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8篇

时间:2022-10-18 17:30:10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篇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四时养生法就是依据《黄帝内经》的时间养生观所创立的具体的养生措施。所谓四时养生法就是指人体在四季中的不同养生方法,以下将人体在各个季节的不同养生方法分别予以介绍。

1 春季养生

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万物苏醒,天地自然均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利于人体化生精气血津(液),养生活动应注意养阳,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在精神调养上应注意顺应春阳生发之气,可多进行户外运动,从而使人的精神愉快,阳气畅达;起居上宜晚睡早起,初春乍暖还寒之际要注意衣着保暖,防止感冒;春季的饮食应以辛甘等发散之品为主,不宜食用酸涩之品,如此以辛助阳之生发,而以甘养脾气,寓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通过补脾气的方法,防止肝木太盛克制脾土[1];春季阳气的升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相应的在运动上亦应以轻柔舒缓的户外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以利于人体吐故纳新,气血调畅。

2 夏季养生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气虽生于春而极于夏,而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泄,因此养生活动应注意养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在精神调养上要求精神外向,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对周围事物兴趣浓厚,使人气机宣畅;起居上宜晚卧早起,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时午睡,以避炎热并消除疲劳;饮食要清淡爽口,易于消化,少食或不食肥甘油腻之品,切忌贪凉饮冷太过,注意保养阳气;运动要适度,宜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以避暑热,防止对人体的阳气津液消耗过大。

3 秋季养生

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阳气收敛,阴气始生,这个季节的养生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收养之道也。”

精神调养上应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安宁的心境,使神气收敛,以顺应秋收之气;起居上宜早卧早起,衣着也要随初秋与深秋的气候特点而增减,并且秋燥季节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秋天,依据“燥则润之”的原则,饮食上要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为主,可选用芝麻、核桃、银耳等有滋润性的食品[2];秋令的特点以收为主,故运动上要以静功锻炼为主。

4 冬季养生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阳气闭藏于内,阴寒盛极,故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早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以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精神调养上应使神志内藏,安静自若,勿使情志过极,无扰乎阳;在起居上宜早卧晚起,衣着尤应注意保暖;饮食宜热,以护阴潜阳为原则,燥热辛辣之品亦不宜过食,以免化热伤阴;冬令的锻炼可因人而异,早锻炼时间以日出后为宜,大雪浓雾时低层空气多有污染,故不宜锻炼。

总之,《黄帝内经》在论述人体养生时,充分强调养生要顺从人体与自然界的规律变化,以及人体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重要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即顺时摄养,就是说要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进行养生。随着近代时间生物医学的兴起,为《黄帝内经》的四时养生法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方法,也必将促进养生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铁明.浅谈《黄帝内经》时间养生观.辽宁中医杂志,2003,30(2):86-87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篇2

人为什么要顺应天时?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呼应的。古人认为,阴阳变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这在《易经》太极图里的阴鱼和阳鱼得到了很好的说明,太极图可以说浓缩了阴阳哲理,是阴阳相互转化的象征。

在具体的养生方法上,在中医学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中已有四季养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进行。

春天如何养生?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养神志以欣欣向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伤了肝气,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所以,《黄帝内经》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到庭院中散步),以使志生(使志气生发) 。”

夏天如何养生?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要使气得泄(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症(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不要怕阳光),使志无怒(心情要愉快),使气得泄(不要闭汗),若所爱在外(多到户外活动)。

秋天如何养生?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完谷不化的腹泻),奉藏者少(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所以《黄帝内经》说:“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与鸡一起作息),使志安宁,收敛神气。”

冬天如何养生?冬天,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奉生者少(降低了适应春天的能力)。所以《黄帝内经》说:“冬三月,万物闭藏,水冰地冻,无扰乎阳(不要耗散阳气),要让神气内守,要避寒就温,少出汗。必待日光(多晒太阳)。”

为什么说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因为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所以《黄帝内经》说圣人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篇3

【关键词】 内经;四时气候;养生保健

“四时养生”是《黄帝内经》在“天人相应”整体观指导下[1],总结先秦诸子百家养生经验后提出的,它强调养生保健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顺四时而适寒暑”是中医养生理论中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对于现代人类的养生保健实践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四时养生”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在中医养生学中的具体体现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命题。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人与天、地、道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顺乎自然规律。庄子进一步提出:“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万物循生”(《庄子・天运》),他认为养生保健不仅要“顺乎自然”,更重要的是掌握其规律,按自然规律去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提出了“天人相应”学说,认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之中,其生命过程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一切生命活动均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无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日月运动、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春夏秋冬四季是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的征象,又是阴阳升降、寒暑更迭的标志,对自然界万物的影响尤其重要,正如《易经・系辞》中说:“变通莫大乎四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医疗实践中,古人观察到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是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但是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没有生长,就无所谓收藏,也就没有第二年的再生长。正因为有了寒热温凉、生长 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发育和成长。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四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认为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寒暑变化是自然界阴阳此消彼长的运动过程所致,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界四时寒暑阴阳消长的影响,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人与自然界时辰季节变化具有同步的相应性变化,人体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然调节,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年分为四时》)。人类要在自然界中健康生活,就必须认识、适应、掌握这些规律。因此,《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只有能动地适应四季变化规律,才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避免不适和疾病的发生。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正是中医四时养生法则的理论依据。

2 四时养生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时养生的原则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但对于此原则的理解和应用,历代医家不尽相同。例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中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即春夏阳盛而易伤阴,饮食上宜多食寒凉之品以抑制阳亢;秋冬阴盛而易伤阳,宜多食温热饮食以保全阳气。张志聪在《素问集注》中则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由于春夏阳虚于内,阳虚则寒,宜用辛热温阳食品以补阳气;秋冬阴虚于内,阴虚则热,宜用寒凉养阴食品以补阴气。高士宗在《素问直解》中提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阳之气收,少阳之气藏,养阴养阳以从其根。”杨上善在《内经・太素顺养》中因文解义地注释云:“圣人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俱沉,即秋冬养阴也。”

对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是因于各医家的经验和角度不同而致的见仁见智之论,如果能够充分领会《内经》四时养生之宗旨,就能够辩证地应用该原则指导养生保健的实践活动。

3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的宗旨是保持机体内外阴阳协调

中医养生学对健康的定义是:人体在自然社会环境中,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协调状态。养生保健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和维护该状态,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黄帝内经》从“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整体观出发,已认识到四时阴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包括人体在内的万物荣枯生死。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核心和宗旨,即是把握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结合季节气候特点,调整人体的阴阳偏差,以保持人体内外的阴阳协调平衡[3]。

四时养生的目的既然是保持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协调,调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均不离乎阴阳的依存互根和消长转化。例如,冬至―阳生,由春至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正是因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以才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生长规律。因此,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生。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胜之为病也。善养生者,宜切佩之。”

根据这一原则,在具体的养生实践中,就必须做到顺应四时气候以调养五脏之气,即春养生,顺应春季阳气的生发以舒肝气;夏养长,顺应夏季阳气的旺盛以养心气;秋养收,顺应秋季阳气的收藏以养肺气;冬养藏,顺应冬季阳气的闭藏以养肾气,维护人和自然的统一,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例如,春为万物更新之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时人体之阳气也应顺乎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这一原则应具体贯穿到饮食、运动、起居、防病、精神调养等各个方面。如在饮食方面,宜多食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本草纲目》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在精神调养方面,《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以使志生”,即在春天要让自已的意志生发,而不要使情绪抑郁。夏季养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在于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时机体最易受风寒之邪侵袭。此外,还要防湿邪侵袭,因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伤脾胃阳气。因此,元代养生家邱处机主张夏季饮食应“温暖,不令太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养老寿亲书》也告诫:“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秋冬二季自然界阴气转旺,人体的阴气亦外盛而内虚,秋季以燥为主气,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因此秋季养生的关键是防燥护阴。冬季养阴着眼于藏,《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4]”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谆谆告诫道:“四时阴阳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在养生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在了解和把握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季节特点,顺应阴阳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摄,养阳以助生长之能,养阴以益收藏之本。如此,才能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从而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梦京.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4.574

2刘大钧.“卦气”溯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0,5:122-129

3吕不韦.百子全书.吕氏春秋[M].长沙:岳麓书社,1993.2658-2695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篇4

春为四季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当春归大地之时,冰雪已经消融,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万物复苏,柳丝吐绿,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与大地相应”,此时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这个养生原则应贯穿到饮食、运动、起居、防病、精神等各个方面。

春季如何保养阳气呢?《黄帝内经》里曾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能够及时地躲避它,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原因是,春天是风气主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为主。地球的表面凹凸不平,冷热不均,于是便形成了来去匆匆的风,风既是绿色的信使,也是落叶的祸首,历来它就以温顺和蔼、狂暴凶残两张脸谱对人类施以福祸。

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杂致病。因此,风病之病种较多,而病变复杂,故《黄帝内经》里说:“风者,百病之长也”,说明了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医疗气象学告诉我们,在大风呼啸时,空气的冲撞摩擦噪音使人心里感到烦躁不适,特别是有时大风音频过低,甚至达到“次声波”的标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次声波是杀人的声波,它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甚至置人于死地。此外,猛烈的大风常使空气中的“维生素”――负氧离子严重减少,导致那些对天气变化敏感的人体内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液中开始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感到神经紧张,压抑和疲劳,并会引起一些人的甲状腺负担过重。还有,大风使地表蒸发强烈,驱走大量的水汽,空气湿度急剧下降,这会使人口干唇裂、鼻腔黏膜变得干燥、弹性减小,容易出现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使许多病菌乘虚而入,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许多疾病流行。这也往往是“风助病威”的结果。故《黄帝内经》里又说:“风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常常与风邪相关联。

中医学认为,风邪侵袭人体后,可产生下述病理变化:

一是伤人上部:如伤风感冒中常见头疼、鼻阻、多涕、咽喉痒痛等症状;风水一症,起初也多以眼睑水肿为多见,这是风邪与水液相搏,而风性向上的缘故。伤风感冒之所以多见头疼、恶风、畏寒等症状,这是肺部受侵、风邪在表的见证。因为风邪常从外表侵入人体,故肺与皮毛首当其冲而最先罹患。尤其是当贼风避之无时,或汗出当风时,腠理开,风邪乘虚而入,常可导致肺气不宜、卫气不固、营卫不和,而见发热、恶风、咳嗽、出汗等症状。

二是病变范围广:中医认为,风邪善行数变,变化无定,往往上下蹿扰,故病变范围较广,在表可羁留于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间,或游走于经脉之中;逆于上,可直达巅顶;犯于下,可侵及腰膝胫腓等处。这种来去迅速、变化多端的冲击,在临床上也不乏见。例如皮肤风疹,其来势急促,甚至数分钟内即可遍及全身,其痒难忍。但有时去也迅速,说退就退,而退后常不留任何痕迹。至于“风痹”、“行痹”等症,常见游走性的大关节红肿热痛;有些典型病例可见病损由肩至肘,肩肘渐退而膝踝又起,因此《黄帝内经》里称:“风者,善行而数变。”

三是“风胜则动”:古人见到空气流动而成风,因此推论风邪致病,其症以动为特征,即所谓“风胜则动”。故凡见肢体运动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蠕动,甚至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症往往责之于风而列为风病。破伤风之抽搐及面神经瘫痪所致之口眼歪斜等可为代表。

四是兼杂为病:所谓兼杂为病,是指风邪常与其他邪气相兼合并侵犯人体。如在长夏之季,风邪常与湿邪侵袭脾胃,往往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脾胃受损的症状。若与热合,而为风热;与寒合为风寒;或风寒湿三气杂至侵袭人体,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即为显例。不仅如此,中医认为风还可与体内之病理产物如痰相结合而成风痰,风痰上犯又可引起种种病症。综上所述,风邪致病必须予以重视,春季养生的关键是要防风。现代医学亦很重视气流(即风)与健康的关系,因为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适度气流使空气清洁、新鲜,对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气流则有害于人体健康。我国的大风虽然多发于春天,但秋冬季节亦不少,特别是华北地区这时风多且大,天气较冷。由于大风的作用,加剧了空气与皮肤的热量交换,使体内的热量过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而过度寒冷可使体表皮肤血管收缩,直接诱发某些风湿性疾病,如雷诺氏病、硬皮病等。在户外工作和活动时,若受强冷的大风吹袭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歪嘴疯”(面神经麻痹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篇5

春季养生,宜顺应“生”字

春季主风,除了狭义的春季多风以外,由于风性的特点是容易侵犯体表,表现为善于行走和多变化。既然春令主升主风,所以在疾病上也都表现为外感病、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多发。事实上,春令这类疾病确实较多。除了风邪所致的外感病和过敏性疾病以外,到了晚春,风兼湿引起的风湿病增多,如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等。此外,中医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也都归于风阳上扰或风痰上干清窍所致,因而中风和精神失常疾病在春令也多发。民间有一句俗语“菜花黄,痴子忙”,就是这个道理。春季饮食养生应针对上述气候和发病特点予以适当安排,除了在生活起居上做到顺应“生”字,在饮食安排上也应顺应“生”字。

春季起居,宜早起勤锻炼

人是大自然中生物的一种,其生命的运转除了与植物一样,呼应于大自然的变化外,人作为万物之灵其主观上也应有意地顺应大自然的这一变化。如何顺应?此时天地万物充满生机,人的精神状态也应充满生机,而春令由于气温渐升,人体外周血管扩张,血液流向体表,而脑部则处于相对缺血状态,所以人易犯困欲眠。“春眠不觉晓”,大概就是由此而来。

那么人易困,是不是应该多睡贪睡呢?不是。按照古人的养生经验和天地间生机向上的规律,则不仅不能多睡贪睡,还应早早起来,勤于锻炼。所以《黄帝内经》要求我们做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除了要早起,肢体放松,在外面散步锻炼外,在精神状态上也应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春季饮食,宜多吃“芽”

春天万物吐芽,“芽”最体现生机,所以古人常在膳食中选取芽类作为食物,如香椿芽、黄豆芽、绿豆芽、芦蒿、竹笋等。有肝病的患者,为了顺应肝应于春,主升发这一大自然的特点,中医还有意在处方中配以生麦芽或春天的麦苗作为药饵,也是应一个“生”字。

行文至此,想起坡一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提到蒌蒿、芦芽。您可知道,这些正是符合春令的美食。春令除了选食芽类食物外,古人还根据五行五味理论,提出“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为什么提出春天要食甘呢,因为甘性温,能助阳气生发,又因为甘味属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能养肝。《黄帝内经》列出上述食物性味皆甘温,需要说明的是,其中葵是葵菜(叶片、叶柄为紫红色或鲜红色,又称为冬苋菜或滑菜)。这类食物可根据日常食用习惯或食谱在春令选择食用,对养生当有一定好处。

此因为春令主升,养生还应进食一些清凉疏风熄风类的食物,如可常饮桑叶茶、茶、钩藤茶、决明子茶等,以疏风清热,还可食用鲜枸杞头、枸杞苗、芹菜、筒蒿等清凉平肝的菜蔬。

另外,应春令风阳风痰易升,在食物中还应少食助阳动风生痰类食物,有高血压、易中风者,更应忌食助火升阳、动风类食物,如肥甘厚味、油煎辛辣类食物;如有精神疾病者,更应忌食引动风痰的食物,如海鲜、羊肉、驴肉、老公鸡、猪头肉等,以免引发宿疾。

(作者每周六下午在青海路44号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有专家门诊)

春季养生食谱

香椿芽拌豆腐

嫩香椿芽半斤,洗净用开水烫后,挤干水分,切碎末,放入盘中。嫩豆腐2两切成丁,放在盘中香椿芽上。撒上细盐适量,另外以小碗放入凉拌黄豆酱油2匙,醋数滴,麻油半匙,糖适量,搅拌均匀,淋入盘中,佐餐食用。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篇6

另外,《黄帝内经》中也告诫人们要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同时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在长寿之乡如皋,长寿老人基本上只吃应时、应地、应季的新鲜蔬菜。

比如,他们春天吃新鲜的小油菜、韭菜、青椒、蒜苗、豆芽、松子等,这些都是季节菜,又是偏阳性的食品,适合春天养阳。特别是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有一种不断生发的功能,阳气很足;还有,松子在寒冷的天气下依然生机勃勃,它里面一定有着足够的阳气。夏天,他们吃刚摘的西红柿、丝瓜、黄瓜、菠菜等,这些新鲜蔬菜可以使体内的气向外生发,排掉多余的藏气。秋天,他们吃刚挖出的萝卜、花生、莲藕、山药、芋头等,尤其是山药和芋头,前者补肾健脾,后者润肺、滑肠、补血,适合气血收敛。而在冬天,如皋人除了多吃油菜、白菜、山芋、红枣外,还要增加温补的动物食品和海产品。

另外,他们常吃的季节菜还包括:

洋葱、大蒜――春夏之交来吃,能发散风寒,抵御流感病毒的袭击;

冬瓜――夏天吃,能祛胃火、止咳嗽,消除心胸烦躁;

南瓜――夏天吃,能补中益气,降低血糖;

马齿苋――夏秋季节来吃,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除身体上的血肿;

苦瓜――夏秋季节吃,能明目补气,止渴消暑;

黄花菜――秋天吃,能养血平肝、利尿消肿,能预防痛风;

莲藕――冬季吃一些,能益血生肌、健脾开胃,能让脸色红润、精神气足。

现在,城市供应的蔬菜大多是大棚种植的。虽然种植手段的改变,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使我们可以不囿于时令而吃到各个季节的蔬菜,但这同时也给现代人的身体带来了一定伤害。用《黄帝内经》的理论来说,就是“逆之则灾害生”。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篇7

中医养生文化学者,执业中医师,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精于经络养生,推崇中医四化:即专业化、通俗化、简单化、实用化。

冬季养生的大原则是“避寒”,《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告诉后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养生 闭藏为先

汉代著名医家、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以一本《伤寒杂病论》传世,告诉后人,许多疾病的初起都源于“伤寒”。所以《黄帝内经》说冬季养生要“去寒就温,无泄皮肤”。现代人生活条件优越,容易做到“去寒就温”,但“无泄皮肤”就很难做到了。

我们知道,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小便的量会增加,这说明皮肤毛孔闭合,通过毛孔散发、代谢水分的功能下降。人体代谢的垃圾产物转而从肾脏排泄出体外,这是人体顺应自然的表现:阳气收回至体内,为来年春季的升发做物质准备,此时养阳气要遵循“无扰乎阳”的原则,避免毛孔过分张开汗出过多,千万别打扰阳气的收藏。

冬季养生建议大家少蒸“桑拿”、少“泡温泉”,这几种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毛孔开放,阳气外越,寒邪趁机进入体内。经常“汗蒸”的朋友可能会有体会:春天来临之后反复感冒,这是因为冬天进入体内的寒气,在春季受升发的阳气鼓动,向外发散,在肌肤表层与正气交争后而产生的类似感冒症状。所以《黄帝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冬季饮食 顺应自然

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吃当地、当季的食物。尤其在北方,应多食储存起来的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经过储藏,其本身升发的力量减弱了,经过发酵后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减少体内能量的消耗。与之相对应的是尽可能少食绿叶蔬菜(虽然现在我们购买、食用很方便)。另外坚果类等食物可以多吃些,有利于补益肾气。

冬令进补无可厚非,但补益之后要食几片生白萝卜。夏季养生时我们说过“冬吃萝卜夏吃姜”,辛辣的生姜是温热性质,在炎热的夏季吃,白萝卜偏凉却在寒冷的冬季食用,这是为何?过去农村用辘辘从井里提水,夏天时井水是凉的,冬天的井水却是温的,老乡说:夏天地气(能量)在外面,冬天地气(能量)收回地下。对应于人体,夏天阳气、热量集中在体表,毛孔张开易出汗,体内却是空虚的,温度低,所以用温热的生姜进入体内平衡一下;冬天阳气收回到体内,容易产生郁热,吃点偏凉的白萝卜防止内热。我们祖先的思想处处体现平衡的智慧。

男女通用的养肾妙法

过度直接耗散肾精,冬天要闭藏,不仅要求身体注意保暖,也要求我们要固藏好肾精,少消耗是很好的办法。中医讲任何事情、事物都不要过度,没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下面介绍两个自作护肾的方法。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篇8

春季养肝,要诀有三:

一为神养。即靠人的精神和情绪调养。古往今来的经验证明,人的精神状态不佳及情绪波动乃伤肝之源,其中尤以怒、郁为甚:“怒伤肝、肝火灼肺;若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而肋痛。”(《黄帝内经》)因此,注意保持心气平和精神愉快,凡事少动怒,忌忧郁,实为养肝法则之首。

二为身养。即顺应天时气节,舒体活身。《黄帝内经》中谈到:春天的三个月,即所谓“推陈出新”,万物复苏的季节,天地间俱显出勃勃生机,人们当早晨起床,到庭院散步,舒张形体,从事轻柔、和缓的运动项目,使之随春之生机而勃发。这是人体养生之必由之路。”另有古说:“春嘘明目木扶肝。”即用鼻子吸气,用口以嘘气法吐出,每晨30遍,自然可消除肝部虚热,眼睛昏暗及一切烦恼。总之,这些都是通过舒展肢体、宣郁行滞、疏利气血,以达到养肝目的的好方法。另脑力劳动者不宜过度劳累,掌握间歇,或闭目养神,或出室极目远眺,或做做伸展操,皆利于养护肝脏。

三为膳养。即通过调节饮食的方法改善肝功能。中医“五行”和“五味”论认为:春为肝气当令,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气旺可伤及脾胃的消化功能,春不宜多食酸味食物,因酸味食品会加强肝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而食用甘味食品宜平肝补脾,春季虽肝气当令,同样有盈亏虚实之分,膳养食疗,当因人而宜,宜补则补,宜平则平,宜泻则泻。这里,向您推荐几种不同功效的膳食。

(一)补肝益肾,明目类。适用于肝肾不足或肝虚而致的腰膝酸软,两眼昏花,头晕,头痛,阳痿,遗精等。

1.鸡肝粥:取鸡肝一具,大米100克,盐、姜等调味品适量。大米加水煮粥将熟时,将鸡肝切片加入,肝熟即可。

2.枸杞子粥:取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先将米粥熬熟,起锅前将枸杞子放入,再煮几分钟即可。

(二)养肝明目、补益气血类。适用于气血亏虚之夜盲症、视物昏花,气血不足之面黄、贫血、水肿、脚气症等。

1.猪肝羹:猪肝100克,鸡蛋2个,淡豆豉10克,葱白少许,盐等调味品适量。猪肝切薄片与鸡蛋、淡豆豉、淀粉少许加少许盐搅拌腌之。锅中加水开后,一齐入锅;煮开后放入葱白及调味品。

2.玄参炖猪肝:取玄参15克,猪肝500克,生姜、盐等调味品适量,将猪肝切薄片,用淀粉、姜、盐合拌腌一下,玄参先下锅水煮半小时,然后把腌好的猪肝下水同炖,10分钟即可。

(三)清肝明目、清热散风类。适用于肝阳上亢、肝经风火上炎引起之目赤肿痛、眩晕、头胀、头痛、小便短赤及高血压等。

1.粥:取20~30克,粳米100~200克,先将用水煮20分钟后,去渣留浓汁,再将梗米放入熬成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