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8篇

时间:2022-12-10 03:37:29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1

1.1柔性边缘在空间中,人们更喜欢停留在空间的边缘,显然是因为处于空间的边缘为观察空间提供了最佳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安全感。而开放空间则有着模糊的柔性边界,既非完全私密又非完全公共,形成开放空间特有的流动状态,强调空间功能与学生行为可以有机互动、相互渗透、融合和贯通,使学生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更加轻松自在,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互动。

1.2吸引力小学建筑的开放空间,是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最愿意待的场所,在获取知识之余,也可以开心地玩耍。开放空间,是学生们的聚集中心,是人流的聚集点,并成为象征意义的交通枢纽。既然是人流的中心,则必有活动的发生,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重,他们会关心正在发生的事情,吸引他们参加到其中,有活动发生从而吸引活动的发生。

1.3灵活性灵活性即空间的易变性,小学建筑的开放空间更应具有这一特性,以保证最有效的利用。用灵活性的手法解决空间连接问题,自由的隔墙或是灵活的家具组合将空间划分开来,灵活的过渡、转换,形成松紧适当、独立又相连的空间。

1.4多样性开放空间多样性涉及平面、空间的布局、色彩材料等方面,保证开放空间的新颖及个性,避免简单的传统设计。要具备儿童团体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应提供儿童个人单独的学习、休息和自我思考不受外界干扰的安静角落。开放空间的多样性、多功能性,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儿童在不同时间的需要。

2.开放空间类型及设计

小学的教室多是班级分隔明确,班级之间的交流较少,下课之后也只有窄小的走廊作短暂的交流,不利于儿童交流沟通和他们身心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校园建筑中应设置开放空间,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自由度。在小学校园建筑中,开放空间的类型很多,如建筑的走廊、中庭、露台、屋顶花园等。在开放空间中,有很多灰空间的应用,介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亦内亦外、内外相互渗透、时敞时闭的不定性空间,含有室内和室外的两种空间性质。

2.1建筑门厅空间小学校园建筑入口空间也即门厅空间,作为进入教学楼的第一空间,往往能够带给孩子最直观的空间感受。门厅空间是室内外空间的连接点和分界点,室内外相互渗透、融合,同时联系各个功能空间,是建筑空间中最为活跃、最有魅力的空间部位。门厅空间主要功能为人流的集散,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课余休息,但是小学建筑入口门厅空间有着自己更为独特的方面,深入的考虑学生们日常学习和活动的特点,可以为孩子们创造出不一样的空间。在出入口的门厅中设置合理的高差,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成为临时的舞台,为孩子们的课间生活增添色彩;与楼梯结合,既是交通空间,也是交流空间;大台阶的设计,可以作为孩子们的游戏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图1);也可以在门厅处放置公告栏,布置学生们的作业展,活动的同时也能进行学习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知识;在门厅空间中也包括一定的休闲区域、植物观赏区域、等候区等小空间,精心设计在大空间中的小空间避免了空洞和间隙,提高了空间的活力。例如在史家小学的入口门厅,将绿化、水体引进室内,增设了展示、洽谈、游戏等设施;地板、柱子明亮的色彩,同绿色植物、水体在一起,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倍感轻松;三层通高处理,空间更为开阔,学生的心理更为放松,为学生交流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图2)。

2.2底层架空空间底层架空空间是开放空间的另一种类型,在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更有意义,不仅能够在有限的用地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同时还能起到改善校园空间环境的作用,位于建筑底层的开放空间与地面环境最为接近,能够丰富建筑的外部,赋予建筑明确的形象特征,加之绿化草地,如果适当地引入水体、小品等,使架空空间与室外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使人在架空层内也能体验到自然的亲切感,为学生们提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这种大面积的有顶空间,同时使室外活动场地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扩大的室外场地,让学生们即使在下雨天也可以轻松自在的活动。

2.3廊空间廊空间是小学平面流线设计的重点,它是建筑内部的功能和流线设计最容易出彩的地方,走廊既是连接各教室和辅助用房的空间,同时也被设计成为了学生交流和休闲的公共空间,它的尺度和形态各异,相互穿插,我们从小学建筑的实际使用看到走廊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利用率是很高的,也是学生们聚集交流活动的主要空间。走廊空间可以有很多种类型,如在朝向活动场地的外廊,通常将其加宽,如此便可以有更开阔的空间,有更多的地面交往行为可观赏,走廊的扩大同时也能满足课间大量同学的聚集行为;平面设计中错动连接会出现较大的交通面积,几个教室之间设置没有半围合的空间,从而产生更为宽阔的开放空间,在其间我们可以作为图书角、交流学习角等(图4);在国外,开放式教育更为成熟,时间也更长,所以有很多将教室和走廊之间的墙去掉,或改为活动墙而形成融合型走廊,同学们互动交流,也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方法(图5);视野开阔的户外长廊也是廊空间的一种,在这里,孩子们放松心情、开阔眼界、饱览周围空间,如无锡太湖新城小学的室外长廊,将绿化与水体引入孩子们视野,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增强与外环境的互动。

2.4活动平台小学建筑的活动平台是指在地面以上的供学生活动的开敞或半开敞空间,与阳台相比空间更为宽敞,公共性更强,弥补了楼上学生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是休息、交流和玩耍的重要场所。活动平台的设计应该与室内空间有一定的联系,避免孤零零的,不仅扩大了学生的活动范围,同时也把光和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平台与室内空间的融合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加强了学生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互动联系。活动平台有很多的方式,例如,在建筑创作时也可有意识地让建筑体量高低错落,则每层楼的屋顶都可成为活动场所,学生们不用下楼也可以有宽敞的活动空间,当大片屋顶成为活动平台时,可以视为广场空间,可以布置一些景观小品等,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图7);同时在平面设计中,教室的交错布置,可以为班级设置一个公用的阳台,既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公共的活动场地,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室外环境的接触,成为孩子们课间的一片乐土(图4)。屋顶花园作为典型的顶层建筑开放空间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代校园建筑中,对于顶楼的学生来说,上屋顶比下楼更方便,屋顶空间如果能合理利用,也能成为良好的活动平台。因此屋顶平台的设计应该适宜人的停留,增加吸引力,注重与室内空间的结合。把平屋顶设计成可上人屋面,既丰富了空间层次,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共享环境。例如台湾光隆小学,充分利用屋顶空间,布置精心的绿化,使得空间的层次感更为丰富(图8)。

3.结语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2

|文史论文|学英语|范文|论文先生网社区|强力推荐!本站与百度合作新开频道>>>>论文知道

最新公告:没有公告

会员登录--会员注册--会员中心

|

艺术论文首页

|

美术论文

|

戏剧论文

|

舞蹈论文

|

音乐论文

|

电影艺术论文

|

电视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您现在的位置:论文先生网>>艺术论文>>电视艺术论文>>正文

开放的演播空间

作者:admin2008-5-2619:13:17

开放的演播空间秦建伟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的中国电视业经过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电视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不论高度时效性的新闻类节目,还是综艺娱乐性节目......优秀的制作与精美的包装,再加及节目主持人充满智慧的语言都对节目的收视率有非常大的影响。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需要制片人(导演)主持人(演员)

-

开放的演播空间

秦建伟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的中国电视业经过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电视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不论高度时效性的新闻类节目,还是综艺娱乐性节目......优秀的制作与精美的包装,再加及节目主持人充满智慧的语言都对节目的收视率有非常大的影响。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需要制片人(导演)主持人(演员)摄像灯光美术设计音响编辑技术等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整个片子的制作,演播室空间美术设计也是其中人非常重要的一环。

美术创作人员在得到一个演播室空间美术设计的任务时,酝酿最初的想法和形象化的概括,抓住对设计的独特理解,逐步形成它所塑造的演播空间外部形象的具体想法和意向.意在笔先,避免机械地按照节目规定的空间提供一般化地环境设计,才能提炼与节目有内在联系的造型因素,使空间成为一种潜在的语言,创造出仅靠人物语言动作无法充分表达的深遂意蕴。

在这里,我暂把演播室空间的设计分为六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假定的空间

假定性系美学概念之一,假定性是一切艺术创作所共具的属性,空间艺术中以抽象象征虚拟引喻,间接表现艺术的时空感。

演播室的空间也可以是一个假定的空间场景,通过不确定空间的指定性,体现节目风格,例如:凤凰卫视的“杨澜工作室”,是一档以讲述历史长河中种种发人深省的故事、轰动的事件、才子佳人的传奇,回顾历史,给人以启迪的栏目.,整个节目开始摄像机由上自下,由右向左缓缓移动,象征历史文化的罗马石柱屹立在运动着的蓝天白云下,每一个柱子的中间都有一个电视屏幕,不断播放着珍贵的历史资料,主持人从柱子间慢慢走进镜头讲述一幕幕动人的传奇故事,这个假定的空间定位在一个变化的历史长廊中,把一个古老的历史废墟景象搬到演播室,在这样一个时空交错的环境中,让观众能更好地去了解过去的各种历史。

二情感空间

不同类型的节目体现出来的感情基调是不相同的,一般节目的开始往往通过一段音乐,几组画面,几行字幕,就可以让观众了解整个节目的风格,环境的设计同样也从背景到环境空间道具无不体现出某种特定的情感用语。亚洲卫视的[V]频道,几乎所有演播室的空间设计,都采用极度夸张的色彩,奇异的道具,再加上主持人新潮的发型及服装,体现出先锋音乐的存在空间,在这样的气氛中,肯定不会有严肃的故事发生。

三交互式的空间

谈话式的节目中,演播室的空间设计目的是让主持人与观众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迅速沟通,调动情绪,让更多的观众融与节目中进行参与。“实话实说”栏目,演播室为圆型空间,观众嘉宾主持人三者在同一对等空间,摄像分布其中,主持人在观众嘉宾中来回穿插,打破了空间的两面或三面的传统组成结构.这种开放的空间构架,能更加轻易地调动观众的参与情绪,让主持人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从这一点来说,演播室空间的美术设计,已不是简单地独立出现的,它是通过空间这个媒介与节目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搞装饰装修的设计人员,在搞电视演播室的空间设计时,为什么显得有时力不从心了。失败的设计只能体现在独立的空间变化,独立的背景空间,与节目本身相差甚远。

四空的空间(通用性演播空间)

一些演播室不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场所,关键是画面的整体和清晰,再配置简单的道具,这种布景也称为通用性演播,常用中景和近景,全景仅仅起到穿插作用。例如:凤凰卫视的“铿铿三人行”栏目,整个演播室只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幕布,以此体现“人生大舞台”“幕后休息室”的意象,以再简单不过的背景突出节目调侃诨谐的风格,是典型的后现代舞台风格,把三个人物放在一个简单的中性背景中,人物和人物之间的性格更加突出,这种空的空间设计可以使观众唤起某种形象感触,也就是所谓的形象联想,形象联想也就是设计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契机,是塑造形象的基准。

五装饰性空间

如果是中性节目,不需要表明人物的特定环境,只需要有一个优美的背景来提高画面的艺术欣赏性,比如:音乐舞蹈节目杂技表演节目就需要在通用性的空间背景基础上,给予特意的精心设计,这也称为装饰性布景。这种装饰性空间场景,要考虑演员上下场的变化,利用色彩空间的变化,传统或现代的图形变化使节目本身更加充实漂亮,甚至可以利用机械装置增加演播室的空间变化,让节目更有可看性。

六虚拟空间

电视的发展总是伴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往、游憩等社会活动品质的要求提高了。原有公共开放空间类型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开放性、多样化生活的追求,建立开放的、多层次复合的公共空间势在必行。因此,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就更重要了。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国外研究概况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城市滨水地区的设计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城市滨水地区开发在理论上才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阶段,西方国家掀起了城市复兴的高潮,对滨水地区开发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

1980年前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欧美国家先后对本国许多城市废弃的滨水区进行了再开发活动。1988年霍依尔(Hoyle)等主编的《滨水区更新》,首次对全球滨水区再开发现象进行全面分析[1]。1996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滨水区中心”出版的《全球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成功案例》收录了39个详尽案例,同时介绍了其他91个建设项目。1997年,出版《城市滨水区开发》主要收录了北美地区的滨水区案例。1989年成立的“全球水上城市中心”出版的书籍更被称为是“滨水区规划师言论荟萃”[2]。同一时期,日本也掀起了滨水区开发的热潮。1988年出版《滨水景观设计》是研究成果之一[3]。

1.2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城市滨水区开发形成对比,国内城市滨水区开发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有关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专项学术研究并不多见。20世纪90年代,国内城市开放型滨水区项目才增多了。《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是国内比较早的系统介绍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的书。书中介绍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动因和基本原则,国外滨水地区开发的实例,并对实例进行研究和分析[4]。王建国教授编著的《城市设计》,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到了城市滨水区的概念、历史发展、设计原则等,并以芝加哥河滨水区城市设计和宜兴团滨水区城市设计为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5]。在国内,大量关于城市滨水区研究的成果也以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以及期刊的形式发表。

2 相关概念

2.1城市滨水区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6]。它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和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2.2城市开放空间

关于开放空间的概念范围,国内外说法不尽相同。林奇教授曾这样描述开放空间的概念,“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分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人或团体的活动[7]。”

城市开放空间包含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的土地使用方式相一致的多重目标。它担负着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改善交通,改变城市面貌;维护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的多重载体。

2.3城市开放空间与滨水空间的联系

现代化的都市,人们渴望享受大自然,城市滨水区其优越的亲水性和舒适性满足着现代人的生活娱乐需要,这种亲水的公共开放空间对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启发人们去思考,去想象,让人们体味大自然的丰富与可爱。

3 滨水地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主要的开放空间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城市都注意到滨水地区开发的重要性。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由于滨水地区规划与城市缺乏有机联系,导致滨水地区的开敞空间与城市其他开敞空间缺乏合理的衔接和过渡,市民无法接近和享用。滨水地区基础设施不全,尤其缺乏亲水设施,很难吸引人群驻足,缺乏对人使用需求的考虑。这些问题都是城市滨水区开发急需解决的问题。

4 公共开放的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我们应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如凯文・林奇指出:“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城市的区域、标志、节点、边缘、道路来体验城市。”城市的滨水区开放空间也一样,应该有自己特有的景观要素和开放空间。我们应该在滨水区建立共享的原则、道路通畅性的原则、亲水性的原则及观赏性的原则等等。

4.1共享性原则

滨水区往往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最能反映出城市特色的地区,在规划时应确保滨水区开放空间的共享性,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开放空间所配套的项目如游乐、商业、休憩等为大众开放,把滨水区的岸线规划成共享的公共绿地,还给大众。

4.2通畅性原则

滨水区的交通组织十分复杂,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框架下进行有序组织,应注意处理好该地区的水陆换乘,过境交通和滨水区的内部交通以及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的关系。为简化交通,应采用过境交通与滨水地区的内部交通分开布置的方法。

4.3亲水性原则

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在使用上亲水是体现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规划时应借助其形态的特点――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可控性,充分利用水资源环境,让人不但从视觉上去认识,还从心理上给人们以享受。

4.4观赏性原则

滨水区开放空间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在规划时,应借助城市设计处理好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整体性和特色的平衡,处理好点、线、面的结合关系,以创造优美的滨水城市轮廓线,激动人心的滨水节点,连续的开放空间及开阔的视线走廊等。

5 结语

城市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已随着公众对文化、游憩、休闲娱乐、度假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进入到城市的各个层面。城市本身是个复杂的综合体,要创建亲切宜人和公共开放的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和环境特色,要努力创建人性化的空间场所,才能真正做到“以水为源,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规划书讯,规划师[J],2000.3

[2]黄富厢,水都规划开发与城市设计,时代建筑[J],1998(3)

[3]曾茂薇,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学位论文[D],2004

[4]张庭伟、冯晖、彭治权编著,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建国著,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M],2004.8第2版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高层商务办公楼开放建筑理论适用性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open building theory application design applied in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space combination of aspects: one is the division of space types: external space is divided into public, semi-public and private, semi-private four types, the internal space i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service space" and "objective space" type; two is the design of level three spatial combination: organizational level, support level, filling body level; three is the three feature space: features of organization design, supporting and filling body level design corresponding hierarchical design space.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se positive application of content for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next step for the research of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space portfolio.

Keyword: High-rise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sOpen Building TheoryApplicability of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特征

1.1安全性

这一点对于高层商务办公楼而言,非常重要。其作为人流密集的建筑设施,安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的安全性不仅表现在结构及消防的安全层面,还需要考虑到建筑安全使用的问题,这包含了无障碍设计、功能的合理性设计等内容。

1.2舒适性

这里的舒适性主要是指功能实用,它不仅包括了采光、通风、保温等基本问题,还包括了建筑各类设施是否能创造合理的使用、是否能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等问题。这就要求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能利用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特点,给使用者带来身心的舒适。

1.3和谐性

从本质上讲,建筑和谐性来自建筑对所处地域或环境的适应,以及对其他周边建筑设施使用者行为的了解和尊重。

1.4参与性

参与是一个人的本能意愿的反应。就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而言,人的参与性,有利于更好的有序地组织各类空间,从而体现了“为人设计”的本质。

1.5多样性

建筑的多样性是对使用功能多样化的体现。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高层商务办公楼各要素之间就必须相互补充配套、相辅相成、功能交织,成为一个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的综合体,从而满足使用者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2开放建筑理论的概念

(1)在开放建筑理论看来,建筑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开放建筑理论认为建筑并不是单一功能、单一时空环境的设计,它应该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过程” [1]16。同样,建筑功能形态的变化也离不开社会活动及决策活动的综合作用。

(2)“开放建筑理论肯定并强调人在建筑这个‘永不完结的过程’的能动作用。” [1]17开放建筑理论认为使用者应作为建筑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决策方存在,其作用也应从幕后走向台前。

(3)在设计方法上,开放建筑理论把设计看作是构筑一个开放的空间关系的过程,而不是针对某一终极目标的封闭设计,提倡用开放的设计层次来替代以前那种终极的设计手法。

3开放建筑理论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的应用

3.1在空间的类型中的应用

3.1.1外部空间的类型

空间的存在总是与其效用职能相对应,这是室内外空间都适用的规律。就高层商务办公楼外部空间而言,根据不同的空间职能,其亦可分为:公共、半公共、半私有及私有4种类型。

3.1.2内部空间的类型

开放建筑理论认为按照内部空间效用的不同,可以把其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服务空间”;另一类是“目的空间”,这对高层商务办公楼的内部空间同样适用,那么它的“服务空间”和“目的空间”分别都代表什么呢?这就需要确定哪些内部空间是服务的,而哪些是被服务的。结合高层商务办公楼各空间的特性而言,交通、设备、厕所等空间都具有明显的服务性,那么它们就是“服务空间”;而办公、会议、接待等空间则处于被服务的地位,换言之,他们就是“目的空间”。

3.2在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层次中的应用

3.2.1组织层次

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组织层次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内容。就特性而言,其外部空间作为室内与外界的过渡性存在,就如同是黑白渐变色表中位于黑白两色之间的灰色层一般,也就是说,如果把室内空间设为黑,那么室外空间就为白,外部空间就是这两者之间的过渡带,若结合外部空间的类型来看,那么它应该是公共、半公共、半私有及私有外部空间过渡联系的集合体,靠近室内部分的外部空间模式的性质呈现出私密性较强,如私有外部空间,换句话说,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组织层次所对应的外部空间不仅具有公共性,还应具有私密性。

3.2.2支撑体层次

一般来看,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设计中支撑体内不变的两者是同时进行的,承重结构设计一般已经考虑到了非弹性空间的设计,所以,对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而言,支撑体层次与其结构紧密相关,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确定,那么其内部某些“服务空间”的布置方式也就基本确定,这点在实态调查中得以体现,因此相对普适性的撑体层次来说,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的支撑体层次更注重结构与“服务空间”的联系。

3.2.3填充体层次

就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而言,其支撑体层次在确定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已经对“服务空间”与“目的空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了规定,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对“目的空间”进行了一次设计,而“目的空间”作为是最主要的效用空间,如何对这部分空间进行更好地二次设计,成为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填充体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

3.3在各层次空间的特征中的应用

3.3.1组织层次空间的特征

(1)整体性

它从根本上体现了高层商务办公楼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这与我国古建筑布局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应该也是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组织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外部空间所要达到的境界。具体展开的来说,其外部空间需要做到两个方面,才能与城市环境达到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它需要满足城市中生活人群向往优质游憩空间的天性;另一方面,它需要与城市环境形成连续的空间序列,从而本质上改善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2)开放化

里卡多·列格瑞达被问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时说:“我认为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错误的,那就是到这来并说,‘现在我们要在这个街区上设计一幢完全与众不同的建筑’,因为你没有权利改变环境,” [2]他认为两者之间需要建立百分百地对话关系,也就是说建筑在与城市环境达到整体性关系的基础上,其外部空间还应该与其所在区域形成开放化的关系,这就要求高层商务办公楼的部分公共性较强的外部空间向城市居民开放,成为城市绿化休憩景观的延伸空间。

3.3.2支撑体层次空间的特征

(1)完整性

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支撑体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目的空间”的完整性,取决于其“服务空间”的合理布置,换言之,只有当其“服务空间”达到完整性时,其“目的空间”的完整性才能随之实现。

(2)灵活性

空间的灵活性,是一种单向的特征。由于在“服务空间”在被确定之后,其已基本上丧失了灵活性,所以,灵活性的特征是相对于“目的空间”而言的,它体现了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支撑体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其“目的空间”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能被自由地划分的能力。

3.3.3填充体层次空间的特征

(1)被规定性

①“目的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被规定性

“目的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被规定性主要体现了功能对建筑面积的要求。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填充体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需要重视“目的空间”的这种特征,合理分割空间。

②“目的空间”形状的被规定性

对于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填充体层次的“目的空间”来说,就更加复杂了,其不仅需要考虑自身功能的使用特点,还需要考虑到特殊的客观因素——柱网的制约,因为柱网的尺寸大小直接影响到地下车库的使用效率,即其“目的空间”形状的被规定性需要综合地考虑自身功能使用的特点及柱网的合理化布置来选择确定。

③“目的空间”质的被规定性

“目的空间”的被规定性首先表现在形和量的两个方面,但只有量和形的适用还不够,还需要使“目的空间”在质的方面也具备被规定性的特征。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功能组织的好坏。一般来说,不同性质的房间,由于使用要求的不同,有的需要争取较多的日照条件,有的则不需要直接照射。

(2)相对性

因为使用者会最大化的根据自身的要求对“目的空间”进行组织分割,使形成的空间布局能充分的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随着他们需求的持续变化,这种空间布局也将不断更新,换言之,“自营建构”的过程从本质上就要求“目的空间”具有相对性的特征。更需要指出的是,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填充体层次的“目的空间”的这种相对性特征,从根本上还是建立其灵活性的基础上,而且它还受到功能对空间规定性的制约,所以实现它也是有条件的,其主要是通过建筑师以专业的角度来指导使用者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岚.居住区休闲设施适用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2] 《大师》编辑部.里卡多·列格瑞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9.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校园,元素,人群行为,开放空间环境

 

校园的生命力和活力孕育在培养各种人才的人文环境和所属空间环境中,它不仅是学生居住和学习的场所,更是广大师生的精神归属。人的行为对空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各种不同的行为决定了空间形态的构成。同时,校园空间环境的形式也必定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人与空间环境具有相互作用,交往行为与空间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如何使校园空间更具魅力,如何使校园各个角落充满人性化的、使人身心愉悦、满足人精神心理需求的魅力元素我们需要站在人性的角度,以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为立足点来进行调查研究。

校园空间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博士论文,元素。有些具有开放性,如校园里的运动场、文化广场等,可以给人群活动提供空间;有些介于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如学生公寓庭院,具有较强的领域感,利于创造安全、亲密的交往氛围;还有些交往场所设置在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灰”空间里,如空间景观通透、能挡雨防晒,是学生喜欢停留交往的教学楼的层架空层或连廊等区域。以下就人的交往行为与室内空间的交互作用作几点分析:

一、贴近生活的小尺度公共空间

从生活出发,小尺度公共空间,能够给人提供更多“不经意”的交流机会。大学教育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模式截然不同,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并非单一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满足,他们需要的是可以自主研究、自由探讨、不断创新的校园环境,以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

而这样的一些空间不需要宽阔的场地,可以充分的利用房前屋后、交接处、建筑组群之间甚至大树下的树荫等大小不等的空间,这样的一些空间不需要特别的设计,随意的位于校园之内,却能方便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偶发交往活动的需求。由于其空间尺度小,能够保障一定的私密性;据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上,在1—3米的空间距离内人们就能进行一般的交流,并且能够充分体验到以优异的人际交流所必须的细节。博士论文,元素。所以这样的小尺度的空间如果能够配以合理的环境便能让人感觉到温馨宜人,也能避免大空间给人造成的冷漠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盲目建设大规模“核心广场”造成的资金浪费,又可节约用地。

小尺度的公共空间贴近生活,可以利用校园本身的建筑物或者植物来进行构建,成本低、使用频率高是校园开放空间环境重要的部分。

二、以道路为主的流动性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面积日益扩大,校园规划中功能分区日趋明显,结构也日趋合理,校园内部的通行时间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校园内部的通行方式又多以步行为主。这样的因素决定了学生和教师在以道路为主的流动空间活动的时间较长,这使流动空间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博士论文,元素。

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角度出发,在校园步行这样低速的活动的方式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促进人们交往的极佳的方式。所以在道路等流动空间设计的时候主要路线应该足够宽敞以适应学校人流在时间上相对集中的特点;但在一般时间段里,林荫道由于其绿色景致和其乔木遮荫的特殊是最受欢迎的;而步行路的地面铺装和路边的绿化景观的设计应该使人感到愉悦为着眼点出发,穿过绿地的小路可以根据行人踩出的足迹进行一次施工来确定出最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的路来。但是与此同时,道路也是各种车辆的通行的地方,在流动空间设计要很好的处理各种交通方式的区分和衔接,考虑车辆停放的安全性、方便性和美观性等问题。博士论文,元素。

以道路为主的流动空间它指的不仅是人行为的流动,也可以是视线科穿透的空间,更可以理解为人行为所能触及到的大的空间,校园环境中它包括了道路及道路周围的活动空间,在对此类空间处理的时候要功能和美观兼顾。

三、校园广场—行为交往的聚集空间

校园广场是一个校园的空间高潮,它一般是由师生使用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大礼堂、教学楼、行政事务管理等等设施围合而成的广场空间,大的学校可能还会有数个建筑群形成特征不同的次要中心。几乎所有的校园里都存在某种形式的中心广场或集会场所,就像每一个城镇或村庄都有其公共绿地或城市广场一样,每一个校园都需要有一个朋友聚会、乐队表演、开办展览、举行集会的地方,人们来这里观看他人表演或只是课余放松一下。广场提供了整合校园文化与校园结构的机会。

对于这样的聚集空间,一般来满足两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穿越和停留。而人在此空间的行为模式有很多种,比如:一人听音乐、看书、看风景等;两人多为聊天、看书等;三人以上十人以下有小型集会、无计划群聊或商品买卖等;十人以上有表演、展览、聚会等。

校园广场这样的聚集空间是学生停留时间较多的一类空间环境,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全方位的进行考虑,比如在交通方面为保证安全应该是以人步行为主,也要避免因为道路不通畅而导致的人员滞留。在功能上为了满足各类人群行为活动的需要考虑周边功能的支持,比如座椅的设置方式、座椅的舒适度、遮阳(雨)设施的设置、周围绿地植物的配置等等。

四、以人的行为为依据创造校园开放性空间环境

我们对校园内人的行为来对校园开放性空间环境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以人的行为习惯为依据对空间进行进一步的改造设计,以使得改造后的空间更加人性化,更加便于使用。博士论文,元素。从而促使整个校园空间更加趋于完美。所以在对空间进行设计创造之前,设计人员应该深入到校园的师生群体中区,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在改造过程中更多的利用空间环境的多用性和灵活性,使得校园开放空间的点线面都能从细节入手,更加体贴入微的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博士论文,元素。

另外在相应环境设计也应时刻注意对原有价值场所的保护和延续,利用校园历史、校园文化。保留过去人们在校园里遗留的行为痕迹来加强校园空间环境的特有性,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空间环境的重要标志。

我们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创造出一个既满足师生对公共活动空间需求又能满足个人自我意识的的校园空间环境,提升校园环境的品质,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环境,同时也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人的行为心理与广场设计[J].城市问题.2008(8)

[2]李彦华、孙峰、司新林.“以人为本”论高校校园空间环境设计[J].当代生态农业.2005(21)

[3]钱俊.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校园空间建构[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8(3)

[4]柴彦威、沈洁.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6

关键词:校园,元素,人群行为,开放空间环境

 

校园的生命力和活力孕育在培养各种人才的人文环境和所属空间环境中,它不仅是学生居住和学习的场所,更是广大师生的精神归属。人的行为对空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各种不同的行为决定了空间形态的构成。同时,校园空间环境的形式也必定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人与空间环境具有相互作用,交往行为与空间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如何使校园空间更具魅力,如何使校园各个角落充满人性化的、使人身心愉悦、满足人精神心理需求的魅力元素我们需要站在人性的角度,以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为立足点来进行调查研究。

校园空间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博士论文,元素。有些具有开放性,如校园里的运动场、文化广场等,可以给人群活动提供空间;有些介于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如学生公寓庭院,具有较强的领域感,利于创造安全、亲密的交往氛围;还有些交往场所设置在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灰”空间里,如空间景观通透、能挡雨防晒,是学生喜欢停留交往的教学楼的层架空层或连廊等区域。以下就人的交往行为与室内空间的交互作用作几点分析:

一、贴近生活的小尺度公共空间

从生活出发,小尺度公共空间,能够给人提供更多“不经意”的交流机会。大学教育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模式截然不同,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并非单一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满足,他们需要的是可以自主研究、自由探讨、不断创新的校园环境,以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

而这样的一些空间不需要宽阔的场地,可以充分的利用房前屋后、交接处、建筑组群之间甚至大树下的树荫等大小不等的空间,这样的一些空间不需要特别的设计,随意的位于校园之内,却能方便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偶发交往活动的需求。由于其空间尺度小,能够保障一定的私密性;据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上,在1—3米的空间距离内人们就能进行一般的交流,并且能够充分体验到以优异的人际交流所必须的细节。博士论文,元素。所以这样的小尺度的空间如果能够配以合理的环境便能让人感觉到温馨宜人,也能避免大空间给人造成的冷漠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盲目建设大规模“核心广场”造成的资金浪费,又可节约用地。

小尺度的公共空间贴近生活,可以利用校园本身的建筑物或者植物来进行构建,成本低、使用频率高是校园开放空间环境重要的部分。

二、以道路为主的流动性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面积日益扩大,校园规划中功能分区日趋明显,结构也日趋合理,校园内部的通行时间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校园内部的通行方式又多以步行为主。这样的因素决定了学生和教师在以道路为主的流动空间活动的时间较长,这使流动空间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博士论文,元素。

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角度出发,在校园步行这样低速的活动的方式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促进人们交往的极佳的方式。所以在道路等流动空间设计的时候主要路线应该足够宽敞以适应学校人流在时间上相对集中的特点;但在一般时间段里,林荫道由于其绿色景致和其乔木遮荫的特殊是最受欢迎的;而步行路的地面铺装和路边的绿化景观的设计应该使人感到愉悦为着眼点出发,穿过绿地的小路可以根据行人踩出的足迹进行一次施工来确定出最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的路来。但是与此同时,道路也是各种车辆的通行的地方,在流动空间设计要很好的处理各种交通方式的区分和衔接,考虑车辆停放的安全性、方便性和美观性等问题。博士论文,元素。

以道路为主的流动空间它指的不仅是人行为的流动,也可以是视线科穿透的空间,更可以理解为人行为所能触及到的大的空间,校园环境中它包括了道路及道路周围的活动空间,在对此类空间处理的时候要功能和美观兼顾。

三、校园广场—行为交往的聚集空间

校园广场是一个校园的空间高潮,它一般是由师生使用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大礼堂、教学楼、行政事务管理等等设施围合而成的广场空间,大的学校可能还会有数个建筑群形成特征不同的次要中心。几乎所有的校园里都存在某种形式的中心广场或集会场所,就像每一个城镇或村庄都有其公共绿地或城市广场一样,每一个校园都需要有一个朋友聚会、乐队表演、开办展览、举行集会的地方,人们来这里观看他人表演或只是课余放松一下。广场提供了整合校园文化与校园结构的机会。

对于这样的聚集空间,一般来满足两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穿越和停留。而人在此空间的行为模式有很多种,比如:一人听音乐、看书、看风景等;两人多为聊天、看书等;三人以上十人以下有小型集会、无计划群聊或商品买卖等;十人以上有表演、展览、聚会等。

校园广场这样的聚集空间是学生停留时间较多的一类空间环境,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全方位的进行考虑,比如在交通方面为保证安全应该是以人步行为主,也要避免因为道路不通畅而导致的人员滞留。在功能上为了满足各类人群行为活动的需要考虑周边功能的支持,比如座椅的设置方式、座椅的舒适度、遮阳(雨)设施的设置、周围绿地植物的配置等等。

四、以人的行为为依据创造校园开放性空间环境

我们对校园内人的行为来对校园开放性空间环境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以人的行为习惯为依据对空间进行进一步的改造设计,以使得改造后的空间更加人性化,更加便于使用。博士论文,元素。从而促使整个校园空间更加趋于完美。所以在对空间进行设计创造之前,设计人员应该深入到校园的师生群体中区,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在改造过程中更多的利用空间环境的多用性和灵活性,使得校园开放空间的点线面都能从细节入手,更加体贴入微的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博士论文,元素。

另外在相应环境设计也应时刻注意对原有价值场所的保护和延续,利用校园历史、校园文化。保留过去人们在校园里遗留的行为痕迹来加强校园空间环境的特有性,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空间环境的重要标志。

我们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创造出一个既满足师生对公共活动空间需求又能满足个人自我意识的的校园空间环境,提升校园环境的品质,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环境,同时也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人的行为心理与广场设计[J].城市问题.2008(8)

[2]李彦华、孙峰、司新林.“以人为本”论高校校园空间环境设计[J].当代生态农业.2005(21)

[3]钱俊.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校园空间建构[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8(3)

[4]柴彦威、沈洁.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7

1.缺乏人性化的交流空间

现有的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没有为师生预留足够的公共空间和交流场所,教学基本上在课堂完成。学生要向老师讨教问题,一般也是在讲台上进行,或者随着老师穿过楼道进行简短的交谈,这样的设计缺乏对人的尊重和对交流的鼓励,更像是一个模块化的工厂。

2.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艺术类学科发展趋势

在多数整体式教学楼中,对艺术教学的针对性不够,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专业学科不断变化,当前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适应现代艺术的教学与实践,适应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及今后不断调整、发展等方面的要求。而一幢教学楼的使用时间是长久的,这使得艺术类高教教育空间设计面临挑战。

3.无法承载学校、城市的人文底蕴

只讲工具性的空间、技术性的条件、数字化的成果,但忽略了内在的东西。艺术当随时代,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文特色,但目前很多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脱离其所处的环境,甚至照搬西方的设计,光鲜亮丽的外壳之下缺乏人文沉淀,更妄谈承载深厚的人文底蕴。

二、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设计发展方向

1.注重艺术类高等教学空间多样性设计

由于艺术类教学的特点,并非只有教室才是教学的唯一选择,宽大的走廊、开阔的中庭、教学楼旁的草坪、走廊、平台、大厅也是实际功能意义的空间,都是可以供学生讨论、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具体来说,首先要有一个较大的交流空间,这个也是整个艺术楼的中心汇合处,这个空间较大,可安排咖啡厅、座椅、电话、书刊、布告栏等简单交流设施。其次,可在同层或不同层人们经常碰面的地点设立讨论区,如楼梯口可给予学生停留、交谈、娱乐相对独立的空间,可摆放一些桌椅;最后,走廊也是休息与交流的好地方,在不影响走廊宽度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一些长椅、展览框,或者自动售卖机,供来往学生休息、观赏和使用。这样,在不增加面积或减少面积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此外,通过绿色植物的绿化、艺术作品或座椅的摆放作为隔断,将交流空间进行划分,这样增加交流区域的节奏感,形成开放和半开放、单独和群体、动态和静态的空间节奏感,更有利于学生交流,也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从整体上,通过节奏、排序、光线、渗透及层次划分,避免单调,形成变化效果,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

2.以人为本,鼓励交流

我们可以联想到西南联合大学,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创造出令人羡慕的成绩,除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大师云集、自由之学风等,还有被人忽视的一点——因为身处暂时简陋的校舍条件,恰恰创造了一个自由、平等、密集的交流环境。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和老师共处一个院落,“住也在那里,上课也在那里”。处在同一空间中的师生就会产生社会往,相互照面并体验到他人的生活感受,由此因灵感和激情的碰撞而共同创造出一个愉快、积极的交往空间。因此,未来艺术类高教空间,应该以人为本,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为主线,营造更多的公共空间;应该打破以往的、原有的以老师为中心的静态、单调的教学布局模式,更多地放入互动的教学布局模式。建筑大师约翰•波特曼对公共空间的成功运用给我们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以启迪,他在建筑理论上提出“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的设计指导思想,值得深思,使我们在未来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中的考虑要更多地从人出发,建立更多的鼓励交流的公共空间。比如,在课堂空间布局设计中应多考虑师生互动和学生间分组讨论等,使之成为适合师生进行各种交流的场所。课余活动聚会、联谊交流等可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延伸。所以,现代教学空间应该把聚会、展览、展示、课程设计、交流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共享的空间。设计大小不同的空间,私密和半私密的空间,自修和讨论的空间,教学和休息的空间等。而采用完全开放式的结构,将艺术展馆融入到教学设施中来,改变目前艺术展馆和教学楼相分离的局面,也不失为以人为本,鼓励交流的创举。

3.注重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效用和可变性

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艺术类高教空间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其功用性中来,而不是仅将其视作增加教学设施的审美格调。首先要满足教学空间的需要,立足艺术类高教的特点,更大程度上满足讨论式学习、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对空间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展示的需要,比如与城市建设衔接,建立公益性文化展示平台、艺术场馆等。最后,要满足学习、交流的需要,如设立小型艺术类图书馆,提供阅读空间,引进商业化的咖啡吧,提供交流讨论区。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可变性。建筑的使用年限动辄几十年,但对建筑的使用却常随时代而变,教学楼的设计应以“可变功能”的概念代替“固定功能”概念,使建筑最大程度上接近其最高使用价值。在现代整体式教学楼中,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的灵活性问题尤为重要,未来艺术类专业学科不断变化,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应具有灵活性、通用性,如减少隔墙、扩大空间,以适应学科间的不断调整、发展、更新等方面的要求。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就是在以群楼的方式来适应未来多学科的分院独立教学管理方式。

4.注重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人文精神传达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8

关键词 空间设计 空间分割 Hunt图书馆

分类号 G258.91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4.022

Abstract This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space design of Hunt Library, and describes the spatial layout, the use of color, the choice and the display of furnitur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Hunt Library’s smooth space layout, intelligent service environment and intimate details of service are worth studying.

Keywords Space design. Space division. Hunt Library.

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是根据图书馆的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宜人的阅读环境,以满足用户的阅读和休闲需求的空间创造活动[1]。传统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主要围绕着藏书展开,在功能上也以书刊借阅为主。现代图书馆秉持平等开放的服务原则,在功能上突破了文献的藏与用,更多关注图书馆知识与信息中心功能的实现。因此,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开始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发展方向,力图通过平衡与协调来创造一个提供成长的智慧环境。2013年2月,美国Hunt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作为现代智慧型图书馆的典型,Hunt图书馆从诞生起就备受瞩目[2]。本文通过分析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特点,以期为我国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 Hunt图书馆简介

美国Hunt图书馆2013年获得图书馆建筑奖(AIA/ALA Library Building Award),定位为单位的智囊心脏。这座以北卡罗莱纳州前州长詹姆斯・B・亨特(James B.Hunt)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共七层,地下两层地上五层,总面积205 00平方米,藏书150万册,能容纳1700名读者[3-4]。Hunt图书馆由Snohetta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本着低碳环保的原则,31%的建筑材料来源于回收资源,馆内采光注重自然光的使用,避免照明的浪费。Hunt图书馆在屋顶安装太阳能辐射板,利用太阳能为图书馆提供冷气和暖气。此外,还利用屋顶花园和雨水花园帮助进行有效的雨水管理,美化环境的同r还能调节馆内温度湿度[5]。正如图书馆馆长Susan Nutter所说,Hunt图书馆是一个对未来而不是过去负责的图书馆,需要为用户提供的不仅是一个阅读学习场所,更是一个集学习、研究、实验和合作的互动式交流的地方,将利用科技的进步推动学校科研和学术的成长[6]。

2 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分析

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设计应该以满足并提升用户的图书馆体验为原则。Hunt图书馆从用户需求出发,注重细节服务,采用开放流畅的空间布局及性格鲜明的空间元素,设计、营造出独有的图书馆风格。其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及人性化的家具设计,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的智慧化和个性化。

2.1 开放流畅的空间设置

Hunt图书馆建在一个斜坡上,平面简洁,依地形坡度略有些偏转[7]。为了能够将馆内空间进行合理流畅地划分,设计师采用色彩、绿色植物及玻璃来营造出多变的空间布局。Hunt图书馆除了常规的学习区域和阅读区域,还增设了研习室、学术办公室、游戏实验室、创客空间、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及一个礼堂。为了保证采光,在地面的五层中,每一层都拥有开阔明亮的中庭空间设计,利用开放式的楼梯联系上下,不仅淡化了完全自由的立面,而且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相遇和交流的机会。楼梯间、设备间、复印室、自动售卖机等自由地布置在每一层中,突破了柱网的局限,以方便用户使用为第一原则。

Hunt图书馆的阅览区域共有两种,一是传统阅览区,二是雨庭阅览区[8]。传统的阅览区域被放置在Hunt图书馆的南端,三面环绕书架,另外一面朝向湖面,大片的幕墙玻璃带来充足的自然光线,保证阅览区域的照明。雨庭阅览区没有成排的书架和古板的座椅,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状各种摆放的舒适座椅。三个半圆的书架穿插在沙发、巴塞罗那椅、天鹅椅和高脚桌中,用户既可以在雨庭阅览区中自由阅读,也可以和同伴在此讨论问题,甚至还可以在沙发上晒太阳打盹。

为了最大程度地拓展用户学习空间,Hunt图书馆设计了仓储式书库,以配合传统书库的使用。传统书库仍然采用开放式书架的方式,存储近年来出版的近三万册图书。仓储式书库名为“书虫(BookBot)”,利用机器人存取系统自动分拣图书,用户只需要在交互设备上的检索目录系统中挑选好需要借的图书,系统就会指使机器人找到图书所在的位置,将图书传递到取书台,用户凭有效证件借阅即可。

Hunt图书馆重新定义了图书馆的学习区域,为用户提供了研习室、创客空间、实验室以及共享空间。Hunt图书馆设置了100多间大小不同的研习室,除了配备视频会议所需要的传讯设备和笔记本外,室内的三面墙壁均设置为可供书写的面板[3]。Hunt图书馆三层设置了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共享空间里既有开阔的阅览区,也有游戏实验室、视觉实验室、创意工坊及各种数字媒体的制作场所。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各实验室之间没有围墙的阻隔,整个共享空间呈现出开放一体化的格局,方便用户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转换。

2.2 性格鲜明的空间元素设计

对于图书馆而言,不同的空间元素营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而不同的空间环境就容易形成不同的空间性格[9]。图书馆在空间布局与设计时,需要考虑运用不同的空间元素,构建出与用户相协调的空间环境以提升用户舒适度。Hunt图书馆注重运用特点鲜明的空间元素装饰内部空间,给予读者美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放松。

首先,在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上,Hunt图书馆大胆并且富有个性化。黄色为楼梯的专用色彩,楼梯的扶手和阶梯都涂上了鲜艳的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电梯间为蓝灰色,大厅为银白色,多媒体展示厅和临时工作人员用房则采用紫色。不同功能区采用不同的颜色既摆脱了传统图书馆呆板的形象,而且还能增加图书馆各功能区的辨识度,醒目地吸引目标用户。其次,Hunt图书馆对地面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利用地面色彩和纹理的起伏变化来分割和连接不同的功能空间,如位于南端的传统阅览空间地毯选择黄色,与楼梯的黄色相连接,增加空间的开阔感和一体感;二是利用地面上的各种标语来标识区域和进行读者引导。再者,在图案的设计和选择上,Hunt图书馆秉持一贯的大胆创新风格,根据不同的空间选择不同的装饰图案。例如在阅览区,图案的选择以平和优雅风格为主,辅之以一些标识性的图案。在共享空间、实验室和创客空间中,图案的选择则以幽默搞怪风格为主,注重利用色彩和投影增加空间的动态感和创造性。

2.3 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

Hunt图书馆以计算机科技的运用为基础,力图通过科技的力量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进步。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场所[10]。Hunt图书馆对科技的运用首先体现在自动化存取系统“书虫”上。“书虫”系统拥有18 000个书箱,依靠人机交互系统自动分拣和存储200万册实体图书。用户既可以在图书馆局域网中借阅“书虫”的图书,也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借阅。除了自动化存取系统,Hunt图书馆还拥有高性能的研究系统及大规模的可视化“云”。图书馆内随处可见各种高清显示屏,研究人员可以进行云计算和云存储。Hunt图书馆在正门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个组合型的大屏幕墙,用户可以以触摸的形式使用屏幕上的维基有声百科。研习室内设置视频会议传讯设施,让用户能够远程参加各种会议,或者邀请其他人员参与讨论之中,实现与世界各地同行同步交流。除此之外,Hunt图书馆还采用了很多其他的先进技术,如创客空间内的3D打印技术、原型建模设备、数字媒体生产设备及投影仪和便携式移动设备等。

2.4 人性化的家具设计与陈设

家具的设计与陈列,不仅关系到用户在图书馆的阅读体验,而且也影响了图书馆空间环境的整体风格。图书馆的家具主要包括了图书馆的桌椅和书架,这些家具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可以调节图书馆内部空间关系,转换图书馆空间功能,从而提高图书馆空间利用率[11]。从形态上看,Hunt图书馆的书架总共有三种,一种是在雨庭阅览区的半圆书架,一种是普通阅览区的完全封闭式书架,还有一种是仓储式书库的密集书架。在雨庭预览区中,半圆书架穿插在各桌椅中,看似随意的布局却能带来一种放松自由的感觉。完全封闭式书架即传统的上下封顶书架,分布在普通阅览区中,配合普通阅览区方方正正的桌椅,摆放在靠墙的位置。密集书架位于仓储式书库中,由一个个金属箱组成,高度超过十米,排列紧密。

丰富多样的各类桌椅是Hunt图书馆的重要特色,全馆共有75种不同形态的1750张座椅,分布于全馆的各个角落[3]。Hunt图书馆的座椅不仅具有多种形状,在颜色上也非常丰富。如位于雨庭预览区的沙发有黄色、紫色还有蓝色,天鹅椅以红色为主,巴塞罗那椅则是蓝色的。再如休闲区的弧形沙发,蓝色黄色交错,不仅视觉上给予用户强烈的冲击,而且还能够给予空间流畅的弧度感,起到空间分割的作用。

3 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带来的启示

Hunt图书馆运用巧妙的空g设计和智能化的新技术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智慧型图书馆。总结Hunt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其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流畅的空间布局、智能化的服务环境以及贴心的细节服务都值得我国图书馆学习。

3.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

一般而言,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又决定了图书馆的空间设计[12]。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是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之一。从空间功能的划分到空间元素的布置,从空间家具的设计和陈列到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Hunt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改变了藏与用的服务模式,更多地向智慧服务方向发展。因此,传统的尽量收藏更多的书刊和实物资料的设计原则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我国图书馆要转变片面追求大馆舍、大空间的思想,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空间功能的划分和空间元素的布置,为用户营造出更加舒适、智能的服务环境,增强用户对图书馆的使用好感。

3.2 创新图书馆空间布局,提供社交化服务空间

图书馆的建筑空间体积庞大,服务距离、阅览效果、活动空间布局等诸多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13]。Hunt图书馆在进行空间功能划分时注重整体空间的流畅性和连接性,各个功能分区突破了柱网的限制,巧妙地运用了色彩、植物和玻璃进行空间划分和连接。再者,将图书馆打造成集学习、研究、实验和合作的互动式交流场所是Hunt图书馆的服务愿景。因此,在空间功能布局上,Hunt图书馆更加注重学习和交流场所的设置,为用户提供具有社交属性的服务空间。作为承担着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上要注重分割出群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设置研习室、会议场所、讨论室及实验室等,让用户能够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开展沙龙、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等活动。同时,图书馆在空间设计时还应该设置足够的绿化和休闲空间,利用这些元素巧妙地连接各个功能分区,增加图书馆空间的流畅性和整体性,为用户营造出轻松休闲的阅读环境。

3.3 营造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图书馆的科技感,还能够将图书馆打造成学术科研平台,吸引更多的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作为用户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图书馆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用户营造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以Hunt图书馆为例,自动存取系统的使用让Hunt图书馆成为一个“看不到书”的图书馆。各种高清显示屏的运用,让用户能够在图书馆内自由地进行云计算和云存储。还有游戏实验室和创客空间内的设备,实现用户从创意构想到成品展示的过程。除了对一些信息技术进行运用外,图书馆还应该注重对节能新技术的运用,如太阳能技术、自然水冷系统、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等。利用这些新技术不仅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节约图书馆建设成本,为图书馆带来良性循环。

3.4 注重人文关怀,关注细节设计

注重人文关怀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原则之一,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图书馆提供的平等公平服务上,还体现在图书馆的一些细节服务上。为了给用户营造出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Hunt图书馆给用户提供75种不同形态的座椅。在研习室中,Hunt图书馆用懒人沙发代替了传统的方正型桌椅,用户可以更加放松地讨论和学习。再者,为了避免书架太高用户拿不到最顶层的图书,Hunt图书馆严格控制阅览室中的开放式书架高度,避免因为书架的高度给用户带来麻烦。我国图书馆在一些空间元素的设计和选择上,也要注重人文关怀,将细节服务发挥到最佳状态。如在标识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空间规模、地理位置和色系字号等因素,做到标识清晰醒目。在图书馆家具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家具,让用户能够在更舒适的环境中阅读。此外,图书馆还应该设置一定数量的无障碍服务设施,为特殊用户群体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4 结语

Hunt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其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本文以Hunt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Hunt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色彩的运用、家具的选择与摆放及高科技的运用。经过分析可知,Hunt图书馆流畅的空间布局、智能化的服务环境及贴心的细节服务都值得我国图书馆学习。国内图书馆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创新图书馆空间布局,提供社交化服务空间,利用高新技术营造出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注重人文关怀和细节服务。

参考文献:

[ 1 ] 丁娜.英国开卷公司“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J].图书馆建设,2014(5):61-67.

[ 2 ] 徐越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空间和服务设计应用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5):114-120.

[ 3 ] 陈格理.展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Hunt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15(2):102-106,112.

[ 4 ] JAMES B. Hunt Jr. Library[EB/OL].(2013-01-02)[2016-04-20].https:///wiki/en:James%20B.%20Hunt%20Jr.%20Library?uselang=zh-CN.

[ 5 ] Sustainable side of hunt library[EB/OL].(2013-03-05)[2016-04-20].https://sustainability.ncsu.edu/the-sustainable-side-of-hunt-library/.

[ 6 ] 王燕.现代技术成就杰出大学图书馆[EB/OL].(2015-12-25)[2016-04-20].http:///20151225/n432563108.shtml.

[ 7 ] 武云霞,夏明.图书馆的未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侧记[J].新建筑,2014(2):108-111.

[ 8 ] 田阳.学习的剧场: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J].住区,2015(2):91-103.

[ 9 ] 朱钟炎,王耀仁,王邦雄.室内环境设计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65.

[10] 张丽娟,陈越,李丽萍.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带来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2):26-29.

[11] 朱淳,周昕涛.现代室内设计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2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