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选调生培训总结8篇

时间:2022-12-12 10:32:16

选调生培训总结

选调生培训总结篇1

1泰兴市农民教育调研基本方法

调研方式采取面上、点上和案头调研相结合,以面上调研为主。面上调研主要为问卷调研,重点是了解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1]。问卷可分为农民家庭基本情况、农民背景、接受教育培训、农民科技素质等现状、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以及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6个部分,选项涉及多种类型,如单选题、限选题、多选题及数字题等,涉及的问题近40个。问卷抽样主要是依据2010年的人均纯收入为排队顺序,采用随机起点、多阶段及对称等距等抽样方式,调查对象的确定可由市抽乡、乡抽村、村抽农户等来确定。全市有14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根思)、288个村、6 311户农民参加了问卷调查。经过严格的审核、校验、筛选,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 926份,占计划调整问卷数量的93.9%,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对问卷进行认真地初步整理及校验,收集到的问卷信息总体上质量较好,可较好地反映出全市不同地区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和需求状况。调研以实地综合调研为主,重点是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全市各地农民教育培训政策、投入、培训机构和农民培训的开展情况。

2调研的主要内容

2.1农民基础现状分析

2.1.1农业人口受教育情况。在受调查的对象中,文化程度在大专或者大专以上的比例为4.3%;文化程度为高中(包括技校、中专)的比例为28.6%;文化程度还达不到初中的比例为67.1%,其中小学程度的为5.8%,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占2.0%。农民受教育的平均年数为8.5年。农村普及基础文化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

2.1.2农业人口就业情况。农民以一业为主、兼营他业的趋势明显。截至2010年11月底,调查的劳动力(男劳动力16~55岁,女劳动力16~50岁)中,有4 012人从事第二、三产业(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有2 549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 463人,分别占调查对象总数的43.0%、24.7%),占调查对象的67.7%;尚有1 914人从事农业生产(占调查对象的32.3%)。

2.1.3农业人口收入情况。目前,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组成是非农收入。平均常住的受访农户人口达到2.98人,平均外出劳动力为1.20人,劳动力人数为2.51人;受访农户的平均家庭总收入为27 827.2元,其中种养业为6 411.6元,占总数的23.04%,非农收入均值为21 415.6元,占总数的76.96%。

2.1.4农业人口科学素质情况。对泰兴市农民教育培训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农民普遍具有较低的种养水平。对于种植业过程中最常见的化肥、良种、农药等基本知识及技能方面的知识,受访农民的回答情况为:选择“知道一些”的分别占48.5%、42.6%、46.2%;选择“不知道”和“不太知道”的分别为7.3%、6.7%、8.1%。对于养殖业过程中最常见的疫病处理等方面的常识,受访农民的回答情况为:选择“自己食用”、“赶紧出售”、“封锁消息”和“说不清”等方式的占11.7%,从绝对量来看,仍是一个不小的规模。

2.1.5农业人口的组织化程度。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亟待进一步提高。调研中,1 132人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各种专业协会,比例仅为19.1%;4 794人尚未参加任何专业合作组织,占80.9%。由此可见,农村中宣传、组织及普及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2.2农业人口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2.2.1农业部门是农民获取科技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科技信息和知识来源的众多渠道中,受访的农民有87.6%选择了农业部门,说明农业科技信息在普及和传播的过程中,各级农业部门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调研结果表明:受访的农民选择报纸、电视、邻居、朋友、杂志、广播和协会的分别占42.1%、66.4%、34.5%、41.7%、13.9%。网络作为现代信息化的传媒工具,其在农民中的应用普及率仅为3.2%。

2.2.2短期培训是农民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培训方式。在受访农户中,选择“短期培训”的农户为72.1%,选择“一事一训”的农户为59.1%,选择“证书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农户为17.0%。其中,科技示范户及经营大户一般愿意参加学历教育及证书培训。该结果表明种养规模越大、经济发展越好、农民收入越高,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层次也越高。

2.2.3现场培训是农民最愿意接受的培训方式。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是面对面地授课及现场实习,调查中选择的农户超过71.0%,选择听广播、看电视或多种方式学习的比例仅为30.4%;选择光盘进行学习的农民人数已达8.3%.由此可见,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已开始走进农村千家万户。

2.2.4传统种养业实用生产技术是农民最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对于养殖业、种植业及非农领域的相关知识,农民的需求较为强烈。调研的农户中,选择愿意接受粮食生产知识培训的农户占69.4%;愿意接受蔬菜生产知识培训的农户占53.4%,愿意接受特种经济作物、水果、苗木花卉、棚室生产知识培训的农户分别占23.4%、28.1%、7.8%、14.1%。表明农民具有较强的传统种植业教育培训的需求,对特种经济作物、水果种植、棚室、苗木花卉生产等的教育培训也有一定的需求。调研的农户中,选择“科学养猪”的达到67.4%,其他选项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养鸡36.3%、养牛33.1%、养羊29.5%、养鸭10.4%、水产养殖10.0%。特种养殖的比例已超过15.2%。由此可看出,传统养殖仍然在农民教育培训期望中占有主导地位。

2.2.5农民最愿意接受培训的时间为2~3 d。调研的农户中,选择最愿意接受培训的时间是2~3 d的最多,达到43.0%;愿意接受培训的时间为4~7 d和1 d(或1 d以内)的农户分别占28.4%和29.2%。地点选择上,接受调研的农户基本上都选择在本乡本土,愿意在本村和本乡镇参加培训的农民分别占85.0%和56.5%。结果表明,应综合考虑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确定培训时间及培训形式,时间安排上最好能够灵活,应更多地组织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的教育培训。

2.2.6“不方便”是阻碍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第一因素。在调研的农户中,选择“不方便”的比例为58%,主要包括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校舍及条件等的“不方便”。值得注意的是,调研的农户中,选择“没人管”和“内容不切实际”比例为29.0%,但该现象却在整个泰兴市普遍存在,说明农村基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另外,选择“培训费用太高”的农户占22.0%以上,说明阻碍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经济因素。

3影响因素分析

3.1文化程度

3.1.1文化程度对选择培训时间的影响。分析调研结果可知,选择培训时间为1 d以内的农户人数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呈下降的趋势;选择培训时间为7 d、15~30 d、1~3个月、3个月以上系统培训的农户人数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多。

3.1.2文化程度对选择培训地点的影响。分析调研结果可知,选择在本村参加培训的农户人数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不断下降;相反,选择在乡镇、县城和城市参加培训的农户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种植业及养殖业的相关培训中,农民的文化程度不同,但选择的培训内容、培训顺序及比例趋势相同。

3.1.3文化程度对内容的影响。不管被调研的农户文化程度如何,其对种植业培训内容选择的总体顺序依次为粮食、蔬菜、水果、特种经济作物、棚室生产和苗木花卉;养殖业培训的顺序依次为猪、鸡、羊、牛、鸭、特种养殖、水产养殖等。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其选择的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选择培训内容的技术含量也就越高。

3.2经济收入

3.2.1经济收入对教育培训层次和类型的影响。从调研结果看,家庭收入水平不同的农民都表示愿意在本村参加短期培训和“一事一训”这样简单实用的培训方式。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选择该种培训方式的比例有所下降。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希望接受的教育培训层次越来越高,家庭年收入不到9 000元的农民,希望参加职业技能及实用技术等相关的培训;家庭年收入超过13 000元的农民,希望参加综合培训、管理培训及学历培训等。

3.2.2经济收入对教育培训地点的影响。不管是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如何,被调研的农户选择愿意接受教育培训的地点先后顺序依次为本村、乡镇、县城和城市。

3.3区域条件

通过对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乡镇农民对教育培训需求培训要求的分析比较。就全市而言,目前农民对农村教育技术培训的需求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地面积大小的限制、农业区域分工的影响及农业劳动力密集程度、对外转移的作用程度,不同地区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大体可分成3类:第1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文化教育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如泰兴、黄桥。第2类,家庭人均耕地面积最多、外出务工人数相对少、对教育培训需求表现中等的地区,如滨江、珊瑚、古溪。第3类,经济收入、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人均耕地面积中等偏上、平均受教育年数明显偏低、群众期盼科技文化教育快速提升的地区,如元竹、分界。这为不同文化、不同收入、不同地区进行分类指导、按类培训提供了参考依据。

4政策和组织实施情况

通过对近几年来中央有关文件,中央各部门和省、市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的收集分析,可以看出中央对农民教育培训认识逐步深入,政策强度逐步增强。比较7年来的中央文件,可以明显看出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的变化:一是政策从满足阶段性、局部工作的需要,变化为长期、全面的要求。二是政策从概括性的原则要求,变化为有具体目标和任务的明确要求。三是政策从不带资金投入的号召性要求,变化为跟着资金投入的操作性要求。中央各部门积极行动,都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采取相应措施,而且更加重视多部门的横向联合,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农民教育培训的大好局面。但行动和计划过多,内容重复,目标和任务比较分散。各地方都立足自身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不同程度地加大投入力度。主要是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农民教育培训项目,针对留地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种田水平[2];针对转移农民,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工作重点明显偏向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四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关键环节,但其认识、政策、投入和条件都很不到位。农民教育培训,尤其是到市级以下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部门,条件和能力就更显不足,迫切需要加强[3]。

5对策

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应在目标上实现5个转变:一是实现从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二是实现从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三是实现从单干型向组织型转变;四是实现从受体型向主体型转变;五是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思想上确定4个新理念:一是确立人力资本的理念;二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三是确立创业教育的理念;四是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任务上这里建设5支队伍:一是培养精干的农民技术员队伍;二是培养优秀的村干部队伍;三是培养优秀的农民企业家队伍;四是培养高技能的能工巧匠队伍;五是培养高素质的骨干农民队伍。

5.1强化组织领导

5.1.1建立组织机构。建立起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切实对培养新型农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解决;稳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促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水平的提高。

5.1.2制定发展规划。将培养新型农民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明确任务、目标及要求,促进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逐步建立面向市场、政府扶助、多元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4]。

5.1.3实行目标考核。将培养新型农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明确职责分工,保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顺利实施。

5.1.4加快立法进程。加快对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相关的专项法规,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组织管理,保障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及农民权益,推进全市农民教育培训立法的进程。

5.2加大资金投入

5.2.1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积极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运用信贷、金融及税收等手段,鼓励个人、企业及社会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民教育培训事业进行支持。

5.2.2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各级财政应在其经常性预算科目中纳入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可根据财力的增长不断增加投入。特别是对财政专项加大资金投入,作好示范引导作用。

5.2.3鼓励农民自发投入。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农村劳动力主动投入。借鉴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的成功经验,由金融部门(如农村信用社等),为农民参加教育培训发放小额的培训贷款,担保可由财政贴息或政府提供。

5.3加强基础建设

5.3.1建设高素质专兼职师资队伍。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机制,加强师资继续教育,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5.3.2建设知识和信息传播渠道。建设中央(省)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服务平台,提高媒体资源制作和传播能力,实现快捷传播和资源共享。建设全市农民科技培训辐射平台,以“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为重点,发挥流动课堂的综合传播功能。

5.3.3开发制作优质充足的教学媒体资源。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及时将各种知识和技术制作成教学媒体资源;同时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健康生活、生态环境、民主法制等方面的媒体资源建设,丰富教育培训内容。

5.4建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5.4.1建立进村入户长效机制。应坚决下沉工作重心,积极探索并总结培训媒体资源进村、推广培训教师进村及实用人才进村等方式和方法。

5.4.2建立资金补贴机制。应不断扩大资金补贴的范围,对不同层次的农民教育培训进行补贴;继续完善培训代金券的发放工作,降低收费标准等,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5.4.3建立需求反馈机制。建立村级农民联系员制度,及时反映农民的需求;利用电话热线及互联网等方式对需求动态进行了解;定期调查农民的实际需求,并对收集的情况进行集中分析,增强教育培训的时效性。

5.4.4建立监督检查机制。要对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实行全程监督,加强过程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强化质量意识,真正让农民能学得会、用得上,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

5.4.5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开放培训市场,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公平确定教育培训机构,经验丰富、工作负责的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国家投资的农民教育培训工程项目。

6参考文献

[1] 王克务,黄龙兵,周元春,等.加快农民职业培训 促进农业科学发展——对加快响水县农民职业培训的思考加快农民职业培训 促进农业科学发展[J].种业导刊,2008(7):37-38.

[2] 岳素梅,王静静,朱新玉.农民工培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种业导刊,2011(6):33-35.

选调生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培训管理 情景模拟培训法 教学方法

《培训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熟练应用培训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根据公司的实际培训状况,独立完成公司的培训的需求调查、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等一系列培训管理工作是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竞争日益加剧,通过培训与开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培训管理》课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和实际培训工作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探索和创新《培训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培训管理》课程的教学特点

《培训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时效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培训理论和最前沿的理念,而且还要熟练应用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管理》涉及到的学科非常广泛,包括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法学等领域,学生需要在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效融合上述各类学科,才可能真正学好这门课程。由于学生缺乏在实际工作中实施培训工作的实践经验,单纯进行课堂讲授比较抽象、枯燥,且不容易理解,不能有效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需要在《培训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将部分真实的培训工作情景引入课堂,将有限的课堂空间和课堂时间延伸到课外,通过互动性、参与性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培训管理》理论和操作技能。

二、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内涵及特点

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工作场景,在这些场景中设计具有与实际工作相同功能的工作过程,模拟实际工作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个接近现实的环境氛围中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使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得到深化和强化”。情景模拟培训法是情境模拟教学方法在《培训管理》课程中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公司的培训部门,每个培训部门需要从事下列活动:工作岗位分析、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项目的设计,培训项目的实施、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效果的评估等。至于每个培训部门的内部分工,由小组成员确定,教师不参与角色的分配。由于在情景模拟培训过程中,学生要以培训人员的身份参加培训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既需要掌握培训的理论知识,又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包括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还要针对培训需求调查结果设计有效的培训计划,并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评估,这种全程参与、切身体验、深度参与的培训实践过程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课堂上传授的《培训管理》的理论知识,并深入学习和掌握培训工作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

情景模拟培训法的使用,可以实现三种目的:第一,让学生初步掌握《培训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培训管理》的理论知识有比较感性的认识,解决培训理论脱离实践的现实困境。如果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方法,学生很难了解培训活动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二,学生可以知晓自己在将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切身体验开展培训活动需要的团队管理、人际交往、有效沟通等技能。第三,提高学生深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模拟培训,学生在组织和参与整个团队活动的过程中,会更容易认清自己拥有的技能与工作需要的技能之间的差距,增加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三、情景模拟培训法的总体设计思路

培训是组织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一项实际操作性非常强的工作。培训管理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始于对培训需求的分析评价,然后是确定培训目标,选择设计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最后是培训效果评估。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学生变成专业课程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是考核《培训管理》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情景模拟培训,将会增强学生对培训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全面理解与把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管理、人际沟通、创新、组织协调、语言表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情景模拟培训法的总体思路如下:首先根据授课组人数分组,组建培训部门,每个培训部门成员一般为7-9人;每个培训部门实施自治管理,部门成员共同讨论确定本部门拟调查的工作岗位;根据拟调查工作岗位的特点,选择至少两种培训需求调查方法,其中一种方法为调查问卷;对调查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输入和分析(需要用到SPSS或EXCEL等软件),确定该岗位最需要的培训内容;结合工作岗位特点、任职资格条件和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最后对整个培训流程进行评估。在上述流程中,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培训计划和培训活动评估等环节需要在课堂公开演示,其他环节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负责检查各团队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果。

四、情景模拟培训法的组织与实施

1.情景模拟培训法的知识准备

《培训管理》的理论知识可以为培训活动的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指导。在情景模拟培训法开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培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比如,培训和开发的内涵和类型、学习理论、培训流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效果评估等内容。

2.情景模拟培训法的人员准备

(1)全班分组。在讲授培训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教学班分为若干个培训小组,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班级总人数和授课总时数。组建培训团队时可以由教师负责,也可以由教学班级的班委负责,也可以两者相结合,在班委分组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每个团队的成员的特点进行重新调整,调整的基本原则是要确保每个团队间成员的能力均衡,避免强强组团和弱弱组团,争取能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

(2)每个小组要选定拟培训的岗位并设计调查问卷。每个培训小组相当于某一企业的培训岗位工作人员,他们要承担培训岗位的所有责任,因此在模拟培训之前,培训小组需要选定一个岗位作为拟培训的岗位,需要对该岗位从组织层面、任务层面和人员层面进行全面调查,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培训需求调查表格并在课堂上公开演示(以PPT形式)。为了激励培训团队认真准备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确保调查问卷质量,每个团队要给其他团队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打分,并进行排名,这个排名会作为培训团队的平时成绩之一纳入到总评估。

3.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实施

所谓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实施是指根据理论知识的教学进度制定模拟培训计划,按照培训的流程,要求各培训小组按照预期计划开展各环节的活动,各环节的阶段性成果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性成果展示: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培训计划制定。

(1)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调查培训需求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填写一份调查问卷非常容易,但要设计一份科学有效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还是比较难的。在设计调查问卷前,教师需要把培训需求分析、调查问卷设计原则和要求等理论知识向学生讲解清楚,然后由各培训小组结合本小组拟培训岗位的特点,编制相应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经过小组的反复讨论修改定稿后,各小组负责在课堂上公开演示调查问卷,其他小组从问卷的科学性、有效性、简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打分,最后根据各小组的得分进行排名。

(2)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撰写。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和依据,它可以为培训部门提供关于培训的有关情况、评估结论及其建议。学生在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之前,还需要对已调查的问卷结果、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出培训需求。培训小组在分析培训需求时,要注意个别需求和普遍需求、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结合业务发展的需要,根据培训任务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对各类需求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报告结论要以调查信息为依据,不能依个人主观看法做出结论。最后形成的培训需求分析报告需要在课堂上公开演示。

(3)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计划是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时间等方面的系统安排。各个培训小组需要根据拟培训岗位人员需求及其他影响因素,设计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计划组织能力以及调配各类资源的能力。

4.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归纳总结评价

理论上的培训评估一般是指培训效果评估,由于情景模拟本身的局限性,培训的效果无法在短期内体现出来,所以笔者选择了一个变通的方法:小组间评估、教师评估和培训小组的自我评估。

(1)小组间评价。为了增加各个小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每个课堂展示环节,都会实施小组间评估,各小组要对除本组以外的其他小组的课堂展示成果进行评价、打分、排名。

(2)教师评价。除了开展小组间的评价外,还需要任课教师的客观评价。任课教师需要从专业视角对各个小组的整个模拟流程的每个环节的课堂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水平高低进行打分,最后的任课教师的评价成绩也要记入个人的平时成绩。

(3)培训小组的自我评估总结和小组成员的总结报告。每个培训小组都要对本小组开展的模拟培训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每个小组中的成员也要对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感受和收获进行总结。培训小组的估计总结需要在课堂上公开演示,个人的评估总结需要交给任课教师,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五、《培训管理》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传统的《培训管理》的考核与评价方法,大多采用一次性期末考试来确定课程的总成绩,或者加上平时的考勤成绩和作业成绩。这样的考核方法既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上课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期末考试成绩也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培训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管理》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对《培训管理》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下,在原有的考勤、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增加培训实践教学活动环节的考核,即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设计、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撰写、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活动评估四个环节和个人总结报告。为了加强培训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设计、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撰写、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活动评估四个环节的评估成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具体的考核环节如表1所示。

六、情景模拟培训法在《培训管理》中有效实施的教学保障

情景模拟培训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课堂走向社会、将培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培训操作技能的平台,但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应用情景模拟培训法,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选调生培训总结篇3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调查

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识码: A

为深入掌握我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不断满足岗位需求和干部自主选学需求,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2013年开展的青海省干部选学的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表,积极开展了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80份,收回率为90%,有效问卷180份。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接受调查的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110人、36-40岁之间15人、41岁-45岁之间21人、46-50岁之间24人、51岁-55岁之间10人。学历结构方面: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5人、大学本科生164人、大专以下10人。总体上来看,参加培训者具有年轻干部多、学历高的特点,人员区域分布也较为均匀。

二、对培训的总体评价

干部自主选学工作是组织部在我省开展的一项提升素质的重要工作,为了进一步掌握培训工作的效果,我们设计了问卷,学员对自主选学工作评价如下:

1.培训总体效果评价

有28.22%的干部选择了“很满意”选项;有49.38%的干部选择了“满意”选项;有21.99%的干部选择了“一般”选项;只有0.004%的干部选择了“不满意”。大多数人认为:效果良好,覆盖面广,缓解了工学矛盾,满足了学员的自主需要和工作需要;通过学员的整体评价,有利于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训质量,为今后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培训内容针对性评价

自主选学工作是针对干部的培训,其内容有利于干部素质的提升。调查结果显示:有19.38%的干部选择了“很强”;有50%的干部选择了“强”;有30.62%的干部选择了“一般”选项,没有人选择“差’选项。这说明我省干部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是下了大功夫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30.62%的人认为培训内容“一般”,说明培训内容虽然满足了整体需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干部的需求主要集中为四种能力:一是工作创新能力,选择率为63%;二是问题综合分析能力,选择率为57%;三是调查研究能力,选择率为32%;四是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选择率为30%。公共服务能力的选择率最低,仅为12%,说明尚需强化公众服务意识。

3.培训方式方法实效性评价

培训方法是工作的方式与手段,有效的培训方法可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调查显示:有18.22%的干部选择了“很强”;有48.18%的干部选择了“强”;有33.6%的干部选择了“一般”,没有人选择“差”选项。说明我们在培训方式方法的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干部更倾向于实践考察、交流式教学和专题调研。

4.专职教师教学水平评价

教学水平的高低,关乎培训工作的质量。在问卷中,有26.34%的干部选择了“很满意”;有62.55%的干部选择了“满意”;有10.84%的干部选择了“一般”选项;没有人选择“不满意”选项。说明我们这些年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此次选取授课老师具有学术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都比较高,专题内容与实际情况结合得很紧密,对学员有一定的指导性,帮助学员解决了实际问题。

5.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评价

干部自主选学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干部的自身素质。有42.06%的干部选择了“很有帮助”;53.17%的干部选择了“有帮助”;0.039%的干部选择了“一般”;有0.008%的干部选择了“没有帮助”选项。足见我省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目标是明确的,路子是正确的,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启示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干部认为通过接受培训,更加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汲取了新知识,作用与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或完善。

1.进一步完善培训体制。有学员反映当前的干部培训体制有待完善,最突出的问题是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均等,省级机关干部的培训机会要比基层级干部的机会多,建议适当将调训制度向基层干部倾斜。

2.增加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很多干部认为,培训机构提供菜单式选择,效果良好,覆盖面广,满足了学员的自主需求和工作需要。但是,我省培训机构规定每个班30人以上才能开班,存在着学员想学的专题不能开班的矛盾。

3.创新培训内容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要熟悉干部学习心理特点,提高学员的参与意识和联系实际的应用。从学员报专题情况来看,当前热点问题、工作压力心理调节、快乐健康等方面的专题受到普遍关注。因此,应该将比较集中的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课程。同时,由于不同个体的干部在知识结构、工作和生活经历等方面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应针对干部的个体需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课程内容的培训。

4.进一步提高培训师资力量。在前面的调查中,尽管学员对教师群体授课的满意度颇高,但是我们也看到现在干部的整体文化水平与知识层次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授课教师必须要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或很专的知识才能。从目前来看,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型和应用性并重的教师还是偏少,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逐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吸纳高级人才。

5.不同培训机构根据自身优势推出品牌课程。从2014年干部培训可以看出,干部对培训机构选择是有倾向性的。如党校的《当代世界热点、重大问题及发展趋势》专题有56人参加学习,青海师范大学的《心理压力调试与和谐人际关系》专题有55人参加学习,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的《数码照相与制作基础》有53人参加学习。由此,各培训机构不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品牌显得非常重要。

广大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是干部培训工作的使命。要始终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统筹起来,使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新知识、新技能,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必须创新培训形式,针对干部学习心理特点转变培训方式,由单一的课堂授课辅导向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转变,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多开设一些情景模拟、案例讨论分析,增强学员与老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干部分析问题能力和行政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钱东明.学员特征对干部在线学习影响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开放教育研究,2011(2)

选调生培训总结篇4

一、重庆市农村卫生人力培训现状

1.培训内容。目前全市农村有18.75%的医生接受过包括内、外、妇、儿、口腔和预防在内的医学培训,其它培训内容按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内科、预防、外科、儿科、妇产科和口腔科。农村医务人员接受妇产科培训的比例非常低,给妇女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接受过护理、药剂、检验、放射和其它培训的比例均未达10%,说明农村硬件与软件条件均需大力改善。

2.培训方式与时间。临床进修是最常见的在岗培训方式,其次为学校培训、水平考试、师带徒、函授和临床指导。师带徒方式仍占22.86%。培训时间方面,40.09%被调查者参加过6-12个月培训,1-6个月短期培训占51.43%,1年以上长期培训比例较低,说明在岗期间接受学历教育的人较少。

3.培训方法。培训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课堂讲授(48.57%)、临床见习与实习(62.86%),病例分析(25.71%)和集体讨论(5.71%)相对较少,角色扮演法的使用率为零。说明培训仍然停留在传统方式阶段,教、学双方对新方法有强烈抵抗情绪。

4.培训效果。认为通过培训医学知识水平有提高和明显提高的占76.2%,工作态度有转变和较大转变的占59.98%,诊断分析能力、疾病治疗能力和抢救应急能力有提高和明显提高的分别占72.15%、77.41%和82.86%,对工作满意度有所提高的占79.65%,说明参予者对培训基本满意,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工作态度改善不明显说明培训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等人文教育。

5.培训后的信息反馈。培训结束后56.25%的培训者收集一部分反馈信息,说明培训提供方仅重视培训本身而忽视通过信息反馈改进培训和对被培训者进行后续辅导与监督,因而弱化了培训效果,降低了将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的速率。同时,培训组织者忽视了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信息反馈,即遗漏了对教学过程的细节评价,仅靠培训效果一项考查培训总体是片面的。

二、重庆市农村卫生人力培训需求

1.培训意愿。87.53%的被调查者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培训,但参加培训暂停工作影响其收入。主观愿望与客观情况相背离是导致农村卫生工作者不能普遍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之一。年龄与培训意愿的关系是,年纪在20-40岁的参加培训意愿最强烈,占该年龄段总人数的84.85%,40岁以上培训意愿逐渐减弱。学历与培训意愿的关系是,学历水平较高者参加培训意愿越强烈,如93.64%大专以上学历者愿意培训。

2.培训内容需求。93.6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当加强全科医学教学,40.32%的要求进行中医药诊疗学习,这一需求与我国目前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方向一致。中医相对于西医而言价格便宜、疗效稳定,深受农村居民欢迎。

3.培训方式与时间需求。农村卫生人员最需要的是短期临床进修,时间在3-6个月较为适宜。调查结果显示,67.57%的被调查者培训目的是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和操作能力,32.43%是提高理论知识或获得学历,因为临床进修是最直接、最快提高医疗水平的方法,且能够在当地县医院或中心卫生院进行,减少食宿费用。而选择3-6个月则由于此一时间段基本能临床实践若干完整病例,对工作和收入影响也不太大,故今后培训应以3-6个月短期临床培训为主。

4.培训方法需求。84.43%被调查者认为临床进修是最佳方法,其次为课堂讲授(47.85%)、病例分析(22.54%),这与我国实施培训的主要方法一致。

5.培训地点需求。37.84%被调查者认为地市级以上卫生机构为最佳选择,而县级卫生机构仅有18.92%选择。这与目前该市县级卫生机构及卫生学校承担主要培训任务的做法有差异,政府应当针对这一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政策。

三、改进重庆市农村卫生人力培训工作的建议

1.确立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可分为知识型、技术型、知识与技能混合型。确定培训类型的意义在于培训目标、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以及效果测评等均有所不同。培训提供者必须明确培训目标,才能恰当激励培训师和受训者。根据培训目标,还需制定培训计划,包括长短期、大小型、不同对象培训的时间、方式、内容,须将各类培训合理配置。

2.确定培训对象,选择培训地点。选择培训对象时,必须考虑学员掌握培训内容的能力以及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应用所学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个事关效率的重要问题。确定培训对象后,应当收集所有对象的相关资料并予以归纳,如平均年资、共同特质、曾参加过的培训等,然后根据培训对象特点选择适当内容与方法。学历教育和资格培训的地点以高等医学院校为宜,临床实践则应考虑地市级以上卫生机构。

3.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既要考虑系统性、实用性,还要注意超前性。在进行全科医学培训中,除遵循培训大纲,还须加大内科、预防、妇科方面理论与技能培养。建议培训前要求被培训者用书面方式详细总结自身技术弱点、当地常见病、疑难病等,由培训者加以归类总结,培训中留出专门课时进行针对性辅导讲解或小组、集体讨论,以此实现教与学双向沟通。

4.选择培训方法。培训应当使用能够激发学员自身创造知识的方法,即自主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建议推广培训中“个体+小组+群体”学习模式。这一模式将以上方法融为一体,既照顾了知识层次较低的农村医务人员,帮助其掌握基础理论,又通过小组和集体讨论督促其开发自身潜力、总结归纳行医经验、查漏补缺,还可以让学员交换研究心得,扩展知识面,增强学员之间合作精神,培养医学人文情怀。

5.优化培训过程。培训实施过程中讲师随时征求学员意见,收集反馈信息,并根据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改变不收集意见或即使收集也不改变教学计划的做法,否则将降低学员培训意愿。

6.全面评估培训。农村医务人员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和医学技术两方面,应当在培训后进行四级评估。一级评估是指课堂教学效果评估;二级评估是培训一周后,通过考试方式考评培训知识掌握情况;三级评估是由受训者的上一级主管考察受训者的工作行为是否得到改善;四级评估即是从质和量两方面评估所学技能对所在单位产生何种影响。四级评估法将反馈、评估和督促合为一体,更关注的是被培训者技术提高并创造效益的结果,而非单纯课堂效果,对技术型培训尤为适用。

选调生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3―0130-04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加强教师培训是新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公平,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当前,参加教师培训是教师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促进专业教育培训的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师培训。2008年,中小学教师培训采取“天网、地网、人网”三结合的方式,实施远程培训项目,2009年的国培计划在远程培训的基础上,突出案例教学和参与式培训,2010年的国培计划首次实施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并将短期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

为更好地了解教师对培训的期望,从而为教师培训的开展提供依据,本次调查选取国培计划(2011)山西省中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200名作为抽样结果,从参训教师基本情况、培训动机、培训资源、培训组织形式等角度设计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形式。调查对象为参与“2011年山西省中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国培计划”的教师抽样个体,其中包括小学和中学教师各100名,总计200名。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44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08份,有效率为75%。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17.0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1.教师的先前培训情况。在参加2011年国培之前,大多数教师已参加过不同形式及层次的培训,为了了解教师先前培训情况,特调查教师参与过的培训次数、培训层次等,统计结果见表1。

注:表中的百分比为参与了各层次的培训人数与本次调查总人数的比值,“总计”是指参加过相应培训次数的人数与本次调查总人数的比值。

从表1可知,在参加国培之前,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复杂,参与培训的层次、次数也各不相同。仅有28.6%的教师参加过1~3次部级培训,其余教师均未参加过;就省级培训而言,32.4%的教师参加过1~3次,仅有1.9%的教师参加过4~6次,其余教师均未参加过,由此可看出,教师参加的高层次专业培训普遍较少,培训层次较低。12.4%的教师参加过10次以上的培训,48%的教师从未参加过任何层次的教师培训,这对于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来讲是极为不利的,教师培训体制仍有待健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的教育培训。

2.培训动机。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动机对于培训的效果好坏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了解本次培训中教师的动机,现做了相关调查,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培训动机统计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参与培训的动机是为提高个人素质的教师占40.1%;29.1%的教师参与培训是为了成为学科骨干。由此可见,在本次调查中,多数教师有着恰当的参与动机,但也存在一些教师,参与培训仅仅是为了晋升专业职务(6.6%)、获得学分(5.9%)、听从上级安排(5.5%)等,自我参与培训的兴趣不强,这无疑会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

3.培训资源选择。培训资源的丰富和恰当,对于培训活动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关于此问题的多项选择中,57.4%的教师认为培训课程应选用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发的资源。38.0%的教师选择部级培训资源库的标准资源、优质资源,这样既可以避免劣质资源教育培训的费时费力,又在一定程度上从实际出发,更新了教师的知识和观念。17.6%的教师认为应选用山西省培训资源库资源;选择本土资源的最少,为11.1%。可见,教师希望使用优质的资源来促进学习,对本土开发的资源信心不足。

4.培训师资选择。关于培训师资问题的多项选择中,91%的教师选择一线名师,一线名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是教师学习的榜样。68%的教师选择课改专家,课改专家掌握着前沿的课改方向和理念,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课改动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选择教科研人员和高校教授的教师比例相近,分别为41%和40%。只有6%的教师选择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由此可见,在培训师资的选配方面,应遵循多元化和开放式的原则,将一线教师、课改专家作为培训的主力军,在培训过程中以理论为导向,以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使参训教师能够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不脱离理论。

5.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培训活动的核心,如果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培训活动就没有意义,甚至只是耗时耗力耗财,没有成效。为了解教师期望的培训内容,现做了相关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图2 教师期望的培训内容的统计图

根据图2分析得知,教学方法与技能是教师最期望进行培训的内容,选择比例占到31.4%,由此可见,教师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应对各类学科知识的讲解。学科专业知识作为本科学教师的必备素养,被选比例达到24.1%。选择信息技术的只有12.4%,可见教师的信息化意识不够强,信息素养有待提高。13.2%的教师选择教师学、心理学,10.5%的教师选择新课标解读,仅有8.4%的教师选择教育科研知识。可见教师对于这类理论知识重视程度不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不强,过多地关注实践。

6.培训方式。为了了解教师喜爱的培训方式,现做了相关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图3 教师喜爱的培训方式的统计图

从图3可以看出,在本次调查中,教师最喜欢的培训方式为案例分析,被选比例为33%,这种方式能够深入教育教学的实践,从具体案例入手,博采众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23.2%的教师选择研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开阔教师的思维,共同进步。选择课题研究、听讲座、系统讲授的比例分别为13%、12.5%和10.3%,6.3%的教师选择自主学习。互联网资源丰富,沟通交流便捷,却只有1.8%的教师选择网上学习,可见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化意识还有待提高。

7.培训组织形式。培训形式多种多样,但基于教师教学压力较大的现状,如何合理选择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有一定难度。调查表明,最受教师欢迎的培训人员组织形式为校外集中培训,被选比例达到了46%,采取这种方式,教师既可以专心参加培训,又能够和来自各地的参训教师进行交流探讨。31%的教师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由专家进行个别指导,这样更容易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科学高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但是考虑到这种方式对于人力、物力、财力要求较高,大规模应用这种方式难度较大。教师选择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比例较少,分别为13%和10%,可见教师对本土资源重视不够,信心不足,参与远程培训的兴趣不高,对网络学习的质量存有质疑。

8.评价考核方式。对于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价需要严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良好的评价方式和准确的评价结果对于培训效果总结以及今后的培训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在关于评价方式的选择中,29%的教师选择现场说课,显然,这种方式更注重教学实践能力的考察。26%的教师选择撰写论文。选择提交作品和建立档案的教师比例分别为23%和19%,这两种方式的考核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够全面、客观地体现培训效果。建议采用考试来评价学习成果的教师只有3%。

三、培训建议

1.科学、合理定位培训目标。基于培训对象群体的复杂性,参照相关培训文件的精神,应从前期调研开始细致化的进行安排。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认真设计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的内容,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围绕某个或某几个主题,构建科学、合理、富有针对性的培训目标体系。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培训符合更多教师的现状。

2.组建优秀的培训者队伍。教师培训是一种系统化的智力投资,依靠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应用和转换等方式,实现以人影响人、以智力资源再生智力资源的活动行为。优秀的培训者队伍是有效培训的重要保障。依据调查结果,建议选择下列人员作为培训教师:

首先是本学科优秀的一线教师。一线教师经验丰富,善于处理各类不同的教育教学问题,能够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对参训教师的培养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

其次是课改专家。课改专家能够深刻剖析学科、教材的精髓,能够提供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向,进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再次是大学教授专家。教授专家走在理论的前沿,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培训经验。另外,教授专家能够结合大学教学案例,传递自由、轻松的学术氛围,进而影响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推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发展。

3.设计合理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选择应从省市、地方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课改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前瞻性、适用性,使教师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从而为学生带来新的视眼。再者,要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的培训课程比例,并设置选修与必修课程,让受训教师能够自主选择所需的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同时,要构建基于动力机制的培训课程库运营模式,强化教育行政部门、课程提供机构、管理者、教师等的职责,改革原有资源库运营中的动力机制问题,加强资源库的良性运转。

4.完善培训评价体系。教师培训的实施,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向研究、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本次调查中,教师最期望的评价方式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如现场说课、提交教学案例、专题讨论等,这种方式能够直观地反映培训效果。

另外,应利用互联网进行跟踪评价,持续了解培训后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观念的改革和能力的提升,加大跟踪评价的力度,坚持培训评价原则科学化、维度全面化、主体多元化的基本精神,真正实现完善的培训评价。

5.合理规范培训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培训制度的建立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育培训研究,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端正培训态度,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培训补贴标准;二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制度,明确教师参加培训的权利、义务、条件、待遇等问题,从而构建适合于教师培训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教师教育培训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教师先前参与的培训层次较低,未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比例较大(占总人数的48%)。教师期望培训以校外集中培训的形式,将一线名师作为主要培训师资,运用国家优质标准资源,以案例讨论与分析的方式,重点对教学技能与方法进行培训,在培训结束时,主要以现场说课的方式,着重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进行考察。但是,教师对本土教学资源的重视不够,信心不足,且尚未意识到网络学习、远程培训的益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玉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与现行培训矛盾的调查与建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2):13-15.

[2]王月霞. 2000-2010年部级教师培训研究的文献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5):45-46.

[3]Casey, Matthew Scott, Dennis Doverspike, University of Akron.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for New Technologies Through the Use of Problem-based Inquiry[J].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Quarterly,2005.,18(1):110-124.

[4]Denby, Steve.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needs analysis[J].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raining,2010,42(3):147-150.

[5]余新.有效教师培训的七个关键环节――以“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培训管理者研修班为例[J].教育研究,2010.

[6]卢真金.论骨干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6):47-51.

选调生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供给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2—0058—05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我国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关系到农民工的市民化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全国兴起教育培训热潮的情况下,做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不断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数量的同时,更好地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尤显迫切。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调查概况

2011年7~8月,课题组围绕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与供给现状对福州市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以及服务业等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4份。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2%,女性占58%,其中80后农民工占70%,90后农民工占30%,60%未婚。从行业分布来看,工业领域农民工占56%,建筑业占8%,运输业占4%、商业占10%,服务业占19%,见图1,调查对象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两个层次,其中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见图2。

调研目的主要是全面了解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从供给与需求双向视角综合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因此,除了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外,课题组还就教育培训供给状况进一步走访了福州市相关政府机构、企业和部分商业培训机构。

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供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既不能单纯研究其对教育培训的需求状况,也不能片面地了解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供给状况,而应当从矛盾双方(即需求与供给双重视角)整体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开展调查研究。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现状与影响因素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总体上有着更为强烈的教育培训需求。调查显示:87%的新生代农民工明确表示愿意在工作之余参加教育培训。关于“对自己的学历与知识水平是否满意”的问题,66%的新生代农民表示不满意甚至十分不满意,同时96%的人认为,当今社会青年有必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关于参加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55.8%的人选择了知识更新。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知识、技术重要性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相对较高。

就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具体需求而言,他们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一些共同特点,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如培训方式的选择与第一代农民工相同,63%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了在职培训即利用工作之余进行业余学习,29%的人选择了工作中跟着师傅学,这主要是由他们自身的经济条件和生存状况决定的。在对培训时间的选择上,由于农民工工作时间比较长,工作量比较大,参加培训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因此将培训时间选择在周末的人占到了被调研总人数的59%。然而,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对培训内容、授课方式以及培训主体的选择上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在培训内容上,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教育培训的需求比较广泛而且呈现多样化特征,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知识、文化知识、致富创业知识、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人际沟通知识等。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对技术含量高和现代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比较感兴趣,而对传统电工、车工、修理工、厨师等技能培训的需求比例降低,见图3。在对培训组织的选择上,也呈现多样化特点,见图4。

在授课方式上,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青睐网络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其中有33%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进行授课。

调查发现,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六方面:第一,城市化诉求与市民化意愿。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城市化诉求,对农村的归属感下降,他们渴望融入城市。课题组所做的另一项调查表明:30.6%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大中城市生活,27.5%的人希望在小城市生活,30.6%的人选择生活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中小型城镇,而只有11.2%的人选择回到农村。正是这种城市化诉求使得他们在外出务工的目的上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显著区别。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是为了求生存,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则不仅仅是求生存,更多的是寻发展。调查表明,有36%的新生代农民工明确表示外出务工是为了长本领、学技能,赚钱是其次。为了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求生存、寻发展,教育培训自然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自己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二,收入状况与培训费用。关于“影响你参加教育和培训的最主要因素”,32%的人选择收入有限,没有能力支付教育和培训费用。第三,培训效果或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有16%的人表示愿意花钱参加教育培训,但担心培训效果不明显,学了没用,达不到预期目标。第四,时间与精力。21%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和学习。第五,教育背景或文化基础。青年农民工前期教育状况的差异直接影响其教育需求的差异,有9%的人担心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不好。第六,年龄分布。新生代农民工中,年纪越小对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越低,见图5。

总体而言,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激增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时代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在于利益吸引力[1]。竞争压力不仅来自于激烈的就业竞争,而且来自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后对劳动者素质的新要求;利益吸引力则与他们的城市梦想紧密相联,知识和技能的匮乏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层次和水平,冲击他们的城市梦想。

选调生培训总结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教育培训 河北省

建设新农村贵在以人为本,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了解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教育培训情况,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于2007年8月组织了以“农民教育培训”为主题的农户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影响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因素、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三个方面的内容。遵循调查对象设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原则,样本覆盖河北省11个地市,共设计选择了99个县(市、区),198个乡镇和396个行政村(每个地市选择9个县,每个县选择2个乡,每个乡选择2个村)为调查地点,调查对象为随机抽样选取的农户。按照拟定计划,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21份,其中有效问卷398份。从调查内容及被调查者的分布情况看,本次调查具有内容丰富、涉及地域广等特点,在河北省农民教育培训需求问题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

(一)农民教育培训参与率低、培训时间短且缺乏连续性

通过对398个农民的调查,参加过教育培训的农民有246人,占61.81%,其中只有52人在2004、2005、2()06连续三年参加了各种农民培训,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3.07%。就农民教育培训的天数而言,被调查者在2004、2005、 2006年所参加的培训天数为1-7天的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57.07%、51.78%和42.68%。可见,仍有许多农民没有参加过教,育培训,同时农民教育培训时间较短且缺乏连续性。

(二)农民教育培训渠道及培训形式相对单一

农民教育培训根据供给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政府部门、大中专院校、专业协会、龙头企业、民间培训机构等多种培训渠道。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主要渠道是政府部门提供的农民职业培训与农技推广、农业科技宣传与普及。调查显示,在参加过教育培训的农民中,35.77%是通过政府部门提供的培训,28.46%是通过民间培训机构,16.63%是通过专业协会,10.83%是通过大中专院校,仅有8.31%接受过龙头企业提供的教育培训。课堂讲授和现场实习是较为主要的两种培训形式,分别占39.80%和37.56%,而参加过网络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仅占5.47%,可见这一现代化的培训手段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三)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更受农民欢迎

目前影响农民增收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制约因素,仍然是缺乏技术和创业技能。通过对“您接受过的培训类型”问题的回答发现,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占调查者中参加过培训人数的40.80%,参加过实用技术培训的占35.80%。其他依次是学历教育、管理培训、综合培训。说明农民更加希望具有一技之长,倾向于接受能够直接增加收入和便于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培训。

(四)农民教育培训效果显著

当问到“通过参加培训是否有助于增加收入”,有41.46%的被调查者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于增加收入作用明显,同时回答“有一些作用”的占54.07%,在被调查者中仅有4.47%的人认为作用不明显。同时农民对教育培训的满意度也能从一个侧边说明培训效果如何,在参加过教育培训的农民中,对于“您对教育培训的满意度”的问题,回答“比较满意或十分满意”的占54.38%,回答“一般”的占37.80%,而回答“不满意”的仅占8.54%。说明河北省的农民教育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但是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仍有部分农民对教育培训不满意,没有达到他们的需求。

二、影响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因素分析

(一)教育培训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供给途径主要分为政府行为、学校行为、民间行为,且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在总体上农民教育培训供给仍然相对薄弱,且各种渠道的发展状况也明显地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调查显示,43.97%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最主要因素是当地缺少学校。可见,学校为主体的供给途径发展不足,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层次、多结构的农民教育培训的供给渠道。

(二)培训内容供求错位

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从总体上可分为农业技术培训和非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由于立足农业的总体设计与要求,所以各种渠道的教育培训基本围绕农业技术方面,对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三产业领域内相关职业技术的培训则相对较少,这虽然有助于农业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与农民职业分化的现实以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有所差距,影响了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调查显示,35.18%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合适的内容是影响其参加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见培训内容的供求错位已成为影响农民教育培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农民教育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受农业生产规律及农民日常作息规律的影响,农民教育培训时间安排得合理与否,影响着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机会成本的高低,进而影响教育培训参与率的高低。调查显示,27.14%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培训时间安排得合理与否成为了限制农民教育培训有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培训费用超出农民承受能力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而部分职业技能培训价格及职业技能鉴定费用却相对较高,如电焊工和车工的培训费用分别高达500元-600元和750元,技能鉴定费分别为305元和30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调查显示,21.36%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培训费用太高,已经超出了农民的可承受能力。

三、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分析

(一)教育培训目的――增加收入和提高技能

对于“你参加教育培训最主要目的”,本题限选选三项,按照第一个选择的赋3分,第二个选择的赋2分,第三个选择的赋3分,乘以各自出现的频率经加权所得分数见下图。按加权分数排序,增加

收入和技能培训比重最大,然后依次为:得到尊重、获得政策扶持、获补贴、获学历、获证书。可见农民希望通过参加教育培训来增加收入和提高技能, 反映了农民急于致富的心理。

(二)教育培训内容――与所从事的主要经营活动密切相关

当问到“您期望哪些种植业的培训”时,回答“粮食”的占57.79%,同时需要注意的是398份调查问卷有280份回答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来源于种粮,占70.35%,可以看出农民对于种植业的培训需求与所种植的作物密切相关,粮农希望通过获取更多的关于粮食种植方面的技术来增加粮食的产量、提高粮食的品质。回答“蔬菜”的占20.35%,说明目前蔬菜生产进入了由数量扩张向提升质量、提高效益的新阶段,菜农希望通过培训掌握名、优、特、新品种蔬菜的种植,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伴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农民希望通过多元化的种植达到增收的目的,比如回答“特种经济作物”的占11.56%,回答“水果”的占10.30%。

对“您期望那些养殖业方面的培训”问题,共设计了9个选项,各选项的排列顺序为:猪、鸡、羊、牛、特种养殖、水产养殖、鸭、鹅、其他。需要注意的是,其中被调查者中对于猪和鸡的养殖培训需求共占51.49%。说明农民对于大宗畜禽的培训需求更为迫切。

当问到“您期望哪些非农方面的培训”时,其中回答期望“机械、运输、建筑”这三方面职业技术培训的共占47.88%。因为机械、运输及建筑是吸纳农民工较多的行业,这也说明了农民期望通过这些培训获得更大的就业机会。回答期望“农产品加工或农产品贮藏”方面的培训共占24.05%。需要注意的是,398份问卷回答家庭主要经营活动为种植业或养殖业的有316份,占79.40%,说明农民所期望的非农方面的培训与家庭主要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农民希望通过农产品的深精加工培训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这对安排非农培训的种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受观念的制约,农民对餐饮、家电、家政、美容美发、服装、旅游、营销、通讯方面的培训需求相对较少。

(三)教育培训层次――短期培训

当问到“您期望接受的教育培训层次”时,有47.74%的被调查农民期望接受短期培训28.14%的期望接受一事一训,愿意接受证书培训的为21.11%,而愿意接受学历教育(中专或大专以上)的仅占3.01%,而可见目前农民培训需求以短期为主,证书培训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与上一个问题相印证,对“您愿意接受的培训时间”问题,回答“一个月以内”的共占90.95%,回答“一个月以上”的仅占9.05%,调查结果进一步表明农民以短期培训需求为主。

(四)教育培训形式――现场实习

当问到“您喜欢的培训方式”时,回答“现场实习”的占39.80%、回答“面对面讲授”的占37.56%,调查结果表明,面授形式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其中现场实习的形式最受农民的认可,因为现场实习的针对性强,并且授课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电视广播、VCD学习等只能作为以上两种形式的补充。

(五)教育培训费用――100元以内

培训费用的高低是影响农民参加培训的一个直接因素。当问到“您认为可以接受的教育培训费用”时,共有97.24%的被调查农民可以接受的培训费用在100元以下,仅有2.76%的能够接100-200以内的培训,没有一个被调查者能够接受200元以上的培训费用。可见,尽管农民对于教育培训潜在需求巨大,但是现实的有效需求不足,农民对自己想学习和掌握的致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资金的限制。

(六)教育培训地点――就近

对“你愿意接受培训的地点”问题,回答“本村或乡镇”的共占56.03%,在这其中选择本村的占38.44%。调查表明,大多数农民希望本着就近的原则接受培训。因为这样培训人员可以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和自我发展能力,使得农民既可以方便的接受培训同时又能节约交通费用。

四、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对河北省398位农民的调查问卷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的结论与建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将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渠道投资机制,从而不断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增加教育培训供给,进而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参与率,同时缓解农民有限的收入难以支付较高的教育培训费用的情况。

(二)在农村广泛开展短期教育培训

农民对教育培训需求短期稳定性较大。短期培训是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需求面最广、人数最多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深入发展,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越来越迫切,短期培训以其时效性、实用性较强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农民求实、求知、求富的需求。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应贴近农民需要

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应从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向贴近农民、适合农民和方便农民的方向发展。根据区域特点,建立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动态管理模式,围绕农民主要经营活动和资源优势,采用有效的培训方式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等的培训,进而从总体上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选调生培训总结篇8

最后的结果,请参阅我方销售服务测评表:

导购员大多表示效果一般(我方理解就是差);

美的市场主管评价总结和引导性不够,知识一般;

A总予以评定:鉴以双方都处于尝试阶段,可以考虑再举行一次。

笔者已经举行销售培训很多次,导购员培训更是体会颇深,为什么美的导购员培训会有这样的结果,会后非常惊讶,并且有些出乎意料。后来笔者思考后,才有些更深层次的体会。

具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笔者总结可能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1、笔者以前的培训都是“下传圣旨,前呼后拥”的做培训,所以最后的表面好评大多是华而不实。而本次是笔者以第三方的身份来做培训,最后结果可能更真实些。

2、此次的培训课件,笔者反思并经过考证,可以说是针对导购员培训最全面和丰富的课件,并且结合国内业界正在做的导购员权威培训课件相比较,也是有很多可取之处。但为什么反映平平呢?一则时间太紧张,整个过程只有两小时,笔者准备的课件内容要完全讲解最少需要整整一天;二则大多导购员只是抱着应付会议的态度来参加培训,可想而知最后又有几人明白其中道理;三则培训的方式因为时间紧张完全采用灌输式的填鸭教育,结果肯定失败。

3、会后,针对这个结果,笔者也走访了几位导购员,大多都是已婚大姐。在笔者的谈话过程中,有说明白,经追问又不明白。并且开口闭口大谈美的的好处。也有导购员说,确实是时间紧,若没有办公室的人员参加就好了。其中的疑问和道理,诸位应该很清楚。

4、培训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干扰事件,严重影响了笔者的培训效果。大多在组织和时间安排及会中纪律和相关人员的态度方面,所以过程中笔者加快了进度和减少了互动时间。

5、笔者的培训课件对象为从业已久的导购员,目的是提升技能的知识补充。但会后,美的市场主管说导购员最需要基础性的培训,这是他们第一次接受第三方的培训。

下面笔者就把天工给美的导购员的培训课件转录如下,望诸位不吝赐教:

导购员培训

主题:促销知识和方法及经验总结

主讲:天工销售服务

时间:2003、06、13

14:00—-16:30

几项说明(30分钟)

请所有参加人员将手机或呼机设在震动状态(3分钟)

请美的空调重庆商务处的黄经理讲话(6分钟)

请导购员中学历最高的站起来,选择两位做自我介绍(2分钟)

请苏宁七星岗店的导购员站起来,选择两位说明上周格力空调的总销量和总销售额(2分钟)

请国美江北店的导购员站起来,选择两位预估上周美的空调的总销量和总销售额(2分钟)

请美的导购员中资历最长的一位简单说明周围亲朋好友中使用美的空调的状况(3分钟)

请美的空调市场主管用三句话对美的空调市场进行简单概括(3分钟)

所有导购员中的两位可以任意提出对于我或天工的两个问题(5分钟)

内容与其他计划(15分钟)

天工销售服务人员说明今天的安排计划

内容:

1、促销知识:

导购员岗位职责

导购员的职业发展

导购员的角色

用点和卖点

2、促销方法:

FABE推销法;ABCD介绍法;富兰克林说法;AIDA法;

3、促销经验总结:

顾客管理;职业品质;传播

4、问题:接一待二顾三连四

方式:学习,交流,沟通

结果:服务质量测评和作业完成

联系方式:

wajunqing@163、net

65386039

奖励:

选择一到两位导购员为天工荣誉员工,长期免费参加天工内部培训和职业辅导;

参加天工相关的有薪销售服务事项。 内容一:知识学习

专题一:导购员岗位职责

概述:销售系统中处于市场最前沿的销售人员,所有产品都必须经过他们推销给顾客。

岗位职责:

1、产品推销

处理老品:实用性和性价比,选择顾客,送的心理

推新品:技术含量,卖点,推

2、信息收集

型号:高,中,低及特别型号

台数:抢市场分额,逼顾客,围竟品

促销活动:价格变动,统一口径,市场变化重点反馈销售数据

商场占有率:销售总的数量一定和市场分额第一

销售额:工作的经济效益

3、维护品牌形象

POP:悬挂位置和信息及时性以及准确性,美观

展台清洁:灰尘,宣传单页的摆放,样机的处理

价签:摆放位置,重点机型的计算价格,商场行情

站姿:不卑不亢

言谈:真实客观,有理有据,严防身后恶语伤人

4、客情关系处理

同事:公司同事间互助,同行友好;

组长或柜长及经理:遵守规定和纪律,热情交流或请教

顾客:朋友(友好的问候)

5、促销员售后服务

问题协调解决第一人:现场解释和退机处理

定期友好拜访(一周):口碑传播

专题二:导购员的职业发展

导购员的角色定位:复合型的销售人员

市场职能的角色:反馈信息和执行促销活动及讲解产品

销售职能的角色:客情关系和推销产品

缺少知识:促销活动策划和信息处理及业务知识(渠道建设和物流及财务知识)

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2-3年促销员——2年的培训主管或市场督导——1年的策划主管——市场经理——营销管理人员

1年促销员——2年的业务人员——2年的区域主管——区域经理或销售经理——高级客户经理

专题三:促销员的角色定位

概述:态度决定一切

角色定位:

1、顾客:物有所值

2、朋友:价廉物美

3、专家:高性价比

4、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多劳多得

两种排序:

1-2-3-4:客观真实销售,明白消费,成交率高

4-3-2-1:强力推销,工作难度高

专题四:产品的用点和卖点

用点:客观存在可以感知的产品用途

感知:望,闻,听,摸,用

望:不锈钢外壳,液晶显示,遥控板等

闻:有无闭气的感觉,空气的清新舒适程度等

听:噪音的分贝等

摸:坚固或耐用的附件等。

用:省电,快制冷量等

卖点:宣传单页的描述

表现:拿着宣传单页给顾客读或顾客自己理解

效果:非专业人员,不放心,不合适等

两者结合:理解,形象比喻,现身说法或谈其他顾客使用体会等

少谈抽象概念变频或氧吧等 内容二:促销方法

FABE推销法:

F代表产品特征:产品系列特征

A代表产品优点:人有我优,人无我有

B代表产品的功能利益:用点

E代表证据:比如获奖或技术报告

ABCD介绍法:

A:权威性——全国知名品牌,免检等部级荣誉和重庆市或本商场占有率等微观荣誉。

B:更好的质量——免检或特殊情况下的表现。

C:便利性——售后服务及使用的便捷性。

D:差异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富兰克林说法:

概述:把顾客购买产品后的所能得到的好处和不购买本产品的不利之处一一列出,用列举事实的说法增强说服力。

重点:虚拟生活场景说明。模拟体验。

AIDA法:

A:吸引或欲望——POP或声音或人流场景

I:兴趣或需求——询问或言产品利益

D:选择或决策——根据顾客意向选择或擅自选择

A:行动或购买——试探性的行动或 内容三:经验总结

总结一:顾客管理

一、顾客数据库

谁是顾客

建立顾客表格档案

顾客拜访表格记录

顾客系列化数据库

二、有效倾听

鼓励顾客说话

反馈性归纳

进入角色倾听

避免争论

教育顾客

总结二:美的导购员的完整销售过程

1、您好,欢迎选购美的空调,请随便看等。

2、请问您准备看多大的,您商用或家用,您客厅还卧室,您房屋是西(夕)晒或背晒等

3、美的空调产品宣传单页的介绍

4、针对顾客疑问,拿宣传单页请顾客落座或读单页

5、您看选择哪一款呢或宣传礼品及活动或翻顾客记录

6、顾客犹豫,冷落顾客或回到第三步继续重复

7、顾客走失或交易成功

分析:

每一步的导购员的角色及贯穿始终的强强推销特色

每一步的利弊

总结:

1、导购员要用80%的时间听,用20%的时间说,来处理顾客问题;

2、导购员要与顾客为同一产品消费者。

3、讲产品特点,说产品优点,体会产品利益点。

4、信息+方案==服务。

总结三:顾客为何选购美的空调

1、美的生产空调

2、美的空调强力制冷

3、服务好,品牌好,口碑传播

4、售场形象好,导购员讲解好

5、其他

知名度

排序1:

2-3-4-1-5

————————————品牌建设

排序2:

3-2-4-1-5

————————————终端效益

忠诚度和美誉度

总结四:职业品质

1、做一行爱一行

2、爱岗和敬业

3、信心:产品信心和自己信心

4、处处留心的人

结果:生活愉快,工作高兴,事业有成;

工作性质:

1、与人接触的工作,也很累,枯燥,但也是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和斗志的工作。

2、保持与人友好,真诚相处的态度来做人和做事情,应该不会太糟糕。

3、角色重叠:顾客与导购员时刻在生活中交织 内容四:培训后的考核问题

在销售美的空调的卖场中,只有您一名导购员,您如何对顾客做到“接一待二顾三连四”?

具体场景是这样:

今天整个楼层的生意都很清淡,顾客也很少。

中午您刚吃完饭与同事嬉笑着回到售场,正当你们还在聊天的意兴中时,有一位老年女性顾客正在远看美的空调,您如何接待这位顾客? 在您正接待这位老年女性顾客的2分钟后,又来一对年轻的夫妇,也正凑上来看某款美的空调,您如何处理? 在您刚接待好这对夫妇时,又有一位中年男子顾客也向美的空调售场走来,您怎么处理?(假设过程中四位顾客都有购买意向并与您未达成购买意向)

1、请您说明您有几种处理方式,具体怎样处理,并分析每种处理方式的利与弊?

2、E-mail:wajunqing@163、net

电话:65386039

3、奖励:现金红包一个,并可聘请为天工荣誉员工,免费享受天工员工内部受训和职业辅导服务?

4、获奖名额:两名

5、截止时间:2003年6月20日

注解:

1、参训人员除50-60名导购员外,有市场主管和办公室人员。

2、会中因为导购员的纪律问题,没有休息,笔者滔滔不绝的说了两个小时15分钟。

3、会中的提问,导购员回答不知是非。

4、会后作业,只有一名导购员主动电话回答。

5、相关培训环节中涉及的某些问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些管理环节的调整予以配合,这些工作都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