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时政新闻论文

时间:2022-03-29 03:02:40
摘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资讯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要想把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及时、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广大群众,就必须在严格遵守宣传纪律的同时发挥创造性,牢牢树立受众意识,时时以受众为本,处处为受众着想,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好地融合起来,讲求传播艺术,不断提高新闻采写和传播的水平,努力把新闻做得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关键词: 时政新闻论文 时政新闻 新闻论文 新闻

时政新闻论文

时政新闻论文:时政新闻栏目专题现状管窥

【摘 要】《新闻联播》传播天下大事,关注民生。近年来,省级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以河南电视台《河南新闻联播》为例,针对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专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闻联播;主流媒体;报道;会议报道;专题

自电视机普及以来,《新闻联播》以庄重的风格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后经过约四代的传承和发展,《新闻联播》突破以往的报道风格,进行大型主题策划,并从百姓视角看社会,关注百姓、贴近百姓、走进百姓生活。以河南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例,将从主流媒体价值、系列报道、会议报道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彰显主流媒体价值

新媒体时代,自媒体成为大众最为接受的一种接收信息的方式,但是,思想、层次、文化等问题都影响着社会各阶层人们对互联网信息的接受程度。此时,主流媒体的价值得以彰显,在主流媒体的信息更具有信服力,引导大众舆论方向,掌握话语权。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近几年,《河南新闻联播》以这个重要节日为契机,春节期间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栏目组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报道的基础上,先后推出“文明河南暖暖新年”“感恩拜年送祝福”“节日里的坚守”“新春台湾行”“春满中原欢乐多”“新春喜事多”“文明河南务实创建”等系列报道,通过记者深入基层的实地采访,生动展示了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和精神风貌,反映了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该省民众欢度传统佳节的喜人景象,体现了主流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价值导向和“三贴近”原则。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时期,《河南新闻联播》重点关注全省各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关键词的形式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通过时政会议新闻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使受众直接了解新政策、明确新任务、学习新精神。传播权威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凸显了时政新闻节目宣传报道的价值。

例如,2014年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举行开幕式,在对开幕式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加入了新闻特写《发挥特色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次日继续推出新闻特写《智能终端智慧生活》,不同报道形式相结合,不拘一格,出新出彩,避免了会议报道的程式化、公式化。如何创新会议报道,彰显主流媒体价值,是时政新闻栏目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系列报道点亮荧屏

系列报道多是重大或重要的事件,但一般不是事件性新闻,所以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的对同一事件进行报道。

“郑欧班列万里行”系列报道,派出精兵强将,走出国门,站位高,擅统筹,有效实现了该题材重大新闻价值的报道与挖掘。在《河南新闻联播》中每天播出一集,还专门“量身定做”系列报道宣传片花,并在报道第一天配发《开栏的话》,形成了集成式、大规模、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格局。

如《郑欧班列:集货范围覆盖大半个中国和亚欧》,通过对相关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采访,选择小的切入点,以小见大,以具体的小事例,展示大背景,反映大主题;再如随后播出的《郑欧班列:一单货物通关最快10秒钟办结》,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报道经济新闻,具体的故事与宏观的经济形势有机衔接,点面结合,增加了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视性。《高端访谈:专访德国汉宏国际物流公司总裁克劳泽赫尔曼》则将报道的形式向人物访谈方面延伸。

总之,“郑欧班列万里行”系列报道点亮了荧屏,堪称一组精心策划、精良制作的成功报道,显示出《河南新闻联播》作为权威主流媒体,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捕捉整合信息的超强能力。

三、增强会议报道感染力

为避免新闻形式内容^于单一,使新闻报道更加喜闻乐见,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提升时政会议新闻的效用,《河南新闻联播》改进会议报道模式,设置《两会记者观察》和《两会热议》两个板块,采取精彩实况、记者出镜报道、新闻特写、现场采访等形式,和编辑制作相配合,正确把握了舆论导向,突出了媒体自身的个性,增强了会议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2014年1月播出的《政协第十一次河南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等,采用会议同期声,丰富会议报道语言、突出会议报道主题;《两会记者观察:节俭节约成两会“新常态”》,记者走出会场,向观众呈现委员们的“吃、住、行”,改变报道切入点,创新报道的表现手法;《两会记者观察:“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引热议》,大大提升了报道覆盖面,实现了传播效应的最大化,为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政新闻论文:开拓高瞻远瞩的时政新闻

对全国性政情话题做出独立采写报道,在《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这样一家地方媒体,渐渐成为一种常态,“南都”高端时政新闻(就是对全国全球重要时事动态或政要人物进行的重头报道)的开拓计划正得到有效执行。由于种种原因,以往关于高端时政新闻的报道,除中央级媒体的正统报道外,地方媒体基本放弃甚少主动出击进行高端时政新闻的采编。因此“南都”此举也就有了一定的探索意义。

“南都”的高端时政报道实践

对于高端时政报道,应该说从2007年十七大开幕前夕,“南都”才进入自觉实施期。半年来,出现了两次报道高潮。

第一次报道高潮,从2007年9月中旬开始,”南都“推出了一系列十七大报道

这次十七大系列报道,是在报社主要领导的直接统筹指挥下推出的。在会议的每日进程报道之外,“南都”在十七大预热和召开期间设置“五年新政”、“国是开讲”、“会客室”等专栏,邀请了一批时政专家和一把手官员,以系列政论性通讯的形式,对十六大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变迁,进行深度分析。

在十七大闭幕之际,为了准确、深刻解读十七大精神,地处广东的“南都”在北京举办一个大型高端论坛“历史新起点―――北京论坛”,邀请了23位权威专家在京召开座谈会,对十七大的新思维予以解读。

在此期间,“南都”还推出两个特刊。2007年10月22日中午“南都”第一时间推出16版号外《前进!进!》,对中央政治局新任常委和政治局委员进行了全面介绍,其快准、精编、详实的风格赢得当天市民欢迎,这也是当天广东省内唯一独立销售的号外。10月29日,“南都”再次以16版的规模推出十七大报告解读特刊“国是论衡”,将论坛发言和十七大新名词予以梳理。

通过十七大报道,“南都”与一大批引领中国政经学界的权威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以说是初步建立起实施高端时政报道的智库。值得一提的是,十七大系列报道荣获2007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都市类报纸向来以社会新闻见长,这一奖项表明,“南都”在时政新闻方面的开拓已获得广泛认可。

第二次报道高潮是在2008年年初的全国两会

这次两会报道,承续了十七大报道的模式,除了原有的品牌栏目“国是开讲”、“会客厅” 等,最大的亮点是:“南都”在北京举办“广东解放思想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一到广东就疾呼”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南都”适时在两会期间举办这次论坛。在论坛上,高尚全与任剑涛两位先生以“全国”与“广东”两个空间参照系,进行了“南北对话”;以周瑞金(皇甫平)为代表的长三角学者与以任剑涛、金心异为代表的珠三角学者,针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区域发展模式展开了“长珠对话”。与十七大期间的“历史新起点”论坛不同的是,这次论坛立足全国,但聚焦在广东,以全国专家“会诊”广东的政治经济的现状与前景,为其把脉。参加论坛的还有蔡定剑、杜钢建、应松年、朱学勤、石小敏等活跃于政法与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南都”智库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这次两会是五年一次的大换届,人大、政府、两院多有易人,一些明星官员也就分外引人注目。在这期间,“南都”推出了若干人物特别报道。比如,《“小女子”如何步入政坛的》,“南都”采访了时任中央干部考察组成员的刘义才,首度披露当年49岁的吴仪如何被考察,于1988年成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北京市副市长而正式从政的往事。此外,还报道了刚刚卸任的最高人民法院前院长肖扬、国家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等人。

日常的高端时政报道也时时见诸报端,成为“南都”的一个常态的新闻品种

包括外派采访,以及伴随动态新闻而进行的政策解析、人事分析,早在去年4月,随着总理的“融冰之旅”,“南都”就已经派记者去日本呆了20天。记者采访了包括日本前驻华大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佐藤嘉恭在内的10位日本政界名流,采写了《“融冰”之后,要努力把冰水捂暖》等一系列高端访谈,这是介入高端时政的一次成功尝试。

由于初步建立了高端专家资源库,“南都”对国家大政方针和高层人事变动,往往能找到合适的专家予以咨询与解读。今年3月底,中央宣布,姜异康任山东省委书记。对于这一变化,记者根据有关专家的观察分析,成稿《把中央智库经验拿到地方去实践》,把一些省部级官员的从政经历归纳为“任职地方―――调任中央党校(或国家行政学院)―――掌舵一省”模式,从中看出中国官员培养方式的一些精微变化。在对省部级以上官员的职务变化、履职表现等,高端智囊的观察无疑是较敏锐的。

在采写与编排方面,“南都”的高端时政报道也有自己的特色

在人物报道上,“南都”和传统的中央媒体报道有较大不同,充分发挥了都市类报纸一贯擅长的生动与灵活。报道不过多地在意识形态上着眼,而从日常生活、人情人性、现实问题方面下笔,尽量贴近读者。仍以吴仪步入政坛的报道为例,记者通过采访其老友、当年的中央干部考察组成员,来介绍这位富有个性的官员。在谈论“政事”之外,还花了相当的篇幅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吴仪,她的婚姻观、业余生活、性格特征等。以平视的眼光“打量”一位高级领导人,这在一个地方省级媒体独立采写的稿件中,是不常见的。

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报道与解读上,“南都”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与操作模式。其一,寻求话题的公共性。比如,在组织“国是开讲”栏目的新闻选题方面,就选择了“股市前瞻”、“政府税收的开支”、“大部制实施之难”等可引发公众话题的焦点议题,予以深度剖析。其二,寻求高端时政的通俗表达。“高端时政”往往涉及基础性理论和官方习语,相当多的媒体,为了怕表达出错,就刻板地按照官方文件,不敢越雷池一步,使报道缺乏传播效果。“南都”在新闻采编方面力争话题深入,表达浅显,采取和专家学者对话的方式,尽量用口语表述,以事例贯穿,同时讲究版面元素的丰富多样。比如,十七大与全国两会报道,专门开设了“国是开讲”,就是采用了记者与权威专家圆桌对话的方式,展开一个个通俗的热点话题。

高端时政报道的意义与面临的问题

“南都”关于“大时政”新闻品种的开拓,兼具有两种意义:一是增加了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新闻品种。“南都”近些年来以时事评论与深度报道,在全国综合性日报中享有盛誉。目前,在媒体市场化程度相当高的广州,一城有6家综合性日报,竞争激烈,报纸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如何开拓出新的新闻增长点,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推出高端时政新闻,报道中国高层政治动向,关注国内国际政经热点,“南都”在地方媒体中无疑是棋先一招。

二是可争取高端主流人群。多年以前,都市报类新闻多以鲜活的社会新闻扬名报坛,已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主流媒体。而今,高端时政新闻的推出,对于主流人群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政界人士是这一板块的报道对象,他们掌握信息、拥有权力、控制资源、决策政治。与此相应,政界人士也是这类报道的核心读者群,商界人士、中产阶级对这类报道也有天然兴趣。

虽然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政府透明程度不断增加;虽然更多的专业人士愿意就时事热点发言,媒体对高端时政的报道有了一定的开拓,但由于中国国情所限,目前地方媒体在高端时政的采编领域仍有颇多难处。

1.采访还是偏于,对新闻的核心不易接近。同属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南方周末》的编辑,在总结他们的时政报道时曾经感叹:“我实在不忍心再去‘压迫’记者了,真的不愿意。有一篇稿件,为了一个信息源,居然打了将近70个电话,其中的60多个人,几乎是在知道我们是记者时就选择直接挂掉电话。”虽然被拒的频率不会大到如此夸张的程度,但类似遭遇对于“南都”记者也属于常态。难以获得最核心的事实,在高端时政新闻领域颇为常见。不少政府部门的当事人宁愿少一事,不愿多一事,即便记者找上门也是三缄其口。从近半年来“南都”所接触的高端时政采访对象来说,多为退休官员和学院派人物,他们要占80%以上。

就是同政府联系密切的研究机构也不易接触(如国务院研究中心、财政部财政金融研究所等直接隶属于政府机构的智囊)。直接采访到的在任部级官员屈指可数,他们在公开会议之外,很少愿意接近媒体。

2.观察与分析还欠深入。这和远离新闻核心相关。比如,今年3月两会结束,国务院等组成人员换届,“南都”立即采写了近4000字的《法学家首掌最高检察院》,对一府两院的领导成员特征进行解读。该篇新闻分析被不少门户网站挂在较显眼的位置,报纸的转载率也颇高,有一定影响力。但实事求是地说,其中对一府两院组成人员的年龄与专业的分析,只具统计总结意味,而官员升迁与调动的更具体更本质的原因,我们还难以知悉。原因在于,组织部门的知情者没有发言,核心智囊没能现身说话。由非政府一线决策人士来披露,这样得出的新闻分析与政策阐释,往往就“隔”了一层。

3.对政经形势尚少独立担当的判断。2007年9月24日“南都”刊发《如牛市生残夜股指逐浪高》,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负责人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文中预言:中国10年牛市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见报当天,就被各大门户网站挂在显要位置,对股市造成了一定影响。随后“南都”又发表声明,表示昨日发表的专访不符合被采访者原意―――等于否认了昨日报道。原因在于,这名负责人的谈话可能会大大影响股事行情,出现政府不愿看到的局面。

4.地方媒体全国和国际性的新闻资源相对匮乏。目前,“南都”驻京记者只有寥寥几位,部委记者对中央机关与各大部委的重要信息了解还很少,可以说是挂一漏万。至于出境对东西方各国热点时政新闻采访,还远远做不到统筹规划,形成制度。

不难看出,地方媒体的高端时政报道离理想状态还很远,但显然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随着中国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在不久的将来,地方媒体也许可以增加驻京记者,更加自由地接近中央决策核心层,使报道更加具有权威性。甚至可以派记者出去,现场报道美国大选,观察英国议会政治,调查印度国情,远赴南美考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比照和借鉴。

从长远看,一个媒体要令人看重,关键是它的报道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趋势。这样的媒体,无论政界还是商界都会关注你。高端时政报道到了一定的火候,比的就是资讯迅捷、判断准确,比如《时代》、《经济学人》,全球政界商界的精英都要看。这就是高端时政新闻报道的理想境界,也是《南方都市报》努力的方向。

(作者系南方都市报要闻部主任助理)

时政新闻论文:把握时念 创新时政新闻的传播形态

在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中,其中的10年是做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因而有幸在、两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身边工作。对这些年来电视时政新闻的改革,我可以说是亲历者和实践者,而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同延安老区人民共迎新春》新闻片,也正是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改革中的一个作品,而且是我们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后,一个比较成熟的作品。

一、对创新时政新闻传播形态的认识

一般来说,时政新闻是对党和国家的最新政治活动以及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的重大事件的报道。简单地说,就是对党和政府机关、领导层的一些会议、活动、讲话,包括作出的决定,出台的文件、政策等的新闻报道。

可能一些人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时政新闻不好做,它题材重大,参与者层次高,场面隆重、盛大、严肃,报道条条框框多,各种规矩多,有通稿的限制,往往给人以“重要而不好看”、“严肃而不活泼”、“板着面孔说教”等印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时政新闻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代表了党和国家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到整个国际社会,无不受到影响,它往往集时效性、重要性和广泛性于一身。正是因为时政新闻的这种特质,我们要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时政新闻,这是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但是,对于这个领域的媒体从业人员来说,应该在遵循“真实、准确、及时”报道的基础上有更高的追求。追求什么呢?我认为,要追求创新时政新闻的传播形态。形态,是事物的内部变化与表现形式。传播形态,就是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所谓创新时政新闻的传播形态,就是指新闻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受众在接收事实信息的同时,还能接收到与当今时代特质相吻合的内涵信息。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传播形态应该是与时代共进的。在总书记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所以,我认为,时政新闻的内涵信息应该是一种对人的尊重、温暖、关切,这种人文关怀的内涵信息将使新闻的事实信息直达观众的心灵深处,激活他们心中的情感波澜,达到有效提高新闻受众到达率的结果。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内涵信息并不是我们随心所欲增加的,而是在创新时政新闻的传播形态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有时代特征的新闻内涵的挖掘得出来的。正是因为有了创新时政新闻传播形态这一理念,我们才能更加自觉地领会信息内涵的深刻意义,在实际操作中把所做的时政新闻区别于就事论事的报道。

二、时政新闻传播形态创新分析

新时代对电视时政新闻传播提出了新要求,成为了创新时政新闻传播形态的动力源。在深刻理解这样的认识,并取得有关部门认可之后,我们从2003年底开始了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尝试。经过几年的积累,到现在已经逐渐摸索出一种形态较新的时政新闻报道体裁,我把它称为“特写式消息”。总的来说,这种体裁从新闻内容上看,是核心事实到过程事实的延伸;从领导人形象的塑造上看,是从“政治家”到“自然人”的延伸,让观众感受到“执政为民”的领导人,本身也有一颗平常的心,也有百姓的情怀,也有普通人的行为动作。这种从电视新闻体现出来的政治家的人性特征,无疑对他们执政理念的人性特征做了一个真实的注解。具体来说,“特写式消息”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它的播出时长通常在4~8分钟左右,有一定的容量;其二,它的画面特点有两多:特写镜头多,运动长镜头多;其三,它的声音特点也有两多:同期声多,背景声多。其四,它的内涵信息是正面的,向受众传递了爱心、关切、体贴、喜悦等积极的情绪。可以说,这样的新闻,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因此,它的传播效果是生动而富于感染,饱满而内含张力。这里通过《同延安老区人民共迎新春》这个片子来做具体的分析。

1.时空架构

先看时长,片子时长为4分钟,配音解说为600字,以电视播音员每分钟300字的语速,2分钟就可以念完,多出来的2分钟是什么呢?就是生动和具有感染力的现场画面和声音,在片子的结构中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同时也给受众培养一种氛围,一个沟通的气场,给人们的思想留出咀嚼的空间,引发受众对新闻由表及里的多层次感受,在实际传播效果上大大区别于就事论事的新闻报道。

2.拍摄手法

(1)特写镜头应用

这个片子当中共有44个镜头,其中特写镜头有11个,为总镜头量的四分之一。电视新闻的最大特点,是利用直观传神的可视画面,拉近新闻事件与受众的距离,从而使观众对陌生的报道对象有具体的感知印象。不同于报纸可以通过比较详细的文字材料解释现象,电视新闻是通过转瞬即逝的画面来锁定观众的视线。因此它应该有合适的特写镜头,传达新闻精髓,表现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情绪内涵,否则就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更难使他们产生深刻的印象。

在《同延安老区人民共迎新春》这个片子中,除了营造节日气氛的一些环境特写镜头外,可以看到,“手”是特写又是亮点。在片子中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与90岁的老红军刘天佑拉家常,镜头从两双紧握的手拉开到两个人亲切交谈;第二次是胡总书记在延安安塞县侯沟门村与村民共同看表演,镜头从他轻松愉快的表情摇到轻抚一个小孩肩膀的双手;第三次是总书记在村民康海发家中做年糕的手;第四次是炸年糕的手。特别是做年糕的一系列动作,可以说是观众多年来第一次看到的领导人很家居化的手部动作。一连串的动作特写镜头,真实传递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与基层百姓相处时的随和、体贴、关心,使这双手显得格外有情。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手可以感觉到震幅只有0.00002毫米的震动,是人体中触觉最为敏感的地方。看一个人手的姿势变化,往往能及时捕捉到他发出的信息,而且这种信息往往没有修饰,很真实,有时一个温柔的爱抚胜过千言万语。在几年跟随在身边拍摄的经历中,我发现他的手往往能传递出很多感情信息。2006年,我随队报道胡主席出访印度,在紧张的行程中,他专门抽出时间看望对我国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柯棣华大夫的亲属,当时的场景让现场的人很感动。他在交谈过程中一直用手长时间搀扶着柯棣华大夫的亲属―――一位老夫人,嘘寒问暖;他在说“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朋友”的同时,手部动作还透露他对一位普通异国老人的体贴。我拍的镜头是从胡主席脸部高兴期待的特写,往下摇到胡主席与那位老夫人先握即扶的双手,然后往上摇到老夫人的脸部特写。动作无声却意味深远,新闻播出后反响十分强烈。

2004年1月21日,是猴年除夕,我跟随报道胡总书记赴河北张家口考察,在拍摄中综合运用了推拉摇移等多种手段,突出了总书记在农民家里过年包饺子的手部特写,以及总书记在路上给村民拱手拜年的场景,使新闻《在河北考察工作,进农家包饺子与民同乐》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听觉感染,播出后引起了境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美联社1月22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说,“在中国官方电视台当天播出的新闻中,身着一件简单黑风衣的中共总书记,在河北省的农村与村民们一起包着中国农历大年三十除夕夜的饺子。这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电视画面,也是让总书记展示出自己新形象的画面。在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把一些肉馅放进饺子皮中时,他强调了已成立一年的新政府的首要任务,那就是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尤其是贫困地区。美联社认为,与村民们一起包饺子的新闻,是今年春节最被中国人关注的一件事情,而且中国中央电视台还在他包饺子时,特意给了手的特写。”其他境内外媒体也纷纷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发表各种积极的评论。这个片子获得了2004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长镜头应用

我们再回到镜头上,在《同延安老区人民共迎新春》这个片子中,还运用了通常在纪录片中出现的运动长镜头。它表现的是总书记与村民一起扭秧歌,这个镜头拍摄长度超过1分钟,实际播出了12秒,在新闻报道中是少有的。镜头先从总书记摇着扇子拉开到整个欢乐的队伍,在他前进动作中跟焦,再推到他脸部特写,他不时与旁边的村民进行眼神交流。其中没有解说,只有锣鼓作为背景声,快乐中伴随着体贴与温情。总书记与老百姓一起过年,体现了总书记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长镜头在我国纪录片中的运用,我记得早期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望长城》等纪录片中出现,后来又在《中华之门》、《》等纪实性纪录片中被成功采用。它在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镜头内,运用推、拉、摇、跟、移的手法,多层次、多景别地表现同一主体,保证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这种纪实性的长镜头,使观众看到一个不间断的新闻事件和一个不分割的新闻现场。随着新闻进程的变化,观众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现场感,形成特有的氛围,给观众以视觉冲击力和情绪的感染力。

事实上,总书记与村民一起扭秧歌的这个场景,也成为新华社对这一新闻报道的主题摄影镜头。而同样,作为电视镜头,总书记扭秧歌也将是一次标志性的历史画面,并在整个片子中形成收看的情绪高点,充分体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3.声音处理

(1)同期声应用

《同延安老区人民共迎新春》这个片子在同期声的处理上也是特别丰富的,共有三处,都是总书记给老红军和村民拜年,拉家常的温情大白话。借着与康海发一家人喝米酒吃年糕的时机,他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要让广大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也就像乡亲们过年吃年糕所想表达的意思那样,要让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一年更比一年高。实实在在的话再次表现了把人民利益作为根本的执政为民理念。中国人对春节讲究团圆,而团圆,意味着不疏离。从政府的角度讲,政府官员不能与老百姓,尤其是身处困境的老百姓相疏离;从公众的角度看,任何民众不应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中掉队。从片子中,我们对“团圆”之意有了新的感悟,它跳出了单纯的家庭欢聚之意,是一种精神状态上的回归和团聚,与人们心中的祥和、幸福、和谐等概念都有所关联,既有“团圆”之意,也是“和谐”之举。

同期声的出现,是我国电视节目创作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次革命,在长篇豪言壮语或华美词汇堆砌而成的解说词中,让一个人用自己的嗓音和语言向观众说几句话。逐渐地,中国的电视观众可以从电视屏幕上听见许多“不同的声音”,使观众感受到了作为电视接受和参与主体应有的尊重,同期声成为电视人手中“拉近观众”的一张王牌。苏联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曾说过:“实际上,我们任何时候都不是在说话和听话,而是在听真实或虚假,善良或丑恶,重要或不重要,接受或不接受等。话语永远都充满着意识形态或生活的内容和意义。”

(2)背景声应用

在背景声的应用上,片子中也是很丰满厚重的,是一般时政新闻中少见的欢乐的鼓声,愉快的笑声,激动的掌声,共有7段,加上3处同期声,这些写实音贯穿片子80%以上。有人说,电视画面是有画框、有边缘的,空间是有限的,而声音则无边无框的,它的空间大于画面,是无限的。在传播过程中,背景声或者叫“写实音”作为一种“场信息”对观众来说都是重要和有效的,起到了扩展画面空间,增加真实性和引发观众联想的良好效果。

4.内涵传递

在4分钟的片子中,它的画面多是亲切的笑脸,喜庆的窗花,热闹的秧歌;它的声音多是关怀的问候,激动的掌声,喜庆的音乐。带给受众快乐的内心体验与情感反应,自然地传递了我们想要传递的新闻内涵信息。

在传统的新闻形态中,往往只要求“真实、准确、及时”,并不太多考虑如何影响观众看完新闻后的情绪感受,只体现了信息短缺时代媒体的“告知”功能。而我国目前处在转轨与转型的特殊时期,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向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现代化社会转型,整个社会处于迅速深入的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探索与逐步完善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媒体应当在新闻传播中增加良性情绪的传递,承担起创建和谐社会的传播责任。情感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情感分为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正性情感是高兴、满意等令人舒适的心理感受,负性情感是烦恼、痛苦等不舒适的心理感受。新闻内涵信息给受众的刺激,并不作用于生理需要层面,而是作用于社会性需要层面即心理需要层面。

例如我们要报道央行加息的新闻,如果简单处理,只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加,加了多少个百分点,要还贷款的观众看了之后可能就会产生焦躁的情绪。如果我们接着给观众算算账,告诉储蓄的人怎样做才能增加存款利息,还贷的人是选择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以更合适自己的财政情况,他们就能理性看待这个事件,新闻也就有了人文关怀的成分。又例如对前段时间引人关注的“高跟鞋踩猫”事件的报道,如果媒体只是渲染令人发指的画面,只会引起社会的越来越高涨的激愤情绪。而我看到《新闻调查》栏目却是从调查分析人的不正常宣泄心理入手,最后提出关注人的精神健康的潜在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之后,精神家园该如何建设?这同样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

在《同延安老区人民共迎新春》的片子中,从拍摄手法、声音铺排、结构组合三个前期要素上,都按照创新传播形态的要求做了不一样的设计,保证了新闻内涵信息的传递,激活了受众群体的情感,创造了和谐的传播环境。这样的时政新闻形态,从传播效果上看,实现了由事实信息到内涵信息的递进,达到了电视时政新闻内容上拓展、形态上创新的效果。

三、时政新闻传播形态探索回顾

时政新闻一直是我国新闻报道的敏感地带,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并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把新闻改革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也成为时政新闻改革创新的一个启动信号。2003年12月12日至17日,胡总书记到山东、河南两省考察工作,其间会看望黄河漫滩受灾群众。在出发前研究报道方案的记者会上,我提出了创新报道方式的想法,向中央有关部门领导提出建议,除了常规新闻外,可否制作偏重特写的一条消息,得到上级可以尝试的意见。在5天的视察活动中,我们克服了救灾帐篷拍摄区域狭小、没有专业录音设备等困难,拍摄了600分钟的新闻素材,完整、清晰地记录下胡总书记向灾民问寒问暖的感人画面和大量有完整同期声的素材。在完成“规定动作”,制作播出消息《在山东、河南考察工作》的同时,还在回来的当天12月17日成功制作播出了一条8分钟的特写消息《中央惦记着你们―――总书记黄河滩区看望受灾群众记》。片子中首次突破了以往时政新闻画面拍摄的常规,出现了大量纪实长镜头,现场同期声,面部表情特写和一系列动作特写。新闻播出后,胡总书记关切的面部表情,以及在灾民救灾帐篷里“解粮袋,掀锅盖,摸灯绳”等动作和大量深情的同期声引起观众热烈反响,并得到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我国新时期时政报道的一次破冰之作。

之后,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亲民活动不断,2004年春节,胡总书记到河北省喜顺沟村与村民包饺子过除夕;温总理探望了河南郑州市的几位低保户。2005年春节,胡总书记到贵州和农户一起打糍粑;温总理去了河南上蔡县艾滋病村,和艾滋病人家属共度除夕。2006年春节,胡总书记到延安同老区人民炸年糕迎新春;总理则来到山东济宁菏泽农村过节。2007年春节胡总书记来到甘肃会宁县大坪乡,与村民剪窗花迎春节,而温总理则到辽宁抚顺棚户区看望困难群众。还有日常到各地的视察活动,都给时政新闻创新提供了很好的题材和空间。现在,这种“特写式消息”的报道形态已经在领导人每次的国内考察中实施,并由国内活动向出国访问等外事活动延伸,像《长青松旁话友谊》、《主席看望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官兵》等都是在出访期间制作的。

我很高兴地看到,国内外舆论也从这些时政新闻的新形态报道中找到了新的评论角度,像2004年春节美联社评论的“饺子新政”,有媒体还作出比较:它们统计美国总统从就任到2006年8月,到戴维营度假共78次,回老家克劳福德镇的牧场共50次,累计319天;而中国领导人在节假日里往往都会出现在老百姓身边,从而得出“饺子政治”和“金元政治”的对比。从中国国家领导人已经连续几年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里赶往农民家里过年的行动中,很多媒体得出这样的判断:这体现了领导人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高度关注,也昭示了中国政府想要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从而规避社会不稳定因素、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心。虽然新闻中领导人讲的都是平常的话,做家常的动作,人们却似乎从中领悟到更多的意义,产生了积极正面的传播效果。

从2003年到今天,大约5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去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手法,共制作了“特写式消息”近百条,除了2007年获奖的《同延安老区人民共迎新春》外,产生较大反响的还有像《总书记陕南问农情》、《小院里的笑声-总书记走访农家乐》、《太行精神永存》、《在贵州看望劳模和群众与大家共迎新春》、《总书记踏雪看望坝上乡亲》、《在重庆市看望慰问遭受暴雨洪灾群众》、《到宁夏考察抗旱救灾工作》等一系列的电视新闻作品,初步奠定了时政新闻报道改革创新的基础和方向,与日常形态的时政新闻一起,形成层次丰富,形态多样的时政新闻群体,从而把新一届领导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的亲民形象逐渐生动地树立了起来。

四、结语

巴金先生曾说,文学能给人光热和希望,能让人变得更善良、更纯洁,文学应该有能力温暖这个世界。我认为,电视新闻也应该有人文关怀的品格,传递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传递爱和温暖的力量,它将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民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我们团结一心,向着更加美好的和谐社会迈进。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改革的点滴推进,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条件。我有幸生活在一个亲民政府领导下的国家,我有幸跟随在时刻把基层人民生活放在心上的领导人的身边,我有幸工作在一个不断提升新闻价值观认识的团队中,我有幸自己在时政新闻这块宝贵领域里耕耘的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创新的激情。期待通过同行们的共同努力,让时政新闻产生更有魅力的传播能量。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时政新闻部)

时政新闻论文:时政新闻的都市化解读

时政新闻市民化是都市媒体实践“三贴近”的客观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民的关注点逐渐从生存需要转向发展需要,个人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作为面向市民的都市媒体,在宣传党的政策的同时,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就时政新闻而言,进行什么样的深加工才能使其更加符合市民口味儿,是摆在记者和编辑面前的一道课题。

一、找出市民关切点

时政新闻要做到“三贴近”,首先应从新闻中找到市民的关切点,以拉近新闻事件与市民之间的距离。一般而言,市民对本地新闻的关注胜过国内新闻,对国内新闻的关注胜过国际新闻。在做离市民最远的国际时政新闻时,尤其要注意拉近与本地读者之间的距离。比如最近缅甸果敢地区暴发冲突,在新闻时,不妨加上战乱背景,告诉读者果敢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如今当地居民多是华裔,以拉近读者对战乱地区居民的身份认同,这样能够大大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多元化催生了市民关切点的不同。“新闻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这是央视的一句广告语,它提醒媒体人:即使站在市民的视角做新闻,也得做到不拘一格。

以神舟六号飞船航游太空为例,一些媒体介绍“费俊龙一个筋斗翻出七百里”,见证中国人现实中翻出最远的一个筋头,虽然还赶不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但已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将航天英雄与人们熟悉的神话英雄对比,增加了人们对航天英雄的亲切感。另外一些媒体介绍神六捎带的植物种子:“深圳十五种生物种子随神六归来”,“荷花种子登神六,打造强势品牌”等,将神六与人们的饮食联系起来,加深了人们对神六的期待和对未来食物的关注。

二、请专家解读,做延伸阅读。

政策、法律法规出台、经济数据公布等之类的时政新闻,与市民自身利益关系极大,但因为其公文性质,直接播报会给读者以雾里看花的感觉。记者拿到公文后,应先寻找与市民相关的利益点,然后请专家或权威人士进行解读,让读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政策动向,这是近年来都市媒体普遍采用的方法。

2009年8月11日,国家统计局7月份经济数据,提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下降1.8%,是2007年以来的最低值。对于不懂经济的读者来说,物价指数是个很专业很抽象的名词,它的最低值意味着什么?对市民生活有什么影响?仅从数据中肯定找不到答案。第二天(8月12日),郑州四家都市报出现了两种标题,一种是请出权威人士:专家建议逢低消费,现阶段花钱也就是省钱。另一种是照录统计局数据:物价指数连降六个月。很显然,第一种标题做到了“三贴近”,它从市民的“钱袋子”着手,标题读起来像是与朋友聊天,有一种很亲近的感觉。第二种标题则显得冷漠和呆板。

有些新闻需要解读,有些则需要延伸。2009年8月,河南淮阳决定投资10亿元打造“羲皇故都、水城淮阳”,对于这样一则消息,编辑在处理时,为了更加贴近郑州读者,标题直接延伸到建水城的目的:“去陈州拜羲皇 赏泥狗喝鱼汤”。一下子拉近了新闻与市民的距离。给寻根的人们提供一条信息:这里是羲皇故里,人祖之地;还给休闲的人们提供一处风景:这里是中国泥狗之乡,可以喝到特色独有的鱼汤。标题将政府施政与百姓生活很好地接合在一起,既完成了宣传任务,又切切实实地服务了读者。

三、请出市民,共同讨论

每年春季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之后召开的各地人民代表大会,是民意的集中梳理与展示。代表委员在“庙堂”之上讨论大政方针、民生民情,依据的就是各自所掌握的民众声音。而民众声音的大范围表达,更多地需要媒体的传播功能来实现。都市媒体除了关注代表委员的言论外,还应派出自己的记者走上街头,摘取最原汁原味的市民声音。这样的“三贴近”实践,不仅读者喜欢――能够反映他们最真实的心声;党和政府也高兴――大政决策有了更科学的依据。

2008年4月的郑州“两会”,河南商报推出《市民声音》和《政府回应》两个栏目,郑州晚报则主打《市民建议》及《约您提问》,两家都市媒体竞相邀约市民,通过媒体平台使其与政府官员直接“对话”。有市民建议医保卡全省通用,立即获得政府积极回应。有市民问郑州市物价局长对菜价上涨有何感受,陈军安局长说,他和爱人经常一起上街买菜,“感觉菜价涨幅确实太高了”,一下子拉近了政府和市民之间的距离,随后,陈军安局长就物价上涨作了深入解读和分析,并保证自来水暂不涨价,给市民吃了一个“定心丸”。这样的新闻操作方式,政府高兴,百姓满意,报纸公信力提高,是一种典型的三赢新闻报道,显示出报社采编人员的“三贴近”功力。

综合来看,新闻报道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传播效果。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明确要求“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给新时代的新闻采编人员指出了努力方向。近几年郑州都市媒体对时政新闻报道方式的探索,展示了河南媒体人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成绩。媒体从业人员通过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素养和自身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了实践“三贴近”的能力。新闻报道坚持以正面鼓劲为主,大力弘扬主旋律,在履行媒体监督职责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分寸,做到帮忙而不添乱,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时政新闻论文:县级台时政新闻节目的创新

秸秆是农业废弃物,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42%直接还田或过腹还田,30%作为农用燃料,8%作工业或其他用途。然而,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碳、氮、磷、钾、钙、镁、硫、硅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含纤维素、蛋白质等有机物。因此,我们应把着眼点集中在利用秸秆发展动物饲料上。

一、秸秆作物的特性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秸秆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中,纤维素含量最大,占细胞干质量的30%~50%。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较易被生物降解,而木质素成分较难分解并阻碍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木质化纤维素材料的消化率一般与秸秆中木质素的百分含量成反比。秸秆中的纤维素有着复杂的超分子结构,葡萄糖分子链内和链间通过氧链缔合成原纤维。原纤维内部分子密度大的地方为结晶区,而相对松散的为无定形区。且纤维素的结晶程度影响着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解速率,结晶度越大,越难被降解。由于秸秆中粗蛋白含量约4.5%,直接作牲畜饲料是不够的,因此,秸秆常要与一些高蛋白物质如豆粕或棉籽饼等一起喂养。即使对反刍动物来说,秸秆的适口性也很差。因此,如果秸秆用作动物的唯一营养源,就必须补充蛋白质、磷和钙以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以添加尿素、豆饼、糖蜜和矿物质的形式来提高秸秆营养成分含量,并已经进行了各种成功的尝试。

二、秸秆饲料化处理方法

据统计,在国内用于牲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中有近16%的秸秆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用于饲喂,为此农作物秸秆饲用处理的研究有极强的开发潜力和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青贮技术

秸秆青贮是把新鲜的秸秆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其青绿多汁的营养、调节季节粗料余缺的目的。青贮既能保持青饲料的营养价值,又能改善适口性,且易被消化吸收,并可调节青饲料的均衡供给[41。在我国,主要的青贮材料是玉米、高粱和黍类作物的秸秆。以玉米秸秆为例,全株青贮玉米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适口性好。据实验,使用青贮玉米饲喂的奶牛比常规饲喂的奶牛日产鲜奶量提高8%~lO%t~。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将青绿玉米秸秆切成长度为13cm的碎块,放人事先准备好的窖中,每装20cm~25cm的厚度,人工踏实1次,不留空隙,依次进行,直至装满(高出窖面0.5~1.0m),然后严密封窖(在原料上覆盖塑料薄膜,在其上压30cm~40cm厚的土层,封顶,但不允许有漏气现象)。一般6~7周即可开窖利用。

第二,氨化处理技术

秸秆饲料氨化是指用液氨、尿素、碳铵作氨源,处理玉米、稻草、麦草之类的农作物秸秆等低值粗饲料,使秸秆木质素彻底变性。氨化后的秸秆质地松软,气味糊香。氨化改变了秸秆的组织结构,提高了其营养成分,使之更容易被瘤胃微生物所消化,从而提高粗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改善其适口性,使其成为牛羊等反刍家畜的良好粗饲料。但要注意,氨化饲料在饲喂前应充分摊晾,使氨气挥发,以免对畜体产生毒害。

第三,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

秸秆微贮技术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并放入容器中或地面进行发酵,经过一定的过程,将秸秆转化为湿润膨胀、柔软酸香、家畜喜食的饲料。微贮饲料基本无季节性限制,不易发霉腐败,能长期保存,而且其对粗纤维的降解率较青贮料高,从而大大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其制作方法及步骤与青贮料基本相同,但需要在装填的过程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且菌液的配制是微贮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配制好菌液后,将切短的秸秆铺在窖底,每隔25~30em均匀喷洒菌液1次。封口时,在最上面1层撒食盐粉,然后覆膜圈。

第四,制粒技术

秸秆制粒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机械加工揉搓粉碎后与精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制粒而成。并结合牛羊等草食家畜的营养特点及生产水平的实际要求,在充分利用秸秆的前提下,添加30%~60%的混合精料。这种方法容易将纤维素、微量元素、非蛋白氮和添加剂等成分强化进颗粒饲料中,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含量,改善营养平衡,而且成本较低。

三、其他加工利用技术

主要包括秸秆气化、秸秆制炭、秸秆制酒精、麦秸种草菇技术等。还有人将玉米秸秆制成“菌糠”饲料,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秸秆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理化特性不同,可通过机械的方法将秸秆的叶、皮与瓤各部分进行分离,单独利用。分离出来的叶、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用来直接饲喂家畜;秸秆皮部分营养价值较低,但木质纤维素含量高,可用于造纸、板材等工业。这样,从饲用角度看,无需进行氨化处理就能得到相当于优质牧草的秸秆饲料;而对于工业用途,秸秆皮部分又优于整株秸秆。

四、秸秆利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断进行,从战略角度看,秸秆饲料将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可以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和饲料的成本。此外,其对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生态循环模式――秸秆饲料一养殖畜禽一沼气。同时,我国周边许多国家随着乳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秸秆饲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加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韩国每年秸秆饲料的缺口达500万吨以上。随着秸秆饲料加工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秸秆颗粒饲料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动物营养专家认识到饲料中添加液体添加剂的优越性,并已开始广泛使用,如液体酶制剂、霉菌抑制剂、颗粒黏结剂、抗氧化剂、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型颗粒饲料液体真空后喷涂工艺的开发,可准确、均匀地将液体添加到颗粒上,不仅可保证配方的真实性,而且能保证饲料营养成分免受损失,为生产优质、安全、高效全价颗粒饲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若将其应用到秸秆颗粒饲料生产中,加人瘤胃发酵控制物和营养性添加剂,对进一步提高秸秆代谢转化,满足家畜的生长发育将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总之,秸秆饲料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大环境中,将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时政新闻论文:新闻网站时政报道的四“板斧”

时政新闻由于其政治性、权威性、导向性,一直以来是党报的主流新闻、核心报道。随着网络手段增多、网绍媒体影响扩大,不少时政报道越来越具可读性和民生性,有份量、耐读、有思想,结合适当的网络形式开始吸引网友目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七大报道和近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均有良好的表现。网络现场直播、深入挖掘幕后、追踪官员言行、官民网络互动、民生议题设置、手机平台介入等多媒体、多手段、多方式的时政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时政报道越来越受到各地网络媒体的重视,

集纳式报道:从重点变成热点

重点是编辑的选择,而热点则是网友的选择。时政报道要从重点演变到热点,集纳式报道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集纳式报道就是一种组合报道,网站通常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大专题、小专题(含话题类专题)和新闻热词等。新闻热词是对同一内容不同报道设置的集纳式简洁列表报道。

时机的选择。时政报道以何种集纳式报道出现,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错过时机,同样的报道其他网站很可能已铺天盖地,组织集纳式报道就处于被动状态。作为后来者,如果创意不足力量不够,集纳式报道往往就没什么网络关注度了。

重视时机的选择,一是报道内容的推广时机判断;二是集纳式报道方式的选择。当非预知的报道出现时,我们根据内容重要性、报道涉及面和引起网络关注的可能性进行判断。这种情况下,决定有必要进行集纳式报道时,一般会先以新闻热词的面孔出现。新闻热词在报道内容比较少,但关注度开始上升时设置。这样方便于编辑和迅速在重点区域推出,吸引网民眼球,当报道内容数量和关注度上升到一定阶段时,则以全新专题包装推出,让热度延烧,进行全方位报道。重点事件逐渐演变为热点事件。有些内容因舆论引导等原因,不适宜继续加热,但是读者却想了解真相和处理结果的,我们可以继续设置热词,不转为大专题。东南网曾经组织了福建地市人事变动、两岸经合协议、紫金污染事件、暴雨袭闽等热词,有些转为大专题有些继续以热词出现。6月份暴雨全面袭击福建以社会事件衍生出大量时政报道,东南网为当地第一家及时推出新闻热词滚动播报和大专题的网络媒体。当事件是属于可预知性的,一开始则可做比较详尽的专题报道。比如,福建省长黄小晶首次率团访台。东南网提前进行了策划,当天内容虽然不多,充其量也只能做个新闻热词。但这个事件不是孤立的,是一系列两岸交流发展的结果。此前有大量的相关报道,完全可以做为背景新闻出现。这样,专题可重点策划好最新的报道和图片,让它成为吸引眼球的焦点,其余则可通过背景新闻来延伸阅读。专题一推出来,就以其快捷反应、气势、报道重点和深度延伸受到关注。接下来,由于稿件源源不断出现,专题两三天就可以丰满,热度自然上升。

页面的包装。一是页面的设计,二是栏目的设置,三是标题的制作,四是手段的运用。手段的运用可以有互动、有视频,还可以有动画等等。但不管如何,围绕页面包装关键还是两点:一是内容表现到位,二是便于网友阅读。

组织时政报道的策划者必须了解页面的包装和网络手段的运用,同时对专题内容又了然于胸。这样,有的放矢,才能让设计与内容完美结合,让页面语言庄重而不失鲜活、角度选择独到而不失主旨、内容挖掘抢眼而不失厚重。在大多时候,时政报道的把握比社会新闻更难。对事件的政治目的、影响、口径的把握等等都应有准确判断。在全国“两会”专题中,东南网先后改了三次页面设计。正式页面以特点鲜明、分块明确、主旨突出、包装独到的特点受到网友关注。在设计福建省长黄小晶率团访台专题报道中,东南网提前了解主旨、行程及可能的报道情况,在访台前一天晚上推出大型专题,依据走亲、访友、做生意三大版块及记者滚动报道设计页面。专题出来后,广受好评,本地一些网站先后仿效。

位置的呼应。重要时政报道历来是党报的头条,但在网络媒体却不是成规,让时政报道在网络中有所作为,位置尤其重要。同样的新闻不同的位置由于阅读率截然不同,带来的影响力相差悬殊。

网站树立起时政新闻的重要地位理念,当碰到重大或耐读的时政新闻时,即时结合网络特点修改标题、包装形式,让时政新闻在头条或重要导读区域现身出来,产生“秒杀”效应引起关注。东南网推出的黄小晶率团访台专题,曾在首页做了20多条头条导读,大力提升了专题的传播力。百度搜索相同专题名称,东南网该专题曾连续一段时间高居第二位。

除了位置,标题制作也非常重要。标题忌以说教的面孔出现,不然不仅得不到流量,反而让更多网友不去注意网站下面更多精彩内容。有人曾经对标题党大为批判。标题党哗众取宠虽不可取,但从原因上看,标题党的产生不是偶然现象。它代表网络的一种点击习惯。如果一篇文章很好、很耐读,但标题沉闷枯燥,也难以让人停留。一旦没有停留,海量信息中这条新闻就很难让人再去阅读它。时政新闻的标题应该追求一种张力,即“性感+思想”的组合体。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有深度、敏锐、一针见血;它有悬念,你看了还想看;它是准确的、适度的,它不玩噱头。

多媒体报道:从台前挖掘幕后

主席、总理先后作客网站和网友交流后,地方官员越来越多接受网站视频访谈,多媒体时政报道也成为网站内容的重要部分。多媒体时政报道,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新政策解释性访谈;二是主政官员施政理念和施政措施访谈;三是热点事件新闻会发言;四是重大事件幕后故事访谈。这些都是从表面新闻转向幕后新闻,从事件表述转向深度解析。

幕后故事访谈。更多时候主政官员不出面,智囊团成员、时政记者等以既是现场者又是旁观者的身份出来讲述幕后故事,这是一种容易让人接受的多媒体时政报道。不仅可弥补日常新闻报道的不足,还可以讲出鲜为人知的细节故事。他们以更有说服力和更实在的形象出现,对于地方领导来说往往是加分的访谈。这些现场者比一般网友深入了解工作的性质、地方领导考虑的问题、老百姓想解决的事情。立场相对中立,表达更平民化,细节鲜活,有的放矢,容易让人接受。

东南网东南宽频设置了《新闻幕后的故事》访谈栏目。今年5月福建省长黄小晶率团访台回来后,东南网邀请了福建日报两位跟团记者进行访谈,策划制作了《省长黄小晶率团访台的新闻背后故事》视频节目;今年6月暴雨洪灾袭击福建全省,东南网在进行大型新闻专题报道的同时,于7月6日、7月9日分别策划推出了两期背后的故事:《灾难中倒下的和站起来的》、《福建决策层在特大洪灾关口》。这几期多媒体时政报道,有两个共同特点。

一是有细节。福建日报跟团访台的两位记者讲述了许多精彩的细节故事。比如说,台湾方面送给黄小晶“旺

时政新闻论文:浅议时政、民生新闻的融合

有人认为,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两者之间无论从内容风格、关注点、关注对象、写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时政新闻主要关注的是党政机关和领导层,而民生新闻则关注的是基层普通群众,两者可以说是“井水不犯河水”。其实不然,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生活热情的不断增加,如何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让时政新闻从更深的层次上关注民生,已经成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才能从更高的层次上架起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我们说民生新闻关注民生,那么与民生新闻内容风格截然不同的时政新闻是不是就不用关注民生问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同样是新闻,为什么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在老百姓眼中的差距会那么大呢?主要是一些媒体没有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真正内涵,没有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融合起来。

诚然,时政新闻必须讲政治,必须严格遵守报道程序,但这决不能成为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的理由。现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我们的时政报道,是在按上级的指示搞宣传,而不是真正去做新闻,因为太中规中矩而常常陷入程式化、模式化的窠臼,因为程式化、模式化而湮没了新闻,结果导致记者不去主动地了解民众、服务群众。许多记者认为,会议和领导活动不会有真正的新闻,只要按程序报道就行了。我们不排除有些会议和领导活动确实没有新闻传播的价值,那么,是不是党委和政府召开的所有会议都是与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无关呢?答案是否定的,出现这一问题,关键是我们的记者只关注会议或领导活动的表面,没有看到会议和领导活动后面的深层次的东西。缺少对领导讲话精神的解读,缺少对领导讲话和活动的背景介绍,缺少对领导讲话中所关心的与人民群众反映相契合的问题的反映。

因此说,时政报道并不等于疏离群众,关键是我们怎么样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真正内涵,真正发挥新闻媒体的喉舌功能,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染,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地融合起来,从群众关心的角度去报道时政新闻,从会议和领导活动中发掘和解读到群众感兴趣,急需了解和希望解决的问题。记者只要心理装着群众,把群众的利益、呼声和意见挂在心上,并带着这些问题去参加会议,报道会议,捕捉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共振点”,这样,我们的报道就会扭转脱离实际,疏离群众的局面,一定会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一些媒体主观地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隔离开来,主打新闻以时政新闻为主,主要为领导服务。而另外再办一档民生类新闻节目,认为民生类新闻节目就可以抛弃一切对受众没有吸引力的报道,一切以收听(看)率至上。现在,一些媒体的所谓民生类新闻节目,报道的内容大多是一些社会新闻,如血淋淋的车祸、火灾、打架斗殴、醉酒闹事、婆媳吵架等“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东西,甚至出现“五条腿的王八”这样的新闻作为节目头条的现象。即使是真正的民生新闻也只是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不作深入、系统的挖掘,缺乏对新闻事件、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关照,让人觉得所谓民生新闻不仅琐碎,而且肤浅,乍看挺热闹,实质上沿着新闻娱乐化的方向越陷越深,成了“市侩新闻”。

这种病症的出现对于当代中国兼具执政党舆论宣传工具功能和面向市场的大众传媒双重功能的媒体来讲是极为有害的。长期人为地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分设,必然会导致新闻党性和人民性在媒体上的决然对立,进而导致受众对新闻媒体的怀疑和抛弃。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隔裂开来,容易把听众分为一种只关心时政大事,另一种只关心发生在老百姓身边小事的两种人群,产生的结果是经常收听时政新闻的听众反映新闻节目报道老百姓的事太少,而经常收听民生新闻节目的又反映本地有这么多大事为什么都不做报道。使新闻宣传的整体效果被大打折扣。最终完全可能使媒体陷入一种既无法实现党委政府喉舌功能,又没有办法在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先机的被动局面。这就要求我们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在更好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中心工作的前提下,更多地去关注人民生活、平民生计,报道群众的身边事,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靠高质量的新闻赢得受众,为媒体的市场化运作,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三、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才能搭建公共平台,从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关注民生

现在许多媒体都提出了“公共新闻”的概念。所谓“公共新闻”就是在国家公共意识日益强化的大背景下对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新的阐释和传播,意在通过媒体搭建的公共平台,塑造官员的公民意识以及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缓解矛盾,化解冲突。通过这个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媒体力图把境外舶来的“公共新闻”理念本土化,从根本上理顺当下由于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这两种新闻模式分立而导致的混乱。因此,要解决这一混乱问题,就必须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好起融合起来。

实施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融合在当前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动我们新闻媒体的改革步伐,使新闻更加符合新闻规律,回到新闻本身,使新闻媒体找准自己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全党全国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能够更好地起到引导舆论、鼓舞群众、关注民生、启发民智的作用。记者通过一些时政活动的报道,搞清楚,哪些问题要突出报道,哪些问题暂不宜报道;哪些问题要大声疾呼,哪些问题要淡化处理;哪些问题要加热,哪些问题要降温;都要从全局的高度去正确把握。既要把民意反映好,同时又把大局维护好,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时政新闻要与民生新闻融合,就必须让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更具广度和深度。关注民生但不是一味地去迎合受众,关注问题就是对新闻事实除了报道“什么”,更应该关心“为什么”、“怎么办”,新闻要对社会对民众负责并积极地引导公众来关心公共事务,共同为公共事务出谋划策。民生新闻哪里来,民生新闻不单是从街道社区来,主要是从政府部门来,民生题材包括就业、住房、医疗、教育、收入分配、社会治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的新闻就是要多跑政府部门才能得到。实际上很多民生新闻就是时政新闻的延伸报道和深度报道。

总之,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资讯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要想把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及时、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广大群众,就必须在严格遵守宣传纪律的同时发挥创造性,牢牢树立受众意识,时时以受众为本,处处为受众着想,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好地融合起来,讲求传播艺术,不断提高新闻采写和传播的水平,努力把新闻做得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时政新闻论文:时政新闻的困惑与突破

我国的媒体是党的喉舌,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这就决定了时政新闻将永远是媒体主流,也是我们所有从事这一事业的采编播人员所要一直研究的课题。因此,从时间上看,时政新闻将长期存在并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各台的立台之本。

然而,相对于更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民生新闻以及精彩纷呈的各类节目来说,观众对时政新闻往往有一种抵触心理,时政新闻面临着内容和形式创新的困惑,笔者在此谈谈几点认识。

1.从模式化到百花齐放。首先是废弃八股、积极创新时政新闻模式,以时政的会议报道为例,首先可以切主题,这是最简单的方法,现在有不少记者都在应用。以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松江潮声》为例,我们就要求除市委书记、市长外,所有会议不得用领导讲话,除重大会议(两会)外不报会序,而要摘出主要内容进行报道。有一次,吉林市召开消防会议,会上讲的都是官话,成绩、不足、下一步工作等等,我们的记者从中心内容出发,抓住重点,以《我市消防安全存在四大隐患,市政府严令限期整改》为题进行报道,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是换身份,就是转换记者的身份,角度、立场、思路也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十七大的报道,要求报动态,各家媒体基本都是热烈欢庆,心情振奋,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推进各项工作,促进总量翻番。我们就做了一组《蓝图宏伟群情振奋,百姓热切盼落实》,站在百姓立场上看时政、写时政,让老百姓说实话。既丰富了时政新闻,又可以决策部门和机构提供民意借鉴。

再次是多侧面。我们常讲新闻要客观、真实,而角度越多、侧面越多无疑越接近这个要求,因为事物都是复杂的,非黑即白已远远不能描述世界,在二者之间有着大量的中间地带。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新闻尤其是时政新闻却没能跟上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宣传上就是一种官腔,但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这种写法。我们每年都有不少典型要宣传,经常采用的就是拔高,结果写出来的人物离生活特远,这是因为“碗杯效应”造成的,就是说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可能只有一杯,原来的生活是一个桶,杯放在桶中并不显眼,但我们加工创作后的稿件中的生活就缩小至只有一个碗,杯再放进碗中就非常醒目了。实际上我们应该把典型还原到生活中,用本色说话,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

2.从简单化到深入挖掘。现在我们的记者在采访特别是在进行时政新闻采访时,一般就是拿材料走人,回去扒材料,更有甚者就是用报社稿,即便是采访也是敷衍了事,根本不做深入思考。而记者首要的任务就是采访,既采又要访,搞电视的都知道拍片有个剪辑比,一般是五比一但实际上掌握的素材越多,写作起来越容易,稿件越容易鲜活。所以时政新闻如果不好看、不好听,记者有很大的责任,其根本就在于采访流于形式、走过场、不做深入挖掘。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简单化呢?简单归纳,就是四多,“多研究材料、多收集素材、多找人谈话、多想问题”。

先说研究材料,很多记者对材料都轻视,认为枯燥,很少有人认真研究,但材料里有很多的线索和高度概括的内容,直接把它做成新闻不好看也不好听,但它却是新闻眼所在,围绕它来做则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年,吉林市召开工业会议,市有关部门提供了很多材料,一般情况下就是摘几个数字、写几条措施稿件就可过关,但我们觉得这样做体现不出全市工业的发展,给听众印象也不深。经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原来吉林市的工业主要靠化工,而化工区主要集中在江北地区,但最近几年,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发展很快,且一个在西、一个在南,我们一下子就意识到从工业布局的变迁最能看出城市工业的发展,于是就有了《吉林市工业布局凸现三足鼎立之势》这篇稿件,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后获省二季度优秀新闻奖,被专家称为近年少有的一篇工业好消息。

再看多收集素材,我们在接到一个时政新闻的命题时,不要轻易地动手,而要尽可能地搜集与之相关的素材,丰富的素材可以让你选取更好的角度、更好地表现主题。比如说,你看到了一份某局8月份的工作总结,你就要想到要一份全年的计划和下一步的打算,还要想办法拿到下属各科室的总结,因为鲜活具体的内容往往在底下,这样,上面的总结是纲,是新闻的点,下面的村料是肉,有血有肉才是好新闻。多找人谈话十分必要,我们要求记者采访时,除了当事人之外,还要找他身边的人,从其他角度验证、分析当事人的话,以核实采访内容,丰富积累,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这种做法往往会使记者有新的切入点和由头,从而使时政新闻更加鲜活,好听好看。

最后是多想问题,记者采访时政新闻时最怕不想问题,如果不想不仅出不了好新闻,而且容易出问题,多想问题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新闻的着力点和核心。

上述的时政新闻报道思路和方式方法,落到细节和实处上,还是应该要求一线的采访记者练好本领,不断提高新闻采访水平和报道能力。笔者认为,培养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 过硬的政治素质。近几年,随着广电事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年轻人充实到采编一线,这些年轻人思路新、思想活跃,给广电界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这一点在娱乐节目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这批人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普遍政治素质偏低,把握方向的能力差。“三个代表”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什么,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和目的,一国两制的具体内容,恐怕能准确说清楚的不多,个别记者连中央政治局常委、省委书记、省长都不知道是谁。常识性的东西是记者必备的素质,但现在有一批记者毫无政治经验和头脑,却依然活跃在时政一线,这也是时政报道枯燥的主因,实际上写不出好新闻可以有待提高,但一旦出现政治差错就不是小事情。要想增强政治素质,首先要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地方的法规及中心工作,这是写好时政新闻的一个重要要求。其次要了解并切实执行政治纪律,大的方面是稿件送审,小的方面遵守会场纪律,总的说来,时政无小事。

2.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现在很多新闻很浮浅,缺乏新意和深度,实际上就是记者不能也不会分析问题,所以凡事只报表面,不追求深层次的东西,我们现在所说的媒体同质化,实际上新闻也同质化,就是因为不能独立地分析问题。那么怎么才能具备这种能力呢?根本就是一条,懂得辩证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辩证唯物主义。学习辩证法还容易些,掌握运用则要难得多。举例来说,吉林市为了帮助雪花啤酒的发展,对酒类市场进行了整顿,有很多人包括记者议论这是地方保护主义,是与市场经济相背离的,这话对不对呢?从现象上,看这话没错,但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看,而要与周边的环境、事物联系起来看,按照这个原则再去采访、了解,市政府不是不懂而是另有目的,那就是生产雪花啤酒的华润集团想要投资上一条生产线,但又怕市场容量不够,为了让这一项目成功落户吉林,市政府决定助雪花啤酒一臂之力,而同时吉林市经营金士百啤酒的商户又有很多是无照经营,根本不纳税,政府这么做也是借此机会整顿市场。这样一分析,大家就会明白这是政府为招商引资、增加财政收入的一个特别的招法,而且是一个阶段性的打法,从整体看是符合发展地方经济的要求的,因此这种增加税收发展经济的举措作为一个短期打法是无可非议的。

3.要有创新精神。对记者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五个方面,一是胆识,要敢于突破禁区,这是个前提,这一点在年青人身上表现较为明显。二是见识,要有把握全局的本领,吃透上级精神,有深厚的文学政治修养,没有这些,勇敢就是空话,是莽撞从事。三是独到,要有独到的见解、独到的观察、独到的分析,不可复制就是核心的竞争力。四是思维,要学会并熟练运用多种思维模式,找出最适合的角度和形式进行作(逆向、发散、定点、跳跃式思维)。五是汲取,就是吸收利用一切现有的形式,为我所用,推陈出新,借他山之石攻新闻之玉。有一个例子,《兖州,2亿吨大煤田不挖了》这篇稿件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它就是创新的成果,其主题是要表现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典型的时政新闻命题。其起因是记者一直想写山东的煤炭问题,当时山东煤矿主产区兖州、枣庄就是铁道游击队活动的地方,几十年开采后,城市面临煤尽城亡的危险,产业萎缩、地面下陷,经济、环境压力空前,这时当地的市委书记提出要克服“煤炭依赖症”,那么如何把这种理念反映出来呢?记者经过实地转采访,发现一个素材,当时当地发现了一个面积120平方公里、储藏量达上亿吨的大煤田,开采后每年可为当地带来税收5000万元,但当地政府研究后决定放弃开发转而发展替代产业,因为开采后会严重影响当的生态环境,这一举措避免了过度开发,遗祸子孙。从这一素材出发,记者又了解到当地政府之所以有这个勇气,是因为替代产业发展得很好,经济有依托,这样才有底气。这些素材一组合,就产生了获奖报道。应该说,如果没有创新观念,那么这只是一篇平平的报道,但记者却没有停留在领导讲话和观念宣传上,而深入实际、创新采访,最终才有了这篇作品。

总而言之,时政新闻不仅可以做好做活,而且大有可为,重要的是独到的观察和特别的发现,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时政新闻也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

时政新闻论文:地方台时政新闻改革的进路

编者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新闻联播》改版的消息传出后,业界和民间的各种说法莫衰一是,因为中央电视台的特殊地位和央视新闻的示范作用决定了这次改版的非常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电视新闻理念的阶段性认定。期待中,人们的讨论汇集了多年来电视新闻实践经验和理念创新成果。体现着各自对电视新闻特别是电视时政新闻走向的看法。

2009年夏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及新闻频道行将改版的消息,在业界乃至民间都引起了不少的关注。据称,这次央视新闻节目改版的核心目标是加大新闻信息量、提高新闻评论的空间和质量,在风格上将更好体现亲民化路线。几十年来,央视新闻节目的每次改版都会牵动全国观众的目光,对地方电视台的节目改革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因为央视的新闻节目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另外,在国人看来,更能体现民主、公正、透明的时政新闻,无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它的改革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因此,就这次央视以时政新闻为主的改版来说,其行为本身也许比具体如何改版更具有意义。因为这将可能是引领地方电视台(本文指非中央级的电视台,包括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城市台)时政新闻走向的一个符号。

价值取向:

做属于群众的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究竟承担什么功能,这是改革的着手根本。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政治方面发生的新闻。这个字面意思在新闻实践的时候,往往比较容易被领导活动、上级精神和正面宣传所执掌。长期以来,在这个操作惯性的驱动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时政新闻等同于宣传,无怪有观众调侃《新闻联播》三十分钟只有后面三分钟的国际新闻才是新闻。在信息时代,随着社会转型生发的信息与公众利益关联程度的增强,随着国人对境外媒体接触的频繁以及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人民越来越要求时政新闻及时、公开、透明、讲真话,少些形式主义、官话、套话、空话、大话、假话。时政新闻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凡是涉及政府部门和市场关系、政府部门和公众关系的诸般变化,都会与公众利益产生直接或间接关联,不论是动态事件(硬新闻)还是问题或者现象(软新闻),公众都希望媒体能够及时报道,并让民意得以通畅表达。

如此,我们首先需要清楚的是,地方台的时政新闻是否应该主要体现宣传功能,它的宣传主体究竟是谁?不可否认,地方政府的公共部门每天的运转都可能产生新闻,从部门立场来说,这里面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负面的,但这种认识不一定和公众的立场相吻合。面对政府部门的负面新闻时,地方电视台是站在维护政府形象这个传统宣传职能上回避它,还是站在保护公众利益促进政府部门的改进呢?与央视是新闻宣传阵地这种惯性认识相比,地方台时政新闻宣传功能体现在哪里呢?这并不完全是一个学术理论层面的问题,而是现实操作中难以回避的规则。毫无疑问,当理论与现实发生碰撞时,地方台时政新闻的宣传意味就不可能消除。其次,在市场化生存环境日益鲜明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追问,地方台时政新闻的市场在哪里?央视是全国性的,拥有独一无二的新闻资源采集和渠道优势,而地方台中,除了少数几家卫视具有地域上的所谓全国性,其余的都表现出强烈的本地性,几乎难以在现实中获得相对自由的新闻采集能力,所谓的时政新闻总体上表现为比较狭窄的地方化市场。换句话说,地方台时政新闻改革的驱动力到底在哪里?是扩大本地市场还是迈进国内市场,抑或是增强宣传效果?

笔者以为,这两个都不是根本问题。地方台是在长期以来的“宣传”理念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大多沿袭中央电视台标准播报型的模式。模式背后隐藏的,其实是新闻为谁存在的问题,是新闻为广大观众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什么样的体验的问题。受众关注时政新闻,主要是因为它具有“重要”和“有用”的新闻特质。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否认新闻应该具有的宣传和舆论引导等性质,恰恰相反,任何国家的电视机构所做的新闻,都在根本上服从于本国的意识形态并最终为本国利益服务。以时政新闻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电视新闻,强烈地表现出自上而下的宣传意味,这既是部门趋利的需要,又是基于这种认识将其当做工具和手段的产物。如是观之,观众责怪时政新闻是“传声筒”,是图解政治,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恐怕还在于,时政新闻不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很难在时政新闻中获得身份认同,他们需要的不是电视台的级别,需要的是讲真话、讲实话、讲问题的时政新闻。部分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跨区域传播的成功已经做了比较好的诠释。

改进表达形式:

做观众看得懂的时政新闻

价值取向很重要,它体现了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体现了电视台对待观众的态度,决定了电视台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制作新闻。就目前情况来看,地方电视台的新闻中,时政新闻尤其是传统宣传型的新闻仍占主导地位。许多时政新闻的原始材料文字稿都是大块头,理论性强,枯燥无味。比如南京某台的《时事要闻》前两条消息是《提升效率简化流程,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整体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构建国有资产风险防范机制》,从标题到会议程序的报道,显得十分空泛,这种现象在全国十分普遍。这种司空见惯的时政新闻表达,是内容问题还是形式问题?其实是价值取向问题,是对新闻的理解问题,是新闻工作作风问题,是对观众的态度问题。

时政新闻表达从来就没有要求对政府活动进行表面化、程序化的记录,恰恰相反,在我国新闻宣传的传统里,因为时政信息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而早先群众的文化水平又比较低,等一批国家领导人多次对新闻宣传工作者讲话,要求记者写新闻要通俗,要用群众熟悉的语言来报道国家政策方针。这其实就是要求记者要学会解释时政信息。

改进时政新闻,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就是减少和压缩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内容。实际上,失去观众的关键因素是缺乏以贴近的形式和丰富的信息来进行有效的传播。从表达层面改进时政新闻是必要的,例如压缩空话、套话与程序性报道,但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挖掘时政新闻中最具价值的新闻点。时政新闻记者编辑要开动脑筋,提供“解读”过的、容易消化理解的信息,把价值摆出来,让观众爱看易懂。许多地方台能观众都有这样的感觉,每年省市开“两会”,电视台的新闻主要是大段大段的讲话。其实每年“两会”期间,都有许多新精神、新信息,其中不少信息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观众有接受和了解的需要。地方台时政新闻一定要清楚一个道理,不要认为报道的是发生在本地的事情观众就会关注,新闻的本质是要为本地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观点。简而言之,地方台时政新闻表达式的改进应该在内容与形式上双管齐下。

首先,加强平民化、本土化的内 容建设。美国杰出新闻培训项目有一个研究报告,认为最成功的电视新闻报道有七个方面的特点。报道本地新闻、以群众为报道主角、重视受众的诉求,就是其中的三项。时下地方台时政新闻,存在着报道总量增长与受众需要获知的信息不足的结构性缺失的问题,恐怕与缺乏这三项不无关系。为此,地方台的时政新闻要减少对领导行为活动的报道,增加公民表达意见、行使权利的行动或事件;增加对党政决策、领导行为的背后的决策过程、施政行为的报道;以平民化视角报道时政新闻,坚持从老百姓的角度来报道时政新闻,使老百姓喜闻乐见。只有报道在当地老百姓看来最有价值的新闻,地方台才有生命力。

其次,加强解释、分析和评论,提高信息“质”。地方台时政新闻报道在其背景复杂、平面新闻繁多的形势下,加强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为特征的深度报道,增加全方位立体性时政新闻的报道,抓住新闻的本质才能凸显时政新闻的重大意义,彰显其权威性。要围绕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农民增收、法制、医疗卫生、环保等主题做深度报道。现在地方台时政新闻一般都是事件性新闻,局限于就事论事,应该围绕重大问题进行解释、分析、调查、评述,加大解释性报道力度。应该把时政新闻做“软”一点,在报道方式上尽量地人性化、趣味化、形象化,采用老百姓喜欢的报道方式。比如,多设置观众能够参与的议程,重视传与受的互动。

改革组织结构:做有机制保障的时政新闻

电视新闻改革其实是围绕着三个关键词做文章,第一个是内容,第二个是表达方式,第三个是组织结构。观众从来都只关注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变化,很少关注电视节目组织结构、生产方式的变化,但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如果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是落后的、传统的、保守的,纵有千种想法万般理念恐怕最后都会执行不到位。

包括时政新闻在内的电视新闻,从来都没有比现在更要求讲究效率,第一传得快,流通速度快,流通时间短,跟上新闻生发速度;第二传得多,跟上新闻生发数量:第三传得自由,自由是快与多的基础,这就必须打破种种条条框框,减少种种束缚。就全国范围而言,电视新闻的生产依然保持着行政区域的条块性,除了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可以进行全国性、国际性的新闻采集,地方台实际上并不具备更多更自由的跨区域性的新闻资源采集权。即使是部级的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也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新闻生产组织。为了尽可能提高新闻供应的效率,2008年12月21日,中央电视台和地方50家电视机构负责人在北京签署协议,成立“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并在欧洲、美洲建立中心站。但是,联盟存在问题是好事大家希望传千里,如果要发生不太好的事呢?比如说矿难,还有许多可能涉及对地方政府部门进行监督、批评的新闻,地方台会不会产生一种屏蔽,不支持呢?中央电视台新闻生产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国内各省市没有自己的记者站。它直接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当你到达现场的时候,这个新闻已经不是第一落点了,并且,你想进行批评监督也比较困难。这样一来,电视新闻的生产效率就大打折扣,观众就不满意,电视新闻的功能和地位就受影响。与电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纸质媒体在其他大城市设立办事处、记者站、广告部的比比皆是。

央视尚且如此,地方台新闻生产就更显艰难。目前,省级卫视还难以跨越区域的限制,既不能自由采制新闻,也难以形成区际联盟。省级卫视上星使得地域范围扩大,但提供的时政新闻却是地方性的,这不符合市场利益规律。目前,《新闻联播》采取审片制度、集体记者制度、全国同时联播制度,这三个制度确保了《新闻联播》的主体宣传功能,但也形成了刻板、正面为主的宣传模式。在一个行政省域内,省台新闻生产遭遇了缩小版的央视的困局,省台时政新闻没有联播制度来保障省内收视,在各地市也没有记者站直接进入新闻现场,新闻除了自己采集就是地市台提供。这就难免使时政新闻落入宣传的窠臼。

欧美发达国家新闻相对自由,竞争更加激烈,全国性电视网与地方附属台在新闻生产上密切合作。而地方台更是建立起适应市场规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新闻生产方式,以便新闻生产的快速高效。应对社会新闻需求的变化,我国地方电视台可以从中获得启发。

以时政新闻为主的新闻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新闻传播系统,简言之,就是将公众的新闻自由权利上升为一种能有效控制社会进程和民主进程的权力,这与政府公共部门的目标完全一致。对于实践中央政府政策的地方政府来说,让政策决策通达于民,以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促进政府工作的效率和社会发展的和谐,必然离不开媒体尤其是电视。作为地方政府与民众互动的重要传播平台,地方电视台对于时政新闻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愈发为各界注目也就不足为奇。

时政新闻论文:时政新闻的发掘与表现

当前,都市类媒体新闻的同质化越来越高,尤其是时政新闻。如何拿到独家新闻,如何在拿不到独家新闻的时候做出深度来,是记者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从事时政报道近8年时间,几乎跑过所有的时政部门,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站在全局的高度预判时政新闻的价值

1.尊重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规律。具体地说,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迅速地(时效性)用典型的(有选择的――能充分说明新闻主题的)新闻事实(真实性――不仅要求现象的真实,而且要求本质的真实)向广大读者(受众面――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受众面)说话(以最能为读者接受的方式,表达作者所希望读者接受的立场)。

“新闻事实”包括:新近发生的事实、新近发现的事实、新近变动的事实、新近消失的事实、新近萌发的事实,这些事实必须是反映本质的事实,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

写稿最关键的是选材,写作技巧尚在其次。写得不够好,编辑还有修改余地;选材不当,纵然妙笔生花,也没有见报价值。即便见了报,也没人看,或者给读者上当受骗的感觉。

什么样的事情是有报道价值的?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要求,但总体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有新闻价值。所谓新闻价值,包括如下因素:事实的重要性(影响力)、时新性(时效)、接近性、显著性、异常性,以及知识性、趣味性、人情味等等。此外,还要注意所报道事实的宣传价值,即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政策,是否符合本行业、本单位发展的需要。

2.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判断新闻价值。具体而言:此事在本单位及本行业的影响如何?此事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新政策的关系如何?此事能否引起公众对其普遍性的思考?此事是否有特色,能否引起公众关注?

我认为,上述几个方面都很关键,很多内容是公众愿意和喜欢看的,以平时的报纸公告为例,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国土资源部门的招、拍、挂的公告,很多人对这种广告不感兴趣,其实细心的人则会发现隐藏的很多商业信息和发财机会,例如,2009年淄博市国土资源部门曾经在鲁中晨报上刊发了一则张钢集团搬迁公告。张钢搬走后,这个地方会卖给谁?买主是干什么的,会搞房地产还是商业?东部地区的房价会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和新项目的带动而升值?这些分析性的东西恰恰是读者最爱看的,同时也会带动报纸的房产广告。

要善打“阵地战”和“情报战”

时政记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跑口,口就是记者的阵地,如何占领阵地?我认为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沟通优势,让宣传科长或政策研究室主任以外的人都成为通讯员。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记得2002年我刚进报社的时候,没事骑着自行车就往淄博市劳动保障局跑,有时也“赖”在那里蹭饭,中午和几位副局长吃完大包子后就一起打扑克。正是基于这种磨合和不断的“混脸熟”,让我积累了大量的线索,也赢得了相互的信任。目前,我已经建立了省、市、区三级通讯员体系,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各科室负责人以及所有副局长在第一时间都能联系到,为重大新闻的采访奠定了基础。

如何发挥通讯员的优势?由于通讯员大都在一线,他们鲜活的新闻很多,我们要勤跑、勤观察、多留心,发现新闻后就及时去挖掘。2009年9月,张店区劳动就业办公室发起了一个进社区送岗位的活动,他们本来是想正面宣传一下功绩,但和张店区劳动就业办公室副主任陈静闲聊时发现,提供的岗位多但应聘人员不多,后来写了《送岗位进社区却难“送”出 结构性“就业困难”是主因》的报道,正是通讯员的一句话让我找到了稿子的突破点,后来这篇报道获得大众新闻奖。因为这篇报道,陈静成为我的“铁杆”通讯员之一。

另外,我建议新闻同行们没事的时候多到通讯员那儿去坐坐,或者给他们打个电话。时间长了,他们会把给你提供线索当做一种习惯,这样,一个“情报员”就产生了。所以,没有事情也一定多联系,多打电话或者通过QQ联系,时间长了就找到规律了。

要善于从文山会海中挖掘“新闻富矿”

记者经常会拿到众多的领导讲话和会议材料,如何才能从会议材料中发现宝贝呢?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学会算数字。

2008年12月,淄博高新区召开新农保工作会议,在所有的文件材料中政策与其他区县一致,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一个数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淄博其他区县政府的补贴基数都是按照上年度农村纯收入来计算,而唯独高新区的政府补贴是参照市民待遇,为此我采写了《淄博高新区新农保让农民享受市民待遇》的报道,稿件刊发后被大众日报、新浪网等多家媒体转载。

在此基础上,我继续关注这个事件的进程。2010年2月份春节过后,我到淄博市农保处采访时,发现他们的材料中提到2010年10月淄博将实现全覆盖。而在此前国务院会议上提出全覆盖的时间为2020年。我随即采写了《淄博提前十年实现新农保全覆盖》,稿件获得大众新闻奖和山东新闻奖。

重大节日和节点策划是时政新闻的重要延伸

现在,时政记者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如果相关部门不开会,不出政策法规怎么办?这种情况下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时政记者还要有一张特殊日历表。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交替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新闻节点。如果能够记住这些日子,在这些日子到来之前找到相关的对象进行采访报道,就是新闻。像护士节、植树节、高考等,这些虽然不是特殊的节日,但如果将这些日子划到特殊日历表内,注意这些重大节点,不仅可以发稿,而且可能写成系列报道或专题报道。

2010年3月,结合第18届“世界水日”、第23届“中国水周”,鲁中晨报与共青团淄博市委等联合发起了“保护母亲河,共植晨报林”淄河两岸实地考察采访活动。3月27日,志愿者来到淄博的“母亲河”――“淄河”的源头之一、鲁山山脉博山区池上镇的山坡上,与大家共同栽下600余棵“环保树”,倡议“绿色、环保、保护水源”,表达了对“母亲河”的一片赤子之情。这个活动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得到了淄博市领导的专门批示和高度赞扬,类似这样的策划还有很多。

另外一个策划就是“爱心送考”,利用高考这个特殊节点铸就鲁中晨报的公益品牌。2007年高考期间,我们发现,在考试前总会有很多小马虎,这个忘带笔了,那个忘带身份证了,我们就考虑如何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在大家讨论之后,我们有了组织车队参与“爱心送考”的想法,后来倡议一发出,私家车、公交车都加入了进来,中央电视台也参与了报道。其实,这个点子就来源于新闻报道中,更源于新闻报道的延伸策划。因此,做时政记者不仅关注稿子本身,而且要关注现象,从而做出纵深的新闻策划,提高新闻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单位:鲁中晨报)

时政新闻论文: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更需要走群众路线

从“三贴近”到“走转改”再到“走群众路线”,新闻媒体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采制出一篇篇形式活泼、内容充实的新闻。那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应该怎么样走群众路线才算是科学合理?

一般说起来,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要比社会民生新闻难,而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比央视和省级卫视时政新闻更难。这是因为,其一,时政新闻与社会民生新闻定位不同,前者注重新闻宣传教育,后者注重新闻互动沟通。这导致时政新闻在电视大众心目印象里属于阳春白雪,社会民生新闻属于下里巴人,两者的差异让社会民生新闻更容易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其二,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与央视、省级卫视时政新闻地位不同,前者侧重当地政府领导日常工作动态,后者侧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动态。这导致地方时政新闻在电视大众心目印象里类似工作简报,枯燥单调。其三,时政新闻与走群众路线之间存在一定的困难。毕竟时政新闻承担着更重的方针、政策、指令、计划等诸多信息任务,这与普通群众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距离感。因此,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必须采取自己的应对措施,即走群众路线才能适应时展,在未来新闻媒体多元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怎么做才能使得时政新闻与群众路线真正切实地融合?

首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一定要深刻意识到走群众路线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每一名时政新闻工作者努力在日常新闻节目制作中体现做到做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的目标,才能让普通受众感受新闻传播的魅力,使时政新闻发挥应有的宣传教育鼓舞作用。

其次,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必须要针对不同观众群的不同需求口味,按照科学合理地编排策划,进行节目的日常采访报道拍摄。虽然时政新闻承担着相当分量的政治宣传任务,但是电视行业本身依然要根据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只有顺应新闻不是简单枯燥地说教而是客观生动地报道的规律,才能采制出具有生活气息特点,让观众喜欢且接受的主流时政新闻。

第三,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需要与社会民生新闻开展适时的交流沟通,相互学习节目走群众路线的方法。社会民生新闻因为接地气,更加容易得到普通观众的支持喜爱。究其原因,关键一点在于亲民近民。如果时政新闻能够达到这些效果,就找到让观众重视的捷径。

第四,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必须适时地深入普通百姓身边进行节目互动推广活动。只有让更多的观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运作整体情况,才能真正支持喜欢时政新闻。

笔者以宁波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时政新闻《宁波新闻》为例,来说明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如何进行群众路线工作。

第一,逐步降低自己身段,淡化新闻说教色彩,强调采访语言生活化、报道内容通俗化、新闻题材深刻化。例如,2014年元月开始,《宁波新闻》进行了适当调整,每天节目减少政府工作会议报道和领导日常活动报道,增加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解读报道。在1月10日的新闻节目里,《宁波新闻》播出了市委市政府领导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后,紧接着就播出了解决市民菜篮子、钱袋子及出行、入学、求职等日常生活问题的报道。三十多分钟的节目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和百姓群众关联的新闻,这是《宁波新闻》走群众路线一个最大的变化。

第二,《宁波新闻》与频道社会民生节目《看看看》定期、不定期开展新闻报道的相互交流。两个节目的采编主创人员利用日常时间,进行新闻业务探讨,开展采访报道技巧训练,并把这些群众路线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节目当中。同时,《宁波新闻》还借鉴《看看看》大众化和生活化口语式的新闻采编报道样式,逐步改变自身节目曲高和寡的境地,逐步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除此之外,《宁波新闻》还与省内外兄弟电视台时政新闻和社会民生新闻开展新闻节目走群众路线的学习交流,定期进行节目制作间的互通交换。

第三,《宁波新闻》摆出了亲民近民的姿态,经常下基层、进社区、入学校、到企业……向广大普通百姓进行节目互动和品牌推广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邀请业内学者专家、省内外同行、热心观众以及电视评议监督员等对当月或当天节目内容和编排制作进行点评审议,以期达到最佳的走群众路线效果。

当然,《宁波新闻》在开展走群众路线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解决了这些不足,就能够让《宁波新闻》更好地进行节目走群众路线的新闻宣传报道。

(作者单位:宁波广电集团)栏目责编:胡江银

时政新闻论文:多维视角下的时政新闻编译方法研究

【摘 要】本文基于新闻编译研究的相关成果,通过对收集的时政新闻平行文本进行分析,探讨了编译过程中编译方法的选择问题。本文认为,新闻编译集新闻翻译和新闻制作于一体,编译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社会文化、篇章以及文本功能三要素对译文面貌的影响最为紧密。从这三个维度分析译者编译方法的选择,有助于深入了解新闻编译过程和结果。

【关键词】编译 社会文化维度 篇章维度 功能维度

引言

编译是新闻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新闻翻译策略。例如,国内知名媒体《参考消息》就长期致力于国际新闻编译工作,向国内读者传递外国媒体对中国的各种报道。新闻编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1989年卡伦・斯戴汀(Karen Stetting)提出“transediting”(编译)一词以来,学术界基于不同的理论范式,从不同视角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究(谢新云,戈玲玲[1];郑庆珠,刘源佳[2];徐英[3]等)。但目前的编译研究主要是从单一视角考察新闻编译,未能充分考虑到社会文化、文本功能以及篇章等因素对译者编译过程的共同作用。因此,本文尝试以收集的新闻平行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各种编译方法在实例中的运用情况,从多个维度探究译者编译方法的选择过程,从而深入了解新闻编译过程和结果。

语料中编译方法的运用情况

本文所收集的语料均是时政新闻,原语新闻选自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以及美国之音等各大媒体,包括硬新闻与社论,共20篇。编译文选自《参考消息》,共20篇。语料收集时间为2011年6月至2015年1月。所收集的编译类型主要为篇内编译,即就单一原语新闻所进行的编译。

关于新闻编译方法,李德凤提出国际新闻编译主要采用“调整句法结构、调整文章顺序、合并段落、变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和删减内容”五种方法[4]。许明武在其《新闻英语与翻译》中还提到“在译文中另设标题”“选择原文中的关键句作为译文中的题外议论”等编译方法[5]。通过考察这些编译方法在语料中的运用情况,发现删减的情况最普遍,接下来译者最常用到的编译方法依次为:另设标题、合并段落、调整文章顺序以及增加题外议论。

编译方法的选择

翻译是一个选择的过程,编译作为翻译的一种,也是一系列选择的决策过程。从源语文本的选择到编译方法的运用,编译行为的每个阶段都包含译者对多种选择的确定。“这种选择,决不仅仅是译者个人的自由选择,它要受到诸如社会、文化、历史、政治、审美情趣等多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的限制”[6]。以下将结合编译实例,从社会文化、篇章以及功能三个维度分析译者编译方法的选择过程。

1.社会文化维度

翻译活动是在宏观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因而文化层面的各种因素,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等必然会对翻译产生制约与影响。就新闻制作与新闻翻译而言,意识形态因素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新闻媒体处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情境中,所采写的报道不可避免会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从新闻话题的选取、立场的选择、人物话语的引用到文体的风格等新闻话语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媒体的倾向性”[2]。译语与原语媒体经常会出现意识形态差异,这就需要译者通过语言层面的改动对原文中的意识形态进行转换,以制作出符合译语读者意识形态与认知期待的译文。正如勒菲弗尔所指出,“在翻译过程的各个层面,如果语言上的考虑与意识形态或诗学观点相冲突的话,后者往往会胜出”[7]。

语料中,删减和在译文中另设标题是两种常用的对原文意识形态进行转换的方法。以《美国之音》2011年6月15日一则有关南海冲突的报道为例,原文题为“Beijing Criticizes U.S. for Meddling in South China Sea Dispute”,其编译文为“中国告诫美国不要插手南海 反对外部势力介入争端”。原文有11段,经过编译后有3段,删掉了一些重复的背景信息以及内容敏感的部分。如原文第5段中以下部分被删减:

China’s claims over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overlap with those of Brunei,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Taiwan and Vietnam.

此句意为“中国、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台湾对南海提出领土主张”。作者把台湾和中国并列在了一起,与中国政府对台湾拥有主权的明确立场严重相悖,因而译文对其进行了删减。此外,译者没有将标题直译为“北京指责美国插手南海争端”,而是更改为“中国告诫美国不要插手南海 反对外部势力介入争端”。“告诫”一词的选用,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意义。根据李行建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告诫”意为“警告”[8],比“指责、谴责”语气强硬得多,表明了中国是南海主权国以及坚决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译者对于此则新闻标题的另设明确反映了《参考消息》作为国家权威新闻机构的立场。

2.功能维度

文本功能是译者在编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另一重要因素。新闻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其翻译的焦点是将信息有效、准确地传递给读者,因而译语读者对信息的接受在新闻翻译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在文化背景、价值观和期待视野等方面存在差异,原文中的信息对译语读者来说并不都是必要的,其重要性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实现译文的交际功能,译者必须从读者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对新闻内容进行增删调整。

在很多情况下,在译文中另设标题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并激发其阅读该报道。比如2014年11月25日美国《国家利益》网站的一篇报道“The Sum of all China’s Fear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中国所有恐惧的总和:转基因食品),译者编译时没有采用原标题,而是另设了标题“美媒文章 中国限制转基因食品另有原因”。该标题亮点在“另有原因”,旨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争议的报道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里,对转基因食品的抗拒主要是因为对其安全性存在顾虑,这一点已为一般读者所熟知,因此,“另有原因” 能吸引读者去文中寻找答案。该标题也浓缩了新闻内容的精华,方便读者理解新闻。

对于原文内容的删减有时也是基于文本功能因素的考虑。美国《国家利益》网站近日刊出一篇有关钓鱼岛的评论,原文题为“China and Japan’s East China Sea Dilemma: No Simple Solutions”,其编译文为“中日解套钓鱼岛困局无捷径”(《参考消息》,2015-1-8)。译者对原文进行编译时删掉了一些背景信息,如第5段中的部分内容:

The Senkakus were ceded to Japan in 1895 in 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 after it defeated China militarily. Beijing refers to this as an “unequal treaty” (Note to China: losing territory is what usually happens when you lose a war) and thus claims it is illegitimate.

该部分提到钓鱼岛在1895年因为《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解释了钓鱼岛领土争端的由来。对西方读者而言,这些背景信息可以帮助其理解新闻内容,而对《参考消息》的读者来说是历史常识,因此译文中被删减,以避免冗余。

3.篇章维度

篇章也是影响编译过程的一大因素。译文能否很好地被读者所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符合译语语篇规范和读者的阅读习惯。一般来说,英语新闻段落较多,而且通常每段都比较短小,由一两句话构成。从句法上看,是完整的一段,而从内容上看,往往连续几段都是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相比之下,中文新闻则习惯一个段落交代一个主题。这种新闻写作模式上的差异决定了编译时常常要对原文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将一些有意义连贯性的段落合并,以使译文符合汉语新闻语篇的规范。

以2014年11月20日《新西兰先驱报》一则有关国家主席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举行会谈的报道为例,原文题为“President Xi Identifies ‘New Bright Spots’for NZ”,其编译文为“推动中新关系更上层楼”。原文共有14段,编译后有4段。通过文本对比,发现编译中有两处合并段落的例子,第一处出现在译文的第2段,该段由原文第5、6和8段合并译成。其中,第5段提到两国除了在农牧业等传统领域加强合作,还有其他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如金融服务、节能环保等。第6段说中国重点发展这些领域,新西兰在这些领域也有竞争力。第8段提及中国市场很大,新西兰乳制品、羊毛等优质产品在中国很受欢迎。这三段都是对关于中新两国开展合作领域评论的援引,各句意思联系紧密,所以译文中被合成了一段。同样地,对原文第4和10段的合并也是基于篇章连贯性的考虑。这两段都是约翰・基对中新两国关系的表述,属于同一主题,因而译者将其合并为一段,使得译文可读性更强。

结论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新闻编译关涉社会、认知、文化和语言过程,是诸多因素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共同作用的产物。在这些因素中,社会文化、篇章以及功能三要素对于译者编译过程以及译文面貌的影响最为紧密。译者在准确传递原语新闻信息的同时,要确保译文符合目标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译语语篇规范和读者的期待视野。从以上三个维度分析译者编译方法的选择,有助于深入了解新闻编译过程和结果,进而对编译实践与译品质量评估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渭南

时政新闻论文:“互联网+”时代下时政新闻的转型之路

摘要 面临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不断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时政新闻开辟微信平台,既是对新闻热莸睦洌又是主动拥抱“互联网+”的明智之举。新媒体灵活多变且弊端凸显,如何规避成为时政媒体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唯有坚持社会责任与专业精神并举,不跟风、不媚俗,保持理性、中立、客观的媒体态度,才能确立媒体合理的发展方向,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转型;融合

从织微博到发微信,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异军突起的新媒体己经从影响个人生活到推动信息传播。新媒体的“攻城略地”,并非“融合”“整合”两个词能概括,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程度可谓是“颠覆”和“重建”。传统媒体要如何自保7严肃、刻板的时政类新闻出路在何方7很多传统媒体尤其是以新闻立足的地方台媒体都在探索新的途径融入这场来势汹汹的媒体变革大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更新,与之相匹配的各种热门的新媒体开始渐次活跃起来,博客、播客、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客户端……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今年1月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88亿,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也达到6.20亿,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更是突破50%,互联网已经以各种姿态悄然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面对着新媒体的来势汹汹,传统媒体也遭遇了断崖式的发展局面,求新、求变、求生存势在必行。2014年10月,营口新闻微信平台正式上线,引起微友粉丝的广泛关注。作为官方媒体微信平台,营口新闻微信有着自己的功能定位,不跟风、不媚俗,除每天推送本地新闻、政策热点外,还推送一些和老百姓生活相关的话题,微友互动活跃。上线一个月,平台关注量突破万人,点击量数十万次。不仅提升了《营口新闻》的社会影响力也拉近了时政新闻和观众的距离。营口新闻开通微信平台并非是仅仅是为了赶时髦、追新潮,或是盲目盲从地开通新的传播路径后弃置不用,最终目的是契合新媒体的发展,打造受大众欢迎又不失新闻规律的“新产品”。因为这个时代的读者已经具备了很高的知识素养和新闻敏感性,他们对信息具有很强的鉴别力,你是真的想给他提供阅读价值,还是纯粹搞推广,他们一眼就能看清。微友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语言的组织上如何拿捏7媒体观点和功能如何体现?如何提升人气?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结果必然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导致新媒体内容无传播力,粉丝也成了“僵尸粉”。

地方台时政新闻栏目开通微信平台,既体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充分融合,又契合媒体的时代要求。进入物联网时代,网络实现全覆盖,微信以其草根性、及时性、共享性等特点迅速占领了信息市场。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人人都可以是消息源,在微信的世界里,人们尽情享受着网络的便捷,微信似乎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每一种媒体技术的出现都会深刻改变着世界。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传统媒体的市场用户已经逐渐迈入老龄化,譬如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介,他们的受众大多年龄50岁往上,而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则毫不意外地垄断了大部分的受众市场,从学生到农民再到白领,他们所获取信息的渠道基本都依赖互联网,新媒体的勃兴己然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威胁。

事实上,受众转移到新媒体环境中,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好事。因为,他们在接触新媒体的过程中,碎片式的阅读、真假难辨的信息、良莠不齐的内容,让受众不胜其扰。这些弊端,作为新媒体的运营者该如何避免呢?

症结一:一味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忽略其真实性

新闻,贵在一个“新”字。这是新闻时效性的具体要求。自从新媒体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体在报道时效上的滞后,让新闻的及时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从传统媒体的日报变成了“分报”“秒报”。尤其是近些年,所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之后,都是由新媒体率先爆出,然后由此引发的舆论热点会在互联网上蔓延。因此,“时效”二字成为各类新媒体平台争夺用户市场的主打牌。然而时效同时也是媒体的一把双刃剑,如果单纯重视新闻的时效性而忽视其内容本身的真实性,这样的媒体也不会走很远。

2015年10月27日,歌唱家于文华在微博自媒体平台了一条关于国内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闫肃老师逝世的消息,一时间,无数粉丝转发该条微博,甚至一些官方媒体客户端也随机推送有关“闫肃老师去世”“缅怀追忆闫肃老师”的相关信息,然而诸多媒体人马上就意识到,各大新闻的相关报道,信息源皆是一句简单的“据歌唱家于文华”,事情很快发生反转。随后闫肃老师的亲人以及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各大媒体出来辟谣,于文华本人也赶紧删掉这条信息有误的微博,并向闫肃老师及其家人表示歉意。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一条不真实的新闻可以在全国媒体引发集体乌龙,盲目跟风导致后果很严重,微友很生气。

症结二:过分崇尚“标题党”形式作风,降低媒体公信力

网络提供给受众的大多是碎片化的阅读。人们往往只看标题,忽略内容。如果标题打眼,就会赚取很高的点击量。不少媒体人在标题上动起了“脑筋”,即所谓的“标题党”。具有噱头、煽情、媚俗、暴力的标题虽然会吸引大量的眼球,但这些却让标题的内涵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变成投其所好而存在,并不符合媒体的客观性。“标题党”的存在不仅极大助涨了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还让媒体公信力大伤元气。

症结三:内容媚俗无底线,无视媒体责任感

作为媒体人,需时刻牢记身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新闻既要去伪存真、还原事实的真相,更要体现人文关怀。有一些媒体人,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取向,特意给自己的新闻内容冠上“独家”“超级”“深度”等字眼,这种行为的实质,是将“独家”“超级”简化为噱头,将“深度”等同为内幕,他们错误地将内容的卖点理解成了低俗,一味地谋取利益和业绩而置媒体责任而不顾,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媒体的长远发展,甚至对社会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媒体人明确了新媒体的症结所在就要在日常新媒体运营中有所规避。譬如在转发信息时,不要刻意追求时效性忽略真实性;针对原创的信息一定要核实后再;同时还要保持基本礼仪规范,避免过度情绪化从而影响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时政新闻栏目的微信平台不同于其他自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既要向公众传播有价值的信息,还要守住“操守”和原则,不能为了追求点击量而迷失方向,人云亦云。否则,势必会使新闻真实大打折扣,媒体公信力严重受损。没有公信力的传统媒体,再唱与新媒体融合的“高调”岂不是舍本逐末?开辟新媒体阵地固然重要,但守住传统媒体的“真、我”根本,更为重要。媒体人只有坚持社会责任与专业精神并重的原则,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中立、客观的职业态度,才是长久发展之计。

时政新闻论文:省级卫视时政新闻栏目的报道常规和新闻偏向

摘要:《浙江新闻联播》作为省级卫视的时政新闻节目,其新闻类型、消息来源、新闻主体、话语引述等方面都暗含着媒介组织的新闻报道常规。它既自上而下式地沿袭央视《新闻联播》的传播框架,又有其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大省的品牌新闻栏目的特性。

关键词:报道常规;新闻偏向;消息来源

一、样本选取与研究对象

(一)确定样本

笔者选取了2015年10月8日至17日连续十天的《浙江新闻联播》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这一时间段内的新闻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这个时间段内没有各种节日、重大的活动与会议,能够体现常规报道的真实状貌;其次,选择连续的时间线内的新闻样本进行研究,反映新闻部门在一个连续时期内筛选、处理消息的工作流程和常规。

这十天的《浙江新闻联播》去掉提要、片尾和导语的时常一共10526秒,平均每天1052.6秒(17分32.6秒)。

(二)样本单位――新闻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统计新闻数量的过程中,一个新闻标题下的内容算为一条新闻。遇到一个标题下有两条相同主题、不同事件的新闻时,将其算作两条新闻。如果报道后配有本台短评,将其算作两条新闻。样本中10月9日有一条本台短评。此外,口播新闻虽然没有同期声画面,但作为一条独立新闻,它也有主题且产生意义,因此在本研究中也算作一条新闻。10月12日有一条口播新闻。

据此计算,样本中一共有新闻160条,平均每天播出16条。其中,10月11日播出新闻条数最多(20条),10月15日播出条数最少(13条),条数波动幅度为65%。

二、样本分类

笔者将研究样本按照新闻主题分为党政新闻、领导人活动、经济发展、科教文卫、社会事件、旅游休闲、城市建设、服务信息等8类。

(一)党政新闻

党政新闻指反映党政部门工作活动的新闻的总称。在本样本中,党政新闻共有22条,占新闻总数的13.75%;总时长1310秒(21分50秒),占新闻总长度的12.45%。

(二)领导人活动

领导人活动主要为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视察、讲话、座谈等内容,从题材上看也属于党政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因其在节目中安排的位置、篇幅、时长乃至动用的新闻资源都远远超出其他类型的新闻,故单独拿出来归类。在笔者选取的该样本内,有24条新闻是领导人的活动方面的新闻,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15%;领导人活动新闻的时长为2587秒(43分7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24.58%。

若是将党政新闻和领导人活动合并计算,便能更清楚地看出其所占的比重。总条数46条,占新闻总数的28.75%;总时长3897秒(1时4分57秒),占新闻总时长的37.02%。平均每天播出党政新闻和领导人活动389.7秒(6分29.7秒),超过每天平均播出时间(17分32.6秒)的三分之一。

(三)经济发展

有27条新闻是经济新闻,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16.88%;经济新闻的时长为2838秒(47分18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26.96%。

(四)科教文卫

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进行分类,有40条新闻是科教文卫新闻,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25%;科教文卫新闻的时长为1775秒(29分35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16.86%。

(五)社会事件

有8条新闻是社会事件新闻,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5%;社会事件新闻的时长为301秒(5分1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2.86%。

(六)旅游休闲

有16条新闻是旅游休闲新闻,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10%;旅游休闲新闻的时长为829秒(13分49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7.88%。

(七)城市建设

有14条新闻是城市建设新闻,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8.75%;城市建设新闻的时长为627秒(10分27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5.96%。

(八)社会服务

有9条新闻是社会服务新闻,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5.63%;社会服务新闻的时长为259秒(4分19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2.46%。

三、样本性状分析

笔者选取了消息来源、新闻主体、同期声使用、时效性等四个维度对样本进行了性状分析,以剖析《浙江新闻联播》节目的报道常规和新闻偏向。

(一)消息来源

以往国内外学者对媒介组织的生产研究中,都关注到消息来源对媒介组织议题选择的建构功能。周小普在对央视《新闻联播》的样本分析中,便将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区分开来,他认为新闻来源是新闻的报道者,而消息来源是为新闻的报道者提供新闻事实的人员,即事实来源。笔者选取的消息来源即周小普笔下所说的“事实来源”。根据消息来源机构所处的视角、地位将消息来源分为党政部门、事业商业机构和社会人员三类。

在该样本中,有106条新闻是来自党政机构的消息,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66.25%;来自党政机构的消息的全部时长为8175秒(136分15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77.66%。有46条新闻是来自事业商业机构的消息,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28.75%;来自事业商业机构的消息的全部时长为1874秒(31分14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17.8%。有8条新闻是来自社会人员的消息,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5%;来自社会人员的消息的全部时长为477秒(7分57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4.53%。

(二)新闻主体

新闻主体指一条新闻中报道的主要对象或是行动的施动者。综合新闻类型和消息来源的分类,笔者将新闻主体分为党政部门(人员)、事业商业机构(人员)和普通百姓。其中,参照本研究中新闻类型的分类,笔者在这一部分的样本分析中,亦将领导人从党政部门(人员)分类中剥离出来独立成类进行研究。

1.党政部门(人员)

有59条新闻的新闻主体为党政部门(人员),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36.88%;新闻主体为党政部门(人员)的新闻的全部时长为3950秒(65分50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37.53%。

2.领导人

有24条新闻的新闻主体为领导人,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15%;新闻主体为领导人的新闻的全部时长为2587秒(43分7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24.58%。

合并计算的话,以上两部分总共的新闻条数为83条,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51.88%,超过了一半的新闻总数;两部分的全部时长为6537秒(108分57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62.1%,接近三分之二。

3.事业商业机构(人员)

有65条新闻的新闻主体为事业商业机构(人员),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40.63%;新闻主体为事业商业机构(人员)的新闻的全部时长为3326秒(55分26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31.6%。

4.普通百姓

有12条新闻的新闻主体为普通百姓,占全部新闻条数的比例为7.5%;新闻主体为普通百姓的新闻的全部时长为663秒(11分3秒),占全部新闻长度的比例为6.3%。

(三)话语引述

电视作为一种声像传播方式,同期声和画面、配音一样,是一种重要的声像表现手法。就其种类而言有两种,一种是现场的环境声,另一种是人物的谈话声。话语引述便是着眼对该样本同期声中的人物谈话的研究。笔者将话语主体分为党政部门人员、事业商业机构人员、专家学者和一般群众。

在该样本中,共有人物谈话同期声137个。党政部门人员的话语被作为同期声引述53次,占总次数的38.69%;事业商业机构人员的话语被引述42次,占总次数的30.66%;专家学者的话语被引述3次,占总次数的2.19%;百姓群众的话语被引述39次,占总次数的28.47%。

(四)时效性

本研究中所说的时效性指一篇新闻报道在写稿时所采用的时间状态。就分类而言,笔者将其大致归纳为五类:今天(文本中有明显的时间状语)、昨天(包括经推断时间为前一天的新闻)、近日(诸如日前、最近等一类时间状语)、无时间(从文本中无法明显辨识出新闻发生的具体时间)、将来(所报道事件的时间状态指向未来)。经过统计,这五种新闻的时间状态在样本中存在的条数和占比分别为:89条,55.63%;16条,10%;30条,18.75%;19条,11.88%;6条,3.75%。

笔者采用了周小普对央视《新闻联播》时效性分析的加权处理方法,对采用不同时间状态的新闻进行打分,最终为样本打出一个平均时效分。[1]打分规则具体为:今天(5分)、昨天(4分)、近日(2分)、无时间(0分)。需要说明的是,“将来”的时间状态因为指向未来,无从谈论时效,因此不予打分,亦不计入加权范围。经过加权处理和计算,笔者选取的这十天的样本平均时效分为3.69分。根据打分规则来看,样本的时效性在昨天之前。从加权处理的结果看,《浙江新闻联播》所报道的新闻平均发生在昨天之前。究其原因,虽然“今天”新闻占了55.63%,但由于节目中有不少的“最近”和“无时间”新闻,大大影响了这档新闻节目的平均时效性。

结论

综合对十天的《浙江新闻联播》的样本分析结果来看,作为省级卫视的时政新闻栏目,无论是新闻分类、新闻主体还是消息来源的选择,党政部门皆具有极强的存在感。若将这一结论放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去理解,便能发现其中的必然性。媒介组织在选择消息来源时,从源头上已将党政部门作为最重要的依赖,记者得到新闻素材后,无可避免地统一媒介组织和党政部门的立场。有学者经过对特定议题的量化分析后便指出,我国城市媒体由于过度依赖政府消息源,而使得新闻报道成为政府文件的复制,甚至成为部门利益的表达场所。[2]

从新闻类型上看,党政新闻和领导人活动占新闻总数的28.75%,占新闻总时长的37.02%;从消息来源来看,来自党政部门的消息占新闻总数的66.25%,占新闻总长度的77.66%;从新闻主体来看,党政部门(人员)和领导人的新闻占新闻总数的51.88%,占新闻总长度的62.1%。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发现,新闻类型、消息来源和新闻主体三者都存在着一致的规律:《浙江新闻联播》在处理党政部门和领导人新闻时,惯用的处理方式是,在相对较少的新闻条数中,播放时长尽可能长的党政新闻和领导人新闻。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新闻业传统中,党政部门往往是“垄断性”的新闻主角,这样一种主角分配模式对应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业理论对于新闻业的角色要求,例如,宣传和传达政府的政策并向公众提供解说,这种角色实际意味着一种“政府表达”,而非民间表达。[3]

若将视角扭转过来,便会发现其他诸如行业新闻、服务信息之类的新闻类型,新闻条数的比例比新闻时长的比例要大,与党政新闻的情况恰恰相反。也就是说,虽然播放的其他类型新闻条数比较多,但从新闻时长来看,在一期节目的容量其实并不大。这是《浙江新闻联播》兼顾各类型新闻平衡报道采用的一种策略。

(作者系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时政新闻论文:论如何增强党报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摘 要]时政新闻在媒体的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时政新闻报道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缺乏亲和力,导致受众不愿意看,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因此,应通过对报道思维、报道视角、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语言几个方面来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关键词]新闻报道;时政新闻;亲和力

时政新闻在媒体报道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时政新闻报道重领导、轻群众,重工作、轻生活,报道语言公式化、概念化,缺乏亲和力,导致受众不愿意看,影响力传播效果。

同志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时政新闻报道只有增强亲和力,才能产生吸引力,形成感染力。因此,要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体制改革

在坚定不移的坚持党报党性原则的前提下,让党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让时政新闻的写作更加灵活,让舆论监督的力度更为强大,让党报的宣传之味日益淡化。党报究竟是要替党说话还是要替百姓说话,这都需要在新闻体制上进行革新,让党报新闻思想从“指令性新闻模式”向“指导性新闻模式”转变,借用《联合早报》评论员杜平的一席话“过时、过细、过严、过死的新闻管制手段,是阻止中国媒体‘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官方媒体之所以不能向世界发出有说服力的声音,甚至还在失去本国民众的信任,原因就在于自己人掐住了自己人的喉咙,使其有话说不出,说出来也没有力量,久而久之就不会说话。”我国党报要更具有新闻亲和力,要更为读者所接受、所喜欢,应从下述两方面着手:其一,使党报新闻摆脱旧有的宣传本位,回归新闻本位;其二,党委宣传部门转变观念,在强化党委对报纸的政治影响和政治领导的同时,赋予报社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裁量权。

二、转变思维

打造时政新闻的亲和力,首先需要媒体一改过去的惯性思维,要在报道思维方式上先行突破,报道思维的转变是根本。

一是思维方式要从趋同型转向求异型,求异型思维在认识过程中往往关注于事物间差异性与特殊性, 现象与本质的不一致性, 已知事物的局限性。时政新闻之所以“ 老面孔” , 就是记者局限在求同思维中, 主题重复, 视角相同, 写法老套。求异思维要求记者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色、视角,从常规中寻找特异性。

二是思维方式要从单向型转向多向型。多向思维呈发散状, 能帮助记者从事物的不同侧面去理解其本质,从相互联系、交叉中去发现新闻, 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不同形态中去挖掘新闻,有利于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客观事物。

三是思维方式要从静态型变为动态型。时政新闻要有动态视角、动态思维,就是要善于从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中寻找“ 切入点” ,进行先导性报道,而不是干坐在那等。

四是思维方式要从单一因果型转为多因果型。在时政新闻报道中, 要注意事物发展所出现的一因多果、 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复杂情况。尤其要防止用线性单一因果的思维方式去报道事物。这种思维方式忽视事物因果链前后左右的关连, 把事物间的因果决定看成断然不二, 片面强调事物产生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扭曲了报道立体的能动 性, 使记者不能全面、正确、客观地报道事物。摆脱“单一因果” “ 非此即彼” “ 非黑即白” 的思维方式, 才能消除时政新闻报道绝对化、简单化的流弊,使报道看起来更有立体感。

五是思维方式要从滞后转向前瞻。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社会, 随着各种信息的迅速跃动与交汇, 受众再也不满足那种浅层次的报道, 而是希望了解新闻事物的前因后果, 特别是渴望了解事物发展的趋向及对前景的预告。时政新闻由于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有时进行这种前瞻性的报道比较困难,但党报记者的思维转向前瞻型, 有助于把昨天的事实背景与今日发生的新闻事件联结起来, 作深层次的思考, 尽可能揭示明日的发展前景与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读者对于新闻的了解更全面。

三、报道中要以人为本

“从表面上看,受众是新闻媒介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但是,从根本上看,他们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新闻传播效果的检验者,是新闻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决定者。”传统的时政报道多采用官方视角, 缺乏贴近性,缺乏亲切感, 对读者自然没有吸引力。因此,新形式下提升时政报道的“亲和力”,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非常关键。

这主要是因为,新闻媒体首先要表达人民的声音。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媒体做到真正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新闻报道中需强化人本精神,用人文关怀表现人民的状态,传达人民的心声,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的、人民(确实按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

其次,新闻媒体要紧扣读者的需求。“办报为大众,办报靠大众”,在时政新闻报道 中明确树立科学明晰的受众至上的现代传播理念,以平民视角反映普通民众的思想情感, 这不但是媒介与记者在实践中应该坚持的一种价值取向, 也是媒介面对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所认同的一种竞争策略。

当然,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并不是简单地把镜头、笔端对准老百姓,而是使报道的关键点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点形成共振、互通。这样,读者了解的就不是哪个领导开了什么会,视察了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了解到这个会议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什么关系,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以及影响到什么程度。

四、拓展报道内容

以往时政新闻的报道内容框架性比较强,报道素材单一,也成为其不受欢迎的一个方面。现在,记者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中不应再因循守旧,在主题确定的前提下,要对报道内容进行不断的拓展。如今新闻新品种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如精确新闻、背景新闻、解释新闻、谈话新闻、体验新闻、深度报道等等,就是新闻报道内容不断拓展的结果。

人们在拓展时政新闻报道内容上,通常采取三种方式:

做“ 宽” 时政新闻,抓住重大政治新闻,进行横向的开拓。

做“ 深” 时政新闻, 搞纵向开拓、深度剖析,为读者提供权威的信息和观点。

做“ 强” 时政新闻,在原有既定报道的基础上,可照仿其它新闻种类的做法,尝试增加口头访问、直接观察、亲身体验、隐性采访等内容,运用大量鲜活的材料,为时政新闻的报道造势增色。

五、报道形式要多样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包装,包装抓人,人们才会进一步仔细考察里面的产品。新闻报道也是如此,只有先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兴趣,才会耐心地往下读。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除了转变思维方式外,还需创新形式,不断改进报道方式。形式是新闻报道的外在表现,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是打造时政新闻亲和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文体, 其基本种类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等。这些体裁种类 在过去各自特征比较明显, 格式比较固定, 操作起来往往出现程式化。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就是要打破这种程式化,不断丰富报道形式,一改过去的报道模式,变封闭式的方式为开放式的方式,变训导式的方式为诱导式的方式,变灌输式的方式为启发式的方式。只有与读者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增强报道的亲和力与吸引力,才能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具体来看,追求直观效果、突出视觉冲击力,注重面部扮相、强调给受众第一印象等等都是丰富时政新闻报道形式,提升“亲和力”的手段。

《南方都市报》的《广州小变大盘点》和《深圳触摸现代化》两个大型报道中都把封面和封底打通来做,同时运用大量的图片。尤其在“小变”中,图片所起到的作用不仅有一图胜千言的审美效果,而且比文字的震撼力更强。同时大量照片的使用也使得整版面鲜活起来,让读者产生从视觉到思维、又从思维到视觉的双向交流。

《北京青年报》强化解读报道。《北京青年报》在两会报道中经常使用“对比报道”的手法,将权威人士对同一事件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见解置于同一平面进行分析比较,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于对比中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

《经济日报》则常用数字和图表形象直观地表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编辑用曲线表、柱状图等形式将相关领域的发展变化直观展现给读者。

以上种种都体现了传统媒体在时政新闻报道形式上的灵活与多样,这对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无疑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六、报道语言要生动

俗话说,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在一篇时政新闻的出炉过程中,语言的表达是最末的环节,也是最基础的环节。试想一下,你的思维方式转变了,报道视角也有了,报道内容也拓展了,报道形式也是多样的,但语言表达不够,也无法出彩。因此在前面的环节做足的情况下,必须要将政策性强的时政新闻信息用通俗、生动的群众语言表述出来,使读者容易接受。这就需要记者和编辑们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打造通俗易 懂的个性语言,使时政新闻的报道更富“亲和力”。

七、新闻从业人员再教育

当前我国党报新闻亲和力缺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的原因,即党报记者、编辑与报社领导的个人主观原因,说到底这其实是新闻职业素养不够,想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但也有种种可使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得以提高的路径。新闻业界可借鉴每隔几年举行的党员先进性再教育活动这个做法,在新闻从业人员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新闻从业人员再教育,鼓励新闻工作者进学堂,进图书馆,进资料室,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使政治理论水平走在时代的前端,专业知识水平走在学术的前沿,使新闻理想与新闻追求永不磨灭,并且越发熠熠发光。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方延明在沈峥嵘同志的人物通讯研讨会上说,好一记者名记者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二要有执著的新闻理想,三要有着迷的新闻敏感,四要有快捷的写作速度,五要有开阔的政治胸襟,六要有虔诚的仁爱之心。5,新闻工作者可把具备这六点素养视为前进的方面。改进党报新闻亲和力是一个漫长的进程,无法一触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理论界与业界共同的不懈努力,不断改革创新,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汲取养分,提出更有用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而本文在此呈现的,也仅是党报新闻亲和力改革探索中的沧海一粟。

时政新闻论文:如何让企业报时政新闻更可读?

拟好标题,为时政新闻画龙点睛

标题是新闻给受众的第一印象,好的标题具有揭示出包含或蕴藏在新闻事实里的本质意义之功,质量意识不能模糊。

具有信息传导力度的方法大致有如下种类。一是平铺直叙。用清晰、直白、简洁的语言精确陈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正文有价值的信息,指导受众阅读。2011年1月S日《中国石油报》6版图文并茂刊发人物通讯,记录了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石油工程建设苏丹公司经理杜光鉴事迹。我和同事采写的通讯以《一个中国石油人的海外20年》为题,展示了新闻的立场、观点。二是善用数字。2011年2月,利比亚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石油上下联动,迅速组织安全撤离在利比亚员工。3月3日,《中国石油报》一版刊发通讯,主题是“为了392个兄弟姐妹”,与写实的副题结合,醒目地突出了“一个都没少”的新闻事实。三是情融其中。通讯类时政新闻标题也可用散文式笔法,使文题一入目,即觉出感人的力量。2010年元旦,总理冒着严寒来到大庆油田,石油报一版头条刊发了“总理和咱一起过新年”纪实通讯,文题虽质朴,但暖意融融。四是古句新用。记录中石油人才战略的通讯“良枝自引‘凤还巢’”,借用了梅派传统京剧曲目《凤还巢》的字面意;记录中石油廉政建设的通讯“莲濯清水,香远溢清”,撷取了北宋名篇《爱莲说》中的佳旬。五是深意巧蕴。2006年9月。中石油在辽河油田召开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我承担了现场观摩的通讯报道任务。为避免文章流于空洞的说教,采用了虚实结合方式拟出了主副题,主题是“让‘宝石花’圣洁地开放”,将中石油标识和神圣而纯洁的意味组合一起,既兼顾可读性,又突出了文章的重大意义。

抓住细节,让时政新闻鲜活耐读

近年来,《中国石油报》领导活动类时政新闻报道任务量明显增多,成为报道重头戏。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到中国石油企业或项目考察调研近70次。怎样让这些活动类时政新闻更好地吸引受众?细节是一个重要抓手。如《总理和咱一起过新年》一文,就运用了多个细节描写:用过午餐,总理来到井队二班阚涛班宿舍,他摸摸被褥,关切地问:“晚上凉不凉?”队党支部书记赵桂军说,现在是地热,比原来的电取暖好多了。再如,走到宿舍门口,看到技术员刘小明头戴的棉帽子,总理伸手摸了摸说:“这真是狗皮帽子,暖和吧。”大家都笑了。最后,将离开铁人展览馆时,看到人群中的“新时期铁人”,总理像老熟人一样直呼其名,问道:“王启民,你今年多大年龄?”王启民说,74岁啦。总理一再叮嘱他们保重身体。这些细节虽小,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民的形象跃然纸上。

获2009年度中国石油新闻一等奖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消息,写作中融入了通讯笔法。为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道工程,中土哈乌四国元首聚首土库曼斯坦。开工当天上午,巴格德雷合同区阿姆河第一天然气处理厂门前近4万名当地百姓夹道欢迎四国贵宾。我注意到古文记载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土库曼特产“汗血宝马”充当了现场表演的主角,于是将这一细节描绘到了文章里,“阿哈尔捷金马姿态优雅地微微颔首轻曲右膝,欢迎贵宾到来。四国元首在掌声和欢迎声中健步走上观礼台,欣赏马术和文艺表演。”

笔墨着情,让时政新闻打动受众

采写总理冒着零下二十七八度的低温,与大庆油区工人共度新年的新闻时,我通过现场采访、事后采访当事人等办法,选取了一些饱含隋感的事例和语言,用“总理来到咱井场”“总理走进咱家门”“总理叫出咱名字”三个小标题,描绘了三个场景,记录了三个片段,再现了总理对石油工人的深情。

在采写中石油利比亚员工安全撤离的过程中,我和同事到机场接机采访、电话连线亲历者,尽可能真实记录、还原现场。因为饱含对历经磨难战友、同事的敬重、怜惜之情,我们在文中做了这样的记述:午夜。那雨下得正紧。人全被赶下大巴车,站在没脚脖儿的泥水里。打在身上的冰雹,有黄豆大。“冷,真冷啊。”王贵宝回忆着。“走到拜尼瓦里德,又被军队拦下,强令车辆原路返回,没收了电脑、手机、GPS。蒋超把手机藏到身上,才没断了联系。”长城钻探利比亚项目部经理李亚强组织员工安全撤到突尼斯,自己却留在利比亚通过QQ联系包机。媳妇惦记他的安危,不停网上问话,只是不见丈夫开小窗回应。等了很久,李亚强回了旬:“忙,我这儿开了20多个窗口。”此文刊发后,仅在中石油集团内网短时间内点击量就过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