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8篇

时间:2022-08-13 22:42:03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1

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根据中、省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根本,在实施“双高普九”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高等院校输送更多合格的新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坚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并重;坚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促进劳务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双高“普九”相结合;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相结合。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高中阶段教育体系。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1.5万人,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达到6: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5%以上,高考二本线人数达到8000人。全市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研究生学历教师达到10%,大部分学校能实现教师与在校学生之比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50%,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0%以上(文化课达95%,专业课达60%),其中50%的教师达到“双师型”要求。

(一)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到2012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7万人,校均规模达到2200人,省级示范高中达到4000人,省级标准化高中达到3500人,市级标准化高中达到2500人,一般高中达到1500人;全市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颁办学标准,基本实现教育技术信息化。省、市级标准化高中达到28所,其中省标准化高中18所,市级标准化高中10所,创建省级示范高中3所,市级示范高中5所,全市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达到80%以上,大班额教育得到有效解决,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二)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到2012年,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4.5万人,校均规模达到2000人,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达到4000人,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3000人。新建汉阴县和紫阳县职教中心,建好宁陕、镇坪综合中学(职教部),全面提高现有6所县级职教中心的基础能力和办学水平;创建3所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此基础上建成3-5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示范专业20个,精品专业6个,市级综合实训基地1个,专业实训基地10个,每个县区建成1个专业实训基地,1-2个精品示范专业。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规定设置标准,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面向全市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开展“人人技能工程”短期技能培训,并实现全覆盖。

(三)区域发展目标和任务。到2012年,市直高中在校生达到7000人(*中学4000人,市二中3000人),*中学创建成省级示范高中,市二中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办学标准;汉滨区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到3.7万人(普通高中2.2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1.46万人);汉阴县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到1.15万人(普通高中0.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0.45万人);石泉县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0.71万人(普通高中0.4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0.28万人);宁陕县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到0.29万人(普通高中0.1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0.11万人);紫阳县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1.3万人(普通高中0.79万人,职业教育0.51万人);岚皋县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到0.68万人(普通高中0.4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0.26万人);平利高中教育阶段在校生0.88万人(普通高中0.5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0.34万人);镇坪县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0.21万人(普通高中0.1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0.08万人);旬阳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1.76万人(普通高中1.0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0.7万人);白河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0.8万人(普通高中0.4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0.31万人)。

三、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保障措施

(一)做好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作。高水平、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各县区要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和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认真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充足的合格生源。

(二)制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各县区要根据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按照县级职教中心与普通高中基础条件、办学规模、质量水平相当的要求,统筹规划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结合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规模用地、校舍建设、教师编制、资金投入等实际需要和办学特点,制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落实具体目标任务。

(三)合理调整普通高中学校布局,扩大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根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城镇化进程,中心城市建设、人口流动规律、生源变化等因素,采取新建、扩建、改建、兼并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调整普通高中学校布局。普通高中学校要逐步向县、区政府所在地和中心乡镇集中,重点支持占地面积大、生源充足的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扶持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对生源无保证、教育质量低、在校生不足600人的普通高中要逐步予以调整撤并。

(四)以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市直和各县区要整合市直、县域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功能完善的市级综合性实训基地,着力办好10所县(区)职教中心。要重视和加强专业建设,结合实际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突出职教特点,培育职教特色,抓好20个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和6个精品专业建设。市、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要建设标准化、多功能的公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扩充实训设备数量,提高实训水平,提升服务实践教学功能,满足各个专业学生和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的需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国、省重点和示范性职业学校。

(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资金。建立完善政府统筹、分级管理、以县(区)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体制。市、县(区)政府要把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落实好公办高中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足额预算,按时拨付。要积极加大对高中阶段公办学校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从城市教育费附加、转移支付资金、城市建设配套费、政府贴息贷款、社会捐资等多渠道筹集高中阶段教育建设资金,并将所筹资金列入“教育专户”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市财政对教育附加费实行专户管理,全部用于教育支出,并制定逐步增加对高中阶段教育投入的具体意见。高中阶段学校收取的学费和杂费全部用于学校办学。积极化解学校债务,不断增强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

(六)加快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改扩建为主、适度新建的原则,按照达标、安全、实用、节约的要求,加强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在修编土地利用规划时,各级政府要把2012年前新建、扩建高中阶段学校的用地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满足新建、扩建高中阶段学校的用地需要,优先落实校舍规划、立项、用地、设计、招投标、建设、验收等工作。学校建设交纳的基本规费要按公益事业相关政策予以减、免。

(七)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市、县区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学校现有硬件设施条件所允许的办学规模,结合新课程方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按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及时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学校教师编制,并足额配备教师。高中阶段学校教师招聘录用实行编制部门管理编制,人事、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招聘录用的管理体制。在控制总额的前提下,允许职业学校根据专业变化和办学需要,及时选聘急需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和聘任制,建立校长办学目标问责制,健全校长负责制。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建设,鼓励在职教师参加硕士研究生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稳定骨干教师队伍。

(八)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探索建立高中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办学和投入主体多元化。鼓励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或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办学,引导企业以场所、设备、师资、资金等职教资源参与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学与管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支持具备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加快推行学历证、国家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引导、扶持社会力量重点兴办高中阶段学校,吸收社会资金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九)建立健全助学体系,保障困难家庭子女就读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的实施工作,同时,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和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助学基金,对品学兼优和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或补助。学校要按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勤工助学、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

四、加强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领导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重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公共财政重点投资项目,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任务,搞好规划,抓好落实,确保2012年前实现目标任务。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 差异 研究

我国高职教育产生的最直接因素,即它是应市场经济而生的,作为一种新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发展源泉与基础有着不同。高职直接源于市场,源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侧重于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训,可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许多不同处,主要表现如下:

一、培养目标的差异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通常把人才分为四类,即学术(研究)型人才、工程(设计)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设计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从事与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有关的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这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依赖操作技能完成任务,把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和研究成果等转化为物质形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高职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专业技术知识、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育类型和内容的差异

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学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以职业技术和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学科,按学科设专业,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教学以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理论为导向,具有浓厚的理论教学色彩。对工作有较宽的适应性。专业课的内容是该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反映的是学科性人才的职业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则基本上是职业岗位教育,按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专业,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根据“必需、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尽管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两者的内涵不同。前者是自然规律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后者是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工业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可能看到,在许多情况下,两者的专业设置名称相同或相近,但事实上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普通本科教育的专业名称对应的是研究领域和与之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名称从更多的意义上说对应的是“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其所学习的职业技术是建立在与劳动过程直接联系的基础之上,实现与具体职业实践相对应的劳动过程的系统化。

三、教材建设的差异

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理论体系为基础编写教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尺度编写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实践体系的统一。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能力培养为主,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建设强调体现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主张以模块的形式编写教材,克服以学科编写的倾向,打破旧的理论框架体系,注重把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需要揉合成一门教材;针对地区、行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此外,还特别重视实验、实训内容在教材中的反映。

四、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差异

由于主要目标与具体需求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模式。普通高等学校围绕实现技术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合作为主要目标,同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三类主要技术开发合作模式:1.以合约为基础的合作模式,包括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相互兼职、联合培养人才等;2.以共建科技经济实体的合作模式,包括企业与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高职院校则围绕培养生产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产学研合作主要目标,与企业形成四类主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1.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的“工学交替”结合模式,主要特点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2.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特点是:三年教学中两年在校内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为主,并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时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五、结论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方法如下:(1)高职(专科)升本科。教育部在有条件的普通高校中批准设立了“职业技术学院”,要求认真按高职教育方向办本科,此举为高职本科教育开了一个口子,但仍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国家应允许取得高职专科的毕业生通过一定的理论考试、专业技能考核升入高职本科或普通本科学习深造。建议国家应加大高职本科的招生数量,增加高职本科招生的专业,以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2)高职(本科)攻读技术硕士研究生。国家应制定高职本科报考技术硕士研究生与普通本科报考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相同或类似的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和选拔高职本科优秀生报考技术硕士研究生。技术硕士研究生考试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还应考核职业技术的水平,以形成鲜明特色。(3)探索建立高职本科学士、技术硕士、技术博士教育的“三士一贯”(或称“三士连读”)或分段学习的人才培养机制。国家应制定设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软硬件标准,先行进行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试点,招收高职本科、技术硕士、技术博士,从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在学制上,可以实行分阶段学习,也可实行高职学士、技术硕士、博“三士一贯”制。

参考文献

[1]谭界忠.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差异性比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356-57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 差异 研究

我国高职教育产生的最直接因素,即它是应市场经济而生的,作为一种新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发展源泉与基础有着不同。高职直接源于市场,源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侧重于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训,可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许多不同处,主要表现如下:

一、培养目标的差异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通常把人才分为四类,即学术(研究)型人才、工程(设计)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设计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从事与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有关的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这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依赖操作技能完成任务,把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和研究成果等转化为物质形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高职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专业技术知识、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育类型和内容的差异

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学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以职业技术和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学科,按学科设专业,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教学以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理论为导向,具有浓厚的理论教学色彩。对工作有较宽的适应性。专业课的内容是该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反映的是学科性人才的职业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则基本上是职业岗位教育,按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专业,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根据“必需、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尽管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两者的内涵不同。前者是自然规律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后者是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工业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可能看到,在许多情况下,两者的专业设置名称相同或相近,但事实上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普通本科教育的专业名称对应的是研究领域和与之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名称从更多的意义上说对应的是“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其所学习的职业技术是建立在与劳动过程直接联系的基础之上,实现与具体职业实践相对应的劳动过程的系统化。

三、教材建设的差异

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理论体系为基础编写教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尺度编写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实践体系的统一。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能力培养为主,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建设强调体现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主张以模块的形式编写教材,克服以学科编写的倾向,打破旧的理论框架体系,注重把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需要揉合成一门教材;针对地区、行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此外,还特别重视实验、实训内容在教材中的反映。

四、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差异

由于主要目标与具体需求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模式。普通高等学校围绕实现技术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合作为主要目标,同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三类主要技术开发合作模式:1.以合约为基础的合作模式,包括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相互兼职、联合培养人才等;2.以共建科技经济实体的合作模式,包括企业与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高职院校则围绕培养生产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产学研合作主要目标,与企业形成四类主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1.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的“工学交替”结合模式,主要特点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2.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特点是:三年教学中两年在校内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为主,并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时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五、结论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方法如下:(1)高职(专科)升本科。教育部在有条件的普通高校中批准设立了“职业技术学院”,要求认真按高职教育方向办本科,此举为高职本科教育开了一个口子,但仍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国家应允许取得高职专科的毕业生通过一定的理论考试、专业技能考核升入高职本科或普通本科学习深造。建议国家应加大高职本科的招生数量,增加高职本科招生的专业,以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2)高职(本科)攻读技术硕士研究生。国家应制定高职本科报考技术硕士研究生与普通本科报考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相同或类似的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和选拔高职本科优秀生报考技术硕士研究生。技术硕士研究生考试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还应考核职业技术的水平,以形成鲜明特色。(3)探索建立高职本科学士、技术硕士、技术博士教育的“三士一贯”(或称“三士连读”)或分段学习的人才培养机制。国家应制定设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软硬件标准,先行进行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试点,招收高职本科、技术硕士、技术博士,从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在学制上,可以实行分阶段学习,也可实行高职学士、技术硕士、博“三士一贯”制。

参考文献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4

同志们:

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高中教育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和分析我市2009年高中教育发展情况,部署和推动2010年高中教育各项工作。今天上午,x局长代表市教育局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对去年高中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高中教育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我完全同意。市考试管理中心、市教研室对今年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情况作了介绍,宁陕县政府以及白河一中、市二中、石泉职教中心、黄冈实验学校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互相借鉴。市教育局还表彰了2009年全市高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刚才又签订了2010年高中教育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大家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扎扎实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下面,我就做好高中教育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增强做好高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长抓不懈,教育部门下移重心、加强指导,教学单位强化管理、真抓实干,高中教师务实敬业、吃苦奉献,全市高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八个明显特点:一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中入学率由40.57%提高到44.8%,高中招生2.19万人,在校生达到5.66万人,净增2100人。二是高考取得最好成绩。全市参加高考人数突破两万大关,文理类考生达二本线以上4405人,较上年净增397人,增幅居全省第三位。三是优质资源得到扩张。建成江北高中、镇坪中学、蜀河中学、恒口高中4所省级标准化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累计达到15所。四是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宁陕率先实现高中免费教育,石泉高中布局调整更加完善,平利推进高中资源优化配置,岚皋顺利完成岚皋中学迁建,汉阴着手迁建汉阴中学,白河、紫阳、平利高中和安中教育质量提升,应届高考人数大幅提高。五是职教生源逐步拓展。职业中学入学率由23%提升到27%,全年招生1.32万人,在校生达到2.9万人,净增4200人。六是技能工程圆满完成。对当年15918名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实行了免费技能培训,成功举办了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七是推进职教基础建设。石泉职教中心数控实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宁陕、镇坪中职学校实训楼和紫阳、汉阴职教中心建设进程加快。八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不断深入,保障贫困家庭子女享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总体来看,县区之间自我加压竞相发展态势日趋明显,学校之间比学赶超氛围更加浓厚,省市示范高中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市高中教育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成绩来之不易,各级和有关部门以及高中学校作了大量工作,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重视支持高中教育的同志们和高中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要求相比,全市高中教育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中阶段普及程度低。全市高中阶段入学率仅71.8%,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还相差14个百分点。二是高中教育资源不足。高中学校大班额教学普遍,教育教学装备条件较低,不能满足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三是高中教育质量不高。全市应届生上线率仅18.71%;万人参加高考人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2人,位居全省第11名。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高中阶段入学率和质量效益在县与县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五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薄弱。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小、比重低、结构不合理,特色不够鲜明。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高中阶段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出口”。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断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一是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对高中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教育是发展之基,经济发展的过程,总伴随着教育普及的过程;经济腾飞的背后,总有发达的教育作为支撑。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学段,是连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担负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和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没有高中教育的良好基础,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同样,没有普通高中教育的壮大和支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没有基础。因此无论教育如何改革怎么发展,高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动摇,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从这一基点出发,来研究和部署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问题。二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深化对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高中教育在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高中阶段既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时期,又是个性成长、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刻。能否在高中阶段接受良好教育,对于个性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极为重要。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力资源。只有经过高中阶段教育,掌握较为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为进入高等学校深造奠定基础;错过高中这段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人才培养将事倍功半。因此,全市上下要始终把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作为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终追求,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三是从改善民生的角度,深化对高中教育加快发展的认识。教育事业是民生之本,高中阶段教育既寄托着每个家庭的希望,也寄托着社会的期望。如果不能尽快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会使不少初中毕业生失去接受高中教育机会,即使外出务工也只能从事高危行业和沉重体力劳动,不仅造力资源浪费,还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广大群众认知教育、评价教育,主要关心的是学校考上了多少生,看重的是学校是否培养出了能考上重点的学生。全市必须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出发,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让高中教育发展成果早日惠及全市人民。

二、强化措施,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

全市2012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市委、市政府为推动突破发展而提出的战略举措。今年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关键年,抓好今年工作非常重要,要坚持把握好四点。

(一)强化政府办学责任。县区政府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主体责任,要有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行责任,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新突破。一()是认真学习宁陕经验。宁陕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教育,财政再困难也要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正是由于确保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宁陕的普九、扫盲、蛋奶工程和免费高中等多项教育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或者首开先河。各县区要认真学习借鉴宁陕县履行政府办学责任的做法,真下功夫,下真功夫,扎扎实实抓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二是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各县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尽快落实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抓紧完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强力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全市今年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要达到76%以上。入学率达到90.98%的石泉县要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入学率超过78%的宁陕、石泉、岚皋、镇坪、白河要再鼓干劲,力争达到85%以上;入学率还不足70%的汉阴、紫阳、平利、旬阳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迎头赶上。三是坚持普高职教并重发展。发展好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全市要按照国家提出的普高与职高中比例大体相当、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好普及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并重并举,协调发展问题。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短腿”,基础能力薄弱,入学率偏低,是制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瓶颈,必须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加快提高职业教育比重。石泉之所以入学率能达到90%以上,就是很好地解决了职中入学问题,升入职中的比例近40%,高出全市近11个百分点。四是努力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公平。保障贫困家庭子女上得起高中和上好高中,享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是体现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内容。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问题越来越突出,建立高中阶段教育助学体系刻不容缓。要落实好国家中职助学金政策,按每生每年1500元标准,实行一二年级学生全覆盖。各县区和各学校要切实加强监管、规范发放,全部用于资助学生,严禁挤占和挪用,确保惠民政策惠及中职学生。要实施好中省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项目和中央专项公益金高中助学项目,帮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要抓好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按照“满足贷款学生需求、做到应贷尽贷”的要求,实现贫困学生大学夙愿。要创新助资体制机制,多渠道筹措资助经费,设立资助基金,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推进资助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帮助更多困难家庭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实现大学梦想,共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二)提升高中教育水平。普通高中教育承担着为升学的重大任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全市要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推进普通高中质量效益大提升。一是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各县区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高中教育资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下决心撤并生源无保证、办学效益差的高中学校,重点建设县城高中和农村规模较大的高中。汉阴县要结合汉阴中学迁建,调整农村高中教育布局,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汉滨区要结合安康中心城市教育资源整合和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提高办学效益。在充分发挥示范高中辐射示范作用的同时,安康中学今年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必须通过省教育厅评估验收,汉滨高中、旬阳中学、石泉中学也要增强创建意识,加快创建步伐。要着力提高现有23所省市级标准化高中办学水平,不断挖掘学校潜力,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特色品牌,走特色发展之路。要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创建省市级标准化高中,提高办学水平,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各县区要重点加强高中学校校舍建设、生活设施建设、实验装备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大力提高学校条件装备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和适应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二是努力适应高中教育改革。今年将实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和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能否正确理解、全面掌握改革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结构、新内容和新方法,并付诸实践,不仅关系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关系高中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效益。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及早动手,从学习、研究、培训入手,扎实做好各项改革工作,积极探索与改革相适应的考试形式和学业评价办法,摸索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三是在提高质量上全力突破。教育质量是群众衡量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尺。群众对教育满意不满意,主要就是看对教育质量满意不满意。各县区、各学校必须把提高质量放在高中教育的首位,围绕质量抓教研、围绕质量抓教改,围绕质量抓管理,围绕质量抓考评,形成各级各方面抓质量、上台阶的良好氛围。近几年,各个高中办学条件都有了显著改善,但学校不是旅游景点,要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产生优良的效果,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抓质量要高起点,要有品牌意识、名牌意()识,省级示范性学校要在全省争一流,市级示范性学校要在全市争一流,其它学校都要争上游。高考是教育质量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是教育质量的综合反映和“晴雨表”。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半年时间,各县区、各学校要精心组织,抓好教学和辅导,力争高考上线率有新的提升。

(三)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抓职业教育就是谋发展、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全市要努力实现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和办学水平的新突破。一是推进基础能力建设。抓紧启动市级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基地和精品示范专业建设,力争通过3到5年努力,使基地成为服务全市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训中心。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旬阳、汉阴、紫阳职教中心要完成新校区一期工程,宁陕、镇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要投入使用,白河、岚皋、平利职教中心建设要有新进展,石泉职教中心创建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安康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不大,决定了职校毕业生就业必须以外向型为主,因此各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结构调整、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就业市场的新变化,积极开发推广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课程和教材,及时把新技能传授给中职学生。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的教学,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要把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努力提高全市大赛的规模和水平,积极组队参加国家和省上大赛。三是建立校企对接机制。组建安康职业教育集团,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教产合作、校校、校企合作,实现全市职业教育办学的规模化、集团化,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职业教育既要积极融入安康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又要主动加强与国内大中城市、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与市内外的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开展招生合作、招工合作、办学合作、研发合作、投资合作等多形式的合作,实现以“学校和工厂融合,教师和师傅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等为标志的校企融合,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劳动力异地就业。四是深入开展技能工程。毫不松懈地抓好人人技能工程,按照“一个不少”的要求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全员培训,努力增强创业就业的本领。与此同时,今年要继续强化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职业学校、生源学校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全面完成职业教育招生1.38万人的任务。

(四)全面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核心在教师;提升学校品质,关键在校长。全市要切实加强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狠抓高中人才培养。要大力实施名师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培养在全市乃至全省高中教育中有一定影响的教坛明星和学科带头人,努力培养在各自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起骨干和核心作用的中青年教师,以名师工程、名牌专业、精品课程、示范教学案例带动教育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建立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参加中省级骨干专业教师培训,面向社会聘请兼职专业教师,鼓励支持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申报多个专业技术资格和相应职业资格,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二是着力提高校长素质。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必须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要成为教师成长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各县区要创新校长选拔任用机制,激发人才成长,注重培养专家型、学者型的校长。教育主管部门要创新校长培训模式,改革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中校长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丰富实践经验,不断增强管理学校的能力。三是尊师重教优化环境。没有广大教师的辛勤劳动,就没有教育的今天,教师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各界的厚爱,加快转化为教师忠诚履责、爱教乐教、教书育人的动力和热情。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行以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办好高中教育的积极性。

三、为全面推进高中素质教育提供坚强保证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各行各业支持高中素质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快高中教育发展首要责任在地方政府,各县区要切实把高中阶段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公共财政重点投资项目,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好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的制度、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常进学校门、常问学校事,帮助解决校长、局长想解决又解决不了的难事,重点是资金投入、项目用地、教师编制等问题。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掌握情况,推动工作,并及时提请主要领导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当做大事和实事来抓。

二要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以县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各县区要增加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投入比例,落实好公办高中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做到足额预算按时拨付。要认真落实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确保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用于职业教育,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到2.5%提取教育培训费。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采取贴息贷款、社会融资、合作办学、捐资助学、兴办民办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等途径,解决投入难题。要抢抓()国家对民生工程投资机遇,集中人力、财力和领导精力,深入开展高中阶段教育项目论证,要善于研究政策,积极报项目跑项目,争取上级项目投资。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5

好多人在决定接受某一阶段教育的时候,总是要问一问,接受教育有什么用,能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这无可厚非。即使没什么用(那是不可能的),能够多上几年学也是好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政府来说,让更多的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不只是出于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考虑,也是政府为民做的实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是这样。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义是多方面的,也必将惠及千万个人和家庭。

依照惯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是指高中阶段(普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占15-17岁年龄组人口数的比例,这是一个监测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199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26%,2000年,这一比率提高到42.8%,2010年提高到82.5%,2014年则达到86.5%,2015年可能达到8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如果说“普及”就是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那么,未来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需要在2014年4170多万名高中阶段在校生(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770.2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400.5万人)的规模基础上再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别小看这3个百分点,要想达到似乎也不容易,因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两个方面,前者以考大学为目的,后者为就业做准备。目前,在多数城市和东部地区,绝大多数适龄青年都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可谓“非贫即农”,这些地区的适龄青年,由于无高中可上、有高中不想上或有高中上不起等原因无法完成高中学业,这需要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好在《建议》提出“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如此,起码能够让那些因贫困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读得起高中(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另外,各级政府在中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刚刚普九的地区要进一步增加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供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进入高中阶段教育学习的机会。

比数量上的普及更难的是提高质量,特别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实现有质量的普及更非易事。如果没有教育质量的随之提高,普及的意义就大打折扣。普通高中需要提高质量,高中阶段教育的另一半――中等职业教育尤其需要提高质量(普及倒在其次)。就中职而言,提高质量意味着必需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专业情感、个人情趣。具体说有如下几点:第一是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中职学生学习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在校学习了解工作背后的知识、原理、规律,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地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是训练学生掌握通用技能。按照适用范围,技能可以分为通用技能和专门技能,专门技能是从事某种特定工作需要的技能,比如模具制造技能之于机械工程,混凝土浇筑技能之于建筑工程;通用技能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技能,比如信息技能、量测机能、沟通技能。职业学校经过事先周密的计划安排能够训练学生掌握通用技能,通用技能是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岗位转换最需要的技能。第三是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职业道德。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在15-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是其职业价值观、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职业学校通过各种有意识的活动使学生认识职业岗位、形成职业意识、认同职业规范、养成职业习惯,这对于尽快适应岗位很重要。

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在我国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增进了教育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例如一些职业学校已经成为普通高中教育中技术类课程、校本课程开设的重要支持力量;又如随着高等职业教育、高校结构与布局调整的深入,中职教育愈加重视学生基础性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实施、师资配备上也与普通高中展开合作。可以说,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化,两类教育之间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合作、协调共生、各美其美的局面。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探索普职融通机制,让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有机会选择职业教育,实现普高向职高的合理有序分流,真正满足初中阶段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教育 管理 工作特点 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212-01

1 系统论等基本哲学原理

作为新时期下的特殊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对现下的时代,带有其鲜明的办学特点及特色。如要将教书育人的工作顺利进行到底,就必须让教育工作者对其工作中闪现出的特点以及规律有所认识。认识特点,并把握规律,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不仅有利于其改进及创新新式的教育方法,同时,也会在其学生管理工作上增加许多实际效果。简而言之,高职教育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认识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规律是最好的前提与保证。

2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

2.1 背景特殊性

高职教育虽然来势汹汹,但仍要面对着数额不少的困难与问题并亟需解决。一方面,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忽略与实际不相吻合的情况,教育管理理念也好,组织方法体系也罢,都难以兼容;另一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的经验也是高职院校的一个硬伤。认识随着实践不断变化发展,社会对于高职办学的认识也是需要实践和过程的。由历年招生情况反映,社会上对高职学生的认可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很多高职学生,受用人单位对于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的影响,而无形增加了自己的心理压力,由此让他们不自觉的表现出极强的自卑感,而这一切的来源,只因为人才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而渐趋激烈。综上可知,如此背景的特殊性下,对于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也在逐渐上升。

2.2 管理对象的复杂性

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源的复杂性。区别于普通本科高校的是,高职院校的招生渠道很广。上至普通高校末批录取的学生,下至中职高里的对口生,无所不及。所以,对于这些学生的情况来讲,首先他们在入学前接受的教育层次已是不尽相同,入学之后对于未来的期望更是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更是有所区别。单凭这一点而言,无形之中足以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第二,心态的复杂性。如果现在对高职学生做个调查,问问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就读高职,则会得出许多不同的答案。对于高中毕业就直接就读高职的学生而言,走进高职而放弃大学,更多情况下是迫于生活的无奈,而他们本身对于现下的高职教育,并没有很深的认同感;而反观中、高职毕业生,由于长期脱离课堂教学,使他们的学习基础十分薄弱,在面对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显示出极度缺乏自信以及没有成长成才的意识。

第三,思想的多变性。相对于一个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在思想上难免会出多变性,而对于这种多变性的不断扩大,间接的影响了他们对价值观的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在面临抉择时肯定会迷惑不已,到底该如何选择。所以,要想将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学校就应当根据学生的种种情况,不同对象不同引导。

2.3 教育管理内容的职业性

专业的设置使得高职院校在与其他的普通本科院校有所不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他真正做到了与工作岗位和用人要求相对应,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对自己的未来方向的职业心。这样的设置不仅对于高职教育工作者而言,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了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个人素质,以此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若是要实现这一过程,则又要求了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出普适性和一个职业人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4 教育管理模式的开放性

在高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多的会出现一种“非连续学程、往复式学习、工学交替、终身造就”的特点,强调实践与理论并重,设置开放的办学模式和灵活的办学体制。所以对于高职的学生教育管理来说,应当多采用开放的管理模式,将专家与企业参与其中,并通过学籍和学生的管理制度,来实施灵活的分层,分类的管理模式。

2.5 教育管理实质的就业性

黄炎培先生曾经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生动地将职业技能教育对于促进民生就业的意义阐明清楚。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应该要针对这个核心点来展开教育,因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实则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多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作为学生管理工作,既要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又要考虑如何才能培养出高技能的复合人才。

3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遵循的规律

3.1 运用对立统一的原理,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起相应的职业观以及价值观。要让个人与社会达到统一,并解决社会与个人需要之间的矛盾,职业教育就是通过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

要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要将“为群服务”与“对己谋生”统一起来,并将个人需要与社会事业统一起来,将个人完美与人类幸福统一起来。

3.2 运用主次矛盾的原理,抓住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

所谓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主次矛盾原理告诉我们,要集中力量找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关键或中心,同时做到统筹兼顾。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

3.3 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普通大学生的一般特征,高职生同样具有,这是普遍性的要求。与此同时,办学形式、培养人才层次、目标的不同,使得高职学生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因此,要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规律,从而针对高职学生要运用特殊的方法去解决。

3.4 运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构建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

系统的整体观念,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因为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会起着特定作用,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应当探索出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完整的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做到多元化、多层面。

总之,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而言,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过程,而开展学生教育管理也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更好的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传言.生源危机下高职院校生存法则[J].教育,2011(23):7.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7

我校要认真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完成普法的学习宣传任务,按照县法建办、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我校“五五普法”工作实际,特制订出今年的“五五”普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理论为指导。继续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把普法教育同依法治理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师生的民主管理和法律意识,增强师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依法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依法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普法工作责任

为确保今年普法工作,学校落实普法责任制,校长、书记亲自抓,完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党支部书记李春桦为组长,副校长何大琼、教导主任何月熙、法制副校长刘相语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杨明华、工会主席杨加全、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袁爱华、门卫王朝东、学生住管苟银科为组员,各教职工小家为小组。思品教师、班主任为学生的宣传员。坚持党政统一领导,按县局的统一布置,抓好普法工作,切实做到普法工作为教学工作创造安定团结的育人环境。

三、“五五”普法的对象和重点

对象:教师、职工、学生和教职工的待业子女及家属

重点:教职工、学生和学校门卫保安人员学生住管、食堂炊事人员。

四、普法学习的主要内容

以十六大精神、《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建设》和《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学习主要内容,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安全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为重点,结合学习《中国公民手册》、《行政诉讼法》等。

五、普法学习的具体要求

1、普法学习坚持以集中辅导、讲座为主,结合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看录像、知识竞赛,思品课教学,统一考试等形式进行,普法教育面达99%以上。

2、定期召开校普法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要求小组成员要带头学法、用法,牢固树立依法办事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水平。

3、组织教职工学习专业及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亚格依法办事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继继开展“三让一树”活动,让学生成才,让人民放心,让家长满意,树文明校风。2010年4月学校举办反普法讲座;2010年5月举办禁毒宣传讲座;2010年6月由交警队举办一次交通法规讲座;2010年10月由法治辅导员举办一次师生大型普法活动讲座,其余时间由教职工自学。

4、按照“五五”普法的五年规划及2010年计划安排好学习,保证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人员三到位。“五五”普法的学习考试一年一次,试题以县司法局提供的试卷为标准,成绩册和样卷由学校存档,成绩册报文教局备案。

5、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法制教育课、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及防骗、防拐等意识的教育,增强师生自我保护意识。

6、用健康、文明的生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禁止“黄、赌、毒”现象在校内发生,崇尚科学,反对,珍爱生命,远离,加强反邪、禁毒、防艾教育,优化育人环境。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8

一、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普法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局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xx区教育系统“五五” 普法规划》,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教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强化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依法管理。各校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国防教育法》、《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各校领导班子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带头学习,同时安排专门的法制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二、领导重视,成立机构,制定计划,完善规章,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制度、体制、机制保障

领导重视“五五”普法工作是抓好普法工作的关键,是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前进的主要手段。为抓好 “五五”普法工作,我局首先成立了以局长王殿君为组长、局科室负责人和基层校级领导为成员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具体负责“五五”普法工作职责及任务进行了分解,在明确职责的情况下,使任务落实到人。按照上级 “五五”普法工作要求,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为使我局“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我局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推进依法治教。各校也成立了“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普法、学法、用法的相关制度,制定了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计划。各校在区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聘请了法律顾问和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在全校学生中举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制知识讲座。由于领导得力、计划周密、制度健全从而保证了我局各校的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指导,强化督导,狠抓落实,保证普法工作计划有效实施

在“五五”普法落实工作方面,一是利用每周三政治学习时间安排全体职工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将“五五”普法学习内容与业务素质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安排教师进行重点学习,做到重点掌握,提高了干部、教师学法、用法、懂法的意识,使干部、教师在熟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培养了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采取各种形式,使普法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校园之声”广播站,定期出黑板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定期进行知法、守法教育,

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以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鼓舞学生。各校还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强化教育和训练。

三是围绕每年12月4日普法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请学校法律顾问义务为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法律咨询。同时举办由全体学生参加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四是各校规范了升降国旗制度,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坚持围绕爱国主义主题,开展由学生自拟题目自写讲稿的“国旗下讲话”活动。

五是进行“禁毒”宣传,参加“禁毒知识竞赛”,许多学校举办了“禁毒知识讲座”,参观“禁毒图片”展览,扎实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的教育。

六是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的矫治工作。对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的学生,各校班主任倾注了爱心,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有益的活动,发挥其特长,对他们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加强学校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成为一方净土。

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要切实贯彻《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把他们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努力。为此各校每学期都要请上级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学校给学生作法制案例分析情况的报告。各校都认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学校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学校本着教育和防范为主的原则,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坚持对师生进行治安教育,提高保卫、值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各校还与派出所、学校所在的社区紧密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使校园环境得到净化。

五、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以法治校,大力推进校务公开

各校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做到了学校各项制度的制订、重大问题、学校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都由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研究决定,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及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

为了切实做到依法治校,让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部实行公开。一是干部、教师的岗位设置、聘任公开;二是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公开;三是干部教师的年度业绩考核公开;四是“两免一补”资金的发放公开;五是财务工作公开;六是教职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凡是在政务公开允许范围内的事项,都努力做到公开、透明。

六、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做好稳定工作,为和谐xx做贡献

加大问题处理的力度,坚持依法治访。组织干部、教师和退休教师集中学习国家《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开展依法治访的宣传教育。在广大干部、教师中牢固树立“教学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切实做好稳定工作。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稳定工作的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其次,树立教育教学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学校领导的主要政绩与稳定挂勾,形成了有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