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8篇

时间:2024-04-06 09:45:40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1

关键词: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国务院在《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中,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提出“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使机电行业所需自动化控制技术集成应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原来复杂的机械装置和简单的电气控制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逐步向被由机械技术、电气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所取代。

为获取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 岗位职业行动领域分析、 职业岗位群和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等信息,我们针对企业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拟定具体的调研问题。调研过程中以上述问题为调研的基本诉求点,通过现场考察、走访座谈、调查问卷、专题研讨等方式,结合企业的调研对象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调研,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并给出结论和建议,为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促进机电专业一体化专业的建设。

二、调研对象与内容

企业调研主要范围为广州周边地区相关企业,包括广州造纸厂等15家具有代表性的机电一体化企业,如表1所示。调研对象是这些企业的机电一体化一线技术员工、班组长、人事部门等。

本次调研共发出五种表格:包括面向专业技术岗位一线员工的实践专家调查表(56份),实践专家访谈记录表(37份),面向专业技术岗位班、组长的用人单位意见调查表(15份);面向企业人事部门的用人单位意见调查表(15份),以及企业座谈会议记录表(8份)。调研要了解以下内容:

1、机电一体化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情况;

2、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数及从业人员(包括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3、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4、机电一体化专业现有课程设置在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

5、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思路;

6、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培养层次的定位。

三、调研分析

(一)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将向创新性、高效性、节能性、可靠性、智能化、模块化、系统化等方面发展。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各种技术相互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二)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与岗位职责要求

1、技能人才需求状况

对企业人才结构及来源调研显示:相关企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学历主要包括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中职学历等,他们绝大部分直接从中职、高职和大专院校等学生中招收,从社会招聘的人员和企业自行培养的人员较少,从事维护、维修、安装、调试工作的平均年限是4-26年。从15家企业调查中获悉,从企业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以及未来3年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如表2所示。

机电一体化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的员工在机电一体化企业中约占76.8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企业中应用主要两个方面: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利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生产。 前者主要需要完成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装配、安装、 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后者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同企业对技能要求的类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规格也有不同的要求。 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2、岗位职责素质、能力要求

通过走访调查行业企业、回访毕业生及召开专家研讨会,共确定了4个典型工作岗位及相应的素质、能力要求,求如表3所示。

3、课程对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

针对现行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课程,对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各门课程知识模块对从事此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由不重要的0分到很重要的10分依次给分),取调查数据的平均分,得到表4。从各门课程知识模块平均得分情况看,机械类和电气类课程较为重要,如机械识图、机械装配、电工技术等课程;而文化基础课和非专业课程较为不重要,如数学求解、英语阅读、计算机编程等课程。当然,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岗位,各门课程对从事此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有较大差异,例如:销售人员岗位对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和英语阅读等课程较为重要,而设备操作和装配岗位认为这些课程不重要。

四、调研结论

(一)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通过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行业、企业内生产类、维修类、技术支持类、服务类的相关技术岗位。结合近年来我校、我系多年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办学经验,将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为:面向机电制造业、机电设备安装及维修公司、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等的各行业、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机电产品的装配与调试、机电设备的维修与改造、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生产一线管理人员、机电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岗位,培养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通过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对应的岗位人才层次分类以及紧缺岗位人员数量需求,了解各企业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及所需专业资格证书等。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可定位为:机电一体化(机械)方向、机电一体化(电气)方向、机电设备管理方向,各方向设置中、高级技工层次,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规范的操作与团队协作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等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系统设计能力、制定元器件加工工艺能力、简单数控加工能力。人才培养方向与层次的定位如表5所示。

依托行企开展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为我们今后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通过企业调研活动,我们体会到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还有许多细致繁杂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地完成。但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组织实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相信一定会完成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为造就更多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与文献

[1]王京,苏月,张松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企业调研报告[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7):25~26.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2

(一)定位与培养目标不同根据人才培养分类,可分为学术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峰论坛表示,我国将实行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即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两种高考模式。技术技能型人才又分为工程师、高级技工,以及高素质劳动者三种。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高职专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为机电行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即高级技工和高素质劳动者,包括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工作。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生产服务第一线岗位技术含量的革新和提高,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鲁昕指出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作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就是应该在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水平发展对就业岗位所带来的各种变化。目前,应用本科作为职业本科教育,其定位比较模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关系上,过分强调科研研究,强调理论教学,没有突出社会服务的方向,更多地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大学,许多应用本科院校一心向往建成“一流本科院校”。应用本科目前的定位主要是受当今社会“重学术轻技能”思想观念和等级观念的约束和束缚,也是社会对大学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所造成的。由于应用本科的定位模糊,因此,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定位也相应的比较模糊,造成了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偏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则表现为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和考核,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定位和培养目标上,与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是有很大差距的,这是制约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实现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应用本科本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使得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的衔接,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衔接,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应用本科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组装、调试、维护维修等能力。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以学科为导向,主要通过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效果考核往往以笔试为主,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灌输理论知识来实现。由于应用本科院校的定位以及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及应用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使得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不重视,实践条件不足,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不强。这是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妨碍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课程体系衔接存在问题课程体系是高职专科、应用本科各自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为机电行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用为主,必需、够用为度,主要培养机电行业的技能型人才,即高级机电维修维护技工和高素质机电设备操作者。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应该在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机电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时,应该对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使其满足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生进入应用本科相应专业后,能够继续有效地进行学习。目前,专接本模式,课程基本与高职专科相同,不同的是教材不一样,一个是高职高专的教材,一个是本科教材而已,基本上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专转本模式,应用本科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前两年基本上是机械方面课程,后面两年是电方面的课程,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进入本科后,主要就是进行电方面课程的学习。无论是专接本,还是专转本模式,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完成三年专科学业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课程衔接得不是很好,这是进行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素质由于许多应用本科院校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大学,许多教师科研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许多教师都是直接引进博士毕业生,这些教师是在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缺乏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经验,没有在企业经历过职业锻炼,因此造成部分教师职业应用能力不强的缺点。高职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与一般学术型本科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同,高职教育强调教师的双师素质,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职业背景,具有职业应用能力,否则怎么来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许多应用本科院校由于定位教学科研型,在人才引进和教师素质培养方面,注重教师人才的学术能力、科研能力。许多应用本科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明确要求引进博士,强调引进人才的学术能力,同时,应用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都是强调学术能力,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以及一定的科研项目,而几乎没有对教师的职业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定。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应用本科院校的教师们更愿意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形成了“重学术轻应用”的风气。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应用本科教师科研能力、学术能力强,而职业应用能力欠缺的原因。这是应用本科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存在的不足。机电一体化作为一名综合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多门技术的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包括机械图纸绘制;机械设备的安装、维护维修;电气线路的设计、检修;程序的设计、编写等能力。因此从事机电一体化高职教育的教师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目前应用本科从事机电相关专业教学的教师应用能力的缺乏,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的障碍之一。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将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的机电专业进行衔接是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对机电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我国机电行业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应用本科应定位职业教育要想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关键就是要将应用本科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许多应用本科定位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甚至希望向一流本科学术型大学转型,这同现在社会普遍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关,同时也与当前对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有关。由于历史等一些原因,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思想,特别是本科院校,认为重视实践,进行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事情。这种思想不清除,应用本科就不可能真正向高等职业教育靠拢。应用本科的定位也与目前大学的评价机制有关。目前对大学的评价考核以及排名,主要关注的是学术成果,例如论文数量与质量,科研经费量,博士点、硕士点数量等。这就造成了许多应用型本科将学术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将学术论文、科研课题数量作为考核教师标准。要想应用本科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除了扭转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还必须对应用本科建立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投入,可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一些应用本科在资金、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倾斜。对应用本科教师,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与职称评定标准,加大对教师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减少学术研究方面的考核,让学校和教师的重心向应用能力培养,向技术技能教育转移,使应用本科真正地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使应用本科机电相关行业真正向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挺进。

(二)加大实践教学量、改善实践条件由于高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能只靠理论传授,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验、实训、企业实习、校企合作等多种实践方式,达到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目的。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都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手段和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还有所不足,主要也是受“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应用本科院校机电相关专业作为机电行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必须转变思想,将定位转移到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上来,加强实践实验条件的建设,同时,通过实验、实训、企业实习、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调突出过程考核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量,对机电设备的设计、操作、维护维修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同时也应改善实践条件,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课程体系衔接由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作为机电行业高职教育的两个阶段,应该从整体上对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使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能在原来基础上继续提高。针对专接本模式,应该设置好课程体系,而不是简单采用相同的课程,不同教材,应该在满足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理论知识更高要求和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课程体系设计。针对专转本模式,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从重视理论知识,向理论和实践并重方向发展。由于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机械方面课程,以及电气方面的一些基础课程被安排在前两年进行,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对进入本科学习阶段的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提供机械、电气方面的选修课程,让他们能补上这些课程。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3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 职业化 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0076-03

一、研究背景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运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改变了传统行业的生产工艺和相应的生产装备,逐渐发展为以智能仪器与仪表、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控制计算机、数控加工设备、工业机器人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来构建柔性制造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提升生产设备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机电职业教育龙头地位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机电类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目前已荣获自治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特色专业项目建设进程中,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众多企业深度合作,依托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共管、共用实训基地,建立订单班培养,互派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培训学生、教师、员工,并引进人才评价标准,构建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给企业输送专业对口人才,该校2008年起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五期“五菱班”、“联发班”订单班,目前大部分学生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本文拟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如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坚持以广西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面向北部湾地区汽车、机械两大先进制造业和铝业、制糖造纸两大资源型产业以及现代港口物流两大新兴特色产业(以下简称“两制两资两特”产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企业、机电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应用企业,倡导“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促学、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坚持“理实一体化、企业订单班”的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该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团队教师通过为企业技术员工培训、到企业锻炼、参与企业横向科研课题及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了“2+1”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同时,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任务驱动的项目化课程,编写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化教材,依照岗位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考核标准,由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实训内容、课程考核标准要求。基于对课程体系改革及原有的学科体系的解构与新的行动体系重构的过程的重新思考,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三、构建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的做法

(一)与企业深度合作,确定工作岗位群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团队成员坚持“职业教育要面向先进制造业服务,面向生产业”的目标,主动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围绕北部湾地区“两制两资两特”产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企业和应用企业,通过筛选,选择了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西子奥蒂斯电梯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区内外知名度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的典型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市场前景、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及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专业工作岗位群,如图2所示。

(二)围绕工作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职业能力

根据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确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如图3所示。

(三)职业化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

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从职业意识、集体观念、组织协调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职业化素养,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现场,深入企业的生产岗位、研发机构和服务部门,学习企业的文化管理理念,按照企业的培养需求、岗位标准和发展规划,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转变教学方法,重组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符合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人才职业化成长规律的职业化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4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 人才需求 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027-05

一 调研目的

调研吴中区及周边机电类企业,通过对企业的用人标准、用人层次、招聘途径、员工培训以等各个方面的调研,分析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岗位要求、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探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和教学体系设计的思路,调整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下一步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为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奠定基础。

二 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机电类国有、民营、外资等企业人事经理、部门经理、技术骨干、我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具体企业有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苏州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

三 调研方法

1.典型调研

重点调查与我校机电专业长期紧密合作的企业。调研该企业的生产岗位,岗位要求,企业招聘要求,员工的学历结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生活等。采用企业参观、企业骨干访谈等形式。

2.重点调研

重点调查近两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调研毕业生所在的企业、工作岗位、岗位要求、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

3.抽样调研

针对开办本专业来,抽样采集优秀企业生的典型案例。调研优秀毕业生成长过程中,基本素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要素与个人成才的关系。

四 调研内容

1.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现代化制造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各行各业自动化生产、制造、运行与维修及其他环节中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而且新技术本身也要形成产业化。

2.人才供需状况

调研苏州产业结构,装备制造产业内的企业所占比重较高,图1说明苏州产业结构中装备产业内的企业占到35%。

3.岗位技能情况

本次主要调研17家企业,了解企业的主要生产产品,企业的基本性质,企业的主要岗位,以及主要岗位的基本要求等。表1为调研企业的主要信息。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机电专业‘工学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批准号:130502171)

本次对近两年的毕业生调查中,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进行汇总。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所开设的岗位分布情况如下表2所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等相关的岗位,也有部分营销及售后服务和生产管理工作。

在近两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调查中,不同性质的企业对近年来我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基本肯定,各单位对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见机电一体化专业岗位专项能力表。

五 调研分析

1.从业人员分析

企业中,目前招聘人员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体广告招聘、校园招聘会、人才资源中介机构、内部员工推荐、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等形式。职业学校学生主要以校园招聘会招聘为主。图2为企业员工招聘渠道与招聘数量比例图。

图2 企业员工招聘渠道

对于各个岗位人才层次需求,不同类型的企业需求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总体趋势是:技术工人的人才层次集中在高职和中专学生,现场管理人员集中在高职和本科学生;设计人员通常集中在本科生。其中调研的13家企业普遍认为高职学生基本素质好,基本功扎实,自我学习能力强,业务能力提升快,有团队合作精神,也更便于管理,而且到具体岗位后,上手较快,并能胜任多个岗位需求。图3为企业员工学历层次分布图。

图3 企业员工学历层次分布

对于现场管理人员来说,企业偏向选择高职生和本科生,这部分人员都需要从基层做起,了解具体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能在现场指导工人解决生产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选择高职还是本科生,企业的使用部门更多的是要看其工作中的表现和适应能力,并不是太注重其学历。图4为企业员工技能等级分布图。

图4 企业员工技能等级分布

2.课程设置分析

根据调研,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与岗位,掌握具体岗位主要业务工作。表4为机电一体化职业岗位分析表。

结合企业具体岗位要求,将其细分于专业课程内,

并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职业能力与课程相对应。

3.招生就业分析

2013、2014年我校招收的590名五年一贯制学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数稳定于13%。图5为2013、2014年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五年制专业招生比例。

近两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学生共190人,就业率100%,专业对率92%。在175名专业对口人名中,按机电产品制造、机电产品维修、机电产品销售三个就业方向,见图6: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方向比例图。

4.同类院校分析

我校周边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学校有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校、苏州相城中等专业学校,它们都是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分院或办班点,它们具有相同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校五年一贯制按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招生,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框架内,结合我校的特色,制订出符合我区及苏州市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需求而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开发的两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中,更具特色,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更加细化。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上,围绕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维护与维修、机械零部件生产、机电产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等核心岗位,更加具体,对职业能力要求与素质更加细化,培养方向更加清晰。(2)职业能力结构更加真实。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将职业能力培养细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三个维度,并呈现出具体的内涵。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3)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更具针对性。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包含的课程从课时分配、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实施建设、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描述,为课程实施带来更大的便利。

六 调研结论

1.人才培养定位准确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等相关岗位的技术工作,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清楚,方向明确,符合企业、学生、家长的要求。

2.人才培养途径有效

我校在该专业的开办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人才培养。

第一,以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在学校宏观调控下,机电一体化专业团队紧抓各种机遇,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机电一体化专业内涵。在专业建设中,积极参与省市级各项评估,反复锤炼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办学能力。近年来,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得到不断充实,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学生就业形势更加喜人。2013年机电一体化专业被评为省品牌专业。

第二,以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效果。加强校企合作,在“工学六合一”教学模式下,开展课程改革。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纲领,开发专业课程标准,以建设校级、区级、市级精品课程为抓手,建设校本特色教材、课程资源库。

以校企联动、引入企业生产案例改革实训课程教学。建立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教学团队,指导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将企业生产案例引入校园,转化为教学内容,贯穿于实训教学中,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通过第三方(企业工程师、区技能鉴定员)对技能训练进行考核,提高考核的公平性。

第三,以技能竞赛提升实践能力。校技能节中车工、钳工、维修电工等项目的开设,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技能的选择提供很大的平台。积极参与苏州市技能竞赛,更大程度地提升师生技能的水平。

第四,以“三创”基地引导创业意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在系部,建立了学校“车娱水”洗车行、“衣香坊”洗衣房,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提供了创业平台。课余时间在“三创”基地工作,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增加了创业的机会,提高服务能力。

3.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推动教学工作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建设好一支教师队伍。一方面以名师工作培养班、青年教师培养班的开设,梳理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增加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培训,提高教师职业教育的各项能力。其次是大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加强理实一体化、项目化教学,转换教师角色,实现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再次大力改革评价方式。将结果性考核转变为过程性考核,尝试学校考核转变为第三方考核,从而实现学生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

4.师资实力雄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有着一支知识扎实、技能过硬、理念先进的教学团队,能够胜任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第一,校内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现有24人,师生比1∶16,其中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达到29%,高级职称达到8.3%以上,获得机电专业相关的技师资格达到100%。第二,兼职教师团队。聘用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强等8名企业专家、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温×芳博士等4名高职校教授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外聘教师为该专业教育教学注入更多新鲜的元素,为办出特色专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5

关键词:专业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10-01

一、专业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进一步确定各岗位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职业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本专业职业岗位(群)职业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关系如下:

(一)职业岗位为机电产品、设备操作及零部件加工。典型工作任务:机床的操作;刀具的选用与刃磨;工件的装夹;通用量具、专用量具的正确使用;机加设备的日常维护等。

职业行动能力:(1)熟练操作一种普通机加设备(车床或铣床),达到中级工水平;(2)能操作其它普通机加设备,达到初级工水平;(3)了解一种数控机加设备的操作(车床或铣床);(4)能编写常规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5)熟练使用各种常见装配工具;(6)能进行典型机电产品装配。

(二)职业岗位为机电产品、设备维护及维修。典型工作任务:机电产品、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维修及机电产品装配、设备操作等。

职业行动能力:(1)能熟练进行机加设备三级保养;进行机加设备的一般维修工作;(2)具有读图和制图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电脑绘图;(3)能熟练使用标准件手册;能阅读专业资料;(4)能进行典型机电产品装配。

(三)职业岗位为机电产品、设备安装、调试。典型工作任务:依照图纸或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独立或是协同完成机械部件的组装与调试;电气部件的组装与调试;整机的组装与调试;生产指导与过程控制等。

职业行动能力:(1)具有机电产品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技能;(2)具有读图和制图的能力;(3)能熟练使用标准件手册;能阅读专业资料;(4)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器具;(5)具有装配钳工、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

(四)职业岗位为机电产品、设备安装、调试。典型工作任务: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等。

职业行动能力:(1)熟练使用各种常见检测器具;(2)能进行检测数据分析;(3)能进行机械加工误差分析和表面质量分析;(4)能绘制质量管理图表。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云南国防工业系统,发挥电大办学资源优势;立足云南,辐射全国,面向光电、机械、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践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坚持“立一等品格,精一门技艺,成一番事业”的校训,在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始终不渝地强调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云南机械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生产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和技术改进、运行等岗位,具有必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专业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复合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

(一)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具有必备够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机械制造与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熟悉液压与气动知识、机械CAD/CAM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变频技术原理及应用、机械装配技术等专业知识。

(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具有机械工程制图识、读能力及制图能力,能熟练掌握基本电工技术操作技能。能够诊断机电设备故障源(点)、对设备能进行必要的维修与维护;具备机电设备、产品的安装与调试能力;掌握现代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以及机电的基本设计能力。能够熟练操作普通机床,达到中级技工水平;能较熟练地进行数控机床操作并编程;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三)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思想素质: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改革的意识,有民主法制观念,有理想,联系实际、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实干创业的精神,遵纪守法。并具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忠于职守的精神。文化素质:具有必备够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法律、外语、计算机、应用写作和文学艺术知识;有较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具有认识新知识的自学能力。身心素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及一定的美学修养。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诚信意识、敬岗爱业意识和团队意识及守岗的精神;具备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与品质。

四、专业学生培养设计

在学校“二三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特点制订有本学院特色或亮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依托合作企业,继续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并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三年不断线的工学结合而且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始终。

第一通识教育及基本职业技能培养阶段: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结合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及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及基本职业能力。

第二职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通过开设专业课并实施课程“理、实一体”教学改革,聘请企业教师参与依托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共同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

第三综合职业技能教育阶段: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联系生产实际,通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此外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推进与国内外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成熟模式和先进经验,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本省工业企业。

参考文献:

[1]刘晓勤.校企合作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J].人力资源管理,2010,6

[2]杨健.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1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6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教学做一体化

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给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显得尤为迫切。

1存在的问题

高职特色不够鲜明、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制造业对人才培养要求等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尚未完全摆脱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历了10余年的高速发展,但很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仍然受到高等教育的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课程体系的构成在名称上改为“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训练课”3个模块,但实质上课程设置还明显存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倾向,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没有真正向“能力本位”转变,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学科体系的思维方式。

2)部分课程设置相对独立,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部分课程的选择过多考虑知识点的完整性,对整个课程体系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导致个别课程显得相对独立,同时也造成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现象。例如,“电路分析”“电机拖动基础”“工厂电气控制设备”3门课程中有关电机学的知识有重复。“气动技术”和“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2门课程气动教学内容有交叉。实践性课程的安排受校内实训条件的限制,岗位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偏重理论,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

2开发思路

笔者对中国航空一集团、二集团的部分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归纳出本专业领域的岗位需求、典型能力和主要工作任务。以典型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找出对应的职业能力。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共同制定新的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出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重新构建与整合,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以及湖南省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抽查标准,将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融入课程内容。

3实施过程

3. 1组建校企联合的专业建设委员会

专业建设委员会是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构建的组织机构,也是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的指导、评价机构。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由本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成都飞机制造厂、陕西飞机制造厂、株洲南车时代电气有限公司、安徽江淮仪表厂等企业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组成。

3.2企业调研,确定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

通过对株洲南车时代电气有限公司、昌河飞机制造厂、空空导弹研究院、成都飞机制造厂、株洲钻石刀具厂等企业调研,跟踪本专业毕业生近3年来的就业情况,归纳出本专业的典型就业岗位群。

初始岗位群为: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和管理。发展岗位群为:通过3 ~5年的工作锻炼,可从事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故障处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高级维修、管理、改造升级及技术支持与服务。因此,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航空机械制造类企业,培养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修与调试技能以及智能化技术、PLC技术等相关知识,能够胜任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技术开发、产品营销和技术服务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 3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归纳本专业的基本工作任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其未来职业主要有3个发展方向:1)维修电工,主要从事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修理。2)机床操作工,主要从事普通机床或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考虑到择业的不确定性,在教学中应兼顾2个方向的内容。因此,我们确定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框架由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职业能力核心课程3个层次构成。在新课程体系中,职业基础课程为: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实用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等;职业技术课程为:机械零件图样识读与绘制、电气安装规划与实施、零件的手动工具加工、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等;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为:使用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电机拆装与维修、机床电气检修、液压与气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PLC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维修等。

3.4针对核心技能,开发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是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任务为基础,根据工作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技能点,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规律划分为若干个单元项目,再由若干个单元项目组成的课程。本专业8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全部采用项目课程形式开发,在设计每个单元任务时,以“理论知识与生产任务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为原则,使每个单元任务中都包含必需的理

论知识、基本操作、设备安装、调试或维修技能等,其最终目标是:每个单元都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来完成,或制作一个产品,或排除一个故障,或进行一项试验,或完成一项维修。如“机床电气检修”课程中,设计了5个单元工作任务,分别是低压电器的检测与维修、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普通机床电气系统检修、起重机电气系统检修、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检修,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 5推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打破了原来理论+实践(实验、实训)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驱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不仅明确了“要做什么”,也清楚了“为什么做”、“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学习中体验了实际工情景与工作过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结束语

经过实践,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市场需求、岗位能力重新进行了专业定位,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行了教学做一体、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得到了强化,而且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拓宽了毕业生就业口径,提高了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7

关键词:专业方向;认知;基础平台;实践;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42-03

收稿日期:2015-01-23

作者简介:冯小劳(1968-),女,广东湛江机电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广东 湛江/524094)

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有涉及面广、就业岗位群多、技术更新快等特点。在这种大背景下,需要对中职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进行科学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功效,因此我校的机电专业建设项目组探索在专业培养中实施“机电产品维修”方向和“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方向培养。

一、对机电专业分方向教学的认知

分方向培养教学是一种针对本专业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方向不同情况,施行有针对性训练的培养手段。我校机电专业建设项目组成员对粤西本地和珠三角进行的机电人才需求调研和本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反馈中可知,中职机电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从事机电产品加工、维修电工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等职业岗位工作,而且不同的岗位群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不同。目前我校实施的是2+1培养模式,期望学生在校二年时间内掌握机电的全部技能和岗位能力不太现实,而且课程设置过多,针对性不强,反而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但如果能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具体知识技能要求,可使学生在具备机电专业通用能力的同时也具备某些专项能力,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对学生的零距离就业意义重大。

二、机电专业分方向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明确机电专业的培养方向

按照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宗旨,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机电待业的岗位需求,本专业定位于培养机电技术相关岗位的“技术蓝领”,即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加工、维修电工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等职业岗位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由于中职学生入学时年龄偏小,尚未能确定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发展目标,我们提出“基础平台+方向化发展”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经过一年半的专业基础平台学习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基础能力,考核选择“机电产品维修”方向发展或是“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方向发展。以便学生逐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提高就业的对口率,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确定职业方向能力培养要求

在企业和毕业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共同讨论,确定“机电产品维修”方向的主要岗位群是机电产品生产操作工、机电设备维保与维修技术工人;“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方向的主要岗位群是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和检测技术工人。接着召开由在企业工作的一线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通过对两个方向的主要就业岗位群的工作情境、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将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理,提炼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从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岗位中提炼“机电产品维修”与“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典型工作任务,从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得到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明确了机电专门化方向的岗位能力需求,并把它们融合进各课程的教学任务中(见表1、表2)。

(三)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机电专业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如果设置的课程过多,将会影响到学习的针对性。应当以机电专业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标准以及从业能力为依据,坚持必需和够用原则,确定 “基础平台+方向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基础平台”包括了本专业的通用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保证专业的共性要求;“方向化发展” 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项工作能力为重点。为了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我校机电专业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编制、审定工作,确定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见表3),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群对接、专业课程内容

与职业活动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凸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

(四)做好学生的宣传解释工作,合理安排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教学

学生刚入学时,尚未能确定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发展目标,我们在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一年半专业课程学习中,不断地介绍宣传各专业方向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职业要求,帮助其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定下个人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经过一年半的专业基础平台学习,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差异和兴趣基本已能体现出来;在第三学期结束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基础能力,通过一定的能力测试,选择“机电产品维修”方向发展或是“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方向发展。并在第四学期的教学中,平行开班,小班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学习训练,从“统一规格”转向“个性化教学”,避免大而不当。 采用这种分流细化的教育教学及实践管理方法,不仅使学生具有一技之长,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学习基础间的矛盾,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效地发挥其自身优势,激发学习潜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表3 机电专业“基础平台”+“方向化发展”课程体系

三、分方向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目前我校机电专业方向化培养模式已实施了11、12级中试行,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和肯定,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发挥自己成才的主动性、自觉性,整体学风明显提升;其次强化职业岗位能力,增强了就业的适应性,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此同时,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也推进了专业的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但由于按照方向重新分班管理,对原班级的管理的一定的困难。

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实行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既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也便于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发展;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针,加强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和从业能力。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8

关键词:电网公司;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刘健生(1968-),男,广东广州人,广东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经济师。(广东 广州 510600)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006-03

管理大师明茨伯格认为,“一切有组织的人类活动都有两个基本且相互对立的要求,一方面要把这些活动拆分成不同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将各项任务协调整合起来,以便实现最终目标”。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是对各种构成组织要素(如岗位,部门,基层单位,总部等)进行选择与规范,并把它们以一定方式进行组合,以支撑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广东电网公司作为南方电网半壁江山,对广东乃至国家经济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公司现阶段战略目标对公司现有组织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故而变革内部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管理思想与理念,为电网企业打造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以此来全面提升电网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强的竞争优势和长足的科学发展能力,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现行组织管理体系分析

现行组织管理体系是伴随着公司改革与发展历程,经过多年适应性调整和优化而形成的,层级较为明确、运转基本有序。在直属供电企业范围内以供电营业服务区域形成地市、县(区)、镇三级供电营业机构,实行统一领导,依法授权,分级管理模式,管理界面基本清晰,权责基本明确,能适应电网和公司发展的需要,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通过组织管理体系重构加以解决。

1.公司层面

主要是职能未完全归口,缺乏上下有效承接,界面划分不够清晰,职责存在重叠或缺位,具体表现为:部分职能归口管理不明确,存在多头指挥的现象,存在责权利不对应的情况;个别管理职能存在上下承接不对应和未能有效承接;生产环节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职能未能清晰界定划分;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职责界定不清晰;综合线损、电价、电力电量平衡、环保、消防、保卫、节能降耗、信息等管理职能有待理顺规范;现行机构名称和岗位系列不够规范,岗位工作分析还不到位,岗位说明书不健全。

2.地级市供电局层面

主要是专业化、集约化和规范化程度较低,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具体表现为:输变电环节组织机构设置模式未统一规范,存在“运检合一”和“运检分离”两种模式;配营环节组织机构设置模式未统一规范,存在“营配合一”和“营配分离”两种模式;主网业务专业化集中管理程度不高,分散管理,导致主网运行安全相对薄弱;通信管理体制有待调整理顺;物资管理归口不明确,物资采购、仓储等环节分散管理,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

3.县、区级供电局层面

主要是尚未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反应迅速的组织机构,未能发挥电网建设属地优势,具体表现为:未完全对应县、区行政区划进行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置;电网建设的前期工作未能有效发挥属地优势,存在职责缺失情况,前期工作难度大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个别区、县供电局(分公司)目前仍实行“输、变、配、营”合一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设置,管理资源分散,未能集中资源做好属地配电营业和客户服务,有效保证供电可靠性和客户服务水平。

4.供电所层面

主要是目前镇级供电所组织机构的设置缺乏规范统一,职能分工不明确,专业化程度较低,较大程度上呈现出原生态现象,具体表现为:供电所作为最基层供电营业机构其定位不明确,管理模式不规范;未对应行政区划调整及城市化进程对供电所进行调整设置;镇级供电营业管理规模尚未纳入企业划型管理,镇级供电机构分类没有统一标准和准则,全省供电所规模差异较大,配电和营业专业化管理程度不高,职责分工不明确。

总体来说,广东电网公司现行组织管理体系主要存在职能归口与专业管理界面不清晰,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程度不高,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模式还未完全建立,电网建设属地化不明显,企业经营业绩相关的职能不够强化,中心机构与修造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功能定位不明确等诸多问题。

二、组织管理体系设计原则、思路与目标

组织管理体系设计应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应当能够满足公司加快电网建设、有效保障电力供应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需要,更好地承接各项职能战略,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组织管理体系设计需要与一般性管理原则相容,如管理大师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十四项原则中与组织体系相关的五个原则:分工明确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统一领导原则、集权与分权原则和等级链原则。

1.组织管理体系设计原则

(1)管理目标与职责明确的原则。各级组织管理目标明确、界面清晰、职能归口,避免多头指挥和无人负责现象,防止指令重复或冲突,出现管理混乱与推诿扯皮情况,实现管理到位。

(2)运转协调与高效的原则。有效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做到流程更顺畅、业务运转更协调和管理更高效,更好地体现出以客户为中心、反应迅速、分工协作特点。

(3)制衡规范的原则。各级组织要权责利对等、执行与监督分开,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大体系,确保监督职能发挥作用,有效建立企业内部监督与制衡机制。

(4)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有利于提升安全生产、供电可靠性、客户服务、经营绩效等关键指标,支持全面创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组织管理体系设计思路

建立以管理需求促组织体系适时优化的常态体制,注重科学组织体系建设系统性,把握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和职能职责三个关键。

(1)管理体制。理顺公司各级管控模式和管理界面。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及内外部经营环境合理确定直属单位管理模式,理清公司与分、子公司管理界面。

(2)组织机构。完善规范公司本部及直属分、子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原则和模式,实现经营集约化、管理专业化、运作规范化和服务属地化。

(3)职能职责。按照有利于业务流程运作的原则,合理调整公司各级组织管理职能,明确管理职责,实现上下承接对应;通过工作分析,健全岗位说明书。

3.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目标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企业科学发展观,规范业务管理流程,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三大体系,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具有广东电网特色既科学合理又适应管理需求的,管理科学、界面清晰、权责明确、制衡规范、运转高效的科学组织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

(1)建立起界面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公司与直属单位之间管理模式明确、界面清晰、运作规范、管理到位。

(2)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集约化、专业化”运转高效的组织机构,根据“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管理思路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公司各级组织设置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供电服务地域化、经营管理集约化、生产业务专业化,电网建设属地化的组织架构模式。

(3)建立起职能归口、分工协作的运作机制,公司系统各级组织机构实现职能归口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协作高效,上下有效承接对应。

三、组织管理体系设计方案与具体实施

针对目前公司系统各级组织体系存在问题,按照组织管理体系设计原则、思路与目标,从三个方面深入开展组织体系建设。

1.理清管理界面和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1)理顺管理界面。明确广东电网公司本部与分、子公司管理界面,规范运作秩序,提高管理效率,重点明确公司本部负责管理的专业内容,除此之外,同时按照职能归口管理原则,均由直属各企业负责。

(2)深化物流和通信管理体制改革。物流体制推行物资的统一归口和分级管理,构建物资采购、仓储、配送一体化大物流体系。通信体制坚持通信专业归入生产序列、通信资产由主业直接管理原则,实行电网调度与通信调度职能合一归口管理,通信设备管运分开、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组织模式,理清通信专业与各专业的运作关系,强化通信运行管理。

2.优化和规范公司各级组织机构设置

(1)公司本部层面。按照职能归口、专业化和制衡规范的原则,结合公司部门设置及职责与南网公司上下承接对应的实际情况,调整公司本部部门设置,规范部门名称,并从有利于业务开展和流程运作顺畅的需要出发,优化公司部门科室设置。

(2)地市供电局层面。针对地市供电局组织机构设置的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设置。

1)主网业务集约化管理。地市供电局逐步实现输电、变电、试验、调度、通信和计量等主网业务的集中管理,解决主网运行业务分散管理、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安全运行参差不齐的问题,提高主网运行技术水平,增强主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2)强化专业化管理。明确在地市供电局统一实行输、变电“运检合一”的组织架构模式,解决输、变电环节组织机构设置模式未统一规范的问题,并实现输、变电的专业化管理;理顺通信管理体制,实行试验专业化管理和电网建设属地化管理的组织架构模式。

3)整合配电、营业管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的电力市场营销工作思路,按照统一归口管理,分层次、分区域全方位面向客户的原则,理顺营销服务工作流程,实行配电与售电营业及服务有效结合的“配营合一”的组织架构模式。

4)推行大物流管理体系。成立物流中心,实行物资的统一归口管理,实现物资的统一采购、仓储和配送。

(3)县(区)级供电局层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反应迅速的县(区)供电营业机构,强化配电与营业有效分工协作,实现县(区)供电营业机构典型化机构设置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设置。

1)对于县(区)级供电局(分公司),按照与行政区划分基本对应的原则设置供电营业机构(供电局),实行一县(区)一局的组织机构设置。

2)将县(区)级供电局(分公司)管辖范围内的主网业务逐步剥离,集中负责属地配电营业和客户服务工作。

3)调整设置规划建设机构,实行电网建设前期工作的属地化管理,县(区)供电局(分公司)按供电区域特点分别进行内设机构设置。

4)对于县(区)级供电局(子公司),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管理规模大小,优化调整组织机构,并加强信息、计量和试验的专业管理。

5)县(区)级供电局(子公司)逐步实现与县(区)级供电局(分公司)相一致的组织架构设置模式。

(4)镇级供电所层面。规范镇级供电组织机构,提升镇级供电所的供电可靠性和客户服务水平。

1)明确供电所管理模式和定位,将供电所作为县(区)供电局的派出机构,由县(区)供电局按照专业实行职能归口和专业化管理。

2)按照行政区域规范设置供电所,实现一镇一所,并按照规模划分统一规范供电所内设机构和职责。

3.规范公司系统各级组织管理职能

(1)公司本部层面,一是强化企业内控体系的管理职能;二是从有利于业务开展的需要出发,合理调整电价、法律事务、消防、保卫、电力设施保护、交通安全、对外信息等职能的归口管理部门;三是对于线损、电力电量平衡、节能降耗、综合计划与统计、应急与反事故措施等涉及多个部门管理的职责,在明确归口管理部门的同时,落实责任主体,建立协调、督办机制,实现相互之间的有效联动和分工协作。

(2)直属供电企业层面,根据调整后的公司本部部门职能,结合实际,调整和规范直属供电企业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确保管理职能上下承接对应。在公司系统中,通过工作分析,规范岗位设置,逐步建立健全内部岗位序列和岗位说明书。

四、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主要特点、成效与经验

1.主要特点

广东电网公司组织管理体系主要特点是供电组织机构覆盖全省镇级及以上所有行政区域,实行一地一局、一县一局、一区一局、一镇一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机构设置贯穿安全生产、营销服务、规划建设、综合管理等四条主要业务线,强化信息、试验、通信等专业管理,增设相应机构;实行专业化和主网业务集约化管理,统一规范县区、镇所供电机构,实现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属地化管理,推行大物流管理;理清管理界面,理顺职责关系,实行职能归口管理,坚持一件事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如确需由多个部门负责的事情,要求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办与协办关系,形成工作合力,按照上下对口设置原则,规范部门及名称的设置。

2.主要成效

(1)有效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夯实组织管理基础。物流体制改革,理清了公司各级物资管理机构以及招标管理中心的管理界面与运作关系,为公司在全省系统内形成物资采购、仓储、配送一体化大物流体系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通信体制改革,在公司系统内实行电网调度与通信调度职能合一归口管理,通信设备管运分开、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组织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通信运行管理,理清通信专业与各专业的运作关系,使公司系统通信专业建立起科学的组织体系。

(2)规范的机构设置,进一步筑牢组织管理平台。公司本部层面,通过按照职能归口、专业化和制衡规范的原则调整本部部门设置、规范部门名称,建立起科学有效、与南方电网公司上下承接对应组织机构。

地市供电局层面,通过按照经营管理集约化、生产业务专业化机构设置,解决了主网生产业务分散管理、专业化管理程度不高,输、变、配组织机构设置模式未统一规范的问题,提高了主网安全运行技术水平,增强了驾驭大电网能力。

县、区供电局层面,通过开展县、区供电局及内设机构的规范设置,规范调整后的县、区供电局设置与行政区划相对应,实行“一县(区)一局”供电机构管理模式,优化配置了供电服务资源,全面构建了一个服务优质、管理规范以及能有效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客户服务需求、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供电服务新体系。

镇级供电所层面,通过对全省镇级供电所实行规模分类及机构规范管理,有效将全省1411个供电所整合调整为1144个,镇级供电机构的规范和精简效果明显。

(3)清晰的职责界面,进一步增强组织管理高效。通过科学界定公司本部和直属单位纵、横向管理界面,按照依法授权、分级管理和权责对应的原则,合理确定管理范围,有效控制管理幅度,规范运作秩序,提高管理效率,使公司系统各级组织机构之间做到责权明确、监控有力和运转高效。

通过职能归口和专业化管理,合理调整和明晰公司本部农电、对外投资、教育培训等管理职能,有效实现职能归口和专业化管理,确保管理到位;对于涉及多个层级的管理职能,在明确归口层级的同时,落实责任主体和协调、督办机制,实现相互之间的有效联动和分工协作,在主动协调中形成合力,有效确保了公司重大职能不缺失、综合职能有归口、部门主要职能不交叉。

通过合理调整职能,公司本部管理界面更加清晰,职能赋予更加准确,解决了职能错位、越位和失位问题。

通过及时调整规范公司各级组织机构管理职能,确保机构职能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清晰,朝着定位准、职能明和运作高效的方向不断迈进。

通过岗位规范化建设,围绕电网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核心业务流程,以事设岗,以岗定责,岗责清晰,以岗定责、以岗定薪、按岗聘用、按责考核、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了岗位分类与人员聘用制度,纵向满足专业需求、横向平衡用人计划,实现岗位、职责和工作量高度匹配。

3.主要经验

在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要求高的情况下,要做到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组织管理体系建设,需要采取以下工作方式。

(1)要切合实际制定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的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全面总结分析现行组织体系运作情况,借鉴国内外电力企业组织体系最佳实践,掌握组织体系建设特点、规律和方法,着重从理顺体制强基础、规范机构促管理和明晰职责保高效等三方面运用科学工作方法,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步骤清晰的实施方案,才能为高效推进组织体系创先奠定坚实基础。

(2)要提前谋划、谋定而后动,有章法、成体系地推进。组织管理体系建设都要结合实际,深思熟虑,采取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整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推进方式。

(3)要正确处理优化组织结构与稳定发展的关系。以稳定为前提,把优化组织结构的力度、速度和可承受度统一起来,切实维护安定团结、共谋发展、和谐共处的大局,才能有效推动组织体系创先工作。

(4)要形成本部带头、直属单位主动参与的工作机制。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树立大局意识,主动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思想认识要到位、组织领导要到位、工作措施要到位,自上而下推得动、循序渐进才能确保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五、结束语

组织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大型省级电网企业在内外形势变化纷繁复杂的形势下,通过组织管理体系创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保障电力供应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升安全生产、供电可靠性、客户服务、经营绩效等关键指标,更好地适应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革,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描述了广东电网公司着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手段,通过建立起界面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集约化、专业化”运转高效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归口、分工协作的运作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为我国电力企业开展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提供系统的、完整的、可借鉴的先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