也逐渐成了大问题。

10.对心理咨询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一次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

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也导致了人们对其的期望值过高,认为通过一次半次的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其实,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期望很快就能痊愈;而且心理问题不同于身体疾病,它的治疗需要来访者和咨询者双方互动交流,这自然也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比如对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咨询治疗,就需要好几次,对于因仇恨而产生报复心理的学生,可能咨询的次数就更多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需要多次咨询和治疗,简单的问题一次足矣。如对人际关系的困惑、对就业择业的迷惘、面对性变态者采取的态度等。

总之,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误解需要更多的人长期地、不懈地努力去改变。中职学生应当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适,以使自己健康而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参考文献:

[1]牧之,张震.心理学与你的生活[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2]俞国良.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心理学的认识篇4

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学校德育向来有所谓“大德育”概念之说,就是把一些十分重要的而又没有实际部门承担的各种教育都纳入德育来抓,诸如环保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实践,乃至于青春期的性教育等,无所不抓。关于德育的概念是专家们的事,我们不必过多去理会,几十年来在实践活动中有一点大家是明确的:“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是指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思想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论。道德是指道德品质,如‘五爱’,大公无私,助人为乐,诚实正真,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等。

从上所述,明显看出德育的注重公德,忽视私德,即重视对国家、社会、集体的公德教育,而缺乏对个人、自身、内在的道德,如自主、自立、自尊、自爱、自信等的辅导。而心理教育侧重于这一方面。所以,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最近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明确将心理教育工作,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心理教育尚未被广大的教育者所重视,去研究,去,往往不承认政治思想问题外还存在有心理问题,故而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常把心理问题作为思想政治问题去处理,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把事情弄糟。

我们说人的生命除了一个躯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一个植物人虽然躯壳仍在,但大脑和神经系统停止了活动,生命的本质就无从体现,也就失去了意义,由此说,心理和身体是生命的基础。按素质说,身心素质是基本素质,所有其它的素质,如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都要构建在身心素质之上。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使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得以构建,并能充分发挥,不良的心理素质则使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难以构建,构建了也难发发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德育目标之一,它与政治、思想、道德内容紧密相联系,不能分割,但又各有各的自身。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须先转变三个观念。

1、教育观念的改变

过去相当长时期,人们认为个人的智力高,将来就可能成功成材。心理学界曾对3000名高智商的儿童追踪研究30年,发现并不如是,故而当今世界学校教育目的不再是是把学生成当储存知识的容器,认识到教育是塑造人的创造,是要让每个学生任何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的。而心理素质恰又是其它所有素质得以构建的基本素质。

2、健康观念的改变

传统的健康观念使人们偏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只要身体健康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身体疾病和虚弱的现象”。简而言之,健康即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

3、成熟观念的改变

成熟是每个人在不同水平上不同层次上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表现。心理上的成熟不是自然过程,需要通过教育和训练,如果只有发育而没有教育这一因素,则成熟将是零。因而教育不仅能促使学生的成熟,也将给因心理不和谐、心理困惑的学生解除烦恼不安。诸如,有些学生热心于追跑,玩弹子球的时候,另一些学生却已经关注人际交往。这实际是人的心理发展快慢之别的表象。因此,不能简单武断地把学生表现出各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归结为学生的思想问题,惯用成人化的思想教育方法去对待学生,简单地把他们分为“好”和“差”,其结果必将扭曲和损害学生的正常健康成长。

认清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充满生机具有向上发展趋势的时期。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

总之,中学生心理正处在迅速发展趋于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四点:

心理学的认识篇5

    我校是一所县级市办高级中学,新校复办仅12个年头,各项工作都无现成经验,心理教育工作更是陌生,但我们不回避,从1994年起探索这方面工作,得到解决的办法:一是提高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二是积极且实在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基于此,谈几点认识。?

    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学校德育向来有所谓“大德育”概念之说,就是把一些十分重要的而又没有实际部门承担的各种教育都纳入德育来抓,诸如环保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乃至于青春期的性教育等,无所不抓。关于德育的概念是专家们的事,我们不必过多去理会,几十年来在实践活动中有一点大家是明确的:“德育即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是指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思想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道德是指道德品质,如‘五爱’,大公无私,助人为乐,诚实正真,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等。?

    从上所述,明显看出德育的注重公德,忽视私德,即重视对国家、社会、集体的公德教育,而缺乏对个人、自身、内在的道德,如自主、自立、自尊、自爱、自信等的辅导。而心理教育侧重于这一方面。所以,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最近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明确将心理教育工作,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心理教育目前尚未被广大的教育者所重视,去研究,去应用,往往不承认政治思想问题外还存在有心理问题,故而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常把心理问题作为思想政治问题去处理,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把事情弄糟。?

    我们说人的生命除了一个躯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一个植物人虽然躯壳仍在,但大脑和神经系统停止了活动,生命的本质就无从体现,也就失去了意义,由此说,心理和身体是生命的基础。按素质说,身心素质是基本素质,所有其它的素质,如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都要构建在身心素质之上。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使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得以构建,并能充分发挥,不良的心理素质则使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难以构建,构建了也难发发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德育目标内容之一,它与政治、思想、道德内容紧密相联系,不能分割,但又各有各的自身规律。?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须先转变三个观念。?

    1、教育观念的改变?

    过去相当长时期,人们认为个人的智力高,将来就可能成功成材。心理学界曾对3000名高智商的儿童追踪研究30年,发现并不如是,故而当今世界学校教育目的不再是是把学生成当储存知识的容器,认识到教育是塑造人的创造,是要让每个学生任何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心理素质恰又是其它所有素质得以构建的基本素质。?

    2、健康观念的改变?

    传统的健康观念使人们偏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只要身体健康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身体疾病和虚弱的现象”。简而言之,健康即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

    3、成熟观念的改变?

    成熟是每个人在不同水平上不同层次上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表现。心理上的成熟不是自然过程,需要通过教育和训练,如果只有发育而没有教育这一因素,则成熟将是零。因而教育不仅能促使学生的成熟,也将给因心理不和谐、心理困惑的学生解除烦恼不安。诸如,有些学生热心于追跑,玩弹子球的时候,另一些学生却已经关注人际交往。这实际是人的心理发展快慢之别的表象。因此,不能简单武断地把学生表现出各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归结为学生的思想问题,惯用成人化的思想教育方法去对待学生,简单地把他们分为“好”和“差”,其结果必将扭曲和损害学生的正常健康成长。?

    认清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充满生机具有向上发展趋势的时期。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

    总之,中学生心理正处在迅速发展趋于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四点:?

    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

    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2、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不平衡?

    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热情,却有时又会转向反面陷入极端的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故有人把青少年这个阶段说成是“疾风怒涛”时期。?

心理学的认识篇6

一 、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已从过去“闭关自守”的地域性封闭中走出,迈向了面向全球化开放的崭新轨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教育界。中学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对象也有了新的变化———不是从前的“墨守成规、逆来顺受”的书呆子式的学生,而是“有棱有角,有点霸气”的时尚儿。教师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用大喊三声, 就镇住了” 的简单粗暴的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学生,而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了解尊重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采取“顺藤摸瓜”有理有节的愉悦式的方法进行教育。让学生在适意舒坦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益、启迪。简言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学习、行为等的规律去做工作, 促其产生自觉、自律的潜在学习心理,方能事半功倍,持久生效。

二、应在尊重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期的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欲强,洋溢着开拓进取的气息,最厌恶老生常谈、干巴巴的说教及消磨时间的繁重课业负担。此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承受能力问题。教学时,应该熟悉教材,尽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锤炼语言、说话艺术, 尽量做到说文讲课解义释意之精当、事例切题生动可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严格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原则。教师的“原始职责”就是充分地指导、帮助学生挖掘出上述学习“要素”,使他们乐意学习,情愿接受教育,如此,效果就会有显著的不同了。[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三、应针对学生伙伴归属心理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代的学生“伙伴归属意识”或朋友聚集意念很强,在一起时常常喜欢有较统一的举动,戴同样的服式鞋帽,做同样的游戏等,甚至出现类似于“小团伙、哥儿们义气”等现象,这都是他们伙伴归属心理的自然流露。若花点时间了解他们的心理特质就不会认为他们在一起就是搞“小团伙”与教师对抗或斥责为“哥儿们义气”作祟,要加强师生心灵的沟通、感情交流,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障碍。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可请法制干部进行法制讲座,还可邀请与他们同龄的在押“少年犯”来“现身说法”。

四、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素质教育。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中常出现这样的“热”、那样的“族”,诸如迷恋网吧、玩游戏、看武打言情小说、集邮票、追星等行为。教师若一律简单地不加分析引导就斥责为不务正业,妨碍学习,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此期间的学生有喜欢收集纪念物品和崇尚偶像的热切愿望,是好奇、兴趣、欲望所涌动之时,不能一味责怪他们。只要不是“玩物丧志”,便可放心。当然,为了朝“德智体美劳”兴趣方面引导,可举办名人伟人、文学名著、科普知识等讲座,参观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组织春游、秋游,领略祖国风光,收集动植物标本等,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课外知识。这一系列的课外、户外活动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朝“素质教育”的要求方面发展,将减少低级趣味的萌发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五 、应针对学生性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素质教育。

心理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认识;调控;教育问题

一、注重思想引领,让孩子轻松生活

“教育从娃娃抓起”,抓的不仅是学习,更多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阳光做人,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心系他人,服务社会,心底坦然,心理健康,心怀梦想,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1.多陪陪孩子,拉近与孩子的心灵距离。在生活中,好多家长由于受社会功利心的影响,忙于追求生活,忙于工作,忙于应酬,甚至把大把时间给了手机、网游,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与孩子近距离亲密接触很少,感情交流少之更少,有的甚至干脆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去溺爱、惯养,孩子失去了发展的方向,自我迷失。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花大力气和功夫去帮助其成长,教育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圣神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工作,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孩子身上,如陪孩子散步玩耍,打球娱乐,做游戏,陪孩子一起吃饭, 聊天,尽可能的去接触孩子,拉近距离,走进孩子心灵,倾听孩子心声,顺势利导,潜移默化的做好孩子的人生导师。

2.正面教育,让孩子走出误区。大多数家长不允许自己孩子犯错误,一有问题便怒发冲冠,破口大骂,甚至体罚、变相体罚,不尊重孩子,不给孩子反思的时间和机会,从而使其一步步走向问题学生的队列。我们不怕孩子犯错误,就怕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不主动改正错误。一个从不犯错误的孩子,不会对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允许孩子犯错误,我们用一颗宽容而善良的心面对孩子,耐心而细致地分析并查找原因,给孩子讲明事情的真相,做到孩子有认同感,正视自我行为,才能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从而让孩子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对自我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判断,并能够实施自控。

3.学会欣赏,培养孩子自信心。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培养自信,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学习和生活。

二、践行教育公平,让孩子感受校园温暖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孩子健全人格。中小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强,学校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发挥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引领作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在活动中促成效,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求得认同感,提高思想认识,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学校特别重视思想政治课,班会课,学生思想动员会等教育主阵地,通过黑板报、橱窗、手抄报、校园广播等窗口加大宣传力度。

2.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找回自信。学生成绩有差异是平常不过的事,就因为种种原因,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特别是学困生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从而学习显得被动,没信心。因此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自信。教师要抓住时机表扬孩子,让他们感觉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活动充分给他们展示潜能的平台,通过活动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喝彩,体验到自我价值,就会找到自信。

三、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孩子的童年充满阳光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玩中学,学中玩,劳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社会、学校、家庭要全力创造风味和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信息共享的育人环境,为培养下一代提供良好服务。

1.社会要高度关注教育,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孩子是将来社会的主人,是将来社会的驾驭者和推动者,全社会动员起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到底。凡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要关闭,健康娱乐场所要有规定的营业时间,决不能影响孩子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全社会行动起来,切实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从实际行动上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保障,依法有效管制影响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不良场所,大力弘扬关爱少年儿童的正能量。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氛围,让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深得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给孩子一个圣洁的成长环境。

心理学的认识篇8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日益增大,中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可能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由此导致身体疾病甚至是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中指出: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一、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矛盾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由童年向青年过度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身体将要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随着身体的变化,孩子的心理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既有比较明显的独立意识,又有较强的依赖性。既要求别人尊重你,有时又会有比较强的自卑感。富有理智,但有时又会比^冲动。

问题主要变现为:撒谎、逃学、旷课、打架、早恋、酗酒、网瘾等。学生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课、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认真完成作业,缺乏学习动机;有的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没有学习效率,虽然比较用功,但是成绩不是很理想;考试来临,有的忧心忡忡、夜不能寐,将一切的失败归责于智力问题,或者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由于学习成绩导致不自信,不善于和人交往,敏感多疑,和老师同学都有敌对情绪,比较封闭。过于关注自我等性格问题。

青春期学生的特点决定老师要严的同时把握好尺度,多采用激励的手段、引导学生。平时教育时注意语言、多采用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和身边的人来劝解引导学生,避免和学生发生冲突。

二、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治理对策

1.厌学心理。

随着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厌学现象严重,具体表现在缺乏学习兴趣,没有意志力,知难而退,不爱动脑筋,思维混乱,记忆力差,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扰,不愿学习,甚至影响别人学习。自卑心理产生厌学,学校如果片面追求升学率,那么对于学困生来说会产生对于自己过低的评价,甚至认为自己是“三等公民” 焦虑心理导致厌学 ,学困生学习基础差,课程难于理解,学习成绩比较难于提高,考试前担心考试结果而产生焦虑,见老师躲躲闪闪,害怕老师批评,甚至有可能发展到逃学。脆弱心理导致厌学,有的学生因为家庭变故而心理很脆弱,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对学习也不抱希望,产生厌学心理。学生一旦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和学习相关的事物产生厌恶感。对于已经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教师应该用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能够信任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厌学学生大多缺乏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梯度要求,让学生在努力过后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对于激励学生来说是简便易行的,那么教师在学生取得一些成绩后及时肯定、表扬,增强自信。有些孩子即使学习没有进步,但如果教师能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同样对他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厌学孩子自制力差,贪玩、缺乏上进,迷恋电视、网络。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在家依赖父母,学校依赖同学,写作业拖延,没有实效性。为了克服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和书交朋友,渐渐是他们对学习感兴趣,慢慢接受课堂的知识。

2.早恋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接近成熟,对异性的好感与日俱增。中学生的恋爱很少能以结婚为目的,所以青春期的恋爱大多数都是无言的结局。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老师要有个 清醒正确的认识。学生之间彼此互生好感,将对方作为自己的爱慕对象,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中学生紧张繁重的学业和残酷的竞争,使“早恋者”在夹缝中求生存。他们有的非常敏感。有的“自作多情”,承受着”单恋”之苦;或者是“失恋”之苦。导致他们情绪低落、烦躁、沉默寡言,上课难于集中精神,成绩明显下降。

面对中学生的早恋,老师应该如何引导,使其将这种对异性的好感发展成为一种健康真诚、纯洁的友谊。每当我们看到一些老师用训斥羞辱早恋的学生时候,我希望老师能够对学生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尖酸刻薄的批评。羞辱学生的同时也刺伤了自己。

云是个才貌双全的女生,班上许多男生都喜欢他。云是个比较热心的孩子,经常帮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期中一个叫做君的孩子有幸成为她的同桌,她在平时有了更多和君接触的机会,她经常给君讲题,君在生活上也比较关心她。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最后发展成为生活上的好朋友。同学之间慢慢产生了谣言,都说他们两个在谈恋爱。老师后来也听说了这件事情,就找他们谈话,找他们的家长。孩子们在这个时期非常敏感,他们感到自己被冤枉了。上课时不能够再集中精力听课,总感到老师和学生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指点议论他们,真有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在见到这两个学生时,两个人都是黑眼圈,无精打采,惶恐不安。我在心里不觉好笑,这两个孩子两小无猜,我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要善待这些学生”。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