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采摘活动总结8篇

时间:2023-02-09 07:20:39

采摘活动总结

采摘活动总结篇1

[摘 要]通过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规划建设项目的实践和探讨,分析了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原则、所特有的景观特征、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建设和建成意义,指出了北京的果品业发展中单一的果品生产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传统的果品生产销售经营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而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和建设,也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京郊农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从单一经营到多元化发展的广阔思路。

[关键词]旅游业 旅游观光 景观特性 休闲;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ject of Beijing tourism orchard,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original design principle, unique landscape characters of the tourism orchar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Beijing tourism orchard. It claimed that the unitary structure in the fruit industry couldn’t meet the demands of our society, which had posed grea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n the traditional fruit production and sales. However, the tourism orchards, which are ecological, science-promotion, and recreational, can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service industries, and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districts. It provides vast space for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untryside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the rural area of Beijing.

[Key words]tourism, traveling, landscape characters, recreation

1、旅游观光采摘园及其景观特性

1.1旅游观光采摘园

世界各国节日增多,假期的延长,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休闲经济的发展。 如美国联邦一级政府在1998年确认的节日达10个,而一些欧洲国家年享节日数则达18个之多。 与此同时,假期也在延长,美国人平均年享休假12天,西欧人享假天数是美国人的2-3倍。在我国,伴随双休日制度的实行及五一、十一、元旦假期的延长,城市居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休闲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旅游局统计,仅在2002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国内旅游者接待总人数为2.19亿人次,旅游收入合计为865亿元,占全年国内旅游业总收入的22.3%(如表1)。总之,节假日的增多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休闲的向往,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如表一),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6400万~71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80亿~41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0亿~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000亿~10500亿元人民币;两项合计总产出值将达13000亿~14000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8%,中国将跨入世界旅游强国之列。

表一 200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情况

总人数(亿人次) 旅游支出(亿元) 人均支出(亿元)

城镇居民(亿人次)农村居民(亿人次)年增长(﹪) 3.854.9312.01 2848103010.11 739.70209.07

新的世纪,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传统的静态休憩模式受到冲击,现代化参与性外出休闲模式受到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旅游活动形式从而向多元化、特色化和参与化逐步演变发展的趋势。人们对良好的休憩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旅游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同样,新型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是我国旅游业顺应国际旅游市场潮流和趋势;加速了旅游资源结构调整,提升了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的质量。目前,随着现代旅游活动向多样化和参与性方向的发展,观光采摘逐渐为人们所熟识,成为一种新型的外出旅游休闲方式,并与旅游、度假、游览、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活动相互结合,由提供单一的观光型旅游资源转向提供观光、采摘与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开发,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和一批较为完善的旅游资源建设及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1]

旅游观光果园,是现代化城市开展特色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项目的展开,可以有力的带动当地观光业的发展,让果林经济与观光旅游相结合,充分体现生态、休闲、科普三大功能,并以其巨大的辐射能量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的加快了地方经济建设的步伐。现代化旅游观光果园着重强调了果园的基础条件建设,其良好的果园建设管理和优质的果品是开发旅游、观光、采摘的前提和保证。

旅游观光采摘园,是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园林、旅游、果园生产采摘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三结合的综合产物。她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旅游观光采摘园的出现和存在,也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图1昌平旅游观光采摘苹果园景观)

2、旅游观光采摘园景观特性

2.1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与创意

随着我国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人们更加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人们不断参与的各种休闲方式也在悄然变化,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已不仅限于欣赏,而更热衷于参与其中、融汇其中,而果园采摘活动的开展正迎合了游客的这种心理。旅游观光果园的建设,不仅需要继续完善各种果园生产的基础设施,完善每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更要配备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丰富了都市居民休闲娱乐内容:

采摘观光——果园观光、精品水果观光、采摘

科技示范——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考察、技术培训、科普夏令营、冬令营

农耕、民俗体验——水果采摘、果树种植养护、假日农夫、居游农庄、雕刻、木工、编织、剪纸等手工劳作

休闲度假——水果文化节、度假村、春游踏青、农家乐

保健疗养——森林浴、农家饭、水果食疗和美容

商品展销会——果树栽培研讨会、果业高科技展示会、全国绿色食品展销会

野外生存训练——定向越野、露营、丛林穿越、自救互救等

青少年成年仪式——植成年树、摘成年果

纪念林活动——夫妻同心林、父母长寿林、友谊常青林、节日庆典林以及企事业单位、个人认养林

2.2 旅游观光采摘园景观特性

旅游观光采摘园环境规划以大自然为舞台,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休闲、求知、观光、采摘为载体,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托乡土树种和当地材料创造出简洁、质朴、美观的园林景观。依据设计指导思想和我们对于果园观光采摘的理解,结合实地考察展开设计,并在原有果园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丰富植物景观群落的同时,力求保持各个果园的原有特色,强调果园仍以生产功能为主的同时,使其观赏效果、景观特性大大加强。(如表二)即使游览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增益的同时,又能增强采摘者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成具有:自然性、独特性、文化性、参与性和持续性的现代化观光采摘园。[2]

表二 观光采摘园环境景观特征

特 性 含 义

社会性 提升果园及其周边的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把人们从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

生态性 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既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又增强采摘园开发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

通达性 交通方便,以周边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即可望又可游。

科普性 普及果品知识,果园观光与科普知识教育相结合。

参与性 通过各种采摘及民俗活动的开展,加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多样性 注重了环境多样性的保护和景观多样性的开发。

舒适性 以人的尺度为标准,创造美观、大方、舒适的环境景观。

文化性 挖掘传统果品文化内涵,赋予观光采摘园独特的文化品格。

整体性 保证各个采摘园、园内景观要素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愉悦性 即以赏心悦目的果园景观感染人、愉悦人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旅游观光采摘园规划建设的一个目标。规划者建设者力求使游人在果园中感悟到其天然之美,满足游人增长果树科普知识的同时,得到追求美的心理需求和观赏需求,力争创作出“望之生情,览之动色”的观光采摘园。规划建设的果园大多面积较大,基础较好,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节点来开展旅游,进行采摘和观光旅游日程在半天到一天之间为宜。若和周边景点结合或自身开展其它形式旅游,日程应在一天到三天。旅游观光采摘其本质是一种对生活的美的享受和体验,因而旅游线路和项目的内容组织,必须符合统一协调和节奏韵律的美学法则和游客的审美需要。各参观点活动节目的安排组织要使游客始终保持在兴奋点上,做到观光、采摘等活动参与的合理组合,从而使旅游活动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使旅游者获得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满足。

(图2顺义葡萄庄园鸟瞰图)

观光采摘园的园林化建设以生态学为指导,园林植物与果树及整个乡村环境景观相结合,形成一个完善的、多功能的、自然质朴的游赏空间。由于园林植物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而且展叶开花不同,可以利用果树和园林植物组成春华秋实的绚丽多彩的画面。如在昌平旅游观光采摘苹果园规划中植物配置以蔷薇科植物为主,春天观花,秋天观果,果园中的园林小品用园林植物为背景或以精心设计的植物配置烘托主景,力求用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来表现园林意境、抒发情怀。[3]因此,从景观特征来看,果园及其周边的环境品质提升的同时,形成了粗放、宽广的以大自然环境为主体的景观,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图3通州葡萄观光采摘园葡萄长廊效果 图4海淀樱桃采摘园服务建筑景观)

3、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建设情况

3、1北京市果品业发展综述

北京果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20余年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北京的果树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北京市的果品生产朝着区域化布局,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发展状况为:“九五”期间已有果树面积185万亩,其中七个山区县151万亩,2001年果品产量达44259万公斤,“十五”期间可望增加100万亩,共计285万亩。北京市郊区已建成苹果、桃、梨、柿子、葡萄、核桃、板栗、仁用杏等八大果品基地。平谷县、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县在果树(经济林)产业的建设中强化管理,增加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振兴了农村经济,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受到表彰。继平谷县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国桃乡”以来,先后又有三个区县在国家林业局第二批命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榜上有名:即怀柔县:中国板栗之乡、房山区:中国磨盘柿之乡、大兴区:中国梨乡。

作为北京的果树业有着自己的特色,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宜多种落叶果树的生长,由于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有一定的差异,形成了各种果树特定的分布规律,故从自然条件上讲,北京果树的特色:一是应形成区域主导经济;在社会条件上,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对果品市场的需求一是多样化;二是精品高档果;三是名优特新品种;四是旅游观光果园宜大力发展,因为观光采摘果园的受益要远远高于普遍果园。这些北京特色,是与其他地方相比下的独特所在。独特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决定了北京的果业发展决不能与外省市(如河北、山东等)拚面积、拚产量,而应该走北京特色果品之路——突出北京特色,向优质高效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因此,突出主导产业,注意发展区域特色品种,积极慎重的引进国内外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优质高效品种,大力发展旅游观光果园,应成为北京市果品业发展的思路。这也就要求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建设各具特色、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经济林果,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产品效益高、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特优新品种,提升旅游观光采摘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2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原则

1、规划布局的整体性与开放性原则

规划过程中要考虑果园的整体布局,即在进行园林和旅游的规划后,使其与周边的结合以及自身的整体性更趋于完整、合理。从果园内部讲,各个功能采摘区尽管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并不能看作是一个个无机的、分散的个体。从旅游观光角度来讲,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布局既要是一种开放式的及具有相对的开放空间,又要充分考虑果园与周边环境有良好的衔接,与整个大的区域环境相融合。

2、生态的原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观光采摘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果园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不要对自身和周边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开展观光旅游后就更加需要重视环境的治理,旅游势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这就需要规划设计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同时,果园需要一个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来此旅游观光的人消除、缓解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

3、经济性原则

开展旅游观光采摘和对果园进行园林的改造无非是为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规划设计当中要把经济生产融合到里边来。尤其对于各类果园来说,规划设计要能够使采摘进行的更好,采摘的经济效益就越高,同时要充分考虑非采摘季节吸引游人,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观光采摘业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规划设计要与观光果园的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契合点,使整个果园的特色更加鲜明,使园林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观光采摘服务,为园区的果品生产服务。

5.文化的原则

深入挖掘果品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诗词歌赋,在果园的环境设计中应体现出其内在的文化特征。丰富果品文化、展现果品文化,以果品文化为主题,建成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化果品观光园。

3.3 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建设

2002年,北京市从三个方面重点抓好观光果园的完善与建设:一是在全国率先出台观光农业方面的第一个技术标准,即“北京市旅游观光果园标准”;二是完善建设一批北京市旅游观光果园示范园。在保障生产优质精品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果园的园林美化景观效果,并体现科普、休闲、娱乐等功能。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了16个果园的景观效果设计,并已开始施工建设。三是资金重点扶持。目前已争取到国家、市、县级对这16个观光果园的重点建设经费2400万元。首批选定的17个观光果园将重点发展苹果、梨、桃、樱桃、葡萄、柿子、枣等优势树种,果园面积11360亩。面对2008年绿色奥运的开展与北京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要求果品生产快速向安全无公害标准化转变,与国际化标准接轨,而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旅游观光果园的出现正是促进北京生态建设,将生态与经济相统一的最好体现[4]。国外的许多国家,旅游观光果园作为果园增收的一项有机组成,已成为果园发展的一部分;而在我国,虽然果园观光采摘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部分地区也已投入了相当的财力和物力,但就目前而言,许多果园都建得很不规范,缺乏服务意识,不符合旅游观光要求,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环境现状常常让游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对观光果园今后的发展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结合本国国情、体现当地特色,在不断完善园内基础设施的同时,增设各种旅游设施,规划游览内容,力求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步;另一方面,在建立标准示范园的基础上,(且以分别在大兴、海淀、门头沟、昌平、平谷、顺义六个区县各选一个主栽树种体现北京特色果品且具代表性、资源条件占优势、地方政府重视、资金配套能力强、已取得一定成绩的果园进行开发)形成一套旅游观光果园的建设办法,为观光果园的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与参照。

山区特色林果业、养殖业和休闲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确立,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加大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的和谐统一;利用多元投资的方法,完善采摘园区和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果树品种上做到品种优化和资源科学配置,提高科技含量,打造全新的生态农业区;理顺销售渠道,建立高素质的销售队伍,充分利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牵线搭桥。全年发展果树17万亩,高效果园达到50万亩;新建养殖小区427个,累计达到861个,入区农户1.7万户;发展专业养殖村320个;山区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36%;新发展民俗旅游专业村37个,旅游专业户1144户。三大主导产业在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平谷摘桃、大兴摘梨、昌平摘苹果……京郊的特色采摘吸引了大批市民涌入果香扑鼻的果园。几年来,京郊旅游不断在城区“升温”,给京郊果园发展采摘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市民在投身京郊旅游观光的同时,希望当回“果农”,过把“采摘丰收”的瘾。近年来,到郊区观光、采摘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度假活动。各区县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质果品业,并找准“中秋”、“国庆”这一卖点,把采摘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办起丰富多彩的采摘节,带动农民致富。 4、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建成意义

随着收人、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广阔、质朴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5]旅游观光采摘园以其高标准的园内基础设施、高规范的科普展示项目、高水平的生态环境营造、以及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小品、极具风味的果品采摘游乐活动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使得各地现有果园的不规范得到很好的控制。旅游观光采摘园规划建设充分利用果园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便利的交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应游客的各种品味及需求,把旅游观光采摘园建成了一个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综合性果园。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北京市全市开放果园总面积近22.69万亩,比去年扩大了一倍。观光采摘人次超过300万,采摘收入近9000万元,亩效益比起正常栽培的园子要高出数倍。到2002年,北京市开放观光采摘果园533个,面积28.7万亩,接待游人335.5万人次,采摘果品2098万公斤,采摘收入9730.4万元;仅怀柔、顺义、海淀通过观光采摘促销果品157万公斤,收入667.6万元;现在的一些观光果园平均收益为7000—8000元/亩,其中最好的旅游观光果园已经达到3万/亩。北京果树业的发展目标是将现有果园的70-80%发展成旅游观光果园。因此,旅游观光采摘是果品生产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先导产业,也是各个地区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切合点。旅游观光采摘园的的建设使北京市果品的生产开发实现了由单一经营到多元化发展,由单纯的京郊农业生产转变为区域开发、成片发展,同时也为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开拓了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俞孔坚,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信息方法探讨,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俞孔坚,1987,中国自然风景资源管理系统初探,中国园林(3):33-37

3、吕明伟,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山东绿化 2000,(2)31-32

采摘活动总结篇2

[摘 要]通过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规划建设项目的实践和探讨,分析了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原则、所特有的景观特征、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建设和建成意义,指出了北京的果品业发展中单一的果品生产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传统的果品生产销售经营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而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和建设,也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京郊农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从单一经营到多元化发展的广阔思路。

[关键词]旅游业 旅游观光 景观特性 休闲;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ject of Beijing tourism orchard,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original design principle, unique landscape characters of the tourism orchar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Beijing tourism orchard. It claimed that the unitary structure in the fruit industry couldn’t meet the demands of our society, which had posed grea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n the traditional fruit production and sales. However, the tourism orchards, which are ecological, science-promotion, and recreational, can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service industries, and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districts. It provides vast space for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untryside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the rural area of Beijing.

[Key words]tourism, traveling, landscape characters, recreation

??1、旅游观光采摘园及其景观特性

??1.1旅游观光采摘园

??世界各国节日增多,假期的延长,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休闲经济的发展。 如美国联邦一级政府在1998年确认的节日达10个,而一些欧洲国家年享节日数则达18个之多。 与此同时,假期也在延长,美国人平均年享休假12天,西欧人享假天数是美国人的2-3倍。在我国,伴随双休日制度的实行及五一、十一、元旦假期的延长,城市居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休闲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旅游局统计,仅在2002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国内旅游者接待总人数为2.19亿人次,旅游收入合计为865亿元,占全年国内旅游业总收入的22.3%(如表1)。总之,节假日的增多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休闲的向往,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如表一),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6400万~71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80亿~41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0亿~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000亿~10500亿元人民币;两项合计总产出值将达13000亿~14000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8%,中国将跨入世界旅游强国之列。

表一 200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情况

总人数(亿人次) 旅游支出(亿元) 人均支出(亿元)

城镇居民(亿人次)农村居民(亿人次)年增长(?) 3.854.9312.01 2848103010.11 739.70209.07

??新的世纪,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传统的静态休憩模式受到冲击,现代化参与性外出休闲模式受到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旅游活动形式从而向多元化、特色化和参与化逐步演变发展的趋势。人们对良好的休憩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旅游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同样,新型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是我国旅游业顺应国际旅游市场潮流和趋势;加速了旅游资源结构调整,提升了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的质量。目前,随着现代旅游活动向多样化和参与性方向的发展,观光采摘逐渐为人们所熟识,成为一种新型的外出旅游休闲方式,并与旅游、度假、游览、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活动相互结合,由提供单一的观光型旅游资源转向提供观光、采摘与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开发,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和一批较为完善的旅游资源建设及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1]

??旅游观光果园,是现代化城市开展特色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项目的展开,可以有力的带动当地观光业的发展,让果林经济与观光旅游相结合,充分体现生态、休闲、科普三大功能,并以其巨大的辐射能量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的加快了地方经济建设的步伐。现代化旅游观光果园着重强调了果园的基础条件建设,其良好的果园建设管理和优质的果品是开发旅游、观光、采摘的前提和保证。

??旅游观光采摘园,是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园林、旅游、果园生产采摘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三结合的综合产物。她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旅游观光采摘园的出现和存在,也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图1昌平旅游观光采摘苹果园景观)

??2、旅游观光采摘园景观特性

??2.1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与创意

??随着我国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人们更加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人们不断参与的各种休闲方式也在悄然变化,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已不仅限于欣赏,而更热衷于参与其中、融汇其中,而果园采摘活动的开展正迎合了游客的这种心理。旅游观光果园的建设,不仅需要继续完善各种果园生产的基础设施,完善每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更要配备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丰富了都市居民休闲娱乐内容:

采摘观光——果园观光、精品水果观光、采摘

科技示范——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考察、技术培训、科普夏令营、冬令营

农耕、民俗体验——水果采摘、果树种植养护、假日农夫、居游农庄、雕刻、木工、编织、剪纸等手工劳作

休闲度假——水果文化节、度假村、春游踏青、农家乐

保健疗养——森林浴、农家饭、水果食疗和美容

商品展销会——果树栽培研讨会、果业高科技展示会、全国绿色食品展销会

野外生存训练——定向越野、露营、丛林穿越、自救互救等

青少年成年仪式——植成年树、摘成年果

纪念林活动——夫妻同心林、父母长寿林、友谊常青林、节日庆典林以及企事业单位、个人认养林

??2.2 旅游观光采摘园景观特性

??旅游观光采摘园环境规划以大自然为舞台,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休闲、求知、观光、采摘为载体,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托乡土树种和当地材料创造出简洁、质朴、美观的园林景观。依据设计指导思想和我们对于果园观光采摘的理解,结合实地考察展开设计,并在原有果园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丰富植物景观群落的同时,力求保持各个果园的原有特色,强调果园仍以生产功能为主的同时,使其观赏效果、景观特性大大加强。(如表二)即使游览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增益的同时,又能增强采摘者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成具有:自然性、独特性、文化性、参与性和持续性的现代化观光采摘园。[2]

表二 观光采摘园环境景观特征

特 性 含 义

社会性 提升果园及其周边的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把人们从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

生态性 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既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又增强采摘园开发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

通达性 交通方便,以周边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即可望又可游。

科普性 普及果品知识,果园观光与科普知识教育相结合。

参与性 通过各种采摘及民俗活动的开展,加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多样性 注重了环境多样性的保护和景观多样性的开发。

舒适性 以人的尺度为标准,创造美观、大方、舒适的环境景观。

文化性 挖掘传统果品文化内涵,赋予观光采摘园独特的文化品格。

整体性 保证各个采摘园、园内景观要素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愉悦性 即以赏心悦目的果园景观感染人、愉悦人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旅游观光采摘园规划建设的一个目标。规划者建设者力求使游人在果园中感悟到其天然之美,满足游人增长果树科普知识的同时,得到追求美的心理需求和观赏需求,力争创作出“望之生情,览之动色”的观光采摘园。规划建设的果园大多面积较大,基础较好,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节点来开展旅游,进行采摘和观光旅游日程在半天到一天之间为宜。若和周边景点结合或自身开展其它形式旅游,日程应在一天到三天。旅游观光采摘其本质是一种对生活的美的享受和体验,因而旅游线路和项目的内容组织,必须符合统一协调和节奏韵律的美学法则和游客的审美需要。各参观点活动节目的安排组织要使游客始终保持在兴奋点上,做到观光、采摘等活动参与的合理组合,从而使旅游活动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使旅游者获得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满足。

(图2顺义葡萄庄园鸟瞰图)

??观光采摘园的园林化建设以生态学为指导,园林植物与果树及整个乡村环境景观相结合,形成一个完善的、多功能的、自然质朴的游赏空间。由于园林植物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而且展叶开花不同,可以利用果树和园林植物组成春华秋实的绚丽多彩的画面。如在昌平旅游观光采摘苹果园规划中植物配置以蔷薇科植物为主,春天观花,秋天观果,果园中的园林小品用园林植物为背景或以精心设计的植物配置烘托主景,力求用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来表现园林意境、抒怀。[3]因此,从景观特征来看,果园及其周边的环境品质提升的同时,形成了粗放、宽广的以大自然环境为主体的景观,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图3通州葡萄观光采摘园葡萄长廊效果 图4海淀樱桃采摘园服务建筑景观)

??3、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建设情况

??3、1北京市果品业发展综述

??北京果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20余年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北京的果树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北京市的果品生产朝着区域化布局,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发展状况为:“九五”期间已有果树面积185万亩,其中七个山区县151万亩,2001年果品产量达44259万公斤,“十五”期间可望增加100万亩,共计285万亩。北京市郊区已建成苹果、桃、梨、柿子、葡萄、核桃、板栗、仁用杏等果品基地。平谷县、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县在果树(经济林)产业的建设中强化管理,增加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振兴了农村经济,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受到表彰。继平谷县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国桃乡”以来,先后又有三个区县在国家林业局第二批命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榜上有名:即怀柔县:中国板栗之乡、房山区:中国磨盘柿之乡、大兴区:中国梨乡。

??作为北京的果树业有着自己的特色,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宜多种落叶果树的生长,由于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有一定的差异,形成了各种果树特定的分布规律,故从自然条件上讲,北京果树的特色:一是应形成区域主导经济;在社会条件上,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对果品市场的需求一是多样化;二是精品高档果;三是名优特新品种;四是旅游观光果园宜大力发展,因为观光采摘果园的受益要远远高于普遍果园。这些北京特色,是与其他地方相比下的独特所在。独特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决定了北京的果业发展决不能与外省市(如河北、山东等)拚面积、拚产量,而应该走北京特色果品之路——突出北京特色,向优质高效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因此,突出主导产业,注意发展区域特色品种,积极慎重的引进国内外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优质高效品种,大力发展旅游观光果园,应成为北京市果品业发展的思路。这也就要求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建设各具特色、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经济林果,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产品效益高、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特优新品种,提升旅游观光采摘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2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原则

??1、规划布局的整体性与开放性原则

??规划过程中要考虑果园的整体布局,即在进行园林和旅游的规划后,使其与周边的结合以及自身的整体性更趋于完整、合理。从果园内部讲,各个功能采摘区尽管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并不能看作是一个个无机的、分散的个体。从旅游观光角度来讲,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布局既要是一种开放式的及具有相对的开放空间,又要充分考虑果园与周边环境有良好的衔接,与整个大的区域环境相融合。

??2、生态的原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观光采摘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果园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不要对自身和周边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开展观光旅游后就更加需要重视环境的治理,旅游势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这就需要规划设计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同时,果园需要一个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来此旅游观光的人消除、缓解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

??3、经济性原则

??开展旅游观光采摘和对果园进行园林的改造无非是为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规划设计当中要把经济生产融合到里边来。尤其对于各类果园来说,规划设计要能够使采摘进行的更好,采摘的经济效益就越高,同时要充分考虑非采摘季节吸引游人,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观光采摘业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规划设计要与观光果园的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契合点,使整个果园的特色更加鲜明,使园林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观光采摘服务,为园区的果品生产服务。

??5.文化的原则

??深入挖掘果品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诗词歌赋,在果园的环境设计中应体现出其内在的文化特征。丰富果品文化、展现果品文化,以果品文化为主题,建成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化果品观光园。

??3.3 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建设

??2002年,北京市从三个方面重点抓好观光果园的完善与建设:一是在全国率先出台观光农业方面的第一个技术标准,即“北京市旅游观光果园标准”;二是完善建设一批北京市旅游观光果园示范园。在保障生产优质精品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果园的园林美化景观效果,并体现科普、休闲、娱乐等功能。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了16个果园的景观效果设计,并已开始施工建设。三是资金重点扶持。目前已争取到国家、市、县级对这16个观光果园的重点建设经费2400万元。首批选定的17个观光果园将重点发展苹果、梨、桃、樱桃、葡萄、柿子、枣等优势树种,果园面积11360亩。面对2008年绿色奥运的开展与北京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要求果品生产快速向安全无公害标准化转变,与国际化标准接轨,而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旅游观光果园的出现正是促进北京生态建设,将生态与经济相统一的最好体现[4]。国外的许多国家,旅游观光果园作为果园增收的一项有机组成,已成为果园发展的一部分;而在我国,虽然果园观光采摘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部分地区也已投入了相当的财力和物力,但就目前而言,许多果园都建得很不规范,缺乏服务意识,不符合旅游观光要求,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环境现状常常让游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对观光果园今后的发展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结合本国国情、体现当地特色,在不断完善园内基础设施的同时,增设各种旅游设施,规划游览内容,力求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步;另一方面,在建立标准示范园的基础上,(且以分别在大兴、海淀、门头沟、昌平、平谷、顺义六个区县各选一个主栽树种体现北京特色果品且具代表性、资源条件占优势、地方政府重视、资金配套能力强、已取得一定成绩的果园进行开发)形成一套旅游观光果园的建设办法,为观光果园的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与参照。

??山区特色林果业、养殖业和休闲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确立,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加大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的和谐统一;利用多元投资的方法,完善采摘园区和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果树品种上做到品种优化和资源科学配置,提高科技含量,打造全新的生态农业区;理顺销售渠道,建立高素质的销售队伍,充分利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牵线搭桥。全年发展果树17万亩,高效果园达到50万亩;新建养殖小区427个,累计达到861个,入区农户1.7万户;发展专业养殖村320个;山区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36%;新发展民俗旅游专业村37个,旅游专业户1144户。三大主导产业在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平谷摘桃、大兴摘梨、昌平摘苹果……京郊的特色采摘吸引了大批市民涌入果香扑鼻的果园。几年来,京郊旅游不断在城区“升温”,给京郊果园发展采摘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市民在投身京郊旅游观光的同时,希望当回“果农”,过把“采摘丰收”的瘾。近年来,到郊区观光、采摘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度假活动。各区县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质果品业,并找准“中秋”、“国庆”这一卖点,把采摘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办起丰富多彩的采摘节,带动农民致富。

?4、北京市旅游观光采摘园建成意义

??随着收人、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广阔、质朴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5]旅游观光采摘园以其高标准的园内基础设施、高规范的科普展示项目、高水平的生态环境营造、以及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小品、极具风味的果品采摘游乐活动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使得各地现有果园的不规范得到很好的控制。旅游观光采摘园规划建设充分利用果园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便利的交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应游客的各种品味及需求,把旅游观光采摘园建成了一个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综合性果园。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北京市全市开放果园总面积近22.69万亩,比去年扩大了一倍。观光采摘人次超过300万,采摘收入近9000万元,亩效益比起正常栽培的园子要高出数倍。到2002年,北京市开放观光采摘果园533个,面积28.7万亩,接待游人335.5万人次,采摘果品2098万公斤,采摘收入9730.4万元;仅怀柔、顺义、海淀通过观光采摘促销果品157万公斤,收入667.6万元;现在的一些观光果园平均收益为7000—8000元/亩,其中最好的旅游观光果园已经达到3万/亩。北京果树业的发展目标是将现有果园的70-80%发展成旅游观光果园。因此,旅游观光采摘是果品生产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先导产业,也是各个地区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切合点。旅游观光采摘园的的建设使北京市果品的生产开发实现了由单一经营到多元化发展,由单纯的京郊农业生产转变为区域开发、成片发展,同时也为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开拓了新的领域。

?

[参考文献]

1、俞孔坚,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信息方法探讨,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俞孔坚,1987,中国自然风景资源管理系统初探,中国园林(3):33-37

3、吕明伟,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山东绿化 2000,(2)31-32

采摘活动总结篇3

[关键词]直链;食品供应链;农业采摘;运营特征;因素

中图分类号:F42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398-01

供应链是由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分销商、消费者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现代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贯穿于各个环节。受中国都市化农业发展的影响,传统的食品供应链模式满足不了都市化农业发展的需求。因而,作为一种高效模式的直链食品供应链迅速发展起来了。以农业采摘为代表的直链食品供应链,在都市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肯定。农业采摘是直接提供农产品和食品给广大消费者的,在此过程中制造商、分销商和销售商等中心环节得以省去,为供应商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农业采摘园是将农业生产活动与休闲娱乐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属于观光农业。这种新型农业,不仅满足了都市农业的发展需求,还满足广大都市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他们享受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本文以某市农业采摘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采集了各区县消费终端和经营者数据,分别从消费者和消费终端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采摘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以提高采摘园的经济效益和完善经营模式。

一、某市观光农业采摘园的类型

(一)单一体验型

单一体验型的观光农业是指游客通过亲自参与生产劳作体验其中的劳动乐趣的观光形式。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而单一体验型的观光农业作为一种休闲时尚活动得到了广大都市人的认可。

(二)食宿一体型

食宿一体型的观光农业是指利用郊区的自然资源,将农业观光、采摘、餐饮、住宿等多种服务有机的结合的观光农业。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基本上由原来单一的发展模式向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和物质文明,带动经济的发展,为广大的营销商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例如,密云区利用当地的特色瀑布、湖谭、奇石等自然资源,以山水为主题发展观光农业满足了观光游客的休闲需要的同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好的发展契机。

二、消费终端

本次调查问卷共300份,采用无记名自填式分发自市各区县。有效问卷有235份,回收比例为78%.为了提高经营者经济效益,本次调查研究从消费者终端角度,对影响采摘次数、花费以及满意度等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

从年龄层次来看,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4-14岁之间,占总数的46.19%,其中包括具有农业采摘经历的高中和高校在校学生以及刚刚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员。绝大多数的人选择和家人、朋友同行,一起参加农业采摘体验。45-54岁年龄段和35-44岁的年龄段占总数的比重相当。25-34岁年龄段和55岁以上年龄段分别占总数比例最少。

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的个人月收入分布比较均匀,其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消费者所占比例最多,8000元以上所占比例最少。消费者主要以高校学生为主,所以个人月收入低于2000元以下的比重最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每年采摘2-3次的人群占总调查人数的37.6%,而每年采摘6次及以上的人群远远少于采摘2-3次的人数。而每次采摘花费100元以上的,受访的235名观光者中就有95人。这就说明现阶段的观光采摘还是属于高消费的,消费者对采摘的热衷程度较低。网络、电视、报刊杂志、旅游宣传手册等是消费者了解采摘园的主要途径。大多数选择在春、夏、秋三季出游,且更倾向选择自驾车,享受出游的乐趣。季节对出游的影响是显著的,人们更喜欢方便、自由的出行方式。

三、经营者

通过对农业采摘园的经营者进行实地访谈,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

(一)经营者人群

采摘园人口主要集中在本地农户、外来投资者以及返乡人员。本地农户主要是年龄在30-50岁之间,文化程度大多在高中及以下,有种植经验,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经营,是采摘经营者的主体。外来投资是指一部分外地人通过各种渠道对当地的自然资源有了详细的了解以后,对采摘园进行投资。还有一部分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的返乡农民工以及大学生回乡创业。

(二)经营状况

采摘园的经营状况具有季节性,经常受经营的农作物季节性规律和消费人群的季节性消费所影响。一般采摘园在春、夏、秋三季可供采摘的品种较为丰富,客源较多。相比较而言,冬季客源较为稀疏,是采摘淡季。

(三)经营困难

采摘园的经营难点主要体现在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就资金而言,采摘园一方面需要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扩大生产规模,优化扩展服务项目,开发市场,另一方面,还需要流动资金进行维护。技术方面,采摘园的经营者以当地农户为主,自身只适合经验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采摘品种以及市场的开发和扩大,难以实现大规模经营和长远发展的目标。

四、改善措施

就采摘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几种改善建议。

(一)基础设施的完善

目前,基础设施还存在着质量差、公交系统不发达、指示牌缺乏或标识不明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公路建设和公交系统建设,必须充分了解到都市农业发展特点,结合需要,改善基础施舍建设。其次,采摘园也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设施,如园内道路、餐饮条件、停车条件、游乐条件及环境等。

(二)文化意识的提高

从季节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采摘园经营的季节性差异大,这在一定程度受经营者的种植技术和落后观念的制约,采摘园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当地政府、高校和有关部门可以加强技术下乡,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明确的辅建议及帮助,为采摘经营者提供再教育的机会。

(三)营销方式的改进

在采摘旺季,“一餐难求”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采摘用一切可行的办法缩小季节性差异;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采用不同的营销方法。例如,在采摘淡季可以组织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来进行农业体验。由于都市人普遍对农村生活缺乏了解,农业体验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推出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广告,吸引各个层次的人群。

结束语

以某市采摘为例,其运营式有自身的特色。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其中问题和因素,最后并提出一些改进措,以达到提高经营者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26(5).

[2] 董福庆.休闲观光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2014,(12).

[3] 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2).

采摘活动总结篇4

总评:本文词语形式活泼、表意清楚、描写准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主体内容太简单,中心没有突出出来,从题目来看,“摘”应该是重点,可是全文没有出现“摘”的连贯动作,应该回想回想,采葡萄的过程,看看有没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既然是采风活动,那就该写写别人是如何摘的,以及采摘的现场气氛,结尾也显得有些仓促。另外,“摘葡萄”是口语,标题应该改为“采葡萄”。

点评人:泉州晓婷

采摘活动总结篇5

总评:本文词语形式活泼、表意清楚、描写准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主体内容太简单,中心没有突出出来,从题目来看,“摘”应该是重点,可是全文没有出现“摘”的连贯动作,应该回想回想,采葡萄的过程,看看有没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既然是采风活动,那就该写写别人是如何摘的,以及采摘的现场气氛,结尾也显得有些仓促。另外,“摘葡萄”是口语,标题应该改为“采葡萄”。

点评人:泉州晓婷

采摘活动总结篇6

采摘游之所以成为一种新时尚,绝非偶然。从环境背景、产品性质、产品功能、旅游者消费需求特征以及发展动力等方面,可以分析总结出采摘游火爆的原因。

一、政府倡导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首先是许多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一改以往脏、乱、差的形象,特别是在政府大力支持之下,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逐渐融入农村,道路得以畅通,物资得以流通,使一些地区的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利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其次,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今年的旅游主题是“中国乡村游”及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政府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使旅游业同农业结合起来,采摘游就是两大产业完美结合的产物。农村生产环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现代农民的思想观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一些新的科学技术被引入了农村,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中国农产品无论是在品种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所提高,为开展采摘旅游活动提供了最基础的物质保障。

二、采摘游将农业融入旅游

将农业魅力融入到旅游各要素之中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在以往传统的乡村旅游活动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模式已经将农村生活环境特色融入到吃、住两大要素之中,而采摘游则成功地将农业生产的诸多魅力元素融入到游、购、娱三大元素之中,现代农产品加工过程也成为了采摘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游客体验到参与的乐趣

采摘游核心吸引力就在于游客的体验参与。游客从城市来到郊区,置身于满目的青山秀水,在旅游观赏的过程中首先获得一种审美体验。在果园中,游客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与果农们一起感受着硕果累累的丰收喜悦,还可以品尝各色水果时蔬,感受到的是视觉、味觉、触觉和听觉上全方位的体验。同时在采摘之余,游客还可以参与到具有乡村特色的游戏活动中,如摇水车、摸鱼、捉泥鳅、钓龙虾、荡竹排、推石磨等等,在游戏的参与过程中实现了娱怀取乐、消闲遣兴的目的。

四、健康休闲的消费取向

采摘游系列旅游产品火热现象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当前人们的一种追求健康、追求休闲的消费取向。与休闲有着密切关系的健康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健康不仅意味着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正常,更涉及情结、精神、思想和社会的健康。游客在参与采摘游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品尝绿色食品,还能够在旅游活的过程中体验精神上的愉悦,无不透露出健康的元素。采摘游这种短途、自助型的旅游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有闲群体的青睐。

采摘活动总结篇7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70华诞之际,我们相约在美丽的三门峡灵宝寺河山,共同体验丰收的欣喜,共同悦享硕果的甘甜,共同欢庆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灵宝苹果采摘季胜利开幕。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三门峡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向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农村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

近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围绕打造特色农业强市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调结构、强特色、促融合、增收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市场对接。经过发展,初步形成了林果、蔬菜、畜牧、烟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养殖、植桑养蚕等八大特色产业,成为河南省特色农业第一大市。尤其在果品业方面,全市果品面积289万亩,果品总产量超过23.5亿公斤,其中苹果面积177万亩,苹果产量为20亿公斤,果园面积、果品产量、果品出口能力稳居全省第一。灵宝市是久负盛名的苹果之乡,也是三门峡市果品产业的核心产区,拥有亚洲最大的高山果园,年产苹果13亿公斤,产值40多亿元。为了大力推动苹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灵宝坚持将特色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休闲旅游相结合,不断丰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内涵和载体,围绕“种好优质苹果”“讲好苹果故事”“卖好灵宝苹果”三个主题,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在扩面积、调结构、提质量、树品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成功举办了苹果花节、第一届农民丰收节暨灵宝苹果采摘季等活动,成功闯出一条以节会友、以节招商、以节促农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为三门峡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遵循和样板。

乘借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东风,灵宝市同步启动灵宝苹果采摘季,邀请社会各界共享来自灵宝的天然富硒苹果,借助各位领导、广大客商、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共同推动灵宝苹果迈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让苹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的致富果、幸福果,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也将以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和学习视察河南时的系列讲话和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扬优势、呈特色为重点,以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为重要路径,坚持调结构、提品质、创品牌,加快走出一条结构优、质量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为“五彩三门峡”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采摘活动总结篇8

关键词: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护理效果

目前,胆结石疾病呈现上升趋势,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1]。笔者为进一步了解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的护理体会,特从我院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中选取82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82例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并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20~69岁,平均(44.51±1.24)岁;对照组41例(男29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21~70岁,平均(45.62±1.17)岁。对本次研究中选取的82例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82例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相应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

1.3观察指标[2]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x±s,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χ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采用临床路径措施进行护理的治疗组患者,其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总满意度均同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对照组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

3 讨论

3.1成立临床路径小组 临床路径小组主要包含临床专家、主管医生、护理人员等,该小组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了解,同时充分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围术期健康的需求,进而为患者制定富含针对性的临床路径措施,确保手术可以顺利进行。

3.2临床路径实施方法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入院评估,并依据临床路径小组制定的富含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病情及需求,对于必要的患者,护理人员采用反复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示范、讲解及评估等。同时,每日清晨护士长对临床路径护理状况进行检查,对于每个阶段出现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3.3心理护理 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患者极易出现无助感、恐惧及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采用该种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其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基础知识及治疗方案,并邀请患者及其家属积极主动参与相关知识及技能的讨论,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等[3]。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护理措施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具有明显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取的82例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中,治疗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

参考文献:

[1]穆宝华.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27):197-198.

[2]魏玉霞.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18):216-217.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
  • 才智·才情斋
    刊号:22-1357/C
    级别:部级期刊
  • 财政
    刊号:11-1176/F
    级别:省级期刊
  • 才智
    刊号:22-1357/C
    级别:省级期刊
  • 书摘
    刊号:11-3039/G2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