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3.2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创刊时间:1982
  • 国际刊号:1000-6915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430071
  • 国内刊号:42-1397/O3
  • 邮发代号:38-315
  • 全年订价:¥ 1090.00
  • 发行地区:湖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土工基础
  • 动态
  • 岩土数值极限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固体材料受力后从弹性发展到塑性、再发展到破坏,表明屈服与破坏是不同的。本文简述了岩土材料的屈服准则,并提出岩土材料的屈服准则体系,提出材料应力场中点破坏和整体面破坏2种概念及其定义,并用传统极限分析方法定义材料的整体面破坏准则。回顾分析传统极限分析方法的求解特点,由此指出传统极限分析法与数值分析法的不足,两者结合形成近年发...

  • 渗透水压作用下类岩石材料张开型裂纹启裂特性研究

    在探讨渗透水压和远场应力共同作用下张开型裂纹的启裂规律及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压剪应力场和渗流场共同作用下含预置裂纹类岩石材料的损伤断裂力学模型和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演化方程,提出运用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作为判断压剪岩石裂纹的启裂准则。研究结果表明:张开型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受围压、渗透水压力、裂...

  • 城市环境下TBM施工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监测分析及支护参数优化

    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五里店站—山羊沟水库节点工程是TBM首次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试验段工程,为研究施工期间隧道围岩的稳定情况,进行大量的现场监控量测。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研究拱顶沉降、围岩深部位移、锚杆轴力、钢拱架内力及围岩接触应力的分布特性及变化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支护参数优化,为隧道后续施工及设计方案优化提供依据,...

  • 金川矿山深部采掘条件下岩石力学研究与实践

    金川矿山经过几十年开采,开采深度已达1 000 m,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高地应力以及高渗透压导致深部开采工程的稳定性问题愈加突出。对金川二矿区深部850~1 000 m水平进行大量的现场地质调查研究,测试深部典型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膨胀与软化特性,研究岩石力学性质和地应力随埋深的变化规律。采用岩体地质力学(RMR)分类法和岩体质量(Q值)分...

  • 水作用下砂岩断裂力学效应试验研究

    消落带是库岸边坡稳定的敏感地带,在库水位反复升降作用下,岩石的断裂韧度变化规律对库岸边坡的稳定性十分关键。以三峡库区典型库岸边坡砂岩为研究对象,针对库岸边坡消落带的实际赋存环境,设计长期浸泡和浸泡–风干循环作用2种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1)长期浸泡和浸泡–风干循环作用下砂岩试样有明显"变软"的趋势,其断裂韧度、抗拉强度...

  • 基于定量地震学的矿山微震活动对开采速率的响应特性研究

    矿山地震活动是矿山开采的岩体动力响应,反映矿山岩体应力、变形和破坏状态。利用冬瓜山铜矿微震监测数据,基于定量地震学原理,采用累积视体积ΣVA、能量指数EI和累积开挖量ΣVm时程曲线分析方法,研究矿山开采速率与微震变形之间的关系;并从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角度,结合视体积VA和弹性收敛体积VE,提出将累积地震视体积ΣVA与累积开采量ΣVm之比作为...

  • 高应力岩石围压卸载后动力扰动的临界破坏特性

    利用改造的动静组合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加载装置,系统研究砂岩历经三维加载–围压卸载–轴向冲击的临界破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砂岩受外界冲击时的临界破坏特性受轴向静压影响明显,冲击强度随着轴向静压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无轴压和轴向静压为单轴抗压强度的20%时,应力–应变曲线为典型的Ⅰ型曲线;随着轴向静压的增大,应...

  • 动静组合载荷破岩声发射能量与破岩效果试验研究

    在动静组合载荷多功能试验装置上,以脆性岩石(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载荷作用下的破碎试验。运用声发射系统AEwin采集岩石破碎过程中的声发射数据。基于不同加载模式下的声发射总能量和破碎体积的实测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破岩体积和破岩比能2个指标作为表征破岩效果的参量,综合分析各种加载模式下的破岩效果。结果表明:岩石破...

  • 土质边坡极限平衡状态及临界滑动面的判定方法

    开展边坡失稳判据及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的理论与数值实现研究。应用分叉理论的研究成果,证明满足关联流动法则的理想弹塑性材料,在平面应力或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失稳模式为应变局部化模式,由此类材料构成的边坡模型的失稳过程为局部带渐进扩展过程。基于以上证明,提出局部化带贯通判据,认为表征边坡整体失稳的充要条件是局部化带在边坡内部的完全...

  • 高围压卸荷条件下大理岩破碎块度分形特征及其与能量相关性研究

    高应力条件下,岩石卸荷的力学响应特征及发生机制是高地应力地区岩体工程开挖稳定性评价及控制的关键问题。基于不同卸荷速率和初始围压条件下三轴高应力大理岩卸围压试验,结合分形理论和能量原理,研究高应力卸荷条件下岩石破裂块度分布规律及其与能量耗散和释放的相关性。高应力条件下三轴卸围压大理岩试样碎块分形性质具有较强的局部性,仅在小...

  • 高围压条件下含充填裂隙类岩石水渗流试验研究

    进行高围压、高水压条件下的含充填裂隙类岩石的渗透性试验研究,根据配比试验,制作模拟砂岩的试样,并应用自主研发的三轴试验仪器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发现:(1)不同充填裂隙试样的渗透系数不同,但不同围压下渗透系数均处于同一数量级;(2)围压升高时,充填裂隙介质的渗透系数呈下降趋势;(3)渗透结构面几何特征是影响试样渗透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 钻井液浸泡下深部泥岩强度特征试验研究

    针对钻井液作用下深部泥岩破坏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室内试验分析钻井液浸泡下深部泥岩强度弱化规律,并从微观角度分析试样发生变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钻井液浸泡下,随取芯夹角增大,岩石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岩石强度降幅高达49.5%~54.7%;随着围压增加,取芯夹角为0°和90°时岩石强度增幅较低,仅为26.4%~39.2%。(2)泥岩弹性模量随钻井液...

  • 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通过数值分析和振动台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横向内力分布和纵向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围岩条件是影响衬砌地震内力的重要因素,围岩越差,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越大,其抗震性能越差;在横断面方向,不同围岩条件下衬砌内力均在共轭45°方向最大,为隧道抗震最不利位置;在纵断面方向,隧道位于围岩与断层破碎带...

  • 基于冲击启动理论的深孔区间爆破疏压技术

    通过分析巷道冲击地压启动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巷帮集中应力分布的爆破效应,提出基于冲击启动理论的深孔区间爆破疏压方法。研究表明:巷帮深孔爆破的区间应为冲击启动区,否则将起到负面作用;加大巷帮煤壁支护强度以疏、降集中应力是有限的;深孔区间爆破疏压方法,一方面疏、降冲击启动区应力或能量集中程度,阻止冲击启动环节发生,另一方面...

  • 地质雷达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检测信号的HHT分析法

    隧道工程建设因开挖而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目前普遍运用超前地质预报探明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如何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的判释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信号的特点,采用HHT分析法提取原始图像各IMF分量的瞬时剖面图及其单道信号的瞬时幅值、瞬时相位、瞬时频率。结果表明,HHT分析法分解出的瞬时...

  • 采矿环境再造地下人工结构稳定性综合方法研究与应用

    采矿等地下空间工程的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分析、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地下结构稳定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将数学解析法、经验类比法、相似模型试验法、数值模拟法以及现场监测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研究地下人工结构稳定性的综合分析方法。将该综合分析方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探讨在松软破碎矿岩条件下通过采矿环境再造技...

  • 基于三维裂隙网络的RQD尺寸效应与空间效应的研究

    岩石质量指标(RQD)是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中的重要概念,在岩体性质分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RQD存在着明显的尺寸效应与空间效应,这在以后岩体工程设计计算中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为研究RQD的空间效应,采用三维裂隙网络模拟方法模拟现场真实岩体,并在模型中设立大量测线获取岩体中不同位置的RQD值。结果表明,岩体中不同位置的RQD值并不相同,存...

  • 基于改进的距离判别分析法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TBM施工围岩分级

    对马氏距离判别法和层次分析法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将改进的距离判别分析法应用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TBM施工围岩分级中。根据TBM施工特点和相关研究成果,将TBM施工围岩分级标准定为4级。选用岩石强度、岩组特征、结构面间距、结构面与洞轴线夹角以及石英含量5项指标作为判别因子,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杜柯河—玛柯河段实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

  • 沉管隧道底板面材质对砂流法地基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通过沉管隧道足尺砂流法模型试验中采用不同模型板底面材质,获得砂盘扩展半径、压砂系统水压力、模型板底水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分析表明:不同管节底面材质条件下,各方向试验砂盘半径扩展趋势均为二次曲线。光滑材质条件下,砂盘扩展速度较快,均衡性及充满度更佳,其砂盘最大半径可达879 cm,砂盘顶面充满度达99.3%;工程实践中为简化施工可...

  • 多种规格石料开采块度预测与爆破控制技术研究

    针对多项工程要求的多种规格石料开采难题,以铁炉港采石场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工程试验、计算预测和爆破控制技术等方法,研究多种规格石的高效爆破开采技术。施工前,结合采场结构面调查结果和采场爆破漏斗试验,对采场进行岩体块度分区,绘制出满足工程开采的爆破块度分区图,提高了规格石开采的效率;借助Kuz-Ram数学模型,建立爆破设计参数与...

  • 加载速率对大直径GFRP筋足尺试件抗拉性能的影响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是一种由玻璃纤维与树脂复合而成的新型加固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GFRP筋为非均质各向异性材料,横向抗压强度远小于轴向抗拉强度,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因此,GFRP筋强度指标的测试比钢筋材料更复杂。本文试验解决大直径GFRP筋足尺试件的端部锚固问题。通过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大直径GFRP筋足尺试件的抗拉破坏性试...

  • 高碱性溶液对高庙子膨润土溶蚀作用的研究

    在高放性核废物地质处置库中,碱性孔隙水长期入渗可能会对膨润土的缓冲封闭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为了研究高碱性溶液对膨润土的溶蚀作用及其机制,本文用NaOH溶液模拟高碱性孔隙水,对初始干密度为1.70 g/cm3的高庙子膨润土试样进行渗透侵蚀,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分析(EDS)测试,对侵蚀后各试样的矿物成分和Mg元素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

  • 斜坡失稳的降雨阈值模型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对斜坡稳定性的可视化分析与预测,以楚雄双柏一斜坡作为研究工点,在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基础上,结合降雨量、地形地貌、土的特性等因素,运用降雨阈值模型计算斜坡单元变形失稳所需临界降雨量,分析降雨入渗以及地形坡度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模型预测结果与斜坡实际监测结果表明,降雨阈值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斜坡各单元产生滑坡失稳的...

  • 平行黏结模型中细观参数对宏观特性影响研究

    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平行黏结模型中细观参数对宏观特性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定性提出细观参数与宏观特性的理论公式,然后运用PFC2D数值模拟,定量地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式。研究表明:(1)计算模型宏观弹性模量主要由颗粒接触杨氏模量和颗粒黏结杨氏模量决定,且与二者均呈线性关系,同时受颗粒接触法向刚度与...

  • 微型抗滑桩双排单桩与组合桩抗滑特性研究

    通过3组大型模型试验,研究微型抗滑桩双排单桩与组合桩在加固边坡时的抗滑特性。边坡位移监测结果表明,微型抗滑桩能提供较大的抗滑力,降低变形速率,对边坡有较好的加固效果;组合桩加固效果更佳,较单桩抗滑力提高6.8%。桩体破坏有3种形式:桩体弯曲、桩土脱空、桩体断裂;双排单桩裂纹倾角较大,为65.7°,呈弯–拉破坏;组合桩裂纹倾角为33.9°,呈拉...

  •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1组等截面桩和3组不同楔角楔形桩的9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研究4组复合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的平均沉降和平均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的规律以及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能有效地调节桩–土沉降差和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大楔形桩的楔角能使桩体较早地发挥其承载性能,夯实水...

  • 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学术大会暨〈学报》创刊30周年暨英文版启动5周年庆典活动第二号通知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实例专业委员会、岩石破碎工程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安徽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学报》创刊30周年系列报道(八) 傅冰骏教授畅谈《学报》创刊30周年暨英文版启动5周年

    “由衷的祝贺!这是中国同行在岩石力学可持续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生动的实例”。以上是C.Fairhurst教授在收到《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ehnical Engineering)第一期两天之后于2010年3月17日给笔者的来信中对《学报》英文版做出的快速反映。

  • 《学报》创刊30周年系列报道(九) 钱七虎院士题词

    钱七虎,1937年生,江苏昆山人,汉族,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专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61年赴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留学,获副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1996年至今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常委。现担任《爆炸与冲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

  • 《学报》创刊30周年系列报道(十) 王思敬院士题词

    王思敬院士,1934年12月27日生于上海,祖籍安徽,1953年毕业于上海吴淞中学,1954-1963年在苏联留学,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获地质工程师学衔,1963年获苏联地质矿物科学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及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室学术委员会...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