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建筑工程后勤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3-01-14 13:37:28

建筑工程后勤工作计划

建筑工程后勤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航空基地;人性化;单体建筑;超长形体;

规划设计;功能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102-04

1 引言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民用航空运输骨干企业之一,总部设在上海虹桥,随着虹桥机场东片区规划深化,以及联合重组后东航各项业务不断整合,虹桥机场东航基地现有设施的状况、运行保障能力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业务量的需求。优化东航虹桥基地(西区)配套项目规划,为东航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满足上海地区航空业务发展需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东航虹桥基底(西区)的规划设计展开具体探讨与论述。

2 工程概况

东航基地(西区)二期配套项目位于虹桥商务区内,基地地块编号为II-H8、II-H9以及II-C(北)。基地东侧紧靠虹桥机场空侧区域,北侧与远期规划建设的航站楼毗邻,西侧为经一路,南侧相邻地块为已建成的机库、航食配送及地服等设施。本次国际方案征集工作将对东航基地(西区)二期配套项目的建筑群概念方案进行征集(见图1)。

2 规划设计思想

2.1 规划原则――集约化、高效化、综合化、人性化

本项目需要实现功能设置集约化、空间布局高效化、休憩娱乐功能综合化、配套设施人性化。合理布局业务空间、专业空间、展示、会议及生活配套设施共用,为东航员工营造一个温馨高效的工作环境,从而成为世界一流的航空基地。因此,人性化的环境与设施不仅要体现在为旅客服务方面,同样要为每天工作在此的工作人员而设计。

2.2 设计风格――简洁大气

本项目的单体设计风格应该注重建筑群的风格整体性,建筑风格简洁,体现出街区感。在保持整体性的基础之上,重点建筑要有所突出,形成视觉焦点。同时,考虑到空中俯瞰的效果,建议将屋顶平面作为第五立面进行设计。

建筑单体设计最终是通过国际竞标,业主选定挪威NIELS TORP+ARUP的概念设计方案(见图2),在后期深化过程中,“超长问题”早先没有被认为这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因中标方案先天就超长体系,若按规划将建筑分开,则原方案根本不成立;第二,因东航业务流程的需要,也不能将建筑断开,否则业务没有连续性;第三,本项目不是商业项目,未来周边不会有因建筑的超常型体而受影响的住宅;第四,紧邻的机场航站楼等建筑均为超长建筑,与中标方案相协调。因此中标方案的超长问题,主观被认为通过业主与规划部门稍加沟通应该可以解决,因此没有特别反对。但是此项目需要根据我国现行建筑规范进行深化设计,再次经过讨论后,国内专家在咨询意见中将整个方案只要是不满足规范的意见都一一列出,其中包括超长问题意见。之后征询规划部门后,规划部门认为这是个需要论证的问题,必须突破性解决,才能令项目顺利进行。

经过反复讨论,专家的深入论证,提出对原设计改动最小的解决方案――仅高层塔楼间距适当拉开,裙房依然连续,不影响中标方案的整体效果。规划部门也表示同意。同时,业主认为原方案也存在塔楼距离过近的问题,借此机会一并修改了。通过此设计的论证,也提醒了我们设计师在今后与外方合作的项目,只要是不符合国家规范的,尤其是初期总体规划方面的问题,均尽快提出。不猜测,也不推断严重程度,更不想象是否可以通过业主的努力解决,工程技术设计工作始终要保持工作严谨的作风。

2.3 设计理念――绿色低碳

本项目的设计应贯彻绿色低碳的理念,应采用处于领先地位的成熟的绿色生态技术,重点考虑使用在后期运营中能够降低运行成本或产生回报的技术。同时绿色景观能够修复噪音等问题对在此环境工作的人员身心健康。如图3所示,建筑整体设计在能源消耗、室内环境品质、生态、环保等方面应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规范所规定的可供量化的指标和标准。

主要保温材料采用岩棉,而玻璃幕墙,采用断热铝合金型材,半隐框,夹胶中空low-e玻璃(采用夹胶一是满足玻璃幕墙安全要求,二是隔声比较好),并且大厅玻璃幕墙采用部分外遮阳板,中庭采光玻璃顶棚,局部为全玻璃,大部分采用铝板和玻璃相间,所有玻璃采用遮阳系数高的夹胶中空low-e玻璃。

3 上位规划设计

整个基地由II-H8、II-H9、II-C北侧地块共同组成,总占地面积为66210m2,建筑面积为165315m2,项目功能:东航业务用房,包括(图4所示),建筑单体楼号顺序1~9,逆时针从北区右开始为1号楼,至南区右结束为9号楼):

1号楼――管理办公;2,3,5,6,7号楼――业务办公;南区B1层和1层――专业用房(飞行部、客舱部、空保部和飞行控制中心);4号楼――彻组过夜用房(相当于酒店,不对外营业);南北区2层――配套服务(餐厅、便利小商业);8,9号楼一会议、接待、展示。具体规划指标详见表1。

4 功能规划

4.1 总体功能规划

南北地块各大楼按放射形布置,中庭空间和过街连廊组成中心环,联系南北区地面建筑,8,9号楼的2个小塔楼为制高点,地下二层2条地下通道联系南北地块(采用顶管)。建筑高度:机场限高绝对标高48m,项目场地标高约绝对标高5m,建筑高度

本项目是东航生产部门及业务单位使用的综合性场所,应当满足东航各入驻部门业务用房需求;满足空勤部门专业用房的需求;满足部分空勤工作人员过夜住宿需求;除业务用房外还需满足相关工作及生活配套设施。总体功能规划如图5所示。本项目预留与虹桥机场T2航站楼远期规划指廊联通的可能性;本项目规模在符合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功能架构如下:业务用房包括:行政业务用房、空勤业务用房、其他业务用房;专业用房包括:飞行部、客舱部、空保部、运控韶展示会议中心包括展示中心、会议中心;配套服务包括:餐饮、商业、职工过夜用房、服装仓库、更衣淋浴、洗衣房;其他:车库、机房、穿梭巴士站、35KV变电站。

4.2 细分功能要求

4.2.1 业务用房的功能规划

本次项目中业务用房部分应满足远期约12800人使用的要求,业务空间总使用面积约为80100m2。业务用房中需要设置独立业务用房空间的各级领导约380名,其余员工设置开敞式业务空间。空间配置标准及规模如表2所示。

业务用房根据使用性质不同可以分成:行政业务用房、空勤业务用房、其他业务用房三类业务用房。行政业务用房需设置独立的入出口,空间布局上也与空勤业务用房和其他业务用房有所分隔。空勤业务用房需与专业用房紧密联系。三类业务用房的使用人数如表3所示。

4.2.2 专业用房的功能规划

专业用房主要服务于空勤部门,包括运控部、飞行部、空乘部及空保部。专业用房规模约11160m2,空间类型及规模、功能面积要求如图6及下表所示:

(1)飞行部用房规划

飞行部包括:航前准备室、飞行准备区单间建筑面积200m2,面积建议200m2间资料室单间建筑面积160m2,面积建议320m2;等待出发大厅单间建筑面积

(2)客舱部用房规划

客舱部包括:航前准备室40/20,单间建筑面积20/28m2,面积建议1360m2;两个检查台演示室,单间建筑面积80m2,面积建议160m2;两个派遣指挥中心,单间建筑面积100m2,面积建议200m2;125间备份出勤用房,单间建筑面积10m2,面积建议1250m2;5间化妆间,单间建筑面积100m2,面积建议500m2;员工服务中心单间建筑面积400m2,面积建议400m2;3间服装仓库,单间建筑面积500m~,面积建议1500m2;两间资料室,单间建筑面积120/100m2,面积建议220m2;两处临时寄存处,单间建筑面积50m2,面积建议100m2;客舱部总面积共计5690m2。

(3)空保部用房规划

2间爆炸物探测仪存放室,单间建筑面积25m2,面积建议50m2,两个航班计划特殊排班,单间建筑面积80m2,面积建议160m2;两间器械护照收发室,单间建筑面积150/120m2,面积建议270m2;两间航班准备室,单间建筑面积30m2,面积建议60m2;1间监控室,单间建筑面积50m2,面积建议50m2;1间技能训练房,单间建筑面积500m2,面积建议500m2;1间体能训练房,单间建筑面积500m2,面积建议500m2;空保部总面积为1590m2。

(4)运控部用房规划

运控大厅单间建筑面积1500m2,面积建议1500m2;两间应急指挥室,单间建筑面积120/180m2,面积建议300m2;1个运控前台,单间建筑面积300m2,面积建议300m2;运控部总面积2100m2。

飞行部“调度中心”、客舱部“派遣指挥中心”、空保部“航班计划特殊排班”三个功能可合并成“签派大厅”,“签派大厅”按东航、上航分开进行设置,面积可参考以上设计任务书中的相应部分的面积要求;“签派大厅”应考虑有200m2左右的公共空间,作为举行临时活动的场所;在上述功能基础上,如南区1F空勤专业用房区域仍有多余空间,请按照20m2/间设置办公用房,功能暂不明确。

4.2.3 展示会议中心用房规划

企业展示中心建筑面积约300m2,主要包括东航博物馆展示企业发展历程、企业特色及荣誉等功能。会议中心将包括若干个大中型会议及多功能室,具体要求如下:1个大型会议室,可容纳380人进行会议;8个中型多功能厅,可容纳100人进行培训、会议,设计时考虑灵活分隔。北侧放置5个,南侧放置3个;1个应急指挥大厅,面积300m2,建议放置于南塔楼顶部;30个小型会议室,每个会议室可容纳30-40人进行培训;90个小型讨论室,每个讨论室可容纳10-15人进行会议、培训。

4.2.4 配套服务的用地规划

餐饮空间包括员工食堂、包房、商业餐饮、会所餐饮和多功能大厅。员工食堂在满足基地内所有工作人员的用餐要求外还需考虑部分空中飞行人员航前及航后的用餐需求,空勤人员就餐标准高于地面人员,且需要24小时供餐服务。为了方便员工用餐,员工食堂可根据建筑群中功能空间的布局情况进行拆分;包房应结合员工食堂进行布置,应能够满足小型接待的要求;商业餐饮总规模控制在500-600m2,预留中西式快餐、咖啡厅等入驻条件;

以上三项功能共同为本项目员工的日常餐饮服务。会所中应考虑预留高档餐饮入驻的基础条件;在酒店区域设置350m2多功能厅,兼负大规模餐会的功能。该多功能厅位置建议放置于酒店现有全日餐厅的周边,厨房可与全日餐厅合用,设计时适当放大原有的全日餐厅厨房面积即可。

商业空间总建筑面积约为2400m2,包括零售服务(超市、免税店、美容店、礼品店)、银行、文体娱乐设施等业态。职工过夜用房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0m2,设置客房约500间,其中部分客房为单床房,职工过夜用房的配套娱乐设施与配套商业部分功能共享。服装仓库建筑面积约为1500m2,满足相关空勤部门的服装临时摆放及服装发放的要求。更衣淋浴区总建筑面积约为7000m2,需要为14000名飞行员、空乘、空保人员配置更衣室以及淋浴空间。洗衣房主要为职工过夜用房服务的同时,满足空勤人员制服清洗的要求。洗衣房的洗衣工作考虑外包,洗衣房主要满足服装收发、暂存需求。

4.2.5 其他设施的用地规划

本项目停车库设置停车位1150个,按照环评报告的要求,对废物、废水、废弃排放进行设计,控制噪声。垃圾房两个,分别位于南、北地块的地下一层接近货运坡道出入口。本项目考虑常规的机房设备外,还需设置一座35KV变电站,建议设置在本项目地下空间。

设计中需考虑四种类别人员交通出行方式:

(1)VIP、访客落客小客车区的规划

VIP、访客落客区需要满足基地办公、来访人员用车上下客需要,在北区落客区预留10辆小客车停车泊位,南区落客区预留5辆小客车停车泊位。

(2)通勤巴士区的规划

通勤巴士接驳站需要需满足上下班高峰时段巴士往来基地与地铁站之间的要求;专用巴士接驳站需要满足每五分钟巴士往来基地与机场(浦东、虹桥)安检区域内之间的要求。

(3)大型客车区的规划

酒店落客区需要满足酒店来访人员用车上下客需要,预留3辆大型客车停车泊位。大堂中酒店人流与其它人流适度分离。

(4)专用巴士流线的规划

设计应合理考虑专用巴士流线与市政道路日常交通、通勤巴士及出入总部基地办公、来访、酒店入住人员用车流线之间关系。

建筑工程后勤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高校 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XIONG Zhenghua

(Infrastructure Department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Since 1998, our colleges campus to promote capital construction and scored some achievements. this article of our university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of the status quo was analysed.

Key wordscollege;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建筑工程的发展,既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总的来说,高等学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正日趋程序化、正规化、法律化。我们必须从以往的工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是大学教学、科研、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国的高等学校发展重新得到各界的重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基本建设投入也随之加大,特别是最近10年,我国各高校对建筑工程的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投资额度占整个学校预算支出的大幅度增加,从而开创了我国高校办学历史上基本建设规模的新局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高等学校,水、电、暖等基础设施从“量”的角度看,已经严重制约着现代化大学教育的发展;从“质”的角度看,也在逐渐老化,不堪重负,有些建筑甚至成为危房;从“美”的角度看,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不适应,与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也极不吻合。高等学校基础设施的新建、维修、改造、装饰美化等所需列支的经费,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所占费用的比例越来越大,对这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应给予高度重视。基于此,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从事高校基建工作的同志们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越来越重视发展空间的拓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二是高校的教学楼、实验室等办学硬性条件普遍得到明显的改善;三是高校学生的住宿和膳食条件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过去,高校工程项目根据各高校的不同机构设置与环境特点存在着不同的管理方式。高校的后勤在实施社会化改革之前,学校与后勤的关系不是甲乙方的关系,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一般由学校的基建处和后勤两个部门进行管理。这两个部门的管理方法是:一定经费额度以上的新建工程,由学校基建处经过规划立项等严格审批程序确定经费预算等,前期报审后进行招投标确定施工方,使其依法建设;对于维修改造工程,则是由学校的后勤部门来承担,所以无论是规划立项及预算、还是队伍的确定等,多少有些随意性,有时被戏称为“手指工程”,领导或部门提出要求,往往因为时间关系,就边设计边施工,计划性差,经费控制难度大,工程质量的好坏全凭施工方的“良知”和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管理水平,没有正式的监理队伍从事工程监理工作,质量保证的可靠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要求,学校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需要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国家对专项资金依法管理、对专项工程实行预算管理和招投标管理,这对学校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的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北京理工大学,2003年,学校相继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预算管理办法》、《北京理工大学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管理办法》;2004年,参照建设部、财政部七部委联合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基础设施改造与房屋修缮项目招投标及工程管理办法》;2005年.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及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制定了《后勤年度计划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一系列措施表明高校基础设施的改造与修缮工程也必将逐步按照正规建设工程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

2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也积极探索加强该管理的途径与方法,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在高校建筑工程建设领域推进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工程建设水平已迫在眉睫。目前在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方面,特别是修缮、改造过程中的审批、内控、内审、监管等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也不够规范。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高校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领域贪污、受贿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结合多年从事工程设计与管理工作的经历,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还影响着高校建筑项目管理工作的全面深入

在国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理论提出之前,高校的建筑工程(含维修改造工程,下同)市场几乎是由学校内部的施工部门占据的,这些施工部门在各高校有不同的称呼,有的叫总务处修缮科,有的叫总各处房修科,无论称谓如何,其性质都是相似的。当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内部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学校直接委派给总务处施工部门进行施工,有些工程就省略了工程的扣投标阶段。学校的后勤部门也理所当然地认为维修改造工程就应该由后勤来完成,至于如何来管理,则由后勤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量的多少,工程施工进步要求进行安排。有时如果工期要求的短,施工单位可能直接进入施工阶段甚至省去了设计阶段,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也是由施工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在这种施工状态下,缺乏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等工程目标有效的监控机制,这样的工程可以说没有什么“项目管理”而言。

随着我国高校社会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国家财政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高校的建筑工程市场不再理所当然地由学校后勤部门垄断。学校也制定了与高校后勤社会化、国家法律及财政制度相匹配的一系列工程管理措施,工程项目管理的意识得到提高,市场观念和法制观念也得到了强化,同时市场经济也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而且由于高校市场的相对放开,一些资质等级高、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企业涌人高校建筑市场,使得高校形成了建筑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但由于后勤社会化进程的深入不够,高校还不能完全对工程市场彻底放开,以致工程项目管理受到一定的阻碍与制约。

2.2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呈“边缘化”倾向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建设资源,对高校硬件设施进行优化配置,尽管现在全国各高校都在绞尽脑汁地扩大工程建设的规模,但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和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所有高校都能随意地扩展办学空间。退一步讲,就算扩展了办学空间,但老校区的建筑物“老龄化”也是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些“老龄”建筑的修缮、改造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

我国高校近些年来,重视对大型的新建建筑的项目管理,认为大型的新建建筑才有必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去筹划,而忽视对维修改造工程的管理,这就是所说的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边缘化”问题。其实,维修改造工程是高校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占学校工程项目相当大的比重,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在2006年度用于维修改造工程的建设经费就高达800多万元。这些工程项目的经费来源渠道不一,所应遵循的管理方式与方法自然不同,但这些工程项目的管理同样不能与建设部、财政部七部委联合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有关规定相悖。而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资金较高效地应用于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改善,并在改善过程中尽可能高地保证质量、控制经费,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新课题,是不容忽视的,也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全新领域。

2.3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薄弱

这种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工程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我国大部分高校建校都比较早,许多高校目前的基础设施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末,甚至更早年建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广大高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已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加快建设的步伐势在必行。但问题是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规划,而不是单凭某些领导的主观意志。其次,校园规划有待加强与完善。过去的高校校园相对比较封闭,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以及各高校在教、学、研方面的发展,对学校的基础设施需求在逐年增加,各高校纷纷在学校有限的校园空间内投资建设学生宿舍、食堂、超市、银行、邮局等,使学校以一个“小社会”的状态存在着,学校的教职员工及家属、学生等甚至“足不出院”就可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但这些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工程的迫切性而缺乏必要的规划,有时甚至出现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造成资源与资金的浪费。

2.4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多由学校的行政职能部门-基建处(科、办)来进行管理,若遇到校区扩建或者建设规模较大的工程则由临时组建的基建班子负责组织实施。随着工程建设活动越来越市场化,这种管理上的缺陷已日渐明显。

2.5 高校新建工程项目经费控制措施不到位

高校工程项目经费的来源渠道基本是国家财政拨款或学校自筹,但由于这些年,学校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急需,使得许多工程匆匆上马,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不细致,导致后期被动,工程实施阶段出现大量的洽商,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

3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启示

3.1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工程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规范工程决策行为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应该加以重视和加强。高校建筑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做细、做精,凡涉及金额较大的项目必须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首先由职能部门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好的可行性研究,应是工程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能使重大建设项目以最小的风险、最少的投资,获取最高的社会效益。

3.2 建立与完善全过程审计制度

高校开展全过程审计,就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建设投资、建设经济活动以及建设成果、效益等活动进行监督、审核、评价,即从项目建议书至项目竣工的全部阶段,审计部门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三个指标以及合同等项目管理内容实施跟踪的、主动的监督、服务和控制。逐步为高校摸索出一条更科学、更规范的投资决策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3.3 推行“代建制”

近些年来,工程建设领域发展很快,全过程管理、PMP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而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就需要基建管理人员既要有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投资管理方面的能力。但是就目前全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推行国际流行的“代建制”,成为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必由之路。“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作为项目建设期法人、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促使公共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职能分离,通过专业化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实行“代建制”后,项目建设单位无须再抽调人员成立基建班子,减轻了工作压力;同时建立了投资方(政府或高校)、代建方及使用方(即高校)三者之间的相互约束的监督机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方说了算的现象,是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治理高校基建领域腐败问题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3.4 实行干部轮岗制度,并不断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学校的干部管理制度也必然要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实行干部轮岗制度。轮岗,又称职位轮换,一般指在工作部门内对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使权力进行合理配置。首先,可以实现人才合理优化,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其次,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其责任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经受锻炼,激发振奋精神、不断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再次,可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避免腐败问题的产生。同时,要大力倡导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校园各种媒体的作用。

3.5 要高度重视高校整体化校园规划

在当今科技社会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化、开放性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高校校园规划发展的方向,高校和城市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虑。就校园本身来看,高校整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将涉及校园规划的各要素归纳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进行考虑,同时强调以清晰明确并贯彻始终的规划结构来统领全局,以营造丰富而统一、有序而充满灵性的校园氛围,反对孤立、片面地从校园局部入手进行规划。特别对于新校区的建设,要认真解决好新老校区的优化组合、优化使用问题。对这些新校区今后的使用,学校一定要认真筹划、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其作用。既不能弃之不用,也不能用得失当,更要防止在对校园做出科学规划之前,又去盲目征地匆匆建设新校区。

面对未来,高校工程建设工作的必然出路就是走社会化、市场化之路,这是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的选择,同时也已成为广大业内人士的共识。希望从事高校基本建设的工作人员能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振奋精神,改进工作,为学校和全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学红.现代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建筑工程后勤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高校 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建筑工程的发展,既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总的来说,高等学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正日趋程序化、正规化、法律化。我们必须从以往的工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是大学教学、科研、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国的高等学校发展重新得到各界的重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基本建设投入也随之加大,特别是最近10年,我国各高校对建筑工程的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投资额度占整个学校预算支出的大幅度增加,从而开创了我国高校办学历史上基本建设规模的新局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高等学校,水、电、暖等基础设施从“量”的角度看,已经严重制约着现代化大学教育的发展;从“质”的角度看,也在逐渐老化,不堪重负,有些建筑甚至成为危房;从“美”的角度看,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不适应,与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也极不吻合。高等学校基础设施的新建、维修、改造、装饰美化等所需列支的经费,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所占费用的比例越来越大,对这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应给予高度重视。基于此,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从事高校基建工作的同志们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越来越重视发展空间的拓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二是高校的教学楼、实验室等办学硬性条件普遍得到明显的改善;三是高校学生的住宿和膳食条件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过去,高校工程项目根据各高校的不同机构设置与环境特点存在着不同的管理方式。高校的后勤在实施社会化改革之前,学校与后勤的关系不是甲乙方的关系,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一般由学校的基建处和后勤两个部门进行管理。这两个部门的管理方法是:一定经费额度以上的新建工程,由学校基建处经过规划立项等严格审批程序确定经费预算等,前期报审后进行招投标确定施工方,使其依法建设;对于维修改造工程,则是由学校的后勤部门来承担,所以无论是规划立项及预算、还是队伍的确定等,多少有些随意性,有时被戏称为“手指工程”,领导或部门提出要求,往往因为时间关系,就边设计边施工,计划性差,经费控制难度大,工程质量的好坏全凭施工方的“良知”和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管理水平,没有正式的监理队伍从事工程监理工作,质量保证的可靠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要求,学校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需要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国家对专项资金依法管理、对专项工程实行预算管理和招投标管理,这对学校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的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北京理工大学,2003年,学校相继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预算管理办法》、《北京理工大学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管理办法》;2004年,参照建设部、财政部七部委联合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基础设施改造与房屋修缮项目招投标及工程管理办法》;2005年.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及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制定了《后勤年度计划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一系列措施表明高校基础设施的改造与修缮工程也必将逐步按照正规建设工程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

2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也积极探索加强该管理的途径与方法,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在高校建筑工程建设领域推进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工程建设水平已迫在眉睫。目前在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方面,特别是修缮、改造过程中的审批、内控、内审、监管等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也不够规范。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高校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领域贪污、受贿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结合多年从事工程设计与管理工作的经历,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还影响着高校建筑项目管理工作的全面深入

在国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理论提出之前,高校的建筑工程(含维修改造工程,下同)市场几乎是由学校内部的施工部门占据的,这些施工部门在各高校有不同的称呼,有的叫总务处修缮科,有的叫总各处房修科,无论称谓如何,其性质都是相似的。当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内部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学校直接委派给总务处施工部门进行施工,有些工程就省略了工程的扣投标阶段。学校的后勤部门也理所当然地认为维修改造工程就应该由后勤来完成,至于如何来管理,则由后勤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量的多少,工程施工进步要求进行安排。有时如果工期要求的短,施工单位可能直接进入施工阶段甚至省去了设计阶段,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也是由施工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在这种施工状态下,缺乏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等工程目标有效的监控机制,这样的工程可以说没有什么“项目管理”而言。

随着我国高校社会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国家财政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高校的建筑工程市场不再理所当然地由学校后勤部门垄断。学校也制定了与高校后勤社会化、国家法律及财政制度相匹配的一系列工程管理措施,工程项目管理的意识得到提高,市场观念和法制观念也得到了强化,同时市场经济也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而且由于高校市场的相对放开,一些资质等级高、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企业涌人高校建筑市场,使得高校形成了建筑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但由于后勤社会化进程的深入不够,高校还不能完全对工程市场彻底放开,以致工程项目管理受到一定的阻碍与制约。

2.2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呈“边缘化”倾向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建设资源,对高校硬件设施进行优化配置,尽管现在全国各高校都在绞尽脑汁地扩大工程建设的规模,但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和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所有高校都能随意地扩展办学空间。退一步讲,就算扩展了办学空间,但老校区的建筑物“老龄化”也是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些“老龄”建筑的修缮、改造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

我国高校近些年来,重视对大型的新建建筑的项目管理,认为大型的新建建筑才有必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去筹划,而忽视对维修改造工程的管理,这就是所说的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边缘化”问题。其实,维修改造工程是高校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占学校工程项目相当大的比重,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在2006年度用于维修改造工程的建设经费就高达800多万元。这些工程项目的经费来源渠道不一,所应遵循的管理方式与方法自然不同,但这些工程项目的管理同样不能与建设部、财政部七部委联合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有关规定相悖。而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资金较高效地应用于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改善,并在改善过程中尽可能高地保证质量、控制经费,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新课题,是不容忽视的,也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全新领域。

2.3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薄弱

这种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工程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我国大部分高校建校都比较早,许多高校目前的基础设施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末,甚至更早年建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广大高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已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加快建设的步伐势在必行。但问题是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规划,而不是单凭某些领导的主观意志。其次,校园规划有待加强与完善。过去的高校校园相对比较封闭,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以及各高校在教、学、研方面的发展,对学校的基础设施需求在逐年增加,各高校纷纷在学校有限的校园空间内投资建设学生宿舍、食堂、超市、银行、邮局等,使学校以一个“小社会”的状态存在着,学校的教职员工及家属、学生等甚至“足不出院”就可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但这些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工程的迫切性而缺乏必要的规划,有时甚至出现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造成资源与资金的浪费。

2.4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多由学校的行政职能部门-基建处(科、办)来进行管理,若遇到校区扩建或者建设规模较大的工程则由临时组建的基建班子负责组织实施。随着工程建设活动越来越市场化,这种管理上的缺陷已日渐明显。

2.5 高校新建工程项目经费控制措施不到位

高校工程项目经费的来源渠道基本是国家财政拨款或学校自筹,但由于这些年,学校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急需,使得许多工程匆匆上马,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不细致,导致后期被动,工程实施阶段出现大量的洽商,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

3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启示

3.1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工程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规范工程决策行为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应该加以重视和加强。高校建筑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做细、做精,凡涉及金额较大的项目必须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首先由职能部门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好的可行性研究,应是工程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能使重大建设项目以最小的风险、最少的投资,获取最高的社会效益。

3.2 建立与完善全过程审计制度

高校开展全过程审计,就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建设投资、建设经济活动以及建设成果、效益等活动进行监督、审核、评价,即从项目建议书至项目竣工的全部阶段,审计部门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三个指标以及合同等项目管理内容实施跟踪的、主动的监督、服务和控制。逐步为高校摸索出一条更科学、更规范的投资决策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3.3 推行“代建制”

近些年来,工程建设领域发展很快,全过程管理、pmp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而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就需要基建管理人员既要有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投资管理方面的能力。但是就目前全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推行国际流行的“代建制”,成为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必由之路。“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作为项目建设期法人、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促使公共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职能分离,通过专业化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实行“代建制”后,项目建设单位无须再抽调人员成立基建班子,减轻了工作压力;同时建立了投资方(政府或高校)、代建方及使用方(即高校)三者之间的相互约束的监督机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方说了算的现象,是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治理高校基建领域****问题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3.4 实行干部轮岗制度,并不断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学校的干部管理制度也必然要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实行干部轮岗制度。轮岗,又称职位轮换,一般指在工作部门内对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使权力进行合理配置。首先,可以实现人才合理优化,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其次,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其责任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经受锻炼,激发振奋精神、不断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再次,可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避免****问题的产生。同时,要大力倡导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校园各种媒体的作用。

3.5 要高度重视高校整体化校园规划

在当今科技社会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化、开放性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高校校园规划发展的方向,高校和城市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虑。就校园本身来看,高校整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将涉及校园规划的各要素归纳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进行考虑,同时强调以清晰明确并贯彻始终的规划结构来统领全局,以营造丰富而统一、有序而充满灵性的校园氛围,反对孤立、片面地从校园局部入手进行规划。特别对于新校区的建设,要认真解决好新老校区的优化组合、优化使用问题。对这些新校区今后的使用,学校一定要认真筹划、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其作用。既不能弃之不用,也不能用得失当,更要防止在对校园做出科学规划之前,又去盲目征地匆匆建设新校区。

面对未来,高校工程建设工作的必然出路就是走社会化、市场化之路,这是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的选择,同时也已成为广大业内人士的共识。希望从事高校基本建设的工作人员能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振奋精神,改进工作,为学校和全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学红.现代高等学校基本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建筑工程后勤工作计划篇4

建设一座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医院,力求做到功能布局科学化、医疗流程合理化、医院管理数字化、楼宇自控智能化、装饰装修精细化、环境标准人性化、设备设施节能化、外观造型现代化、要达到这八化,总体规划是关键!而总体规划的精髓是各临床科室规划的精准!

1.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医院管理者从运行、管理、发展诸方面梳理自身医院的优势劣势,提升发展空间—做好5-10年医院总体发展规划.并请专业人士评审规划的可行性,最终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防止换届带来的随意变更。 设计师再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策划、定位医院5-10年的医院建筑布局总体规划,据此制定出改扩建、翻建、新建建筑设想.投资估算,建设周期等.

2.做好做细医院科室的发展规划:系统分析本科室目前的实力,全面描述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医、教、研、防);全面描述本学科在新建项目中,在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所发挥的功能和预期达到的目标。系统说明在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在预期目标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分析如依靠目前的学科队伍的具体实力所面临的所有困难和有利的条件。考虑到前述的目标和面临的困难,需要医院一级出台的政策,包括在人员引进、人才储备和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政策。

3.医疗工作规划:本学科在新建项目中的组织构成。是否下设若干中心,是否下设专业组,如设准备设哪些,这些中心或专业组的任务和功能。床位设置的规划,总数,是否分组。对病房的设置是否有特殊或特定的要求。 设备的规划,功能、种类、数量 新建项目在开诊前的准备工作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二、医院运营管理与高效设计紧密结合

医院建筑是公建项目,是相对复杂的建筑,每新建或扩建医院建设项目,要全方位考量,多科室参与,分头述说远期愿景,集中论证其合理性。

职能部门发展规划:党办:医院文化建设理念,战略思想.;院办:职能处室功能需求,人员编制,国际交流项目等,医务部:临床各科室配置、床位分配、搭建各种中心共享平台等;教学:作为教学医院要提供本科生、研究生和其他学历教学数量(建筑面积10平米/人;宿舍面积1.6平米/4人/间).教学的内容、所需要的各种场地等。科研:省部市级研究课题数量,人员编制,功能需求等.科研实验室的设置、种类、数量,科研人员的配备,科研院所配置与管理。医学工程: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维护维修场地需求等。疾控中心:院感质控要求,检查评比内容,建筑材料不宜用的种类等;信息中心:信息化管理内容,大型服务器数量,要求.(PACS,HIS,LIS,医生工作站,排队叫号等)维护维修保养场地需求。经济管理办:经营管理理念,(收入减支出)科室收益分析.绩效考核制度。护理部:护理平台种类(配液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物流站点)设备种类及站点数量,护理模式等。后勤管理中心:后勤管理模式(自管\社会化),后勤保障内容;库房数量,能耗管理手段,现状分析,节能措施,垃圾分类内容、收集方法、运输路径等。

三、广泛学习国内外医院建设经验,博采众家之长,使之决策具有前瞻性

1.建设一座现代化医院涉及到建设理念、医疗需求、经费投入、层次定位、设计水平等诸多因素,如何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是关键!

2.反复论证设计方案,精挑细选设计单位、设计团队,使之设计方案更具有先进性。

3.要让国内外医院建筑设计共同参与投标,且每家设计单位须提供2-3个设计方案供挑选。并邀请医院建设与管理的多方面专家进行评审、论证,从而优中选优.

4.认真组织医疗部门参与论证,广纳群众之言,使之方案更具适用性。.

5.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功能、布局、流程走向有最深的体验,因而必须征求他们的意见,反复修改论证方可定论,充分满足临床需求,减少建设中的拆改,这是前期多改图,后期少扔钱。

6.想细、想准了再决策,把握好建筑布局与运行管理、运行成本的关系,长远着想、合理定位。

建筑工程后勤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中职校园;后勤维修工程;现状;管理策略

在扩招政策推行的局势中,国内中职院校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出来,建校规模也处于逐年拓展的态势中,基础设施数量也与日俱增,后勤维修工作项目也体现出繁杂性特征。如何做好中职校园后勤维修工程管理工作,这已经是国内众多中职学校高度重视的问题。而积极应用可行的管理对策,是提升有限资金应用效率,优化中职校园后勤维修工程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对策。

1中职院校后勤维修工程管理现状

一是中职校园后勤维修工程建设初期规划实效性缺乏的问题。具体是指其在工程立项选择之时随意性较大,对于维修工程项目而言并没有做出系统性规划,多数是在严重问题出现之后才实施整改对策,很少对维修工程质量进行预测分析,应急方案的编制工作更是屈指可数。同时中职院校将工作的重点搁置在办学规模建设以及科研工作方面上,后勤维修工程管理工作没有被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基础设备超负荷或者带故障运行的现象屡见不鲜,此时水电工程设施运行的安全性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二是维修工程监管力度严重缺乏的问题。后勤维修工程的施工多数由校外施工队进行的,盲目性以及规范性缺乏的现象是极为常见的,工程监管人员只是在项目竣工以后草率的对其进行检验。维修工程质量与进度监管工作不受重视,监管工作不具有实时性特征。三是维修工程审计工作不受重视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院后勤维修工程规模虽小,但是在数量种类上却体现出繁杂性特征,以及资金投入量相对较低的缘故[1]。所以中职学校审计部门将工作的重点放置在科研设备引进、教学楼以及宿舍楼这些大型项目上,致使后勤维修工程审计工作缺乏详细性,水电设施等项目的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处理,加大了资源流失现象出现的概率。

2中职校园后勤维修工程管理策略

2.1学校后勤部门明确工程维护规划

维修工程为所有高职中职院校设施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其建设规模较小,但是编制与推行一个确切的规划方案是极为必要的。利用科学的方法估测现存水电设施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明确维修时间方案,利用该类方法制定的规划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实用性。对于中职校园后勤维修工程管理工作而言,前期目标的设置应该体现出现实性,应该依照设施运转状态、建筑工程使用频率以及寿命编制维修规划,理清院校水电工程设施维修费用。也就是说对于中职校园后勤维修工程管理工作而言,设施与建筑工程的管理均应该体现出科学性与有序性,依照事前制定的目标落实各个工序,以工程实况为基点,强化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另外,制定与执行激励机制,在维护水电设施运行安全性的基础上,倡导节约原则,借助管理质量、数量以及各项资金控制等多样化方式与工程意外维护阶段抗衡,确保设备维修管理的时效性与安稳性。

2.2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招标机制

维修工程项目的招标机制的建设与实施是优质型施工队伍被择选出来的基础,也是协助中职院校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减少资金投入量的有效手段。为了强化中职校园后勤维修工程管理工作效率,其项目在招标的过程中后勤部门应该将院校的后勤部门公示于互联网平台上,强化信息的公开性,借此途径选择资质高、技术强的投标单位,以维护后勤维修工程施工质量,为后续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2]。与此同时也应该科学的配置招标小组成员,在行政领导的导向下,以及对后勤维修工程业务有一定了解与具备一定储量招标业务知识的管理人员的协助下,招标工作人员结构体系体现出优质性特征。

2.3重视施工阶段管理工作,强化监管力度

中职院校后勤维修工程的施工务必要依照相关规范科学的运行,这是维护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基础,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有管理部门的参与,当然其管理方式的产出应该以合同规则以及院校利益为凭据。施工合同签订的科学性与详实性是基础,招标物、工程质量、进度与违约惩罚等内容必须体现出具体性,为后续管理工作的运行提供凭据。

2.4做好后勤维修工程的全周期控制

现阶段,国内众多中职院校水电工程设施运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管理工作质量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为资金短缺问题。所以为了提升中职校园后勤维修工程管理工作效率,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资金投入数额。而上述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工程全周期的造价进行管控,在项目建设初期,应该派遣专职人员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对项目建设行情有全面性认识,继而集中探究项目造价的规划工作。通常情况下项目规划是由建筑工程师等专职人员完成的,尽管其技术水平处于较高层次上,但是其经济学知识相对匮乏,而有造价人员的辅助以后,项目规划就会体现出完善性。对于中职校园后勤维修工程管理工作而言,做好招标环节的管控工作也是极为有效的对策,具体对施工单位设备以及建材价格有全面的了解,为资金核算精确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此外,中职院校应该做好对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工作,对其以往建设的工程项目质量进行考评。

3结语

后勤可以被视为中职院校各项事业发展与运行的储备军,是关键性保障,所以积极做好维修工程管理工作是极为必要的。其实优化维修工程管理工作质量的策略是多样化的,本文受篇幅的限制只是浅浅而谈,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为后勤水电工程设施运行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奠定基础。

作者:李春喜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后勤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修缮管理 高校 资金

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校园建设已经引起高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有的社会责任。高校修缮费用年年上升,但修缮经费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不仅不能满足教学科研服务与保障的需要,也给节约型校园建设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1.资产管理出现空档,修缮缺乏计划性

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重视,资产购置的论证、采购、建设的招标、固定资产的管理等,其程序日趋完善,但是资产特别是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其后续管理往往被忽视,甚至出现了空档。在一般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对建筑物的管理只体现在急需修缮的建筑物上,于是建筑物管理的空档就出现了,表现为建筑物投入使用后,根据其特性(或使用年限)必须的大中修(包括修缮时间、经费等),一般高校都没有纳入具体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等到问题出现,影响到使用时,才会有部门(一般是使用部门)打报告要求维修。由于年初预算没有安排(后勤部门的预算一般都是累积的需要大修的项目),在经费得不到及时足额的保证时,往往只能小修小补,即使挤出经费,也已经影响了其它预算的安排。

2.修缮经费分散管理,资金使用效益较差

大部分高校的修缮经费由后勤部门或资产部门负责,但实际上,除了这些部门负责的修缮经费外,高校各院系的业务费、发展基金、科研经费、专项经费都可能开支部分修缮经费,经费来源充足的院系或部门甚至能自行装潢。据统计,全校一年中实际用于建筑物修缮的经费,总数非常可观,其中院系自有资金占相当一部分。有的院系或部门争取到经费,用于装修自己的实验室或办公室,有时为应付检查,装了再拆,拆了再修,基本没有修缮计划,浪费相当惊人。由于院系缺乏专门的修缮管理人员、专业的修缮知识,更没有完善的修缮方案,修缮质量得不到保证。

3.修缮经费缺乏保证,后勤职工工作积极性受挫

高校经费有限,有限的经费除了人员工资外,首先要满足教学、科研以及代表高校脸面的学科建设,能够用来进行大中修的经费一年比一年紧张。在修缮经费的预算安排上,高校一般在保证小维修的前提下,大中修缮项目一再压缩,有的项目年年报年年被推迟,高校修缮经费不能根据需要或计划安排,某种程度上却变成了调节高校预算总盘子最后的退路。发生需要大中修的项目,后勤部门首先要考虑经费支出的渠道,等到协调到经费,服务与保障的水平已打了折扣。慢慢地后勤部门形成了给多少钱办多少事、没有钱不办事的消极态度。

4.修缮不到位,后勤服务与保障水平受到影响

许多高校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建成新校区,经过几年运行,各类资产必将到达一个更新和修缮的高峰,修缮工作跟不上,影响资产的使用寿命,这将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一方面是工作积极性受挫的后勤职工,一方面是为经费焦头烂额的财务部门,还有就是直接受到影响的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的工作与生活,高校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后勤管理水平受到师生员工的质疑。有时会出现由于经费问题,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甚至不了了之的现象。

5.建立并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修缮管理的计划性

高校房屋等建筑物的管理由于部门职能的划分而出现的空档,可通过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来解决,有的高校虽已经建成,但没有得到全方位的使用。建筑物建设完工交付使用,项目管理的责任人从基建部门转移到资产管理部门或后勤管理部门后,资产管理部门或后勤管理部门可根据建成建筑物的类型、功能定位、使用寿命等建立建筑物管理档案,制订其中修、大修计划,所需经费报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备案,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审核确认后,财务部门应该将此作为以后各年编制修缮经费预算的依据,并尽量给予安排。在实现了资产信息化管理后,修缮管理的计划性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修缮管理就会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财务的压力逐步减轻,预算的刚性也会得到一定保证。

6.推行项目责任制,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办法》,根据规定,违反《办法》要求,造成建设项目质量低劣、损失浪费或责任事故的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资金拨付或者不予批准新的建设项目;对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行政或者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对建设项目实行终身责任制,这对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起了一定的作用,限制了建筑商偷工减料的行为,高校资产管理也应该推行项目责任制。可制订相关政策,规定一定年限没有质量问题的建设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可以得到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否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或接受一定的处罚。只有经过使用的资产才能检验其质量,有的建筑物交付不久,就连年大修,使用单位不堪其扰。有的高校推行基建项目风险押金,其出发点和初衷非常好,但在项目交付验收合格后就退还押金或兑现奖惩,并没有发挥风险押金最大的作用,值得商榷。如果让一部分风险押金或奖励金延伸到建筑物使用到一定年限后,就可以最大限度体现项目终身负责制。

7.管好、用好建设项目“尾款”,充分发挥质量保证金的作用

根据合同规定,所有建设项目及修缮项目都有质量保证金,但是很多时候,质量保证金的预留只是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建议可以将质量保证金纳入高校财务统一户头,在规定的期限内,该项目中出现质量保证金承诺的修缮内容一律从质量保证金中支出,高校不另外安排经费,这样,质量保证金就成为了修缮经费的补充。另外质量保证金的支付不应由建设者负责签字退还,应该由使用方负责。对于在保质期内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除扣除质量保证金外,还应依法追究相应人员责任。

8.实行修缮经费归口管理,加强财务核算与监督

从管理学理论出发,管理必须有一个主体,多头管理必定带来管理体制上的混乱,谁说了都算,结果必定是谁说了都不算。解决资产管理上的空档,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将修缮纳入计划管理,可改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为资金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也为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根据部门管理职能,将建筑物修缮归口为一个部门统一管理,财务部门将核定的修缮经费纳入统一户头,不允许各部门、各院系自行修缮、装修,学院业务费、部门经费、科研及专项经费均不得列支修缮费、装修费。同时应根据需要,对修缮或装修档次进行控制,不得超标准,不得搞重复装修。

9.进行修缮项目跟踪管理,适当推行奖惩制度

加强修缮管理的前提,必须对修缮队伍进行筛选和管理,结合高校推行的后勤社会化,许多高校的后勤企业都成立了修缮队伍,高校在兼顾后勤企业利益的同时,应加强对后勤企业修缮质量的控制,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可与后勤企业签订修缮责任书,对修缮质量、服务态度、保障力度进行约定及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选择或淘汰,这样做一方面加强了修缮工作的管理,另一方面可促使后勤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对大、中修工程可实行项目管理,每个项目应记录修缮时间、保用时间,并将下次修缮需要的经费按照折旧规定纳入高校以后年度的财务预算。对修缮项目的管理者,也应实行责任制,以加强后勤职工的自律意识,并可制订政策,鼓励资产使用者爱惜资产,因推迟修缮或延长使用时间而节约经费的,可酌情对资产的管理者及使用者进行适当奖励。

10.加强修缮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切实降低修缮成本

建筑物修缮经费从几元钱到几百万不等,为控制经费支出,也为了保证修缮质量,必须对修缮工程加强监督和审计。一般高校规定一定金额以上的报审计,我认为对于金额较小、经常发生的项目也要加强监督,特别是修缮材料的监督,在小修缮中偷工减料及以次充好现象非常突出。另外,对于修缮的次数及质量,审计及财务部门也应加强审计及监督,以让学校的修缮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建筑工程后勤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监理;存在问题;相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项目中,土建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在建筑项目投资中所占比例大,涉及到很多分项、分部工程,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以后的使用,而土建监理作为土建工程的关键环节,对提高施工质量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土建监理的重要性

1、建筑工程监理水平高低影响着建筑质量

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监理工程师的作用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功能,这对保证建筑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监理工程师严格遵照相应规章制度和章程,严格进行施工技术和施工各环节的监督管理,这对促进建筑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2、监理工作影响到工程进度

工程进度不但是对时间的计划要求和现场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涉及到工程设计、招标、施工等个阶段的综合考虑。只有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考虑分析,各环节准确控制才能保证工程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缩短时间,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这整个阶段,需要监理的全程参与。在设计阶段,监理就要按照高标准的原则设计制定高质量的计划书,制定高目标才能保证高水平。在项目开工之时,监理还要审核施工单位的总进度计划,对各阶段的计划做到合理掌控。

3、建筑监理对安全工作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是关键。优质工程是以安全生产为保障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对不同阶段不同环境要根据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管理,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监理的安全工作就能够有效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二、我国建筑工程土建监理存在的问题

1、对安全认识不足

建筑企业安全意识较差。不少建筑企业对安全重视不够,让安全仅仅停留在标语形式上。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人员不能将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放在首位,没有真正认识到质量安全对建筑工程的重要作用,对工程安全不能有很好的预控能力。同时,部分监理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差,不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进步,使现场监理管理不能与建筑工程的规模同步。由于某些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帽、安全带等不能及时配备。而且由于工期等的影响,员工上岗之前不能接受安全知识培训,致使一些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足,造成一些安全问题的发生,对建筑工程造成恶劣的影响。

2、对质量认识存在缺陷

就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而言,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建筑物的平均寿命远远的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与不足。对建筑材料缺乏必要的监管,由于建筑工程所需的工程材料的量非常大,而某些企业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程序,对一些质量较差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不能及时的检测出,致使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由于工期等的需要,致使某些企业为及时的完成工程而降低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致使工程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建筑工程监理队伍人员的素质不高

据调查,当前我国从事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队伍人员主要来自其他单位的离退休人员,这些人员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技术监理管理培训,因此他们大都只是懂技术,而缺乏专业的法律、经济和管理知识,所以建筑工程监理队伍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由于建筑工程监理队伍人员的素质不高,在监理工作中常会出现等现象,因此难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起到真正的监理作用。

三、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监理的相关措施

1、加强监理现场管理的标准化

要想使监理现场标准化,首先要建立和健全项目监理管理制度,如建立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并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制定出规范、有序的监理管理文件,在监理文件中构建结构清晰、职责明确、质量第一、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符合施工实际的管理要求,通过制定管理制度、管理文件,使各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使工作人员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监理机构应按照监理投标承诺,配备遵守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监理人员,并保证监理人员的数量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监理需要,避免出现现场工作无人管的现象。再次,要配备高质量的监测和检测设备,只有保证监理现场管理的标准化,才能更好的发挥监理机构的作用。

2、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预控工作

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预控工作,是搞好质量监理的前提。监理人员首先要明确监理的义务、监理目标和要求,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有关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明确本工程监理的关键部位,全面了解委托监理合同及承包合同内容,认真审查承包单位的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承包单位的施工资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认真核对进场人员与投标书的相符性,认真检查进场工程材料是否合格,机器设备质量是否符合工程需要、数量是否满足工程使用等,通过准备阶段的预控工作,抓住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为保证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1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做到“五勤”

工程监理人员必须忠于职守,严格按照“严格监理、秉公办事”的监理原则工作,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对现场监理工作要做到“五勤”即脑勤、手勤、眼勤、口勤、腿勤,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制止,并报告给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要想尽一切方法保证施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受控,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

3.2加强现场巡视和检测

监理机构要想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就必须采取有力的监理方法。如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巡视和检测,定时或不定时的巡视和检测一来使工程施工人员意识到施工单位对此工程质量的重视,从而认真工作,确保质量。二来使监理人员可以通过巡视和检测,及时了解施工人员是否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施工;了解现场使用的材料和设备是否合格;了解施工进度是否符合计划、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满足工艺操作要求;了解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利于施工的因素、已施工的部位是否存在质量缺陷等,从而使监理人员全面掌握施工现场动态。对在巡视、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处理,以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3.3严把施工过程质量验收关

施工过程的质量验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监理机构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验收,如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要求对工程进行各工序的验收及相关隐蔽工程的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保存好施工现场照片。确保施工现场各工序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避免本工序不合格对下一道工序的影响,和二次返工给施工单位带来的经济损失。只有控制好施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问题,把每一道工序都做细做实,才能确保工程的最终质量符合标准。总之,施工过程的监控是质量控制工作得到落实的关键环节。

4、落实建筑安全监理责任制

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岗位的建立人员要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做到安全监理工程层层分解,事事有人管。把建立目标与安全监督工作互相结合,成为日常的重点工作,并渗透到施工的各环节。总监理工程师要负责总体的协调工作,与施工方和业主方充分沟通交流,正确处理好监理和业主关系,维护公司形象,获得业主对监理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5、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要加强对监理人员素质的培养,重点培养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要做到职权的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收取承包方的财物,或者与承包商共同造假欺骗消费者。还要鼓励监理人员积累技术专业知识,对新的技术进行了解并在实践中进行积累和深化,有效指导监理工作。还要培养监理人员爱岗敬业、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建监理工作在对提高施工质量具有巨大的作用,只有认真做好并不断完善监理工作,才能在整体上高质量地完成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袁玉旺,樊海清.浅谈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四川建筑,2008.

[2]盛家富.房屋建筑土建监理质量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2.

建筑工程后勤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 高校后勤 管理 维修

高校后勤维修管理如何从高校校情出发,按照高校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保证学校各项事业正常开展的前提下,经济有效地调用又显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搞好校园、校舍建筑设施的维护、维修服务工作,是高校维修管理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维修工作的特点分析

1、维修工作的综合性。维修工作面广、事多、量大、专业性、技术性强。涉及物资管理、水电、装修、房屋修建、木工、铁工、焊工、泥瓦工、采购、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设计、工程预算等。

2、维修工作的复杂性。由于建筑年限不同,原有建筑设施的功能逐渐落伍,已经不适应现实需求,而单体建筑及日常使用情况不同,建筑物需要维修的部位各不相同,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给维修的质量、资金、进度控制带来很大的难度。

3、维修工作的经常性。目前高校规模扩张,各项建设密集上马,大小工程不断,存量房屋数量加大,而房屋的水、电、暖、内外墙、门窗等部位都存在一定的维修周期,因此,对高校管理部门来讲,维修工作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4、维修工作和突击性。高校维修与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教学的要求,高校维修工作中的施工阶段多数安排在假期进行,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时间短,工作量大难度高”的现象。

5、福利性和教育性。高校后勤维修工作,在现阶段的又一特点是存在一定的无偿服务,费用由学校支付,对教职工免费。福利内容越多,供求矛盾将越大,维修压力越重,这是当前后勤维修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维修工作的教育属性由整个后勤工作的性质所决定,其核心是体现“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这也就决定了维修工作的服务和保障功能,不能与社会的企业一样,以追求赢利为目的。

二、高校维修工作管理中的难点

1、维修项目受资金的限制,在维修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必须有选择性地立项审批和施工。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来确定维修项目,这一过程是对众多信息的分析、比较、排除和优选。当面对信息量比较大,需要选择的维修项目较多时,负责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掌握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能力。

2、维修项目的质量控制。高校维修项目由于存在单项工程量及维修金额较小的特点,使得维修项目的管理人员无法像大型新建工程一样采用委托监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同时,维修项目所具备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施工点变换快,使得管理人员无法对所有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针对维修项目的特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维修质量是高校维修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

3、维修项目的经费。控制高校维修项目有工程量小、施工内容增减弹性大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窝工现象十分普遍,施工效率低下,造成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另外,维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也造成了维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维修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维修项目的工期控制。高校维修项目的施工过程往往与教学办公同时进行,施工受影响较大。同时,室外作业受天气的影响,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维修的工期伸缩性很大,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加上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进度难以保证整齐划一。

三、高校维修管理的服务性

维修工作管理是整个维修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维修工作管理首先要健全职能机构,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为使维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就必须培养与引进素质水平高的管理人才,这是提高后勤维修管理质量,包括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水平的根本途径。

1、确立维修工作的实现目标。无论是高校整个维修工作或者是某一建筑物的维修任务,均应确立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若目标定得太高,计划的立项、资金、人工先天缺口较大,则施工环节再努力亦无法完成,计划目标必成空谈;若目标定得太低,则毫无激励作用,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造成虚假节约、实质浪费的后果。在确定实现目标的同时,要进行目标控制,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达到强化维修工作计划与决策的严肃性的目的,减少以至杜绝维修工作中的盲目性。

2、加强维修工作施工质量。施工队伍的质量、信誉直接影响着维修工程的

质量,工程质量是维修工作的生命,必须强化对维修工程的质量管理。要认真调查施工队伍的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企业等级、技术力量配置情况,挑选合适的施工单位与之签订工程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施工质量标准、施工工期以及违约责任,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事实上,维修施工管理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施工队伍的确定等都是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服务的。施工质量控制涉及维修管理的方方面面,应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来对待,抓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3、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维修工作是一项内容多,涉及面广的工作,它影响到教学、保卫治安、校园管理、资产管理、水电维修等工作。仅把维修工作看作是维修部门的事是不切实际的,必须由学校有关部门统一协调各学院、计财处、保卫处、国资处、后勤和需维修的用户单位等共同负责,形成维修管理网络,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维修工程质量。维修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努力走在学校的前列,在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要同解决教学、科研、教职工和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持之以恒,务求实效,是教职工和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4、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维修保障服务队伍。维修管理人员要爱岗敬业,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素质,严格把住质量关和人情关,不做金钱俘虏,廉洁自律。

总之,在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中,维修服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它涉及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环境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很重要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