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成气低孔渗储集层次生孔隙形成机理——乙酸溶液对钙长石、铁镁暗色矿物溶蚀的模拟实验

张文正 杨华 解丽琴 黄思静 杨奕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年第03期

摘要:通过不同温压条件下乙酸溶液对钙长石、辉石和角闪石的溶蚀模拟实验,探讨成岩过程中长石矿物及长石砂岩的溶蚀特征和次生孔隙、自生矿物的形成机理,进而达到评价和预测有利储集层发育带的目标。实验研究表明,钙长石、辉石和角闪石均表现出较易被溶蚀的特征,主要组成元素中Ca最易被溶出,而Al和Si最难溶出。温度增高可显著提高Ca、Si、Mg的溶出量和矿物的总溶蚀量,总体上表现为正温度效应。Al表现出特殊的溶解特性,在低温阶段(50~75℃)的溶出系数高于Si,呈正温度效应,而在高温阶段(100~125℃)的溶出量为低-很低,并且表现为负温度效应。沉淀析出是造成高温条件下Al溶出量低的主要原因。乙酸的络合作用有助于较低温度成岩阶段铝硅酸盐溶蚀作用过程Al的迁移,但并不能解决高温成岩阶段铝硅酸盐溶解时Al的迁移问题。图10表3参12

关键词:钙长石铁镁暗色矿物乙酸溶液溶蚀作用上古生界

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710018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期刊

¥720.00

关注 26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