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连续性动态监测分流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价

张玉娇; 尹承芬; 鹿兴; 徐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年第09期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动态监测分流率(Qs/Q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成人ARDS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特征、人口学资料及生理学参数,并按照28d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人院后立即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连续监测ARDS患者7d内Qs/Qt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Qs/Qt判断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共人选46例ARDS患者,死亡20例,存活26例。ARDS发病1周内,存活组Qs/Qt在早期呈上升趋势[1~3d分别为(23±6)%、(27±6)%、(28±9)%],4d起呈逐渐下降趋势[4—7d分别为(27±5)%、(25±4)%、(19±4)%、(16±2)%],而死亡组Qs/Qt呈逐渐升高趋势[1—7d分别为(28±7)%、(30±3)%、(33±6)%、(33±11)%、(34±5)%、(33±6)%、(35±6)%];5d起死亡组Qs/Qt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o两组氧合指数(Pa02/FiO2)于ARDS发病1周内波动均较小,存活组1—7dPa02/Fi02(mmHg,1mmHg=0.133kPa)分别为167.37±43.98、180.55±39.90、174.27±35.47、188.64±39.74、252.54±49.22、239.35±25.63、248.93±45.64,死亡组分别为168.65±35.54、182.31±32.36、159.80±34.39、176.97±31.75、200.69±45.33、185.98±36.47、175.43±30.98;死亡组5d起Pa02/FiO2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5dQs/Qt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95%可信区间(95%CI)为0.777~0.999(P〈0.0001,z=13.13);当Qs/Ql临界值为2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90.0%。5dPaO2/FiO2判断患者预后的AUC为O.790,95%CI为0.577~0.928(P=O.0021,Z=3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分流率预后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300170;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危重症医学科; 30017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北大期刊

¥640.00

关注 24人评论|3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