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推进审计任务转型计划研究

时间:2022-11-14 14:52:38
摘要:企业全面落实重要项目审计工作并且出具事项报告,加强对重点项目全过程监督和管控,促进问题发现、整改和风险防控。
关键词: 审计 任务转型 计划

推进审计任务转型计划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军工企业科研项目投入逐年增加,国资委、科工局对科研经费的规范使用要求愈来愈严格,国家审计署、军委审计署等主导的外部审计频率逐渐增多。内部审计工作也由财务收支管理审计过渡到聚焦主责主业的增值服务审计。科研项目的全周期管理已成为重点审计环节,加强科研项目的全周期监督、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和购销供应链的合规合法已成为军工企业面临的当务之急。

二、新形势下军工企业审计——以某企业军地联合审计为例

(一)情况简介

2019年、2021年国家审计署和军委审计署联合分别对某军工企业开展重大装备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围绕计划管理、采购管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等情况,对重要事项涉及的相关年度和有关单位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上述联合审计成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重要节点,企业内部审计应该拓宽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审计目标从合法合规过渡到提质增效。预示着以财务收支、管理为主的内部审计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审计要求,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增值型审计才是大势所趋。

(二)某企业军地联合审前准备

1.自查审计阶段。根据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和领导要求,某企业立即启动重大专项经费治理工作。召开自查工作布置会,成立专项审计工作机构和办公室,制定自查方案。自查审计期间重大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经费使用及项目管理情况,重点关注计划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控、资产管理四个方面,内部审计部门编写自查报告。2.自查整改阶段。根据军地联合审计通知按要求上报审前材料,相关业务部门压实主体责任,对自查问题分析原因、立行立改并举一反三。定期召开整改进度工作会,解决准备材料和整改过程中的各项问题。3.迎审阶段。接到审计署进场通知后,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集合相关部门召开了迎审布置会,由内部审计部门牵头组织,负责全程协调。会前编制了审计工作预案;成立了审计联络小组,宣贯了沟通工作原则;布置好审计现场环境,提前安排必备用品和电脑调试到位,迎接审计组正式进驻。

(三)某企业军地联合审计过程

某企业保证资料提供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面对审计组的问题找相关人员积极解答,单位领导和内部审计负责人积极与审计组沟通。审计过程中提到的问题,某企业组织立行立改,并将整改后的资料交给审计组确认。某企业配合迎审、积极08工作研究整改问题的态度得到审计组的高度赞许。

(四)审计问题整改

某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认真梳理了取证单内容,按问题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层层分解,做到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多部门联合从源头整改,确认整改材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将风险控制和纪检监督纳入整改过程,加快了整改进度,推动整改措施落地,保证整改结果符合要求,提升了整改质量。

三、聚焦主责主业,推进审计任务转型

(一)军品项目审计共性问题

1.供方管理不规范问题。对于非合格供方单位存在先外协后补供方手续现象;与名录外同一单位多次办理外协,不纳入合格供方名录;未签订合同即委托外协等问题。2.财务管理薄弱,多计项目费用问题。重复列报费用、入错课题号等;财务资料不完整;涉及的业务年度跨度大、人员更换频繁;报销附件不完整等。3.合同管理问题。合同先签后审,缺失签订时间和签订时间晚于履约时间问题;存在大量“待签”合同;项目研制已结束多年,未见合同、投产计划、验收报告、交接清单、付款凭证等;未按合同条款执行付款、收款等。4.项目管理问题。招投标不规范,供应商选择询价、比价和谈价过程记录过于简单或未归档;投产计划、验收报告、出入库记录、交接记录等资料不全;产品研制、生产价格不稳定;项目概算与实际支出偏差大等。

(二)规范军品项目管理建议

1.加强军品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加大设备材料采购监督管理力度,督促企业严格依规选择合格供方,建立合格供方动态管理机制,对质量不达标、弄虚作假的供应商应建立“黑名单”制度;推进重要物资、通用物资集中采购,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扩大竞争性采购领域,采取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引入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实现竞争择优;对重大合同、重要物资采购严格执行合同审查制度,严控高价采购和虚假采购。2.加强军品项目成本管控。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军品应分项目核算,并根据项目开支范围准确列支成本,合理分摊费用,杜绝多计军品成本、多摊费用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提高财务核算水平。3.强化重大装备建设进度和质量管控。认真总结型号任务在研制立项、组织实施、技术攻关等方面的经验教训,针对严重拖期项目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加强计划管理和过程管控;优化重大装备建设项目的系统管理,强化抓总单位与配套单位的统筹协同,保证研制进度可控;严格履行质量控制和归零工作,高度重视质量隐患排除工作。4.加强重大装备项目资产和安全管理。对军品研制项目中形成的样品、样机及试验工装等资产的管理,要完善建账登记、实物保管、处置等相关制度,落实实物登记管理,做到底数清楚、账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损失浪费;加强装备生产存储能力建设,避免装备超核定存储,消除安全隐患。5.建立审计问题备案制度,加大考核力度。企业各业务部门应及时将各方外部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在内部审计部门备案,以便监督审计问题整改,保证审计问题整改到位;增加不定期业务检查,对业务部门相关经营活动开展检查,规范基础管理,夯实审计基础;将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纳入考核体系,与纪检形成监督合力。

四、夯实审计发现问题长效机制

(一)完善信息化建设,加强审计信息资源共享

坚持科技强审,坚持数据共享,对项目进行信息化备案,对审计问题整改进行信息化追踪。企业开展审计信息系统与智慧企业平台建设、ERP建设及财务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的集成,逐步向大数据审计工作机制迈进。坚持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结果月度在线上报跟踪机制,督促整改到位。形成企业业务“大数据”,进一步依据信息化和数据质量审计,提升审计项目管理规范化、全流程管理合理化。审计工作信息化,审计问题线上备案,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的建立;审计工作联合风控、法制和纪检形成“大监督”体系平台,建立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以便沟通协调,发挥监督合力。

(二)加大问责力度,有效发挥审计监督震慑作用

企业为达到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的目标,应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通报制度。“该表扬的大张旗鼓表扬,该批评的也得狠狠批评”,对规范管理的项目树立学习“标杆”,对其精华之处在企业内部进行经验交流,有利于促进企业部门之间进行良性对标和相互学习。反之,对出现重大问题的审计项目纳入单位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并对问题“寻根究底”“对症下药”,总结经验教训,其他项目引以为戒,避免同样问题反复出现,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业务部门从预防、防范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出发,发挥企业第一、二道防线作用,加强源头规范管控意识,促进提升业务部门依法依规管控能力。审计工作作为企业第三道防线,保证审计目标与单位发展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坚持问题导向,对于重大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大力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确保责任追究及时、到位,发挥震慑作用。

(三)建立审计问题整改追踪制度,完善审计监督闭环

企业全面落实重要项目审计工作并且出具事项报告,加强对重点项目全过程监督和管控,促进问题发现、整改和风险防控。持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内部审计向单位党组织负责机制,成立以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审计委员会,并定期汇报审计工作,落实审计管理责任制,落实问题整改第一责任人,有利于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督促检查,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对内部审计已经发现并纠正的问题不再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对纠正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应当依法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与监督信息共享、监督成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方面形成监督合力,巩固审计成果,实现整改闭环。

(四)强化审计结果运用,落实“举一反三”长效机制

将审计结果和整改完成情况以及审计任务落实情况纳入企业考核体系和监督体系。坚持标本兼治,问题整改要举一反三、源头整改,堵塞漏洞、完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长效机制,推动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对内部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应当及时分析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关注重要领城和关键环节,及时揭示制约和阻碍改革推进、激发活力、转型升级等的深层次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审计建议,推动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内部审计工作应重点围绕“强军首责,聚焦主业”的目标开展。一方面为“十四五”任务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为“高质量发展”真实反映经营业绩情况,真正发挥审计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加大重点精准审计力度,强基础,提能力,紧密结合业务特点,深入核心问题,持续加强科研生产项目审计力度和深度。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运用审计结果,进一步加强对经营风险隐患的预警,增强风险预警和防控能力,有效提升内部审计成效。内部审计工作对强化单位内部管理、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增强审计监督整体效能、推进审计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牢固树立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作者:靳殷 梦潇 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