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免疫抑制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张鑫 王慧娟 磨国鑫 赵铁梅 贾艳红 解立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1年第09期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抑制(ICH)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疗效及影响NPPV成功的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应用NPPV治疗的1CH合并ARF患者,记录其各项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PPV治疗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按临床转归进行免疫状态评估。结果33例ICH合并ARF患者初始均接受NPPV治疗;其中9例(27.3%)NPPV失败后改用有创机械通气(1MV,失败组),最终全部死亡;24例(72.7%)仅用NPPV并成功(成功组),最终死亡7例(29.2%),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成功组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分)显著低于失败组外(33±9比43±5,P〈O.01),两组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PSⅡ是NPPV治疗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OR)=0.83,95%可信区间(95%CI)0.709-0.964,P%O.053,且SAPSⅡ≥38分是NPPV失败的高危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0c)下面积为0.733。另外,生存组肺损伤评分(LIS,分)显著低于死亡组(1.95±0.48比2.57±0.52,P〈0.01),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均高于死亡组(CD3+:0.73±0.16比0.41±0.20;CD8:0.51±0.18比0.21±0.15,均P〈0.01)。结论NPPV可用于ICH肺部感染合并ARF的早期治疗,以SAPSⅡ〈38分作为NPPV治疗的选择时机,能有效改善缺氧,避免IMV相关并发症,利于ICH的预后;CD3+、CD8+及LIS评分可以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免疫抑制呼吸衰竭急性预后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 北京10085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北大期刊

¥640.00

关注 24人评论|3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