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从《黄帝内经》“春夏养阳”探析“冬病夏治”

王亨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2016年第11期

摘要:《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既是养生保健的法则,亦是中医治疗疾病的“规矩”。“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天气最为炎热之时,亦是人体阳气最为隆盛、“脾土主令”之时,此时脾气健运、“阳气迅发”,体内痰湿、水饮最易消弥。古人云:“百病皆因痰作祟”“怪病多痰”,这就说明大多数慢性疾病的发生均与“痰湿”、“水饮”有关,通过“三伏贴”刺激背腧穴,疏通经络、激发脏腑功能,抑或温灸抑或服用温阳益气、健脾利湿的方药调理治疗,使一些慢性疾病的“夙根”得以“蠲除”,因此“冬病夏治”是治疗一些慢性病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春夏养阳冬病夏治温运中阳

单位:河西学院医学院; 甘肃张掖7340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北大期刊

¥400.00

关注 22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