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量秸秆不同深度还田对黑土有机质组成和酶活性的影响

矫丽娜 李志洪 殷程程 王晓飞 辛士颖 于磊 土壤学报 2015年第03期

摘要:在田间耕作条件下黑土3个土层(0—20、20。40、40~60cm)添加4%和8%高量玉米秸秆于尼龙袋中原位培养近4年后,研究不同层次土壤秸秆转化与有机碳积累特征,以及腐殖质各组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14%的秸秆量0—20、20~40和40~60cm土层有机碳分别增加31.8%、96.4%和171.1%,8%秸秆添加量分别增加了86.2%、193.5%和265.9%,增加秸秆还田深度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0~20cm土层在无秸秆还田情况下有机碳下降了29-3%,而20~40cm土层仅下降了1.8%。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酶活性均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HA/FA)比值发生较大变化,改善了腐殖质品质。各处理腐殖酸碳(HS—C)和胡敏酸碳(HA—C)的大小为20~40cm土层〉0~20cm土层〉40~60cm土层,而40~60cm土层则更有利于富里酸碳(FA—c)的积累。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与HA—C、FA—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深层秸秆还田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层腐殖质积累特征土壤酶活性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长春130118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黑龙江大庆16331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土壤学报

北大期刊

¥768.00

关注 31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