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成本会计核算要求8篇

时间:2024-04-06 09:45:39

成本会计核算要求

成本会计核算要求篇1

关键词:产品成本;成本核算;会计规范

2010年初,财政部下发通知对现行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关问题开展调研,为制定全国统一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以下简称《成本制度》)做准备,这是进一步完善中国会计规范的重要过程。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制定《成本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成本核算规范的发展

中国成本核算规范形成初步体系始于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开始明确对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如将“生产费用”科目分设为“基本生产”、“辅助生产”、“自制半成品”、“车间经费”等科目。1984年国务院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规定了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形成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成本管理制度。其后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中也明确了对成本的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到,成本核算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1986年为了与《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配合,《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出台,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中国成本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对开创中国成本管理的新局面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全国各部门、各行业根据这些法规,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如轻工业部颁发的《全国陶瓷工业企业统一成本核算规程》、化工部颁发的《电石成本核算规程》等。1993年中国进行会计改革,成本核算也有了新要求,新会计制度规定不再采用完全成本法,而采用制造成本法。但此后中国没有再对成本核算进行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二、建立统一《成本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完善会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6年财政部重新了39项会计准则后,中国已经建立了以《会计法》为核心,涵盖道德与技术规范两个重要方面,较为完整的会计规范体系,这一体系对规范会计行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在现行体系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成本核算的要求较少涉及,且零散的分布于有关具体准则中,缺乏系统的框架,对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指导和约束性不足。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则会极大改善这一现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会计规范体系,更为企业成本核算行为明确了方向。下页图1体现了增加《成本制度》后会计规范体系的框架结构

2.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

会计的根本目标在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成本核算作为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重要内容也不例外。在中国现阶段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虽然各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了成本开支范围和成本核算方法,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成本核算规范,会计人员在核算成本过程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成本信息的客观性,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决策。通过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核算中的随意性加以限制,同时也可以增强成本信息的可比性,进而提高成本信息的质量。

3.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必要环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的贸易争端,近年来,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进行制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认为中国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不完整,未能将全部成本如人工成本纳入成本核算系统,因而取得了成本优势,进行实现价格优势。通过制定《成本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成本核算内容,并与国际惯例协调,减少贸易摩擦。

三、统一《成本制度》的适用范围

要建立统一的《成本制度》,应必须明确其适用范围,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按照现行会计规范中对于成本的界定:“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由此可见成本核算既涉及传统的制造业,也广泛涉及现代服务业,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成本核算的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虽然由于不同行业生产特点、组织规模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各行业其成本构成及其核算,但就其成本的本质而言是一致的,因而《成本制度》可以根据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成熟的制造业成本核算为依据建立,其他行业根据各自生产的特点遵照执行。

四、统一《成本制度》框架

《成本制度》要规范企业成本管理的全部内容,而成本管理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建立统一制度时必须要确定其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成本基础管理制度

为保证成本核算质量,企业必须要重视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没有健全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就不能顺利进行,因而《成本制度》中将建立成本基础管理制度作为其主要内容之一。成本基础管理制度是开展成本核算,实施成本管理的基本前提。

成本基础管理制度应明确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建立健全成本原始记录、定额等与成本相关业务管理制度。

2.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成本信息的生成最终受到成本核算方法的制约,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确保更加准确、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以供管理决策之需。但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成本核算结果,由此造成企业有可能操纵成本数据,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而为避免企业随意使用成本核算方法,影响成本信息的客观性,就是会计规范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客观要求《成本制度》中必须形成完备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为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选择划定范围。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是进行成本核算具体手段,体现成本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成本核算方法体系应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成本项目、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和成本计算方法等。

3.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

企业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必须要通过归集和分配才能计入有关成本,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的结果。为保证企业在选择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上的科学性,在《成本制度》中必须明确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方式的具体要求。这一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费用归集分配原则、分配标准、分配方法及分配程序等。

4.成本核算业务流程

成本核算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也必须讲求工作效率,明确成本核算业务流程可以保证成本核算工作顺利,避免不必要的环节,因而《成本制度》中应明确成本核算的基本业务流程,便于企业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参照执行。成本核算业务流程主要说明成本核算期间、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账户设置、成本费用归集分配及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各项内容的关系及其相互衔接等问题。

5.《成本制度》框架各要素的关系

建立完善的《成本制度》框架必须明确各内容的功能,从而才能准确把握基本要求。从外在形式上看用于形成企业成本的原始数据进入成本核算系统后,受框架内容的制约,经过系统加工后生成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成本制度》框架为成本信息生成提供了技术和质量保证。具体表现为:首先成本核算基础制度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核算环境支持,明确了进入成本核算系统的信息的基本条件,以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即什么样的数据可以用来计算成本,什么样的成本被排除在系统之外;其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与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技术支持,决定了原始数据的加工方法及最终结果,即原始数据如何转化成成本信息,转化成什么样的成本信息;最后,成本核算业务流程明确了成本核算工作基本顺序,提高成本信息的及时性,确保了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成本制度》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

《成本制度》框架各要素对于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是贯穿始终的,它们相互独立,分别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成本核算进行约束和规范;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将成本核算联结为一个整体。

五、关于建立《成本制度》几点建议

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已经成为会计业界规范企业成本核算的共识,但在制定制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制度的全面性、适用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形成的制度真正发挥效用。

1.提高《成本制度》的全面性

成本核算不是特定行业的管理要求,任何企业都涉及成本核算,因而在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各行业成本核算的特点和要求,尽量避免以偏概全,使《成本制度》真正在各行业起到统一的引导与规范作用。

2.增强《成本制度》的适用性

成本核算由于涉及内容广泛,造成工作环节极其复杂,但成本信息又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因而在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尽量保证成本核算方法明确、简洁、易于操作,使《成本制度》在规范成本核算过程中更加高效适用。

3.注重《成本制度》的前瞻性

成本核算必须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企业管理要求也不断发生更新,成本核算也要与此相适应,这就要求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提高的基本趋势,以保证《成本制度》长期有效,避免经常性修订。

4.完善《成本制度》的系统性

成本核算最终成果体现为成本信息,成本信息不仅受成本制度的约束,也要遵守相关会计规范的要求,《成本制度》作为会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与其他会计规范相适应,这就要求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其他规范的有关规定,避免重复或存在不一致地方,保证《成本制度》与其他法规构成完善的会计规范系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

成本会计核算要求篇2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制度;医院;会计核算;影响

现阶段,在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越来越深入的背景下,医院管理的外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而且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医院管理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对此,若要提高医院会计核算水平,就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应对医疗改革、新财务会计制度等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医院的会计核算管理,促进医院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改进

首先,在会计核算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年终决算三点之上。其中新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在预算编制时,要先分析以前的年度预算执行状况,不能只是在以往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修改、变动。同时,还要求医院必须严格执行已经批复的预算,如需调整,则要提出预算建议并上报主管部门,待经过财务部门审核后才能开始执行。在年终决算之时,要求医院能按照财政部门决算编制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编制决算;并做好预算执行的分析,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其次,在日常会计核算方面。新财务会计制度取消了药品收入,改变了传统以药养医的做法,并且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要求医院要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同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及定期进行固定资产减值测算。在成本核算中,新财务会计制度将医疗成本、药品成本划分到了直接费用、管理费用。这一做法非常符合医疗改革的发展需求。总的来说,新财务会计制度在医院会计核算方面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进一步完善了医院的会计核算制度

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出台有效解决了医院传统会计核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推动了医院财务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也更加有利于医院财务工作的规范开展。首先,新财务会计制度满足了医院会计核算的科目要求。新财务会计制度增加了财务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极大地满足了各阶层的特殊需求。而且,对部分科学也有了非常细致的划分,如将对外投资华为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尤其是还新增了政府拨款科目。其次,新财务会计制度取消了核算药片进销差价。这样能节约管理成本分配,弥补了传统制度的不足,且也非常符合当前医院会计核算实际。再者,新财务制度改变了固定资产核算要求,并引入了权责制。这样能有效保证这财务会计核算人员以及其它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依据会计核算制度规范开展工作。最后,新财务会计制度在收支方面核算、财务报表、补助性资金、医疗风险基金核算内容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会计核算制度的疏漏,明确了各个工作细节。总的来说,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出台有效推动了医院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二)提升了医院会计核算的有效性

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要求更加细致,且调整了诸多医院会计核算问题,使得会计核算更加规范、合理。首先,新财务会计制度明确了医院资产负债情况。新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能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医院资产负债情况,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资产也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可以说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医院资产核算的误差,确保了医院资产账目的清晰。其次,新财务会计制度使得收支核算更加规范,用期间费用代替了传统分摊方式。这不仅有助于保证医院的收支平衡,也有助于提升会计核算效率。再者,新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在所有统计结果、数据都应报表的形式呈现出来,且要求在核算时加入绩效考核数据、现金流动数据、科教资金数据等。这样做能够让医院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详尽、清楚,而且还能够保证会计核算的完整性,从而保证在医院决策时能够充分发挥出会计核算的作用,推进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最后,新财务会计制度也清晰地列举出了补助性资金。这一方针的制定使得医院会计核算更加符合医疗改革的需求。总的来说,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要求更加详尽、完善,能有效提高医院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加快医院改革的步伐。

(三)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更加规范

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并不够完善,且存在诸多问题。譬如数据不够准确、核算方式不够统一等,且成本核算虽然重要,但却难以将其应用到医院管理中。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新的要求。这不仅仅能使医院会计成本核算更加完善,还能提升管理人员的重视度,真正将成本核算落实到位,促使其能结合管理实际充分应用成本核算结果。首先,新财务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的对象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对三级医院的成本核算还作出了特别要求。这非常有助力于医院成本核算的工作开展,其能为医院成本核算指明方向,从而有效保证了医院成本核算的规范性。其次,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各科室的成本费用也作出了要求,并将其分为了临床服务、行政后勤、医疗手段、医疗辅助四个方面。这样能保证医院成本核算更加条理、层次化,而且还能树立医院成本核算标准,有效促进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最后,在成本核算方面,新财务会计制度还对科室成本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样财务人员在核算这一成本时,就可以按照具体规定、要求进行核算,从而有效保证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规范性。这对于规范各医院的成本核算也是非常重要的。总的来说,新财务会计制度在成本核算方面作出了非常大的调整,能有效规范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四)加强了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

会计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会计核算对医院管理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中,医院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并不重会计核算,只是单纯地将其作为一项财务工作进行。显然,这样是不能完全发挥出会计核算利用价值的。而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医院管理人员的会计核算意识,还有效加强了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意识。最重要的是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工作有非常细致、明确、完善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财务人员要重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医院管理人员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加快医院会计核算的改革。另外,新财务会计制度还有效促进了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比如其中对于表格的要求,各种数据的要求等。那么,在提升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技能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总的来说,新财务会计制度有效促进了财务人员会计核算能力的提升,这非常有利于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新财务会计制度能优化医院会计核算工作模式,弥补传统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足。这对于促进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完善、发展非常有利。因此,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将财务会计制度应用于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中能更好地推进医院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成叶芳.探究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188+196.

[2]张文超.浅析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7(01):215+217.

成本会计核算要求篇3

关键词:产品成本;成本核算;会计规范

2010年初,财政部下发通知对现行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关问题开展调研,为制定全国统一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以下简称《成本制度》)做准备,这是进一步完善中国会计规范的重要过程。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制定《成本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成本核算规范的发展

中国成本核算规范形成初步体系始于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开始明确对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如将“生产费用”科目分设为“基本生产”、“辅助生产”、“自制半成品”、“车间经费”等科目。1984年国务院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规定了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形成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成本管理制度。其后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中也明确了对成本的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到,成本核算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1986年为了与《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配合,《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出台,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wWw.133229.COm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中国成本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对开创中国成本管理的新局面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全国各部门、各行业根据这些法规,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如轻工业部颁发的《全国陶瓷工业企业统一成本核算规程》、化工部颁发的《电石成本核算规程》等。1993年中国进行会计改革,成本核算也有了新要求,新会计制度规定不再采用完全成本法,而采用制造成本法。但此后中国没有再对成本核算进行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二、建立统一《成本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完善会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6年财政部重新了39项会计准则后,中国已经建立了以《会计法》为核心,涵盖道德与技术规范两个重要方面,较为完整的会计规范体系,这一体系对规范会计行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在现行体系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成本核算的要求较少涉及,且零散的分布于有关具体准则中,缺乏系统的框架,对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指导和约束性不足。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则会极大改善这一现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会计规范体系,更为企业成本核算行为明确了方向。下页图1体现了增加《成本制度》后会计规范体系的框架结构

2.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

会计的根本目标在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成本核算作为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重要内容也不例外。在中国现阶段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虽然各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了成本开支范围和成本核算方法,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成本核算规范,会计人员在核算成本过程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成本信息的客观性,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决策。通过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核算中的随意性加以限制,同时也可以增强成本信息的可比性,进而提高成本信息的质量。

3.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必要环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的贸易争端,近年来,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进行制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认为中国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不完整,未能将全部成本如人工成本纳入成本核算系统,因而取得了成本优势,进行实现价格优势。通过制定《成本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成本核算内容,并与国际惯例协调,减少贸易摩擦。

三、统一《成本制度》的适用范围

要建立统一的《成本制度》,应必须明确其适用范围,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按照现行会计规范中对于成本的界定:“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由此可见成本核算既涉及传统的制造业,也广泛涉及现代服务业,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成本核算的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虽然由于不同行业生产特点、组织规模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各行业其成本构成及其核算,但就其成本的本质而言是一致的,因而《成本制度》可以根据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成熟的制造业成本核算为依据建立,其他行业根据各自生产的特点遵照执行。

四、统一《成本制度》框架

《成本制度》要规范企业成本管理的全部内容,而成本管理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建立统一制度时必须要确定其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成本基础管理制度

为保证成本核算质量,企业必须要重视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没有健全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就不能顺利进行,因而《成本制度》中将建立成本基础管理制度作为其主要内容之一。成本基础管理制度是开展成本核算,实施成本管理的基本前提。

成本基础管理制度应明确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建立健全成本原始记录、定额等与成本相关业务管理制度。

2.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成本信息的生成最终受到成本核算方法的制约,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确保更加准确、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以供管理决策之需。但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成本核算结果,由此造成企业有可能操纵成本数据,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而为避免企业随意使用成本核算方法,影响成本信息的客观性,就是会计规范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客观要求《成本制度》中必须形成完备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为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选择划定范围。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是进行成本核算具体手段,体现成本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成本核算方法体系应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成本项目、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和成本计算方法等。

3.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

企业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必须要通过归集和分配才能计入有关成本,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的结果。为保证企业在选择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上的科学性,在《成本制度》中必须明确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方式的具体要求。这一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费用归集分配原则、分配标准、分配方法及分配程序等。

4.成本核算业务流程

成本核算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也必须讲求工作效率,明确成本核算业务流程可以保证成本核算工作顺利,避免不必要的环节,因而《成本制度》中应明确成本核算的基本业务流程,便于企业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参照执行。成本核算业务流程主要说明成本核算期间、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账户设置、成本费用归集分配及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各项内容的关系及其相互衔接等问题。

5.《成本制度》框架各要素的关系

建立完善的《成本制度》框架必须明确各内容的功能,从而才能准确把握基本要求。从外在形式上看用于形成企业成本的原始数据进入成本核算系统后,受框架内容的制约,经过系统加工后生成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成本制度》框架为成本信息生成提供了技术和质量保证。具体表现为:首先成本核算基础制度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核算环境支持,明确了进入成本核算系统的信息的基本条件,以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即什么样的数据可以用来计算成本,什么样的成本被排除在系统之外;其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与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技术支持,决定了原始数据的加工方法及最终结果,即原始数据如何转化成成本信息,转化成什么样的成本信息;最后,成本核算业务流程明确了成本核算工作基本顺序,提高成本信息的及时性,确保了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成本制度》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

《成本制度》框架各要素对于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是贯穿始终的,它们相互独立,分别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成本核算进行约束和规范;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将成本核算联结为一个整体。

五、关于建立《成本制度》几点建议

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已经成为会计业界规范企业成本核算的共识,但在制定制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制度的全面性、适用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形成的制度真正发挥效用。

1.提高《成本制度》的全面性

成本核算不是特定行业的管理要求,任何企业都涉及成本核算,因而在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各行业成本核算的特点和要求,尽量避免以偏概全,使《成本制度》真正在各行业起到统一的引导与规范作用。

2.增强《成本制度》的适用性

成本核算由于涉及内容广泛,造成工作环节极其复杂,但成本信息又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因而在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尽量保证成本核算方法明确、简洁、易于操作,使《成本制度》在规范成本核算过程中更加高效适用。

3.注重《成本制度》的前瞻性

成本核算必须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企业管理要求也不断发生更新,成本核算也要与此相适应,这就要求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提高的基本趋势,以保证《成本制度》长期有效,避免经常性修订。

4.完善《成本制度》的系统性

成本核算最终成果体现为成本信息,成本信息不仅受成本制度的约束,也要遵守相关会计规范的要求,《成本制度》作为会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与其他会计规范相适应,这就要求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其他规范的有关规定,避免重复或存在不一致地方,保证《成本制度》与其他法规构成完善的会计规范系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

成本会计核算要求篇4

关键词:会计统计核算增加值存货

国民经济核算是把国民经济作为整体,利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系统、完整、统一的核算,它是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要建立市场经济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键是要解决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

一、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会计学与统计学是两门具有典型计量特征的应用科学,只是会计学主要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而统计学应用得更广泛。就社会经济领域的作用而言,作为计量手段,它们之间有相通之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统计通过各自的核算职能来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服务的共同目标。两者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统计核算的依据相同,使用相同的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成果;会计、统计核算所使用的很多经济指标相同,如资产、负债等,其核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也是一致的;会计、统计核算在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搜集、整理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信息,双方提供的信息具有互补性。两种核算存在的内在联系为两者的协调统一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同时两种核算的协调统一也是强化企业整体核算的必然选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统计核算长期分家,自成体系,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数出多门,相互矛盾,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讲求核算资料的质量,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宏观核算即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看,会计、统计核算也必须协调统一。从统计核算来看,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它将一系列指标分门别类地组成一整套平衡表、矩阵表和账户,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集合各个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通常采用货币形式的价值量指标来进行核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是采用统计方法搞社会会计核算。从会计核算方面看,国民经济核算又是会计核算向社会会计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会计又称宏观会计、总量会计,它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管理的客观要求,又是会计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会计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宏观控制手段之一的宏观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微观的企业经济核算的需要,还是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来看,都必须搞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二、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中的主要差异与问题

会计、统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它们根据各自不同核算要求各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但这与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这就需要找出两种核算在协调统一中存在的主要差异与问题,从而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会计、统计核算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我国国民经济遵循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会计、统计在核算时也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但两者的管理体制又不完全相同。财政预算的分级管理是按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掌握的是“分级包干”部分的会计核算资料,而不是本地区全部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而统计管理体制是为了适应各级政府管理经济、搞好综合平衡的需要,采取以块为主的属地原则,各地区能掌握本地区全部企业的核算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形成国民经济的总体核算。

2、会计、统计对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原则不同。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而统计核算是按生产经营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的。如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自制设备、大修理作业、定货者来料加工的原料价值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将其作为销售收入。在计算生产经营成果时,会计核算是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而统计核算则是按现行价格计算;对本期生产未出售产品,统计核算按出厂价计算,会计核算则按成本价计算。

3、会计、统计在核算方法上的差异。会计核算是通过设置账户,依据会计凭证,采用复式记账的原理,对每一项业务加以登记、分类、汇总进行核算。统计核算则是对经济现象通过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统计指数法等来把握总体特征,推断发展总体趋势。

4、会计、统计对收益分配的核算不一致。会计核算反映企业收益的指标主要是利润,对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核算反映比较详细,但分配额中包括了非本企业直接生产所得的营业外收入、转来利润及弥补亏损的收入。而统计核算则从宏观角度观察企业的社会收益分配,即通过核算企业增加值来研究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再进一步核算企业可支配的收入及其分配,来反映不同企业拥有生产资金的规模和水平。

5、会计、统计在核算分类上也存在着差异。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按主管部门分类,如新会计制度把国民经济按主管部门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旅游饮食服务、施工房地产、对外经济合作、金融保险等行业。统计核算则主要按产业或产品分类,如国家新颁布的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两大部类、三次产业、十三大门类(行业)。

6、会计、统计核算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也不相同。会计核算以所得利润作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和企业最终目标;统计核算则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以企业增加值(或净产值)作为经济效益指标或衡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依据。

总之,现行会计、统计核算中存在的差异与问题较多,两者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指标体系和统一的分类标准,基本上还是自成体系。随着现代化核算手段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两者核算不协调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势在必行。

三、实现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构想

国民经济核算由会计、统计核算综合组成。协调统一会计、统计核算的基本思路是: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主导,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宏观控制为依据,会计、统计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双方都作些改进,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资料的共享度,最终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1、完善会计、统计核算体制,制定一套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要求的财务收支统计制度或会计决算制度。企业财务收支资料,除按财政预算体制要求上报财政部门外,还应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按统计核算的要求,将企业全部资料按块块逐级上报统计部门,由统计部门按主管系统、产业部门进行分类汇总,用于宏观分析。这样既可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各方面的需要,又可以减轻基层负担,使信息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2、加强会计统计的信息管理。现代管理理论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管理的重点是经营,经营的中心是决策。而决策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对会计统计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及时性与正确性。企业只有对所发生的信息、形成的信息流进行及时、迅速、科学地处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可以说,信息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使用目的的多样性上,它既能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需要,又能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外部集团的需要。

3、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改进会计、统计核算原则。在核算中,对会计、统计相同的指标,在指标名称、涵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上应力求一致,使会计、统计核算找到共同语言。如现行会计制度中的“存货”同统计中的“库存”“储备资产”,在经济含义、核算内容上基本相同,为便于同国际标准接轨,会计、统计在核算时均应采用“存货”的概念。对会计、统计在核算中存在着差异的资料,应有明确分工,相互补充,搞好协调统一。如反映本期生产成果(如产量、产值)以统计资料为主(不合格产品应统计在内),反映本期实现的经营成果(如销售收入)以会计资料为主,以解决会计、统计在核算原则和指标口径上的不协调。

4、调整和增加会计核算中有关分类的内容,满足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需要。会计核算除按行业分类外,可与统计核算配套,增设按产业分类核算的内容。此外,根据统计核算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一些独立的项目,这不仅为统计核算提供了直接资料,也解决了会计、统计核算在分类方法上的不协调问题。

5、建立增加值会计,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增加值也叫附加值或追加值,会计上习惯叫增加值,它是本企业经营活动在外购货物和劳务上获得的增益,即营业收入扣除经营活动中耗费的中间产品和劳务后的余额。增加值的核算扩大了现有会计、统计信息的使用范围,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是会计核算目的和统计职能不容回避的问题。总产值、销售额包括了外部购置价值,有重复因素,而且生产经营起点不同的企业难以对比;不含重复价值的利润虽然能反映企业的净收益,但其真正受益者仅限于业主或股东。而增加值能显示各方面(包括政府、职工、股东、债权人)对企业及社会的贡献,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权益指标,它把企业的经营核算与分配核算、微观核算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联结起来,从而把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真正联结在一起。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在加强微观核算职能的同时扩大会计宏观核算职能,即在加强会计固有职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座通向国民经济核算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增加值核算,即“增值会计”。

【参考文献】

[1]吕能贤:当代实用企管技术[M].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

[2]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3]杨宇立:审视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0.

成本会计核算要求篇5

数据精细程度不同。财务会计核算是按照会计制度设定的明细科目核算到会计主体;而成本会计核算要按照最末级成本核算单元进行归集和分摊,核算出科室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并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为基础核算出每个病人的成本和每个病种的成本。涉及部门不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而成本会计核算涉及医院所有部门和所有环节,如对于人员经费,要求按成本核算单元和工作岗位进行归集与分摊;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要按照经费来源、成本单元、管理目录等进行精细化核算;对于药品成本,要按进价(个别计价)核算到单个品种规格及批次;对于材料物资,要核算二级库房的真实消耗;对于水、电、气等可计量的公用开支,要按相关计量信息核算各单元的成本;对于内部服务,要建立相关的台账,为间接成本分摊打下基础。信息支撑要求不同。财务会计核算所依据的原始凭证是医院经济活动过程中以货币计量的汇总式金额数据;而成本会计核算则要根据不同的成本对象和核算流程,通过医院HIS、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并处理,需要完善、统一、可靠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支撑。由此可见,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均属于医院经济信息的计量、确认和报告的业务范畴。虽然两者核算流程与路径不同,但基础信息同宗同源,在同比口径下数据产出结果应具有一致性(见图1)。这给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体系的并轨创造了条件。

2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并轨作业

成本核算与管理新政出台之前,医院一般是在会计核算以外单独开展科室成本核算,产生用于内部考核的科室损益报表,为科室绩效考核提供财务信息。这种成本核算模式不能从全成本角度揭示科室的真实损益,不能为诊次、床日、出院病人、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成本及全面预算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精细数据,不能建立财务会计报表与成本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同时,数据的重复采集,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产生了两类核算结果的差异。因此,必须建立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核算的并轨作业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医院一般采用两种并轨模式:一种以记账凭证为核算起点,另一种以原始凭证为核算起点。

2.1以记账凭证为基础的并轨作业流程

即所有收入、支出数据按会计科目和成本核算单元先行进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以下简称“会计核算系统”),由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转入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以下简称“成本核算系统”)进行归集处理。这一流程模式从统计学角度解决了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数据的一致性问题,但在实务中存在以下问题:以会计核算系统作为科室支出数据的采集工具,大大增加了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的分项数据量,使会计档案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会计人员以汇总方式采集录入科室支出数据后,难以进行追溯调整。以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明细科目作为支出的最末级项目单元,无法应对今后会计制度的变化。该模式只采集科室的支出汇总数据,无法核算动态变化的人力成本,不能给其他对象的成本核算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该模式在核算区间、核算内容、责任对象等方面都采取抽象汇总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核算流程过于简化,难以建立医院内部控制机制,不能为医院基础工作的提升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提供支持。

成本会计核算要求篇6

会计学与统计学是两门具有典型计量特征的应用科学,只是会计学主要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而统计学应用得更广泛。就社会经济领域的作用而言,作为计量手段,它们之间有相通之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统计通过各自的核算职能来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服务的共同目标。两者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统计核算的依据相同,使用相同的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成果;会计、统计核算所使用的很多经济指标相同,如资产、负债等,其核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也是一致的;会计、统计核算在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搜集、整理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信息,双方提供的信息具有互补性。两种核算存在的内在联系为两者的协调统一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同时两种核算的协调统一也是强化企业整体核算的必然选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统计核算长期分家,自成体系,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数出多门,相互矛盾,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讲求核算资料的质量,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宏观核算即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看,会计、统计核算也必须协调统一。从统计核算来看,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它将一系列指标分门别类地组成一整套平衡表、矩阵表和账户,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集合各个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通常采用货币形式的价值量指标来进行核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是采用统计方法搞社会会计核算。从会计核算方面看,国民经济核算又是会计核算向社会会计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会计又称宏观会计、总量会计,它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管理的客观要求,又是会计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会计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宏观控制手段之一的宏观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微观的企业经济核算的需要,还是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来看,都必须搞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二、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中的主要差异与问题

会计、统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它们根据各自不同核算要求各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但这与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这就需要找出两种核算在协调统一中存在的主要差异与问题,从而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会计、统计核算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我国国民经济遵循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会计、统计在核算时也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但两者的管理体制又不完全相同。财政预算的分级管理是按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掌握的是“分级包干”部分的会计核算资料,而不是本地区全部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而统计管理体制是为了适应各级政府管理经济、搞好综合平衡的需要,采取以块为主的属地原则,各地区能掌握本地区全部企业的核算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形成国民经济的总体核算。

2、会计、统计对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原则不同。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而统计核算是按生产经营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的。如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自制设备、大修理作业、定货者来料加工的原料价值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将其作为销售收入。在计算生产经营成果时,会计核算是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而统计核算则是按现行价格计算;对本期生产未出售产品,统计核算按出厂价计算,会计核算则按成本价计算。

3、会计、统计在核算方法上的差异。会计核算是通过设置账户,依据会计凭证,采用复式记账的原理,对每一项业务加以登记、分类、汇总进行核算。统计核算则是对经济现象通过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统计指数法等来把握总体特征,推断发展总体趋势。

4、会计、统计对收益分配的核算不一致。会计核算反映企业收益的指标主要是利润,对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核算反映比较详细,但分配额中包括了非本企业直接生产所得的营业外收入、转来利润及弥补亏损的收入。而统计核算则从宏观角度观察企业的社会收益分配,即通过核算企业增加值来研究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再进一步核算企业可支配的收入及其分配,来反映不同企业拥有生产资金的规模和水平。

5、会计、统计在核算分类上也存在着差异。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按主管部门分类,如新会计制度把国民经济按主管部门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旅游饮食服务、施工房地产、对外经济合作、金融保险等行业。统计核算则主要按产业或产品分类,如国家新颁布的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两大部类、三次产业、十三大门类(行业)。

6、会计、统计核算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也不相同。会计核算以所得利润作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和企业最终目标;统计核算则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以企业增加值(或净产值)作为经济效益指标或衡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依据。

总之,现行会计、统计核算中存在的差异与问题较多,两者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指标体系和统一的分类标准,基本上还是自成体系。随着现代化核算手段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两者核算不协调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势在必行。

三、实现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构想

国民经济核算由会计、统计核算综合组成。协调统一会计、统计核算的基本思路是: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主导,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宏观控制为依据,会计、统计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双方都作些改进,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资料的共享度,最终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1、完善会计、统计核算体制,制定一套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要求的财务收支统计制度或会计决算制度。企业财务收支资料,除按财政预算体制要求上报财政部门外,还应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按统计核算的要求,将企业全部资料按块块逐级上报统计部门,由统计部门按主管系统、产业部门进行分类汇总,用于宏观分析。这样既可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各方面的需要,又可以减轻基层负担,使信息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2、加强会计统计的信息管理。现代管理理论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管理的重点是经营,经营的中心是决策。而决策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对会计统计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及时性与正确性。企业只有对所发生的信息、形成的信息流进行及时、迅速、科学地处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可以说,信息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使用目的的多样性上,它既能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需要,又能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外部集团的需要。

3、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改进会计、统计核算原则。在核算中,对会计、统计相同的指标,在指标名称、涵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上应力求一致,使会计、统计核算找到共同语言。如现行会计制度中的“存货”同统计中的“库存”“储备资产”,在经济含义、核算内容上基本相同,为便于同国际标准接轨,会计、统计在核算时均应采用“存货”的概念。对会计、统计在核算中存在着差异的资料,应有明确分工,相互补充,搞好协调统一。如反映本期生产成果(如产量、产值)以统计资料为主(不合格产品应统计在内),反映本期实现的经营成果(如销售收入)以会计资料为主,以解决会计、统计在核算原则和指标口径上的不协调。

4、调整和增加会计核算中有关分类的内容,满足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需要。会计核算除按行业分类外,可与统计核算配套,增设按产业分类核算的内容。此外,根据统计核算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一些独立的项目,这不仅为统计核算提供了直接资料,也解决了会计、统计核算在分类方法上的不协调问题。

5、建立增加值会计,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增加值也叫附加值或追加值,会计上习惯叫增加值,它是本企业经营活动在外购货物和劳务上获得的增益,即营业收入扣除经营活动中耗费的中间产品和劳务后的余额。增加值的核算扩大了现有会计、统计信息的使用范围,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是会计核算目的和统计职能不容回避的问题。总产值、销售额包括了外部购置价值,有重复因素,而且生产经营起点不同的企业难以对比;不含重复价值的利润虽然能反映企业的净收益,但其真正受益者仅限于业主或股东。而增加值能显示各方面(包括政府、职工、股东、债权人)对企业及社会的贡献,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权益指标,它把企业的经营核算与分配核算、微观核算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联结起来,从而把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真正联结在一起。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在加强微观核算职能的同时扩大会计宏观核算职能,即在加强会计固有职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座通向国民经济核算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增加值核算,即“增值会计”。

摘要:本文首先从会计、统计核算的依据及经济指标在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会计、统计核算统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其次,本文论述了会计、统计核算统一协调中的主要差异,主要从会计、统计核算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生产经营成果,核算方法的差异,收益分配,核算分类上的差异及经济效益衡量指标等方面论述了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势在必行。最后,本文论述了会计统计协调统一的构想,以期为我国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统计核算增加值存货

国民经济核算是把国民经济作为整体,利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系统、完整、统一的核算,它是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要建立市场经济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键是要解决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吕能贤:当代实用企管技术[M].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

[2]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3]杨宇立:审视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0.

成本会计核算要求篇7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会计假设与会计核算的基础。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二、会计的发展

三、会计的概念和职能

四、财务报告的目标

五、会计法规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二、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第四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二、会计要素

第二章 会计核算方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概念、种类及运用;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了解账务处理程序。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记账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

二、会计科目与账户

三、复式记账

第二节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含义和种类

二、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第三节 会计账簿

一、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二、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三、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四、登记账簿的规则

五、对账和结账

第四节 财务报告

一、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

二、财务报告的列报要求

第五节 账务处理程序

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四、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三章 货币资金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方式。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库存现金

一、库存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二、库存现金的核算

第二节 银行存款

一、银行结算方式的种类

二、银行存款的核算

第三节 其他货币资金

一、外埠存款的核算

二、银行汇票存款的核算

三、银行本票存款的核算

四、信用卡存款的核算

五、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的核算

六、存出投资款的核算

第四章 应收款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应收款项的有关内容。理解应收票据的概念、种类及应收账款的确认。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的核算方法及应收款项的期末计量。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种类与计价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第二节 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

第三节 其他应收款项

一、预付账款的核算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第四节 应收款项的期末计量

一、坏账损失的确认

二、坏账损失的核算

第五章 存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存货的概念和确认条件。理解存货的计价方法。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掌握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掌握存货清查的核算及期末计量。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存货的分类和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存货的分类

三、存货的计量

第二节 原材料

一、原材料的核算内容

(一) 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二)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第三节 周转材料

一、周转材料的内容

二、周转材料的核算

第四节 库存商品

一、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二、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第五节 存货清查

一、存货的清查

二、存货的期末计量

第六章 投资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对外投资包含的内容及理解它们的含义。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确定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第二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的确定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第三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的确定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第七章 固定资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和计量。掌握固定资产取得、折旧和处置的核算方法。理解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和租赁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三、固定资产的计量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取得

一、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投资转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四、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

五、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

六、盘盈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折旧

一、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因素

二、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租赁

一、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五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一、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二、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第六节 固定资产的处置

一、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捐赠转出固定资产的核算

第七节固定资产的清查与期末计量

一、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期末计量

第八章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掌握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及转让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无形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三、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支出

四、无形资产的计量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取得和处置

一、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

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三、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

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期末计量

第九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条件。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与确认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核算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账面价值计量的核算

第十章 负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负债的概念及包括的内容。掌握主要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核算;掌握长期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核算;掌握借款费用的核算;掌握债务重组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及预收账款

一、应付账款的核算

二、应付票据的核算

三、预收账款的核算

第二节 应付职工薪酬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第三节 应付债券

一、应付债券的概念及种类

二、应付债券的核算

第四节 其他负债

一、短期借款的核算

二、长期借款的核算

三、应交税费的核算

四、应付股利的核算

五、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六、预计负债的核算

七、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第五节 借款费用

一、借款费用的概念

二、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

四、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五、资本化暂停和停止

第六节 债务重组

一、债务重组的概念及方式

二、债务重组确认与计量原则

三、债务重组的核算

第十一章 费用与成本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费用和成本的含义。了解费用的分类及划分费用的界限。理解成本计算的程序。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费用与成本概述

一、费用与成本核算的内容

二、费用的分类

三、划分费用的界限

第二节 成本计算程序及账户设置

一、成本计算的程序

二、成本计算应设置的账户

第三节 期间费用

一、期间费用的概述

二、期间费用的核算

第十二章 所有者权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掌握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核算。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实收资本(股本)

一、实收资本(股本)的概念

二、实收资本(股本)的核算

三、企业资本(股本)增减的核算

四、库存股的核算

第二节 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的概念

二、资本公积的核算

第三节 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概念

二、留存收益的核算

第十三章 收入与利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收入的含义及收入确认和计量。掌握所得税费用和利润的计算;掌握收入、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方法。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收入

一、收入的概念

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三、收入的核算

第二节 利得和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一、利得和损失的核算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

第三节 所得税费用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二、计税基础

三、暂时性差异

四、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

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 利润

一、利润的核算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财务报告及包含的内容。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了解现金流量表的有关内容;了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有关内容。

二、学习内容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第二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

三、利润表的编制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三、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和作用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和格式

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计算题

四、综合业务题

五、简述题

参考教材:

1.刘菁主编,《会计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2.赵敏主编,《财务会计》,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成本会计核算要求篇8

【关键词】《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产品与产品成本 成本管理水平 有效途径

经过征求意见,几经修改,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规定,于2013年8月16日制定并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财会[2013]17号),要求除了金融企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并要求小企业参照执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下称“成本核算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保证产品成本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产品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产品与产品成本概念

“成本核算制度”重新规范了“产品”与“产品成本”概念。认为产品,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而产品成本则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可见,“成本核算制度”认为“产品”可以是产成品,也可以是商品,甚至可以是提供的劳务或者服务。一句话,只要盈利组织可以出售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都是产品。而“产品成本”的归集则是从两方面来说,一是发生的直接费用,包括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当然,即时不是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只要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都属于产品成本。另外,产品成本也是间接费用,即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至于分配标准由企业成本核算人员自己选定,是按机器工时,还是按工人工时、工人工资等,由成本核算人员根据企业经营特点、管理要求,结合成本费用习性确认其归属方式。

二、企业产品核算制度方法基本内容

“成本核算制度”共分为五章,分别为“总则”、“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和“附则”等章节,共计五十三条。《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第一次以国家统一的法规制度形式规范我国各类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取代了只是规范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和规范国营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国营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办法》,这就为我国各类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核算依据。

“总则”部分主要说明“成本核算制度”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修订了“产品”和“产品成本”定义,提出企业企业利用现代技术,加强成本管理,要求企业按月编制产品成本报表。

“产品成本核算对象”部分主要规范了三个要求,即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和补充要求。基本要求就是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归集成本费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具体要求就是规范制造业企业、农业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等十类企业成本核算对象分别是什么,便于各企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归集产品成本;补充要求就是要求除本制度已明确规定的以外,其他行业企业应当比照以上类似行业的企业确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企业内部管理有相关要求的,还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确定多元化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与“产品成本核算对象”部分相比,“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部分也是有三部分要求,即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和补充要求。基本要求就是要求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和生产要素内容相结合的原则或者成本性态等设置成本项目;具体要求就是分别制造业企业、农业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等十类企业成本核算项目和核算范围有哪些,如何设置多栏式成本明细账,按经济用途还是按性质内容分类归集产品成本;补充要求就是要求除本制度已明确规定的以外,其他行业企业应当比照以上类似行业的企业确定成本项目。企业内部管理有相关要求的,还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成本管理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有关成本项目进行组合,输出有关成本信息。

“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部分主要规范了三个原则,即基本原则、具体原则和禁止性规定。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求企业所发生的费用,能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直接计入相应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由几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分配标准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结转成本则要遵循照权责发生制和产品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具体原则就是分别不同企业规范其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方式;而禁止性规定则要求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代替实际成本。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类似成本进行直接材料日常核算的,期末应当将耗用直接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等类似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附则”部分规定了三个小企业参照执行“成本核算制度”,执行时间是2014年1月1日。同时废止《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三、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贯彻执行“成本核算制度”,确保企业产品成本信息的真实完整

自《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实施以来,我国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基本不再出台。直至会计准则体系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我国各企业成本核算标准基本上依据会计准则部分内容确定产品成本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结转方法,这势必造成各企业成本不具有可比性,其财务成果也存在可比问题。“成本核算制度”的实施,为我国大中型企业成本核算提供了政策支持,确保各企业成本成本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结转方法的一致性,同时也确保了企业产品成本信息的真实、完整。因此,各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应积极行动起来,学习好、执行好“成本核算制度”,保证企业产品成本信息的真实完整。只有这样才能确实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成本预算,加大成本控制力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成本核算制度”的要求,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编制企业产品成本预算,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分析、考核,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做到责权利结合,对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加强产品成本核算与管理各项基础工作。

当前,成本管理信息成为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依托于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利用电子计算机实行成本统计分析,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可以高效准确地传递和处理成本数据信息,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从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前成本预测、日常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上,加快成本信息的处理和反馈速度,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现代化成本管理手段可以使企业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营,保证现代成本管理工作正常有效地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1.编制业务预算。业务预算是基础,企业业务预算主要包括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销售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包括材料预算、动力费用预算、燃料预算、折旧预算、修理费预算、职工薪酬预算、委托营运预算、财务费用预算和其他费用预算等)、期末存货预算、债权债务预算等。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方法可以用零基预算法,可以用固定预算法、也可以采用弹性预算法等多种,具体运用何种方法由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通过计算机软件等现代化手段,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选择。

2.落实预算。为落实成本费用预算,企业应要求高层领导参与,包括预算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预算管理授权、审批等;建立健全预算组织体系。企业全面预算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但是这些预算的落实要靠企业建立预算组织体系,从上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下到合理划分预算责任中心,保证责任、权利和义务对等。

3.建立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工作组。具体工作是:制定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制度,建立成本费用预算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建立成本费用预算例会分析制度并加以落实,建立预算调节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做好全面预算要抓好全员培训,成本预算指标应深入人心

企业成本预算指标应人人都熟悉,各个有目标,要求企业上下目标一致,夯实基层企业预算管理水平,解决好业绩考核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深入人心,起到实效。

(四)搞好成本报表,做好企业内部信息保密工作

“成本核算制度”第七条规定,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成本报表,全面反映企业生产成本、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产品成本及其变动情况等。但是,企业产品成本信息是企业内部资料,不宜公开,属于商业秘密。因此,企业在按照“成本核算制度”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编制成本报表的同时,还要做好成本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不得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

参考文献

[1]于,张永平,李红等.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工作方法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66~69.

[2]薛建斌,张仁青.建筑业企业预算管理探测[J].集团经济研究,2005,2.

[3]卫民,张国君.如何降低工程成本[J].中国公路,2002,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