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气候变化和品种更替对东北地区春玉米产量潜力的影响

吕硕; 杨晓光; 赵锦; 刘志娟; 李克南; 慕臣英; 陈晓超; 陈范骏; 米国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13年第18期

摘要: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50 a中国东北地区正经历着一次显著的增温过程,年平均气温每10a增加0.38℃。明确气候变化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新品种对产量的贡献对实际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利用通过参数调试与验证后的APSIM-Maize模型,对吉林梨树县春玉米的产量潜力进行模拟分析,解析了不同年代育成的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明确了气候变化对春玉米产量潜力的影响以及品种对增产的贡献。结果表明,假设1961-2010年种植的玉米品种不改变,种植20世纪60年代的农家种50 a平均产量潜力为7 879 kg/hm~2,种植70年代育成品种50 a平均产量潜力为11 482 kg/hm~2,种植80年代育成品种50 a平均产量潜力为12 148 kg/hm~2,种植90年代育成品种50 a平均产量潜力为13 400 kg/hm~2,种植2000年以后育成的玉米品种50 a平均产量潜力为14 139 kg/hm~2,随玉米品种育成年代的后移而增大;1961-2010年随着新品种的育成而不断更替品种时,产量潜力50 a平均值为11 537 kg/hm~2。在栽培管理措施不改变的条件下,1961-2010年种植同一品种,产量潜力呈下降的趋势,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潜力的影响表现出负效应,减产率在22%~26%,生育阶段内日照时数的下降是产量潜力下降的主要气候因素;当品种不断更替时,玉米的产量潜力呈上升的趋势,新品种的增产贡献率为46.1%~79.0%,品种的改良对气候变化的负效应有一定的补偿作用;新玉米品种从开花到成熟生育阶段天数延长,成熟期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增大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气候变化模型粮食春玉米产量潜力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19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2020

关注 19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