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三峡水库156m蓄水前后澎溪河回水区藻类多样性变化特征

李哲 王胜 郭劲松 孙志禹 陈永柏 龙曼 湖泊科学 2012年第02期

摘要:为了解156 m蓄水前后三峡水库次级河流藻类多样性变化特征,对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澎溪河回水区的藻类种群结构的变化进行连续监测.基于三峡水库水位调度特点,将监测期划分为蓄水前、中、后三个时段,即7-9月、10月、11月至翌年1月,应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对藻类多样性进行评价,通过Connell中度扰动假说理论结合优势藻种探讨蓄水过程水动力变化及藻类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7年7-9月蓄水前H'均值为3.466±0.317,10月蓄水期则降为3.246±0.338,而11月蓄水后高水位阶段H'均值上升为3.431±0.352.蓄水前澎溪河回水区具有河流型特征,流量与降雨作为主要的物理扰动因子影响水体扰动强度,进而引起多样性变化.10月蓄水期间水位突升、流量骤降导致水体扰动强度加剧,较蓄水前藻类多样性下降.自11月蓄水后的高水位阶段,降雨较小、流量趋于稳定,水体扰动降低,多样性回升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关键词:三峡水库澎溪河蓄水藻类多样性

单位: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重庆400045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宜昌443002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湖泊科学

北大期刊

¥508.00

关注 23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