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05-29 14:56:30

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1

论文摘要: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必须重构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模式。主要从理论教学、专业软件实习、课程设计3个方面设计了物料需求计划实验教学系统,并探讨了教学实验系统的新思路和改进方法。

国内外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都证明,单纯依靠传统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不但难以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理论,更不可能使学生具备实务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注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特别是实验环节的教学。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物料需求实践教学是生产运作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应该更好地研究如何使生产运作管理的实践教学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要求的创新转化过程。

1 工商管理专业实验环节教学的意义

现代企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素质及专业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因为:

(1)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统招统分”的招生分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作为就业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只是需要初步具备相关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就能对国有企业生产流程进行有效管理,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低。这种长期以来我国管理学科高等教育一直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搞教学,“一支笔,一张纸”搞科研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与工商管理学科面对的国际大趋势和国内大环境是不相符的。为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强和富有创新欲望的人才,仅靠传统教育模式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应该通过专业实验室建设,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平台,专业化软件为工具,为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维,解决工商管理学科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2)实践证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不仅仅是普通的计算机机房和网络中心,更是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科学研究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基地。实验室应具备向工商管理专业提供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各种环境和条件。

归纳起来,建设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验教学系统有以下4个目的:

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源于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不但需要创新教育来开发,而且需要实践活动,只有源于实践又转化到实践中的创新活动才有意义,专业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

二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比较熟练地分析、处理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企业的能力。通过专业实验,让学生掌握应用一种或几种本专业领域的通用软件,例如熟悉生产运作管理领域的“MRPⅡ—生产管理”软件,该软件包含了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营销管理子系统、主生产计划子系统、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车间作业控制子系统、物资采购管理子系统这六大子系统。

四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通过参加教学实验,使用已知的理论和技术学会从实验中获取新知识,探求和学习新的技术。

2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物料需求计划是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知识的中枢,在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知识的运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环节:

(1)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在该环节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概念、生产运作流程、物料需求计划编制所需的基础数据、营销计划、三层次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进度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等。并针对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特定的概念与知识点(如物料清单、MRP运算逻辑等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进行专题的训练,使学生一方面理解透彻这些理论,同时也熟悉相关模块的操作。转贴于

(2)物料需求理论知识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主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企业物料需求案例,提高学生系统应用能力。在对理论和软件操作有了全面熟悉和掌握的基础上,提供另一种类型企业的生产环境和产品的综合课程设计题,由学生系统地进行生产计划系统设计和在计算机软件上运行。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就具备了进入某一企业后,着手收集资料、建立产品生产计划的基础数据、编制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控制生产活动

实施的能力。

(3)物料需求软件实习。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是仅仅重视计划的编制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软件中突出各种概念和知识点的直观表达,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概念和知识点的实际意义。例如,由于工商管理本科学生没有工作的实践经验,“计划覆盖期”、MRP矩阵运算和排序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和核心知识点。学生实习时作了如下的安排:

其一,加深学生对“计划覆盖期”这一概念的理解:计划覆盖期内的数据全部在毛需求和净需求计算结果中展现出来,只是在各周期中没有需求的物料的需求量为零。这样,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所设置的计划覆盖期在计划编制中所处的时间段和所起的作用。

其二,有意识地设计计划数据,使得当物料需求计划编制完毕后,通过图1所示的数据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某一在途物料被使用的周期、被使用的数量以及在各个周期被使用的情况等信息;通过图2可以观察到在库物料被使用的时间、数量和首先被使用的时间。通过这两个界面的训练,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净需求量计算时是如何处理在途物料和在库物料的数据的处理。

其三,数据的排序。以图2为例,不仅展现了物料K1—0113的净需求量的计算过程,而且展现出了物料按照有限能力倒排序的结果,使得软件模拟的生产计划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相一致。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对MRPⅡ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实习用MRPⅡ软件的结构与数据运算传递特点、实习软件与标准的MRPⅡ系统结构比较等撰写实习报告,对实习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全面地巩固实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系统设计流程图(见图3)从3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生产运作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

3 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的总结与改进思路

3.1 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得该实践性教学环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是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学生采用软件实习和课程设计前,由教师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简要的介绍,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软件的相关内容、提高实习的效果。

二是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由于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新的障碍,如有些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了解,一些学生适应能力不强而对新的学习方式适应的时间较长,学生有畏难情绪等等。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手段,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及时进入状态以获得预期的效果。我们在软件实习的每一阶段都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操作和理论检查,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压力、并巩固每一阶段的成果。在实习即将完成的时候,采取操作与随机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的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检查,既达到了检查实习效果的目的,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三是对整个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系统的知识进行综合与总结,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连贯性。让学生通过理论

教学,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后,对生产运作管理过程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3.2 改进的思路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之一,现代市场经济对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模式进行创新。我们做了以上的尝试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该教学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是教学模式改进。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走出去”,在操作实习的过程中安排几次时间比较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参观学习,获得现代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开放式合作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实习效果,聘请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专业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软件和辅助教学资料的设计和编制工作,并承担一部分实践性内容强的讲解工作。

二是完善教学的内容。在对学生进行理论课程的测试的同时,安排学生认真完成课程设计实习报告和软件专业实习报告的撰写,让学生在课程设计和软件实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综合和总结,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和应对各种生产方式实践的能力。

三是教学组织方式的改进。在这种实践性辅助教学方式下,学生会面临多种新的困难,需要教师全天候的适时辅导。但是,一个专业教师不可能同时解决整个实验室所有学生遇到的问题,因此,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除了安排精通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工厂的生产管理实践和精通计算机操作的教师以外,可在专业实习前,抽出专业知识扎实,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实习前的熟悉工作,实习开始后这些学生也能起到带动整个实验室的学生学习。从而确保实习期间能有足够的教师和学生全天候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万福,段杨.我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中心建设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5(4):44-50.

[2] 何维克,鄢家利.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认知与现实[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79-81.

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2

论文摘要: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必须重构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模式。主要从理论教学、专业软件实习、课程设计3个方面设计了物料需求计划实验教学系统,并探讨了教学实验系统的新思路和改进方法。

国内外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都证明,单纯依靠传统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不但难以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理论,更不可能使学生具备实务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注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特别是实验环节的教学。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物料需求实践教学是生产运作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应该更好地研究如何使生产运作管理的实践教学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要求的创新转化过程。

1工商管理专业实验环节教学的意义

现代企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素质及专业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因为:

(1)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统招统分”的招生分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作为就业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只是需要初步具备相关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就能对国有企业生产流程进行有效管理,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低。这种长期以来我国管理学科高等教育一直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搞教学,“一支笔,一张纸”搞科研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与工商管理学科面对的国际大趋势和国内大环境是不相符的。为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强和富有创新欲望的人才,仅靠传统教育模式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应该通过专业实验室建设,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平台,专业化软件为工具,为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维,解决工商管理学科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2)实践证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不仅仅是普通的计算机机房和网络中心,更是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科学研究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基地。实验室应具备向工商管理专业提供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各种环境和条件。

归纳起来,建设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验教学系统有以下4个目的:

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源于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不但需要创新教育来开发,而且需要实践活动,只有源于实践又转化到实践中的创新活动才有意义,专业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

二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比较熟练地分析、处理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企业的能力。通过专业实验,让学生掌握应用一种或几种本专业领域的通用软件,例如熟悉生产运作管理领域的“MRPⅡ—生产管理”软件,该软件包含了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营销管理子系统、主生产计划子系统、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车间作业控制子系统、物资采购管理子系统这六大子系统。

四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通过参加教学实验,使用已知的理论和技术学会从实验中获取新知识,探求和学习新的技术。

2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物料需求计划是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知识的中枢,在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知识的运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环节:

(1)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在该环节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概念、生产运作流程、物料需求计划编制所需的基础数据、营销计划、三层次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进度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等。并针对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特定的概念与知识点(如物料清单、MRP运算逻辑等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进行专题的训练,使学生一方面理解透彻这些理论,同时也熟悉相关模块的操作。

(2)物料需求理论知识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主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企业物料需求案例,提高学生系统应用能力。在对理论和软件操作有了全面熟悉和掌握的基础上,提供另一种类型企业的生产环境和产品的综合课程设计题,由学生系统地进行生产计划系统设计和在计算机软件上运行。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就具备了进入某一企业后,着手收集资料、建立产品生产计划的基础数据、编制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控制生产活动实施的能力。

(3)物料需求软件实习。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是仅仅重视计划的编制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软件中突出各种概念和知识点的直观表达,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概念和知识点的实际意义。例如,由于工商管理本科学生没有工作的实践经验,“计划覆盖期”、MRP矩阵运算和排序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和核心知识点。学生实习时作了如下的安排:

其一,加深学生对“计划覆盖期”这一概念的理解:计划覆盖期内的数据全部在毛需求和净需求计算结果中展现出来,只是在[

各周期中没有需求的物料的需求量为零。这样,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所设置的计划覆盖期在计划编制中所处的时间段和所起的作用。

其二,有意识地设计计划数据,使得当物料需求计划编制完毕后,通过图1所示的数据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某一在途物料被使用的周期、被使用的数量以及在各个周期被使用的情况等信息;通过图2可以观察到在库物料被使用的时间、数量和首先被使用的时间。通过这两个界面的训练,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净需求量计算时是如何处理在途物料和在库物料的数据的处理。

其三,数据的排序。以图2为例,不仅展现了物料K1—0113的净需求量的计算过程,而且展现出了物料按照有限能力倒排序的结果,使得软件模拟的生产计划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相一致。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对MRPⅡ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实习用MRPⅡ软件的结构与数据运算传递特点、实习软件与标准的MRPⅡ系统结构比较等撰写实习报告,对实习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全面地巩固实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系统设计流程图(见图3)从3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生产运作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

3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的总结与改进思路

3.1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得该实践性教学环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是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学生采用软件实习和课程设计前,由教师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简要的介绍,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软件的相关内容、提高实习的效果。

二是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由于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新的障碍,如有些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了解,一些学生适应能力不强而对新的学习方式适应的时间较长,学生有畏难情绪等等。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手段,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及时进入状态以获得预期的效果。我们在软件实习的每一阶段都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操作和理论检查,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压力、并巩固每一阶段的成果。在实习即将完成的时候,采取操作与随机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的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检查,既达到了检查实习效果的目的,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三是对整个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系统的知识进行综合与总结,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连贯性。让学生通过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后,对生产运作管理过程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3.2改进的思路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之一,现代市场经济对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模式进行创新。我们做了以上的尝试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该教学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是教学模式改进。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走出去”,在操作实习的过程中安排几次时间比较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参观学习,获得现代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开放式合作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实习效果,聘请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专业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软件和辅助教学资料的设计和编制工作,并承担一部分实践性内容强的讲解工作。

二是完善教学的内容。在对学生进行理论课程的测试的同时,安排学生认真完成课程设计实习报告和软件专业实习报告的撰写,让学生在课程设计和软件实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综合和总结,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和应对各种生产方式实践的能力。

三是教学组织方式的改进。在这种实践性辅助教学方式下,学生会面临多种新的困难,需要教师全天候的适时辅导。但是,一个专业教师不可能同时解决整个实验室所有学生遇到的问题,因此,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除了安排精通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工厂的生产管理实践和精通计算机操作的教师以外,可在专业实习前,抽出专业知识扎实,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实习前的熟悉工作,实习开始后这些学生也能起到带动整个实验室的学生学习。从而确保实习期间能有足够的教师和学生全天候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万福,段杨.我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中心建设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5(4):44-50.

[2]何维克,鄢家利.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认知与现实[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79-81.

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3

论文摘要: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必须重构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模式。主要从理论教学、专业软件实习、课程设计3个方面设计了物料需求计划实验教学系统,并探讨了教学实验系统的新思路和改进方法。

国内外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都证明,单纯依靠传统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不但难以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理论,更不可能使学生具备实务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注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特别是实验环节的教学。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物料需求实践教学是生产运作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应该更好地研究如何使生产运作管理的实践教学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要求的创新转化过程。

1 工商管理专业实验环节教学的意义

现代企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素质及专业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因为:

(1)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统招统分”的招生分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作为就业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只是需要初步具备相关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就能对国有企业生产流程进行有效管理,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低。这种长期以来我国管理学科高等教育一直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搞教学,“一支笔,一张纸”搞科研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与工商管理学科面对的国际大趋势和国内大环境是不相符的。为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强和富有创新欲望的人才,仅靠传统教育模式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应该通过专业实验室建设,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平台,专业化软件为工具,为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维,解决工商管理学科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2)实践证明,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不仅仅是普通的计算机机房和网络中心,更是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科学研究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基地。实验室应具备向工商管理专业提供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各种环境和条件。

归纳起来,建设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验教学系统有以下4个目的:

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源于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不但需要创新教育来开发,而且需要实践活动,只有源于实践又转化到实践中的创新活动才有意义,专业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

二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比较熟练地分析、处理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企业的能力。通过专业实验,让学生掌握应用一种或几种本专业领域的通用软件,例如熟悉生产运作管理领域的“MRPⅡ—生产管理”软件,该软件包含了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营销管理子系统、主生产计划子系统、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车间作业控制子系统、物资采购管理子系统这六大子系统。

四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通过参加教学实验,使用已知的理论和技术学会从实验中获取新知识,探求和学习新的技术。

2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物料需求计划是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知识的中枢,在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知识的运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环节:

(1)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在该环节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概念、生产运作流程、物料需求计划编制所需的基础数据、营销计划、三层次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进度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等。并针对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特定的概念与知识点(如物料清单、MRP运算逻辑等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进行专题的训练,使学生一方面理解透彻这些理论,同时也熟悉相关模块的操作。

(2)物料需求理论知识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主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企业物料需求案例,提高学生系统应用能力。在对理论和软件操作有了全面熟悉和掌握的基础上,提供另一种类型企业的生产环境和产品的综合课程设计题,由学生系统地进行生产计划系统设计和在计算机软件上运行。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就具备了进入某一企业后,着手收集资料、建立产品生产计划的基础数据、编制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控制生产活动 实施的能力。

(3)物料需求软件实习。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是仅仅重视计划的编制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软件中突出各种概念和知识点的直观表达,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概念和知识点的实际意义。例如,由于工商管理本科学生没有工作的实践经验,“计划覆盖期”、MRP矩阵运算和排序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和核心知识点。学生实习时作了如下的安排:

其一,加深学生对“计划覆盖期”这一概念的理解:计划覆盖期内的数据全部在毛需求和净需求计算结果中展现出来,只是在" 各周期中没有需求的物料的需求量为零。这样,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所设置的计划覆盖期在计划编制中所处的时间段和所起的作用。

其二,有意识地设计计划数据,使得当物料需求计划编制完毕后,通过图1所示的数据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某一在途物料被使用的周期、被使用的数量以及在各个周期被使用的情况等信息;通过图2可以观察到在库物料被使用的时间、数量和首先被使用的时间。通过这两个界面的训练,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净需求量计算时是如何处理在途物料和在库物料的数据的处理。

其三,数据的排序。以图2为例,不仅展现了物料K1—0113的净需求量的计算过程,而且展现出了物料按照有限能力倒排序的结果,使得软件模拟的生产计划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相一致。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对MRPⅡ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实习用MRPⅡ软件的结构与数据运算传递特点、实习软件与标准的MRPⅡ系统结构比较等撰写实习报告,对实习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全面地巩固实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系统设计流程图(见图3)从3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生产运作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

3 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的总结与改进思路

3.1 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得该实践性教学环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是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学生采用软件实习和课程设计前,由教师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简要的介绍,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软件的相关内容、提高实习的效果。

二是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由于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新的障碍,如有些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了解,一些学生适应能力不强而对新的学习方式适应的时间较长,学生有畏难情绪等等。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手段,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及时进入状态以获得预期的效果。我们在软件实习的每一阶段都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操作和理论检查,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压力、并巩固每一阶段的成果。在实习即将完成的时候,采取操作与随机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的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检查,既达到了检查实习效果的目的,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三是对整个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系统的知识进行综合与总结,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连贯性。让学生通过理论 教学,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后,对生产运作管理过程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3.2 改进的思路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之一,现代市场经济对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模式进行创新。我们做了以上的尝试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该教学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是教学模式改进。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走出去”,在操作实习的过程中安排几次时间比较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参观学习,获得现代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开放式合作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实习效果,聘请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专业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软件和辅助教学资料的设计和编制工作,并承担一部分实践性内容强的讲解工作。

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强校建设

一、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是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基础

(一)实验室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实验教学质量与实验质量不高,实验室设置不规范,各实验室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没有明晰、特点鲜明的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创新性、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小。

2.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制度不健全,实验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不清晰,仪器设备运行和维护不及时。

3.实验操作不规范,三废处理不符合要求(有的实验室药品随处可见),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4.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质量监控。实验教学是我校质量监控的盲区。

(二)建立以实验教学中心为核心的实验室建制体系

1.校-处-中心层次

学校成立独立建制的校级实验中心,其建制(如图1所示):

(1)分析测试中心(拟建)。将全校的精密仪器集中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并争取对外有偿服务。

(2)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拟建)。将全校理、工科的普通物理,物理学院的电工、电子,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硬件部分整合成电工电子中心(全国高校都有此中心),以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3)计算机实验中心(拟建)。将全校的教学计算机集中管理组建计算机信息中心(三个分中心:江南、呼兰、江北),各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除外)尽量不设机房。

(4)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拟建)。把微格教室,各相应学院的教法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教育技术等师范专业)、师范技能训练与考核(三笔字、普通话、语音汉字规范化)及教育见习、实习整合为一个中心。这既突出特色,又符合办“精品师范”的战略要求。

2.校-院-中心层次

将各学院的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整合,每个学院成立一个中心,其建制如图2所示:

实验中心实现独立建制(校级中心按副处级配置、院级中心主任由主管副院长兼任),明确职责,建立实验室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实验室开放。中心应实现五个统一:实验教学管理统一;实验人员管理统一;实验设备管理统一;实验经费管理统一。

该实验室建制体系的建立能初步改善我校目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科交叉及相互渗透;有利于增强实验教学的团体实力;有利于实验教学及设备等资源的共享,提高利用效率;有利于全面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是实验室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三大中心任务服务。

(三)建立行之有效地和谐的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机制

1.整合现有资源组建校、院两级建制的实验中心,以便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2.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的基本文件和仪器设备、材料、经费、资料、档案、安全、维修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3.完善实验教学基本建设,重新修订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

4.建立实验室管理档案,把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的情况及结果如实记录,为学校考核和进一步规划发展提供依据。

5.建立实验室定期评估制度,使实验室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建立实验教学督导制,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6.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改变目前实验室与设备分散管理的状态,使仪器设备真正的成为实验室管理的一部分,才能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二、建立健全稳定且高层次的实验队伍是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关键

健全队伍是保证实验教学的人员保障,我校目前的实验教师不足,基本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尤其是实验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有的学院连一个实验员都没有,建议学校统筹考虑实验队伍建设问题,出台类似辅导员的政策稳定和提升实验队伍。

建议实验室队伍应分层次建设。一部分为实验教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一部分为实验技术人员,完成仪器设备维护、使用、开发、管理及实验指导;一部分为实验技工,完成简单的实验准备,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及管理(这部分人可从技校聘用)。

三、围绕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项目规划。结合学校党委的强校建设的思想。对我校实验室建设的规划设想。

(一)分解省规划指标,有重点地培育我校实验室,使其达到较高标准。根据省《规划》,“到2010年……建设省重点实验室100个”的规划,而我校属本科重点建设的高水平10所大学之一,应占重点实验室份额在6到8个。到2015年,重点实验室应占份额在10个左右。

(二)在“五个一批”工程中,重点规划了生物、现代农业、新材料、文化艺术还有软件学院等的建设学科项目,对于我校有潜在发展前景的生物育番茄、生物育种、物理的纳米新材料,省内龙头地位的艺术学院和有一定基础的计算机学院软件学科,都可以鼓励其重振雄风;按着省内传统产业需求,规划建设与完善省级重点实验室,并进一步面向全省开放的要求,我校现有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该抓紧落实实验室开放等相关工作,提高我校重点实验室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及社会的影响力,以此抓住机遇,争取在新一轮的省内规划建设中跻身到全省先进行列,得到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重视。

按着建设高水平人文社科基地的要求,我校与南岗区共建黑龙江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区的项目被列入其中,对我校有关单位在打造建设文化园区工作中的设备装备需求和实验基地建设需求都应给予积极支持。按着培育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要求,积极为创新团队建设好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实验室。

(三)在“五个服务计划”中,多想点子,多做工作,打造亮点,争取支持。比如,利用建设我校教师技能训练中心,针对“村村大学生计划”设计部分服务项目,服务乡村中小学;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研究自制中小学物理实验仪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能力,勤俭节约能力,变废为宝能力,对中小学物理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和准备到农村实习支教和执教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以此争取省里的认可和支持。

在“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中,我校教育资源管理项目中心被列入其中,应该得到实验装备的支持,同时,我校物理、化学、计算机、传媒、法律、公共事业和旅游都有条件在此项服务计划中争得一席地位,得到一定支持。

在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服务计划中,我校应积极鼓励相关学科专业跻身其中,如地理、生物、化学都可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其他单位攻关,利用日行近3 000万元人民币贷款设备,在生物环保和生物资源保护领域创建自己的或合作形式的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积累初创经验,为未来谋划发展。

参考文献:

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ERP;IE;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4-5539-02

工业工程(IE)是一门融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为一体的新兴学科,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它不仅具有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而且还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工程实践结合非常紧密,需要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设计和评价。因此,实验教学环节应该成为其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将人、财、物、产、供、销进行一体化管理的信息系统,现代ERP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精益生产和系统工程等理论相结合有了更近一步的发展,但制造资源计划(MRPII)仍然是其核心内容。

工业工程专业在传统课程的教学基础上开设学习ERP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工业工程传统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通过实验的方法,模拟企业生产运营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学生进行信息化、系统化的现代企业管理的能力。

1 ERP实验设计概述

ERP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要求必须有计算机操作、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ERP实务、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课程的基础,工业工程的学生学习了ERP的理论知识,必能更加系统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满足企业的需求。

但是,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它所改变的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的流程和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去改变管理者旧的观念,注入新思想、新观念。因此,要想学好ERP课程实验,首先要对ERP有思想上的认识。其次,不熟悉企业具体业务流程是学习ERP软件的又一主要困难。由于学生不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在实验过程中就会经常遇到流程不顺畅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实验效果和学生实验兴趣。学生在进行ERP实验时需要解释清楚企业流程的上下逻辑关系。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实验材料很多都是假设或者设定好的,与现实的企业运营相比,实验环境要相对容易很多。并且实验所用的软件的系统运作要遵循特定的顺序,与现实相比,少了许多灵活性,在虚拟环境下可能出现一些现实世界中极少碰到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尤其要掌握软件的操作流程,尤其是日期与订单号的编写。

另外,很多软件在进行实验前要求的准备时间过长;案例结构偏大,实验中录入工作量大;单纯上机操作,创新性不足,学生兴趣逐渐衰减,这些也是目前ERP实验共有的弊病,此外,ERP课程主要开设在管理相关专业,原来的实验内容重点在市场营销、物资供应和人力资源管理,并以财务管理为基础,而工业工程更注重以物流为基础的生产管理。因此,工业工程专业的ERP实验教学的基本设计原则,在于将工业工程专业特点与ERP原理相结合,突出生产管理,将MRPII和精益生产的理论精心的设计成实验,同时加强车间管理、物资供应等内容,降低财务管理的要求,减少人力资源和市场管理的内容,同时采用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降低教学成本,形成一个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的实验体系。

2 IE专业ERP实验内容设计

2.1 实验环境选型与设计

面向工业工程的ERP实验需要的是模拟中小型的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通过对多种ERP软件的深入研究,大型商业化ERP软件(如用友、金蝶等)功能全面,适用面广,但缺点是设置复杂,实验周期较长,而小型ERP软件(如正航制造达人)使用灵活,设置简单,学习相对容易,但适用面窄,功能较少,这两类软件都已经有专业在实验中应用,因此,实验内容的设计可不局限于一种软件,应根据实验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环境。

除软件上机实验外,在实验开始阶段引入沙盘模拟教学的方式,针对一个模拟企业,把该模拟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核算和管理通过分组对抗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理念,与工业工程专业注重生产管理的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提高实验的效果。

2.2 实验内容设计

工业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基础工业工程学、管理学、机械设计基础、运筹学、工程经济、人因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系统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数据库、成本管理等。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学习情况、实验教学的课时安排情况和ERP软件的模块种类及功能,设计出了八个面向工业工程专业的ERP教学实验,它们分别是产品结构树及物料清单、库存管理、产品数据管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厂内作业管理、车间管理、委外作业管理,实验的重点内容是生产制造。

产品结构树及物料清单:主要目的是通过产品资料的录入过程,使学生逐步熟悉ERP软件的功能和基础操作步骤,为下面实验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库存管理:通过对产品的出库、入库、盘点,以及库存查询,使学生熟悉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部分内容,同时为生产制造过程做准备。

产品数据管理:涉及产品的工艺路线、物料替代等内容,是生产进行前的准备工作,用到机械制造中的部分知识。

生产管理:包含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厂内作业管理、车间管理、委外作业管理,是该实验体系的主体部分,实验的顺序按照生产管理的流程安排,使学生进行实验时思路清晰,并加深对机械制造、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情况和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学习理解。

3 结束语

通过设计的实验使学生把工业工程的相关原理与ERP 系统分析方法相互融会贯通。实验过程中,把工业工程专业中多门课程知识得以综合应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以此进一步完善工业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并为工业工程学科的应用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观音,许丽忆.ERP实验课程协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传播,2010(8).

[2] 包根梅.基于工学结合的ERP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会计,2012(18).

[3] 王小黎.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J].光盘技术,2009(1).

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6

初三物理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要求初三物理教师都要制定并写出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该科教师在学期开学后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也是学校使用范围最广的论文,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首先经过初三物理备课组对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草稿展开讨论,然后再在自己的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要对学情、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等进一步做详细的说明,才算是真正制定好了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初三物理老师要严格按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里的要求和措施去实施,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也可以对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的某些内容做适当调整。在平时教研活动时,经过讨论也可对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有所变动,但要以完成学期目标为基本,可以改变教学措施和方法,对教学内容不可随意删减。本空间的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经过老师精心编写而成,但也可能对你不适用,有什么意见请提出。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初三物理科已全面进入中考复习工作,面对中考复习,我们是以《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复习中,强化基础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教学中,加强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力争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合格率达98%以上,工作计划《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强化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种类型的考题,能熟练运用多种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3、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力争中考平均分达90分以上,优分率达85%以上,及格率达90%以上,低分率控制在3%以内。

三、教学措施

1、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但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2、要重视基础教学:物理现象、规律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是教学的基础。因此,认真研究书本中出现的每个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应灵活多样、适当拓宽,促进有意义学习。不做超过课程标准的繁难试题,提高学习效率。

3、联系实际:注意观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理现象(如家用电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设计实验,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对习题中出现的与生活相关的电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是学好电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题论题。能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学好物理的必经之路。

4、关注探究:在中考的各类试题中,实验与探究题所占的比例既是最高的,也是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头疼的问题。对实验探究的学习,应以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学习应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必要的分析与论证等内容。

5、强化规范:规范是成功学习的前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强化解题规范化训练,明确方法、严格要求。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四、教学课程和时间安排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补课2.1-2.8第1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讲声音的特性噪声与声的利用第3讲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第4讲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补课2.18-2.27第5讲物态变化第25讲分子热运动内能第26讲比热容热机第27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3.1-3.7第6讲电流和电路第7讲串并联电路第8讲电压电阻第9讲欧姆定律

二3.8-3.14第10讲电功率及其测量第11讲电与热安全用电

三3.15-3.21第12讲磁场电流的磁场第13讲电动机与发电机第14讲信息的传递

四3.22-3.28第15讲宇宙和微观世界第16讲质量和密度第17讲运动的描述时间与长度的测量

五3.29-4.4第18讲力与运动第19讲弹力重力摩擦力第20讲杠杆简单机械第21讲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

六4.5-4.11第22讲浮力及其应用第23讲功功率机械效率第24讲机械能

七4.12-4.18综合一与声音相关的问题综合二与光相关的问题综合三与物态变化相关的问题综合四与内能和热量相关的问题

八4.19-4.25综合五与密度相关的问题综合六与压强、浮力相关的问题综合七与运动和力相关的问题综合八与做功、机械相关的问题

九4.26-5.2综合九电路的连接和控制综合十欧姆定律电功率综合十一电与磁

十5.3-5.9专题一作图专题二简答

十一5.10-5.16专题三实验5+2

十二5.17-5.23专题四计算题5+2

十三5.24-5.30基础补漏5+2

十四5.31-6.6作图实验5+2

十五6.7-6.13计算创新

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生物工程;课程实验;体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76-03

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印发了《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生物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推进我国生物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可以说,生物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生物工程作为一个新兴应用学科,发展迅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生物制药、发酵工程领域尤为突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上海张江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园、无锡马山生物药谷、泰州中国医药城、江阴生物医药园等),生物产业的发展,对生物工程创新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就业和学科前景好。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和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工程教育上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转变为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措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强、能够适应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2011年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但同时由于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时间,还存在专业实验课程设置不完善、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缺乏等问题,迫切需要强化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培养创新型生物工程人才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模式。本文就如何利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优化整合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验,建立综合大实验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验的现状

生物工程课程实验是实现专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一直以来,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实验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实验设置是根据各课程要求,为单元操作实验,各课程实验项目相互之间为独立上课,实验内容以验证性或演示性实验为主。实验课程的开设一般是课前教师提出教学内容、实验辅助人员做好实验准备(试剂、材料及实验设备等),学生根据实验教材对内容做好预习,上课时学生按讲解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完成操作即可,一般都能有比较明确的实验结果。

这种实验教学方式显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和缺陷:(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但不利于激发学生了解与掌握生物工程的知识与技术;(2)有利于实验课程的设置与实验材料的准备,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实验过程中兴趣不足、对操作过的实验印象不深、知识点掌握肤浅;(3)生物工程课程交叉性强、涉及领域多,实验教学内容与项目可选择余地大,以课程设置实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理解的差异,实验项目之间重复多、实验内容以偏概全,甚至与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混同。

二、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验的内在特征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以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采用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的方法,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独特生理功能活性物质的工程技术领域。生物工程由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工程、以及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发展而成的新兴工程技术学科。1998年中国教育部对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修订,将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发酵工程等专业合并建立了生物工程专业。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并按照卓越工程师要求,必须明晰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验的内在特征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工程化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结合学校生物技术和学科交叉优势,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生物制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细胞与酶工程和生态工程等技术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过程管理、强化实践环节、特别是在专业实验训练方面,工程化训练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二)课程实验教学的系统化

生物工程是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的一门新兴技术。生物工程课程实验教学符合这一特征,统筹兼顾生物工程的上、中、下游技术安排,在上游技术的菌种选育、利用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的菌种改造等,中游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等,下游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浓缩和干燥等,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实验教学,学生实践和创新必将得到提升。

(三)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特性化

生物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应该专门化,具备特性性,以区别于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或化学制药工程等邻近专业属性。紧紧围绕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核心内容体系,在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工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设计、研发、生产和管理生物产品的能力,尤其要突出产业化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综合大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

生物工程是一门实验科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是培养工程化人才的前期环节。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主要培养途径,是本科教学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综合大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实践中,应紧扣专业特色和内涵,围绕行业发展趋势,以基础实验依托实验中心、专业实验依托科研团队的综合大实验模式,突出宽基础、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一)基础实验依托实验中心

2007年我院实验教学中心被教育部遴选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2年底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验收。“中心”秉承“学必期于用,用必期于地”的办学理念,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扬个性、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发挥学科交融和资源共享的优势,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型、系统的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理念。

充分利用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势,开设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的实验,多让学生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学习生物工程专业实验的相关基础知识、验证理论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二)专业实验依托科研团队

创新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真正具有独立动手能力、良好科学素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如何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呢?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建立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开放教学体系。

我院生物工程专业结合学校生物技术和学科交叉优势,形成了生物制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细胞与酶工程和生态工程等四个特色鲜明的技术专业领域,并建立了相应的科研团队。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充分实现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分离,学生在大三上半学期完成专业理论课的学习,随后按照技术专业领域将学生分配到相关的科研团队,让学生融合到科研团队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

(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是综合大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实习是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很重要的环节,是将课程理论、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学生通过企业实习,能够深化理解、巩固专业知识,从企业生产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我院生物工程专业四个技术专业领域,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立20余家实习、见习基地,如:部级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上海杰隆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转基因动物育种与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啤酒(扬州)有限公司等。

全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和研本“1+1”互动制。本科生在一年级就与教师、研究生一对一结对,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学生在其中通过三种方式得以锻炼,包括实体实验室的研究性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全天后开放,以及实验室的自主管理等。学校、学院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资助学生进行立项科研,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各级创新项目。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近5年以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特等奖1项,连续4次获“挑战杯”一等奖(历史上共9次获得一等奖),学校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前列。

参考文献:

[1]余多慰.本科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要素[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3(3):28-30.

[2]洪军,胡建业,王福梅.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在生物专业的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3,16(1):71-73

[3]黄训端.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与体系建设[J].生物学杂志,2013,30(3):103-105.

[4]吴镝,肖霄.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训实践课程的调查反思[J].大学教育,2013,163(3):28-30.

[5]邵文尧.肖宗源.陈成泉.王海涛.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162-164.

[6]李小蕊,韩晓磊,姜波,陈维霞.浅议如何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2):56.

[7]周旭章,汪财生,蔡艳,张慧恩.构建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25-127,141.

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交通运输;实验室;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88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1 引 言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高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具备现代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知识及相关开发能力的人才,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于交通运输决策、规划、建设、组织、指挥、运作、维护及管理的需求。

与一般工程专业一样,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包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而鉴于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其中的实验教学过程对于培养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设一个与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室,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科研服务能力。

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应包括:建立一个科学、先进的实验平台,层次结构分明,系统功能合理,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管理与运作,方便学生开展科研活动,能以焕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实际需求及发展方向。

2 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层次

交通运输工程的涵盖面很广,包括了多种运输方式和多个组成部分,现代交通运输工程还涵盖了智能交通系统(ITS),交通运输工程与物流工程也在交叉融合中迅速发展。

鉴于交通运输工程的广泛性,每个高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目标及研究重点,策划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避免人才的一般化或同质化。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既要和具体的专业课程紧密配合,又要满足系统化的要求,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战训练,更加深入地理解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2.1 基础认知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一阶段,即通过一系列演示性实验,结合专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有全面的认识理解,初步了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2 理论验证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二阶段,即结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课程的专业理论,通过验证性实验,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操作应用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三阶段,即在理论验证的基础上,引入成套的、系统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软硬件,运用真实的作业流程和数据,开设操作型和应用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各组流程及作业方法。

2.4 设计研究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四阶段,在学生掌握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入设计型项目和研究性课题,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提出或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从而提高其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

3 交通运输实验室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验项目的设计

构建一个完整的交通运输实验教学体系及其涵盖的实验教学项目,应以已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为依据;同时根据本高校的专业重点,系统策划实验内容,以编制规范化、标准化的实验教学方案。以东南大学为例,我校交通运输专业采用“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工程为重点、物流工程为延伸、汽车运用工程为补充,以培育具备客货运输与物流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及相关开发能力,能从事客货运输系统的规划、组织、指挥、决策以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目标,其交通运输专业实验项目的名称及类型见表1。其中,旅客运输的培养重点是道路运输体系,货物运输则结合物流学和国际贸易,侧重于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系统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围绕上述目标,面对若干具体专业课程,本实验教学体系的结构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3.1 客运管理模拟实验

该类实验项目的开展以道路运输体系为主,内容包括城际道路客运和城市公交客运,通过eBus客运管理系统和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运用,认识和体会城际公路客运站和城市公交调度系统平台的系统功能、运营计划、调度、报表管理、数据分析、终端远程管理、票务管理、车队管理、结算管理、参数配置等环节。

3.2 货物运输管理模拟实验

运用本实验室配套的货物运输管理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多方位的实验项目,内容包括:集装箱码头管理、堆场管理、货物海运业务、船代业务、电子口岸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环节。通过该平台,模拟国际货运系统的各项作业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本实验室还具备SQL SERVER、ACCESS等开发平台,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货运及物流系统的功能定位、设计,并最终完成所需的软件开发项目。

3.3 物流和供应链实验

现代物流工程是货物运输业务的延伸。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对于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东南大学努力培养物流工程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展本科生的就业面,本实验室设立了适应于相关专业的物流和供应链的一系列实验项目,包括认识实验演示、系统流程分析、物流理论验证、物流系统设计等环节。应用Arena、AutoMod、LOGWARE、CAD、MatLab软件,学生可进行物流系统的分析、验证和设计。

3.4 载运工具运用类实验

本校交通运输专业,载运工具的运用以汽车教学实验为主。实验室配备有实验车辆、模拟驾驶仪、侧滑台、灯光仪、尾气分析仪、震动与噪声检测系统等设施,可进行相关课程实验、SRTP实验和本科生学科竞赛等实验项目。

表1 交通运输专业实验项目名称及其类型

实验项目分类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项目类型

客运管理模拟 城际客运组织管理操作实验 操作应用型

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操作实验 操作应用型

城际客运运营线路设计及调度 设计研究型

公交运营组织策略实验 设计研究型

公交多线路间资源优化策略实验 设计研究型

货物运输管理模拟

集装箱堆场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货物海运出口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进出口贸易中报关软件的使用 操作应用型

仓储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船代管理软件的使用 操作应用型

口岸物流仿真模拟实验 基础认知型

物流和供应链

库存策略实验 理论验证型

分拣(运输)策略实验 理论验证型

选址策略实验 理论验证型

牛鞭效应仿真实验 基础认知型

汽车生产线物流仿真实验 设计研究型

供应链可视化仿真实验 基础认知型

物流中心虚拟规划设计实验 设计研究型

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拣仿真实验 设计研究型

配送中心分拣策略仿真实验 设计研究型

载运工具运用 汽车一般参数测定 基础认知型

汽车制动性能实验 理论验证型

汽车动力性能实验 理论验证型

汽车燃料经济性实验 理论验证型

4 交通运输实验室建设方案

研究型大学的交通运输实验室,既应围绕现有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和实验教学体系而构建,又要具备高层次、多样化、开放性和创新性,使实验室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同时,能为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项目提供条件,为师生提供有利于知识沟通和学术交流的优良环境。实验室建设的工作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 围绕目标,服务教学

实验室的规划和布局要紧紧围绕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要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项目,布局清晰合理,主导方向明确。例如,以载运工具运用和汽车构造为主导方向的实验室布局,重点建设汽车实验教学平台,如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检测诊断、汽车运用等;以铁路运输系统为主导方向的实验室布局,则以铁路机车设备、信号设备和铁路运输组织为重点。

4.2 实验系统软硬件配置均衡,设施功能适宜

交通运输专业的实验系统既需要配备合理的硬件设施,进行相关的演示、操作、研究、功能设计等项目,也需要构建配套的软件系统,以及相对应的局域网络,便于进行流程仿真、系统分析、软件开发等实验环节。

4.3 确保实验室设施的维护保养

交通运输实验室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必须在注重建设的同时,注重设备、设施及其软件的维护保养。应对现有的实验设施,建立合理的使用、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地操作,制定并实施维护保养计划。实验室每年应能得到一定的经费,用于设备的维护、保养。

4.4 实验室设施的定期升级

结合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和更新,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应定期升级,以便能跟上科技及经济的日益发展,与时俱进,持续为学生提供紧密结合当前科技发展需求的实验教学条件,实现实验室的高层次、创新性进步。

4.5 建设开放性的实验室

现代的实验室,应实践开放化管理,“服务于教学、科研,教学、科研提供实验室的实力”,通过实验室的高效管理与运作,打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培养一流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东南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实验室构建工作,根据本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层次和结构,近几年来,陆续建设了客运管理模拟实验室、货物运输管理模拟实验室、汽车运行性能检测实验室、模拟驾驶实验室、汽车构造实验室(共建),且日臻完善。同时,本实验室又配置了认识实验演示区,包括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模型、综合物流园区模型、立体仓库和堆垛设备、自动化分拣线(共建)等。学生在参观认识实验演示区后,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原理、操作、使用,可增强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实验室结构和功能见表2。

目前,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实验条件还相对薄弱,实验设施有待进一步建设,为此,需要结合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实验室建设,增添必要的仪器设备,以充实实验教学体系,以更好地开展设计研究性实验,进一步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5 结 语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所探讨的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实验室的结构和具体功能及实验室建设的构想。

主要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