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学英语经验交流材料8篇

时间:2022-10-08 11:23:05

小学英语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英语经验交流材料篇1

[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从初中开始上外语课,上几

学期外语课之后就迅速地产生 了对外语课的厌烦情绪,即使研究生毕业之后,

绝大多数人也只能书面翻译和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而不能 流利地与外国专

家进行口头学术交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外语教学方法与指导思想

有误,另一方 面是学生接触外语太晚,错过了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双序

结合整体教改实验力求改变这种局面,从改革 传统的设课方式入手,遵循"语

言发展先于数理思维发展"这一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传统的结构语法教

学思想:从学前中班始开设英语说话课,小学,一、二年级不开设数学课,而开

设以培养学生日常交际能力为 目标的英语课,三至五年级进行认读、读写能力

的培养,初中侧重阅读和语法教学,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 力。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的阶段划分

    幼儿阶段侧重听说和语感的培养,坚持让幼儿在游戏中多方感知语言材料;

小学阶段,要求在学生五年级 毕业时能比较流利地运用外语交谈,掌握基础读

写技能和一些基本语法知识;初中阶段进行以阅读、写作为主 的系统训练和语

法知识学习,实验班学生初中毕业时达到高中毕业水平。

    2.教师、教材与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师的选择上比较注重教师自身的口语水平。

    从幼儿园中班到小学二年级,使用山东师大教科所与实验教师共同编写的

《少儿英语教材》,从小学三年 级开始,使用L. G. Alexander编写的《Look,

Listen & Leam》(简称3L)教材,为迎接中考,初中二年级开 始用两年时间学

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材"6册。

    由于我们的实验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在低

年级较重视听、说训练,到了 小学高年级特别是从初中开始,才强调对写和语

法结构的学习,教学方法上比较注重交际教学方法的运用,以 培养学生运用英

语的交际能力。

    3.实验结果的评估

    (1)在实验结束时对这生听、读、写和语法知识进行全面的测试。测试所

用材料为高中二年级期末高中统 考题。

    (2)结合本班特长,对实验班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摸底考试,试题由课

题组编写。

    (3)对学生学过的单词、词组、句式做全面考查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幼儿段实验结果

    实验班幼儿经两年英语学习,平均掌握单词476个,日常用语215句。英语

歌曲20首,发展了幼儿外语听说 及口语能力。幼儿普遍发音准确、清晰,培养

了良好的语感。幼儿段结束前,通过师生对话、看图说话、听录 音找图片、汉

译英、英译汉等方式,对幼儿英语水平进行全面鉴定。测试题目涉及213个单词,

300句日常语。 测试结果是及格率100%,优秀率86%。

    2.小学段实验结果

    二年级实验班学生平均掌握英语单词1037个。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听力及会

话能力,能进行日常会话,能与 外宾进行简单交谈。听、说、会话程度相当于

初中毕业生。三年级实验班学生能阅读简单课外英语读物,会唱 英语歌曲28首。

四、五年级实验班学生的听力及会话能力相当于高中毕业生,五年级学生认识单

词2000个左右 ,提前完成了实验预期目标。

    3.初中阶级段实验结果

    (1)实验班学生综合测试结果

    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班和高中二年级的一个普通班同时进行了测试。测

试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总 成绩优于高中二年级普通班的成绩,在阅读理解、

写作等各分项能力上成绩与高二普通班成绩持平,听力、读 音、语法成绩高于

高二普通班,语法知识中close test的成绩最好(实验班平均分11.93;

高二普通班平 均分为6.14,t=14.59,P<0.001),说明实验

班学生语感强,语言经验积累得多,语言材 料掌握得更熟练。

    (2)学生听力与口语方面的测试结果

    实验班学生对熟悉单词组成的短文的听力正确反应已达90%以上。小学阶

段已基本掌握了语音、语调, 能就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及简单的英语会话。

经过初中阶段的教学,学生的口语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测试 表明学生英语的会

话能力亦较高。但会话能力低于听力的发展水平,听力较好的,相应的口语能力

也较强,在 会话时反应迅速敏捷,回答问题正确率高,但仍达不到听力所能达

到的水平。而那些听力较差的学生,口语能 力则更显不足,单纯考查语法知识

尚能应付自如,而应变能力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则不足,显示出外语学习中语 法

小学英语经验交流材料篇2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校园出现了肤色不一、语言各异的国际学生的身影。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文化习惯,其中大多数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这极大地提升了校园文化与语言的丰富性。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这种变化为学校的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提供了多元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交换生的外语课程资源价值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外语课程的重要保证,[1]41资源开发能力也越发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尺。[2]课程资源一般指课程要素的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以资源的功能特点为标准,可以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作用于课堂并能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与技能、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活动方式与方法、世界观与价值观等。条件性课程资源作用于课程但不构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如人力、物力、时间、场地、媒介、环境以及课程主体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具体到语言教学,外语课程资源则包括外语材料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其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其中的外语教学材料可归为素材性资源,支持系统与教学环境则归为条件性资源。交换生作为人的存在,可以协助外语教师构建丰富多彩的外语教学材料和语言环境,他们的语言能力、知识结构、文化经历、情感体验均可转变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素材与条件的资源功能划分为外语教学过程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框架。外语学习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而学会外语则需要一定的语言素材和条件。对此,王初明有一段精辟的描述,其核心意思是:外语是在交际需求的驱动下,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的语言接触学会的。[3]这一外语学习过程观融合了语言学习的素材与条件等资源要素,为我们开发交换生的课程资源提供了一条宏观思路。也就是说,通过具体的开发策略与方法,可以借助于交换生来设计更丰富的交际活动,建构更加真实的外语使用情境,创设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拓宽外语素材的来源及其语料真实性和文化丰富性,从而充分发挥交换生作为课程资源的素材功能与条件功能。据此可以认为,交换生作为不同国家学校教育交流的重要形式和参与者,其在外语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价值。

二、交换生外语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策略”一词有宏观、微观两个理解视角。宏观的策略指实现目标的方案、计划、方针,微观的策略则指具体的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技艺。因此,对交换生资源开发策略的探讨主要应涉及两个方面:1.宏观的总体思路和原则;2.宏观策略指导下具体的开发方法。总体的思路、原则相对稳定,具有理念导向作用;具体做法则可多种多样,只要符合总体的原则,能够产生积极的效用,均可根据教学需求放手取用。宏观开发策略就是:积极利用交换生来创设真实交际需求与情境,构建积极的外语学习体验,提供真实、丰富、多元的学习材料,从而优化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

在宏观策略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将交换生融入外语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他们的语言知识和文化体验来提升教学的实效。由于具体学校的教学环境与交换生的构成呈现出独特性和多样性,设计具体的开发策略需要外语教师对现实条件进行全面审慎的考量。下文笔者以江苏南部某重点高中为例,描述该校在英语课程中开发交换生资源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交换生资源概况与开发思路

交换生项目在该校已经开展了近8年,交换生数量从原来的2名逐年上升到2011至2012学年的15名。2013至2014学年交换生数量维持在15名,其中12名以英语为母语,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其余的来自法、意、泰等国,也基本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他们将在该校学习10个月,寄住在该校学生家里。除了参加固定时段的中文课程,他们被编入高一年级常规教学班级随班就读,每个班级均拥有一名以英语为母语者。对于交换生资源的开发主要从两个维度考虑:1.开发主体:学校、教师、学生;2.开发时空:课堂内、课堂外。两个维度相互交叉,构成不同的开发领域,如学校组织交换生在课外开展英语角活动,教师安排交换生进行口语微格教学活动等。不同活动的展开需要全面考虑课程条件,具体操作时以实用、有效、简便为原则。

(二)交换生资源开发活动举例

在实用、有效、简便的原则下,英语教师组织具体的活动来发挥交换生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下面举例说明实际工作中使用过的且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

1.课外讲座

邀请交换生围绕某一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讲座,给学生提供鲜活的语言输入和话题知识。在组织时需要注意话题的选定、前期的宣传、会场的安排、后期的效果跟踪。该校曾以圣诞节为契机,邀请欧美的交换生就圣诞节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念进行一次面向全校的讲座活动。这次讲座一方面旨在创设更加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加强文化理解,另一方面则针对当下国内西方节日流行、过度商业化的弊病,通过西方学生现身说法,还原圣诞节团聚、感恩、奉献等本真元素。前期组织学生进行海报设计,做好讲座宣传;交换生根据该校学生的语言水平合作编辑了一本介绍圣诞节的英文小册子,图文并茂;讲座开始前发放讲座提纲;讲座过程中安排提问、互动、竞猜、歌唱等环节;讲座结束时,通知学生在教学楼布告栏相应区域写下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未来工作的改进。讲座类活动特别适合西方文化展演。该校英语组的教师也经常以西方重大的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习俗介绍和文化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外语文化和外语学习的兴趣。

2.英语角

英语角是比较常见的课外英语学习活动,但该类活动的实效却颇受人怀疑。当然,好的活动需要细心策划和精心组织,交换生的参与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开展该类活动时,组织者通常会:(1)选定一个固定的活动教室;(2)每次由一定数量的交换生与该校学生合作组织;(3)预先告知讨论话题,如环境污染、独生子女政策、禁烟问题等,以便学生有所准备;(4)选定一名交换生做主旨发言;(5)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划分派别、限定时间,将交换生指派到不同的小组,每组、每派选出若干人展示本组观点和参加辩论,组织者最后给予评论;(6)自由讨论;(7)给出下次活动时间与话题,发放补充的材料,其中含有难词难句的注解。

3.英语演讲俱乐部

沟通与领导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国际交流频繁的今天更显重要。该校的英语演讲俱乐部由数名师生和交换生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运转,通过培训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旨在训练学生的英语演说能力、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俱乐部的活动一般依据领导小组集体设计的教学大纲展开,内容涉及英语演讲文体知识、演讲稿的特点和撰写方法、非语言要素的作用、常用的演讲技巧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时间限制,活动主要由交换生和英语教师用英语主持,依托优秀英语演讲范例的聆听、阅读、分析和模仿,来进行演讲知识与技能的学与练。同时辅以命题作文,学生独立撰写演讲稿,交换生帮助修改润色;每次活动选定一名中国学生、一名交换生分别进行演讲展示,授课教师或学生则给予评价和指正。从参与面角度看,英语演讲俱乐部更适合于语言能力较强、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为了保证实效,演讲俱乐部的成员不宜过多。

4.参与课堂教学

让交换生参与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日常化的资源开发方式,具体方法可以灵活多样。该校英语教师常用的方法有:(1)词汇、课文领读与示范;(2)小组活动时穿插于各组提供语言上的帮助;(3)提供口头、笔头表达任务成品的范本,供学生比照、参考;(4)帮助澄清、更正教材教辅中的错误;(5)对课文中的西方文化现象进行资源的补充和讲解;(6)发挥交换生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作用;(7)在争议性话题的探讨中凸现东西方学生思维的差异,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8)个别学生的单独辅导。这些角色类似于助教,但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目标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和设计,避免低效和形式主义。

5.项目学习小组

在学生学习方式不断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1]4。多种版本的中学英语教材设置了项目板块(Project),旨在通过实际的语言使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于项目主要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教师很难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通过让交换生参与项目学习,形成项目小组,学生的学习动力、责任心可以有较大提升,项目完成中的问题通常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该校某个项目学习小组曾完成一个名为“Helmet, the protector of the head”的项目。他们通过资料搜寻和整理,设计了一份提倡骑车时佩戴好头盔的公益宣传小册子,内容涉及头盔构造与功能,世界范围内因未佩戴头盔而导致的伤亡情况以及认真佩戴头盔的倡议书。由于交换生的参与和帮助,他们能够收集到较多的相关英文资料;因为他们需要到高一其他班级进行宣讲,在这样一个输出任务的驱动下,小组成员通力合作,认真对语言材料进行阅读、整合,设计宣传手册,准备讲演文稿。该项目小组的活动最终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整个过程中,交际目的明确,任务清晰,语言素材丰富,有大量意义协商的机会,学生能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校园中交换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外语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独特的语言文化特质来促进本校学生的外语学习。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考察,交换生群体有着重要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功能,能够帮助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外语学习过程。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来发挥交换生的外语课程资源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小学英语经验交流材料篇3

【关键词】新课程;语法教学;教学活动

语法是一门语言的基本要素。在英语中,语法是研究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的规则体系。如果不处理好语法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教学目的就是一句空话。学习语法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形成语言技能。曾有一段时间英语教学改革中有一个叫得很响的口号:“淡化语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并未“淡化语法”。

现行高中英语新课程教材以主题为线,每个单元为一个主题,语法知识隐于话题之中,把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创设真实的活动场所。高中英语新课程专门安排了个教学内容Learning about language,就是体现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语言知识”的教学要求,其中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 这一内容就是关于语法知识的学习,它是在学生通过Reading 和comprehending 的语言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再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发现法Discovering)从语言的结构规律上认知语言,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准确性,这正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

为使高中的语法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充分体现实践性。

基于这点认识,我对新课程的语法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活动:

1.课前任务的布置

1.1 分组搜集资料。为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有大量的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材料,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我把全班分为4个小组,每组设个小组长,负责汇总整合本组搜集的材料,以便代表本组在课堂上展示本组搜集的语法项目的有关材料以供全班交流归纳。我给学生提供的搜集材料的基本途径有:

1.1.1 认真阅读教材Reading 部分,体会所学语法项目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

1.1.2 阅读教材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 和附录中的 Grammar 部分对该语法项目的系统介绍;

1.1.3 引导学生阅读语法文献,了解语法专家对该语法项目的论述;

1.1.4 引导学生阅读英文报刊和网站: China Daily、省略 等,从中找出所含的语法项目的材料;

1.2 各组整合资料。各小组成员把收集的资料汇总到小组长处,然后小组讨论、梳理、归纳资料,最后整理出本组的汇报材料,并在课前提交一份给老师。

2.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

2.1 小组展示材料。每个小组的组长或成员代表小组到讲台展示所学语法项目的材料。

2.2 归纳语法结构。在各小组提供的大量的材料面前,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判断、筛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语法结构,让学生从感性的材料上升到理论的认识,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律,提高运用语言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3 拓展性活动。这一环节可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机械性操练、活用练习及模拟际练习。教师重点要放在语言的活用与交际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和交际能力,体现了语法教学的实践性。

总之,在英语教学及高考题中语法贯穿于始终,有了准确的语法知识学生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精讲精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活泼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参加课堂学习活动,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2] 王守仁等编 ,译林出版社,2005年

小学英语经验交流材料篇4

1.成立课题小组、确定实验课题,在对课题的开展背景和课题的发展趋势有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并制订科研制度。

2.进行组内分工。

3.进行资料和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学习。通过网络下载黎学智教授的《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专题讲座材料,对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进行专项学习。够买黎学智教授的《初中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下载邱大炮的《黑英语》资料,以及一些英语词汇学习方法的文章或论述。

4.对部分材料进行整理和学习。把黎学智教授的《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专题讲座材料制成幻灯片。

5.对参与成员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功的培训。

6.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计划购买个人电脑,坚持日常的学习和多媒体的培训。购买u盘以备考制资料,互相学习。

第二阶段研究计划

经过第一阶段的准备工作,我们的科研课题顺利地过渡到第二个阶段——实施阶段中。本阶段正值教学的黄金时期,有利于开展全方位的课题研究工作,在课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特制订本阶段第一期(XX年5月-XX年6月)课题科研计划:

1.英语组全体教师进一步学习黎学智教授的“逻辑记忆法”理论,邱大炮的《黑英语》词汇学习模式,以及“图忆英语”词汇学习模式,对它们做深层次的研究,更多的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网上学习和交流,关注词汇学习方法和词汇研究的前沿理论。

2.定周四为教研活动日,课题组隔周活动一次,以便各年级实验教师集中交流研讨。平时的活动由年级组长负责。

3.定期给实验班的学生做“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对该方法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以便更好的在学习中运用。

4.对实验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技能培训,提高大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及词汇活动课件制作水平。

5.各年级的实验教师在实验班进行词汇立体教学的实验,把“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指导学生用新方法进行词汇学习,初步扭转实验班的学生词汇学习的传统方式和低效局面。

6.每学期组内开展两轮的汇课交流活动。要求实验班的教师每人推出两节课,作为组内交流;课题组向学校推出两节公开课。交流课原则上分年级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英语组全体教师参加,共同探讨提高。

7.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师要以“xx”词汇立体学习法为基本理念,做好所任阶段教材内容中每一课单词的词汇具体学习方法的研究、探讨及整理工作,并于本学期末进行阶段汇总,为下一个学期课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8.在班级或学校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单词游戏活动。每个实验班在每学期举行阶段性词汇活动2-3次,每年级于学期后期都组织了一次校级词汇游戏活动竞赛。

9.做好学生词汇学习现状和学习方法的调查工作,根据调查情况作具体工作的调整。

第二阶段研究计划2

“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已经成为我校英语教学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以它的独特魅力被广大的师生所青睐。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研究的范围,争取更多的成果。本学期(XX年9月-XX年6月)课题研究工作安排如下:

1.在全校范围内推进“xx”单词词汇立体学习法的实验,让全体学生感受其功效,打碎机械记忆的枷锁,走出传统记忆的禁锢。

2.聘请专业教师为课题组教老师做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的指导,使课件形式多样,从演示文稿提高到flash动画。于学期末进行优秀课例和优秀课件的征集。

3.大胆进行课堂词汇教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探讨多媒体支持下的“xx”英语词汇立体课堂教学模式。继续通过年级和组内

形式进行讲课、听课、评课、座谈等进行研讨交流。

4.第一学期继续从事所任阶段教材内容中每一课单词的词汇具体学习方法的研究、探讨及整理工作。第二学期进行单词大汇总。按照课本顺序,从1册到六册以单元为顺序逐册进行。

5.对“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作理论上的阐述,撰写《“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概论》和《“xx”英语词汇立体游戏活动概论》,以便更好地指导教研和进行校际交流。

6.聘请市教研室刘老师来我校进行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有效。

7.相关实验教师根据教学实践,写出阶段反思和阶段性论文,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丰富头脑,不断进行完善和提高。

小学英语经验交流材料篇5

一、学习英语的价值和重要性

统计资料显示,今天,全世界约8.5亿人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二外语进行熟练交流;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学习英语;拥有16亿人口的70多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或半官方语言;全球70%~80%的互联网站和互联网经贸信息使用英语。毋庸置疑,推动英语学习越来越热的力量,是英语作为最广泛的国际通用语言的客观需求。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频繁交流,使培养胸怀博大、视野广阔的21世纪现代中国人,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从全世界范围看,中国国民的英语水平总体还不太高,高水平、高素质的英语翻译人才还非常缺乏。受此影响,中国的对外宣传推介显得尤为不够,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形象和实质还远远未被世界了解、认识和接纳。

二、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弊端

就目前中国的英语教学和国民学英语的情况来看,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

一是功利性太强,趣味性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在国际交往及贸易合作日趋频繁的形势下,中国“最重视英语学习的时代”终于来临了。高考英语以150分的高分计入总成绩,使得英语教与学的功利性日趋凸显。英语成为学生跨入理想大学的敲门砖。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成为英语教学的常态。死记硬背,精讲苦练,题海战术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而以英语为载体的文化学习往往被忽视。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内在动力不足,故学习效果总体不佳。

二是英语教学资源不足,缺乏现实感和时代感。英语教学往往以课本为中心,教材老化,内容滞后陈旧,来不及更新,学生缺乏广泛的阅读和听力学习材料,无法形成英语的语感,导致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阅读和听力,在速度和理解力方面都跟不上需要。

三是教学方法不对路,词汇量不足,语言学习的环境狭窄。语言学习的规律应该在实践中习得,而现在的教师却把英语真正当做“外语”去教,采用把英语翻译成中文的教学方法来教,而没有把课堂营造成习得英语的环境,教学方法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适度充足的词汇量是实现语言交流的前提。俄罗斯、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高中英语词汇量要求分别是8000个、6600个和5900个,上世纪30年代的民国时期,高中英语词汇量要求是8000个,而现在反而下降为3500个,也明显低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相应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23~30万字课外阅读量,也往往难以实现,导致“课本英语”和“哑巴英语”现象必然出现。

四是英语表达与应用的机会、动力和信心不足。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觉得“英语学了高考.没有其他用途”,感到英语与现实生活脱节,因而没有建立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英语的心理准备。学生投入的精力、家长投入的财力与学习效果不匹配,得不偿失。

三、英语教学改革之思路和对策

笔者认为,改变中学英语教与学现状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改变教与学的方法,追求学以致用。课堂教学尽量不要用中、英文翻译的方法,而是进行全英文教学,促使学生用“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在大脑中建立全英语思考的习惯。

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可能会有听不懂、听不习惯的感觉,但是,随着反复刺激,不断熟练,大脑会对耳朵输入的单词、句子进行处理,建立必然联系并进行储存,时间长了,学生逐渐就会听懂,适应全英语教学了。

针对教材文本,学生要反复朗诵甚至背诵,培养语感。当学生熟读背诵上百篇课文之后,常用句子就会不期而至地说出来,逐渐就会达到“用外语思维”的神奇效果。

二是拓展课内外阅读,增加词汇量和阅读量。坚持每周一节英语阅读课,师生共同搜集英语原著和报刊。原著选用经典作品,报刊选用紧跟时代步伐、紧扣社会现实,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材料。若长期坚持扎实阅读,高中生毕业时,就可达到23万至30万字的阅读量和至少5000的词汇量。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工程。要从整体上提升学习效果,就要通过大量阅读。那么,到底读什么、怎么读呢?笔者在实践中,尝试搜集英文原版的经典名著选段,订阅当代英文报纸杂志供学生阅读。因为经典名著是各国文学大家和大师们语言智慧的结晶,是经历了千百年时间检验和积淀的,是融入了各民族血脉的文化符号。而当代报纸杂志又紧扣时代脉搏,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亲和力,学生喜闻乐见。同时,笔者还结合每篇课文,搜集延伸阅读材料,建立了一个配合教材的阅读材料资源库。

三是丰富听力学习,形成英语语感。在网络信息时代,教师精心筛选纯正的英文听力材料,应该并不困难。然后,通过这些材料不断刺激和训练学生,其语感就会在听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笔者要求学生每天收看半小时英语节目,并在第二天英语课首3分钟反馈交流,检查落实。给学生精心选择、推荐听力材料,如VOA、BBC节目和CCTV-9英语新闻频道,还有《走进美国》视频集和美剧《老友记》,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在电子阅读课上,应用iPad等工具,学生们打开电子书,有音乐、儿歌、插图、视频,有趣的动画场景,逗笑的卡通片……在愉快的欣赏中,学生听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

四是营造体验式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体验式学习环境非常广泛,例如观看原版英文电影,给动画片、卡通片和精彩影视片段配音;利用录音软件录下配音,然后回放,诊断口语状况;模拟采访外国人,做景点小导游;英语课本剧创作和表演;“每周一歌”英语歌曲演唱;英语演讲赛、故事会;英语小日记;成立英语交际俱乐部微信群、QQ群和英语小超市……有的学生不愿意当众讲英语,但对着电脑微信群、QQ群时,却能放得开,大方交流,信心十足,表达越来越流畅了。

小学英语经验交流材料篇6

收稿日期:2013-09-23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2010年教学改革项目“材料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与建设”

作者简介:梁小燕(1973-),女,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新型材料和结构力学行为分析的研究,(E-mail)。

摘要: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双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文章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本科双语教学实践的情况,对该课程双语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通过双语教学,学生能深入了解国外大学同类专业材料力学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培养英语思维,提高正确使用、阅读英文原版专业技术书籍和参考文献的能力。

关键词:材料力学;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TB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91-03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亟需培养具备国际合作和交流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双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和支持。教育部制定了多项资助国内外大学生互访的交流项目,国内外诸多高校之间也建立了互派学生学习的机制[1]。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还需要更多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近年在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力学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课程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材料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

材料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该门课是工科院校土木工程、机电工程、能源动力工程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材料力学课程基础性强,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该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定律、方程、方法等,又要注重工程应用。双语教学的要旨在于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把握材料力学的英文逻辑结构和阐述方法,培养学生融合中、英文思维方式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英文学术文献的能力[2]。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主要以英语为知识载体和交流工具,其核心仍然是课程专业知识而非英语本身。双语教学是手段,材料力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是目标。双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知识的英语描述、表达方法和思维方式,其次才是适当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

二、材料力学课程双语教学过程

(一)双语教学的前期准备

教师在双语课程教学中起着核心作用。为提高教师的双语授课能力和水平,要求双语授课教师要有相关的出国经历或受过专门双语教学的培训,具备良好的双语授课的外语能力,并能熟练掌握一本原版教材的内容。笔者作为材料力学双语课程的骨干主讲教师,曾赴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进行长时间的访问研究,观摩了该校工程与力学学院材料力学课程的本科教学。该课程面向土木类专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学时数为48学时,授课教师很注重公式推导、原理论证以及基本理论背景知识的阐述,同时也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查阅资料及撰写报告的能力。借鉴英语国家的课程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从授课教师这一双语教学的核心着手,提高双语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对双语教学的教材,北京交通大学选择了国内外公认的材料力学课程优秀教材,即美国高校广泛使用的《Mechanics of Materials》,由Hibbler R. C. 编著,是多次再版的优秀原版教材。对选定的英文原版教材,笔者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研究,做到熟练掌握其内容和思路。在讲授每章内容时有针对性地提供重要知识点的部分英文参考资料,同时推荐两本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选择教材时应注意中英文教材课程体系的统一性,而中英文教材内容难易程度上的差别则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取长补短来解决。

(二)双语教学的实施

双语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中文翻译为英文来讲解,实践中可将两种语言搭配起来使用,教学方式将更加灵活,对学生也更有吸引力[3]。目前国内双语教学形式主要有:英文电子教案与英文讲解配合少量中文解释;英文电子教案与中文讲解配合少量英文解释;英文附少量中文的电子教案与英文讲解;等等[4]。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了英文电子教案,基本理论、公式推导用中文讲解,原理论证、算例演算用英文讲解。为便于学生理解,复杂的基本理论及公式的逻辑关系用中文详细讲述,之后再给出科技术语的英文描述。同时,为营造浓厚的课堂英文教学氛围,算例演算采用英文简单句式来讲述,授课过程中的提问、讨论等环节尽量使用英语。教学过程中密切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对学生不理解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多使用中文来讲解。

三、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为了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对英文思维方式的理解,提高学生在材料力学知识学习中应用英文的能力;同时也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为其今后从事力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比教学法

教材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其章节结构体现了著作者知识体系的思路。力学课程内容繁杂,中英文力学教材在侧重点、知识的难易程度方面不尽相同,即使主要的知识点相同,其论述思路也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明确学校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同时也了解欧美大学力学课程的思路和特点,授课教师应在讲课中适当并适时地对中、英文教材的知识体系予以说明。同时,也建议学生将中、英文教材的内容对照起来学习,便于理解英文教材的思路和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二)调研学习法

对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应尽可能地多搜集一些中、英文素材,包括背景资料和工程应用资料,向学生介绍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也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激发学生在重要知识点上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如个别学生搜集了生活中发生的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构件的资料,并进行了不同工况下变形形式的对比分析,这对他们理解相关知识十分有利。对学习中积极互动的学生在平时成绩的考核方面予以肯定;对用英文撰写学习报告的学生则给予更多的奖励。

(三)写作训练法

英文写作是学生的弱项,双语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其英文写作能力。对于重要知识点,应要求学生精读原版教材,熟悉英文教材阐述力学知识的思路、语言和方法,向学生适当介绍欧美学者撰写的有关研究论文,鼓励学生查找和利用相关英文文献,撰写针对有关知识点的研究性小论文。笔者所在学校部分对力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了大胆尝试,撰写了研究性小论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将英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能力,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

(四)激励思考法

参加材料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学生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应鼓励他们与教师用英文交流,在作业、报告和考试中使用英文;教学中,教师也应激发其在专业知识学习中主动使用英文和了解英文思维方式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中、外教材的对比中提出新的问题或新的观点。

这些教学措施增强了学生英文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创新思维,也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训练机会。

四、双语教学效果评价

双语课程的考核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为主,辅以使用英文的能力。考核采用百分制,主要包括期末考试、课堂表现和作业部分、实验部分等三方面的内容,分别占总成绩的70%、20%和10%。双语教学的试卷为纯英文试题,考察的知识点及深度和中文教学班级尽量保持一致。学生与教师的英文互动、英文完成作业、提交课程的英文学习报告等,均由授课教师根据其表现及完成情况适当予以加分,以鼓励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双语教学过程。

以北京交通大学2011级机电学院材料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班的43名学生为例,他们的成绩符合正常的分布规律。与未参与双语教学的学生相比,前者的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均低于后者,两者的良好率、考试通过率和最高分则比较接近;双语教学班92%以上的学生通过了考试,18%的成绩达到优秀。平均成绩有一定差别,相差3~6分。这说明参加双语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略好于其他班级学生。可见,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双语教学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期末对材料力学双语教学过程进行了考评,考评共有10个评价标准,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法、授课效果、辅导答疑、实验、作业等方面的内容,双语教学评教综合得分为98.56分,居全校评教的前20%。这一结果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是肯定的,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是认可的,材料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是成功的。

五、结语

材料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机电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笔者近年在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工程专业进行了材料力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教学中借鉴了其他课程双语教学的经验,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材料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双语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国外大学同类专业材料力学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亲身体验了英语教学过程,培养了英语思维习惯,掌握了课程专业内容的英语表达,提高学生正确使用、阅读英文原版专业技术书籍和参考文献资料的能力。同时,双语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和获取国外新知识的实际能力,这是大学基础英语学习和专业英语学习难以达到的。当然,双语教学方法以及其他配套教学环节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査建中. 论工程教育国际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5)8-14.

[2] 毛军,梁小燕,等. 流体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20 (4)120-124.

[3] 杜文风. 结构力学双语教学实验及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2,21(2)51-54.

[4] 周亚丽. 高等学校本科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 科技信息, 2009 (22)401-402.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LIANG Xiaoyan, ZHU Ying, MAO Ju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P. R. China)

小学英语经验交流材料篇7

英语是一种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学会了英语,就意味着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但语言能力并不等于交际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交际能力不仅仅包括听说读写,还包含一定的社会能力。但当前,很多英语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重视语言语法教学,忽视了文化教育,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无法灵活地使用英语去进行交际。例如,陌生人见面时,首先就会问:What’syourname?这样的打招呼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的做法是不尊重的,不合时宜的。因为在英语国家的交流中,通常都是首先介绍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去询问对方的名字,即使是在有些必要的场合,需要知道对方姓名时,也只是会问:MayIknowyourname?此外,外国人在打招呼时,不会问“你在做什么,你要去哪里,你吃饭了没”,不会使用诸如“Whereareyougoing?Whatareyoudoing?Haveyouhadyourdin-ner”等问题,在他们看来,这是个人的隐私,不应该被对方问起,他们打招呼通常是以天气、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等为话题的。在中国,即使是刚刚认识的人,也可以相互询问对方的年龄、薪水等比较私人的问题,但在英语国家,人们会认为这些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是不可以随便问的,如果我们这样问,他们会认为我们很没有礼貌。因此,在英语教育中,我们必须要向学生渗透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和英语运用水平。

二、英语教育中如何融入文化教学

(一)文化教育内容要与英语教学相关

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要注重文化教学的内容必须是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我们的文化教育是为了配合和丰富英语教学的,如果将文化教育当成一个独立的知识点来进行教学,那么便脱离了文化教学应有的环境,而且无法达到英语教育与文化教育同步的要求。教师可以在现有英语教材的基础上拓宽文化知识,将英语教学由英语层面拓展到文化层面,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利的文化教学材料,尽量做到文化教学与英语教育的互相融合,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过程中,习得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

(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在英语文化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去搜集教学素材,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还可以播放英语电影、电视、歌曲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视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增进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英语阅读材料,比如英国小说、英语报纸、英语杂志等等,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吸收和体验外国文化。还可以举办校园“英语角”、“英语天地”等等,给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平台,展示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时时刻刻地接触英语,感受英语。教师还可以组织像英语沙龙这样的活动,比如说,围绕节日这个话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像圣诞节、父亲节、万圣节,还有中国的春节、国庆节等等,通过对比东西方节日的差异,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而且这样的活动内容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既配合了教学,又向学生灌输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语言材料

小学英语经验交流材料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课程 课程实施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教育领域中,课程定义大致可归结为如下三类:1.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这种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在本质上是由经验的性质决定的。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第一个内涵是教材与方法的内在连续性,第二个内涵是目标与手段的内在连续性。

课程与教学具有内在的统一和联系,包括:第一,内在的整合了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离开了教学,课程实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课程实施研究与教学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教学研究有助于理解课程实施过程的内在机制;课程实施研究则有助于理解教学的本质,从而为教学设计提供新的视野。

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实际体现不同教育价值观与课程价值观。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一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并充分体现了大学外语改革方向的崭新的教学理念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高职师生的充分肯定。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目的是:通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的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随着入学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均应达到A级要求。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要达到下列要求:

1.词汇

A级: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B级: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转贴于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3.听力

A级: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B级: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1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4.口语

A级: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B: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5.阅读

A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的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语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

B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书等,理解基本正确。6.写作

A级: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理解基本正确。

B级: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清楚。7.翻译(英译汉)

A级:能借助词典讲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5%的实用文字材料时,笔译速度每小时250个英语单词。

B级:能借助词典讲中等偏下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的教学设计对于实现教学目标,体现《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原则应符合《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和社会对英语学习的需要。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是教师针对性的导读讲解与引导学生学习构建语言体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外语教学规律。最后,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学会从真实的语言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锻炼自学的能力,提高英语交际水平。

在英语教学应尽量使用英语,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把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会话搬上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养成用简短的英语句子回答问题的习惯。课堂上创设一种英语会话的语言环境,学生的参与性较高,兴趣浓厚,可以在课外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就能更好地巩固、加深、拓宽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我们可以举办一些英语口语比赛、演讲比赛,或者举办英语角,英文歌曲比赛等等……

因此,为了弥补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不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尝试着将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运用进来。通过网络、多媒体包括各种磁带、光盘为学生创设信息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