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三峡工程论文8篇

时间:2023-03-24 15:11:39

三峡工程论文

三峡工程论文篇1

摘要:变动回水区全沙模型泥沙淤积冲淤平衡

1引言

长江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在此之前.对工程可行性进行过全面深入的论证。在论证工作中.直接影响可行性的一个关键新问题,是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及其对该区航运的影响。由于这个原因,对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进行了大量的模型试验和一、二维数学模型计算工作。由于新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需要建立一个变动回水区的长泥沙模型.以期对整个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及其对航运的影响作出全面深入的探究。变动回水区内上、下游河段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下游河段的淤积将影响其上游河段的水位.从而影响上游河段的淤积量;而上游河段的淤积又将影响进入其下游河段的泥沙数量,从而影响其下游河段的淤积量。当进行河道整治试验探究时.这种上、下游之间的相互影响将更为强烈。进行变动回水区全河段长模型试验.就可较好地探究并解决这个新问题。长模型的进口可置于变动回水区之上,不受囤水影响.其来沙量和天然情况下相同。模型的出口可做到变动回水区以下.位于常年水位之中。在常年回水区中,由于水面比降小.对河床糙率不敏感,因而,可由数学模型提供准确的模型出口水位。

由于泥沙运动的复杂性,在整个变动回水区长泥沙模型中准确地复演泥沙运动及冲淤变化是很困难的。我国于70年代围绕着长江葛洲坝工程泥沙的探究,开展了大规模的泥沙模型试验工作,使泥沙模型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完善。并能在一个模型中,同时复演悬沙和底沙(包括卵石在内)的运动,从而把握了进行全沙模型的试验技术。然而,葛洲坝的泥沙模型(包括全沙模蟹)仅限于复演较短的局部河段中的泥沙运动和冲淤变化。故对于进行整个变动回水区的长河段泥沙模型试验是否可行,必然有不少疑虑。进行长河段泥沙模型在技术上的主要困难是对模型的相似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只有各种相似条件能相应得到满足时,才有可能达到全河段各个部位的冲淤相似。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泥沙模型试验和操作技术,以便更好地探究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全河段的泥沙淤积情况及对该区航运的影响。

模型范围上起江津四周的青草背(航行里程①725km),下至涪陵四周的剪刀峡(航行里程550km),并包括嘉陵江18km(见图1)。自1985年按受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全河段泥沙模型试验任务以来,完成了近800m长的模型制做、水流和泥沙冲淤验证、三峡大坝蓄水175m方案80年长系列淤积试验、水库运行100年后重庆洪水位抬高新问题、蓄水180m方案80年长系列淤积试验以及175m水位方案中前期按156m水位运行30年等试验工作,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技术论证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①航行里程系指距离宜昌港的距离。

图1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河势

1、青草背2、大中坝3、大猫峡4、渔洞溪5、茄子溪6、九龙滩7、猪儿碛8、重庆

9、寸滩10、铜锣峡11、明月峡12、上洛碛13、下洛碛14、长寿15、黄草峡

16、金川碛17、牛屎碛18、剪刀峡

Fig.1VaryingbackwaterzoneofThreeGorgesProject

2模型设计和验证

长江水量大,沙量也大。河道迂回多弯,河床宽窄相间.坡陡流急,岸边石嘴、石梁众多,地形和流态均十分复杂。据寸滩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泥沙年输移量约4.6亿t.泥沙粒径分布很广,从0.005mm以下直至200mm以上[1]。各种粒径的泥沙.其运动形式不同,淤积部位也不同。只有在一个模型中同时复演各种粒径泥沙的输移,才能更好地反映建库后河道各部位泥沙淤积的实际情况,因此,采用全沙模型相似理论[2]设计泥沙运动的相似比尺。在模型设计中,除水流处于阻力平方区和满足重力相似、阻力相似,悬沙满足沉降、扬动和挟沙能力相似,底沙(包括卵石)满足起动、沉降和输移量相似外,还着重探究了悬沙和底沙级配相似。

计算表明,当模型的平面比尺λL选用250和垂直比尺λH选用100时,并采用比γs=1.46t/m3的电木粉作为模型沙,各相似比尺要求能得到较好的满足。

悬沙和底沙级配相似是全沙模型试验的关键。为保证原型沙和模型沙级配相似,在设计模型沙级配时,采用了文献[3]中的统一沉降公式。将原型沙分为若干组,第i粒径组的直径为dp,i,相应沉降速度ωp,i,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其中,γs—泥重;γ—水的比重;g—重力加速度;Rei—沉降雷诺数。由沉降相似要求可得到第i粒径组原型沙相对应的模型沙的沉速ωm,i,并由(1)、(2)和(3)式进一步计算得到模型沙粒径dm,i。因此,模型沙的粒径比尺λd和原型沙的粒径有关。当原型沙的粒径范围为0.005~1.0mm时,粒径比尺的范围为1.06~2.15。

在制模中,对于关键的局部微地形亦进行了精细的塑造,保证了几何相似条件。原型河床糙率约为0.03~0.10.模型的糙率为0.022~0.074。模型河床采用梅花形排列的橡皮加糙。水面线验证试验表明,在寸滩流量为3150~21810m3/s范围内.水位误差一般在10cm以内(已换算成原型水位)个别站最大误差不超过20cm。为了验证边壁糙率,施放了寸滩站85700m3/s洪水流量,模型水位误差小于22cm。三峡建岸以后,河床将发生累积性泥沙淤积,动床糙率能否保证相似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新问题。动床糙率一般由沙粒糙率和沙坡糙率所组成。R.J.Garde[4]在大量试验和原观的基础上,给出动床糙率系数Frs在0.1~1.0范围摘要:

其中,H—水深;V—流速;d50—床沙中值粒径。在满足重力相似和采用满足相似要求的电木粉作为模型沙的条件下,由(4)式可得到λn=1.31~1.38,和阻力相似所要求的糙率比尺1.36基本一致,因此,动床的阻力相似是满足的。

在江津至剪刀峡近200km长江河道中,有大中坝、中堆、九龙滩、上洛碛、王家滩、金川碛和牛屎碛等闻名宽浅滩,支流嘉陵江上还有石门和金沙碛两个宽浅段(参见图1)。在这10个宽浅段上,在一个水文年内,实测了3~9月的泥沙淤积量和9~10月的泥沙冲刷量。在模型中,模拟了实测水文年的来水来沙过程,并在模型相应10个宽浅河段,实测了3~9月的泥沙淤积量和9~10月的冲刷量。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淤积量和冲刷量和原型基本一致,误差一般在30%以内。原型河道宽浅汛期淤积、汛后冲刷,并在一个水文年内基本平衡的冲刷规律在模型中得到了较好的模拟,模型设计能反映原型河道的河床演变过程。

3三峡工程各蓄水水位方案的泥沙淤积

三峡工程的重点论证方案为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和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在长模型中重点论证的有3种库水位运行方案(见表2)。各方案能否成立的关键,在于三峡水库按3种水位方案长期运行时变动回水区河段的泥沙淤积情况。

(2)尾门水位由长江科学院一维数模计算提供。

Tab.2Controlparametersforatdifferentselections

三峡水库蓄水后,变动回水区河道水位沿程抬高,流速普遍减小,河道的输沙能力随之降低。变动回水区河道的宽浅河段(往往是浅滩所在地)在蓄水前汛期是淤积的,汛后冲刷走沙,但蓄水后水库蓄水缩短了汛后冲刷时间,汛期淤积的泥沙在汛末不能全部冲走,变动回水区河段发生累积性淤积。泥沙淤积的数量和三峡水库水位运行方案和运行时间有关。各方案在变动回水区河段内泥沙淤积数量见表3。可见,三峡水岸按175m方案运行80年,变动回本区河段共淤积7.68亿m3;按180m方案运行80年共淤积9.76亿m3,增加2.08亿m3的淤积量。三峡水库按156m低水位运行时,30年共淤积4.36亿m3。各水位方案变动回水区河段的淤形态基率一致,差别在于淤积数量不同。各蓄水水位方案的变动回水区河段的泥沙冲淤规律如下摘要:

(1)三峡水库不论按何种水位运行,变动回水区均发生累积性淤积,淤积速率随水库运

用年限的增长而减缓,并在淤积过程中河道向单一、规顺、微弯和高滩深槽发展,并最终达到新的平衡。从图2的重庆河段在三峡水库按175m水位方案运行80年后的主要淤积部位图可见,主槽淤积较少,而边滩及回水沱或副汊则淤积较多。

(2)变动回水区淤积数量的分布和河床平面形态密切相关,宽浅河段(包括分汊河段)淤积较多,而窄深峡谷段淤积少。如三峡水库按175m水位运行80年,铜锣峡、明月峡和黄草峡每公里的淤积量仅为邻近宽浅段的8%~30%,其原因是汛期的累积性淤积主要发生在宽浅河段上。

(2)嘉陵江段为入汇口至滋器口;

(3)重庆河段为李家沱至铜锣峡。

Tab.3Summaryofdepositionquantitiesonvaryingbackwaterzoneatdifferentelevationselections

Fig.2SketchdepositionpatternonChongqingreach(HRE175m,80years)

(3)淤沙粒径沿程分布的总趋向是上游河段粒径粗.越向下游粒径越细。最粗的卵石主要淤积在变动区的上端。因此,变动回水区河段的水力分选功能明显。变动回水区上端淤积相对较少,而下端淤积较多,主槽淤积较少,而边滩淤积较多。以175m水位方案为例,在7.68亿m3的总淤积量中,30%淤积在主槽中,70%淤在边滩。

(4)随着泥沙的累积性淤积,变动回水区原卵石河床逐渐为泥沙覆盖,河床糙率随之降低,水面比降也随之减小。以175m水位方案为例,建库前寸滩流量30400m3/s时,重庆至长寿河段的水面平均比降为2.0×10-4,水库运用30年、50年和80年后,其水面计算比降分别为建库前的69.0%、61.5%和61.0%;水库运用80年后,重庆以上河段的河床糙率系数相当于建库前的85%,重庆以下河段为75%。

(5)细泥沙在变动回水区河段中的造床功能不可忽略。淤沙的粒径分析表明,各种颗粒的泥沙都参和了变动回水区的累积性淤积。以175m水位方案为例,在7.65亿m3的全部淤沙中,小于0.05mm的细沙为2.46亿m3,占总量的32.0%。在180m水位运行80年的试验中,细泥沙占更大的比例,在9.76亿m3的总淤积量中小于0.05mm的细沙为5.37亿m3,占55%。这说明,三峡水库运行水位越高,越不能忽视细泥沙的造床功能。

4各水位方案对变动回水区河段航运的影响

三峡水库建成后,万吨级船队能否到达重庆九龙坡码头,也是三峡工程蓄水水位方案需要论证的新问题之一。试验表明,三峡水库按175m水位方案运用80年后,在水库消落期3.5m水深的最小航宽不小于150m,航道曲率半径一般均大于1000m,水流流速也较建库前大幅度降低,一般均小于2.5m/s。非凡是窄深河段,如铜锣峡、明月峡和黄草峡,建库前的急流状况大大缓解,寸滩流量30400m3/s时,流速均小于2.5m/s。九龙坡码头位于变动回水区中段,九龙坡以下河道形成了一条比较稳定的深水航道,基本上满足万吨船队对航道尺寸的要求。试验过程中也发现,个别浅滩段(如洛碛)在个别枯水年的水位消落后期,3.5m水深航道宽度最小仅80m,需疏浚扩宽。某些浅滩段如九龙坡、金沙碛、金川碛的主航道在水库运用过程中发生倒槽,新航槽中的一些礁石需事先清除,以策航行平安。按180m水位方案运行80年后,九龙坡以下航道3.5m水深的最小航宽均在300m以上,航道曲率半径均大于1100m,水流流速一般均小于2.5m/s,其航道条件较175m水位方案优越,完全满足万吨船队到达重庆九龙坡码头的要求。

175m方案和180m方案都存在较严重的码头边滩淤积新问题,除佛耳岩港和长寿港外,几乎所有重庆港码头、厂矿专用码头以及地方码头的前沿均出现大片边滩,将严重影响码头作业。例如在175m水位方案中,九龙坡码头前沿出现了宽约50~100m边滩(滩面高程约170~175m),原九龙坡码头作业区被淤废需要新建。由于嘉陵江入汇口的主流左摆,重庆朝天门港区嘉陵江沿岸1#~4#码头出现大片三角形边滩(最大宽度达300m,高程约170m),原码头作业区基本被淤废亦需重建。

5175m水位方案的重庆洪水位

三峡水库长期运用后,重庆市洪水位抬高值是由一维数学模型提供的。考虑到数值中变动回水区河段糙率不易确定,加之,河道淤积数量及淤积部位对洪水位影响较大,数模成果宜在长模型中进行验证。长模型在复演重庆1981年大洪水时(寸滩流量85700m3/s),水位最大误差为0.22m,模型沙又严格遵守了各项相似比尺要求,非凡是级配相似。河床淤积后,动床阻力也能满足相似要求,因此,用长模型预告三峡水库长期运用后重庆市洪水位,具有较高的精度。

由于变动回水区的下端位于长寿,模型尾门放在长寿并按一维数模的计算水位控制,并在175m方案80年淤积地形基础上进行水库运用100年的淤积试验。在100年淤积地形上分别观测了洪水频率为1%、5%和20%(洪水流量分别为88700、75300和61400m3/s)的沿江水位,相应频率的重庆洪水位分别为200.85m、197.65m和194.04m。相应频率建库前重庆洪水位分别为194.30、190.18和185.90m,即分别抬高6.55、7.47和8.14m。考虑到长模型试验的精度,洪水位的误差为±0.5m。

数学模型计算的重庆1%频率洪水位为199.09m,比长模型试验的结果偏低1.76m,5%频率洪水位偏低1.51m,20%频率洪水位偏低1.43m。数学模型所采用的长寿以上河道的综合糙率系数比长模型实际值偏小约8%~10%。为检验糙率对水位计算值的影响,在数学模型上进行了糙率敏感性分析[5]。结果表明,增、减糙率10%对常年回水区的水位和淤积量影响很小,而对变动回水区的影响较大。当糙率值增大10%时,百年一遇的重庆洪水位为201.21m,和长模型的预告上限值201.39m很接近。

6结语

(1)建立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长泥沙模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只要认真把握住全沙模型相似律的基本点,就可以较好地复演近200km河道中水流和泥沙的运动规律及河床的冲淤变化,从而为全面探究长河段泥沙新问题提供新的手段。

(2)长江中各种粒径的泥沙均参和变动回水区的累积性淤积,在长河段上道行全沙试验能较好地反映河床淤积形态,从而能较好地明确泥沙淤积对变动回水区航运的影响。

(3)三峡工程不论何种水位运行方案,其变动回水区将发生累积性淤积,其淤积速率随着水库运用年限的增长而减缓,并最终达到新的平衡。在淤积发展的过程中,河道向单一、规顺、微弯、高滩、深槽演变。

(4)在变动回水区中淤积沿程分布的总趋向,是愈往上游淤积越少,但在靠近回水末端一段是粗沙卵石淤积区,淤积比较严重。在横向分布上,总的情况是边滩淤得多、主槽淤得少,但在发生倒槽河段原主槽将发生严重淤积。淤沙粒径的分布规律是上游粗、下游细,细颗粒主要淤在高滩上。

(5)随青河床的淤积,水位不断升高,但因淤沙覆盖原沙卵石河床的程度增大,河床糙率减小,水面比降也随之减小。蓄水位愈高,淤积量愈大,水位壅高愈多,水面比降亦愈小。

(6)蓄水位175m方案运用80年变动回水区河床接衡,运用100年基本平衡,长江九龙坡以下形成一条较好的航道,基本满足万吨级船队直达重庆九龙坡码头的要求,但现有沿江大部分码头将受到严重影响。对港口淤积造成碍航的新问题应通过优化水库调度、港口改造、航道整治和疏浚等办法加以解决。

(7)蓄水位175m方案运用100年后发生百年一退洪水时,重庆水位约为200.85±0.5m,较建库前抬高约6~7m。

(8)在改善航道条件方面,180m方案优于175m方案,在长江九龙坡以下可形成一条良好航道,完全满足万吨级船队直达九龙坡码头的要求,且大大增加万吨级船队驶抵九龙坡的天数。但由于在180m方案中增加的淤积量都是小于0.04mm的细颗粒,使边滩淤高,对现有沿江码头的影响较175m方案更为严重,需要结合港口改造和整治来解决。

(9)在175m方案中前期按低水位156m运行,其前10年长江铜锣峡以下航道较建库前有一定改善。假如运用30年,则某些关键河段的航道条件已接近建库前的严重情况。因此,低水位运行阶段不宜太长。

参考文献

1窦国仁,万声淦,陆长石.长江江津至涪陵河段水沙条件和河床演变分析.南京摘要:南京水利科学探究院,1989

2窦国仁,全沙河工模型试验的探究.科学道报,1981;(14)

3窦国仁,紊流力学,北京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GardeBJ,RajuKGR.Resistancerelationshipfroalluvialchannelflow.JoftheProcoftheAmSocofCivEng.HydraulicDivision,HY4,1966;(6)

5长江科学院.三峡工程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敏感性分析(长江三峡工程泥沙探究文集).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司,长江科学院,北京摘要: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摘要:56-72

Investigationonsedimentationinvarying

backwaterzoneofThreeGorgesproject

Abstract

三峡工程论文篇2

开发性移民方针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要对水库淹没的公私财产进行补偿的原则,即开发性移民补偿原则。

《现代汉语辞典》中对“补偿”一词的解释是:“补偿——补足(损失)”。应当说,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符合上述解释,不但补足了受淹没的公私财产的损失,而且还考虑了适当的发展。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新旧差价性补偿。

对于淹没的一栋民房、一座工厂厂房、一条公路、一座水电站等,无论其已经使用了多少年,也就是无论其新旧程度如何,在原规模、原标准的前提下,都是按一座新的建筑物进行补偿的。一座被掩没没的旧建筑物现在(实物调查时)的价值属于赔偿部分;该座旧建筑物与同样规模、同样标准的新建筑之间差价,属于补偿的部分。例如,一栋砖混结构的居民住房,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三峡枢纽工程和水库移民均采用这一价格水平)的补偿标准是每平方米185元,假如这栋房屋已经住了10年,按50年折旧现值为每平方米148元,这部分应当是赔偿;而185元与148元之间的差价,即每平方米37元应当是补助的。这样补偿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移民在新搬迁的地方按照原标准(砖混结构)、原规模(原面积),盖起一栋新的住房。

还应说明的是,对于公路(含桥梁)、输变电线路、通讯线路、港口码头等专项设施,不但要按原规模、原标准进行补偿,还要使其能够恢复原功能。比如:水库淹没了10公里山区重丘4级公路,而要恢复原功能,必须要新建12公里才行,那就按新建12公里山区重丘4级公路进行补偿。

第二种类型是适当发展性补偿。

这类补偿主要体现在对受淹城市、县城和集镇在搬迁后的新城镇的占地规模上,还体现在对新城镇用水、用电容量及设施的补偿上。凡是到过三峡库区的人们都知道,三峡库区受淹旧城镇的共同特点是,道路狭窄,房屋拥挤,人口密度大,发展余地小,人均占地一般只有25~30平方米,国家为了彻底改变三峡库区城镇的落后面貌,给予了适当的发展性补偿,即不论一座城镇原有的占地规模有多大,均在考虑了城镇人口的增长因素之后,按建设部规定的人均占地标准补偿占地规模。

《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规定的人均占地标准是:城市80平方米从,县城70平方米从,一类集镇66平方米从,二类集镇61平方米从。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据建设部统计,目前除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域较为广阔的省、自治区外,全国尚有70%的城镇还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国家让三峡库区受淹城镇在搬迁后即达到上述占地规模标准,应当说,是国家对三峡水库淹没区内城镇居民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城镇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湖北省、重庆市三峡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报告中数据统计,以8个全淹的县为例,新县城占地规模与旧县城占地规模相比,其倍数平均为2.65倍,最大的为3.23倍。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旧县城原有的占地规模,是赔偿部分;新县城比旧县城扩大的占地规模,是补助部分;而且补助部分都大于赔偿部分。

由于新县城占地规模的扩大,不论旧县城原有的用水、用电容量与设施的规模有多大,《大纲》中也都按照建设部规定的标准进行了补偿。比如:城镇居民用水量标准为:城市120升/人·日,县城和一类集镇100升/人·日;二类、三类集镇80升/人·日;城市、县城的供水普及率要达到100%;除生活用水外,还规定了工业、市政、公共建筑、不可预计等用水量的标准。城镇供电负荷标准为:生活用电,城市250瓦从,集镇150瓦/人;工业用电,根据随城镇迁建的受淹工矿企业用电量而定;市政与公共建筑用电,城市、县城按总用电量的5%~8%确定,集镇按总用电量的3%~5%确定。

按照上述用水、供电补偿标准,每座新县城都建起了现代化的自来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起了大容量的变电站和供电线网,和旧县城相比,均有了成倍的增长和长足的发展。

对新城镇的排水设施、环境卫生、消防、公共绿地、道路等,《大纲》中也都按照建设部规定的标准给予了补偿。

三峡库区第一座建成的新县城——秭归县新县城已经搬迁结束,于1998年9月28日举行了隆重、简朴的搬迁仪式。新县城道路宽阔,交通便利,高楼耸立,绿地成片,市场繁荣,俨然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城市,与狭窄拥挤破旧不堪的老县城形成鲜明的对比。新县城已成为秭归全县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余7座全迁的新县城及上百座新集镇,都在加紧建设,有的已初具规模,数十座新集镇已经基本建成。应当说,秭归县新县城是三峡库区新县城的缩影。

第三种类型是动态增长性补偿。

开发性移民与赔偿性移民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考虑了动态增长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考虑了移民的动态增长。在逐户、逐级调查到的淹没线以下实有人口的基础上,《大纲》中规定,对于农村移民人口,按1.2%的年递增率计算需要生产安置的人口;对于城镇移民人口,考虑了以下五种增长因素:1、随迁人口,因城镇搬迁而需要搬迁的而并不受淹的非农业人口,一般按受淹人口的10%计算;2、机械增长人口,按受淹人口和随迁人口之和的10%计算;3、占地人口,指新城镇建设区内的原有人口,一般根据1/1000地形图调查确定;4、自然增长人口,直接受淹非农业人口与前3种人口之和,按1.2%年递增率计算至新县城建设与搬迁完毕年;5、常住无户籍人口,指户口不在受淹旧城镇而长期(3年以上)居住在该城镇内的人口,一般按直接受淹的非农业人口与随迁人口之和的10%计算,直接受淹人口加上以上五种人口之和,来计算新城镇占地规模(面积)和基础设施建设补偿费。由此可以看出,《大纲》为城乡移民群众确实是考虑得十分周到的。三峡水库淹没线以下的直接淹没人口是84.75万人,考虑了各种增长因素后,最终动迁人口为113万人。

另一方面是考虑了移民补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因素。三峡水库移民补偿资金总额为400亿元,这是依据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测算出来的。三峡工程水库移民从1993年开始,到2009年结束,时间跨越长达17年。因此,必须考虑移民补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物价上涨因素,才能保证水库移民工作的顺利完成。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传统的做法是每隔若干年调整一次概算,这样作既不科学,也很难做到公正、合理。三峡工程对此进行了改革,水库移民和枢纽工程建设一样,都采用了“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办法来进行投资控制与管理。每年要聘请有资格的中介机构测算物价指数,再根据这一物价指数计算出测算年的动态投资与静态投资之间的差额。

三峡工程水库移民补偿资金每年的物价指数是聘请中国价格中心进行测算的,该中心本着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本着对国家、对移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在三峡库区14个区、县,对数十种商品进行价格采集,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概算权重为基础,精心测算1993~1995年三峡水库移民补偿资金物价指数,通过专家评审后,已经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1996、1997年的物价指数也即将被批准。考虑移民补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物价上涨因素,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对移民群众极端负责的精神。

要使水库移民各大类补偿投资及其总额计算的准确,关键还在于要实事求是、认真细致地搞好淹没线以下的人口和实物数量的调查,也可以说这是计算水库移民补偿性投资的基础,是执行好开发性移民补偿原则的基础。

1991年至1992年6月上旬,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四川、湖北两省和有关地(市)县政府,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要求的精度,完成了20个县(市)水库淹没线以下的人口调查和实物数量调查。实有人口的调查方法是:由调查人员根据分公安机关填发的户口册逐一入户调查,按人口登记办法当场核对并填报,由户主签字认可。农村人口按组、村、乡、区、县逐级汇总,由各级负责人签字认可,城镇人口按居民组、居委会、街道办事处、镇、县(市)逐级汇总由各级负责人签字认可。这样调查的成果是相当精确的,而且是群众认可、各级政府认可的,因此是可信的。淹没实物数量的调查大致也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的。

有了可靠的淹没线以下人口和实物数量,有了经过各方论证后得出的补偿标准,即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水库区移民各大类补偿投资额及其总额,三峡库移民补偿投资总额为400亿元(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这一补偿投资总额,不但能补偿(补足)库区移民的淹没损失和搬迁安置,还考虑了移民适当的发展。

三峡工程论文篇3

关键词:三峡通信,信息系统,网络资源,应用功能

开发为了满足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我们从施工开始前的论证准备阶段就着手规划和建设一个先进而完善的通信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现在这个系统已基本建成,经过几年实际运行和使用的考验,证明该系统的技术方案和使用功能均达到了国内同类专网的先进水平,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和施工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1三峡通信、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

(1)宜昌至三峡的数字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其中施工初期建成的微波通信是当时三峡工地对外通信的唯一手段,为解决大批施工人员进驻工地后的应急通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光纤通信由于受到路由的制约直到1997年大江截流前才建成开通。这是连结三峡工地和宜昌公司总部的两条互为备用的主干通信线路。特别是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建成不仅大大提高了通信的速率,增加了三峡通信网的容量,而且也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分别在宜昌公司总部和三峡工地建成了总容量近一万门的数字程控交换机通信系统。各交换机之间统一用数字中继线组网、网内统一编号、直拨通话。并于1997年初与宜昌电信局实现了数字光纤中继联网(DID),专网与公网之间可以直拨呼入、呼出,彻底消除了过去企业网与电信公网之间通信的瓶颈,大大提高了呼通率和通信质量。

(3)建设了800Mhz集群无线通信和一点多址微波通信网,从而为三峡工程施工现场构建了一套灵活而快捷的施工调度指挥通信系统。

(4)为适应三峡工程信息管理的需要,建立了宜昌至三峡的两套155Mbps光纤通信系统(ATM光纤通信为主通道,SDH光纤通信为热备用)和高速ATM数据交换机,实现了三峡工地和宜昌的宽带数据通信。另外在三峡和宜昌两端有近20条分枝光缆延伸至各个信息点,加上前、后方几座办公大楼内的五类结构化布线系统,构成了一个无阻塞的高速信息网络平台。网内连接了800多台计算机,它们之间通过交换式集线器(HUB)能以高达100Mbps的速度进行通信。

(5)通过宜昌公司总部至北京的卫星通信系统将我公司的计算机网与因特网相联,从而使专网内的任何计算机用户除了具有网内通信、查询、共享网内资源功能外还能访问英特网并具有因特网用户的各项功能。卫星通道的速率现在为双向128Kbps(下行192Kbps,上行64Kbps),如需要可以方便地提升至2Mbps(双向)。

2三峡通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1)对内对外的电话直拨通信。其中网内通信免费,由于专网连通了宜昌与三峡坝区,故使得三峡对宜昌市的区间通信变为市内通信,不仅大大方便了公司和三峡建设者对内对外的通信联络,而且每年可为公司节约一笔可观的通信费(区间通信比市内通信费率要高)。

(2)实现了三峡前、后方800多台计算机的联网,为三峡工程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先进而可靠的宽带网络支持平台和运行环境。

(3)由我公司与加拿大Moneco公司合作研究开发的三峡工程管理系统(TGPMS)已成功地在该网上运行,它作为大型水电工程管理软件其内容包括了三峡工程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工程设计文档资料、施工计划进度、合同文档管理、财务会计、质量安全、大型施工设备以及科研项目的共享信息资源库。它的全面使用不仅节省了工程管理的人力、物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集中体现了三峡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水平。

(4)在这个宽带数据网上还运行着notes办公事务处理系统,它包含了总公司的公文系统、电子邮件、会议通知和会议纪要、人事档案等内容。该系统在全公司和各参建单位的成功应用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办公效率,得到了普遍地欢迎和好评。

(5)网内每个用户均能通过卫星专线与因特网相连,能以较快的速度上网。享受英特网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电子邮件服务。

(6)申请注册了中国三峡总公司的域名(),在北京代表处建立了3W服务器和网站主页。可以通过In-ternet网向全世界三峡工程及其相关的各种信息。

3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开发新的服务功能

计算机信息网络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技术领域,网络带宽在不断展宽,新的应用功能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三峡通信、信息系统的网络平台虽已基本形成,而应用还远未完善。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潜力,为三峡工程的建设乃至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服务,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就不仅要继续推广已取得的应用成果,加强系统硬、软件的维护,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而且还要不断地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和增值业务。

3.1加强三峡网站的建设管理,使之成为宣传三峡工程的第三大新闻媒体

利用三峡网站在因特网上适时三峡工程的建设成果和与之有关的信息是向全国及全世界宣传三峡最快捷、最方便的途径和手段。因为它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覆盖范围广。这是一般报刊杂志所不能比拟的。但现在的三峡网站一是布局设置不太合理,二是管理力量薄弱,所以信息较少,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形式也不够灵活新颖。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建议该网站的日常业务包括信息、资料的采访、编辑和录入,网页制作、更新等划归新闻中心管理,而信息中心则负责网站的技术支持。这样就把三峡工程的报刊、杂志和网站作为三大新闻媒体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统一管理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鉴于目前北京和宜昌还没有专用通信线路,故需要在宜昌另建一台3W服务器及相应的连接设备和软件,而将北京的3W服务器作为数据备份。上网内容要作到全面、准确、实时,要定时更新。以增加它的新闻性和可读性,也就增加了宣传效果。

3.2开发专网IP电话业务

IP电话是因特网和电话交换机相结合的—项全新的应用成果。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节省电话费。根据现在的国家政策,在企业专网内部开通IP电话业务是允许的。三峡通信、信息网不仅已与电信公众网联网,而月也已通过吉通网络公司的金桥网与国际瓦联网联通,这为开通IP电话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1)1P电话系统在三峡信息网的构成

由此图可以看出,在现有设备配置情况下,为了使我公司和三峡工地的用户都能打IP电话,只需增加少量设备。

(a)电话网关

电话网关是实现IP电话的最关键的设备,通过它把模拟话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变换为可以在因特网上传输的数据包。此外它还能提供路由器功能、优先级别限制功能等。根据不同要求,安装时需对电话网关进行内存升级、更新路由器操作系统IOS.电话网关的联网调试包括设定IP地址、设置H.323网关参数、配置计费命令等。由于IP电话语音数据流对实时性要求很高,为了防止上网计算机数据流对语音数据流的影响,必需在电话网关上将语音数据流的优先级设置为高于计算器数据流的优先级。

(b)电话网关与电话交换机的接口

电话网关可直接与交换机的数字中继板相接。根据话务量大小可按30路(一块E1板)或60路(两块E1板)数字中继线配置。并在交换机上进行软件设置,定义IP电话的路由号(例如设为“10”),这样用户拨“0”就是通过公用电信网打市话和长途电话,拨“10”就是通过因特网打国内或国际长途电话。当然交换机的计费软件也得进行相应的定义,调整相应IP路由的费率。这样只是在交换机上增加了一条出口路由,故交换机原有的功能完全不受影响。

(c)增加三峡专网与国际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带宽

为了节约上英特网的信号带宽,语音数据要经过数据压缩处理,将每路64K的语音数据压缩为4K左右的数据,因此有30路中继线的IP电话系统需占用128K的上网带宽,且这个通道只用于国际和国内的出中继通话业务,市话和入中继通话仍通过电信公网的中继线进行。总之可以根据经济、适用的原则灵活配置中继线数量和上网带宽。

(2)IP电话经济性分析

由此可见,两者平均价格差为62%,也就是说IP电话话费只为公网话费的38%.根据我公司2000年上半年电话费单统计,国际、国内长途话费为121.5万元(推算全年长途话费是243万元)。如果开通了IP电话业务,则一年少付通信费150万元。扣除因特网信道租费每年为24万元(128K)。则实际每年可节约话费120万元以上。可见它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3.3工地监视实时图像在网上的传输和查阅

前面已经提到,三峡信息网内主干线路传输速率已达155Mbps,不久还将建设622M甚至更快的三峡永久光纤通信网,局网内到桌面速率达100Mbps.是一个可以进行双向多媒体信号传输的高速数据网络平台。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在网上能够查看的信息较少,另外也还有一些部门的信息资源,例如物资部的散装水泥/粉煤灰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部的公共工程信息系统、工地图像监视系统等未能进入信息主网。如能将这些信息特别是图像信息纳入到公司的主网中,则不仅可以丰富公司信息网的使用功能,提高其使用效率,而且能把三峡工程的建设、管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下面主要介绍大坝监视活动图像在网上传输和查看的方案。

现在工地图像监视系统有两套。一套是模拟图像监视系统,已接入有线电视网;另一套是数字图像监视系统,主要用于大型施工机械如塔带机等的安全监视,(当然也可方便地用于大坝浇筑现场监视,将来还可用于船闸闸门及以电站机组运行的监控)。它共有八台摄像机,分别用微波或视频电缆将摄像机的图像信号传输至集中监控室进行图像的模/数变换、压缩、存储、显示。它采用了高性能多媒体监控平台,集高速矩阵切换、硬盘图像存储和防盗报警等功能于一身。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在监控中心显示器上有八个画面,显示八路彩色实时活动图像(可以扩充至16路实时画面)。一点监视八点,并可分别对摄像机进行控制;

(2)中心在监视的同时可硬盘录像和检索回放。基本配置可以记录一周的活动图像信息,增加硬盘容量可记录更长时间的信息;

(3)NT28套件(高速视、音频采集/压缩卡+高速PCI网卡),适用于LAN/WAN中多点对多点的视频监控。支持TCP/IP标准通信协议;

(4)视频采集格式为MPEG-1,视频采集速率256K~3Mbps,具有实时图像变化监测功能,利用画面运动补偿的原理,既能压缩带宽,又不影响画面质量(清晰度);

根据设计要求,该图像监视系统应能具备网上传输功能。只要在网上各计算机内装入多媒体软件就可在办公室计算机上观看施工现场实时活动图像。

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计算机网和监控中心之间的传输通道及接口界面。原来已规划并架设了一条光缆到覃家坨变电站,只要再架设一条2km左右的连结光缆即可解决。系统的软件设计则要配置一套多媒体软件包,使显示器上增加一个图像查询栏,点击查询栏内摄像机编号或所在位置名称即可选择你所需要的一路图像进行观察。通过查询回放还可查看过去一周甚至一个月内某个施工位置的任意时段的图像,这对于分析施工质量及安全事故是非常有用的。

三峡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三峡工程,FOXPRO,应用,经验

三峡工程是世界级的巨型工程,专业门类多、技术复杂、信息管理工作量巨大,必须使用MIS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统计、分析、制表。目前,参建各单位的MIS系统相继投入运行,如长江三峡工程开发公司的TGPMIS系统、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三峡建设承包公司的“施工档案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功能较强、涉及面较广,但不可能覆盖信息管理的方方面画,还需要桌面数据库系统来补充。由于桌面数据库的简单易学,因而有着巨大的用户群。用桌面数据库开发出功能较强的系统也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如1995~1997年三峡工地使用的“统计系统”、国家电力公司开发的概预算软件等。

在桌面数据库方面,几年来,我们先后用FOXBASE、FOXPRO编制了《工资管理系统》、《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程序》、《工程支付管理系统》、《文档管理系统》、《混凝土强度统计分析程序》等小型桌面系统。在编程过程中,经历了从低级平台(DBASE)到高级平台(FOXPRO)、从字符界面(DOS)到图形用户界面(WINDOWS)的转化,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应用经验。如:在WINDOWS中继续使用“字符型报表”、充分利用BROWSE快速制作录入界面、利用“表达式生成器”建立查询、利用FOXGRAPH建立直观的柱状图、饼图等等。

1项目管理器

项目管理器引入项目概念后,使开发人员从应用系统中各类文件繁琐的管理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模块开发:项目管理器有如下优点:(1)只要将应用系统的主控模块(通常是菜单)放入项目管理器中,在生成项目时,能将应用系统中几乎所有的文件都纳入其中,方便程序模块的修改、调试;(2)通过其可以方便地创建可执行文件,并且在编译时具有自动更新项目中各组成部分的版本的功能。

在使用项目管理器时应注意:(1)尽可能地使用“原”文件(MNX、SCX等),而不使用由生成器转换以后的程序文件(MPR、SPR等),以便在菜单、屏幕等更新后,执行项目管理器中的“BUILD”按钮时能自动作相应的转换;在程序中调用菜单或屏幕时,调用扩展名为MPX或SPX的文件而不是扩展名为MPR或SPR的文件。(2)若一个应用中的大部分模块都已定型,只是个别模块在使用中变化。如我们编制的《工资管理系统》中的统计模块,该模块的修改(二次开发)较简单,系统的使用人员也可以胜任。这要求在编译的可执行文件中不含该模块,实现的方法是:利用FOXPRO“PROJECT”菜单中的“EXCLUDE”菜单条对项目管理器中的该模块作标记,然后执行“PROJECT”菜单中的“PACK”功能,再重新编译项目即可。外部模块是FXP类型的文件,在安装时,注意将外部模块文件放在应用系统EXE文件所在的目录中。

2FOXPRO程序的龙头——菜单

程序通常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可以通过屏幕中排列的一系列按钮等对象来调用这些模块,但通常用菜单将各功能模块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为此,我们用DELPHI编制了这种菜单的自动生成器。

FOXPRO中提供了与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一致的条形菜单、弹出菜单,并提供了相应的自动生成工具(GENMENU.FXP)。这种菜单的特点是:菜单容许是多层次的;运行时菜单可以动态变化;功能模块可以直接含在菜单中,使得由一个菜单程序构成一个应用系统成为可能;可以直接使用一些通用功能,如新建文件、复制、粘贴等。这种形式的菜单,初次使用时往往会产生只运行一次就退出菜单的情况,可以用以下的办法解决:

(1)在菜单开始(SETUP)代码最后加入如图1所示循环起始语句:

dowhile.t.

(2)菜单的清楚(CLEANUP)代码如下所示:

readvalid.f.

enddo

(3)退出菜单程序的代码如下所示:

closedatabase

clearall

setsysmenutodefault

cancel

应用系统中常常要用应用的名称代替FOXPROW主窗口中的标题“microsoftfoxprow”,实现方法是在菜单开始(SETUP)代码的前面加入类似如下所示代码:

modifywindowscreenat4,6size36,147;

title“物资材料管理程序”

font“mssansserif”,8floatcloseminimize

movewindowscreencenter

zoomwindowscreenmax

FOXBASE的下拉菜单(meunbar.……readmenuto)是一种单任务性质的,在执行一个具体的模块时,菜单隐去,控制权在所执行的模块,不会发生模块的重复执行。而FOXPRO的条形菜单具有多任务的性质,同一模块,可重复执行,有时需要利用这一功能,但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的,这是因为同一模块或同时活动的多个模块经常处理的是同一类数据库或表,这样可能会因产生冲突而出错。因此,通常要求在执行一个模块时,不容许使用相同数据库文件的其他模块执行。这可以通过在菜单开始(SETUP)代码引入若干逻辑型内存变量,在菜单条中使用SKIP属性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模块之间产生关联。

3应用程序的信息输入

(1)屏幕生成器

屏幕和菜单类似,都有开始(SETUP)、清除(CLEANUP)两个代码段,通过他们可以设置相应的环境或在屏幕(或菜单)退出时恢复环境。虽可以通过屏幕生成器中的“ENVIRON-MEXT”按钮中的“SAVE”功能保存开发时的环境,但此功能有限,不便于进行复杂的设置,且其保存的开发时的环境可能与运行时不同,导致程序运行时出错。所以,建议编程人员不要用此功能,而使用前者。

屏幕中编写代码时,有两个层次,即屏幕层和屏幕中的对象层。通常的处理均可在对象层次中解决。屏幕层次中通常只使用开始(SETUP)、清除(CLEANUP)两个代码段,其他的代码段通常在多窗体、多屏幕中用到。在对象层次中,通常也只需要编写“VALID”代码。

(2)功能强大的BROWSE

使用过EXCEL的人都习惯对纵横表进行操作,这样操作直观、自然。在FOXPROW中,用BROWSE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若要用BROWSE对表进行任意操作,用下面简单的命令即可:

use

browsetitle

这样的操作,表中的数据是不安全的,有必要对表的浏览操作加以限制。如在BROWSE命令中有选择性的加入NODE-LETE、NOAPPEND、NOMODIFY,就可以对“加删除标志”或“追加记录”或“修改记录”加以限制。

borwsetitilenodeletenoappendnomodity

(注:这条命令只能显示表的内容,不容许对表进行修改)

有时,表的字段名是西文字段名,或虽是中文字段,但表达的意思不易理解时,在浏览时需要给出易于识别的表头,这时就需要使用“:H=”的字段名修饰如下所示:

browsefieldname:h=“姓名”

(注:这里name是西文字段名,在显示时用“姓名”替换)

在BROWSE命令中加入NOMODIFY将锁定所有的字段,不容许修改。但通常的情况只要求锁定关键字段、关联字段,这时就不能用NOMODIFY,而要用“:W=.F.”字段名修饰功能。如下所示:

browsefieldname:h=“姓名”:w=.f.,

basic:h=“BASIC成绩”

(注:name字段不让修改

BROWSE的功能非常强大,读者可参看BROWSE的帮助提示。灵活应用BROWSE的子句以及一些修饰功能,可以实现极其强大的数据库的录入、编辑、修改功能。

4应用程序的检索的实现

(1)按例关系查询

在开发环境或命令环境中,进行查询采用功能强大的RQBE是最优的选择,用他建立单表或多表查询均比较简单,介绍这方面内容的资料较多,在此,限于篇幅,不再赘述。由于在运行库中未集成RQBE特性,在开发应用时,请不要包含该特性。但用RQBE功能生成的SQL语句可用于应用系统中,减少编制查询模块占用的时间。将SQL语句中的字句的内容设置成变量,用“宏替换”功能可以构成某种程度上的通用查询模块。

(2)表达式生成器

在运行时能用表达式生成器(调用方法是GETEXPRTO)生成过滤条件,将查询的记录过滤出来,在浏览窗口或报表中显示输出。

(3)定制查询屏幕

按例关系查询以及表达式生成器均需要用户有一定的FOXPRO运用基础。对于普通用户,需要构造出傻瓜是样的查询屏幕,用户填几个字符串或数值等,就可以找出相应的记录。

5应用程序的结果输出

(1)BROWSE

BROWSE功能强大,即既可用于信息的录入,又可作为信息输出的载体。

(2)报表

FOXPRO的报表与FOXBASE中的报表相比增加了表格线的功能,更符合中文报表的习惯,制作报表较方便。但报表中的对象的定位稍显麻烦,编制—个报表所花的时间较多,并且,所定制的报表是相刘于某种大小的纸张的,纸张大小改变后不能自适应。

在FOXBASE以及在DOS下的FOXPRO中,要打印报表,通常是用“@.……SAY.……”语句编制程序实现,所生成的报表为文字型的报表。这种报表可以直接送往打印机输出,也可以存入一文本文件中,经其他字处理程序处理后输出。在早期,编制程序生成报表是非常麻烦的,系统开发中,大量的时间是用来编制报表程序。为了加快报表程序的编制,我们在实践中用DELPHI编制了自动生字符报表程序的工具。这些工具中,既有简单报表的快速生成接口,也有生成复杂纵横表头报表程序的工具。

由于CCED2000使得在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输出字符型的报表非常方便,并且用我们自己的工具生成文字制表符型的报表的速度要比FOXPRO生成的图形报表的速度快得多,所以即便是现在,我们大量的报表仍采用的是字符型的报表。若文字报表已存入文件AUTOPRN.PRN中,用CCED2000打开文字报表的方法如下所示:

filename=sys(5)+sys(2003)+“\autoprn.prn”

runc:\cced2000\cced2000&filename

(3)图表

在FOXPROW中,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生成柱状图、饼图等图表。方法是用COPY命令将图表中要用到的字段复制到一个临时数据库中,然后调用FOXGRAPH向导即可。例如数据库ABC.DBF中含有“月份”、“产值”等10个字段,要求用“月份”、“产值”字段的值生成一柱状图。完成要求所需的代码如下所示:

useabc

copytotemp.dbffield月份,产值

usetemp

do(-foxgraph)

(4)用EXCEL生成报表

EXCEL可以直接打开FOXPROW2.5B的数据库进行后处理。要在FOXPRO中能调用EXCEL,要求在DOS的PATH路径中有EXCEL的搜索路径。例如用EXCEL打开数据库ABC.DBF(要求在FOXPRO中,先关闭该数据库)的代码如下:

filename=sys(5)+sys(2003)+“\abc.dbf”

runexcel&filename

三峡工程论文篇5

1.1规划定位

在工程建设完成以后,根据坝区发展的需要,其功能定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竣工,未来工程管理区在保留一小部分管理和服务配套功能的基础上,还将更多地承担旅游接待、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和会议培训等功能,全方位提升坝区的功能。

1.2规划思路

规划在优化和完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原有的生产发电功能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功能和生态景观功能,吸引游客驻留,将其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现代水电基地、生态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展示培训基地及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发挥其生产保障、培训会议、旅游科普和休闲娱乐的综合效益。

1.3规划策略

(1)策略一:保护工业遗产,突出水电文化。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水电事业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标志性工程,从侧面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效,其建设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类工业遗址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价值,在规划建设中应突出对工业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2)策略二:完善配套设施,满足发展需要。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区主要为三峡的各项施工建设提供生活配套设施,现在工程的建设已基本结束,未来工程管理区还将承担各类旅游接待、会议培训等功能。同时,由于管理区内部分建筑建设年代较早,建筑质量较差,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坝区发展的需要,所以急需完善管理区内的各项配套设施。

(3)策略三:融入“绿色、低碳”的开发理念,恢复生态环境。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未来的规划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恢复生态环境。

2规划内容

2.1城市设计与风貌更新

(1)空间结构。规划将三峡坝区分为左岸片区和右岸片区两部分,并以大坝为核心,结合现状功能,合理调整坝区两岸片区的空间结构,形成“一环、两带、五区、八核、多点”的空间布局,打造眺江生态园、三峡水电博物馆、酒店群、水电培训中心和体育公园等节点,并通过合理的交通流线将左岸片区与右岸片区串联起来,形成环状功能流线(图1)。

(2)功能布局。根据现状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左岸片区与右岸片区在功能上也有一定的区分:左岸片区作为三峡坝区的入口区域,对进入三峡坝区的游客起着重要的分流与集散作用,规划将交通换乘中心人流量较大的商业设施、医院、体育馆及经济商务酒店等服务配套设施布置在左岸片区(图2);右岸片区主要为功能复合型区域,与左岸片区的功能适当进行区分,主要包含教育培训、会议接待、休闲游憩和参观游览等功能。

(3)风貌更新。三峡坝区现有建筑主要集中在左岸片区,多建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建筑比较陈旧,也无明显风貌特色。规划充分考虑三峡大坝主体及周边村镇的建筑风貌,融入三峡水利工程元素和当地文化元素,确定坝区建筑风貌主要为带有中式韵味的现代风格,同时兼具水电文化特色及地域文化特色。坝区内除了酒店、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以外,其他建筑风格形式相对统一,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建筑风貌。结合现状建筑,规划对其立面和屋顶进行改造,并添加材质,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三峡大坝主体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使规划区内的建筑风格与形式相对统一,以保持规划区内建筑风貌的整体性,达到融景、透绿的目的(表1)。

2.2旅游体系规划

(1)旅游产品开发。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宏伟工程本身就对游客具有天然吸引力,再加上依托三峡品牌,使库区旅游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三峡库区还将出现更多可供旅游开发的湖泊、岛屿等新的资源,“高峡平湖”的新形象已经在业内逐步树立起来[2]。为了发挥三峡坝区及其周边的旅游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三峡坝区的价值,进行系统的旅游开发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旅游趋势的逐渐形成,三峡坝区旅游业应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细分市场,根据自身资源条件设计、开发和销售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及联合促销等创造条件。在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的同时,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旅游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三峡坝区旅游产品的结构,提高三峡坝区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规划重点提出“泛博物馆”和“大旅游区”的概念。“泛博物馆”主要以参观游览大坝为特色,结合博物馆、多处工业遗址公园和截流公园,打造一个具有浓郁水电文化气息的水电泛博物馆。“大旅游区”在整合坝区自身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上溯奉节白帝城,下至宜昌葛洲坝,打造片区式的发展格局,突出坝区旅游中心集散地的作用,构建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以大坝为核心,设置三峡水电博物馆、演艺中心和珍稀鱼类保护中心等,提升坝区旅游的综合吸引力;同时,结合现状自然山体和环境,打造截流公园、坛子岭公园和185观景台等景点,与大坝形成视线通廊,使游客能便利地观察到作为旅游核心景点的三峡大坝。围绕大坝组织环形旅游游线,将坝区两岸景点串联起来,构建由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项目组成的复合立体的旅游体系,提升坝区对游客的吸引力。

(2)三峡文化特色提升。三峡地区跨越重庆、湖北两地,素有“川鄂咽喉”之称。一方面,这里山高坡陡、地势险峻、景观雄奇,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游人到此探险猎奇、游憩赏景;另一方面,历史上的三峡地区作为连接巴蜀与湖广的交通枢纽,不仅长期成为东西移民的主要通道,更是巴、楚、蜀及中原各个民族交融的区域,各种异质文化在此交流、碰撞、融合与涵化,文化的多元性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水位的上升对坝区内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为推动坝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以生态园林建设为主题,开展了截流公园和坛子岭眺江公园等园林工程,改善了坝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注重恢复与保持长江两岸的水土。此外,在建设中尽量避免地形改造,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品种,合理配置植物景观,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

3结语

三峡工程论文篇6

三峡工程,一直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社会各界对三峡工程的认知和评价,形成了三峡工程公共形象。由于三峡工程的复杂性,三峡工程公共形象似乎是一个“多棱镜”、“万花筒”,莫衷一是。“民族工程”、“劣等工程”、“‘灾星’工程”、“‘权力’工程”,不一而足。三峡工程公共形象始终处于一种变动、被“遮蔽”的状态。

“(他者)形象的塑造虽然包含着塑造者的想象和欲望的折射,但又非不顾社会现实基础的纯粹想象之物,而且社会基础还影响着形象塑造者的视角,影响着对待他者的态度和评价。”“形象作为一种文化隐喻或象征,是对某种缺席的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想象性、随意性表现,其中混杂着认识的与情感的、意识的与无意识的、客观的与主观的、个人的与社会的内容。”(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而认同又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弗洛伊德语)。看来,社会对三峡工程的认同还有很大的距离。江河时空格局的改变、恢复、平衡,社会秩序的重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短时期内三峡工程公共形象得到改变是不现实的。三峡工程公共形象建构,过于乐观抑或过于悲观都是不可取的。

正确认识不同语境下三峡工程公共形象,是建构三峡工程公共形象的前提和基础。将三峡工程公共形象生成的不同历史背景、话语体系、主要表现形态等基本问题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是非常必要的。

一 三峡工程与民族工程、民生工程的形象定位

中国历史上,堪称民族工程者并不多见。民族工程具有一些特质。其最根本的是,不管哪种政治派别在关涉民族和国家问题上,始终具有一些显著的共同性。三峡工程作为“民族工程”、“民生工程”,其最重要之点就在于它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著名新闻记者卢跃刚认为:“三峡问题不是个简单的对错问题,不是简单地技术分析利益的问题,需要将三峡工程放到现代化的背景下,放到三峡的历史背景下,放到中国社会特殊的体制背景下来看,才可能看清楚。”

1919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由宜昌而上,……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30至40年代,国民政府也曾着手三峡工程的勘测设计准备。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6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曾考虑分级开发或分期开发方案,想缩小规模争取上马。70年代初先建下游的葛洲坝工程,想以此促进三峡工程上马。80年代初提出150米的低坝方案。后经过重新论证,最终确定为现在175米中坝方案。

显然,不能把三峡工程仅简单看成一个水利工程,也不能简单地仅从某一个历史阶段来认识这项工程。三峡工程不仅关涉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更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休戚相关。三峡工程的背后深刻地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国共两党之所以都钟情于三峡工程,原因也就在这里。因之我们可以说,三峡工程,是一定政治、经济、技术条件下,中华民族治理长江的必然选择,是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治江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水利工程思想、水利工程科技、水利工程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中华民族治理长江的里程碑。长江中下游水患,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千百年来,根治长江水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一项伟大的政治工程,是一项伟大的民族工程和民心工程。

三峡工程作为民族工程、民生工程的公共形象,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这种形象贯穿于三峡工程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建设管理、综合效益发挥和科学运行的全过程。这种形象体现了三峡工程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符合历史与现实条件,具有科学性,应该是三峡工程科学发展和社会认识的主线与基调。

当然,此种形象还需要向纵深开掘,向历史细节探寻,将视野和触觉延伸到全世界,体现国际视野。治水,是一个历史话题,也是一个国际话题。在治水与治国语境下,不同国家治水的模式如何,工程与国家、社会,工程与科技等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建构,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释,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和规律性。而不是依靠历史进行印证式的说明。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更宏大的历史视野、更开阔的历史场景来认识三峡工程的历史地位及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将三峡工程与世界其他大坝联系起来、对照起来,而不是就三峡工程谈三峡工程,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二 “三门峡工程”、“阿斯旺大坝”与三峡工程公共形象

“三门峡工程”、“阿斯旺大坝”一直被视为水电工程建设中最为失败的典型例子,但是在网上,也总有不少人将其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

针对三门峡工程,我国著名水电专家潘家铮院士指出:“三门峡的历史非常曲折。当初的规划无疑未实现,原因是对黄河水沙运行规律认识不足,提出蓄水拦沙的治黄方略,搞高坝水库,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过于乐观,对综合利用要求急于求成,对移民工作的艰巨性也估计不足,以至造成失误,被迫进行两次改建,教训是巨大的。”三门峡的教训是深刻的。一是对自然规律研究和认识不够,造成对决策对象没有完全弄清楚的前提下就盲目建库。二是政治对科学的干预,反对意见遭到压制。政治决策,在那个年代,尤其是1955年之后,开始成为凌驾一切的价值与利益,削弱了技术论证上的科学氛围与严谨态度。虽然水利枢纽在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大跃进”尚未正式拉开帷幕,但公共工程的“高大全”方案、“大上快上”思维,本着不可辜负这个时代的豪情喷涌而出,已经征服了众人。

潘院士说:“通过三门峡工程的反复,我们对‘治黄’从认识水平到科技水平都有极大的提高。例如,整治含沙河流的基本思路,水库如何能保持长期运行,蓄清排浑调水调沙合理运行方式的实践,库区泥沙冲淤的规律等等。泥沙学科从泥沙运行的基本理论、模型试验技术、数学计算理论和方法、异重流排沙等以及高含沙的水力发电问题也都有了迅速发展。这为中国人民继续整治大江大河带来无比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潘院士谈到的这些历史与进步,可能是许多人没有能够认识到的。也可以这样讲,正是因为三门峡问题的出现,才更加引起了三峡工程论证、决策时期对泥沙问题的高度重视与研究,为不同意见提供充分表达的渠道和场所。

埃及阿斯旺大坝的“恶名”主要来自以下原因。第一,政治偏见。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并成功反抗了英法入侵,西方国家因此拒绝支援修建阿斯旺大坝。而埃及政府援请苏联去设计和修建,也为西方世界所不快。西方强大的舆论机器大肆鼓噪阿斯旺大坝的不利影响,给阿斯旺大坝“添黑加污”,制造“恶名”,影响了国际社会对阿斯旺大坝的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第二,诋毁宣传的影响。诋毁水坝的宣传,很容易在某些西方人士中产生共鸣。在他们看来,尼罗河是一条神性的神圣之河,全面改变尼罗河的面貌,拦阻泥沙,调节径流,消灭洪水……这不仅是对古老神话的亵渎,也是对上帝旨意的违抗。神秘主义思想在西方世界根深蒂固。社会大众,并不对建坝持有恶感,但他们相信西方报道的“客观”、“公正”。在“拟态环境”下,舆论被误导了。第三,水坝本身带来的影响。建水坝会带来有形无形、有深有

浅、有直接有间接、有长远有短期的影响,但是,人们总是带来一种高期望值。当高期望值与现实发生矛盾之时,也就是情绪爆发之时。

“(三峡工程的)舆论(注:舆论是公共形象最直接的反映)的形成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规律可循,其形成和消长与当今社会利益分配、社会心理演变、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矛盾激化等因素密不可分。”(尹鸿伟《三峡工程再成舆论热点》)将三门峡、阿斯旺大坝与三峡工程对照起来,将三峡工程的负面影响与之等同起来,此种形象建构的社会基础、心理基础是三门峡、阿斯旺大坝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心理阴影以及将两大工程加诸于三峡工程的“集体无意识”,还有就是一些反坝人士有意而为之的结果。

三 特大自然灾害与三峡工程公共形象

最近几年,长江流域频频发生极端自然灾害。无论是旱灾、洪灾、雪灾还是地震,总有一些人将矛头直指三峡工程。这些联系是否具有科学性,是三峡工程公共形象认识的根本。这里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大坝与气候,三峡工程对气候有多大改变?第二,大坝与地震,三峡工程是否能诱发8级以上地震?

2011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百年一遇的干旱。在此之前,还有重庆大旱、洪灾,西南大旱等。所以,一时间关于三峡工程改变气候的“舆论狂潮”不一而足。

在三峡工程兴建之前,四川松潘曾发生8级地震,建设过程中2008年又发生了汶川地震。无论是松潘地震,还是汶川地震,都已经证明龙门山断裂带是地震活跃带,与三峡工程并无关系。

将这些特大自然灾害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背后的深层原因还在于公众认知层面。长期以来,我国有些忽视科技素养、工程素养的教育,科学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也处于缺失状态,公民科学素养缺失必然导致对自然现象的成因“胡乱归因”。外界一有“风吹草动”,社会立刻变得“惊若寒蝉”。古代社会,人们对自然认识不足,就从神话中寻求力量,从迷信中生成敬畏。整个社会对自然认知不足,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社会“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同时又加剧对科学的不信任,进而又会进一步加剧其内在矛盾。社会一旦进入这个认知的“怪圈”,即便是高层次的知识阶层也会慢慢失去理性、“随波逐流”。

如何面对一个“恶意”生长的世界?三峡工程公共形象既涉及到实践范畴,也涉及到认识和观念范畴。大坝与地震、大坝与气候,是国际水利水电学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实际上,世界上还没有哪一座水库造成特大地震,也还没有哪一座大坝改变了大气环流。况且,从坝高来说,三峡工程在世界高坝中处于24位。水库库容也不算很大。大坝与地震、大坝与气候问题,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的问题,需要有持续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论证。科学问题在大众化社会容易被简单化、情绪化和极端化,一定程度上还可能政治化。此种形象不仅是极端自然灾害在三峡工程接近完建阶段频频发生,还有媒体的“集体无意识”。而媒体策划一些“无中生有”、“子虚乌有”的毫无科学依据的报道,则是科学素养和道德责任的双重缺失。一些媒体有意无意将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记者在提问时采取一种诱导的方式,预设前提,将干旱、洪灾、地震加诸三峡工程,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媒体是如何采用这种逻辑进行议题设置的呢?约翰·汉尼根(john hannigan)在《环境社会学》一书中集中探讨了环境话语体系的建构特征和社会型塑方式。环境议题和有关环境的持续性争论中,媒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简言之,即媒体对一些问题给予集中强调,或者将之不相干的事物进行比照、联系,最终将公众引进媒介议程。这一点,在特大自然灾害与三峡工程等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自然灾害等议题之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四 “权力的奴婢”与三峡工程公共形象

有人把三峡工程看作是“权力的奴婢”。这里存在如何认识工程与民主关系的问题。三峡工程首先是科学问题。我国著名记者卢跃刚认为“治水问题在中国是直接关于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最开始的反建派里,就有人担心三峡建设周期很长,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牵涉因素复杂,而体制运行效率太低,决策不透明,大型工程建设中常见的管理不善,浪费、建设质量差等。项目太大了,很难监督,容易失控。”三峡工程决策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型水利工程中的矛盾和问题高发期。人们对三峡工程的意见和忧虑,与这种客观背景有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同样,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三峡工程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不免忧虑和担心。而这种忧虑和担心靠当时的体制是难以解决的。

如何科学决策是摆在新中国领导人面前的重大问题。无论是“林李之争”(林一山、李锐围绕三峡工程的辩论),还是因三门峡工程而声名鹊起的黄万里先生,也先后对三峡工程提出不同意见。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峡工程也再度进行“重新论证”,我们都可以看出三峡工程漫长决策的审慎性、艰巨性。

三峡工程是“权力的奴婢”,此种形象曲解了三峡工程科学化民主化的科学内涵,对于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技术民主、什么是精英民主、什么是专家民主、什么是公众参与等基本问题存在认识上的偏颇,从而导致认识上的片面性。这里存在两个最核心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三峡工程决策过程中一般公众参与的缺失?一般公众参与的缺失,是否意味着缺乏民主?二是如何看待反对意见?反对意见是否被压制?对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上述两个重大问题。

第一,三峡工程是政治精英和科技精英互动的结果,一般社会公众参与决策过程缺失,这是整个决策论证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正因为三峡工程是政治精英和科技精英互动的结果,老百姓决策参与的主体地位缺失,导致了当前舆论的强烈反弹。”像三峡工程这样一个复杂而专业的工程问题,如何让老百姓参与到决策中来是一项政治难题。

针对三峡工程决策中的民主问题,不能使用简单化的思维来考虑。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皮特在《技术思考——技术哲学的基础》一书中专门提出了“技术、民主与变革”的关系问题。针对“技术是对民主的威胁”之主张,他强调:“我们需要有相应的民主化标准”、“技术对民主构成威胁这种观点使人难以理解。首先是民主自身的核心概念之中存在着大量难解之题。无论问题是否存在,它都难以理解在一个政治体系当中,还有什么比民主自身内在的不一致更能使它受到威胁。”约瑟夫·皮特认为:“如果改善人类命运的努力被破坏了,或为了实现进一步的目标而改进工具以求发展的努力也被破坏了,或者这两种努力都被破坏了,那么就危及到了我们未来改善人类命运的能力。”约瑟夫·皮特最后指出,“在保护民主的名义下,我们却偏偏将民主破坏了”“没有简单化的技术,也没有简单化的科学,更没有简单化的民主”。由此观之,只有在具体的情形中,当人们理解了一个特殊的创新是如何挑战了一种具体的价值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明白威胁的本义是什么。因此,泛泛地谈论技术和民主、工程和民主,几乎不会阐明任何问题。有学者强调,在西方,类似三峡工程这样非常专业的论证决策强调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社会公众参与,那么,中国是否可以呢?如何理解公众参与在三峡工程决策中的地位、条件、机制,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还是一个顶层制度

设计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三峡工程决策对推动我们重大工程项目决策体制、机制以及三峡工程决策体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反对意见推动了三峡工程决策论证的深度和广度,使三峡工程决策更加优化,为三峡工程决策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民主基础(民意基础)和政治基础。“林李之争”奠定了成都会议上重大决议的出台,“高坝低坝之争”推动重新论证。反对意见的巨大贡献和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值得珍视的。当前,争论的焦点,依然没有超越80年代重新论证时期所提出的各种看法和主张。

三峡工程民主决策表现出怎样的独特性?其独特性很难用一般普适性的理论进行解释。三峡工程决策过程对我国决策体制有哪些理论上的突破和贡献,对我国民主决策有哪些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于此种问题,我们需要警惕一些人将三峡工程的负面影响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事实上,三峡工程负面影响与三峡工程决策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三峡工程负面影响不是由于三峡工程决策不科学不民主的结果。相反,三峡工程决策过程中高度重视三峡工程不利影响,最终经过近40年的漫长论证才得出“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的结论。不能因为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就否定三峡工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将三峡工程的负面影响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主要是借助三峡工程来映射共产党的决策体制。一是对共产党体制下的决策不信任。二是对权威进行消解,否定或不承认科学的存在。这是一种科学虚无主义的表现。也是后现代主义中的政治心理。

五 “诗意的想象”与三峡工程公共形象

文学是最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三峡,如诗如画。三峡,是诗意栖居的地方。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千古名篇。这些名篇所能展现的,不仅有自然的各种外在特征,而且有人与自然互动时产生的精神的、内在的感受。三峡文学,当属于生态文学的范畴。它艺术地向人们展示自然的奥秘和神奇,使人产生强大的内心震撼,从而受到教育,而这一点恰恰是科学或其他手段难以做到的。

著名生物学家法布尔在《昆虫记》中也质疑科学方法的局限性,他说:“科学向我们讲述它们的距离,它们的速度,它们的质量,它们的体积;科学将铺天盖地的数字向我们压来,以无数、无垠和无止境,把我们惊得目瞪口呆。然而,科学却怎么地感动不了我们一丝真情。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科学缺少那伟大的奥秘,也就是生命的奥秘。”当三峡工程改变了长江格局的时候,三峡工程公共形象又该如何得到社会认同呢?

“文学是人学。”三峡文化研究者吴卫华先生曾统计:自20世纪30、40年代伊始,陆续有一些电影与三峡产生了某种特定的联系。逼近20世纪末的90年代,有关三峡地域的影视创作一时蔚为大观,总数量达数百部(集)之多。“三峡题材的影视作品是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相遇合的产物,作为一种崭新的审美文化,它以镜像的方式和多样化的创作形态丰富了三峡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三峡及其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构成了三峡地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当代人心目中的三峡是经过千百年诗词歌赋熏染了的奇山异水。三峡雄浑、壮烈、瑰丽、神秘、浪漫,已成为中国文化一个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符号——充满野性、力量的悲壮美在这里得到最为集中的体现。国人因之向往三峡,三峡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现在,仍有不少人留恋昔日三峡那激流之奔腾、纤夫之彪悍、木船帆影、神秘野性……

三峡工程,横空出世。因之而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的社会心理。现在三峡已是高峡平湖,静若处子,雄奇一变而为秀美,随着旅游的便利,其神秘感也在逐渐消失。

当下,三峡以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古老的文化积淀与现代工业文明的伟大壮举而享誉海内外。由于葛洲坝、隔河岩、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区域的自然形态发生一定程度的改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如何真正和谐统一,值得深思。

三峡工程论文篇7

三峡工程,一直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社会各界对三峡工程的认知和评价,形成了三峡工程公共形象。由于三峡工程的复杂性,三峡工程公共形象似乎是一个“多棱镜”、“万花筒”,莫衷一是。“民族工程”、“劣等工程”、“‘灾星’工程”、“‘权力’工程”,不一而足。三峡工程公共形象始终处于一种变动、被“遮蔽”的状态。

“(他者)形象的塑造虽然包含着塑造者的想象和欲望的折射,但又非不顾社会现实基础的纯粹想象之物,而且社会基础还影响着形象塑造者的视角,影响着对待他者的态度和评价。”“形象作为一种文化隐喻或象征,是对某种缺席的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想象性、随意性表现,其中混杂着认识的与情感的、意识的与无意识的、客观的与主观的、个人的与社会的内容。”(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而认同又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弗洛伊德语)。看来,社会对三峡工程的认同还有很大的距离。江河时空格局的改变、恢复、平衡,社会秩序的重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短时期内三峡工程公共形象得到改变是不现实的。三峡工程公共形象建构,过于乐观抑或过于悲观都是不可取的。

正确认识不同语境下三峡工程公共形象,是建构三峡工程公共形象的前提和基础。将三峡工程公共形象生成的不同历史背景、话语体系、主要表现形态等基本问题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是非常必要的。

一 三峡工程与民族工程、民生工程的形象定位

中国历史上,堪称民族工程者并不多见。民族工程具有一些特质。其最根本的是,不管哪种政治派别在关涉民族和国家问题上,始终具有一些显著的共同性。三峡工程作为“民族工程”、“民生工程”,其最重要之点就在于它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著名新闻记者卢跃刚认为:“三峡问题不是个简单的对错问题,不是简单地技术分析利益的问题,需要将三峡工程放到现代化的背景下,放到三峡的历史背景下,放到中国社会特殊的体制背景下来看,才可能看清楚。”

1919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由宜昌而上,……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30至40年代,国民政府也曾着手三峡工程的勘测设计准备。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6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曾考虑分级开发或分期开发方案,想缩小规模争取上马。70年代初先建下游的葛洲坝工程,想以此促进三峡工程上马。80年代初提出150米的低坝方案。后经过重新论证,最终确定为现在175米中坝方案。

显然,不能把三峡工程仅简单看成一个水利工程,也不能简单地仅从某一个历史阶段来认识这项工程。三峡工程不仅关涉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更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休戚相关。三峡工程的背后深刻地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国共两党之所以都钟情于三峡工程,原因也就在这里。因之我们可以说,三峡工程,是一定政治、经济、技术条件下,中华民族治理长江的必然选择,是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治江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水利工程思想、水利工程科技、水利工程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中华民族治理长江的里程碑。长江中下游水患,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千百年来,根治长江水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一项伟大的政治工程,是一项伟大的民族工程和民心工程。

三峡工程作为民族工程、民生工程的公共形象,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这种形象贯穿于三峡工程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建设管理、综合效益发挥和科学运行的全过程。这种形象体现了三峡工程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符合历史与现实条件,具有科学性,应该是三峡工程科学发展和社会认识的主线与基调。

当然,此种形象还需要向纵深开掘,向历史细节探寻,将视野和触觉延伸到全世界,体现国际视野。治水,是一个历史话题,也是一个国际话题。在治水与治国语境下,不同国家治水的模式如何,工程与国家、社会,工程与科技等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建构,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释,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和规律性。而不是依靠历史进行印证式的说明。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更宏大的历史视野、更开阔的历史场景来认识三峡工程的历史地位及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将三峡工程与世界其他大坝联系起来、对照起来,而不是就三峡工程谈三峡工程,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二 “三门峡工程”、“阿斯旺大坝”与三峡工程公共形象

“三门峡工程”、“阿斯旺大坝”一直被视为水电工程建设中最为失败的典型例子,但是在网上,也总有不少人将其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

针对三门峡工程,我国著名水电专家潘家铮院士指出:“三门峡的历史非常曲折。当初的规划无疑未实现,原因是对黄河水沙运行规律认识不足,提出蓄水拦沙的治黄方略,搞高坝水库,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过于乐观,对综合利用要求急于求成,对移民工作的艰巨性也估计不足,以至造成失误,被迫进行两次改建,教训是巨大的。”三门峡的教训是深刻的。一是对自然规律研究和认识不够,造成对决策对象没有完全弄清楚的前提下就盲目建库。二是政治对科学的干预,反对意见遭到压制。政治决策,在那个年代,尤其是1955年之后,开始成为凌驾一切的价值与利益,削弱了技术论证上的科学氛围与严谨态度。虽然水利枢纽在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大跃进”尚未正式拉开帷幕,但公共工程的“高大全”方案、“大上快上”思维,本着不可辜负这个时代的豪情喷涌而出,已经征服了众人。

三峡工程论文篇8

中苏专家的合作与分歧

长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中国的母亲河。它虽给中国人民以舟楫、灌溉之利,但其水患灾害严重,一直没有得到治理;丰富的水利资源,一直未能得到开发。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提出过开发三峡的设想。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的实业计划中提出要在三峡河段“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1924又在“民生主义”演讲中提到在三峡可以装3000万匹马力的发电机。孙中山的设想,引发了几代中国人治理、开发长江的渴望。1944年,美国人萨凡奇受国民政府邀请,考察三峡,并在美国丹佛尔垦务局进行过三峡工程的设计研究,建议兴建三峡工程。当时,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三峡工程根本不可能兴建。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把长江洪水控制和汉江治理问题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1953年2月19日到22日,主席离开武汉,乘坐海军“长江号”军舰顺流而下,在九江换乘“洛阳号”军舰,到达南京,视察长江。当时,我随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陪从武汉到南京。在船上,听取了林一山关于长江问题的汇报,着重研究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听完汇报说,

“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这么多的支流水库,还是不能解决长江中下游防洪的主要问题,为什么不集中在三峡修一个大水库,卡住长江上游洪水呢?”要林一山回去抓紧研究,有了成果向他报告,但对外不要讲。随后,长江上游工程局按照林一山的布置,于1954年4月,组织人员对长江三峡进行勘察,选取坝址。经过一段时间的勘察,提出黄陵庙、三斗坪、茅坪等坝址更为有利,值得研究。

1954年夏,长江中下游发生百年少遇大洪水后,、刘少奇、于当年12月在京广线的专列上,用了一整夜时间,专门听取林一山关于长江三峡工程技术问题和坝址情况的汇报,下决心正式进行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研究工作。还要回北京后给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发电报,希望苏联派专家来华帮助进行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研究工作。

从1955年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各方面人士通力合作,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工作。以原来长委会为基础,由国务院有关部委派人参加,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55年6月,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组长的苏联专家组陆续来到武汉,不久专家组长德米特里也夫斯基正式抵达,中苏合作全面展开长江流域的规划工作。

1955年10月到1956年6月,中苏专家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进行了广泛查勘。长委会调集了18支勘测队在长江干流和嘉陵江、汉江、乌江、金沙江等进行地质勘测。苏联航空测量队出动10余架飞机,分南北两线航测了长江流域主要地区。特别是1955年10月至12月,水利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葆华和长委会主任林一山带领长办一些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对长江上游干支流进行综合查勘。苏联专家组组长德米特里也夫斯基,成员马林诺夫斯基、阿卡林、司太尔马哈、斯坦盖也夫、叶戈罗夫、德钦斯基、马祖尔、鲁达可夫、沃龙金等10余人参加。就是在这次查勘中,中苏专家发生了重大意见分歧。

苏联专家由于对长江防洪形势的紧迫性、严重性认识不足,对水电开发考虑较多,主张把重庆上游40公里的猫儿峡枢纽和上游干支流几个枢纽建起来解决近期需要,认为三峡工程规模太大、投资过多,不大现实。中方专家则认为长江防洪问题紧迫,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猫儿峡等工程淹没良田太多,不能作为治江重点;倾向于以三峡枢纽作为治江战略重点。

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重视。1955年12月30日,他在北京专门开会,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与会。在听取林一山和德米特里也夫斯基对治江战略的不同意见后,明确指出:长江中下游防洪,紧迫重要,三峡暴雨区形成的那种大洪水,是上游其他枢纽无法控制的,三峡水利枢纽扼中游来水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又有巨大库容,“对上可以调蓄,对下可以补偿”,不但对长江防洪有显著作用,综合效益也不是猫儿峡等工程所能代替的;三峡工程应是长江流域规划的主体工程。

德米特里也夫斯基听后,赞同长江防洪是全属性的大问题,同意进行三峡工程研究。此后,苏联专家与中方专家相互配合,在编制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等方面,在勘测、规划、设计、科研等领域,都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长办的各个专业逐渐健全起来,队伍逐步扩大。

1956年的国内争论

1956年上半年,经过几年的努力,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不久前组成的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在即将提出以三峡工程为主体的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时,长办主任林一山总结当时的工作成果,在《中国水利》杂志第5、6期上发表了题为《关于长江流域规划若干问题的商讨》的文章,全文长2万多字。文章着重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治理开发中的枢纽作用和地位,提出“长江流域规划中必须首先解决防洪问题”,三峡是建设大坝的最好地点;二是在进行长江流域规划的同时,要对三峡工程的设计展开深入研究,其中谈到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最高为235米)以及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等中央领导提出进行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研究问题,主要是从长江中下游防洪方面考虑的,并决定由长委会、长办负责此事。新中国成立前,参加萨凡奇计划及中美合作三峡工程设计的中方团组,除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外,主要是资源委员会的全国水力发电总处。为此,新中国成立后当中央提出三峡问题时,国内负责水电的部门认为此事应由他们负责,当要他们参加时,就有了一些看法。

1956年9月,国内负责水电的同志,针对林一山的文章,组织了一批文章,在《水力发电》杂志第9期上出了专刊。这些文章认为:用三峡工程防洪是不必要、不经济的;荆江地区防洪形势非常严峻,如发大洪水,会导致淹死几十万人的毁灭性灾难的说法,是夸大其辞、耸人听闻的;在全国用电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三峡所发的电根本用不了,会造成资源和投资的浪费;三峡工程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不但国内解决不

了,就连世界上也解决不了;提出用沅水五强溪工程替代丹江口工程。这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历时两年的争论。

1958年1月,中央在南宁召开工作会议,要求会议安排讨论三峡工程问题,并将国内两种不同意见的代表接到南宁,进行汇报。我于1955年起先后被任命为长办规划和汉江规划设计室主任,负责汉江流域规划和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工作;1956年长办工作重心由规划转向设计时,又担任枢纽室副主任,没有参加南宁会议。在肯定修建三峡工程必要性的同时,充分吸取不同意见的合理部分,提出“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三峡建设方针,并要求亲自抓,一年抓四次。

1958年2月底3月初,率100多位党政要员和专家,实地勘察三峡工程的预选坝址――南津关和三斗坪,我也陪同前往,并汇报了汉江流域规划和丹江口设计情况。汇报结束后,一个个征求专家的意见,大家都说没有意见。说,没有意见就这么定下来,批准丹江口工程,列入第二个五年计划,1959年开工或者做开工准备。在随后讨论三峡工程问题时,原来对三峡工程上马有意见的同志并没有坚持反对建三峡工程,并讲三峡工程有很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的综合效益,只是把分歧说成是三峡工程的坝高定得高,建设时间上也有些不同看法。船到重庆后,在总结会议上讲,这次会议是按照中央精神,积极准备兴建三峡工程的一次会议。经过两年多的争论,现在大家的意见基本取得了一致,由此看来,争论还是有好处的,不争论哪里有这么多材料来说明问题?

1958年3月,根据考察的结果和专家讨论的意见,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明确提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是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估计三峡工程的整个勘测、设计和施工的时间约需十五年到二十年。现在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和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各项有关的工作。”同时,决定撤销长江水利委员会。这次会议实际上对两年多来的争论作了结论。

这里,我还讲一个小插曲。1958年10月,我,随水电部代表团到苏联参观斯大林格勒水电站截流。我们是10月21日凌晨乘苏联图一104飞机动身的。曾经预订过前一班的机票,因客满而推迟。不料那一班飞机在西伯利亚发生了空难事故,以郑振铎为团长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全体遇难。我们到后,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对三峡水利枢纽很关注,驻苏使馆便组织留学生听我们作报告。率团负责水电的一位领导在讲国内“”的一些问题外,也讲了三峡工程,谈到对三峡工程的不同观点。随后我也作了一场报告,主要是围绕中央文件所说“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讲的。这两个报告实际上展开了一场争论。

坝址、人防和泥沙研究

1958年3月,成都会议结束后,乘坐“江峡号”轮由重庆顺江东下,视察三峡坝址。过三峡时,他对船长讲了一段关于建设三峡工程重要性的话。4月,他在武汉会见一个外国代表团时说,“我们准备在三峡筑一个水库。准备工作需要5~7年,连筑成就要15~20年。”“这将是我们的第一个大水坝”。8月,主持召开北戴河长江流域规划座谈会,研究进一步加快三峡设计及准备工作的有关问题,要求在1958年底完成三峡初步设计要点报告,并作出“为1961年开工作好准备”的要求。

1958年4月,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根据开展三峡科研大协作的指示,成立三峡科研领导小组,中科院副院长张劲夫为组长,科委与水电部各一负责人为副组长。6月,国家科委、中科院召开首次科研会议,对三峡工程开展全国科技大协作,到会的有82个单位、268人,同时还有13位苏联专家与会。根据这次会议制订的计划,全国共200多个单位、近万名科技人员参加三峡工程的科研协作。

1958年成都会议后,长办根据成都会议精神和的指示,全面部署勘测设计等工作。在勘测方面,长办专家和苏联专家一起,做了大量的地形、地质比选工作。在规划设计方面,成立了三峡工程设计领导小组,我被任命为组长,全力抓好设计工作。三峡工程设计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会议,安排、布置、检查工作成果,1958年末提出三峡工程初步设计要点报告,1959年拿出初步设计报告的初稿。

这一时期,三峡科研、勘测、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对坝址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1955年以后,我们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坝区即南津关和美人沱进行了勘探研究。经过比较,1958年选定了美人沱坝区,‘随后在该坝区进行了坝段比较。1959年,选定了三斗坪坝区。当年5月,我们邀请66个单位188名代表讨论初设要点报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三斗坪坝区具有不可争辩的优越性;枢纽建筑物可按正常蓄水位200米设计。以后,又在该坝段比较了三条坝线,1960年经过比较,选择了上坝线,即现在通过中堡岛的坝线。

1959年,针对战争状态下三峡工程怎么办的问题,在三峡建设方针“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之后加上“有利有弊”四个字。1960年,中央考虑到当时国家的经济情况和国际形势,决定放缓三峡工程建设的进程。当年8月,在北戴河会议期间主持召开长江规划会议,调整三峡工作部署,并指示“雄心不变,加强科研,加强人防”。同时,由于黄河三门峡水库发生严重淤积问题,又提出水库的寿命问题。20世纪60年代,根据和的指示精神,我们加强了人防和泥沙的研究工作。

1959年12月,在提出“有利有弊”的指示后,指示成立了三峡防空炸科研领导小组,张爱萍负责,张劲夫、钱学森、钱正英、林一山参加,并成立了以军事部门为主,有长办、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单位参加的三峡工程试验站。长办作为三峡工程的设计单位,对三峡坝址也进行了防护研究。从1961年起,从宽河谷段的三斗坪坝址研究转向窄河谷段的石牌、太平溪两处坝址防护的研究。1963年起又重点研究了太平溪坝址的防护工作。这一时期,我还与洪庆余到哈军工联系用化学爆炸作模拟试验事宜,在北京东花园、官厅水库进行了试验。以后,还在新疆核实验基地作了核爆模拟试验。

1959年,鉴于三门峡水库淤积引起的社会严重关注,长办开始将水库调度与泥沙淤积作为重大科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于60年代初由武汉水院与长科院建造了三峡水库,开展库尾推移质5年至10年系列淤积对重庆港区与航道影响的长模型,初步查明推移质泥沙淤积规律,得出航道深槽虽有变化但仍能保持一定航深满足正常通航和航运发展要求的结论。此外,林一山亲率长办人员深入华北、西北多沙河流,对一些水库保留有效库容的经验进行实地考察,并针对三峡水量丰沛的特点进行研究,得出可在多沙的汛期降低

库水位泄洪排沙,待汛后再蓄水至正常水位,使三峡水库保留有效库容的调度原则。1965年,长办提出成果报告,上报和,并在黄河三门峡试用了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好效果。

这期间,中央特别是仍没有放弃三峡工程。1962年至1963年,准备搞三峡工程。林一山和我在北京呆了两个月,随时准备向报告,可能是他脚受伤了,休息了一段时间,我们等了两个月也没有汇报成。1965年1月17日,林一山去向汇报长办的工作,要我去汇报三峡工程的情况。当时正值春节前,林一山汇报完,准备由我汇报,但因又安排几位副总理汇报工作,我就没有谈成。最后送我们出来,林一山让我向他讲一讲,总理说:“唉,你不用跟我讲了,我知道。”因为1958年是我向他汇报丹江口工程,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已经有个想法,丹江口工程完了以后接着就干三峡工程。没想到,1966年“”爆发,把兴建三峡工程耽误了。

葛洲坝工程上马及三峡坝址的选定

1969年10月,视察湖北时,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张体学提出要修建三峡大坝,泼了“冷水”,向张体学提出“头顶两百亿立方水,你怕不怕”,指出在目前备战时期,不宜作此想。事后,张体学根据一些同志的意见,提出先修葛洲坝工程。但按照长办过去研究的建设程序,葛洲坝工程属三峡工程的一部分,是三峡工程的反调节工程,应在三峡工程建成之后兴建,或与三峡工程同时修建。

1970年3月,通知湖北省军管会,要林一山到北京参加全国计划工作会议预备会议,研究“四五”计划纲要。会议是在北京饭店礼堂开的,我跟林一山一起去的。在会上问:“林一山来了没有?”林一山答:

“来了。”说:

“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是伟大领袖的伟大理想,我们一定要在他健在的时候把这件事定下来,不把这件事办好,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当时,计划把三峡工程写进“四五”计划纲要中。这个文件我亲眼看到了,就是在北京饭店开会时的秘书、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给我看的。

4月30日,水电部在向汇报全国电力工作时,谈到葛洲坝工程问题。表示要比较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先上哪个好。武汉军区也对葛洲坝工程非常积极,司令员曾思玉从朝鲜访问回来后,一直住在北京,希望能把建设丹江口的队伍转移到葛洲坝。把林一山找来,综合各方意见,反复权衡,最终认为先上葛洲坝,可为三峡工程做实战准备。

9月,武汉军区和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向中央和国务院报送《关于兴建宜昌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请示报告》。12月16日,主持国务院业务会,听取葛洲坝工程设计情况汇报。24日,将武汉军区、湖北省的报告及《中共中央关于兴建宜昌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批复》送审稿,并附上林一山的反对意见,呈送。批复送审稿提出在“四五”计划期间兴建葛洲坝工程是可行的;“至于三峡大坝,需视国际形势和国内防空炸的技术力量的增长,修高坝经验的积累,再在‘四五’期间考虑何时兴建。”

1970年12月26日,在77岁寿辰的这天,写下批示:赞成兴建此坝。批准的第四天,葛洲坝工程就在尚未做完设计的情况下,大规模开工了。由于准备不足,工作越来越被动,施工质量发生了严重事故。1972年11月,抱病两次召集会议,研究葛洲坝工程问题,并责成林一山等组成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重新讨论葛洲坝应该上还是下。经过充分讨论,决定葛洲坝工程停工两年,修改设计。当时长办确定由我负责葛洲坝工程的设计修改工作。1974年9月,在国家建委主任谷牧主持下,审查了设计方案,葛洲坝工程于当年复工。复工以后,我就长期住在工地参与建设。1975年葛洲坝工程基本走上正轨,1981年初实现截流,1981年中通航发电。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