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嗜线虫致病杆菌杀虫毒素对棉铃虫幼虫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史翠红; 宋萍; 王勤英; 杨君; 崔龙; 孔繁芳 华北农学报 2007年第03期

摘要:毒素Ⅱ是从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胃毒杀虫活性的复合蛋白毒素。本研究以该毒素口服饲喂棉铃虫4龄幼虫,检测了毒素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生化分析研究其对棉铃虫幼虫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拌有毒素Ⅱ人工饲料的棉铃虫4龄幼虫-化蛹历期为6.65 d,比对照明显推迟2d,毒素Ⅱ对棉铃虫幼虫化蛹有明显的影响,毒素Ⅱ饲喂的幼虫化蛹率为62%,取食对照幼虫的化蛹率为98%,并且处理组蛹的平均体重也受到明显的抑制,比对照蛹的平均体重降低106.47 mg,两者差异显著;在饲毒12 h后棉铃虫幼虫中肠弱碱性类胰蛋白酶、强碱性类胰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分别受到抑制,到36 h饲毒幼虫与对照几种蛋白酶活性差异达到最大,分别为对照幼虫酶活性的0.3708,0.1903,0.3282和0.2141倍;饲毒12 h后毒素Ⅱ开始诱导棉铃虫幼虫体内羧酸酯酶、酯酶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3种酶的活性均在36 h达到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5.66,9.49,6.38倍。

关键词:嗜线虫致病杆菌棉铃虫蛋白酶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河北省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保定07100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华北农学报

北大期刊

¥340.00

关注 40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