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基于sP前驱震相叠加研究南美中部地区岩石圈-软流圈边界形态

崔清辉; 高雅健; 周元泽 地球物理学报 2017年第07期

摘要: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是上地幔内具有负速度梯度的地震波速度界面.对俯冲带区域LAB开展地震学探测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岩石圈和软流圈的相互作用以及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本文收集了20062012年发生于南美中部地区4个深源地震的垂向宽频带波形资料,利用线性倾斜叠加处理得到了相对走时一慢度域的灰度图,并成功提取了sP在LAB底反射的前驱震相SLABP.基于改进的一维速度模型IASP91-SA计算得出了6个SLABP震相反射点的水平分布,并划分为西部(Ⅰ)和东部(Ⅱ)分区:分区Ⅰ内LAB深度位于60~63km,平均深度为61km,起伏为3km;分区Ⅱ内LAB深度位于78~82km,平均深度为80km,起伏为4km.研究结果显示南美中部地区LAB深度自西向东呈变大的趋势,这可能反映了大陆岩石圈受改造程度的差异.我们推测在靠近海沟的地区,软流圈内部分熔融程度较高且熔体较为富集,对大陆岩石圈的侵蚀作用较强;在远离海沟的地区,软流圈内部分熔融程度降低且熔体分布减少,对大陆岩石圈的侵蚀作用减弱.

关键词:南美中部地区俯冲带sp前驱震相倾斜叠加

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期刊

¥1560.00

关注 24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