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贺州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8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贺州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贺州学院  主办单位:贺州学院
  • 创刊时间:1984
  • 国际刊号:1673-8861
  • 出版周期:季刊
  • 邮政编码:542899
  • 国内刊号:45-1353/Z
  • 全年订价:¥ 148.00
  • 发行地区:广西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策划
  • 南岭民族走廊研究
  • 语言学研究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文学与艺术研究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
  • 转型发展研究
  • 清代广西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探析——明清时期壮族地区的开发研究之一

    清代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高峰期,王朝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开发极为重视,广西的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因之得以较快发展,并进入空前鼎盛时期。对清代广西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发展的成就、原因、作用、影响及存在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清代壮族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绩效,而且有助于人们从经济层面正确认知有清一代王朝中央的边...

  • 明清政府建构平地瑶国家认同的策略

    明清政府设计了一套自上而下建构平地瑶国家认同的策略。利用围剿、封堵、筑路、招抚、编户入籍、分块切割等手段,把平地瑶安置在道路网络之内加以监控。同时,通过完善机制,细化制度,治理上“土”“流”并行,经济上减免赋税徭役,文化上兴学重教,移风易俗,实施特殊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经过长期的治理、协调,平地瑶逐步接受国家的整套...

  •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美术活动述略——桂林文化城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持续十多年的美术历史,至少留下了三大财富:首先,对国家民族而言,美术家们用他们的美术工具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显示了他们的人格力量和文化担当;其次,对现代美术而言,大批美术家与桂林山水的相遇,使桂林山水终于在中原山水和江南山水之后,成为20世纪中国画最重要的山水原型;再次,对于广西而言,抗战时期桂林文化...

  • 谢启昆幕府在广西的学术文化活动探析

    谢启昆的幕僚随幕主上任粤西,历有四年,但对广西地方文化颇有建树。他们编修通志著书立言,不定期地与广西地方学者集聚一堂,进行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形成了以幕府为中心的囊括地方士人、官员在内的地方学术团体,为广西地方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道成时期广西文学的兴盛有着突出的贡献。

  • 广西壮族师公信仰建构及其问题探究

    师公信仰作为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学界对此研究已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然而,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师公从产生之初就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并行“淫祀”之为。通过分析广西壮族师公的宗教属性、师公信仰的实践形式、师公信仰公共性建构问题,提出了广西壮族师公信仰应与国家信仰价值体系相结合,为人际关系和身份认同提供价值...

  • 抗法战争中岑毓英与刘永福关系之我见——兼与廖宗麟先生商榷

    19世纪下半叶,广西博白人刘永福率领三千黑旗军,流亡至越南境内,为了生存的需要,他率领黑旗军转战于越南北部各地,帮助越南王国政府镇压地方民族动乱,因军功被王国政府封为“三宣副提督”,黑旗军得以立足。当法国殖民侵略者占领河内并企图吞并越南的紧要关头,刘永福又率黑旗军英勇地走上抗法战争的道路。在残酷的抗法战争中,黑旗军几次...

  • 北海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流变

    北海港地处广西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成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港口与海上交通要道,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北海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繁荣于唐宋年间,明朝初期达到顶峰。但明清以降,北海港的发展跌宕起伏;到了民国时期,更是兴衰无常,北海港沦为外商大发横财的乐...

  • 城市化背景下壮语保护的困境及对策——以百色市为例

    壮语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化影响下,壮语面临使用人数减少、不会讲壮语的壮族人越来越多、使用空间被挤压等困境,影响到壮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加强壮语的保护,需要采取加快发展壮族地区经济、加大政策扶持和加强立法保护等措施。

  • 论动态多模态话语模态之间的协同性——以Iphone6S产品会3DTouch功能语篇为例

    文章基于张德禄的动态多模态理论框架,以2015年9月10日苹果产品会上时长为11分钟Iphone6S手机3DTouch功能语篇为例,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层面上展开对语料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探究该语篇中视觉、听觉和触觉三种模态是如何相互配合、相互协同达到整体意义的构建,以期对动态多模态语篇研究增加更为丰富的体裁实例。

  • 诗歌形式翻译四模型

    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源语诗歌所蕴含的元文学作品的不同形式要求有不同的翻译或改写策略,其前提是把特定诗歌的对应元文学作品的形成理解成为一种广义的翻译过程。对诗歌元形式作品聚焦点不同而形成了四种诗歌形式翻译的不同策略模型:模拟形式翻译模型、类比形式翻译模型、内容派生形式翻译模型和非常规翻译模型。每一种翻译模型都有其特定的...

  • 论古代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

    自公文产生伊始,公文修辞就伴随着公文的发展一路前行,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古代公文修辞中主要采用了排比、比喻、对偶、互文、设彩、顶针、阶进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公文写作内容与情感的有效表达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很好的美学效果。研究古代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以便以古鉴今,对提高现代秘书的公文写作水平及公文的写作...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植物相关成语语义分析及教学原则与策略

    成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各类对外汉语教材均有选取植物相关成语,该类成语承载了中华民族所寄予的特殊情感与文化内涵。基于对外汉语教材选词概况和语义角度分析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该类词语的教学原则,提出有关策略。

  •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安全的四个维度

    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文化安全问题逐步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文化安全从四个维度去考察探究可知,民族语言的保护是民族文化安全的前提,民族风俗的传承与发扬是民族文化安全的基础,民族心理的培养是民族文化安全的核心,民族生存地理环境的保留是民族文化安全的保障。

  • 思维创新的支持系统及其方法论

    思维是人类大脑的本质属性。思维创新是人类思维运动的终极目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思维创新并非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一切大脑发育正常的人都具有的潜质。思维创新的实现,决定于支持它的智力系统和非智力系统的强弱与相互配合,同时,也是思维创新方法论使用是否得当的结果。

  • 关于试办经济特区的设想及其思想启迪

    20世纪70年代初,敏锐地洞察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参照台湾设立“出口加工区”的办法,提出试办经济特区的设想,并由此而升华,提出了台湾回归祖国,建立更大“特区”的设想。尽管提出的设立经济特区的思想还是很初步的设想,并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也难以付诸实施,但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探索与尝试,并且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创办经济特区,加...

  • 须引领大学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于引领大学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第一,大学生活是青年学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阶段。第二,大学新生阶段对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作用大。第三,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须像扣扣子一样落实落细落小,从细微处着手。

  • 网络文学与广西本土主流文化认同研究

    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学在中国兴起,网络知名作家渐为读者所熟知。随着知名网络文学网站的发展,也催生了大批地域性文学网站,广西本土网络文学在这一热潮中得到发展,并在得到主流文化界接受的同时,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网络文学通过本土化进一步融入到主流文化界,影响主流文学价值观,鲜明地体现了网络文学借助新媒体之力逐渐得到主流文化...

  • 《聊斋志异》中的地名来源研究

    《聊斋志异》在创作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它的创作素材大多来源于作者的耳闻,主要由其亲朋故旧所提供;二是在创作方法上,它继承了干宝《搜神记》的传统,以纪实的方法创作而成。《聊斋志异》的地名以蒲松龄的家乡淄川为中心,向外延展,分布广泛。从《聊斋志异》在地名上的纪实性特点,解析《聊斋志异》中的地名尤其是故事发生地来源于它...

  • 论“意境”理论的重构及其对重建中国文论的启示

    中国现代美学家对“意境说”理论的建构基本上是按中西互释的路径来进行的,然而罗钢教授在《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一文指出中国现代美家所走的阐释道路却陷入了自我他者化的悖论,在传统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他者的误认。因此,以罗钢先生的论争为契机,梳理意境理论建构,重新审视中国文论话语的现代性转换这一命题的出路。通过对中国现...

  • 权力笼罩下的压制与反抗——从电影《真爱满行囊》看儿童的生存状态

    作为展现儿童成长危机的一部典型影片,《真爱满行囊》从电影首映到今日已经有十个年头了,但里面所涉及到的儿童的自杀、流浪等敏感情节却一直是许多人关注的话题。相较于中国同题材的儿童电影,这部电影把被忽略的大众化的儿童生存困境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尽管他们大多衣食无忧且拥有父母的关爱,但在看似幸福的生活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挤压/逃...

  • 《社会变迁与文化重构》序

    通过重新梳理《阿诗玛》,对“阿诗玛”这一极具民族符号意义的形象给出合理可靠的解读,分析了《社会变迁与文化重构》聚焦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事例,认为有多个创新和贡献。

  • 蒙太奇与语文古诗词

    中国古典诗词以其含蓄、典雅、豪放、飘逸等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然而,蕴涵于其中的意境与意象则构成了它独具匠心的文学样式,或叙事,或写景,或状物,或抒怀,无不折射出典型的蒙太奇艺术个性,并展示了它魅力无穷的文化本位。

  • 高校财务人员能力提升问题研究——基于产教研视角

    高校财务人员的招聘门槛不断提高,高校财务部门的管理职位却十分有限,基于产教研视角研究高校财务人员能力提升,不仅有利于高校财务人员提高专业技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充实会计实务研究力量,更能为高校财务人员提供广阔的职业提升和发展空间。

  • 人的发展视角下中国省际人的城镇化水平比较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根本目标是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中国省际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省际人的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省际间人的城镇化水平差距明显;低水平人的城镇化省份占比重大。认为有效推进人的城镇化应坚持产城融合,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 孙发绪在山西村治中的作用探析

    作为民初活跃的政治人物,孙发绪一度出任山西省长。之前,他以推动定州翟城村治闻名全国。在山西期间,孙发绪做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山西省地方自治促进会以推动山西乡村治理的变革。但是,受制于阎锡山旧有班底的限制,孙发绪村治事业仅仅播下一个村治的种子。孙发绪的村治资源来自翟城,与阎锡山村治同路的是重视自上而下,可以视作官办村治;...

  • “多规合一”模式下建筑规划设计人才建设路径——以广西贺州市为例

    实施“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是满足城乡发展,完善规划体系,保障市县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举措。实施“多规合一”必须依靠专业人才作保障。贺州市是全国“多规合一”的试点市县之一,目前贺州市建筑规划设计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素质偏低、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加上人才工作环境、人才管理和服务水平又比较落后,导致贺州市建筑规划设计专业...

  •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的内涵式发展

    文章以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为研究背景,分析了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的具体内涵;从新建性、地方性、应用性等几个层面阐述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结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的现有条件,从顶层设计、路径选择、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

  • 瑶族传统工艺在创新创业教学中的应用——以贺州瑶族民间工艺设计元素为例

    瑶族民间工艺元素最大特点就是五彩斑斓的瑶族服饰、瑶锦瑶绣和纸扎凿花等。瑶族民间工艺文化源远流长,代表瑶族同胞的智慧和勤劳,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有不同的工艺特征,集中体现了瑶族民间工艺的多彩性、装饰性和地域性的特点。通过对贺州瑶族民间工艺类别、图形、色彩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分析了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民间工艺文化传承...

  •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公共服务关联度研究

    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需要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提供支撑。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准公共服务应由政府和市场两者给予供给,现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存在着社会供给指向差、提供就业服务效率低下、信息化水平不高、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不高,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究建立格局合理、辐射力强、运行规范的公共...

  • 国外高校学生评价结果对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探析

    学生评教是学生对接受的教育质量发表意见的机会,也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的良机。目前,学生评教的结果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制约,应当从多个层面对原始评价成绩进行分析,求得客观公平的最终结果,并据此向被评价教师提出建言,以此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并最终达到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目的。在高校学生评教方面,国外一些大学的做法值得借...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