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不同机栽方式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特征比较

张军 王兴龙 石广跃 米长生 郭保卫 李必忠 方书亮 陆海空 刘忠红 张永进 庚跃东 农业工程学报 2015年第10期

摘要:为寻求能够更好发挥杂交水稻产量潜力的机栽方式,解决好现有机插杂交水稻秧苗素质弱、盘根难、大田移栽漏穴率高等难题,以甬优2640、Y两优1号为材料,设置钵苗、毯状大苗、常规毯苗3种机栽方式,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系统比较研究了其产量差异及其形成。结果表明,钵苗和毯状大苗产量极显著高于常规毯苗(P〈0.01),甬优2640和Y两优1号钵苗实际产量分别高20.70%和20.81%,毯状大苗分别高12.26%和12.94%。钵苗机插由于采用壮秧带土移栽,几无缓苗期,群体茎蘖消长平稳,群体高峰苗数分别为最终穗数的1.2和1.3倍,最终成穗率80%左右,生育中、后期光合系统配置优,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高,抽穗至成熟期物质积累量和积累比例高,单茎物质输出与转运协调性好,最终实际产量最高。毯状大苗机插方式可培育35 d左右秧龄壮秧,带大蘖移栽,但秧苗返青活棵后,由于低位无效分蘖少,高峰苗数显著少于常规毯苗机插(P〈0.05),为最终穗数的1.4倍左右,最终成穗率70%左右,生育中后期光合系统配置优于常规毯苗机插稻,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群体指标虽不及钵苗但明显优于常规毯苗,最终毯状大苗实产极显著高于常规毯苗(P〈0.01)。该文为发展机插杂交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机械化种植农作物杂交稻机栽方式

单位: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淮安223001 盱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盱眙211700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22500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2020.00

关注 19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