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书证融通建设研究

时间:2022-12-05 14:45:20
摘要: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关键是对专业核心理论及实践课程进行重构。对专业核心理论及实践课程进行重构,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具体的实施操作思路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在书证融合思想指引下,并结合行业现状及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专业已有的基础来开展。
关键词: 智能 网联 汽车专业 建设研究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书证融通建设研究

1引言

汽车产业正处于激烈变革时期,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无法培养出适合未来的新技术、技能型人才。2019年国家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1+X”证书制度的正式诞生并开始运作。“1”既是基础,又为主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X”可以起到针对、引导作用,解决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基础与拓展关系问题。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层面看,“1+X”是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的。因此“1”和“X”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既是独立的个体,本质上又是相互融通的,共同目标都是在于改革职业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2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现状

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产业生态圈大概有5万多家在营公司,包括从上游的感知系统、决策规划系统、控制执行系统、通信系统等20多个领域;到中游的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座舱系统解决方案、整车厂等10多个细分领域;再到下游汽车经销商、共享出行服务、物流服务、第三方应用和服务、汽车后市场服务等近20个细分领域。其中适合高职和职业本科的新技术、新技能型人才缺口超50万个。因此,智能网联汽车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只给各大整车制造厂培养人才,更不只是为乘用车品牌制造厂培养人才,而是为整个行业从前市场到后市场培养人才。典型技术、技能型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3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发展现状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还没有发展为成熟产业,导致各院校把握不准产业发展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状况,培养人才适合什么岗位定位不准,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不一致等各种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及适合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教学质量标准不统一,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不统一,导致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院校与学校之间,甚至具体到班级与班级之间,都会因为授课教师水平及标准等不统一,而产生很大差异。

3.2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能力发展不匹配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以支持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但因为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不切合实际,实践教学与培养目标不协调,导致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与评价不能准确对应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整个产业的发展要求。

3.3实践教学条件无法适应课程内容需求

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职业类院校有别于本科类院校的一大重要特色。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无论在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实训设备更新慢,缺乏校企合作平台,闭门造车,无法精准定位,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3.4职业能力与行业需求不一致

对整个行业具体有哪些岗位适合职业院校毕业生,各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也分析的不够透彻,从而使得无法明确定位具体的工作岗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职业能力何行业需求不一致。

4书证融通研究现状

目前,“1+X”证书制度下的书证融通研究仍然只是处在理论探讨摸索阶段,还没有真正成熟的实践案例,所以目前非常需要开始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书证融通的教学实践。“书证融通”是由我国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之下提出的概念。欧美等发达国家虽没有直接提出书证融通概念,但是他们推行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认体系,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到内涵里都和书证融通概念基本相类似。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在对“1+X”证书制度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其中:王兴教授认为,“1+X”证书制度要在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的建设基础上,满足以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终身学习、中高职贯通为核心要素和关键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发展要求[1]。覃川教授认为,实施“1+X”证书制度,“书证衔接和融通是精髓所在”,不仅可以倒逼职业院校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更好实现毕业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衔接与融通,而且可以加强校企良性互动与有效合作,将技能证书课程融入学历证书课程体系,在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更好体现职业教育类型应有的本质特征[3]。韦莉莉教授认为,“1+X”证书制度的基本价值指向是适应和满足职业教育内在结构、发展规律与发展需求;服务价值指向是增强和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社会价值指向是调动与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在动力[4];建设价值指向是建构与塑造学习型社会与国家资历框架制度。

5书证融通重构内涵

截止2020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四批“1+X”证书制度共472个职业技能等级证,其中在首批6个证书中,汽车专业领域共有两个,分别是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智能新能源汽车,足见新能源智能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的重要性。职业技能证书应该符合市场需要、行业发展方向以及岗位职业标准,是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直观体现。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之下,运用书证融通理念,将证书相关标准、规范、内容融入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同时结合专业建设基础、当前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构,持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是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也是国家“双高”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设计,它融合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给职业教育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模式、考评模式等带来了重大革新,为书证融通研究的开展提供学术思想指导。“1+X”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是指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两者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认可以及相互转换。“1”与“X”具有共同的教育培训对象,这是“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的重要内在逻辑。对于职业院校而言“1+X”证书制度下的书证融通,是将企业所急需的岗位职业能力,融入到教学环节中,这就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优化以及重构,同时还要对目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开发和实施“证书型”课程,实现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相互融合,满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以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还兼备了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书证融通思维方式,重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培育出符合行业急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我国的“1+X”证书制度试点才刚刚开始,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就是对原有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其难点就在于现行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体系各不相同(课程总体体系见表2),教材的内容标准各不相同,不符合“1+X”证书制度标准,所以需要对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并且重构教材。专业核心课程重构的推进,重点在深入研究“1+X”证书制度相关政策、文件,结合专业建设基础、教学保障和原来课程内容等,在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及要求,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下,重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将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名称、理论与实践具体教学内容、课时安排、选择的思路等相关信息撰写成专业课程开设报告,同时组织证书考评组织以及校内外相关专家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讨、沟通交流,为课程开设提供支持依据,最终,形成融入了书证融通理念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6书证融通研究主要内容

6.1结合1+X书证融通制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典型的工作岗位进行调研,深入研究智能网联汽车岗位职业技能证书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标准,将等级证书考核内容及要求融合进人才培养方案标准中,对核心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同时对课程内容优化,促进“1+X”相互融合和衔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专业培养的方案应该要相一致,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也要更加合理。

6.2结合1+X证书职业岗位能力标准,重构课程内容

①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理论实践课程的标准及具体内容进行重新优化时,应该对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细分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还要融入“1+X”证书标准。②重构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按照“1+X”证书标准要求,将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没有讲述的知识、技能,而在证书中涉及到的内容,纳入到正常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将企业新技术、新标准规范融入进教学体系中,保持教学内容能够同步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③重新构建任务模块,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法。基于“1+X”职业技能标准,结合专业现有的实训教学设备和条件,开发出与职业技能相配套的实训内容与考核方法。④开发“1+X”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以“1+X”的职业技能标准为基准,同时依托学院校企合作企业,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核心教材,并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6.3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同时通过任务来驱动任务化教学改革,助推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①按照学校教学活动对接产业、企业的与生产实践过程的原则,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改革,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一批综合能力优异的学生参加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行业赛等,可取得优异成绩。②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专业核心课程与技能竞赛学习资源,丰富本校学生的学习途径,实现“赛学研”一体化教学平台,以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6.4制定书证融通认证标准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样可以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应该可以和学历证书相等同、转换,可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通过制定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转换规则,实现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要求能够和职业技能标准、职业鉴定方式与教学评价方式相互融通,提升“1”与“X”的融合与衔接。

7书证融通主要研究方

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关键是对专业核心理论及实践课程进行重构。对专业核心理论及实践课程进行重构,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具体的实施操作思路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在书证融合思想指引下,并结合行业现状及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专业已有的基础来开展。

7.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作为改革实践的纲领和方向

应该充分认识并理解职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性。“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职教20条”的内涵,深度融合书证融通理念,同时还应紧密结合国家资历框架、“学分银行”,教学标准、高职本科衔接等。

7.2《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作为改革实践的指南和抓手

试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1+X”证书试点的目标、任务及要求。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的技术、技能、职业素养以及多重性,应该将书证融通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严格按照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要求来实施。

7.3《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作为改革实践的标杆和参照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根据,就业方向确定培养目标,明确主要职业能力,并由此形成能力标准与知识要求。能力标准与知识要求分别由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等五个层面来界定和说明[5]。在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重构时,重点在于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重构,同时深度融入书证融通理念。

8结语

在智能网联时代,对汽车专业人才的技术、技能需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多地集中在车联网、软件开发、智能驾驶系统、系统集成和控制、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新领域。要缓解智能汽车领域这种人才短缺的现象,高校要尽快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书证融通,将证书相关标准、规范以及内容融入进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同时结合专业建设基础和当前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构,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加快调整进度,以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与此同时,企业和院校之间也应该更加积极的开展深度合作,在实践中为行业输送更多专业的、适合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红,谭起兵.“1+X”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以天津工业职业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9):53-55.

[2]沈茗戈.“1+X”制度背景下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20,17(19):130-131.

[3]覃川.1+X证书制度:促进类型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20,(01):104-108.

[4]李云飞,王国东,宋连喜.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现实价值、关联逻辑与实施路径[J].职业教育,2019,18(10):3-8.

[5]凌旭,戴俊良,肖芝.“1+X”证书制度下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改革探索[J].模具工业,2021,47(06):80-85+94.

作者:王仁群 李清德 李海霞 单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