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思想政治课8篇

时间:2022-11-22 22:37:36

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道德素质 道德教育

从教25年,还依稀记得当年拿到师范学院政治系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人们的议论:当政治老师有什么意思?政治“骗子”;政治课就是理论套理论,还要经常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哪有什么科学性;书本一套,现实一套,累不累……在一片斥责声中,我还是走上了政治课的讲台。现在作为高考的一分子,政治课的份量没有被怠慢,反而更多的成为了赚分的机器。现在人们都在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洗礼时,我又在思考政治课的价值在哪里?

早听说国外也有政治课,查询之后发现他们一般不使用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这种名称,与之相关的内容往往包括在《社会》(Social Studies)的法律、公民、道德伦理等课程之中。比如美国的平民化,英国的宗教色彩,法国对于人权教育的侧重,日本对于个性的强调以及对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能够承担责任、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合格公民,注重人本身的现代化素养。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大会的中心内容是“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即通过教育促进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文化。经过讨论,大会提出了“和平文化”的理念和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1989年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1996年又提出了“学会共处”的教育主题,这些是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相一致的。由此可见,人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认识到: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对全人类所起的巨大作用。因为它能够增进个人之间及种族、社会、文化、宗教群体和国家之间的理解、团结和宽容,能够促进对人权的尊重和积极承担维护这类权利,并有助于建设一种和平与民主文化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技能等。

上世纪80年代,当我们开始认识“松下”“索尼”“丰田”的时候,感慨日本的崛起和国际霸主,但当我们看到《经营人生》《经营之魂》这些揭示他们成功的经验篇时,我们更深刻的领悟到国际霸主――综合国力――人力资源――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魂)之间的内在联系。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在美国60年代《生活》杂志介绍时,被称为“融合福特与亚木嘉(美国名牧师)为一体的先驱”。松下幸之助除了作为一名企业家那样去钻研、体悟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更在政治、国家、人生等更广泛的话题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被人视作教育家、宗教家。他出身贫寒,在其经营哲学里带有浓厚的民本思想,以消费者为本,以员工为本。著名的格言是:松下生产人,同时生产电器。

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井深大对“索尼精神”的诠释是:一是开拓者精神:领先他人,勇于开拓,二是土拨鼠精神:做别人不做的事。

在我们周围还有一个不可小视的国家――韩国,有两件事让我们深思和学习。

“身土不二”是韩国民间组织“韩国农协”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口号,意在“韩国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最适合韩国人的体质”,提出这一口号的目的是号召国民消费本国农产品。推而广之,不仅在吃的方面要“身土不二”,在其他商品方面,也要“身土不二”。经过几十年的宣传,“身土不二”不仅成为韩国的一种消费观念,起到了引导消费的作用,而且成为韩国民族精神的灵魂和爱国的标志。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上世纪90年代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其间为什么那么多韩国人捐献自己的金银手饰,为国家分担困难。

可见,公民的道德素质与国家兴衰、民族的存亡息息相关。

新中国成立后,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上。有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学政治教科书先后变动了37次,大纲或课程标准变动13次。这种变动一方面在内容上由主要是革命思想的宣传――运动课、形势任务课――追求学科的知识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性的转变,另一方面,越发理性的回归到思想政治课的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上。

2004年3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颁行,标志着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这场变革对于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日见羸弱的改变具有积极意义。

思想政治课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道德素质 道德教育

从教25年,还依稀记得当年拿到师范学院政治系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人们的议论:当政治老师有什么意思?政治“骗子”;政治课就是理论套理论,还要经常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哪有什么科学性;书本一套,现实一套,累不累……在一片斥责声中,我还是走上了政治课的讲台。现在作为高考的一分子,政治课的份量没有被怠慢,反而更多的成为了赚分的机器。现在人们都在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洗礼时,我又在思考政治课的价值在哪里?

早听说国外也有政治课,查询之后发现他们一般不使用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这种名称,与之相关的内容往往包括在《社会》(Social Studies)的法律、公民、道德伦理等课程之中。比如美国的平民化,英国的宗教色彩,法国对于人权教育的侧重,日本对于个性的强调以及对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能够承担责任、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合格公民,注重人本身的现代化素养。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大会的中心内容是“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即通过教育促进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文化。经过讨论,大会提出了“和平文化”的理念和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1989年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1996年又提出了“学会共处”的教育主题,这些是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相一致的。由此可见,人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认识到: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对全人类所起的巨大作用。因为它能够增进个人之间及种族、社会、文化、宗教群体和主权国家之间的理解、团结和宽容,能够促进对人权的尊重和积极承担维护这类权利,并有助于建设一种和平与民主文化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技能等。

上世纪80年代,当我们开始认识“松下”“索尼”“丰田”的时候,感慨日本的崛起和国际霸主,但当我们看到《经营人生》《经营之魂》这些揭示他们成功的经验篇时,我们更深刻的领悟到国际霸主——综合国力——人力资源——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魂)之间的内在联系。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在美国60年代《生活》杂志介绍时,被称为“融合福特与亚木嘉(美国名牧师)为一体的先驱”。松下幸之助除了作为一名企业家那样去钻研、体悟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更在政治、国家、人生等更广泛的话题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被人视作教育家、宗教家。他出身贫寒,在其经营哲学里带有浓厚的民本思想,以消费者为本,以员工为本。著名的格言是:松下生产人,同时生产电器。

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井深大对“索尼精神”的诠释是:一是开拓者精神:领先他人,勇于开拓,二是土拨鼠精神:做别人不做的事。

在我们周围还有一个不可小视的国家——韩国,有两件事让我们深思和学习。

“身土不二”是韩国民间组织“韩国农协”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口号,意在“韩国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最适合韩国人的体质”,提出这一口号的目的是号召国民消费本国农产品。推而广之,不仅在吃的方面要“身土不二”,在其他商品方面,也要“身土不二”。经过几十年的宣传,“身土不二”不仅成为韩国的一种消费观念,起到了引导消费的作用,而且成为韩国民族精神的灵魂和爱国的标志。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上世纪90年代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其间为什么那么多韩国人捐献自己的金银手饰,为国家分担困难。

可见,公民的道德素质与国家兴衰、民族的存亡息息相关。

新中国成立后,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上。有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学政治教科书先后变动了37次,大纲或课程标准变动13次。这种变动一方面在内容上由主要是革命思想的宣传——运动课、形势任务课——追求学科的知识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性的转变,另一方面,越发理性的回归到思想政治课的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上。

2004年3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颁行,标志着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这场变革对于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日见羸弱的改变具有积极意义。

思想政治课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道德素质 道德教育

从教25年,还依稀记得当年拿到师范学院政治系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人们的议论:当政治老师有什么意思?政治“骗子”;政治课就是理论套理论,还要经常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哪有什么科学性;书本一套,现实一套,累不累……在一片斥责声中,我还是走上了政治课的讲台。现在作为高考的一分子,政治课的份量没有被怠慢,反而更多的成为了赚分的机器。现在人们都在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洗礼时,我又在思考政治课的价值在哪里?

早听说国外也有政治课,查询之后发现他们一般不使用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这种名称,与之相关的内容往往包括在《社会》(social studies)的法律、公民、道德伦理等课程之中。比如美国的平民化,英国的宗教色彩,法国对于人权教育的侧重,日本对于个性的强调以及对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能够承担责任、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合格公民,注重人本身的现代化素养。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大会的中心内容是“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即通过教育促进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文化。经过讨论,大会提出了“和平文化”的理念和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1989年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1996年又提出了“学会共处”的教育主题,这些是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相一致的。由此可见,人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认识到: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对全人类所起的巨大作用。因为它能够增进个人之间及种族、社会、文化、宗教群体和主权国家之间的理解、团结和宽容,能够促进对人权的尊重和积极承担维护这类权利,并有助于建设一种和平与民主文化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技能等。

上世纪80年代,当我们开始认识“松下”“索尼”“丰田”的时候,感慨日本的崛起和国际霸主,但当我们看到《经营人生》《经营之魂》这些揭示他们成功的经验篇时,我们更深刻的领悟到国际霸主——综合国力——人力资源——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魂)之间的内在联系。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在美国60年代《生活》杂志介绍时,被称为“融合福特与亚木嘉(美国名牧师)为一体的先驱”。松下幸之助除了作为一名企业家那样去钻研、体悟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更在政治、国家、人生等更广泛的话题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被人视作教育家、宗教家。他出身贫寒,在其经营哲学里带有浓厚的民本思想,以消费者为本,以员工为本。著名的格言是:松下生产人,同时生产电器。

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井深大对“索尼精神”的诠释是:一是开拓者精神:领先他人,勇于开拓,二是土拨鼠精神:做别人不做的事。

在我们周围还有一个不可小视的国家——韩国,有两件事让我们深思和学习。

“身土不二”是韩国民间组织“韩国农协”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口号,意在“韩国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最适合韩国人的体质”,提出这一口号的目的是号召国民消费本国农产品。推而广之,不仅在吃的方面要“身土不二”,在其他商品方面,也要“身土不二”。经过几十年的宣传,“身土不二”不仅成为韩国的一种消费观念,起到了引导消费的作用,而且成为韩国民族精神的灵魂和爱国的标志。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上世纪90年代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其间为什么那么多韩国人捐献自己的金银手饰,为国家分担困难。

可见,公民的道德素质与国家兴衰、民族的存亡息息相关。

新中国成立后,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上。有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学政治教科书先后变动了37次,大纲或课程标准变动13次。这种变动一方面在内容上由主要是革命思想的宣传——运动课、形势任务课——追求学科的知识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性的转变,另一方面,越发理性的回归到思想政治课的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上。

2004年3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颁行,标志着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这场变革对于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日见羸弱的改变具有积极意义。

思想政治课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9―0178―03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两个含义接近、联系紧密的概念,在我国高校教育理论及实践中,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概念的理解很不一致,两者有时相互交叉、相互涵盖,有时甚至一种内涵有两种表述。在《实践论》中指出,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由此可见只有对概念的含义、来源及相近概念的区别有明晰的认识,才能准确把握整个事物的本质。明确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厘清它与相近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逻辑起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解读

长期以来,人们对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无法准确辨析,经常混淆使用。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已经从学理上准确鉴别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概念的关系,但直至今天,仍有很多人对这几个概念使用混乱,甚至相互替代。只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纲――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个清楚的理解。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溯源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去教育社会成员,是自古以来各个阶级社会所共有的实践活动。中国自古就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和实践活动古已有之,但并非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我们可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形成和演变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概念林立阶段。政治工作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进行描述的概念,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给黄埔军校的学员讲授《论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时,就将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在政治工作中,利用政治工作这个概念来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为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明确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和任务,我们党开始加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也开始对政治工作进行翔实地阐述。如1938年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这篇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论著中就明确分析了政治工作的地位、内容和方法。后来伴随着军队政治工作的加强,理论上开始广泛使用“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概念。以后又多次使用“宣传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等概念。虽然此时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概念都已出现,但总体而言,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主要使用的概念还是政治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概念的使用开始发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开始应用,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更加提高了,更加需要加强党的思想领导。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他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进行论说的基础上,他在文中逐一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内容、方法问题。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的进一步阐述。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分析,还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虽然截至1957年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表述的各个概念都已出现,但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直到1960年,除军队始终统一使用“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外,其他各条战线则呈现出交错使用或同时使用“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工作”等提法的局面。到1960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和统一提法并未形成,处于概念林立混杂使用阶段,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与当时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把握不清是直接相关的。

第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统一提法形成阶段。从1960年开始,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标准提法是政治思想工作,此概念与思想政治工作相比更加强调政治教育,侧重于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素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为避免将政治加以泛化,忽视社会成员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的倾向,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取代政治思想工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较为普遍和统一的提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

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这几个概念,尽管内涵互相交叉重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亦被相互替代使用,但实际其内涵是不同的。笔者对这组概念进行简单分析,这一系列概念中的最高概念是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泛指人类社会实践中有关政治方面的全部实践活动。思想工作则是为提高社会成员思想素质而进行的工作,目的是促使人们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中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政治部分的总和。很多人根据字面意义简单化的推断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内涵,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工作加政治工作,其实这种理解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

与思想政治工作含义最为接近的概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紧密联系,但也有内涵上的区别,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纲要》指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范围要大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的思想政治实践和组织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那么究竟何谓思想政治教育呢?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所有阶级社会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运转而进行的思想上、政治上和道德上教化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来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社会活动,是一种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的教育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普遍性,尽管很多国家不使用甚至公开攻击无产阶级政党实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实际

上任何国家、任何政党,要想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都必须开展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不过是在其他教育名目下开展了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已。如美国开展的公民教育,英国开展的宗教教育,实际上执行的就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当然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文指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解读

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研究的是在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下从课程名称、概念内涵和课程设置三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演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高校中开设了政治课,当时这门课并没有一个标准和统一的名称。如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规定了公共必修课开设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文、法、教育(师范)学院毕业班学生必修政治经济学。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思想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就是今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1956年9月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中又将政治课称之为政治理论课程,以后又出现过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等名称。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第一次出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标准提法,《意见》指出: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深入进行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教学改革,根据两年来“两课”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意见……自此我国高校的政治课便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的统一名称,并一直沿用到2004年。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就是中央16号文件,16号文件下发后,“两课”统一改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由来。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党重大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在其历史沿革中有三个至关重要的转折,这就是198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方案、1998“两课”方案和2005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的提出和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2006年9月全面实施"05方案”(2005年通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经过调整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也就是说,目前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具体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在学校中开设的课程,是运用授课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其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任何一个概念的演变都必然经由一个从模棱两可到精准透彻的过程,且其演变还会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认识水平的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概念的辨析,使它们各自的研究领域更加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涉及的范围较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纲,正所谓“纲举目张”,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就抓住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当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毕竟学生以学为主,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建国以来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李传华,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全书: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思想政治课篇5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教学情境 创新思维 实践活动

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博士说:“中国教育太重视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而忽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学生死的知识太多,活的思想太少。”作为教育主体对象的学生创新潜在能力人人都有,但要把这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我们教师的悉心培养。但就当前看,尤其是在农村,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及学校管理者的“应试”观念及陈旧的评价制度等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学生的发展及潜能的挖掘。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个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根据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充满时代气息。所以课堂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社会热点、地区热点、时事重点来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引导学生对某一现象问题进行探究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学生的“学”。例如:在讲初一年级“自尊、自强自信、自爱、自省、自控”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内化,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名誉,珍爱自己的生命,我设计学生观看古今中外的伟人、成功人士、榜样模范及身边人物的事迹、实例,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畅所欲言,以理解、掌握,使学生达到“明理”的学习目的。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的过程和课堂热烈交流的过程中感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敢于突发奇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飞行器成功研制之前,人们想象鸟儿一样在空中翱翔;在游轮成功航行于大海之前,人们想象鱼儿样体验大海的魅力;正是有了奇思妙想,才有了飞船遨游太空、“蛟龙潜水“的精彩壮举,这都是创新精神所创造的奇迹。发明创造是很多学生向往的美好愿望。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之一,但人的这种能力在尚未表现出来之前,属于一种“潜能”。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善于、敢于突发奇想。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在我们的教学中,具体做法:

(1)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自己去质疑讨论和探索,从而形成正确的观点。其材料要多社会生活实际中选取,也可以从教材中摘录。如八年级上册“竞争的同时是否需要相互合作。”“网络的利弊”“在某些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该不该放弃个人利益”“会吃亏时要不要坚持讲诚信”等。

(2)“真理往往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我们老师要努力提升学生“提问”的水平,使学生会问、善问。告诉学生“提问”的基本要求,教会学生将“疑问”变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亲身经历,立足所学知识提出实践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产生质疑;教师先提出示范性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或素材模仿提问;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完善。一定时间后,学生能清楚、恰当地表述自己的疑问,还可能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3)老师要积极参与讨论,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讨论过程中、老师善于捕捉学生的创新火花,及时鼓励表扬他们勤学好问、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三、注重实践,完善学生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篇6

一、说课的主要内容

为了把课说好,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首先,课题确定后,要查阅、搜集有关资料,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锤炼说课内容,使说课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准确性,给听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再次,准备相关的教具。

在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确定说课的具体内容。教无定法,说也无定法。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实际,说课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说课题。以最简洁的语言,开门见山地点出课题并介绍所任教的年级、学科。

2.说教材。①介绍本章本节本课时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前后章节的知识联系,进行“教材分析”。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说明对教材的处理,即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及其确定的理由。③根据教材特点,对教材知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补充、删减的,必要说明。

3.说模式。说出教学模式构建的现代教育理论依据,并对模式各结构要素作简要说明。

4.说教法。即说出采用符合本课时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体现“双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法要因材施教,启发性强。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充分体现直观性原则。还应说出本节课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分析疑点的具体措施。

5.说学法。即说出本节课要教会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6.说程序。即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过程和步骤。要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学科知识形成规律,科学规划教学流程,次序安排恰当,过渡自然,教学构思好,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还要说出各个教学环节时间上的大体安排。

7.说评价。指教师当堂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说明采用哪些评价方式,如何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是否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增强说课的实效,教师在说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要进行整体把握。从整体看,必须把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原则、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理论依据等,并具体地体现到“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上来。如我们要说一堂综合型的课,首先你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其次你要说明将使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去明确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三你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及其科学理论依据和优缺点。这类课型的说课重点应该是说清楚“教学目标”、“难点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的依据”和“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

2.要体现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是知识性、思想性、实践性三方面的统一。说课时要充分体现其德育性和说理性,要根据课程教学标准“抓纲扣本”,充分挖掘和体现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使教学活动在问题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认识,让学生能动地完成学习过程,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

3.说课设计要新颖、具有创造性。比如,课堂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注重以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为核心的能力培养,教学方法要具有接近性,重视情感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等等。

思想政治课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核心地位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的共同目标。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从基础做起,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在这中间,思想政治课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了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广义的素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可以说它包含了人本身物质的和精神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一切方面。具体可划分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美学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等许多方面。在诸个方面中思想素质起着基础的和决定的性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面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目前的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论他们从事哪种职业,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这就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及重大任务,是任何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目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同时好是我国学校教育与资本主义学校自由发展的本质区别。

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决定了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任务

初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有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如语文、外语主要有文化素质教育并兼有思想、科学、美学等素质教育任务;数、理、化主要承担文化、科学素质任务;音、体、美分别承担的素质教育方面多,任务重大。它的内容决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美学素质,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并且由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则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有信心和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增砖添瓦,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现实生活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艰巨性

由于目前现实生活中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制约,使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模糊,经常外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有时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这是社会上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在学校教育上的反映。目前学校教育仍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接受,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也还未能被人们认识和肯定,因此便会出现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现象。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的。随着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贯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相信全党全社会将对思想政治工作重新加以重视,这必将会为学校思想政治课完成素质教育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它的每册书、每个内容无不承载着素质教育的任务。尽管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还认识不足,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使人们逐渐认识.

五、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课担当着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要真正担当起并完成自己所承担的素质教育重要部分的任务,就必须大胆实践和探索,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课堂主要阵地要抓住不放

从教师方面讲,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公民品德的教育,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从学校方面讲,在课时安排上不能少,在教师要求上不能低,在考试中的比例不能减,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能降。

(二)教师跟上“3+X综合”考试要求的步伐

高考制度的改革和“3+X综合”模式的出台,考试由原来考知识为主,改为重综合能力测试。要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思想政治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要先提高。不仅能教好思想政治课,也要知晓历史、地理、乃至理、化、生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并与之结合。这也是素质教育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结合中、高考要求,教育学生关心时政

帮助学生订一份时事杂志,要求每天收看收听国内外新闻,请团委、学生会办好广播和板报,并组织好时事政治的竞赛,养成学生关心天下事的品质,逐步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

(四)安排和组织好思想政治活动课程

可利用节、假日或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撰写观后感、访问记、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社会实际问题,开展小论文写作竞赛,增加学生对课文理论理解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放手让学生组织自治

如有些学校成立学生自治组织,设立类似政府机构的社会管理部门,由学生自己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检查学校的卫生环境、纠正学生中的一些违纪违规行为;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办商店,学会经商、把握价值规律的知识;让学生自办小报、文学社等,追求高雅文化职业的兴趣。

(六)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课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全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水平,努力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为领导决策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课题立项

1、省政研会在调查研究、广泛征集,并经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每年的研究课题指南。

2、研究课题分为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每年评审一次。成果形式为著作、论文、研究报告等。著作完成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论文、研究报告完成时间一般为1年。研究课题以应用性、对策性研究为主。

重大研究课题实行委托研究,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其它课题一律面向全省公开竞争,择优立项。

3、凡具备研究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均可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组织相应的课题组,经市、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推荐,向省政研会申报研究课题;无政研会组织的省直有关部门、各高校和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家经本单位同意可直接申报。

4、申报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需填报统一制定的《课题申请书》。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职务。

5、对申报的课题,由省政研会组织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立项。

三、课题管理

1、为保证研究课题按时高质量完成,研究课题实行协议立项制。经批准立项的课题,课题负责人与省政研会签订《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立项协议书》,《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具有合同性质的文件。

2、课题实行主持人负责制。课题研究工作由课题主持人具体负责,所在市或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负责组织协调,省政研会予以督促和指导。每年7—8月份由课题主持人向省政研会和推荐申报单位报送研究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报送最终成果。

3、课题经费实行部分资助的办法,不足部分由课题组及所在单位自筹解决,以保证研究课题按时完成。课题经费分为:启动资金、完成研究奖金、成果转化奖金。启动资金立项后一次拨付,其余部分视结项情况相应拨付。

4、课题组应按计划开展研究,推荐单位有责任进行督促。经督促仍不能按计划进行工作的,除特殊原因并经批准外,省政研会可撤销其研究课题,如有经费资助的,予以收回(扣除按计划支出部分),并停止一年申报资格。

5、为科学评估课题研究质量,课题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后方可办理结项手续,并发给《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结项通知书》。

6、凡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优先参加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评选,优先推荐参加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评选,研究成果被省领导批示采用或在大报大刊、重要内参刊物和核心期刊发表,视同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给予同等奖励。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