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8篇

时间:2024-03-19 10:45:04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篇1

××中学是一所有46年历史的普通完全中学。学校以“求实、创新”为校风,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军民共建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中学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上海市加强初中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体锻达标先进学校、闵行区文明单位、闵行区科技特色学校、闵行区绿色学校。

作为一所老学校,存在着不少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校园建筑风格不够一致、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行政人员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社区环境属城乡结合部。

1999年9月我校开始新基础教育实验,成为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新基础教育实验已经在我校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取得显著成效,在师资培训、班级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相应进展。我校新基础教育实验组获得区先进称号,获得了区成果应用一等奖等奖项,在全国性刊物《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发展研究》等发表了新基础教育内容的论文。

叶澜教授说:“新基础教育的理念要制度化。”一部分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一要找亮点,找现有的亮点,使这些亮点更亮;二要找可能的亮点,使学校不断扩大亮点,自己感到一年一年在亮起来。××中学就有这个味道。”

我们对21世纪新型学校的创建构想是:“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人本管理为目标,以人格塑造为抓手,以人文氛围为基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家庭社区为拓展,以师资建设为主线,以教育科研为支撑。” 我们的创建对策是:“发扬传统,正视现实;弘扬校风,求实创新;拓展亮点,整体推进。”

第二部分:创建规划

一.创建目标

在实施新基础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握实践的重点,包括课堂、班级和学校。

(一)课堂——洋溢生命活力

张扬个性、鼓励多元、提倡兼容、追求和谐

(二)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1.凝聚力:具有自主管理能力的小干部队伍;每个学生主动寻找为班级服务的岗位。

2.创造力:超越他人、超越自我、超越昨天

3.上进心:有切实可行的动态发展的班级目标,每一个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4.责任心:每一个学生的一言一行能对班集体负责、能对自己负责。

5.时间观: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6.效率观: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7.宽容度: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8.成熟度:善于反思,调整对策

(三)学校——焕发勃勃生机

创设平等与民主、开放与创新的现代学校环境。学校的基本活动场要有利于师生的生存发展,让学生喜欢学校,解决学生厌学问题。为师生创设一个主动发展的生存环境。

向家庭、社区拓展,不把教育教学局限于学校。完善家长学校、新生家庭访问制、学校家庭联络手册、社区服务、学生教育教学辅助基地的开发等。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将通过学生渗透到家庭、社区,学生将不仅仅是在学校习得新基础教育理念,而且在家庭、社区也体验、应用、推广新基础教育理念。

二.理论指导

产生于世纪之交的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论。其鲜明的特点是理论先行、理论联系实际,既“成事”,又“成人”。

为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我们必须要有“理论先行”的意识。将新基础教育理论本土化,首先是理论的内化。并且要防止理论的窄化和泛化。

(一)凸现内核——三新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以“三观十性”为理念,以塑造新人为目标,以“三z”为培养模式,以创建新型学校为使命。我们要不断加强对新的教育理念(三观十性)、新的培养目标(新人形象)、新的培养模式的理解,并且转化为我们自觉的教育行为。

(二)动态整合——创造

新基础理论之新,既体现在其理论内核上,又体现在她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加以动态整合。

1.以时代精神作观照(呼唤新人形象)

2.以生命哲学为底蕴(主动、整体、终身)

3.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扩充容量、综合渗透)

4.以事理研究为特征(研究性地教和学)

三.创建对策

新基础教育关注的焦点在“人”:关心人、尊重人、改变人、完善人……因此,我们提出:人性化教学、人文化氛围、人本化管理。

(一)人性化教学

“终身教育体系的开放化,学习就意味着不只是为了升学,还是为了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提升。”这种大众化的教育就体现了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要关注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沟通。

由此,我们提出课堂教学的人性化。我们理解的人性化教学,就是要以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来促进师生的生命活力涌动,以保证学生生命质量和学校生活质量的提升。

1.师生互动

教师愉快地教与学生愉快地学之间的互相促进

教师研究性地教与学生研究性地学之间的互相促进

2.生生互动

每一位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生生间的智慧碰撞

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与生生间的优势互补

3.自我互动

以独特的感受解读独特的文本

以独特的方法解决独特的问题

这三种互动是多层~的有机互动。以自我互动为基础,以生生互动为关键,以师生为提高。

(二)人文化氛围

加强校风、班风、学风、教风建设。倡导进取精神、研究精神和人文精神。我们追求:求真、向善、爱美、乐观的校园文化。其主要内容是:

1.关注人的命运、尊重人的价值、崇尚独立人格

2.重视德性修养,注重内心感受,具有反思能力

3.挑战自我、不怕挫折、主动发展、自我实现

4.具有审美眼光、向往和谐、追求完美

5.崇尚科学精神,培养丰富的想象、大胆的猜测、多元的思考

6.乐观、豁达、大度;倡导人类意识、地球意识、宇宙意识

校园硬环境的建设:包括校园立体绿化设计,环保宣传,金鱼观赏,爱国主义长廊、学生成长展示廊、科技宣传画廊、班级文化建设等等。

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建设现代化的教室,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等设备进教室。探索网络环境下

的两种学习模式,即“拾荒式搜索”和“以网络为平台,探究式学习”;借助信息网将外部世界引入学校,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人本化管理

新基础理论关注人的主动发展,离开人的主体意识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从精英式的关注少数出色的学生,转换到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

开展自我发展评价,以唤醒师生主体意识,焕发师生生命活力:

教师自我发展评价——追求自我更新;学生自我发展评价——追求自我超越;行政自我发展评价——追求自我拓展。我们努力做到:激励师生主动发展的动机、创设师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形成师生主动发展的机制。

突出两个“关注”:关注教师的自我更新,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

关注教师的自我更新,加强师资自培工程

“我们期望的教师,他能够做到系统深入研究,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提升,风格特色形成,整个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并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更新。”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要素、动态化等特点。在各种要素中,现代化、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为了办一流的教育,我校多年来一直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办一流教育的切入口,在新型学校中我们特别是把教师骨干群体的培养工作列人“重头戏”,以师资建设为支撑。

新型学校中的师资建设将是: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学生本位为标尺,以听课评课为杠杆,以课题研讨为载体。

(1)“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从“定位在‘默默奉献,甘当人梯’上,只是为学生未来的创造服务”转变为“认识教师劳动的价值在于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本质,其劳动本身也内含着丰富的创造”。努力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实现“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

(2)“以学生本位为标尺”。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复合主体的不可替代和缺少的一部份,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与发展,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是不适应学生为本的时代潮流的。为学生好差分级的标准是因为其忽视的恰恰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生潜在可能性的发现与开发,恰恰是教育最有用武之地的真正的“舞台”。

(3)“以听课评课为杠杆”。新型学校的评课观有如下特点:1、以新基础教育的三层理念(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为评课的标准。2、以学会评价为评课的具体尺度:学会对课堂教学的由整体到细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理性思考;学会运用发展观点来评价,也就是既要对客观的事实作出判断,又要能够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既要着眼于现在怎么样,又要着眼于发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为先进的教育行为。

(4)“以课题研讨为载体”。根据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开展深化课题研究。确立课题,就必须认真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熟悉新基础教育的三观十性;课题确立以后,必须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实践安排、研究方案;在完成一个个的个案的过程中,加深对新基础教育的先进性的了解与理解,课题的研究是对自己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一种有效的验证。

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开展学生“成长”系列活动。

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让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是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成长活动系列设计主要是提供一个框架,留给师生极大的创造空间。新基础教育实践是“不断创生的实践,是富有生产能力的实践。”可以联系年级和班级的实际,不断地细化和具体化。

本设计的三个方面:关注“成长”的主题教育,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阅读“成长”的系列书籍,为了增加学生的理性认识;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为了培养反思能力并且便于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

以上三种活动形式,可以互相交替的。主题教育和阅读书籍丰富了成长的故事的内容;成长的喜悦和困惑,又督促你去多读书,也使主题教育变得多姿多彩。

四.推进步骤

(一)加强宏观策划

学校管理的宏观策划,是将“新基础教育”理念转化为先进的教育行为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以《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中学三年规划》为蓝本,在实施新基础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实践的重点,集中在课堂、班级和学校的发展目标上,将人性化教学、人文化氛围、人本化管理落实到每个学期的工作重点中去。

借助“中期评估”的东风,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使“新基础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中观调控

(1)有机渗透

不是把实验当作额外的任务,而是将“新基础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来搞好“新基础教育”研究。每年一至两次的教育教学研讨会都是围绕该主题开展。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都要有机渗透这一主题。

(2)重心下移

在实验推进的过程中,只有校长的意志,而没有转化为每一个基层的实际行动,仍然是无济于事的。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班级,每一节课。因此,班主任、年级组长,科任教师、备课组、教研组等等是我们落实的重点。就教研组而言,要推广到所有学科;就年级组而言,要推广到所有年级。因此,要加强对组长的培训。

(3)增强第一责任人意识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级各层的行政、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科任教师都是相应的第一责任人。将新基础教育理念不断内化,并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4)形成骨干教师队伍

搞新基础实验贵在平时的水滴?┑墓し颉j导?っ鳎?诔l?跫?虏渭邮笛椋?颐堑慕淌γ?鞒隽艘惶醴?媳拘j导实某晒χ?罚?俪尚禄?∈笛榈谋就粱?n颐墙?忧渴ψ首耘啵?宰耘嗫问被?右员vぁ?

(三)加强微观剖析

有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无论是抓大事,还是抓小事,都可以抓在点子上。其实教育无小事。当然,也不能事无巨细样样都管。校长只能抓几个范例,解剖几个麻雀。这三年中抓了不少这样的小事。比如,校长信箱开通以来,认真读学生的每一封来信,与学生有了更多的沟通,学生报以信任的态度,无话不说。又如,我们提出学生到了教师办公室

,要让学生与教师平起平坐。开始,有的老师认为是小题大做,慢慢体会到,这实际上是时时提醒我们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些看似小事,其实都有一个立足点,那就是一切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

类似的问题还很多,需要我们去剖析去反思,例如: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篇2

××中学是一所有46年历史的普通完全中学。学校以“求实、创新”为校风,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军民共建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中学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上海市加强初中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体锻达标先进学校、闵行区文明单位、闵行区科技特色学校、闵行区绿色学校。作为一所老学校,存在着不少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校园建筑风格不够一致、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行政人员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社区环境属城乡结合部。

1999年9月我校开始新基础教育实验,成为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新基础教育实验已经在我校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取得显著成效,在师资培训、班级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相应进展。我校新基础教育实验组获得区先进称号,获得了区成果应用一等奖等奖项,在全国性刊物《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发展研究》等发表了新基础教育内容的论文。

叶澜教授说:“新基础教育的理念要制度化。”一部分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一要找亮点,找现有的亮点,使这些亮点更亮;二要找可能的亮点,使学校不断扩大亮点,自己感到一年一年在亮起来。××中学就有这个味道。”

我们对21世纪新型学校的创建构想是:“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人本管理为目标,以人格塑造为抓手,以人文氛围为基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家庭社区为拓展,以师资建设为主线,以教育科研为支撑。” 我们的创建对策是:“发扬传统,正视现实;弘扬校风,求实创新;拓展亮点,整体推进。”

第二部分:创建规划

一.创建目标

在实施新基础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握实践的重点,包括课堂、班级和学校。

(一)课堂——洋溢生命活力

张扬个性、鼓励多元、提倡兼容、追求和谐

(二)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1.凝聚力:具有自主管理能力的小干部队伍;每个学生主动寻找为班级服务的岗位。

2.创造力:超越他人、超越自我、超越昨天

3.上进心:有切实可行的动态发展的班级目标,每一个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4.责任心:每一个学生的一言一行能对班集体负责、能对自己负责。

5.时间观: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6.效率观: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7.宽容度: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8.成熟度:善于反思,调整对策

(三)学校——焕发勃勃生机

创设平等与民主、开放与创新的现代学校环境。学校的基本活动场要有利于师生的生存发展,让学生喜欢学校,解决学生厌学问题。为师生创设一个主动发展的生存环境。

向家庭、社区拓展,不把教育教学局限于学校。完善家长学校、新生家庭访问制、学校家庭联络手册、社区服务、学生教育教学辅助基地的开发等。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将通过学生渗透到家庭、社区,学生将不仅仅是在学校习得新基础教育理念,而且在家庭、社区也体验、应用、推广新基础教育理念。

二.理论指导

产生于世纪之交的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论。其鲜明的特点是理论先行、理论联系实际,既“成事”,又“成人”。

为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我们必须要有“理论先行”的意识。将新基础教育理论本土化,首先是理论的内化。并且要防止理论的窄化和泛化。

(一)凸现内核——三新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以“三观十性”为理念,以塑造新人为目标,以“三z”为培养模式,以创建新型学校为使命。我们要不断加强对新的教育理念(三观十性)、新的培养目标(新人形象)、新的培养模式的理解,并且转化为我们自觉的教育行为。

(二)动态整合——创造

新基础理论之新,既体现在其理论内核上,又体现在她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加以动态整合。

1.以时代精神作观照(呼唤新人形象)

2.以生命哲学为底蕴(主动、整体、终身)

3.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扩充容量、综合渗透)

4.以事理研究为特征(研究性地教和学)

三.创建对策

新基础教育关注的焦点在“人”:关心人、尊重人、改变人、完善人……因此,我们提出:人性化教学、人文化氛围、人本化管理。

(一)人性化教学

“终身教育体系的开放化,学习就意味着不只是为了升学,还是为了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提升。”这种大众化的教育就体现了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要关注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沟通。

由此,我们提出课堂教学的人性化。我们理解的人性化教学,就是要以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来促进师生的生命活力涌动,以保证学生生命质量和学校生活质量的提升。

1.师生互动

教师愉快地教与学生愉快地学之间的互相促进

教师研究性地教与学生研究性地学之间的互相促进

2.生生互动

每一位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生生间的智慧碰撞

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与生生间的优势互补

3.自我互动

以独特的感受解读独特的文本

以独特的方法解决独特的问题

这三种互动是多层~的有机互动。以自我互动为基础,以生生互动为关键,以师生为提高。

(二)人文化氛围

加强校风、班风、学风、教风建设。倡导进取精神、研究精神和人文精神。我们追求:求真、向善、爱美、乐观的校园文化。其主要内容是:

1.关注人的命运、尊重人的价值、崇尚独立人格

2.重视德性修养,注重内心感受,具有反思能力

3.挑战自我、不怕挫折、主动发展、自我实现

4.具有审美眼光、向往和谐、追求完美

5.崇尚科学精神,培养丰富的想象、大胆的猜测、多元的思考

6.乐观、豁达、大度;倡导人类意识、地球意识、宇宙意识

校园硬环境的建设:包括校园立体绿化设计,环保宣传,金鱼观赏,爱国主义长廊、学生成长展示廊、科技宣传画廊、班级文化建设等等。

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建设现代化的教室,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等设备进教室。探索网络环境下

的两种学习模式,即“拾荒式搜索”和“以网络为平台,探究式学习”;借助信息网将外部世界引入学校,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人本化管理

新基础理论关注人的主动发展,离开人的主体意识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从精英式的关注少数出色的学生,转换到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

开展自我发展评价,以唤醒师生主体意识,焕发师生生命活力:

教师自我发展评价——追求自我更新;学生自我发展评价——追求自我超越;行政自我发展评价——追求自我拓展。我们努力做到:激励师生主动发展的动机、创设师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形成师生主动发展的机制。

突出两个“关注”:关注教师的自我更新,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

关注教师的自我更新,加强师资自培工程

“我们期望的教师,他能够做到系统深入研究,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提升,风格特色形成,整个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并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更新。”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要素、动态化等特点。在各种要素中,现代化、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为了办一流的教育,我校多年来一直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办一流教育的切入口,在新型学校中我们特别是把教师骨干群体的培养工作列人“重头戏”,以师资建设为支撑。

新型学校中的师资建设将是: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学生本位为标尺,以听课评课为杠杆,以课题研讨为载体。

(1)“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从“定位在‘默默奉献,甘当人梯’上,只是为学生未来的创造服务”转变为“认识教师劳动的价值在于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本质,其劳动本身也内含着丰富的创造”。努力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实现“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

(2)“以学生本位为标尺”。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复合主体的不可替代和缺少的一部份,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与发展,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是不适应学生为本的时代潮流的。为学生好差分级的标准是因为其忽视的恰恰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生潜在可能性的发现与开发,恰恰是教育最有用武之地的真正的“舞台”。

(3)“以听课评课为杠杆”。新型学校的评课观有如下特点:1、以新基础教育的三层理念(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为评课的标准。2、以学会评价为评课的具体尺度:学会对课堂教学的由整体到细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理性思考;学会运用发展观点来评价,也就是既要对客观的事实作出判断,又要能够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既要着眼于现在怎么样,又要着眼于发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为先进的教育行为。

(4)“以课题研讨为载体”。根据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开展深化课题研究。确立课题,就必须认真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熟悉新基础教育的三观十性;课题确立以后,必须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实践安排、研究方案;在完成一个个的个案的过程中,加深对新基础教育的先进性的了解与理解,课题的研究是对自己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一种有效的验证。

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开展学生“成长”系列活动。

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让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是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成长活动系列设计主要是提供一个框架,留给师生极大的创造空间。新基础教育实践是“不断创生的实践,是富有生产能力的实践。”可以联系年级和班级的实际,不断地细化和具体化。

本设计的三个方面:关注“成长”的主题教育,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阅读“成长”的系列书籍,为了增加学生的理性认识;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为了培养反思能力并且便于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

以上三种活动形式,可以互相交替的。主题教育和阅读书籍丰富了成长的故事的内容;成长的喜悦和困惑,又督促你去多读书,也使主题教育变得多姿多彩。

四.推进步骤

(一)加强宏观策划

学校管理的宏观策划,是将“新基础教育”理念转化为先进的教育行为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以《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中学三年规划》为蓝本,在实施新基础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实践的重点,集中在课堂、班级和学校的发展目标上,将人性化教学、人文化氛围、人本化管理落实到每个学期的工作重点中去。

借助“中期评估”的东风,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使“新基础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中观调控

(1)有机渗透

不是把实验当作额外的任务,而是将“新基础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来搞好“新基础教育”研究。每年一至两次的教育教学研讨会都是围绕该主题开展。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都要有机渗透这一主题。

(2)重心下移

在实验推进的过程中,只有校长的意志,而没有转化为每一个基层的实际行动,仍然是无济于事的。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班级,每一节课。因此,班主任、年级组长,科任教师、备课组、教研组等等是我们落实的重点。就教研组而言,要推广到所有学科;就年级组而言,要推广到所有年级。因此,要加强对组长的培训。

(3)增强第一责任人意识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级各层的行政、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科任教师都是相应的第一责任人。将新基础教育理念不断内化,并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4)形成骨干教师队伍

搞新基础实验贵在平时的水滴?┑墓し颉j导?っ鳎?诔l?跫?虏渭邮笛椋?颐堑慕淌γ?鞒隽艘惶醴?媳拘j导实某晒χ?罚?俪尚禄?∈笛榈谋就粱?n颐墙?忧渴ψ首耘啵?宰耘嗫问被?右员vぁ?

(三)加强微观剖析

有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无论是抓大事,还是抓小事,都可以抓在点子上。其实教育无小事。当然,也不能事无巨细样样都管。校长只能抓几个范例,解剖几个麻雀。这三年中抓了不少这样的小事。比如,校长信箱开通以来,认真读学生的每一封来信,与学生有了更多的沟通,学生报以信任的态度,无话不说。又如,我们提出学生到了教师办公室,要让学生与教师平起平坐。开始,有的老师认为是小题大做,慢慢体会到,这实际上是时时提醒我们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些看似小事,其实都有一个立足点,那就是一切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

类似的问题还很多,需要我们去剖析去反思,例如: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篇3

关键词:复杂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复杂理论的内涵

复杂理论(Complexity Theory),源于对网络经济环境下市场的认识及商业生态系统和混沌理论的研究。复杂理论的代表人物莫尔(Moor)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复杂理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描述阶段。人们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复杂的,然后开始描述,能够意识整个系统内部的互动。2)关注复杂现象的内部活动机制。这个阶段开始认为不同系统之间是网络式的关系,强调他们之间的互动。3)关注复杂现象的偶然出现。对复杂理论的研究不仅存在于意识到它的存在,而是培养、创造和使用复杂理论并开始强调学习系统,认为复杂理论研究是学习系统的研究。

二、复杂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复杂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与课程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课程研究的影响有着显著的意义。从复杂理论的视角审视,知识及理解不是事先存在的给教育中呈现和表现的“客体”,是通过教育过程突现的。复杂性是一个提出问题的词语,而不是一个提供现成答案的词语,它表明了世界向我们提出的挑战。复杂性思想不能使我们避免和消除这个挑战,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迎接它,甚至驾驭它。[1]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的复杂性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之前,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都具有复杂性。国际上,世界先进国家已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美国在20世纪就推行三次大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是每一次课程改革所推行的理论基础均不相同,分别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正值兴盛的建构主义。一方面,美国在进行改革之前分析整个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其最新一次的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建构主义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进度和解决教育复杂问题所必须遵循的。而在国内,中国也面临着复杂的现代化问题。一方面是来自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压力,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在社会这个大的复杂背景下进行改革,如何安排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重要影响因素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难题。

(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复杂性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离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现象,而这一现象正是复杂理论所能够诠释的。例如有的老师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堂课下来完全由学生主持;有的老师认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大部分是死记硬背的无用的知识,借课程改革之际,将死记硬背需要积累的知识抛至一旁,以生动的技能学习替代;还有的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为了获得“民主型”老师的美誉,在实施尊重个性发展教育时过于宽容。在复杂理论视角的指引下,我们就能理解当前这种胡乱改革的现象。由于科学的进步、文明的积累、生活的复杂,复杂系统所指的冲突和无序往往比有序更易产生,人类为了发展必须对已有的文明成果进行合理取舍,教育承担的就是承接有序促成和谐的重任。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复杂性。

有人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又广泛吸收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既有理论的前瞻性,又有很强的实践可操作性”。[2]基于整个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有人认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应该是多元论,即坚持以理论的多元性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以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也有观点指出坚持一元论,以建构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无论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这都足以说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复杂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复杂理论启示

(一)优选理论指导思想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正如复杂理论所倡导的那样,我们不能被吓到,而是要迎接挑战。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模糊是由教育改革复杂的现实问题决定的,复杂的教育问题决定了选择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可能顾此失彼。单一的选用一个哲学或者社会理论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显然是不科学且是不可行的。例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早在美国20世纪第一次课程改革中推行,而后的课程改革以结构主义或者建构主义为根基,足以证明实用主义本身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确定哪一家言论作为知道思想之前,应现行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选择多种实用不同领域的理论知道思想,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路子。

(二)分析国情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

课程改革既要有全国性的、统一性的基本要求,又要有一定的地方性、灵活性和差异性、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针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制定的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部分目标、内容要求、课程资源的建议主要是以城市和重点学校为假想对象、严重偏离我国的教育现实,对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中的薄弱学校形同虚设的问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的修改必须充分注意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中的弱势学校的课程实施条件,制订出能够确保所有学校和学生均能达到的最基本的课程内容、质量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议。[3]当然,对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和强势特点,制定和开发新型的先进的课程内容、质量标准和程资源,形成优势中的优势,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头雁。

(三)注重教师队伍培训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障

在教师培训方面,顾泠沅教授提出的一个根本看法是:培训与课改不可分离,教师培训事关重大。教师培训的基点要转移:用专业历练的方式取代注入式培训。我们有必要吸纳已经典型中的合理成份,归纳现有成果,它们都是用专业历练的方式取代以往的注入式培训。只有当教师的业务学习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并嵌入于日常教学工作的时候,这种学习才富有吸引力,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在职学习,集中于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人人学会在工作环境中历练,也许正是探索有效培训的创造性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谁随随便便用简单的“成败”二字的二元论来证评判的。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做的不是围绕这个作无意义的争论,真正需要做的是,从复杂理论视角审视基础教育有重要意义,使之向前不断迈进。并在完善中摸索出适合国情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高;教学时效性

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进的相关意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相关教学法案,而“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都简称为“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必修课,提高其教学时效性也是教学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

1 处理好教学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首先,将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是提高“基础”课程教学时效性基础所在。所有的教学体系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教材承载着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能够为教学提供教学的思想、教学的目的、教学的内容以及培养人才的目标等内容。教学内容主要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加工和设计得来的,如果将教学的内容随意变动,会将教材设计的理念和思想都改变,也就不能达到教材最初的设计目的,如果教学离开了教材,将变成没有源头的水一样。“基础”这本教材是经过中央的审定,加上诸多知名教授和专家编写而成了,汇集了众多大家的心血,代表着我国学术的最高水平,有一定的学术型和价值。所以,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要以教材为教学依据,将其放在基础的位置上。这门课程主要应用于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阶段,能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人生价值观,明确人生实践和理论,与其他的思想政治必修课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功能型的课程体系,并担负着重要的思想教育重任。所以说,“基础”这门课对学生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教育,还渗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理念,同时又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载体,教师在教学中是不能脱离这本教材的。其次,在教学中,应用教材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升华,在将教材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时,教师也将其中的死角条转变成了鲜活的生活,赋予了教材一个生命体。教学时应该将教材内部的主旨内容以及逻辑结构都体现出来,并关注学生接受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性有多少,而且在教学前,教师还应该依据学生的情况和自身教学的特点对教材进行解读和分析,将教材中的中心内容和思想提炼出来,形成知识源于教材,并高于教材的一种教学体系,这样能为教学的时效性做好基础,提升教学效果。

2 处理好教材新内容和教师知识结构的关系

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是上好“基础”课程的前提,这门课程是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两者的继承,又是所有思想政治理论相关课程有有机整合,内容面比较广,几乎超越了所有教师固有知识结构的范围,对教师的知识也是一种挑战。如果教师原有的知识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就会影响到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整体性、思想性以及系统性的把握,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教学功能也不能被发挥出来,达不到教学的目标,也就不能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所以,教师应该熟悉教材,认清课改和新课程的形势,找出自己与其的差距;还要把握住教材中的新内容和新思想;并且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努力去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思想。“基础”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并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去摸索和创新出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使这门课程的核心要素都能体现在教学中,这样也是教学时效性提高的前提。

3 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教学关系中,学生是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来实现的,实施思想教育,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要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地接受教育。教师在教学中,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学。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理解问题程度、接受问题能力和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方法体系;其次,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隐私、行为选择等;第三,关注学生课上课下的思想变化,积极正面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性大,如不及时引导,《基础》课将失去思想教育的意义;第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学生学习《基础》课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实践性特点。在《基础》课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既是《基础》课自身的要求,更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需要。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应贯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原则,这是教学规律决定的。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基础》课是通过理论课教学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学生获取《基础》课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应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形式,辅助理论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实践教学过程是学生消化、理解理论课教学所学理论知识的过程;其次,实践教学将检验理论教学所学知识的正确与否;第三,实践教学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供机会;第四,实践教学为学生用所学知识变成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基础》课教学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课教师应在理论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达到教学实效。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使理论深入、升华,实践更精彩。

结束语

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效性,首先要明确教材的中心内容,明确教材的编写目的,了解教材的知识架构,对教材进行深入的了解;其次,教师还要结合自身的知识,去不断充实新的知识,以便能胜任教学活动,教师好还明确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最后,还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去从事“基础”教学。从多方面去完善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爱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时效性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1(3).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篇5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学 理论基础

分类号G760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运用理论思维来探讨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以为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因此,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理论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理论体系的建设。特殊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程度不但标志着特殊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成熟度,而且决定着特殊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深入度,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容易中途夭折或迷失方向。特殊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科理论基础的构建与探讨。本文试图从“特殊教育”的语词理解出发,来阐述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求教于大方。

1 特殊教育的语词理解

一般认为,特殊教育包含两个概念:一是特殊教育科学,二是特殊教育活动。前者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原则和方法,以指导特殊教育活动;后者是社会与学校的工作。美英等国多用“special educa-fion”(即特殊教育)表示这门学科和活动,我国台湾地区对特殊教育的理解:一是专业或教育工作;二是学问。

将“特殊教育”作为学科与活动两种理解思路的现象存在于相关著作中,如刘全礼教授在《特殊教育导论》中将特殊教育作为活动,如将特殊教育定义为“对特殊儿童开展的、有目的的、旨在满足他们的一切教育需要的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能是增进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影响特殊儿童的思想品德、增强特殊儿童的体质的活动,也可能是改变或矫正他们的缺陷或行为的活动”;同时,又作为学科来认识,如“特殊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要依赖医学、工程学和心理学等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它还依赖社会学、普通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它不是这些学科的大杂烩,而是有机地按照自己的系统和规律来组织相应的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体系。它本身就是科学”。

将“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学”分别作为活动、学科来理解的情况在朴永馨先生主编的《特殊教育辞典》中有所体现,可以说,这为我们的言辩提供了术语的规范。该词典将“特殊教育”解释为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为此,特殊教育理论基础之探讨可从三种不同的路向来进行,一是从学科的角度来谈理论基础,亦即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钱志亮从学科的视角提出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康复学基础、教育学基础五大理论基础。二是从作为特殊教育活动的角度来谈理论基础。卢子洲从特殊教育活动的角度认为,特殊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包括人道主义基础、科学基础、经济学基础。三是将从学科与活动的双重视角来谈理论基础。朴永馨从学科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他指出,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和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有其两个方面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唯物辩证法、补偿理论。

2 从活动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特殊教育活动来谈理论基础有两个角度,一个是谈特殊教育活动开展所关涉的具体理论是什么(图1),这些理论既有可能单独支撑着特殊教育活动,也可能两两联合或多者融合共同作用于特殊教育活动,例如:特殊教育活动从过去单纯的医学模式或教学训练模式走向医教结合的模式就可说明这一问题。二是谈特殊教育活动开展所关涉的学科是什么(图2),严格意义上说,这里实际上谈的是特殊教育活动的学科基础,即特殊教育活动关涉到哪些学科,当然学科内部可能有些理论在支持着特殊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谈具体的理论或观点,有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在谈具体的学科,后者跨越了具体理论、观点直接来谈学科,甚或将学科先列出,再在学科中来谈具体的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注:其中T是“理论”的英文(theory)缩写,T1代表的是第一个理论基础,Tn代表的是第n个理论基础,下同。

注:D是“学科”的英文(discipline)缩写,D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理论基础,Dn代表的是第n个学科理论基础,下同;T1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的第一个理论基础,T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的第n个理论基础,如此类推,下同。

从活动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从特殊教育活动组织的程度以及发展的特性来看,组织程度低且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特殊教育活动可主要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的影响因素来谈其理论基础,组织程度高且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特殊教育活动则可从特殊教育模式的视角来阐述其理论基础。

2.1 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影响因素的角度来看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可直接利用图1中所示的方式来谈具体的理论支持系统或理论依据,也可根据图2呈现的方式来先谈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再阐述特殊教育活动的具体支持理论,因为只有把握了影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影响因素的特点,才有可能在特殊教育过程中通过科学调控外在的影响因素以作用于特殊儿童个体的发展。按照特殊儿童影响因素的一般理解,一般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关涉到生物学、医学;环境关涉到生态学、社会学等;教育关涉到教育学、心理学等,个体主观能动性关涉到心理学、哲学等。雷江华组织编写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以及与方俊明先生合编的《特殊教育学》主要从影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四大因素(可将图2中下方的D1到Dn之n理解为4)分别阐述了生物学、发展生态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以及各自学科内部对应的理论与所衍生出的具体教育教学训练模式等。其中,关于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推演之逻辑是:从特殊教育活动出发来寻找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教学(训练)模式,进而找到模式所支持的不同理论或观点,最后发掘这些理论所关

涉的不同学科,但上述2本编写的教材在介绍时则从不同学科理论体系出发阐述学科的理论观点,进而阐述具体的模式。

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为特殊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正如常说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一样,理论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导致理论的丰富与实践的拓展。从特殊教育活动来看,其理论基础往往先关涉的是具体的理论或某一理论的某个方面,或多个理论,而这一个理论或多个理论又涉及到相关的学科,因此,有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介绍直接将该学科作为理论基础,出现了明显中间理论断层与模式缺失的现象,甚至出现理论基础的泛化与扩大化的倾向。

2.2 从特殊教育模式出发来寻找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活动如果不能通过模式来进行阐述,说明该活动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实践操作水平,而不是自成系统的特殊教育活动,如果用简单实践操作状态之特殊教育活动来寻找其理论的依据,就可能出现所有的学科中的相关理论都有可能成为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极易使特殊教育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进而追求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共性,最终导致特殊教育活动的存否显得元足轻重。因此,特殊教育活动需要上升到特殊教育模式的层面来寻找其理论基础(该理论基础可称为特殊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见图3)并将特殊教育模式作为特殊教育活动成熟度的标志以及特殊教育独特性的体现。当然,每一种特殊教育模式不一定就只有一种理论的支持,同样可能有多种理论的支持,根据图3推而广之则同样可从特殊教育活动的学科基础中来考察模式在中间的过渡环节。

注:M是“模式”的英文(model)缩写,M1代表的是第一个模式,Mn代表的是第n个模式。

3 从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需要根据学科的划分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一般认为,哲学是所有学科的学科,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概括,因此,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将最高层次的哲学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殊教育学同样也关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第三层次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分别分化出现的具体学科,如自然科学中的医学、生理学、工程技术学等,社会科学中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子学科,谈其学科基础似乎只要从其母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出发点来探讨其理论基础,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现分别从学科归属与独立特性两个角度来阐述其理论基础。

3.1 从学科归属来看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已成共识,但过去特殊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附属地位也给特殊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有的高校将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在教育系(现在的教育学院)中,有的高校将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在心理系(现在的心理学院),这样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就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构建出自身独特的课程体系。因此,在探讨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时,有人从特殊教育学所从属的教育学来看其理论基础,甚至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移植过来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这样恰恰导致了很多人认为,既然特殊教育学与教育学有同样的理论基础,特殊教育专业也就与教育学原理专业可以合并了,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探讨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极有可能重视特殊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共性而忽略了特殊教育学的特殊性,进而在实践领域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抑或其它教育)混淆起来。就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的设置情况来看,大体设置在教育学或心理学的下面作为子学科存在,因此,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图4)搬过来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最后导致了很多人认为特殊教育学没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门学科难以扎根生存。这从目前教育学子学科在院系中的设置及其地位中可窥见一斑。在二级学科纷纷成为独立的系或学院的情况下,特殊教育仍然大多作为附属学科附属在其它学科门下,或与其它二级学科联合成立独立的系,其实仍然没有摆脱依附的状况,有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无奈只好存留于特殊教育研究所。

注:图中的s是“自然科学”的英文(science)缩写,S1代表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第一个学科,Sn代表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第n个学科,下同;SS是“社会科学”的英文(social science)缩写,SS1代表的是社会科学中的第一个学科,SSn代表的是社会科学中的第n个学科,下同。

3.2 从独立属性来看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独立属性来看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需要借鉴教育学(或心理学)比较成熟的子学科的经验,发现属于特殊教育学自身的理论基础(见图5),摆脱特殊教育学作为依附地位的状态,既明确自身的学科归属,又能构建属于自身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特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要探讨其理论基础,必须从过去的附属状态走向独立的状态,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来从事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科充分有效的发展。

独立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与从属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属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极有可能将母学科的所有理论基础移植过来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包括学科中的理论,这样会使用特殊教育学不“特”而“普”;独立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则从特殊教育学的具体实际出发来发现与特殊教育学紧密联系的学科基础,两者的学科基础既可能有共同的学科,甚至是同一学科中的同一理论,也有不同的学科(如医学、康复学等),也会有同一学科中的不同理论。

4 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与学科理论基础之间关系的综合分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其实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中根据语词所推演出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两者之间并非存在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彼此可以组织成自恰(self-consistent,即内在一致性)的体系图(即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所包含的理论可在特殊教育学科理论基础中找到所对应的学科,进而将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联系起来形成自洽的体系图,如图6、图7)。图6说明了特殊教育活动作为一种从属的活动进而推演到学科作为从属学科的逻辑思维过程。图7说明了特殊教育活动作为独立属性的活动进而推演到学科作为独立学科的逻辑推演过程。图6和图7如果考虑到特殊教育模式在中间的中介作用,可从根据图3的思路在理论与活动之间加上模式,以进一步理顺彼此之间的简单逻辑关系。当然,特殊教育活动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可能来源多个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既可来自于一个学科,也可来自于多个学科,因此,可由图6、图7推演出众多的分图,以说明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特殊教育活动与特殊教育学科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且两者之间不是单向的被动作用关系,而是彼此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关系。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理论来源于多个学科,这样就将多个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例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既是心理学中的理论,是社会学中的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既是心理学中的理论,也是管理学中的理论等。当然,同一个学科同样也有多个理论(图2),例如,心理学中有联结理论、认知理论、人本理论、建构理论等;教育学中有自由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等流派。同样,理论与学科之间也存在着多重交叉关系的现象。

5 总结

结合当前特殊教育研究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特殊教育理论基础的探讨首先需要从规范特殊教育的语词运用开始,否则可能大家的探讨并非在同一语境下进行,即在谈特殊教育理论基础时需要首先界定“特殊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还是一门学科,否则极易游离于学科与活动的两种状态中进行无谓的辩驳,甚至是在混淆的逻辑状态下进行辩论,结果辩论得越来越糊涂,有点“你不说我还知道点,你越说我还糊涂”。当然,从事特殊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工作人员在阅读相关文献著作时也需注意将“特殊教育”这一语词结合上下文的语义逻辑背景来进行解读,不然同样会出现误解或曲解。其次,要明晰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各自探讨的思路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要注意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中理论背后的理论,理论背后的学科,学科背后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思考透彻。第三,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之思考其实也关涉到特殊教育学的元思考,教育学经历了从活动的教育到学科的教育学,再到理论反思的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特殊教育学的发展要学会从“母”学科那里吸取营养的精华,促进“母子共荣”的学科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篇6

      上海闵行教育快速发展探寻录之二      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闵行区酝酿了一场对基础教育进行“革新手术”的改革,以华东师大教授叶澜领衔的“新基础教育”推广性、拓展性研究与实践,在闵行区27所中小学先后展开。这场看似没有硝烟的教育改革,却触动了基层学校最敏感的“神经”,经历了“碰撞”、“认同”与“内化”的本土化过程,成就了一批校长、成就了一批老师,最终让学生受益      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解读      叶澜观点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定为“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轨迹      1999年成立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与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同年实验扩大到十七所学校;      2000年上海市教委认定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为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同年实验学校扩大到27所;      2001年闵行区获第二届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奖一等奖。同年中国教育学会认定闵行区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主要探索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推广问题。      为转型性变革铺路      经典提要:实现基础教育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是社会与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而认定“新基础教育”理论作为引领闵行区学校实现转型性变革的选择,则是闵行人的慧眼与胆略。      有人说,选择一种理论就是选择一种变革的方式。这是十分有道理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力图“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这种“生命激活”理论正是闵行人多年求索的。认定了“新基础教育”就是要仰仗“新基础教育”来实现区域性基础教育的整体转型。      于是,成立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创设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组建新基础教育的指导与管理队伍的“铺路工程”在闵行区有序地进行着。      形式多样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与宣讲活动在闵行区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校长、书记到三大主任(教导、政教、科研)及三大组长(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进行地毯式的“硬培训”,让基层学校的领导与教育教学骨干走近“新基础教育”,了解“新基础教育”;同时按自愿参与的原则招募实验队伍,实现“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在闵行的“软着陆”。      变革学校先变革校长      经典提要:“新基础教育”理论在推进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实验学校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理论理解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变革的水平。因此,抓好校长这支队伍,致力于校长教育观念的变革,强化校长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成为“新基础教育”推广性与拓展性研究的重要策略。      要当先生先当学生,校长要带领老师搞新基础教育,自己先要读懂新基础教育,没有这一点,实验是搞不好的。于是,该区成立了由实验学校校长及分管实验的副校长参加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在叶澜教授的指导下,一方面解读新基础教育理论,使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体系的结构及其丰富的内涵有了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深入课堂、深入班级,听课、说课、评课,看班级建设的状态,参加新基础教育的现场研讨。      为期一年的校长研修班使校长们获益匪浅。这种在专家引领下的学校校长培训模式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教师在实践中变革自我      经典提要:五年来,从学校领导到实验教师在新基础教育的引领下学会了反思与重建,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为有趣的变化是“源性”之变。以往,每当出现问题时,总是校长怪老师,老师怪学生,这叫从“校源性”到“师源性”再到“生源性”,现在正好反过来,学生出了问题,老师、校长先从自身找原因。比如,学生上课开小差,这是课堂上常见的问题。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老师就会反思,自己备课、讲课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有了这样的思考,老师看待学生的眼光也就温柔了许多,师生关系自然紧张不起来。      一天早晨七点多钟,一位参加新基础教育实验的青年老师来找推广组的同志,说要她开一堂新基础教育的研讨课,心里实在没有底,怕搞砸了。说着就流起了眼泪。      新基础教育理论在向课堂推进的初期,这样的场景并不是唯一的一次。在超越自我、变革自我的过程中,叶澜教授带领课题组的专家,会同闵行区教育局领导及区教科研人员“相约星期二”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现场研讨,叶教授把它称为“号脉与捉虫”。刚开始,实验教师很不适应,专家评课直捅人的痛处,有时甚至忍不住要哭。于是星期二便成了“黑色星期二”。随着研究的进展,老师们感到专家的剖析入木三分,心服口服,当时虽然“很痛”,但过后却会产生豁然开朗的快感,让你思路更为清晰,人也更为自信。于是一些老师便开始“渴望星期二”。有一位老师原来要去医院动手术,听说叶老师要来学校指导,她手术也推迟了,一定要上一堂研讨课让叶老师指导。      三大承诺为变革之路护航      经典提要:闵行区在实现学校转型性变革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充分利用制度的力量推进“新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他们提出了“组织保证”、“时间保证”与“经费保证”的三大承诺作为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的重要保证。      闵行区自上而下纷纷成立了推广“新基础教育”的领导班子、工作班子与实验班子,作为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支持系统。      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与科研、师训、专家组协调行动,落实新基础教育的研讨、交流、学习与培训的时间。      五年来,闵行区各实验学校为开展“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投入了500多万元,力图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与新型学校的创建来实现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一举措对闵行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实践      “双七条”:实践“新基础教育”的标尺      “新基础教育”始终把课堂与班级作为其转型理论论述的重要基点,并在实践层面给予高度关注。尽管如此,广大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仍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于是,参与实验的先驱们依据新基础教育理论以及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为实践者设计了“双七条”,即课堂教学七条与班级建设七条。      课堂教学七条是: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和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是: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双七条”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判断的准绳。有的老师说,过去谁也不承认自己上的课是传统的,谁也不承认自己的教育观念陈旧,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供人们参照的尺子。“双七条”的具体条款今后或许会变,但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总结的思路不会变、也不该变。      听课评课新变化:听课听学生评课评老师      “新基础教育”的听课、评课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星期二”是“新基础教育”的研讨日。叶澜教授去实验学校听课,总是坐在教室前面,面对学生听课。新基础教育的听课,是听学生,听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看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发展,完全改变了以前听课“听老师”的传统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新基础教育”的评课,多评老师的缺点少评优点,而且更加关注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动态生成,抓住课堂教学的细节,培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智慧,教师“会教”和学生“会学”和谐统一发展,让师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是阳光:教师职业是尊严与欢乐      多少年来,教师的形象就是《烛光里的微笑》,照亮别人,燃尽自己,悲壮而无奈。可如今,闵行区华坪小学的教师们,却自豪地宣布:“我们不是烛光,而是灿烂的阳光!”      年轻校长王叶婷认识到:“只有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才能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他们进行了“营造师生发展空间”的课题研究。原来冷冰冰的管理变得亲切了,开会不再是布置任务,而是有效对话;校本培训成了“大家教大家”的小团体互动;教导处鼓励教师自主听课、自设研讨课、自报“三格杯”竞赛;科研室帮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改变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校长信箱”“BBS”开通了;“华小之窗”改为可互动的电子版;“周末课堂”的读书会、拳操队、旅游团,还有“阳光书吧”“心语静室”……浓浓的大家庭式和欢乐的氛围,唤醒了老师们的主人意识。新教师顾燕红在读书笔记《“夸父逐日”新解》中写到:新时代的夸父们,除了坚韧不拔地按预定目标追逐太阳以外,能否改变思路,去迎接明天升起的太阳呢?或者想方设法,把自己变成发光发热的“太阳”呢?青年人大胆的思考,震撼了大家的心: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自信地宣布:“我就是太阳!”这才是学校的真正成功。      于是,他们大胆地改革原有的“宝塔式”奖励制度,创造了“阳光教师”群体培养机制,以“绿荷、蓓蕾”——“绿叶、剑兰”——“星光、阳光”教师来命名,阳光教师为最高层次。这样,每个教师都有“光环”与“台阶”,有了自信与追求。      后生不畏权威:学生向老师“叫板”      这是一堂小学语文的“新基础教育”研讨课。老师在讲到船过闸道时人会有一种“飞天”的感觉,这时有一个学生问:“飞天”是什么意思?老师随口答道:“飞天”就是飞向天空的意思。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自信地说:老师,你说错了,“飞天”是敦煌壁画上的仙女。不是飞向天空的意思。老师很高兴地说,让我们为这位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同学鼓掌,紧接着老师又问:你从哪里学到这些知识的?那个学生自豪地说,是在网上。老师又让大家为他能利用网络学习鼓掌。      面对学生的“叫板”,老师表现出一种高兴的神态,并给学生以鼓励,这正是“新基础教育”历来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而充分利用这种动态生成来开发教育资源,则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展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我们的学校要承担起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必须更新老师的学生观,唯唯诺诺、缺乏自信的学生不是“新基础教育”所期望的学生。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方面。为了这一点,教师有时还要特意地设计“破绽”来诱发学生的“叫板”意识和能力。      日本教授感言:学习,何必舍近求远      随着“新基础教育”在闵行区的深入开展,一批批考察学习的国内外教育代表团来到闵行,想对“新基础教育”看个究竟。他们下教室、进课堂、翻阅实验资料、召开师生座谈会,对“新基础教育”给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所注入的活力惊叹不已。      一个香港教育代表团的领队说:过去,我们一提起外出学习考察,那必是非英国莫属。现在看来,真是有点舍近求远了。其实从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理念来比较,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绝对不比英国逊色。      “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连续两届在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当作为东道主的孙联荣校长向大会作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的报告,当听了学校三位老师开设的开放题研讨课后,数学开放题权威、日本横滨大学的桥本吉彦教授兴奋不已,他惊诧于五年来实验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惊诧于这里的师生展示给每一位与会者的积极的生命状态。听完课,他激动地说:“我听的课不算少了,但在‘新基础教育’听到的课,可以说是一流的,不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是学生积极的生命状态,都可以看出你们的研究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我要以一个专业学者的身份,把你们在新理念下进行开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介绍到日本数学教学的权威杂志,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这样一所学校,知道你们为此所作的努力。”      是“新基础教育”让这里充满生机!     &nb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篇7

Abstract: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sues in recent years become the focus of CPR and NPC, and the national livelihood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al equality.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people's need is not only the equality, but efficient equality. So,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ducational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is prominent. As a marxist, we should know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livelihood, and 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solution of current education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关键词: 民生;教育;公平;效率

Key words: livelihood;education;equality;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208-03

0 引言

马克思在各种著作中并未直接表述关于民生的概念,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包含了丰富的民生思想的理论宝库,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马克思主义,其本身就是以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无不表达了马恩对民生的关注。马克思还指出了民生的最高境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在看到民生问题重要性的同时,也谈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尤其《共产党宣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宣言》中马克思谈到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与个人及家庭的关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问题,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措施,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好城乡差别、免费教育等问题,在历史上首次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民生解决方案。

在任何社会形态下,只有教育才能使人得以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教育是马克思关注的问题,更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中国,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则是“热中之热”。正如对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颇有争议,理论界对于教育领域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教育公平与效率,孰轻孰重,鱼与熊掌能否兼得?这是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1 教育公平与效率,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在学界,关于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说法大概有三种:公平优先论、效率优先论、公平效率并重论。没有公平的效率不是真正的效率,没有效率的公平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因此,公平与效率都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穷国办大教育,有限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这将使我国教育的发展长期面临公平与效率的两难境地。面对公平与效率,该如何抉择,谁先谁后,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1.1 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鱼与熊掌必须兼得 基础教育发展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也是衡量一国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主要判断依据。虽然在经济学界对于教育是否为公共产品一直存在争议,但很多时候人们会认为政府在作为公共产品的基础教育和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中承担的责任有所区别,也就是教育的公共性程度不一样,决定了政府对待不同教育的态度。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二字透出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基础性是其基本性质所在,同时它也是人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于基础教育,不存在公平与效率孰轻孰重谁先谁后的关系,而必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实现鱼与熊掌兼得。对此,笔者主要的观点:

第一,基础教育的保障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第一步。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基础教育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可以说,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是最基础和最关键的。正如我们所熟悉的那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基础教育正是这根起跑线,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不可能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也不可能有优秀的高等教育。因此,要利用教育这一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首先得用好基础教育这一工具,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服务,才是真地为人民服务。

第二,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在教育领域,当公平与效率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要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是一件两难的事情。本着“为实现公平而置效率于不顾,或为追求效率而置公平于不顾,都不足取”[1]的原则,就有人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公平与效率并不必然对立,可以协调”三种带有折中色彩的方案。纵观这三种说法,都有个共同之处便是人为地把两者割裂为彼此的对立面,也就是过多强调了两者的对立性而忽略了统一性。笔者认为,在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可以有机统一,从而实现共生共长。在基础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则应该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如果基础教育注重效率却没有实现公平,则无法体现其基础性这一本质特征;如果其没有了效率,就等同于“吃大锅饭”,公平则变得毫无意义。让基础教育实现“有效率的公平”,才能让社会的每份子能够更好更公平地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平与效率更像目标与手段的关系。总的来说,在当前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应该在不断发展基础教育的前提上,始终把公平摆在首位,不断缩小基础教育领域中的贫富差距,才能通过“效率”这一手段促成“公平”这一目标的逐渐实现。

1.2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鱼与熊掌尚难兼得 如果说基础教育是每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那么高等教育则是每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台阶。然而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依然并不算大,能拥有这一重要的台阶的人也并不算多。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日益增加的需求与高教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实质上是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就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而言,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的高教资源非常有限,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做到公平与效率并重很难。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长期短缺决定了对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国力尚未能很好保障义务教育的发展,更谈不上高等教育的公平了,这个最大的现实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公平与效率抉择和平衡问题。对现实高等教育问题的决策,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还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往往是决策者的两难问题。到底是该选前者还是后者,需要视具体情况权衡利弊而定,并且不管何者优先,都需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把握好“度”,不能出现“效率优先,后顾公平”、“效率优先,不顾公平”或“公平优先,后顾效率”、“公平优先,不顾效率”的极端做法。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要分析具体情况之后再作抉择,有时要公平优先,有时则要效率优先,比如关注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为高校中贫寒学子减免学费等扶助措施,就是典型的补偿性公平政策,是本着公平优先的原则。这虽然会对高等教育的效率产生影响,但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就很有必要。再如我国最初为了能集中力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实行的重点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制度,“211工程”等实质上是把高等教育的效率放在了优先位置,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公平,这就是所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在我国并未发展到马克思所描述的“物质极大丰富”的阶段,难以在高等教育领域实现鱼与熊掌的兼得。既然高教资源短期内还无法达到“极大丰富”,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与效率的先后问题就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该视实际情况而定,这则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地域之间、学校之间、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之间存在的公平与效率现象进行不断深入分析与研究。

2 教育公平与效率,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曾经说过:“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它人类文明都要大得多。”在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当下,家庭收入不平等,通过子女教育消费渗透进子女教育的不平等,借助于教育的社会分层器功能,教育不平等便直接转化为社会不平等。长此以往,经济、教育、社会三种不平等,在家庭的代际之间相互强化、不断传递,进而导致社会分层的代际复制和自我强化,如此循环往复,造成社会更大的贫富差距。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迫在眉睫,亟待解决,鱼与熊掌该如何兼得?

第一,政府应在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解决上扮演主导者的角色,成为我国教育公平与效率共生共长的助推器。

首先,政府应高度重视教育公平的实现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性。教育公平是和谐牡会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实现途径。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以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公平正义为重要基础和前提的。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认识到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有了教育机会的均等,有了教育过程的公平,有了教育质量的公平,社会弱势群体才有可能与社会其他阶层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当然,我国政府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光有公平的教育远远不够,公平且效率的教育才是真正符合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

其次,教育不公产生的原因很多,教育长期投入不足是其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令人担忧。我国从1993年首次提出要实现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的目标,然而,这挣扎了多年的“4%”,在2012年才达标。相对世界4.9%的平均水平,我国完成4%的硬指标,仅仅达到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及格线。因此,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教育投入仅仅达到4%还远远不够,应随着国力的增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当然,对于当前已经实现了4%目标的中国而言,除了切实保证资金到位之外,更应该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样才能做到既维护了公平正义,又为社会提供了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

再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不能脱离政府单独发挥作用。现代制度经济学家G.霍奇逊认为,一个纯粹的市场体系是行不通的,“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干预”本质上一定是制度性的,市场通过一张“制度网”发挥作用,这些制度不可避免地与国家和政府纠缠在一起。[2]所以,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市场的基础机制作用,也要有一个完善的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才能为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进而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这只“看不得见的手”,使其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人们对其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虽然有着市场失灵和经济危机等缺陷,亚当·斯密的“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的原理说明,市场经济仍然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有效的一种经济制度。无数的事实证明,就算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不是只有市场经济,但起码是其中之一。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的社会经济制度。在我国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必须适应这一点,包括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要解决好我国教育发展问题,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就不得不考虑它。也就是说,市场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

市场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那么调整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法则就成了“优胜劣汰”。当然,在人类社会的进化与发展进程中,并不能实行完全竞争,但是竞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实功不可没。所以,在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中,应该重视竞争。过去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每所学校享有的教育资源都是分配的,不需要通过竞争,导致学校办学效率不高、活力不够等。现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其缺乏竞争性的弊病,使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所以,要实现教育公平与效率水平提高,就必须发挥市场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使竞争成为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基本手段。

第三,学校应自我规范和发展,为教育领域的公平与效率共生共长创造重要条件。

学校是教育公平与效率共生的基本载体,所以,教育公平与效率共生的重要条件就是学校的自我规范。学校的自我规范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紧抓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根本,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所以,无论在什么时期,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作为牺牲品。无论是为了什么目的或目标,都要以教育质量的保证为前提,切不可偏离这一永恒的办学宗旨。

其二,谨慎学校规模扩张。近年来,学校扩招势头不减,学校应谨慎对待规模扩张,要以适当控制规模扩大为主导,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根据自身教育经费来合理扩大办学规模,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其三,学校应该创造公平与效率共生共长的良好校园环境。校园不仅是人才的“摇篮”,也是教育公平与效率共生共长必要的土壤,学校当然要努力培植这一土壤。同样一个好的学校,不仅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也能为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共生共长提供肥沃的土壤。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篇8

【关键词】体育素质;基础理论;社会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大力提高素质教育,而高校体育也提出了体育综合素质教育的口号。但如何提高,从何人手,可供借鉴的经验并不很多,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高校要想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的教育。

l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的教育是教育和社会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在一专多能的情况下强凋了应用性和适应性,而社会体育的核心是全民健身。下世纪社会将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社会各个层次、各个年龄的人对健康的需求,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在21世纪将显得更为突出。这些,无论是对高校的体育教育,还是对接受高等教育以求发展和提高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挑战。体育素质在强调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强调了体育应用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因为体育本身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而随着中学体育课时、课外活动时间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入学的大学生他们在身体素质上较之四、五年前有了明显提高。而体育文化素质却远远落后于这种提高。要想提高体育文化素质,首先就要从加强体育本身的基础理论课教学人手,实践结合理论,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功能作用。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大学生是全民健身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毕业后的大学生在社会上起到业余教练,健身指导,挺至旨};响一大片的作用。当前,我国体育人才结构以学校体育教师为最多,社会体育人才为最少,就其质量看,社会体育人才也难以适应社会体育的发展,要完成社会赋于大学生的使命,就必须在实践基础上加强理论教育,提高体育综合素质。

2基础理论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也是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但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各种技能,更要求大学生能够从体育理论,甚至从哲学、社会学的层次上看待,认识自己所进行的运动。大学生经过中学六年的锻炼,可以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但要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能力,提高体育素质,就要使其对体育有一个系统的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自觉的、理性的体育实践来说,停留在活动经验的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就不能获得关于体育的规律性的认识,体育实践就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不仅有利于运用正确理论指导实践,而且有利于体育素养的提高和理论思维能力的增强,从而自觉地把体育活动经验上升为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做理论上的把握,达到终身体育,实现自我发挥的目的。

同时还要指出,体育实践固然需要具体的操作方法指导,但更需要为具体的操作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做指导。只有让学生懂得了为什么这么做最好,体育实践才能真正摆脱盲目性,从而体现出体育实践的高度自觉性和自为性。

3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基础理论教育

首先,我们从教学内容人手。以大学体育的理论部分为基础,选编了运动生物力学、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体育伦理学等一些科目中,易懂、易学.跟实际联系较多的每科近两章以上的内容,组成理论讲义,供教师上课讲授用,这样就大大充实了教材的内容。

其次,在课时上进行了重新分配。现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理论课时为8―3%(包括考试),我们压缩了实践部分,增加了理论课时,使之达到15―20%,把学生已掌握有待提高的技能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自己练习,教师进行课外辅导。也就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到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并要求学生每周写一次实践结合理论的上课日记。

第三,请体育系的理论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主要利用晚上或课外活动时间,每学期搞l-2次。这样大大调动了同学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也端正了他们的态度。

推荐期刊
  • 教育
    刊号:14-1331/G4
    级别:省级期刊
  • 时代教育
    刊号:51-1677/G4
    级别:省级期刊
  • 宁夏教育
    刊号:64-1003/G
    级别:省级期刊
  • 统计教育
    刊号:11-3215/G4
    级别:部级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