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8篇

时间:2024-02-04 16:54:49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篇1

大学生创业初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充实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提出,是为建立适合大学生创业初期行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提供政策和理论依据的理论研究阶段。研究的目的在于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设置风险控制措施,合理组合资金,使创业企业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 理论研究阶段;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效益

一段成功的创业之路的起点,往往并不是在毕业典礼之后。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充分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创业企业生产经营、运营管理等各方面,财务管理都处于核心地位。大学生创业企业包括三种类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以上三类创业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财务管理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本文探析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设置风险控制措施,合理组合资金,使创业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且为建立适合大学生创业初期行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提供政策、理论的依据,

一、 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初期,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创业初期最佳财务管理理念是以市场为中心,科学合理选择筹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控制企业经营风险。为优化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理念和实施策略,本文首先探析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 缺乏监督机制,忽视企业内部控制

创业初期,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法律意识淡薄,雇佣的财务经理,集中精力以市场为中心,管理经营企业,对财务经理集权严重,企业经营内部控制不规范,职责不清晰,企业财产安全存在致命危机,企业财务报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降低,欺诈、不及时、不准确财务信息存在,对于创业初期实力并不雄厚的创业型企业是灭顶之灾。

2、 缺乏适合的会计体系

由于创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经济业务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等存在不只一种可供选择的财务管理处理方法。尤其是在创业企业在进行某项经济业务时,缺乏适合的会计体系,所使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不适合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令创业企业的会计报表影响相关决策者的决策,决策者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新的途径利用财务管理为创业企业自身谋利。

3、 缺乏对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确定,未认识到创业企业的价值

忽视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分析、判断、确定,创业企业成本核算效果不尽人意,没有科学预测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成本执行力弱,资本运行效果较差,常规的生存、销售、利润的积累很快耗尽,企业规模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无法引进投资,企业价值较低,企业项目无法兼容,无形资产的投入很难市场化,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消失。

4、财务管理制度缺失

大部分创业型企业在创业初期,只有一本账本,缺乏对财务管理规模分阶段、科学系统的规划,难以达到管理的目的,无法满足企业成长得需求,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难以实施,由于没有财务管理制度,创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出现混乱局面。财务管理损失越来越大。会计计量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计量准确性低,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急需探索与创业企业相匹配的创业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二、 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的对策

创业初期,加强创业企业主营业务和培养核心竞争力,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好营运资金,充分挖掘创业企业的潜力,必须针对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相应对策,优化财务管理的资源。

1、创新创业初期财务管理理念

创业初期,创业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了解市场,充分结合法律知识,制定与创业环境一致的可持续增长相匹配的财务管理制度,使用创业企业有限资源,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适度的增长率是监督机制建立的依据,企业财务管理者明确创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成长业务所需财务支持,建立合理的财务资源匹配规划和财务战略,以增强企业价值为目标,培养财务管理负责人、中层管理干部等,构建创业财务管理会计准则,融入创业企业流程和风险管理实务,创造有创业财务管理准则的良好财务管理内部环境。

2、健全配套财务管理制度

创业初期,创业企业根据企业的特点、具体经营情况,在符合会计准则体系的要求下,构建会计处理流程、财务信息系统,制定符合创业企业特点、经营特点的具体会计核算方法,通过培训增强财务会计的理解和操作,健全配套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安装适合的会计核算软硬件资源,对创业企业的财务系统及时升级,对财务管理会计资源及时整合,使用统一软件,加强对财务管理中资金的统一管理,提高资金运作的规范化、透明度及管理水平。

3、甄选综合素质高的财务管理人员

甄选在会计体系中财务报表列表、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核算等方面,有职业判断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观念、理念新颖,熟悉掌握创业财务管理的概念及框架,参与企业决策,有较高的应变能力、风险防范意识,能够优化财务管理环境,积极实施财务管理日常业务管理体系。

4、建立适合创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创业企业选择合适的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管理人员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严格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从财务管理初期就遏制造价行为的合理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强化资金管理,增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财产物资管理内部控制,在物资采购、存货管理等方面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维护财务管理安全。

三、 大学生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可行模式

大学生创业初期,经营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构建以资金管理、资金使用效益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确保创业初期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财产安全、增值,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创业者根据年度经营目标制定年度财务预算,遵循统一会计核算、统一融资、统一资产管理、统一财务报表的权责分明的原则,履行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责,负责财务预算的编制、分析、检查,制定创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缴纳各项税费,及时报送有关部门财务报告,统筹规划决策财务管理实务,实现创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体可行财务管理模式如下:

1、现金管理集权模式

现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集中强化:第一,银行账户管理,所有账户必须由财务负责人统一管理。第二,现金预测,对创业企业现有资金中融资规模有清晰的判断,掌握创业初期每个阶段可运用和必须支付的现金。第三,筹资管理,在现金预测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筹资方式,遵循价值规律使用资金,实现资金的内部控制,且审核、平衡预算,汇编总预算表,为将来的经营活动提供依据。

2、投资管理、利润分配采取集权、分权模式

创业初期,投资每一个有潜力的项目,必须根据创业企业发展规划,提出财务管理总目标,集中管理资金,限定资金总额,资金总额只能占很小的一部分,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实行分权跟踪管理,放活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利润分配是创业企业经营的核心内容,工资、资金分配实行总量控制,奖金分配和工资分配分权模式管理,实行自主分配模式。

3、创新产品部门彻底分权管理

创新部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自己的产品从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从订立合同、资产负债、留存收益等核算上,统一采取分权管理,企业有独立核算、制单、审查、记账的报表系统,创新产品部门属于创新型生产力部门,按照创业企业统一的会计制定办理有关手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初期,选择何种财务管理模式取决于创业企业的特点、创业企业的经营类型及创业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创业初期,资金量少,融资渠道狭窄,需要政府构建合理的扶持资金和创业企业管理资金体系,创业资金运作,从国家层面上需要通过会计原则和会计核算原则,规范创业投资业的行为,构建适合本行业的财务管理政策和理论,为创业初期,自主创新服务,以财务管理机制促发展。

[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等,财务管理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曼红,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8。

[3]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36—41。

[4]车嘉丽,中小企业可持续增长与财务资源平衡管理,[J],财会研究2005(8)。

[5]罗晨,魏巍,角色提升——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创业实训中的新作用[J],首都教育学报,2013年第4期。

[6]罗晨,魏巍,提高大学生创业融资能力的关键工具——商业计划书的编写,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第3期。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篇2

关键词:创业初期;财务岗位;财务制度;问题;措施

当前,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就业压力大。又是一年毕业季,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鼓励并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引发了创业小高潮。创业企业初期会面临很多问题,融资困难、成本管控难等等,致使创业企业初期极易忽视基本的财务准备,包括财务岗位设置和资金、成本、利润管理等财务制度建立建设,导致后期很多问题,制约企业发展。

1.创业企业初期存在的问题

1.1财务岗位设置不完善,分工不明确

财务岗位责任制指的是依岗分工,依责考核。受企业创业初期资金的限制,财务岗位设置不够完善,有的岗位空缺,有的甚至出现一人多职,比如会计兼出纳,这是财务工作的大忌,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极易导致账务不透明。一般创业初期工作人员配备不齐全,分工不明确,易使工作人员的热情不高,出现推诿扯皮现象,效率低下。

1.2资金管理制度不科学,控制力不够

资金管理一般包括筹资、投资、使用审批、预算等方面。首先,创业初期,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初创期信用度不够,再加上国家缺乏专门为中小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和信贷机构,企业融资困难。其次,初创企业急于收回投资,重视短期目标,投资盲目性较大,风险控制能力差。再者,初创企业整体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知识,一般不能做出科学的企业资金需求量预测。

1.3成本分析体系不完善,有效性较差

成本管理是指的是成本规划、计算、控制和业绩评价。首先,初创企业可能一味追求低成本,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悖;其次,初创企业成本分析所需基础资料准备不充分,企业重视度不够,成本核算分析不能给企业领导者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再者,企业没有进行科学的全过程成本控制,重点放在制造成本,忽视“隐没成本”,不能有效地进行规划和业绩评价。

1.4利润管理分配不合理,前瞻性不强

任何企业都是以盈利为最终的目的,然而利润的管理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首先,初创企业缺乏有效的成本预测,目标利润的确定不合理。其次,创业企业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强,易造成资金的浪费或者不能有效利用。最后,利润的不合理分配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极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2.创业企业初期的改善措施

2.1细化明确分工,确保提高工作效率

初创企业资金比较紧张,但应尽量设置完善的工作岗位,特别是财务部门互不相容的关键岗位,必须配备完善,有利于相互牵制,减少工作失误,提升财务透明度和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其次,企业要细化明确分工,确保工作到人,有利于培养部门感情,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2.2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金管理能力

初创企业首先要发挥主动性,通过多种形式来融资,如票据贴现、融资租赁、买方信贷等等,积极应对资金不足的问题,并对资本积累加以重视,减少依赖银行贷款。其次,做好投资筹资决策,有效使用资金,尽量让资金增值。最后,每笔资金收付的时间要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用活资金,比如提升存货周转率,最大程度提升资金使用效力。

2.3完善成本控制,提升管理决策水平

企业要全面建立成本分析体系,提供全面的相关资料;会计人员要提升自己素质,科学做好企业成本分析、预测、控制、业绩评价等工作。第一,企业要采取合理的低成本策略,做好成本费用管控;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优惠,做好税收筹划工作。第二,走制度化和规范化道路,成本管理中应用定额管理制度,做到计量、价格、质量标准化,便于控制预测,提升管理决策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2.4科学合理分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做好最优目标利润方案,综合分析产品价格、成本、结构等,合理制定目标利润。其次,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并不断扩大产品规模,提高企业收入水平。再者,站在前瞻性的角度来分配利润,促进资本结构优化,保持投资者利润稳中有升。既能为企业资金流的通畅提供保证,也能激发员工的热情,提高投资者的满意度。

结语

创业企业在初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每一步都是对企业领导者的极大考验。初创企业在开始就要构建良好的企业框架,建立基本全面的管理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做好成本的管理控制,科学合理地管理分配利润,让企业在一个健康科学的环境下运营,为企业未来的腾飞插上翅膀。

参考文献:

[1]梁毕明,朱文山.创业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2)

[2]付宏,夏清华.中国创业企业的战略选择:差异化还是低成本战略[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2)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篇3

【关键词】财务分析;现金流;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高级财务分析

一、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查尔斯·吉布森著,刘筱青等译《财务报表分析》;孙铮、王鸿祥主编的《财务报告分析》等等;二是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迈克尔·泰兰著,朱邦芊等译《财务比率分析》等;三是以财务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等。这三大体系最大的优点是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评价企业业绩较为客观。但这些分析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功能未得以充分体现。即企业的任何一种分析,必需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同时实现企业的财务发展战略。而以报表、指标、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往往注重于过去和现在,较少关注未来。

二是未突出企业“现金流”的核心作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注重实证研究,其中,有一种观点特别得到广泛重视,即上市公司股价不是取决于“每股收益”,而是取决于“现金流量”。从这以后,“现金流”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2007年1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说明,企业发展的“血液”——现金流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它应该贯穿整个财务工作的始终,财务分析也应当如此。

三是未突出企业外部环境——资本市场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限于企业微观层面,未突出与它相关联的中观乃至宏观层面的分析,这对于一千多家上市公司来说显然不能与时俱进。

四是未突出智力投资等新内容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分析物质投资的绩效,未分析智力投资的绩效,这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是不够的。

二、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设计思路

(一)传统财务分析内容向现代财务分析内容转变研究

该项研究在揭示现行财务分析不足的基础上,研究“现代财务分析”的特征、理论依据、转变的必要性,发展趋向等,构造“现代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

(二)现金流核心体系下财务分析的内容构建研究

该项研究以“现金流”为核心,重新构建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分析体系和应用体系。将现行“财务报表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和“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进行总结提炼,突出“现金流”的内容,构建以现金流为中心的新的指标体系。如构建融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投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运营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货币资金应用效率分析等。

(三)战略财务下的财务预测分析内容研究

将战略财务进行具体化,设立几个大的分支,并在该分支下组建新的研究内容,使财务分析都能同企业发展的战略一致。

(四)资本市场下的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

该项研究包括: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净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盈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证券市场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伪判别分析等。

(五)智力投资分析内容设计研究

本项研究是在物质资本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智力资本分析体系,揭示智力投资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创造智力投资分析的新体系。

以上各项研究要和实际密切结合。其思路是:选择2004-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2004-2007年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评价企业绩效数据、2004-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参考世界上先进的或标准研究指标,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财务指标标准值。

三、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具体构建

(一)财务分析内容框架要体现分析程度的层次性

财务分析的目标是为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决策有用的分析信息。为了满足各类不同人员、不同层次分析决策需要,应设计“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和“高级财务分析”三大分析体系。初级财务分析适应于各类专业人员的决策需要;中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及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的决策需要;高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企业高管人员战略决策分析的需要。

(二)初、中、高级三个层次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1.初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当今企业各类人员都要和财务人员打交道,企业的厂长、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供销、计划、统计、劳资、储运等中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会计,涉及到许多会计知识、财务制度。设置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要让非会计专业的各类人员了解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使其管理、决策行为符合国家规定;同时,了解会计的基本技术、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会计基本术语的内容,能看懂会计报表,并利用会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进行财务状况的一般分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决策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效益性。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知识构造应包括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分析》等课程内容,但不能过广、过泛,应高度概括,融会计主干课核心内容于一体,同时,财务分析的语言应公众化,不拘泥于会计凭证、账簿具体操作的圈子,主要让非会计人员了解会计的处理过程和数据的来龙去脉,能够接受会计的基本知识,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术。

根据上述要求,笔者设计的初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财务分析总论。包括: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的对象、财务分析的依据、财务分析的种类和方法。(2)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内容的一般分析。(3)非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非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的一般分析。(4)负债的一般分析。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一般分析。(5)成本费用的一般分析。包括:产品成本与生产费用、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成本费用的分析。(6)收入和利润的一般分析。包括:收入、利润及利润构成分析。(7)所有者权益的一般分析。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一般分析。(8)会计报表的一般分析。包括:财务报表种类、成本报表种类、会计报表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2.中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中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它主要是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进行专题(项)分析和综合分析。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较高的技术。

中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专题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专题分析、应收款项专题分析、存货专题分析。(2)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固定资产专题分析、智力投资专题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专题分析、其他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3)负债专题分析。包括:流动负债专题分析、长期负债专题分析。(4)经营业绩专题分析。包括:弹性预算法下业绩评价专题分析、成本差异专题分析、市场占有率专题分析等。(5)所有者权益专题分析。包括:资本保值增值分析、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分析。(6)财务综合分析。包括:杜邦财务分析、沃尔评分分析、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资本绩效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3.高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高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性的、较为复杂的决策信息。它一般要应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才能分析得出预测数据或决策数据。

高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资金流动分析。包括:融资资金流动分析、运营资金流动分析、“现金流”适配性分析等。(2)企业价值评估分析。包括: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法、经济利润评估法、相对价值评估法。(3)投资决策分析。包括:投资决策方法、投资决策一般分析、投资决策风险分析、基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期权定价分析。(4)企业整体功能分析。包括:企业整体分析、营运杠杆分析、财务杠杆分析、成长模式分析、财务危机预警分析。(5)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包括:市净率分析、市盈率分析、证券市场风险分析、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热点问题实证分析等。

【参考文献】

[1]陈石进编译.财务分析技巧[M].香港:香港财经管理研究社,1986.

[2]罗飞主编.企业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3]陈信华编著.财务报表分析技巧[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4]朱学义,周咏梅.财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5]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王治安领著.现代财务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胡奕明主编.财务分析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新明编著.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教程与案例(第二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9][美]斯蒂芬·佩因曼著,刘力,陆正飞译.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0][美]E.B.DeakinM.W.Maher著,孙庆元等译.现代成本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2.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篇4

一、财务分析的功能演进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它以报表、数据以及其它资料为基础,能够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自财务分析出现以来,其功能一直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在二十世纪初,银行最先分析如何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还款的保障程度。二战之后,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进一步重视管理工作,而要想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根据财务分析提供的资料。这时候,财务分析已经成为加强企业管理的现实需要。伴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财务分析的功能越来越凸显,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常常通过财务分析来了解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情况,为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二、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的不足与面临的挑战

传统财务分析采用沃尔评分法和杜邦财务分析法,尽管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所选指标的目标指向不准确

不管是沃尔评分法还是杜邦财务分析法,他们所选择的指标的目标不明确,对于前者所选择的七个指标来说,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没有解释相关的原因,更没有指出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尽管后者克服了这些缺陷,但是它在评价的过程中,将净资产报酬作为最核心的指标,然而,该指标并不能衡量企业创造的价值,因而通过该方法难以全面掌握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会计数字没有考虑营运资本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在实际运行中,如果没有考虑资本投资,会计收益就不能反映价值创造。

(二)财务指标体系在财务分析时存在不足

对于传统财务分析体系来说,财务指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分析者主要是通过对关键性的指标进行分析,从而达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目的,熟知企业的经营效益。然而,在财务分析体系当中,一些指标不合理,内在含义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不仅理论上存在着缺陷,在实践上也难以发挥作用,影响了财务分析体系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仅仅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市场份额等等也需要考虑,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财务分析忽略了企业所在的经营环境

经营环境对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忽视考虑所处的环境,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对企业经营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销售净利润的含义是什么,它反映的是何种关系,影响净销售利润的指标有哪些等等。如果对这些不做全面的分析,必然影响企业的正确决策。

三、价值创造视角下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构建

财务分析体系在企业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弥补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的不足,充分发挥财务分析体系的作用,文章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价值创造的视角,提出了一种财务分析体系,下面主要介绍该体系的结构与作用。

(一)体系结构

在结构上,该体系是以EVA为核心,首先是对EVA进行初步分解,以建立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主干分析指标。然后利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模式不断往下分解,并建立次级分析指标。此外,该系统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能够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修正提供必需的信息,有利于战略制定的完善,提高战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上述指标的基础上,该体系还要作相应的延伸,建立基层分析指标,从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

(二)体系的分解与作用

企业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发现财务分析当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发现潜在的驱动价值创造的因素,评估企业当前的价值创造能力,并指出改进方向,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这也是建立该系统的目标和宗旨。EVA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度量股东价值的实现程度,能够给与人们以正确的引导,也就是说,EVA不仅能够促进价值的创造,提升企业的效益,同时也能够促进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对EVA进行初步的分解之后,不仅揭示了EVA创造价值的基本方式,进行直接驱动的相关因素,还有利于将来进行财务分析。而企业也能够认识到,在他们的实际活动中,只要能够最终驱动几个因素,就可以提升价值。通过分析该体系结构,我们可以得知,当企业能够满足下列任何条件的时候,EVA就会增加,进而促进价值的创造,对整个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提升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当WACC和投资资本不发生变化的时候,增加RONA,EVA就会增加。随着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不断凸显,RONA往往会超过WACC,并能给股东创造价值。如果WACC降低,也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

第二、投资回报率高于资本成本率。在企业运行的实际当中,如果投资回报率高于资本成本率,那么,总资产的价值创造力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增加投资,扩大企业业务的规模等等。然而,只是简单的扩大投资还远远不够,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效益的提高,还应该不断寻找新项目,使回报率高于投资率,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第三、从亏损型项目抽回资本。也就是指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处理好不良资产,减少其在企业总资产的占有率,充分发挥资本的综合效益。当企业的某个部门,或者整个企业关闭或者被卖掉的时候,必然会带来投资资本减少。如果减少部分超过RONA与WACC之间的差距带来的补偿的时候,EVA就会增加。价值创造的目的是使附加值得到最大化,并不是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在实际工作中,增加市场价值或者减少资本投入,都可以达到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目的。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篇5

一、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缺陷

(一)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现行应用最为广泛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它以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中列报项目的相关金额为基础,通过计算相互联系的财务比率指标,来全面、系统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并未运用杜邦分析体系进行财务分析,这说明杜邦分析体系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不仅如此,如今管理会计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亟待完善,为下一步企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

1. 缺失现金流量表数据。一方面,充足的现金流可以使管理者在维持企业日常运转的基础上进行多元投资获得额外收益。另一方面,债权人考虑企业是否有能力偿还债务时,其偿还工具最主要的形式仍然是现金。因此,将现金流量表数据纳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是有重大实际意义的。

2. 缺少非财务指标。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只关注财务报表是片面的,因为企业为了吸引投资会进行盈余管理,最终的财务报表一定会做到尽善尽美,计算出的财务比率可能也会存在潜在粉饰因素。因此,更多地要分析评估财务报表以外的信息,即各种非财务指标。例如,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的产品的市场份额等。

二、完善建议

(一)引入现金流量表数据

1.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该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表示每个单位流动负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保障程度,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流量数据,而流动负债是存量数据,流动负债建议使用期末数而非平均数,因为偿还债务的金额是期末金额而非平均金额。

2. 销售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收入。该比率反映了企业的销售收入中,现金收入所占比重,比重越大,说明收现能力越强。该比率应当同应收账款周转率结合分析。

(二)考虑非财务指标

1.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一大核心竞争力。无形资产中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等可以从企业投入金额的角度反映这一能力。这类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的无形资产,笔者将其定义为技术创新无形资产。

(1)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变动率=(技术创新无形资产期末账面原值-技术创新无形资产期初账面原值)/技术创新无形资产期初账面原值*100%。首先,笔者认为变动率中应引用账面原值。若使用账面价值,当年累计摊销数大于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增加净值时,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年末账面价值会小于年初账面价值,得出结果为负数,误导了该指标的使用者。其次,变动率若为正数,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无形资产投入在当年增加,变动率越大,说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越高。最后,应当综合分析一个企业连续几年的环比变动率,从而把握企业的经济战略。

(2)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占比=技术创新无形资产/资产总额。这里的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应使用账面价值,与总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对应。该比率适合在同行业中进行比较,占比较高的企业,说明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更为重视。

2. 市场控制能力

一个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市场占有率来进行反映。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越强,稳步扩大的市场占有率就会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供保障。市场占有率既可以以销售额作为基础,又可以使用销售量作为基础,笔者采用销售额,因为其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容易获取。市场占有率=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三、案例分析

笔者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三家上市的家用电器公司为例,运用新增指标进行分析。

(一)新增现金流量表数据分析

表1反映的是2014年格力电器、青岛海尔和美的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看,短期偿债能力海尔最强,格力和美的都位列其后。但是,从新增的现金流量比率的结果进行分析,美的的短期偿债能力最强。这表明了美的较海尔、格力有更充裕的现金流偿付短期债务。由于一般多用现金偿还短期债务,现金流量比率较前两者更有说服力。

表2反映的是2014年营运能力指标。在传统的营运能力分析中,在总资产的营运能力上,格力弱于海尔和美的,但是在应收账款和存货的营运能力上格力领先,尤其是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再从销售收现率的角度来看,格力的销售收现率最低,说明销售过程中现金收入较海尔、美的少。但是明显领先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弥补了这一缺点。

(二)非财务指标分析

1.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从2010年至2014年的数据来看,格力电器技术创新无形资产规模在不断增长,并且每间隔一年就会加大投入。通过附注可以了解到2011年和2013年对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的投入额增大,因此当年研发项目较多。

与海尔和美的相比,格力的技术创新无形资产规模有着明显的领先优势,说明格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同行业中非常出众。但是格力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却少于美的,说明美的在经营战略中加大了技术研发项目的投入。在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的家电行业,美的作为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应当引起格力电器足够的重视,加快研发创新。

2. 市场控制能力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篇6

摘 要 EVA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切合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发展方向,同时其分析过程既利用了现有的会计数据,结合初级财务报表分析,又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调整,在降低了会计数据中失真的影响情形下,从而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

关键词 财务分析 EVA

一、EVA财务分析系统简介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财务分析系统是由财务角度度量企业财务状况及企业业绩的指标,主要是由财务角度分析企业在现有资产上取得的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是一种结合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综合性价值管理理念,EVA将股东价值最大化定位为财务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价值的实际运行分析,由公司财务角度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委托―等问题并促进企业管理者能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行为准则,从这一意义上讲,实现了现代企业由传统的利润管理转化为向新兴的价值管理。EVA在公司财务分析领域运用减少了传统会计指标对经济效率的扭曲,能够真正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其与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将权益资本成本也计入资本成本,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价企业或部门的经营业绩,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或部门的资产运作效率。EVA在财务分析领域有三个基本参考变量: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公司资产期初经济价值和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三个指标并不能直接从财务报表中取得,在遵循相关财务数据调整基本原则前提下将会计结果转化为经济结果。

二、EVA财务分析核心思想

EVA主要功能是由财务角度度量企业财务状况及企业业绩的指标,是指企业在现有资产上取得的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这种差额是结合会计信息及针对具体情况对会计数据进行调整计算而来,具体来说,就是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减去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调整后的公司资产期初的经济价值,其具体公式为:EVA = 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司资产期初经济价值。

从公式可以看出,营业净利润调整必须结合企业收入、营运成本、资本成本、税率等要素;公司资产的期初经济价值涉及到资产的市场价值调整及企业资本资产内部各种资产的加权乘数等,也即是考虑EVA 各项要素的前提条件下,企业应依次计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对相关项目的预计收入与成本加以、对税后净营业利润进行计算、确定企业各个年度的EVA值。因此来说要在运用EVA财务系统分析公司财务现状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必须总体上结合企业运营收入、支出及资产市场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到局部到单位的收入支出因素。因此,EVA是一个运用全局因素来衡量业绩的指标。但是其本身是财务指标计算的结果,由于财务指标只是提供一个量化标准而无法形成价值判断进而直接指导企业的财务活动,其结果也无法明确经营中的哪些因素影响了价值创造。因此在运用EVA财务分析系统时,需要分析驱动该财务指标的相关非财务因素才能为内部经营管理服务。构建基于EVA的财务分析体系最佳途径需要结合财务分析体系中的因果分析逻辑,从这些财务指标入手链式分解,找出会影响这些财务指标的价值链驱动因素,形成一个完整的因果价值体链结构,并因果关系链将其联系起来,以结合形成企业价值统一体。

确定运用EVA价值因素体现以下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类:EVA的财务性内在关联推动因素。EVA 财务分析体系中,EVA是分析财务效益的基点,同时是基本财务报表分析的进一步指标量化,结合本文EVA计算公式可对其进行初步分解,得到下一级财务指标。第二类是EVA的内在非财务性推动因素。由于企业内部效益体系由自身的所有价值活动构成,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内部价值效益增值的主要活动包括生产经营、物流配送、技术研发等。同时通过对企业纵向分析则反映了企业外部价值链既是与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价值链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对以上分析两类影响企业财务体系运行因素,可以清晰地运用EVA财务分析系统,把以上内外因素量化、通过初级的财务报表分析,形成EVA系统需要的财务变量: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及公司资产期初经济价值。结合有关财务的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企业利用EVA财务系统理论建立综合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照相应的评价分析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分析,最终得出EVA财务指标。

三、结语

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EVA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切合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发展方向,同时其分析过程既利用了现有的会计数据,结合初级财务报表分析,又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调整,在降低了会计数据中失真的影响情形下,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因此我国企业财务分析应全面引入EVA 思想体系,重视资本成本、风险权重加权,同时突出主营业务收入,鼓励价值创造,将企业资本成本与股东财富创造的思想有机结合。构建具有风险控制体系及价值增值的综合财务管理分析体系。

参考文献: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篇7

一、企业初创期的财务战略

(一)企业初创期的财务特征初创期企业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抵抗力很弱,随时都有生病的可能,因此这一阶段的企业应该把如何生存下去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在初创阶段企业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投入,产出很少,企业形象尚未形成,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能否成功决定着企业能否成功。因此初创企业的努力方向是研发新产品,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在这一阶段企业大部分是亏损的,并且研发能力不足,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大。

(二)企业初创期的风险分析企业在初创时期主要会面临的风险有:

(1)经营风险:一方面由于厂房的建造、设备的购置、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拓展等,企业需要从外部资本市场上筹措大量的资金来保证企业所需各种资源的及时投入,同时由于企业尚未建立一定的市场地位,信用度不高,金融界对企业还缺乏信任感,这使得企业的外部筹资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企业新产品的价格、销售量都比较低,资金回报率低,企业内部资金积累还需要个过程,这些都使企业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

(2)管理风险:企业初创时期,由于企业规模小、员工少,成员之间因为共同的理想而结合在一起,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职责不清,企业更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非常脆弱。因此在这个时候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风险也很大,极易形成缺乏长远意识的短期行为。

(3)财务风险:企业创立之时初始资本投入不足,资本积累能力差。由于创业期企业缺乏专业管理人才,资金使用随意性大,又没有制定有关库存管理与资金结算方面的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此相关的就是资金周转效率不高,往往缺乏严密的资金调度计划。这种忽视内部财务管理的结果就是会发生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

以上三种风险是相辅相成的,其中经营风险是主要风险,管理风险是次要风险,而财务风险则是前两者的综合结果。这些风险的客观存在,增加了企业投资失败的可能性。

(三)企业初创期的战略重点:吸引风险投资者由于企业刚刚起步,市场知名度低,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企业总体价值较低,没有得到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青睐,使得创业期的企业缺乏通常的融资渠道,缺乏负债融资的条件,只好用权益资本支撑企业的各项资本支出;有时不得不利用降价来刺激销售增加收入,甚至把产品价格降到生产成本以下,结果是卖得越多亏损就越大。因此,解决资金问题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

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经营风险是最高的。这些风险包括:产品能否试制成功;如果试制成功,它能否被潜在的客户接受;如果被接受,这个市场能否扩大到一定规模,以给予该产品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补偿投入的资本;即使这些都能实现,公司能否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立足于该行业等等。由于这种高经营风险,企业只能吸引那些想从事高风险投资,并要求获得高回报的投资者。因此,企业初创时期的战略重点为吸引风险投资者,以解决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

二、企业成长期的财务战略

(一)企业成长期的财务特征企业渡过了创业阶段就会迎来企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个阶段新产品已经成功地推向了市场,销售规模开始扩大,主导产品已经形成,有一定的销售收入和现金流量,相对于初创阶段企业的筹资变得容易了,但用于研发、扩大生产能力以及市场占有率等的资本性支出较多,企业仍然需要较多的现金投入。在成长期企业的经营风险虽然比初创企业有所减少,但是其绝对数值仍然很高。

(二)企业成长期的风险分析在成长期企业的经营风险虽然比初创期有所减少,但是其绝对数值仍然很高,这种高经营风险主要因为:

(1)资金需求巨大。由于新增项目的增加及各子公司对项目投资的冲动,以及大量的营销费用(如广告费)的增加,形成较大的资本需求。但从供应角度来看,由于此时企业集团可能处于产品的市场开拓期,大量的营销费用并没有带来大量的现款,应收账款被他人占用,从而形成巨大的资金缺口。

(2)盲目扩大规模。企业在其创业阶段能够生存与发展就在于其规模“小”的特征,但许多企业都希望能够扩大规模,实行多样化生产,这使得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投资,忽视自己核心能力的培育,容易步入扩大规模的误区,导致其实力下降,资源难以为继。

(3)财务需要规范建设。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张,企业对财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财务制度不健全和内部控制薄弱就成为成长期企业的问题。比如,财务部门的定位仍然是算账、记账,处理和管理财务数据,不分析企业财务数据报告能否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不能从总体上对生产经营活动做出长远安排。

(三)企业成长期的战略重点:提高资金运作效率成长期企业需要壮大自身力量,而仅仅依靠权益资本显然不能满足这种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财务应做好资金筹划,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眼光应放在长期财务战略上。企业应随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结构,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在高效益的拳头产品上。

在成长期,融资渠道趋于多样化,因而必须在各种融资方式间进行选择取舍。只有当企业资本结构处于最佳状态时,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因此,企业必须制定最佳的资本结构政策,充分利用杠杆效应。同时,还要不断扩大和维护市场份额,因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通常是其产品或服务已经获得市场接受,企业要保证产品生产供应的及时性,不断地提高产品的生产服务质量,以保证对市场份额的占有率。

三、企业成熟期的财务战略

(一)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特征当企业步入成熟期后,企业盈利能力达到最大,获利水平相对稳定,业务收入在缓慢增长,由于企业扩张潜力有限,产生多余的现金流量。这一时期,市场份额和资源配置都较为稳定,企业资源投入达到一定规模后保持相对稳定水平,人力资源以及各种无形资源在企业的资源配置中占有相当的份额,企业资源结构趋于科学合理。因此,这一时期是企业的“黄金”时期,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多元化经营和不断创新变革等,尽最大可能延长企业在这一阶段的停留时间。此时,企业财务管理更需要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采取积极的以攻为守策略,不断创新,尽量回避成熟期的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的“二次创业”。

(二)企业成熟期的风险分析企业在这个时期主要面临的风险有:

(1)缺少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多数企业都是从生产某种产品或者某类产品起家,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该种产品已经进入成熟期,由于市场上竞争者的进入,价格竞争成为企业使用的普遍手段。价格降低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因此这种市场状态限制了企

业的进一步发展。此时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方法是促进企业继续发展的途径。

(2)面临管理重点的转移。当成熟期到来时,必将导致企业管理重点的巨大改变。在早期成长阶段,企业管理重心是整个市场和市场份额,而现在要让位于关注盈利能力,维持已经达到的销售利润率。这就意味着在管理风格上要有所变化,因为早期成功的主要因素在销售量更为稳定的成熟阶段不再至关重要。如果在这个转变中,高层经理能在一些恰当的方面找出关键的变化,这必将是很有益处的,可以在管理上有意识的加快促成这些变化。

(3)面临成长极限。成长极限是指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企业的成长速度在达到一定的水平以后所处的一种很难进一步提高的状态。企业经过生命周期前两个阶迅猛发展,进入成熟期后,往往难以维持辉煌,普遍呈现快速衰退的现象,如何解决成长极限问题成为企业研究的焦点。

(三)企业成熟期的战略重点:维持当前的利润率由于成熟期的企业对未来增长前景预期较低,因而股东要求提高股利。此时企业战略的重点应放在盈利能力上,维持已经达到的销售利润率,财务战略选择应以保持利润和保持市场为目标。同时为了防止衰退,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在自己的强项方面已经站稳了脚跟,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等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企业有多余的资金和能力涉及企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此时,企业可采取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的投资战略,通过多元化投资战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四、企业衰退期的财务战略

(一)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特征进入衰退期后,企业销售额和利润额都明显下降,新产品和大量替代品出现,产品供大于求,市场需求开始逐渐减少。有的企业开始向其他更有利可图的行业转移资金,企业就此进入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有的企业仍继续保存在原行业中,这是因为它们在成本、与供货商的关系、财务控制等方面有良好优势,仍有利可图。有实力的企业会选择价格下调和更为宽松的信用政策。价格大战造成企业的盈利下降,商业信用的放宽造成企业应收款项余额增加,企业的坏账损失增加。这时,股票价格开始下跌,发行股票、债券融资十分困难,银行信用贷款收紧,企业筹资能力下降。在企业现金流转不畅、融资困难的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状况开始恶化。

(二)企业衰退期的风险分析企业在衰退期面临的风险有:

(1)竞争能力下降。企业进入衰退期时,由于竞争加剧,创新能力减弱,原有产品逐渐被市场所淘汰,销售额下降,产品供大于求,而新产品却很难推出,企业业务发生萎缩,竞争能力下降。而企业潜在的投资项目又尚未确定,因此企业容易走向破产。

(2)闲置资金被滥用。这一阶段企业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但销售量出现负增长;企业收回了大量的应收账款,潜在的投资项目没有确定,大量的闲置资金很可能被滥用,因此如何尽快回收资金并保证被有效利用是财务管理的重点。

(3)单位成本增加。当销售业绩开始下滑,高额的固定成本使产品单位成本增加,将很快使公司陷入严重的亏损境地。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篇8

【关键词】初创型企业;内部风险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和落实,全国掀起了创业的热潮,其中不乏未有社会经验却敢于努力尝试去实现心中所想的大学生。然而初创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会因为创业者的初来乍到而心怀仁慈,所以客观理性地去认识了解一个初创型企业将面临的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初创型企业主要有规模较小,市场份额小,生产批量小,销售额增长慢,销售费用较高,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多呈现负数等特点。另外,初创型企业初始运营资金短缺,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管理者很难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等等因素都决定了初创型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而细数外部风险又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社会文化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产业风险、信用风险等;内部风险又包括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一般来讲,外部风险具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而内部风险却是可控的,本文将从内部风险出发,分析初创型企业所存在的内部风险。

初创型企业内部风险主要有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接下来我们从风险点进行浅析:

一、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整体损失的不确定性,这里损失可以理解为经济利益的损失,也可以理解为非经济利益的损失,比如竞争优势减弱。

1.就市场定位及战略实施而言,初创型企业由于缺乏社会资源和经验,加之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很难做到准确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市场定位的同时,无疑会耗费相当一部分人力财力甚至市场机遇。另外,在整体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企业发展偏离战略目标而最终导致企业偏离既定市场定位的风险。

2.就战略制定及战略管理而言,如果战略制定者未能对市场做深入调查和了解,就不能准确把握目标客户的需求,在制定发展策略时,对策略可行性和实效性的掌控就可能出现偏差,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初创型企业在战略发展过程中对于战略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战略部署不当,可能导致创业模式、创业理念以及服务或产品特点被前辈企业以不正当竞争方式采用,并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从而迫使初创型企业退出市场或转向新市场。再者,企业在发展初期可能会因急于打开市场而忽略整体战略管控,为了短期利益最大而频出短视行为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可能面临的战略风险。

二、经营风险

1.从企业组织结构设置讲,一个成功的企业在组织结构设置上一定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完善的组织结构对于整个企业有条不紊地运行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而初创型企业组织构架不完善,管理层职责不明晰,管理制度不合理,这会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漏洞以及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另外,初创型企业的重心大多放在如何开拓市场上,常常忽略内部监督机构和财会机构的建设,从而出现内部监管不到位以及财会制度薄弱而引发的资金运营风险。

2.从人力资源讲,企业的人力资源既包括创业团队也包括员工。创业团队及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创业初期容易出现控制权集中的现象,而决策者作为初创人市场经验不足,对市场了解及产品定位是否能很好地把握至关重要,一旦做出不合理决策就会导致风险,这对于抗风险能力弱的初创型企业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另外员工的素质也很重要,不仅要考虑所招聘员工的专业和能力,对他们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的考量也不容忽视,这就表明了在人才招聘及配置中所面临的风险。

3.从供―产―销环节讲,采购的原材料价格波动、原材料的质量及保管情况、产品生产成本的把控、产品生产进程和质量、产品投放市场的时机、销售策略的制定及实施、应收账款的收回以及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等方面都可能出现风险,每一细小环节都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而对这些细小风险的管控则是企业能否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财务风险

初创型企业常常忽略财会制度的建设,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会出现由于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和专业素养不足而引发的决策性失误。

1.在筹资方面,初创型企业筹资困难,筹资渠道比较窄,缺少固定的资金来源以保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另外,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决定了在负债到期日能否按时归还,是否会出现负债风险。

2.在投资方面,一般来说初创型企业的投资活动并不多但也不是不存在,企业能否把握恰当的投资时机、所选择的投资对象是否合理以及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等都存在相应的风险,如若到期时不能及时回收资金,可能会使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3.在资产管理方面,企业在初创阶段缺乏经验,对资产管理不到位,会出现资金利用率低下、资金配置不合理甚至浪费的风险等,这些财务风险都是初创型企业应当重视并注意规避的。

基于以上对初创型企业内部风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还是财务风险方面,任何一个小的环节都充满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深入认识和及时防范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保障。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企业若要长久稳定地发展,任何一个细小层面的风险都必须加强管控,既要做到宏观把控,又要注意微观深入,以确保企业稳健迅速地成长。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