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壤生态效应

宋同清 彭晚霞 曾馥平 王克林 刘璐 鹿士杨 杜虎 土壤学报 2011年第06期

摘要:石漠化生态重建的关键是恢复植被,本质是提高土地生产力。本文以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的坡耕地为对照,对退耕种植任豆、香椿、板栗、柑橘、任豆+桂牧1号、桂牧1号和撂荒7种主要模式固定标准地的21个土壤指标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壤综合生态效应,筛选了优化模式。结果表明,与同纬度地区的红壤相比,喀斯特峰丛洼地的土壤质量除全钾和速效磷含量稍低外均较高;退耕还林还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大部分土壤主要养分、水分和矿质养分含量,降低了SiO2含量,除任豆模式外均恢复到了石漠化以下水平,同时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BC、BC/SOM和BC/TN,但BN和BN/TN略有降低;聚类分析直观地将坡耕地和7种模式分为土壤显著改良型、改良型、缓慢改良型和改良迟滞型4种类型,其中香椿和板栗的土壤生态效应最好。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优化模式喀斯特峰丛洼地

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广西环江5471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土壤学报

北大期刊

¥768.00

关注 31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