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校教学指导思想8篇

时间:2024-03-10 08:21:46

高校教学指导思想

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篇1

一、现今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及思想现状

(一)就业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契机下,为我国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机会,解决了许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尤为明显。就业问题是高职院校关注的首要问题,从本质上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2]。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增大,许多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时,转变了办学方式,建立了相关实习基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期学生能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顺利就业。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很多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设置了学历门槛,只招收那些学历高的毕业生,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难度。同时,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了一些不良情绪,导致就业受到影响,如期望过高、贪图舒适及缺乏自信等。

(二)思想现状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既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学习相关实践知识,但往往忽视了就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面对变化的就业市场时,由于缺乏必要了解,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盲目情绪,不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3]。很多毕业生没有认识到到现今就业形势的变化,认为大学生仍然是时代的“宠儿”,殊不知现今的高等教育已是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在就业时不能正确认清自己的价值,就业时期望过高,因此不利于就业。部分毕业生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时,只找一些较为轻松的岗位,导致就业困难。另外,企业招聘员工时,首先看毕业生的学历状况,对于高职院校出来的毕业生比较轻视,这也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

二、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短期性

一些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存在时间短的问题,只在学生临毕业时进行。并且,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相关课程较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一些授课老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中,只对国家的就业政策及社会上的一些就业信息进行讲解,而没有对就业问题进行全面专业的阐述[4]。导致一些学生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就业指导的实际作用,而在正式就业时,出现种种问题。

(二)专业素质不足

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只当做每个科系日常的任务,由班级的辅导员或是其他负责学生管理的老师承担授课。他们虽然积累了相关经验,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也比较了解,但毕竟这些老师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同时缺少职场求职经历,这种状况下,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好,并出现了诸多问题,限制了思想教育作用的发挥。

(三)内容与实际出现脱节

就业指导时,一些高职院校选择专家演讲等形式,指导内容上注重对现今的就业形势以及技巧的分析。或在指导时,只单纯讲授如何找工作的问题。这种就业指导的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一定描述,而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职业道德及求职时应该保持何种心态的教育[5]。这种教育方式与学生的求职实际存在脱节,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进而导致学生的就业难题难以解决。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途径

(一)全程教育

如前所说,一些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课时很少,就业指导很难发挥应有作用。今后的就业指导应贯穿整个高职院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注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以往时间短的状况。高职院校可设立相关就业指导工作教研室,由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牵头,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整改,积极改变就业指导的开展方式,从而有效强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二)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首要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性人才,现今,许多高职院校已将就业指导作为重要工作来推进。在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融合其中,并视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要想实现这二者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加强学校的就业指导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就业指导队伍[6]。另外,应对学校各方优秀资源进行整合,为强化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提供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全面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三观教育及职业素质教育等。通过班级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就业态度及就业理念方面进行指导。之后,由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向学生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及就业技巧等,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全面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选择好相关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解决学生就业时遇到的诸多问题[7]。通过对学生开展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从而更好地就业。

(三)指导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就业。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要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及针对性,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效果。另外,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对于学生就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观、择业观,还能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使就业指导工作取得实效。

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社会经济发展和高职生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造成了目前高职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中造成高职生就业观偏差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缺失。因此应该在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讨就业指导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生就业指导中的缺失

1.1 在思想层面上的缺失

高职学生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的态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思想层面的主要体现,如就业观、社会责任感、职业理想和成才观等。对高职生来说就业是一种职业选择的行为,也是高职生人生价值的一种选择,体现了高职生的价值观。就业指导不仅是对高职生的择业进行指导,同时还涵盖了培养、教育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就业素质。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充分,在就业指导中大都把提高就业率看作第一要务。大多院校只是在毕业班的最后学年或学期开始就业指导课程,强调进行实用性择业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技巧,对学生的成才观、职业理想、就业观和职业道德等的培养教育涉及较少,无形中弱化了对高职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致使部分高职生没有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形成了功利化的职业价值标准。

1.2 在道德层面的缺失

个体对职业道德素质的态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道德层面的主要体现,如法律意识、诚信意识等。在全社会中从总体来看高职生的法律意识和整体道德水准处于较高水平,高职生对未来的精神追求处于较高层次,对报效祖国和建设祖国有很大的决心和激情。高职院校对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高职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面临就业的时候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缺失使高职生脱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高职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受到社会多元化价值的影响明显的实用化和功利化。

1.3 在心理层面的缺失

高职生对心理品质的态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心理素质层面的主要体现,如自信心、沟通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高职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就业心理压力。有关调查显示80%的高职生认为在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就业压力是首要烦恼问题。长期以来社会需求都是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的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没有重视和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和择业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缺少导致面对就业压力时很多高职生出现了焦虑、烦躁不安、沉迷网络和玩世不恭等心理问题。

2 在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思想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高认识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核心和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处于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地位。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来满足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需要。这种人才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思想品德的同时还要具备职业角色技能。高职院校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为就业服务”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全程化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现实社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规划,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促使高职学生对就业形势和我国国情产生理性认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主观选择与客观需要,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2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完善

1)在就业指导中渗透对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就是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就业问题上高职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就是他们的职业选择、就业目的、如何获取职业的看法和观点。只有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才能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引导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事业与金钱的关系。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就业指导中对高职学生加强奉献社会、爱岗敬业、服务群众、诚实守信等内容的教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纪律、作风、职业态度、义务和荣誉等方面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使其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3)加强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目前高职学生就业后的稳定性较差,就业率不高,同时还存在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因此必须在就业思想教育中加强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机结合就业政策导向、就业市场预测、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就业素质准备等引导高职学生对就业形势和基本国情进行理性认识,使高职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让高职学生树立“劳动就是就业”和“大众化”观念,积极主动的到基层去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总结,面对目前高职学生就业的现状,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在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精神,让高职学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的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冉思丝.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杨程茵.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南华大学,2013.

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篇3

一、高校教育发展的意义

为了培养出跨世纪的新型人才,21世纪的高校教育必须是教育技术不断革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入发展的教育模式,只有这样,高校教育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才能切实的提高。上世纪的大学生是社会的宠儿,新世纪的大学生却成了毕业即失业的社会弃儿。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素质,是新世纪高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以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创新发展为指导思想,旨在提高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撑。

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发展的必要性

在新世纪,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必将引起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由此而出现将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竞争准则。为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世界各国都对构建新的教育体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使人们开始重视体育在培养知识复合型、思想开放型和能力综合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突出高校体育的特性,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即学习注重理性、文化性、娱乐性、生活性、实用性的特点,并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渴望,促使他们提高技能为其娱乐交往服务,使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为学生追求体育文化的要求服务,使健身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为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锻炼、自主评价服务,使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实际需要贴近。

三、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发展的途径

(一)服务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新世纪高校体育中,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在新世纪,学校体育将表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市场化趋势,鉴于此,高校体育应根据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使命来指导和规范高校体育各要素和各环节的改革,使之顺利地与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接轨,并纳入终身体育、生活体育的轨道。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在各个时期都要接受体育教育,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将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为终身健康打好基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社会需要哪些综合能力强,头脑灵活,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突出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在这些新型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保持旺盛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是进行创作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健康的体魄在他们的生涯发展历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终身体育作为人终身需要从事体育活动的发展理念,在人的职业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要将体育运动作为人一生从事的活动项目,就要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思,终身体育行为。高校作为大学生活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机构,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刻,是生涯发展前期获得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在高校体育中,我们要将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在教学目标确立,教学任务的实施和完成过程中,逐渐的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发展理念。要培养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中不断进行的任务和目标,把终身体育发展作为生涯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致力于素质教育不断提高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要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只有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需求相结合,才能使高校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才能使高校体育在教学中发挥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用自己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个人的教学素养,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中探寻它们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在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教育指导思想。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成长发展观。人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素质的养成与提升。

(三)以学生的创新发展为理念

面向21世纪的体育人才,除了有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较强的体育专业技能外,更为根本的是要具备人文、环境、社会发展的观念的整体素质,这是“为人之本”,更是“立业之基”。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追求崇高目标的价值观,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真正有意识地培养完满美好的人性、健全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行为;价值观教育;实践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够得到加强,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取决于是否能够体现出时代性。因此,只有很好的体现出时代性,才能够准确的把握现今高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其工作的开展具备创造性的特点,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吸引力。

一、学生道德行为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

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就是学生发展成人才的最根本依据,若未能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好的政治素质,高校学生无法实现开拓、进取及创新的精神,也未能很好的担起下一代的重任。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从中来对高校学生进行改造,帮助高校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靠自身的思想来抵挡腐败思想的侵蚀[1]。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善于利用理论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手段,把理论教育转变成高校学生的信念,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从中不断吸取经验,进而不断培养、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各项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学生清楚的了解国情,能够积极研究社会的发展历史,从而不断发现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文化,不断增强集体观念的意识,积极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诸多的实践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有效的形成帮助并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社会力量,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在学生道德行为中达到正确的政治方向,运用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以此来塑造指导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保障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上,应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树立,从而实现理想信念的产生,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和积极实践的过程。高校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正是对理想信念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思考。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从学生思想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要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级别、不同思想的同学,对其进行分层、分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2]。对于刚步入校园的新生来说,将树立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团队意识作为重点培养的目标,让其懂得如何很好的与人相处,从而能够更快的进入到学生的角色。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让其清楚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既能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合理的锻炼,在社会上发挥出其个人的优势,也能使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充分的展示着个人的能力。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应不断教育其能够稳定心态,正确面对社会所发生的实际状况,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积极努力的参加就业。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高校学生通过自我消化和调整的过程,从而引导其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从切身条件创建符合自身的实际理想和奋斗目标,成为真正富有理想、有素质的现代化高校学生。

三、加强意志思想政治教育并进行实践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中上等智力水准的高校学生来说,其是否能成为有用之人,并不是取决于智能上的差异,而是取决于以人格因素作为主导的心理品质。由于学生的人格因素最终还是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鉴于此,高校学生要想成为有用之人,以此来实现自身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就应该靠自身的意志来建立科学的、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得到高度重视,使其能够进行有效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追求高目标、富有责任感、具有耐心、毅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等优质的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强调学生对自我意识和成才方面的教育[3]。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应不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其要求具有强烈的创造力、敏锐的观察力、精准的记忆力以及优良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社会综合实践是息息相关的,两者之间紧密联系,时间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创新能力需具备的条件和素质进行培养。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有意识的通过综合实践来对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但绝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不断积累。知识为创新教育提供充足的原料,创新是知识的转化与整合,而综合实践就是知识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将理论转变成现实,知识转变成创新意识,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如在假期时间或是空闲时间,要求学生了解社会,深入到社会中,并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进行实际体验,逐渐形成符合自身的独特观点以及思想意识,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锻炼,随之也不断增长了其丰富的生活阅历,开拓了其敏捷的思维,也不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考察中,使学生亲自感受我国历史的庄重和威严,从根本上真正的体会到国家发展在不断的变化,通过正规的考察,使得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文化。与此同时,受到了系统性、专业性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不断丰富了创新思维。

四、结论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也是在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对其进行高度重视。在高校所培养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得到重视,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好,是高校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若高校学生未得到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就无法得到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高校不断加强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向前的发展。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成才的重要环节,在新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充分掌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张伟华,孙文娟.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J].文学教育(下),2017(03):166-167.

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篇5

论文摘要:在各种思潮相互涤荡的今天,“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成为每一所高校必须研究的首要课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创新的理念、统筹兼顾的理念,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投身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伟大实践之中,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可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贡献力量。

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多极化在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世界的每个角落,各种思潮在相互涤荡,各种价值观在相互碰撞,中国也无不例外地卷入其中。中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成为每一所高校必须研究的首要课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历史的责任落到了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肩上。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不辱使命,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据此,本文主要就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与同仁共同探讨。

一、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树立发展的理念,坚决维护发展稳定大局,切实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高等院校是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它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法制出版社)的任务。如何才能使高等院校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使高等院校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认识清楚,落实到位,关键在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上,必须把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树立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服务的理念,自觉维护发展稳定大局,切实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根本。

1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担负着树德立人的重要职责。

必须充分认识肩负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队伍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队伍建设的主体,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头脑,打牢他们的思想基础。

2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切实维护发展稳定大局,切实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般说来主要由学校的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构成。高等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这支队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落实责任制。

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内容,负责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按照党委的部署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进行指导。

我们必须使这支队伍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

针对这一系列实际问题,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坚信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要齐抓共管,发现问题,必须加以引导和解决,以维护稳定发展大局,切实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3要积极提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高等院校的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最重要的素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因而他们只有在思想上、政治上、道德品质上、教学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要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民族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牢固树立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的理念,把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急他们所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衡量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要加大选拔和任用力度

要树立尊重人才、使用人才的理念。高等院校领导要有识才用人的慧眼,善于发现本部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特点和长处,用好的制度确保优秀人才得到有效的使用。要积极营造优秀人才聪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搭建优秀人才得以使用的良好平台,坚持贯彻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那些敢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选拔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上来,并鼓励他们创一流业绩。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引进校外兼职辅导员帮助开展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2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而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教育培训必须先行。

培训形式可分为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进行校内培训时,高等院校领导要专人负责,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目标、对象、内容和任务。要聘请思想政治教育知名的专家和学者进行授课,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要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确自身责任,增强使命感。

进行校外培训时,可选派有发展潜力、有工作实力和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到省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好的高等院校参观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好理念、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确保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3要加大人才的发展力度

如何开展好活动,并确保活动取得圆满的效果,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善于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实际出发,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成长最基本的需求出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资源的投入、开发和利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他们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要在政治上关心他们,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搭建平等竞争平台,使他们觉得干事有希望,做事有奔头。二是要在生活上照顾他们,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在物质、精神方面合理的要求。三是要在学习上帮助他们,积极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习渠道,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必须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努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推动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中,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的理念,就是要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形势,积极探索这支队伍的管理机制、人员配置、职责分工、行为规范等问题,努力克服选才用人上的种种弊端,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以激发这支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要完善选择、培训机制,把好用人关,按德才兼备的原则,真正把素质过硬、作风正派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选拔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上来,调动各类人才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二是要创造拴人留人的环境,努力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其轻装上阵。三是要加大竞争性选拔的力度,努力搭建公平竞争平台,使选人用人的方式实现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的转变,着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出平等竞争条件,对有作为、有贡献的拔尖人才破格使用。四是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量才使用,充分发挥人才效能。五是要强化管理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管理制度,使管理机制制度化、常态化。

四、必须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推动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协调有序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坚持统筹兼顾这一理念,就是要根据高校的发展实际,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这支队伍,使师生比达到最佳合理状态。既有利于内部各部门工作得到高效运转,又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正常有序开展,达到教书育人两不误、双促进。同时,还要注意把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好,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言行表现。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因此,我们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时,要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是要有扎实的理论素养,能熟练地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应用它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是要有优良的品格和崇高的情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来感染人、感召人,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来团结人、凝聚人,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是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乐于奉献的良好品格,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在受教育者的心中树立良好形象。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指针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不断探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以确保这支队伍在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科〔2008〕5号.

[2]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司组织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

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篇6

    论文摘要:在各种思潮相互涤荡的今天,“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成为每一所高校必须研究的首要课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创新的理念、统筹兼顾的理念,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投身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伟大实践之中,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可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贡献力量。 

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多极化在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世界的每个角落,各种思潮在相互涤荡,各种价值观在相互碰撞,中国也无不例外地卷入其中。中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成为每一所高校必须研究的首要课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历史的责任落到了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肩上。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不辱使命,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据此,本文主要就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与同仁共同探讨。 

一、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树立发展的理念,坚决维护发展稳定大局,切实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高等院校是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它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法制出版社)的任务。如何才能使高等院校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使高等院校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认识清楚,落实到位,关键在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上,必须把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树立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服务的理念,自觉维护发展稳定大局,切实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根本。 

1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担负着树德立人的重要职责。 

必须充分认识肩负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队伍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队伍建设的主体,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头脑,打牢他们的思想基础。 

2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切实维护发展稳定大局,切实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般说来主要由学校的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构成。高等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这支队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落实责任制。 

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内容,负责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按照党委的部署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进行指导。 

我们必须使这支队伍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 

针对这一系列实际问题,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坚信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要齐抓共管,发现问题,必须加以引导和解决,以维护稳定发展大局,切实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3要积极提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高等院校的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最重要的素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因而他们只有在思想上、政治上、道德品质上、教学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要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民族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牢固树立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的理念,把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急他们所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衡量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要加大选拔和任用力度 

要树立尊重人才、使用人才的理念。高等院校领导要有识才用人的慧眼,善于发现本部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特点和长处,用好的制度确保优秀人才得到有效的使用。要积极营造优秀人才聪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搭建优秀人才得以使用的良好平台,坚持贯彻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那些敢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选拔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上来,并鼓励他们创一流业绩。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引进校外兼职辅导员帮助开展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2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而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教育培训必须先行。 

培训形式可分为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进行校内培训时,高等院校领导要专人负责,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目标、对象、内容和任务。要聘请思想政治教育知名的专家和学者进行授课,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要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确自身责任,增强使命感。

进行校外培训时,可选派有发展潜力、有工作实力和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到省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好的高等院校参观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好理念、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确保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3要加大人才的发展力度 

如何开展好活动,并确保活动取得圆满的效果,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善于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实际出发,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成长最基本的需求出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资源的投入、开发和利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他们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要在政治上关心他们,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搭建平等竞争平台,使他们觉得干事有希望,做事有奔头。二是要在生活上照顾他们,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在物质、精神方面合理的要求。三是要在学习上帮助他们,积极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习渠道,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必须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努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推动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中,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的理念,就是要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形势,积极探索这支队伍的管理机制、人员配置、职责分工、行为规范等问题,努力克服选才用人上的种种弊端,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以激发这支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要完善选择、培训机制,把好用人关,按德才兼备的原则,真正把素质过硬、作风正派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选拔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上来,调动各类人才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二是要创造拴人留人的环境,努力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其轻装上阵。三是要加大竞争性选拔的力度,努力搭建公平竞争平台,使选人用人的方式实现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的转变,着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出平等竞争条件,对有作为、有贡献的拔尖人才破格使用。四是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量才使用,充分发挥人才效能。五是要强化管理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管理制度,使管理机制制度化、常态化。 

四、必须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推动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协调有序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坚持统筹兼顾这一理念,就是要根据高校的发展实际,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这支队伍,使师生比达到最佳合理状态。既有利于内部各部门工作得到高效运转,又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正常有序开展,达到教书育人两不误、双促进。同时,还要注意把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好,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言行表现。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因此,我们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时,要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是要有扎实的理论素养,能熟练地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应用它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是要有优良的品格和崇高的情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来感染人、感召人,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来团结人、凝聚人,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是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乐于奉献的良好品格,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在受教育者的心中树立良好形象。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指针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不断探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以确保这支队伍在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科〔2008〕5号. 

[2]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司组织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 

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篇7

关键词:情景教学 随机访问教学 支架式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学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发出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如“情景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支架式教学”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三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这种模式开展教学,会使课堂充满活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一、情景教学模式应用

情景教学是指创设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景,学生在探索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同样是事件的探索者或问题的解决者,并在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中给学生必要的帮助。情景教学要以真实的事例或问题为基础,又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下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这一小节教学内容为例:

首先,我们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案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泄漏四六级全国考试考题案”,教师提问:“四六级英语考题是否属于国家机密?”面对这样一个案例,绝大部分立即回答:“是!”但仍有个别学生由于对四六级全国考试严肃性认识不足,认为这类考试不属国家机密。这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学生立即回答:“法律规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教师并不急于表态,而是继续提出疑问:“我国哪部法律专门做了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阶段。

在自主学习阶段,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以案例中所涉及的当事人的身份自主学习教材的内容,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法规和更多的案例,这时每个小组成员内部的分工还可以细化,各成员把收集到的资料汇集到小组长处,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后,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协作学习阶段。

在协作学习阶段,先让各小组对收集到的资料和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和规律,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接着让他们按小组分别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展开辩论,但是对“国家秘密”的含义还有所混淆。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任何国家秘密仅指军事、经济、政治方面的情报和重要文件,对国家保密法的误解和“国家秘密”含义的混淆都是错误和必须自负责任的。因此,本案中合议庭和主办法官对四六级英语考试考题当属国家秘密没有异议。对辩护人和被告人的争辩不予采纳。

通过本案例的导入学习,加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了教学目的,即通过此案例揭示出部分教育界人士和在校师生法律意识淡薄以及不学法,不懂法,以致违法追求金钱利益的不良价值趋向。使学生掌握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的犯罪人的主体身份特征以及四六级英语实体属于国际秘密的法理分析,了解我国《刑法》关于泄漏国家秘密罪的规定,学会利用法律来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设计还可用于第七章第三节“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或第八章第二节“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部分的教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随机访问教学模式应用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对同样的知识也会建构出不同的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为了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采用随机访问教学。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在不同情景中,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以便获得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是一种旨在获得高级知识和培养认知弹性的教学。下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学内容为例:

首先,向学生呈现一个问题作为导入“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吗?”引导学生对道德的起源的关注,然后通过多媒体显示历史上中外思想家对道德的不同解释,要求学生“他们对道德解释的共同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分小组进行,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提出问题,“为什么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同时多角度地展示道德的规律及其功能,通过案例显示““大学生与诚信道德”,进一步分析“道德修养与事业成功的关系”、“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必要性”,要求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总结本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教师加以适时总结,把本章的几个重点环节层层递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

支架式教学应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该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建立建构意义。下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例:

本节围绕“人是什么”请学生展开思考,每人写出自己对人的理解,教师向学生呈现人类历史上对人的本质的种种描述,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特定问题的思考,明确了人的本质之后,教师继续追问“人为什么活着”、“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请学生交流研究体会和心得,并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各班派学生代表上台主讲,并把相关内容做成PPT课件向同学展示,然后请其他同学做点评,最后教师加以总结。尤其是对当前大学生几种错误的人生观的种种表现加以例举,分析原因,使学生明确大学生的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

综上,无论采取哪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都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教学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应顺应这一教学模式,建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武装教师头脑。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灵活的进行知识的迁移,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朝着所要建构的知识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2]王锦化,孟庆华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篇8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

在1999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到了2013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更是达到了699万这个数字。这样一来,以往的毕业工作分配模式也转变为了将大学毕业生推向市场,进行自主择业。但是,由于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普遍比较关注国企或是事业单位这种类型岗位有限的工作,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所以,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的就业指导中,学校应该安排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当缓解当前的严峻就业压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能够帮助学生确定为了就业的性质和方向。

1、树立了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作为一个大学生的前进动力,直接决定了将来毕业后参加工作期间能否拥有坚定奋斗目标和顽强的奋斗意志。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后,会发现现实社会和想象中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初入职场期间势必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进而对未来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迷茫。这时候,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理想,才能保证以饱满的情绪继续向前进。

2、养成科学的就业观

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应该先养成科学的就业观,综合考虑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和自身所学的专业内容,分析自己的能力、爱好、特长,从种类数目众多的职业岗位中选取合适的就业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能盲目的择业,忽略了社会的显示,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选取适合自己的职业,发挥出个人对整个社会的价值。

3、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大学生们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严重时可能会引发焦虑的心理疾病,浮躁、恐惧、迷茫已经成为了毕业生普遍的心理问题,若是不能很好的解决,积累起来可能会酿成社会悲剧,例如:近几年新闻中有些大学毕业生自杀、杀人或是其他事件,有些就是心理压力过重导致的。所以,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期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4、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改革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培养逐渐转变成了大众教育,大学生再也不想早年那样稀缺,而是每年数量都在大幅度的上涨,就业竞争也越来越强。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发展阶段,经济制度的调整会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冲击,可能原来热门的专业调整为了冷门,原来无人问津的专业却调整成了热门行业,所以大学生们很可能会跟不上结构调整的速度,以致对高等教育也产生了怀疑。所以,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就应该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把握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克服就业中的困难。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现状

自2009年开始,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中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了重视,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教育。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两门课交叉之后,学生可以接收综合教学。由于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观点提出时间还很短,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现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没有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深入仔细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对于未来的期望值过高、自身综合能力不够强;也可能是外界的环境因素,用人单位的选择员工观念不切实际,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太快等等。所以,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推迟就业或是干脆不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都应该进行深入分析。

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保证一次课程就对学生起到成效,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短时间的教学并不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就业观。但是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就业指导通常只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学期,提供一些简单的信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想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将课程安排在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并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不同的专业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设计更加符合就业单位要求的就业指导;再有,针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就业指导,分层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还应该和就业市场进行对接,帮助学生了解实时市场就业信息,提高一次性就业率。

结语:

总而言之,在未来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保证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李守香.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韩旭,赵荣鑫.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06:146.

[3]王雪.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6:21-22.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