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减法教案8篇

时间:2022-08-27 20:31:57

减法教案

减法教案篇1

【关键词】 学案使用加减法

全县统一编写的《曾国藩学案•语文》很好地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交给学生以工具,教给学生怎么学,从而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之目标。

基于此,就如何科学使用“学案”,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加减法”。

一、做好“减法”

1、课堂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讲,只有老师少讲或不讲,学生才可能真正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克服三怕,即:一怕学生不愿学,不主动;二怕学生学不好,学不到位;三怕影响进度,教学任务完不成。归根到底,怕教学质量检测这根“指挥棒”。其实,不教才是教,永远坚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时刻警惕老师的教变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就只是被动地听课,而不原意动脑筋。

2、尽量减少教学环节和手段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要确保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有利于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不必一个模式,应该灵活多样。环节能少则少,手段能简则简,能作形象语言就不必再用图片或课件,切忌追求“花样”。使用“学案”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环节的一次革命。如“辅助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老师先导入,然后介绍作者、时代背景、解题等,然“学案”教学,只要教师利用“学案”的优势,就可以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解决问题。

3、尽量减少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

学生学习科目多,要求高,且科科要预习,学生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如果课前预习内容多,结果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长此下去,学生会把学习当成累赘,而不能从中得到享受,产生厌学情绪。从过去的情况看,课前预习学生不自觉自愿,效果没有得到保证,往往是白费工夫。因此,我们应力求把“课前预习”转移到课上。让其“乐”学。同理,要做到“当堂训练”,课后作业不留,只留少量探究题,供学生研究,以提高学习兴趣。

二、做好“加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自学、思考时间

要求教师减少教的时间,目的是增加学生自学、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在语文教学中,“学”与“思”时间的安排应以中等学生水平为依据,让大部分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体会认知进程。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多自学,切忌操之过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读懂了,教师只需精当点拔,教学任务便一气呵成。而且,由于学生所学知识来自于自身的理解,几乎终生难忘,大大减少了复习任务。实际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再者,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通过阅读可以领会表情达意的技巧,感悟文字的魅力,可以通过语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可以通过“悟”体会文章的真实思想,从而迸发出最闪亮的思想火花,转化为文字,便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就这样点滴积累,由短到长,由简单到深刻,写作能力潜滋暗长,写作水平逐渐提高,表现在文章里,便是精彩随处可见。

2、培养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增加合作交流时间

合作交流,是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掌握语言应用的技巧和技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使用“学案”进行教学时,要利用已有的设计,指导学生认真地听、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让学生有“我要说”的欲望,从而达到“我会说”之目的。

3、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现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枯燥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将是高效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利用学案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讨论,势必就能做到更加认真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取生活之源,活思维之水,为语文教学加入源源活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能在课堂上得到培养,而且也应在课堂外不断得到提高。要让学生懂得社会就是大课堂,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知识,处处能锻炼能力。语文素养需要“远亲婚姻”。就是说要想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依靠语文学习的课外功夫。因此,教学时,应将语文课堂,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延伸到课外:根据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本地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环境保护、校园文化、历史遗迹……甚至可尝试着每节课都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知识,采用其所熟悉的人、事作为活动和应用的题材和描写的对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语文,运用着语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实践能力,又寓思想教育于探究性学习活动之中,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怎样才能做到科学使用“学案”,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总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赖配根:《解放“学习力”》《人民教育》2009年第21期

减法教案篇2

老师应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教案,书写一节课的教学思想,它起着指导和统帅教学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数学加减法教案模板(幼儿),方便大家学习。

数学加减法教案模板1

活动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算式的乐趣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3+2=55-2=3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物质准备:幼儿已有5的分合知识.

活动过程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3=5)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9=17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师:小朋友,我问你,23=?生:老师,告诉你2+3=5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例如: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教师总结: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鼓励相对不积极的幼儿,再次带领幼儿巩固知识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把今天学到的加减法与自己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一起分享。

数学加减法教案模板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 “=”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 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 1=5和1 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

数学加减法教案模板3

活动目标

1、讲述自己的购物过程,学习用数字和符号记录。

2、学习用类推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1、超市场景及贴有1—4元价格标签的商品若干。

2、幼儿人手一张5元面值的人民币,1元、2元、5元面值的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购物活动,学习5以内的加减。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

每位小朋友用5元钱买一样物品,如果需要找零钱,请在旁边的篓子里按数目取出零钱,

再说说你的5元钱是怎么用的。

2、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你有几元钱,用了几元钱,还剩几元钱。

3、鼓励幼儿在购物过程中边购物边讲述。

如:我用5元钱,买了4元钱的牙膏,还剩1元钱。

(用一道算式记录,并和同伴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

4、请个别幼儿根据所列的算式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

(如:5-2=3,我用5元钱,买了2元钱的食品,还剩3元钱。)

二、带领幼儿进行购物猜测活动,学习用推类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知道实物图上数字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测:

教师:我用5元钱,买了货架图上的两样食品,你们猜猜我买的是哪样食品?

2、当幼儿说出两样食品后,教师可请大家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再肯定其中的一样食品,

让幼儿重新猜另一样食品。

减法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经历阅读、思考、解答并与同伴交流有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关资料与问题的学习过程。

2.进一步明确分数加减法分两段教学的不同要求。

3.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提高教材比较的能力。

4.进一步提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

教研组教师先不集中,每人自己安排时间阅读并独立解决本方案中的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后,再阅读本方案中的参考答案,时间约3小时;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集中交流问题的答案,时间约1.5小时。

三、活动前准备

数学组的每一个教师解答下面的问题,并准备在年级组或全数学组交流。

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内容,许多教材都把它分成两段来编排,通常在三年级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在五年级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再认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明确这两个阶段的教学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请你先阅读下面人教版教材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再回答问题。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内容

教材先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出示例1。

紧接着是同分母分数减法的两个例题,例2与例3。

然后就是练习题。

(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内容

教材中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给出一个情境并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内容是列出算式并计算,计算后研究分数加法的含义。教材的第三部分内容是同分母分数减法的例题(例2),然后是练习题,在练习题后出现第四部分内容: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

问题:

(1)根据上面人教版教材的教学内容,以下哪些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分数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在相应的括号内写1)?哪些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再认识”(在相应的括号内写2)?

①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

②让学生比较同分母分数加法与减法的共同点;( )

③重视用直观图形说明算理,但不抽象出一般的计算方法;( )

④重视用分数单位说明算理,但不出现分数单位的概念;( )

⑤让学生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

⑥让学生明确整数1与分数的转化,如1可以看作5个;( )

⑦要求学生脱离直观图运用抽象的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 )

⑧计算的结果一般是最简分数,如果出现非最简分数,不要求学生约分。( )

(2)根据上面人教版教材的内容,你觉得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在你认为正确的括号里打“√”,否则打“×”。

人教版教材在分数加减法两个阶段内容的编写中,

①都重视了现实情境的创设;( )

②都用图示或文字完整地呈现了数学问题的条件与问句;( )

③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都用圆形或长方形直观图说明算理;( )

④都是一个加法的例题,两个减法的例题;( )

⑤都是在学习加法时出示用语言表达的加法计算法则,学习减法时出示用语言表达的减法计算法则;( )

⑥都用算式表示了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的中间过程;( )

⑦在情境中都同时呈现了生活语言(如“我吃了3块饼”)和数学语言(如“爸爸吃了张饼”)作为问题的条件。( )

2.在三年级分数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中,各套教材都是先教学加法再教学减法,以下是四套教材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第一个例题,请你先阅读教材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北师大教材与人教社教材的内容。

问题:

(1)两套教材都用了吃西瓜的情境,你觉得这是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吗?

(2)两套教材都把一个西瓜(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了8份,而不是平均分成9份或其他的份数,想一想,平均分成8份有什么好处?

(3)人教版教材在呈现题目的条件时,用了“我吃了2块”这样的语言,而北师大版教材用的语言是“我吃了这个西瓜的 ”。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用怎样的语言?在数学中,需要怎样的语言表达?在这里,如何从生活语言上升到数学语言?

(4)北师大版教材用图示与语言明确了数学问题的条件与问句,而人教版教材没有完全明确,你认为在教学中,是否需要让学生明确数学问题的条件与问句?为什么?

(5)两套教材都用圆形的直观图说明算理,但在算式的表达中,北师大版教材用了“”这一步作为中间过程,而人教版教材没有呈现。人教版教材用了“2个加1个是3个,就是”这样的语言来说明算理,而北师大版教材没有用分数单位来说明理由。你觉得两套教材这样编写各有什么好处?如果你去教学,会怎样处理算理?

浙教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容分别如下。

浙教版教材先呈现了一个果树基地的情境图,果树基地中有枣园、梨园和苹果园,并在平面示意图中说明了枣园、梨园和苹果园各占整个果树基地的、和,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提出问题,接着教材呈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苏教版教材让学生涂色并呈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问题:

(1)两套教材都创设了情境,但苏教版教材并不是像浙教版教材(包括像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材)那样给出一个“现实生活”的情境,你觉得浙教版教材的这个情境有什么优点?

(2)浙教版教材在用图示与文字说明算理时,都强调了,你觉得这样强调有什么好处?

(3)苏教版教材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你觉得学生可能会得到怎样的结果?他们的思维过程可能是怎样的?

3.从上面四套教材的编写中可以看到,北师大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在用图形直观演示算理时,各用了三个圆形(两个圆形分别对应于两个加数,一个圆形对应于和),如人教版教材在说明+=的算理时,用了下面的图示:

而浙教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只用一个长方形,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加数。如浙教版教材在说明+=的算理时,用了下面的图示:

根据上面的内容,请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当用圆形(或长方形)说明算理时,每一个圆形(或长方形)是否都表示单位1(或表示一个整体)?

(2)在上面的分数加法中,当出现两个加数分别对应两个圆形时,是表示两个不同的单位1(或两个不同的整体),还是表示同一个单位1(或同一个整体)?

(3)当两个加数分别是与时,如果出现两个圆形,那么对应的两个圆形都平均分成了8份,阴影部分分别是2份与1份,在加起来的过程中,是只把两个阴影部分的份数加起来,总份数保持不变?还是不但要把两个阴影部分加起来,而且还要把两个平均分的总份数也要加起来?为什么?

(4)有些学生在第一次做同分母分数加法独立思考+=?时,得到的计算结果是,这些学生是怎样得到这个计算结果的?如果要用图示来说明+=的算理,是用一个图形(可以是圆形、长方形或其他图形)不同部分的着色来表示相加的过程好,还是用两个图形表示好?为什么?

4.在三年级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以有不同的引入方式。以下是两个不同的引入过程,请你简要地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你更喜欢哪一个引入方式?为什么?

引入方式一:

今天是大头儿子过生日,先出示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两人坐在桌子旁的图,再出示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教师说明大头儿子吃了2份(在蛋糕图中着上颜色),小头爸爸吃了3份(在蛋糕图中着上另一种颜色),让学生根据上面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大头儿子(或小头爸爸)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②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③大头儿子吃了后,蛋糕还剩多少?

④大头儿子比小头爸爸少吃了几分之几?

⑤他们俩人吃后,蛋糕还剩多少?

教师选择问题②和④,让学生分别列出算式,并开始研究计算方法。

引入方式二:

教师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并问学生,怎样得到这个长方形的 ?(师板书:),生回答: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2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教师要求学生折一折,并用红色表示出。教师进一步问,怎样得到呢?(师板书:),并要求学生用蓝色表示出。教师让学生想一想,里面有几个?里面有几个呢?回答后,再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两个分数和,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的分母相同,它们所对应的整体都是平均分成了8份),进而引出同分母分数的概念,并要求学生想两个同分母分数,同桌相互说一说:①是哪两个分数;②这两个分数里面分别有几个几分之一。学生说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要求出我们两次涂色的部分一共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怎么列式?学生回答后,独立研究计算方法。

5. 浙教版教材三下年级中,在学生初步解决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后,要求学生解决下面的问题:

在学生填了方框中的数以后,

(1)如果让学生去比较“树枝上”的四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以及这些算式与“2+3=5”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可能会怎么说?

(2)让学生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好处(教育价值)?

(3)请你像上题这样编写一个类似的减法题目。

6.想一想,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后,让学生去解决类似于下面的两个问题,有什么教育价值?

部分问题的参考答案:

1.(1)①1,2;②2;③1;④1;⑤2;⑥1;⑦2;⑧1;(2)①√;②×,只有在五下年级时完整呈现。建议在三上年级教学中也完整呈现条件与问句;③×,五下年级分数减法中没有用直观图说明算理;④×,五下年级加减法的例题各只有一个;⑤×,三上年级时,没有出现用语言表达的计算法则,五下年级时同时出现两个法则,教学中可以先分开出现,再合在一起;⑥×,三上年级没有算式表示的中间过程,五下年级有;⑦×,三上年级没有,五下年级有。

2. 北师大版与人教版教材比较:①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我国南北方都生产西瓜。②分成2的倍数份时,学生如果用纸折一折,比较方便。③平时在生活中常用吃了几块西瓜,而在数学中要表达成几分之几块,可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可以结合图示,让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④需要明确条件与问句,也就是明确整个数学问题的结构,否则就可能不知道到底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⑤北师大版教材写出中间过程,以后归纳出加法的法则。人教版教材用分数单位说明算理,突出了分数加法的意义。在教学中,可以两者相结合。

浙教版与苏教版教材比较:①主要优点是便于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分数加法的含义。②主要好处是突出了分数单位,有利于沟通分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关系,让学生一开始就注意到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其实就是“分数单位的整数加法”。③学生得到的计算结果可能是,也可能是。得到后者的思维过程可能是受整数加法的影响,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加而得到。

3.①每一个圆都表示一个整体,一个单位1。②表示同一个整体,同一个单位1。③只把阴影部分加起来,而分的总份数保持不变。这是由分数加法的定义规定的。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样规定的合理性。④用一个图形不同部分的着色来表示相加的过程比较好,而不是用两个图形。从某种意义上说,用一个图形是直观地出示了“一个分母”来表示“两个同样的分母”。如果出示两个图形看上去就给出了“两个分母”,这样为学生把两个分母相加提供了直观的基础。而出现一个图形表示一个分母,则出现两个分母相加的可能性就会减小。

4. 引入方式一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入方式二的特点:教学起点低,有利于学生参与;重视知识的铺垫,有利于学生解决新问题;注重同分母分数概念的发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5.①学生可能会发现:每一个算式的分母都相同;四个算式中的第一、第二个加数的分子与结果的分子分别都是2、3与5;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四个算式都是2个几分之一,加上3个几分之一,等于5个几分之一;四个题目在计算的过程中,都与2+3=5有关,它们都是在计算“2个东西加上3个东西等于5个东西”。②解决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体验分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关系。③相类似的减法问题如下题:

减法教案篇4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本小节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与在一元一次方程两边都加上、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或者都乘以、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运用这项知识(这里也表现为一种方法),有时可以简捷地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因此学生同样会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兴趣.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学会这种方法的积极性.加减(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要让学生学会,并能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同样是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和某些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的技巧,以便将方程变形为比较简单和计算比较简便,这也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解决.

2.教法建议

(1)本节是通过一个引例,介绍了加减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和解题过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方程组中未知数系数的特点.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在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在两个方程中x的系数相等,让学生自己动脑想一想,怎么消元比较简便,然后引出加减消元法.

(2)讲完加减法后,课本通过三个例题加以巩固,这三个例题是由浅入深的,讲解时也要先让学生观察每个方程组未知数系数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说出每个方程组的解法,例题1老师自己板书,剩下的两个例题让学生上黑板板书,然后老师点评.

(3)讲解完本节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代入法与加减法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虽有不同,但实质都是消元,即通过消去一个未知数,把“二元”转化为“一元”.也就是说:

这时学生对解题方法比较熟悉,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时教师应及时点拨、渗透化归转化的思想,并指出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2.能运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消元,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渗透化归的数学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2.学生学法:观察各未知量前面系数的特征,只要将相同未知量前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值后即可利用加减法进行消元,同时在运算中注意归纳解题的技巧和解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

(三)疑点

如何“消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四)解决办法

只要将相同未知量前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值即可利用加减法进行消元.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及其解题思想,引入除了消元法还有其他方法吗?从而导入新课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通过引例进一步让学生探究是用代入法还是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更简单,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加减法解题的优越性.

3.通过反复的训练、归纳、再训练、再归纳,从而积累用加减法解方程组的经验,进而上升到理论.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本节课通过复习代入法从而引入另一种消元的办法,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整体感知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在于将相同字母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值,即可使用加减法消元.故在教学中应反复教会学生观察并抓住解题的特征及办法从而方便解题.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并检验所得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活动:口答第(1)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第(2)题,一个同学说出结果.

上面的方程组中,我们用代入法消去了一个未知数,将“二元”转化为“一元”,从而得到了方程组的解.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否存在其他方法,也可以消去一个未知数,达到化“二元”为“一元”的目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教法说明】由练习导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课题,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代入法和加减法的对比,训练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选取适当的方法解题.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第(2)题的两个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互为相反数)根据等式的性质,如果把这两个方程的左边与左边相加,右边与右边相加,就可以消掉,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进而求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①+②,得

把代入①,得

学生活动:比较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值是否与用代入法得到的相同.(相同)

上面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因为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所以我们把两个方程相加,就消去了.观察一下,的系数有何特点?(相等)方程①和方程②经过怎样的变化可以消去?(相减)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尝试用①-②消元,解方程组,比较结果是否与用①+②得到的结果相同.(相同)

我们将原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把“二元”化成了“一元”,从而得到了方程组的解.像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提问:①比较上面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是用代入法简单,还是用加减法简单?(加减法)

②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加减法进行消元?(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③什么条件下用加法、什么条件下用减法?(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用加法,系数相等时用减法)

【教法说明】这几个问题,可使学生明确使用加减法的条件,体会在某些条件下使用加减法的优越性.

例1解方程组

哪个未知数的系数有特点?(的系数相等)把这两个方程怎样变化可以消去?(相减)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后,独立完成例1,一个学生板演.

解:①-②,得

把代入②,得

(1)检验一下,所得结果是否正确?

(2)用②-①可以消掉吗?(可以)是用①-②,还是用②-①计算比较简单?(①-②简单)

(3)把代入①,的值是多少?(),是代入①计算简单还是代入②计算简单?(代入系数较简单的方程)

练习:P23l.(l)(2)(3),分组练习,并把学生的解题过程在投影仪上显示.

小结: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条件是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

例2解方程组

(1)上面的方程组是否符合用加减法消元的条件?(不符合)

(2)如何转化可使某个未知数

系数的绝对值相等?(①×2或②×3)

归纳:如果两个方程中,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都不相等,可以在方程两边部乘以同一个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中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然后再加减消元.

学生活动:独立解题,并把一名学生解题过程在投影仪上显示.

学生活动:总结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①变形,使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

②加减消元.

③解一元一次方程.

④代入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方程组的解.

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练习:P231.(4)(5).

【教法说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在练习中摸索运算技巧,培养能力.

4.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1)选择: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B.C.D.

(2)已知,求、的值.

学生活动:第(1)题口答,第(2)题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法说明】第(1)题可以用解方程组的方法得解,也可以把四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组中,利用检验的方法解,这道题能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第(2)题通过分析,学生可得方程组从而求得、的值.此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扩展

1.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

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条件:某一未知数系数绝对值相等.

3.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241.

(二)选做题:P25B组1.

(三)预习:下节课内容.

参考答案

减法教案篇5

关键词: 数的认识 加减法 数学意识 思维能力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已经对数学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知道了1到10的顺序,能比较物品的多少,能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根据图画、实物书写相关的数字。会根据图画的内容,对1到10中的一些数进行分解、合并。比如:看到两个苹果和两个苹果的图片,知道写出“2和2组成4”,或者将4个苹果分成“1个和3个”、“2个和2个”、“3个和1个”。但有些学生需要经常借助手指进行数的分解、合并,速度较慢。有极个别的学生无法对较大的数字进行分解、合并,必须借助实物(如纽扣、糖果、手指等进行分解、合并练习)。在这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学具和教具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加减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方法,结合学生身边的数学实例巩固加减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生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2对简单的统计图要初步会看,掌握看图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

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片断与案例分析

1.数数教学片断

教学中,大屏幕显示一个透明的玻璃鱼缸,里面有4条小金鱼,小金鱼游来游去,学生看后特别喜欢,注意力被全部吸引过来,这时候动画视频中一个卡通小人手捧着2条小金鱼放到鱼缸中。

师: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金鱼呀?

生:(学生认真地数着)4条。

师:卡通小人手捧着几条小金鱼?

生:2条。

师:现在鱼缸里有几条小金鱼呀?

生:6条。

【教学案例分析1】

小学生看到什么都很好奇,针对这一点,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动态的画面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多媒体大屏幕呈现的图像色彩鲜艳,画面生动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事都很专注,在活动中借助于多媒体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把所要教学的内容转化成有趣的画面或视频,化抽象为生动,变无声为有声,动静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小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所探究的情境中,从而产生求知欲。在本环节教学中,一是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小金鱼”教学情境。二是动画视频中卡通小人的形象,避免了教学的枯燥无味,大大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序数教学片断:小飞哥送信

师:主人委托小飞哥去一座动物小区送信,收信人的门牌号码都是一个算式的得数,标注在信封上(多媒体大屏幕上显示一座动物小区,小区有7座小别墅,小别墅上分别标记着2、3、4、5、7、8、9)。

师:现在讲台上有几个信封,请7个小朋友抽取其中的一个根据算式的结果送到相应的小别墅去。谁愿意当这些小飞哥来送信?

学生争先恐后,积极踊跃……

老师强调:小别墅7栋中的7,是指一共有7栋别墅,是确切的数值。而标记7号别墅的7,是第7栋,是序号。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基数与序数的区别。比如我们第一列有5个同学,这里的5就是基数,是确确实实的5个同学。从前往后数,第5个同学站起来,这里的5就是单指第5个同学,是一个同学。

【教学案例分析2】

基数和序数的区别与联系是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老师通过多举例子突破这一难点。

3.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教学片断

还以小金鱼的画面教学加减法的运算。大屏幕显示一个透明的玻璃鱼缸,里面有4条小金鱼,小金鱼游来游去,学生看后特别喜欢,注意力被全部吸引过来,这时候动画视频中一个卡通小人手捧着2条小金鱼放到鱼缸中。

师: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金鱼呀?

生:(学生认真地数着)4条。(老师板书4)

师:卡通小人手捧着几条小金鱼?

生:2条。(老师板书2)

师:现在鱼缸里有几条小金鱼呀?

生:6条。(老师板书4+2=6)

【教学案例分析3】

学生在基数认识的基础上,有了4和2的概念,再通过动画视频中一个卡通小人手捧着2条小金鱼放到鱼缸中这一动作,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加”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这要比枯燥的干巴巴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发散思维训练教学片断

运用多媒体播放这样一组画面:一条弯弯的小河旁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草地上有几头奶牛在悠闲地啃着嫩草。其中小河的左岸有3头奶牛,其中有1头黑色的,2头花色的;小河的右岸有4头奶牛,其中有2头白色的,2头黑色的。引导学生观看画面后,让学生试着编写应用题。可以提前把画面设置成动态的视频短片,然后引导学生编写了以下几种情形的应用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根据你的思路编写应用题。

生1:小河边有几头奶牛正在啃草吃,小河的左边有3头奶牛,小河的右边有4头奶牛,请问一共有几头奶牛?

生2:草地上有3头黑色的奶牛正在吃草,这时候又来了2头花色的奶牛,一会又过来了2头白色的奶牛,让我们算一算现在一共有多少头牛?

生3:草地上有7头奶牛,一会走了2头奶牛,请问还剩几头牛奶?

……

【教学案例分析4】

低年级的小学生思维发展一般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的,所以在小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利用图形、音像、动画等获取视觉和听觉信息,这些信息刺激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其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是开发智力再好不过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形象具体的视频图像信息效果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较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智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教学效果自然就更好。在以上教学环节中,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会使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肯定会越来越聪明。

参考文献:

[1]刘洪赏.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2]杨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2011,(29).

[3]李斌.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设计及其应用[J].辽宁教育,2007,(04).

减法教案篇6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已经对数学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知道了1到10的顺序,能比较物品的多少,能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根据图画、实物书写相关的数字。会根据图画的内容,对1到10中的一些数进行分解、合并。比如:看到两个苹果和两个苹果的图片,知道写出“2和2组成4”,或者将4个苹果分成“1个和3个”、“2个和2个”、“3个和1个”。但有些学生需要经常借助手指进行数的分解、合并,速度较慢。有极个别的学生无法对较大的数字进行分解、合并,必须借助实物(如纽扣、糖果、手指等进行分解、合并练习)。在这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学具和教具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加减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方法,结合学生身边的数学实例巩固加减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生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2对简单的统计图要初步会看,掌握看图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

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片断与案例分析

1.数数教学片断

教学中,大屏幕显示一个透明的玻璃鱼缸,里面有4条小金鱼,小金鱼游来游去,学生看后特别喜欢,注意力被全部吸引过来,这时候动画视频中一个卡通小人手捧着2条小金鱼放到鱼缸中。

师: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金鱼呀?

生:(学生认真地数着)4条。

师:卡通小人手捧着几条小金鱼?

生:2条。

师:现在鱼缸里有几条小金鱼呀?

生:6条。

【教学案例分析1】

小学生看到什么都很好奇,针对这一点,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动态的画面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多媒体大屏幕呈现的图像色彩鲜艳,画面生动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事都很专注,在活动中借助于多媒体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把所要教学的内容转化成有趣的画面或视频,化抽象为生动,变无声为有声,动静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小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所探究的情境中,从而产生求知欲。在本环节教学中,一是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小金鱼”教学情境。二是动画视频中卡通小人的形象,避免了教学的枯燥无味,大大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序数教学片断:小飞哥送信

师:主人委托小飞哥去一座动物小区送信,收信人的门牌号码都是一个算式的得数,标注在信封上(多媒体大屏幕上显示一座动物小区,小区有7座小别墅,小别墅上分别标记着2、3、4、5、7、8、9)。

师:现在讲台上有几个信封,请7个小朋友抽取其中的一个根据算式的结果送到相应的小别墅去。谁愿意当这些小飞哥来送信?

学生争先恐后,积极踊跃……

老师强调:小别墅7栋中的7,是指一共有7栋别墅,是确切的数值。而标记7号别墅的7,是第7栋,是序号。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基数与序数的区别。比如我们第一列有5个同学,这里的5就是基数,是确确实实的5个同学。从前往后数,第5个同学站起来,这里的5就是单指第5个同学,是一个同学。

【教学案例分析2】

基数和序数的区别与联系是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老师通过多举例子突破这一难点。

3.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教学片断

还以小金鱼的画面教学加减法的运算。大屏幕显示一个透明的玻璃鱼缸,里面有4条小金鱼,小金鱼游来游去,学生看后特别喜欢,注意力被全部吸引过来,这时候动画视频中一个卡通小人手捧着2条小金鱼放到鱼缸中。

师: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金鱼呀?

生:(学生认真地数着)4条。(老师板书4)

师:卡通小人手捧着几条小金鱼?

生:2条。(老师板书2)

师:现在鱼缸里有几条小金鱼呀?

生:6条。(老师板书4+2=6)

【教学案例分析3】

学生在基数认识的基础上,有了4和2的概念,再通过动画视频中一个卡通小人手捧着2条小金鱼放到鱼缸中这一动作,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加”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这要比枯燥的干巴巴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发散思维训练教学片断

运用多媒体播放这样一组画面:一条弯弯的小河旁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草地上有几头奶牛在悠闲地啃着嫩草。其中小河的左岸有3头奶牛,其中有1头黑色的,2头花色的;小河的右岸有4头奶牛,其中有2头白色的,2头黑色的。引导学生观看画面后,让学生试着编写应用题。可以提前把画面设置成动态的视频短片,然后引导学生编写了以下几种情形的应用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根据你的思路编写应用题。

生1:小河边有几头奶牛正在啃草吃,小河的左边有3头奶牛,小河的右边有4头奶牛,请问一共有几头奶牛?

生2:草地上有3头黑色的奶牛正在吃草,这时候又来了2头花色的奶牛,一会又过来了2头白色的奶牛,让我们算一算现在一共有多少头牛?

生3:草地上有7头奶牛,一会走了2头奶牛,请问还剩几头牛奶?

……

减法教案篇7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3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编写加、减法应用题及加法的算理分析,理解加、减的意义,能口述意义。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

3.会填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感知联系

1、操作感知:

(1)8支铅笔,5支铅笔,合起来几支?列式:8+5=13(支)

(2)13支铅笔,去掉5支,还剩几支?列式:13-5=8(支)

(3)13支铅笔,去掉8支,还剩几支?列式:13-8=5(支)

a、比较三式异同发现:三个算式反映5、8、13数之间的联系。

b.说说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c、说说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如以加法为基础,以减法为基础)

d,揭题:加减法的联系。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更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课前应提供相关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思出有源。)

(二)学习新知,理解联系

1.从具体“问题”中进一步感知联系。

(1)按给出条件编题。

按“少年军校共有学生304人”“男生156人”“女生148人”三个已知条件,利用其中两个编加、减法应用题。

①少年军校有男生156人,女生148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少年军校一共有学生3则人,其中男生156人,女生有几人?

③少年军校一共有学生3则人,其中女生148人,男生有几人?

(2)找出三题应用题已知条件和问题的联系。

(3)列式解答。

(让学生从具体的现实生活的“问题”中,感知到加、减法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是有必定联系的,为学生理解概括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以及它们的联系,提供了充实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

2.从具体“问题”中理解联系。

(1)少年军校有男生156人,女生148人,一共有多少人?

156+148=304(人)

①为什么用加法进行计算?

②加法中,男、女生人数分别叫什么?

③自由讨论——什么是加法?

④教师收集意见,并与学生共同形成结论。

——把两个加数合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少年军校有学生304人,其中男生156人,女生有几人?

少年军校有学生304人,其中女生148人,男生有几人?

①为什么用减法算?

②“304”“156”“148”在减法中分别是什么数?

③引导讨论:既然加、减法间有这样紧密的联系,我们已对加法下了定义,可以用加法给减法下定义。

④投影出示,学生填空。

已知()与(),求()的运算,叫做减法。

⑤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得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在学生真正理解加、减法联系的基础上给出定义,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作为一个演绎系统的逻辑严密性)

(三)巩固训练,掌握联系

1、基本训练。

(1)试一试:根据487+256=743,直接说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743一487743一256

学生直接说出得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填未知数。“练一练”4。

学生填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变式训练。

(1)改写:786+1132=1918

(改写成相应的另两个减法算式)

(2)改编:

一辆汽车上午行驶168千米,下午行驶183千米,这一天共行,了多少千米?

①列式计算。

②改编成两题减法应用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反思回顾,形成学法

1.今天学习了什么?

减法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法则,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组题引新:

1、老师在投影仪下出示4张卡片:

(1)现在请你摸2张,有几种可能?(哪几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由摸出的两个数组成一道加、减法算式,共有几道?

(3)请你把这12道算式写在草稿本上。(写完后学生说,老师板书)

二、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1、这些题你愿意做一做吗?选择你会做的做。(师巡视,并提示可以用折纸、画图等方法来思考或验证。)

2、反馈:

(1)你认为这些题中,哪几题最好算?(+、-)为什么?等于几?板书)

(2)[1]揭题:

为什么剩下的题没有这两题好算?(因为它们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2]我们来看看这里的“+”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别的方法吗?(画图的、计算、折纸都用投影出示)

[3]刚才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的?(通分、化小数、折纸、画图)同学们很会动脑筋。

[4]那么这儿还有哪几题也可以用这些方法来算的?

(-、-、+)结果分别是多少?

(3)剩下的题你们是怎么算的?(选一题投影说)同意吗?强调格式时指出:看这儿,如果我们用通分的方法来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应该按照***(学生名字)的格式,把通分的过程写在计算过程中,不要单独列成一步。若错,师板演。

[1]这道题还有别的方法吗?(折纸、画图)这样的方法算起来太麻烦。为什么没人用化小数的方法?这说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般、常用的方法是——通分。

[2]计算这样的题,为什么要通分呢?

[3]剩下的5题你可以任选一道加,一道减完成,快的可以都做。

[4]反馈。

3、那你们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

(生答,教师板书: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巩固反馈:

1、计算,并验算。(投影显示)P1223

(1)现在我们来看P1223这儿几个要求,另起一行写出“验算”后再验算。可以任选一道加、一道减完成,快的同学可以都做(中间可提问:怎么验算的?)

(2)投影反馈,还有做另外两题的吗?

(3)计算了这几题后,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化简,验算方法,验算时要用原数)

四、课堂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练习卷

你可以任选A组或B组题进行练习,A组简单点,B组难一点。

A组:1、计算,并验算。(任选2题)

+-+-

2、P1224

B组:1、同上

2、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1)(2)

(3)(4)

……

2n-11

2n2n

这样一直做下去,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五、全课总结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