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运用电子记录技术检测白背飞虱田间种群致害性

沈君辉; 李平; 刘光杰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第06期

摘要:运用电子记录技术和蜜露量测定法,对浙江富阳和安徽长丰的白背飞虱田间种群进行了致害性检测.结果表明,在2、4和6 h 3种记录时间处理下,在感虫对照水稻品种Taichung Native 1(TN1)和高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Rathu Heenati(RHT)上,韧皮部取食时间的TN1/RHT比值相对稳定,将2 h确定为电子记录检测白背飞虱田间种群致害性的较短记录时间.富阳的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在N22(Wbph1)、ARC10239(ARC,Wbph2)、ADR52(Wbph3)、N'Diang Marie(ND,Wbph5)上分泌的蜜露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在TN1上的;在ARC和ADR52上的韧皮部取食时间也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显著地短于在TN1上的.长丰的白背飞虱种群在N22和ARC上的蜜露量没有显著差异,在ADR52和ND上的蜜露量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前2个品种上的蜜露量显著高于后2个品种,在ADR52上的韧皮部取食时间(22.3 min·2 h-1)也显著地短于在ARC上的(49.8 min·2 h-1).浙江富阳的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没有发生致害性的变化,而安徽长丰的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则对N22和ARC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有致害性变化的趋势.电子记录技术为快速、准确检测白背飞虱种群致害性及监测其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关键词:白背飞虱电子记录取食行为致害性水稻

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杭州; 310006;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长沙; 410128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应用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9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