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鼠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

陈晶; 孙自镛 中国感染与化疗 2006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检测鼠伤寒沙门菌(STM)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的分析。方法收集2004年7月1日-10月31日武汉地区4所大型医院的门诊腹泻病人的粪便进行分离培养出鼠伤寒沙门菌33株。琼脂稀释法测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并抽提此菌的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检测喹诺酮类抗菌药作用于鼠伤寒沙门菌的靶位点:Ⅱ型拓扑异构酶,即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上的基因片段(gyrA,gyrB,parC,parE)突变情况。结果33株鼠伤寒沙门菌中有24株对环丙沙星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MIC值4~16mg/L),耐药率达72.7%。24株耐药株中gyrA和parC的突变比较常见,其中gyrA位点都存在突变点,且双重突变占92%,并协同parC的点突变造成高水平的耐药;gyrB和parE的突变很少见,本研究中有少数高水平耐药株的parE和gyrB位点发现可疑的碱基插入。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地区社区内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其主要机制是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特别是多个位点同时突变导致高水平耐药。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喹诺酮类耐药机制dna旋转酶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武汉43003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感染与化疗

北大期刊

¥220.00

关注 26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