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耕作方式对华北农田土壤固碳效应的影响

魏燕华; 赵鑫; 翟云龙; 张二朋; 陈阜; 张海林 农业工程学报 2013年第17期

摘要: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华北农田土壤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可为探寻有利于农田固碳的耕作方式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进行,试验于2008年设置了免耕秸秆不还田(NT0)、翻耕秸秆不还田(CT0)、免耕秸秆还田(NT)、翻耕秸秆还田(CT)和旋耕秸秆还田(RT)5个处理。研究测定分析了土壤容重、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不同耕作方式下的碳库管理指数。通过对不同耕作方式下0~110cm土壤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有机碳含量不断下降,NT显著增加了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而〉10~50cm有机碳含量较其他处理(NT0除外)有所下降,深层(〉50~110cm)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土壤容重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0~30cm土层有机碳储量以NT最高,CT与其无明显差异,二者较CT0分别高出13.1%和11.0%,而至0~50cm土层,CT的碳储量最高,但与NT无显著差异(P〈0.05);与CT0相比,NT0降低了各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而NT则在0~10cm土层表现为增加;RT、CT分别显著增加了0~10、〉10~30cm土层的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碳库管理指数,同时碳库管理指数受耕作方式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CT和RT;NT通过减少土壤扰动、增加有机质的输入,可提高上层土壤有机碳的储量。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耕作方式有机碳储量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19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2020.00

关注 19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