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统计学调查报告8篇

时间:2022-08-24 08:10:21

统计学调查报告

统计学调查报告篇1

一、研究对象及工具

(一)研究对象

为了研究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现状,笔者于2013年6月对广西南宁市区内三所国家重点中专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选取三所学校不同专业的2011级学生共300名,发放调查问卷表300份,收回3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为97.3%。

(二)研究工具

为本次调研设计的问卷为行为测量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三大方面的问题,即学生个人情况、德育课教学环境因素、德育课教学模式评价。调研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研情况分析

(一)学生现状分析

1.学历方面。详见表1。

表1中职学生生源学历情况

初中毕业生 普高毕业生 职高毕业生 社会青年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272 93.2 10 3.4 2 0.7 8 2.7

(注:数据仅限抽查样品,以下同)

从表1可看出,由于国家及地方各级教育部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职教育招生制度,扩大招生的范围和规模,中职的招生对象已经从单一的普通应届毕业生推广到了招收普高、职高、中技毕业生和社会青年等范围人群,中职生源的多层次性日益凸显。中等职业教育要实施的全面素质教育与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如何有效衔接,是中职德育课教学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年龄方面。在本次调查的292名中职学生中,年龄在15~18岁之间的人数为27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2.47%。中职生身处青春期,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心理状态差异大,很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不能对他们采取“成人化的标准,知识化的形式,课堂化的模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德育课教学,而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3.生源状况。目前,各地中职学生生源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学校面临招生难的问题,同时还伴随出现生源素质低、在校生流失严重、学生就业难等诸多问题。以广西某国家重点中专为例,2013年,该校计划招生1800人,实际到校注册新生1250人,仅完成招生计划的69.4%。该校在新生注册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流失新生152人。生源减少,学生基础差,流失严重,使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面临严峻的挑战,进而使得学校的教学难度增大,难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德育课教学环境分析

1.学校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详见表2。

表2学校对德育课教学的重视程度

重视 不重视 一般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182 62.3 37 12.7 73 25.0

调查结果显示,从德育课受教育者的角度,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德育课教学重视不够。在进一步访谈中了解到,学生认为学校对德育课教学不够重视主要体现在:课时少,内容多,经常被调换课,总有一种德育课是一门副科课程的感觉;教师不重视,师资力量不强,对教学考核不够严格;与专业课相比,几乎很少安排社会实践课,一些实践课安排流于形式;学校对德育课的硬件投入少,等等。

2.学生对德育课的态度。详见表3、表4。

表3学生对德育课重要性的认识

非常重要 不重要 没有才能知识重要 不清楚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258 88.4 15 5.1 14 4.8 5 1.7

表4学生对德育课学习的喜欢程度

喜欢 不喜欢 一般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75 25.7 27 9.2 190 65.1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学校德育课重要的占88.4%,明确表示不重要的仅占5.1%。从中可以看到:处在成长期的广大中职学生对德育的认识还是到位的,也渴望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为中职德育改进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通过调查,我们还可以看到:明确表示对德育课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生人数不到三分之一,大多数学生处在有条件喜欢的态度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看教师是怎么教学的。这一条件恰恰就是德育课教学改革需要改善的地方,即要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好感。

造成学生对学校德育课教学的这种态度与哪些教学要素有关呢?调查进一步从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展开。

3.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安排。详见表5、表6。

表5学生对德育课教学内容的整体评价

合理很实用 基本合理实用 不合理脱离实际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182 62.3 37 12.7 73 25.0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德育课教学内容安排总体上还是认为比较合理实用的。这说明目前的德育课内容能反映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需要,基本上能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表6学生对德育课最感兴趣课程分析

职业道德与法律 政治经济与社会 职业生涯规划 哲学与人生 心理健康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112 38.4 15 5.1 60 20.5 13 4.5 92 31.5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对职业道德与法律、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这三门课程最感兴趣,大多数学生对政治经济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这两门课感兴趣程度较低。从中可以看到:学生更乐于接受贴近自身生活实际的德育课内容,而往往对那些远离生活的内容缺乏感知,这也能反映出中职学生的学习个性特点。由此,可得到这样的启示:要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增强德育课内容的生动性、吸引力,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强调:中职德育课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因而,各中职学校纷纷加强了对德育课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德育课社会实践活动满意度分析详见表7。从调查情况来看,这样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已经开展 的德育课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效果相当满意,觉得受益匪浅,这与学生在活动组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积极性相吻合,这就提示我们: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是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表7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德育课社会实践活动满意度分析

满意,很受益 不满意,没什么效果 一般满意,效果一般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249 85.3 8 2.7 35 12

4.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对德育课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总体评价详见表8。

表8学生对德育课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总体评价

优秀 良好 一般 差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76 26.0 94 32.2 70 24.0 52 17.8

德育课教学中,任课教师教学水平是衡量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调查,发现认为教师教学水平达到良好以上的不到60%。这说明学生对德育课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认可程度并不高。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不高是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加强对德育课教师的培养、培训,鼓励、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是改进德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德育课教学模式分析

1.当前德育课教学模式效果。学生对当前德育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详见表9。

表9学生对当前德育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满意,能吸引兴趣 不满意,很厌学 一般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71 24.3 59 20.2 162 55.5

教学模式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寻找一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模式是目前德育课教学改革努力的一个方向。从目前中职德育课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不高,这恰恰就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之所以不满意任课教师的授课,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上课讲理论太多,枯燥无味;一些教师照本宣科,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学生无法融入课堂。后面的调查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

德育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详见表10。根据调查,在德育课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不到一半的人数,另一半为很少参与,少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参与课堂互动。这说明: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课堂教学还是突出以教师为主,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理念不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学频率与质量均有待加强,德育课教学模式创新刻不容缓。

表10德育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

经常参与 较少参与 不参与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133 45.5 142 48.6 17 5.9

2.德育课教学模式创新。学生最喜欢的德育课上课方式选择详见表11。

表11学生最喜欢的德育课上课方式选择

满堂灌式 讨论交流式 场景体验式 对话聊天式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0 0 48 16.4 189 64.7 55 18.9

当前,不少德育课教师还不能很好地突破传统的上课方式,在教学设计上还不能统筹兼顾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忽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过程。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学生有参与课堂教学的强烈需求。他们更愿意通过场景体验、讨论交流、对话聊天等开放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面的调查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在新一轮中职德育课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德育课教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德育课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教学软硬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革所倡导的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在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得以初步彰显;教学活动能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下转第51页)(上接第20页)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利用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促进了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的统一,总体上能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效果。二是中职德育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传统的“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德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对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不够,教学设计还是传统的“说教为主”模式;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地位不明显等。因此,探索适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对此,笔者建议应建立学生主体性、探究性、亲验性和开放性的德育模式,这是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基于当前中职德育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中职德育课中引入直观开放的学习教育平台,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采用 “法律诊所”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德育方式进行全新的变革,使当前宣导式、灌输式和封闭式的德育,通过具体直观的教育平台转变为学生主体性、探究性、亲验性和开放性的德育模式,使多元化背景下中职学生的德育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直观开放的学习教育平台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模拟场景和实践操作参与实际的德育知识应用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缩小学校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针对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的现状,中职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改变不良现状,积极解决问题,从而推动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开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9)

[2]李晓华.浅析提高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实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2)

[3]董菲.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统计学调查报告篇2

一、领导高度重视,各项工作有序、稳步开展和推进

地方调查队管理办公室3月18日成立以来得到了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局内相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在省内和外省充分开展调研工作,先后到××市、怀化、××、××、××、××等市州进行调查了解,赴江苏、河南、××三省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工作经验,召开全省地方调查队负责人会议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8月8日,省统计局在××召开了关于加强地方调查队管理工作座谈会。各市州统计局分管地方调查队的局领导或地方企调队、城调队负责人以及部分县市区统计局分管地方抽样调查工作(分管地方调查队)的局领导和省统计局相关处室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在座谈会上,各级地方调查队建议省局下达可操作性文件,使下面有对口单位,规范市(州)、县(市、区)成立地方调查机构,充实人员、经费等问题;各级政府、统计局应进一步加强对地方调查队的支持;加强地方抽样调查工作的宣传,使调查户更好的配合;加强对地方抽样调查数据的管理,并明确管理、机构;加强对地方调查队的管理和考核评比;国家调查总队的调查超出国家点范围的,必须经同级统计局批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包括人员、设备、待遇等问题;提高数据质量,通过充分竞争来提高效率;协调好局队关系,明确业务分工等九项建设性意见。听完汇报后,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世平就如何开展好地方调查队工作提出了"牢记宗旨、和谐发展、稳步推进、少说多做"四项工作原则,为地方调查队管理办公室开展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分管我们工作的黎新明副局长经常督促和过问我们的工作进展情况,给我们提要求、想办法。省局还拿出40万元经费补助市州地方调查队业务工作,通过对基层的经费引导加强地方调查队的管理,为我们开展好地方调查队工作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环境。目前,省地方调查队办公室正按照局党组的要求,相继开展了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城镇住户抽样调查和信息报送等项工作,在各级地方调查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上半年省局开始要求各市州上报数据,大家都处于摸索状态和熟习业务的基础上,数据报送有些地方不准时,数据质量不高。到三季度各地数据都按时上报,并且基本保证了数据质量;信息报送工作,九月份省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地方调查队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各级地方调查队都比较重视,认真开展信息搜集和上报工作。两月来,各级调查队共上报各类调查信息85条。

二、体制不顺,我们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

1、职责不明,束缚了我们工作的开展。地方调查队管理办公室成立8个多月以来,省局还没有对全省统计系统下发一个文件明确我们的职责。由于职责不明给我们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些市州地方调查队特别是县一级统计局地方调查队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能否开展起来,对于他们的调查数据省局能否认定还有疑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2、工作环境不佳,给我们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力。和谐发展就要有一个和谐环境,"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的工作也要得到各方的支持和配合。首先要得到国家的支持,我们的城镇住户和规模以下工业的调查方法和制度以及今后我们要开展的许多工作要跟国家调查方法和制度统一,就要经常与国家建立联系,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培训;其次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局内处室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再次要加强与市州、县市区调查队的联系,为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凝聚力,提高调查队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目前的环境下我们在国家统计局没有对口处室业务上得不到他们的培训和指导,相关部门(调查总队)对我们的业务工作在技术上进行封锁,工作上极不友好。局内我们的工作出现交叉,难协调。

3、管理还不太顺,有些工作难开展。2006年,国家调查队体制改革后,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只管理国家调查网点,对国家统计局负责,这样,调查总队所承担的国家许多调查项目,超出国家调查点的任务由地方调查队承担,使得地方调查队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总队布置的任务。地方调查队的任务和业务经费开支加大,却又得不到调查总队足够的业务经费补贴,已影响了地方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展。如我们想开展价格调查地方调查队人员不够,县市一级地方调查队一名干部同时要负责多项工作,现有的工作都忙于应付别说开辟新的工作。

三、今后的打算

今后我们在“牢记宗旨、和谐发展、稳步推进、少说多做”四项工作原则下来开展我们的工作。

一要加强对基层的培训与指导,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作好规划,制订工作岗位职责将任务和目标落实到市州、到个人,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

二要进一步加强与部门的联系,积极向领导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在国家的文件精神指导下把工作做到位。

三要进一步明确处内干部的责任,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每个干部的工作责任进一步细化。

统计学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高中“学困生”;厌学心理;现状调查;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16-1

一、“学困生”厌学心理的现状调查

针对学困生,我们进行了一项课题研究。在研究之初,我们就进行了一些调查,下面简要概述我们调查的结果,分析一些学生的厌学心理现状。

我们进行专项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将一些具有明显学困与厌学倾向的学生召集起来,采用无记名方式让学生填写并上交,这有利于他们真实填写。在剔除废卷之后,我们分析学生对厌学最多选择为自己,能够自身找原因,但也有学生将造成自己厌学的原因归结于学校、老师、社会以及家长;足见,造成学生厌学内外因都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教与学的风气。

另外,很多学生都肯定在学习中有过快乐的情绪体验,这说明学生厌学情绪产生是一个逐渐积累形成的结果,可见,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与外部吸引、诱导与刺激学习不够。在问卷中,想学好的学生占到一半以上,但仍说明破罐破摔、厌学弃学心理严重的学生较多。而有些学生在回答上高中的目的时,多数答为考大学,说明我们教育培养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理念没有很好落实。而对某门学科的厌学中,很多学生因对老师教学及为人不满,造成厌学情绪。而对学校的印象主要是学习压力大,学校对学生生活不关心。可见我们的素质教育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

从调查结果,我们课题组成员感受到不少学生有着朴素的求上进的心理,希望得到学校、老师的尊重、关心和帮助。因此,我们研究这些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思考改变他们学习现状的思路和方法。

二、深入分析厌学心理的普遍原因

1.外在的原因,外部环境的影响。

外因则是影响产生厌学的重要条件,它对厌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笔者重点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学校教学管理上还有一些差异和缺陷。比如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有极个别教师对心理素质差、成绩差的学生有歧视现象,不合理、不公平,厚此薄彼,不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只注重知识的培养,而对技能、品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还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方法;部分教师教育模式比较着陈旧;个别教师责任心还不强,教学方法欠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等,这些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的差异和缺陷导致学生厌学心理。

另外,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导致学生厌学心理。希望子女学业有成,成才成人是每位家长的殷切期望,因而,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一些父母只注重“言教”,缺少身体力行的“身教”意识,从而失去家庭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另外,当前大部分家庭都比较注重子女的教育,关心其成绩,不过他们大多关心的是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习和成绩,而对史政等科目不重视,这就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取向,出现偏科问题。更有一部分家庭的父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切向“钱”看,漠视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思想倾向,或是孩子在校怎么样,基本不过问。可以说,家庭教育的误区是学生厌学心理的温床,家庭教育的不完善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2.内在的原因,学生自身的因素。

内因是影响产生厌学心理的内在条件,它对厌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也是学生能够走出厌学境地的关键所在。

(1)缺乏自强自律意识。我们的高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祖父母的浓情厚爱包围着,没有挫折感,没有克服困难与战胜困难的经历体验;因而,在学习上遇到不顺、碰到困难,就会依靠老师、家长帮忙,而自己没有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力量与信心。如新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专题式教学,教材内容较之以前通史版本,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加上部分高中初中通史学习基础就欠缺,学生学习高中新教材就比较吃力,部分高中“厌学生”就会打起退堂鼓,逐渐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个别学生放弃历史科目的学习。

(2)缺乏自信心。不少学生学习靠等待、支援,久之就在学习上没有主动性而不求上进。“厌学生”常常把自己想像得极为迟钝,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环境,无力争取成功,因而缺乏争取成功的勇气和动力。如此,他们不相信自己,不想改变和提高自己,不敢争取任何检验自身实力的机会。

总之,经过学困生厌学心理的调查与分析,我们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注意和学生相处的态度与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触及他们内心自立自强、奋力向前的情感,培养他们自我管束、自我学习的能力。那么,就能转变他们的厌学心理,从而使得教与学都有效起来。

统计学调查报告篇4

一、引导学习理念的转变:从“表层学习”到“元学习”

学习理念可以界定为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美国着名的自主学习研究专家齐莫曼教授非常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性因素。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首先即是“为什么学”,其次是如何学、何时学、学什么、在哪里学……[1]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源差别较大:①为升学(考试)而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7.2%;②为交际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22.9%;③为今后工作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2.4%;④为提升个人素养与受人尊重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34.9%;⑤为爱好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0.8%;⑥其他,占学生样本的1.8%。由此可见,一部分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源是不持久的,如为了升学(考试)而学习语文;一部分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源具有相对持续性,如为了兴趣爱好而学习语文。从学习语文的动机看,中学生学习语文都持有明显的目的性,但是由于其目的不同,所以其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澳大利亚学者比格斯(Biggs)根据学习动机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即:表层式学习方式(surface approach)、深层式学习方式(deep approach)和成就式学习方式(achieving approach)[2]。我们可以将这三种类型用于说明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动机的关系,即采用表层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受外力的要求(如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采用深层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往往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地展开学习(亦称“元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兴趣是其内在的驱动力;采用成就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其学习动力来自对学习成果的期待,注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当然,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由被动的学习动机转变为成就动机,也可以转变为内在的深层学习动机,关键在于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因此,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自主地、主动地学习,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所以更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着名文学家、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本序中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3]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受到爱与美的熏陶,体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二、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从单一到多样的有效互补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但是,目前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新课改中学习方式的要求有着一定差距。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一般学生都不会仅仅拘泥于某一种学习方式,往往是对几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但是,他们会更习惯于某种学习方式,并形成某种学习行为的惯性模式,这就显示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类别。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学习方式做了如下划分:根据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则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4]。在奥苏伯尔看来,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不等同于意义学习,所以两两组合又构成机械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机械发现学习和意义发现学习四种学习方式。我们认为,从一般性学习过程看,学习者往往经历着记忆学习、理解学习、拓展性学习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学习过程。因而,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对中学生学习方式调查主要侧重四种类型:以记住课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A)、以理解课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B)、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的学习方式(C)和以拓展知识面为主的学习方式(D)。

“近一年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你注重的学习方式是什么?”问卷资料显示:从平均赋分值水平看,注重A、B、C、D学习效果的中学生样本总体分别是4.19、4.22、4.14、4.10分。从“注重”比例水平看,“很注重”和“比较注重”A、B、C、D学习效果的注重比例分别是80.8%、80.8%、78.3%、78.3%,这组数据表明:从平均赋分值看,学生样本总体对A、B、C、D学习效果都给予明显的注重,这表明学生样本总体已经形成综合运用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模式。但是,从“注重”比例分布看,学生样本总体对A、B学习效果表现出更高的关注程度。语文教师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并引导学生向注重C、D学习方式转化。

在“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你更习惯通过哪些渠道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问卷统计资料表明:有44.6%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上听教师授课”及“复习课本相关知识”,有21.2%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讨论中”,有20.3%的中学生选择“在阅读课外书籍的学习过程中”,有9.6%的中学生选择“与同学的交流学习体会 中”,有4.3%的中学生选择“在观察与写作的实践过程中”。有近一半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上听教师授课和课后复习课本内容的渠道学习,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性学习(当然不排除主动性接受学习),注重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有近25%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讨论中”提升语文素养,这一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更习惯于参与其中的探究性学习。还有近25%的中学生选择通过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进行拓展性学习。有9.6%的中学生选择“与同学的交流学习体会中”提升语文素养,这是一种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只有4.3%的中学生重视观察与写作实践能力的价值。这说明,在中学生群体中,尚十分缺乏重视语文实践能力提升的倾向,这是实践性学习方式不足的表现。语文学习只在记忆、理解上下工夫,尚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实践学习,才能体现出语文学习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忽视实践学习的倾向问题,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中学生差异看,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前者表现出更加注重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前者在拓展性学习方面弱。在实践性学习方式的表现上,前者也弱于后者(初中样本回答为4.0%;高中样本回答为4.6%)。

同样,学习策略的选择行为,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目的及与之相伴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显现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水平。

“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你的基本学习策略是什么?”问卷统计资料显示,有53.2%的学生的学习策略是按照教师和按照升学考试的要求而进行的。虽然这样的选择策略表现出现实的合理性和学习过程的某种合理性,但是其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即学生在跟随性学习(跟课本、跟老师、跟考试等)过程中往往失去主动性学习意识和主动性学习行为。

谈学习方式的变革并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概否定。因为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局限性,学习者针对不同的学科内容也会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即使是面对同一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对某种学习方式有所侧重,综合运用。比如语文学科,对于语文的基本常识、语法知识的学习,大多学生会采取以记忆为主的接受式学习;对于文本分析(包括对古诗词的理解、小说意义的阐释等),往往会采取体验、感悟、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写作,则更多依赖于平时的观察与积累,自主的发现式学习。应该正确理解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因此,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不能脱离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自身特点。比如,有的学生善于通过自己读(或看)而学,有的则善于通过听而学,还有的愿意通过自己做或说一遍而学。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

在中学生学习实践中,应该提倡主动性学习方式的学习行为。学生以往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忽视学习方法的学习,这是学习过程的很大缺失。学校教育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缺失性问题,这是学校教育很突出的问题。在问卷调查资料中,显示出很少的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有关学习方法或学习方式的知识,也显示出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有关学习方式或知识的主动性。学校教育缺失学习方式的主动引导机制。除此以外,中学教育又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这种压力导致学校教育必须关注与升学考试相关内容的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记住课本知识。这是教育体制上的问题。中学生的被动性学习状态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改变它也是个渐进的过程,改变它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体制及良好的教师队伍。

三、转换教师的教学思路: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其演变过程往往呈现出明显的个体性,即学习者往往会因个体所经历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并因此形成不同类别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良好的学习方式是在良好的社会引导机制作用下才能形成的,它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场所,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学思路,不仅仅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处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过程中。根据“你现在对学习效果的注重倾向,一直都是这样吗?”问卷统计资料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在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语文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的主动性趋势。概括地讲,这种进步趋势是伴随着学龄增加、知识的增加和思维水平的提升而发生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进步趋势是从记忆学习方式向拓展性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是从向书本学习的学习方式向在实践中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是从追求知识向追求能力的转变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新课改的实施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应对自身角色加以重新定位,改变过去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促进者;不仅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会创造,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认为课本知识的传授才是教学目的,忽视了有关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教师重视了自己的“教”,却忽视了学生应该如何“学”。在课堂上,教师不要以权威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凌驾于学生,而应该充分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与学生建立双向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关系。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分析和写作训练环节,教师应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讲授,而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统计学调查报告篇5

    一、引导学习理念的转变:从“表层学习”到“元学习”

    学习理念可以界定为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美国着名的自主学习研究专家齐莫曼教授非常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性因素。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首先即是“为什么学”,其次是如何学、何时学、学什么、在哪里学……[1]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源差别较大:①为升学(考试)而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7.2%;②为交际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22.9%;③为今后工作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2.4%;④为提升个人素养与受人尊重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34.9%;⑤为爱好学习语文,占学生样本的10.8%;⑥其他,占学生样本的1.8%。由此可见,一部分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源是不持久的,如为了升学(考试)而学习语文;一部分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源具有相对持续性,如为了兴趣爱好而学习语文。从学习语文的动机看,中学生学习语文都持有明显的目的性,但是由于其目的不同,所以其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澳大利亚学者比格斯(Biggs)根据学习动机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即:表层式学习方式(surface approach)、深层式学习方式(deep approach)和成就式学习方式(achieving approach)[2]。我们可以将这三种类型用于说明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动机的关系,即采用表层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受外力的要求(如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采用深层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往往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地展开学习(亦称“元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兴趣是其内在的驱动力;采用成就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其学习动力来自对学习成果的期待,注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当然,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由被动的学习动机转变为成就动机,也可以转变为内在的深层学习动机,关键在于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因此,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自主地、主动地学习,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所以更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着名文学家、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本序中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3]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受到爱与美的熏陶,体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二、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从单一到多样的有效互补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但是,目前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新课改中学习方式的要求有着一定差距。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一般学生都不会仅仅拘泥于某一种学习方式,往往是对几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但是,他们会更习惯于某种学习方式,并形成某种学习行为的惯性模式,这就显示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类别。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学习方式做了如下划分:根据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则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4]。在奥苏伯尔看来,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不等同于意义学习,所以两两组合又构成机械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机械发现学习和意义发现学习四种学习方式。我们认为,从一般性学习过程看,学习者往往经历着记忆学习、理解学习、拓展性学习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学习过程。因而,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对中学生学习方式调查主要侧重四种类型:以记住课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A)、以理解课本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B)、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的学习方式(C)和以拓展知识面为主的学习方式(D)。

    “近一年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你注重的学习方式是什么?”问卷资料显示:从平均赋分值水平看,注重A、B、C、D学习效果的中学生样本总体分别是4.19、4.22、4.14、4.10分。从“注重”比例水平看,“很注重”和“比较注重”A、B、C、D学习效果的注重比例分别是80.8%、80.8%、78.3%、78.3%,这组数据表明:从平均赋分值看,学生样本总体对A、B、C、D学习效果都给予明显的注重,这表明学生样本总体已经形成综合运用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模式。但是,从“注重”比例分布看,学生样本总体对A、B学习效果表现出更高的关注程度。语文教师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并引导学生向注重C、D学习方式转化。

    在“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你更习惯通过哪些渠道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问卷统计资料表明:有44.6%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上听教师授课”及“复习课本相关知识”,有21.2%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讨论中”,有20.3%的中学生选择“在阅读课外书籍的学习过程中”,有9.6%的中学生选择“与同学的交流学习体会中”,有4.3%的中学生选择“在观察与写作的实践过程中”。有近一半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上听教师授课和课后复习课本内容的渠道学习,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性学习(当然不排除主动性接受学习),注重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有近25%的中学生选择“在课堂讨论中”提升语文素养,这一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更习惯于参与其中的探究性学习。还有近25%的中学生选择通过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进行拓展性学习。有9.6%的中学生选择“与同学的交流学习体会中”提升语文素养,这是一种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只有4.3%的中学生重视观察与写作实践能力的价值。这说明,在中学生群体中,尚十分缺乏重视语文实践能力提升的倾向,这是实践性学习方式不足的表现。语文学习只在记忆、理解上下工夫,尚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实践学习,才能体现出语文学习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忽视实践学习的倾向问题,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中学生差异看,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前者表现出更加注重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前者在拓展性学习方面弱。在实践性学习方式的表现上,前者也弱于后者(初中样本回答为4.0%;高中样本回答为4.6%)。

    同样,学习策略的选择行为,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目的及与之相伴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显现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水平。

    “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你的基本学习策略是什么?”问卷统计资料显示,有53.2%的学生的学习策略是按照教师和按照升学考试的要求而进行的。虽然这样的选择策略表现出现实的合理性和学习过程的某种合理性,但是其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即学生在跟随性学习(跟课本、跟老师、跟考试等)过程中往往失去主动性学习意识和主动性学习行为。

    谈学习方式的变革并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概否定。因为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局限性,学习者针对不同的学科内容也会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即使是面对同一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对某种学习方式有所侧重,综合运用。比如语文学科,对于语文的基本常识、语法知识的学习,大多学生会采取以记忆为主的接受式学习;对于文本分析(包括对古诗词的理解、小说意义的阐释等),往往会采取体验、感悟、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写作,则更多依赖于平时的观察与积累,自主的发现式学习。应该正确理解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因此,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不能脱离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自身特点。比如,有的学生善于通过自己读(或看)而学,有的则善于通过听而学,还有的愿意通过自己做或说一遍而学。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

    在中学生学习实践中,应该提倡主动性学习方式的学习行为。学生以往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忽视学习方法的学习,这是学习过程的很大缺失。学校教育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缺失性问题,这是学校教育很突出的问题。在问卷调查资料中,显示出很少的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有关学习方法或学习方式的知识,也显示出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有关学习方式或知识的主动性。学校教育缺失学习方式的主动引导机制。除此以外,中学教育又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这种压力导致学校教育必须关注与升学考试相关内容的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记住课本知识。这是教育体制上的问题。中学生的被动性学习状态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改变它也是个渐进的过程,改变它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体制及良好的教师队伍。

    三、转换教师的教学思路: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统计学调查报告篇6

1 课题研究概述

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媒体,对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规模、深化教学改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高校学科较多,每个学科教学又有各自的特点,每个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自身的教育技术素养、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存在差异,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不尽相同,多媒体教学怎样开展,如何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研究,由此构成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通过对高校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高校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高校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利与弊及误区,对高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出意见与建议。本研究对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对广大教师进一步认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课题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并配以适当的听课、走访的方法开展研究,根据高校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实际和高校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设计问卷,运用相关的科学方法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分析、思考和论证。

研究课题的调查范围和对象 调查范围和对象为本地区的部分本科普通高校的人文学科及理工科部分教师和学生。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讲师职称以上占到89%,硕士及以上学位占到90%以上,年龄在30~40岁占到65%;参与调查的学生均在大三年级以上。

2 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分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共发放220份,实际回收216份,回收率98%;学生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实际回收200份,回收率100%。下面是此次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教师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频率、学生的适应程度及参与情况 此项内容反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情况及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感受情况。 调查显示,有88%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81%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多媒体教学中去,70%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很适应,并认为在本年度所学课程中,教师用多媒体上课的比例占到80%以上。调查表明,广大教师对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持积极肯定态度,并能主动应用到教学中去,同时学生也能进行积极的配合与参与。

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是衡量多媒体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课堂学习的兴趣,48.5%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6.5%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作用。调查表明,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作用,但广大教师还要进一步探索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和原因,使之与多媒体教学的长处相符,发挥更好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情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使用媒体的选择、使用媒体的类型及使用媒体熟练情况,反映了教师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能力。调查显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PPT)占到80%左右,使用网络课件占6%,使用网络课程占5.2%,使用专题学习网站占3.2%,不用多媒体直接板书占4.8%;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中,使用电子文本占34.8%,使用图片占37%,使用动画视频占13.7%,使用音频占11.8%;从使用多媒体设备的熟练程度看,非常熟练占35.6%,比较熟练占61.6%,不熟练占2.8%。调查表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PPT的使用比较多,对更先进的网络课程、专题网站用得较少,可能有三种情况:①网络资源较少;②网络在使用上不太方便;③教师网络技术不是很熟练。

2)从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使用文字与图片的比例来看,说明有一部分教师已基本掌握多媒体应用的基本原则技巧;动画、视频、音频使用较少与现成资源较少有关,如自己制作,技术上、成本上存在一定问题。

学生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满意程度 学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满意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调查显示,31%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很好,非常满意;48.5%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不错,比较满意。在这个79.5%中,有3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并茂,提高了学习积极性;26.7%的学生认为信息量大,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2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2.3%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优秀教学资源的利用。调查表明,目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得到大部分学生认可的,学生满意程度是比较高的。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所采用教学方法的认识 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多媒体教学,反映出教师对多媒体的教学特性掌握的程度。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多媒体教学的感受,也从一个侧面给教师提供了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调查显示,86.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当和板书结合使用,这样教学效果更好;22%的学生认为,部分教师的课件接近电子版的课本;1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播放课件时添加无关背景、插图、声音和动画会分散上课的注意力;38.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播放课件时速度较快,影响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72.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影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调查表明,学生对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所用的一些方法存在一定的看法,特别是板书与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引起学生强烈的反映,说明部分教师的做法存在一定缺陷。

学校多媒体教室使用及设备情况 学校多媒体教室使用环境如何,体现出一个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水 平。调查显示,44.7%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室中投影仪屏幕显示效果不理想,59%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室音响不够清晰,78.6%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遇到过设备故障,65%的教师在设备故障后寻求过专业技术人员帮助。对于出现故障的原因,49.7%的教师认为设备没有及时更新,25.3%的教师认为管理不善,22%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室数量偏少,使用频繁。调查表明,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不少,虽然引起故障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还需要学校教育技术管理部门认真分析,给出解决方案,确保故障降到最低限度。

学校对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要求及培训情况 对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是各个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和要求教育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学校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视程度。调查显示,82.6%的教师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技术培训与学习,64.8%的教师有继续学习教育技术的愿望,85.7%的教师所在学校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要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调查表明,各高校普遍重视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并对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技术应用有一定要求,而大多数教师也注重学习与参加培训。

教师课堂教学中所用多媒体课件的来源及制作工具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主角,而多媒体课件的来源已成为应用的关键。调查显示,60%的教师使用自己做的课件,19.6%的教师使用教材自带课件,13.2%的教师使用下载的课件,7.2%的教师使用同行交流的课件。在自己做课件的教师之中,选择PPT作为课件制作工具占到92%。调查表明,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自己编制课件已成为课件来源的主流,这同时对教师的课件制作理念和制作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理念 目前教师自制课件已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主体,自制课件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81.8%的教师认为课件制作应把教育性和科学性放在首位,34.5%的教师认为课件要有图像、图表,19.6%的教师认为课件要有动画、有声音,19.3%的教师认为课件要有与学生互动的环节,20.3%的教师认为课件在制作时要注意色彩和结构的运用,6.2%的教师认为课件只有文字就够了。调查表明,教师对自制多媒体课件的理念有基本认识,对课件的制作元素及表现方式有一定了解。

3 思考与建议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得到各方面充分肯定,但调查数据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的提升问题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多媒体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及新思想、新观念的指导下,在传统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努力优化教学效果的过程。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要具备对教学过程中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设计、整合、开发、实践、应用、评价的能力。因此,不断提升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对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根据调查、走访的情况,从宏观上看,近年来各高校非常重视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的提升,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大量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从微观上看,高校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还没有深刻理解多媒体教学能力的内涵,在增强多媒体教学主动性方面,在提高多媒体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中应用多种素材元素,形象直观、生动、逼真。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播放为主,忽略了传统教学中课堂讲授、提问、板书、讨论交流这些教学环节。把传统教学环节贯穿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与帮助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的比例很大,有的教师几乎100%地用课件上课,传统教学环节很少应用甚至不用。同时,多媒体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多媒体信息(图片、动画、声音)干扰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及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完全依赖多媒体,如遇停电和设备故障,教学就无法完成。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一味灌输很多知识,学生来不及思考与消化,再加上授课进度过快,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压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多媒体教学普遍应用的过程中,各位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要确立多媒体是一个辅助教学手段这个基本思想,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更加重视传统教学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多媒体的特点相结合,取多媒体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或者说以传统教学为基础,适当加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着眼于整体教学效果的增强。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基础,课件制作得好与坏在多媒体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已经能够制作课堂教学中所用课件,而且也具备一定的课件制作理念与技术,但由于高校条件的差异、师资水平的差异及教师个人素质的差异,从调查、走访、听课情况看,目前高校教师课件制作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一定问题。

1)部分教师的课件接近电子版的课本,整版文字且字数较多,字号较小,背景与文字反差较小,大教室上课学生人数较多,后排学生看不清文字。多媒体教学只起到幻灯或投影的作用,教师照屏宣科,严重影响多媒体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制作工具选择单一。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使用PPT来制作课件,而且使用的是PPT的基本功能,对于PPT的一些特殊的、快捷方便的功能知之甚少,由此制作的课件比较平淡,针对性不强,特点不充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课件制作缺乏系统性的思考,没有问题意识,不愿意在课件的设计上下功夫,没有从如何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进行课件设计与制作,课件按照讲课的流程来编排,更没有与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理 念与思路相融合,课件只能用于应付教学,很难出现好的教学效果。

4)课件制作的基本功欠缺。课件由多种元素组成(色彩、声音、动画、视频),只有各种视、听觉元素有机组合,才能制作出完美的吸引人的有感染力的画面。它需要制作者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及艺术方面的品味和技术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广大教师还需不断努力学习、苦练基本功才能完成。

综上所述,好的多媒体教学效果依赖好的课件,好的课件制作需要好的设计思想、好的制作理念、好的制作水平和制作能力。由于高校教师学科背景不一样,个人能力不一样,学校条件也不一样,因此,提高课件的制作能力和质量需要各方面不断努力,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学校多媒体教学环境与设施要加强管理 多媒体教室是多媒体教学的首要条件,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多媒体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各种性能不断下降,不断出现各种问题,有很多故障在使用中随机出现,教师没有能力排除,导致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

2)管理上存在疏漏。各高校多媒体教室比较多,都是分批建立的,设备型号、规格不相同,各教室使用的频率不统一,教师个人的使用习惯,课程的性质不尽相同,这都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造成管理方法不能一刀切,对于不同的情况要不同对待,从使用到维修、维护等各方面都需要人性化的管理。很多高校在管理上忽略了这一点,管理制度僵硬,管理方法机械,管理水平不高,从而造成这样那样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从高校的教学实际出发,认真做好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和各种技术服务与保障工作,使广大教师用得方便、用得放心,保证高校多媒体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将日趋广泛,要开展好多媒体教学工作,不仅需要有完善的设备支撑,还需要有教师积极的参与,更需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政策资金的投入,只有在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保证多媒体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统计学调查报告篇7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社会调查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现代化的三大特征: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综合运用。这就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二是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要科学。(注释:参见1983年1月5日某报有关专文,提出了政策调查的“十个要点”。)

二、社会调查报告的材料整理

对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l.检查鉴别。首先检查社会调查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

2.制作图表、数表。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帮助读者理解社会调查报告内容。

3.分类分组。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类的标准,依研究目的而言,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统计调查资料等。可根据研究的目的按年龄、性别分类,或按职业分类等。也可分为背景材料,统计材料,典型(人或事例)材料等。

对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所谓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对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类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对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一)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

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是据事论理,用思辩的方式,依靠个人经验判断能力和直观材料,确定社会现象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性质和趋向.以划清事物性质界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根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即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系统方法、逻辑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矛盾分析法

即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理,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及其运动状况,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其具体作法分三个步骤:

①从调查所得的大量材料中找到事物的矛盾,即找到问题。因为问题即是应该消除或缩小的差距,差距就是矛盾。

②对事物存在的矛盾进行分类,看它们是属于:历史遗留——现实产生;客观存在——主观思想;自然条件——人为造成;局部——全局;根本——枝节;眼前——长远的矛盾。

③分析矛盾的对立面,考察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其它方面互相依存、斗争、转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特性。

2.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比较分析法

做社会调查报告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为:先进行比较,弄清事物的异同,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集为一大类,然后再根据差异将大类划分为几个小类,依此类推,事物就被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明确地反映出客观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因素分析法

即指从社会调查报告材料中寻找出对事物产生、发展、运动起作用的要素,通过系统分析和科学的归纳,探寻到对事物变化起着关键作用的要素系列,掌握决定事物变化的原因,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运用因素分析法,首先应进行总体分析。

第一步是把蕴藏在现象之中的各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清理出来,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将它们按一定的标准组成一个有机的多层面的网络结构。影响事物变化有种种因素,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外因(客观因素)和内因(主观因素)两大因素系列,在这一层面下,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因素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一般因素、特殊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必然因素、偶然因素;历史因素、现实因素;起始因素、终极因素;潜在因素、诱发因素;阶级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或工作单位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各个系列因素有可能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显现出一种网络状态。

第二步就是通过对这一网络的分析,从总体上考察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某一社会现象的综合原因。这就要求实事求是地把握诸因素的内部联系,把握其特征和转化规律,对事物的总体进行多维的、系统的,内因与外因,客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辩证的分析。其次是进行关系分析。即对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要着重分析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功能关系、转化关系、共因关系。共因往往是事物存在或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如诸多贪腐现象的产生,其共因是私欲恶性膨胀,再进一步深究,就可找出其根本原因是权力作祟.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再次是进行因素树分析。即以某一种关键性的因素系列为主要分析目标,予以系统的多层次的剖析,按因素之间的联系绘出因素树图,即:

社会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的因素分析法——因素树图

社会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的因素分析法——因素树图

这样逐层深人,直至找出最基础的原始性要点,即具体行为表现。

定性分析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科学抽象法、社区研究法(是以分析社区人口集体与特定生活环境、社会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社区的社会构成、社会功能、价值观念、日常生活及发展变化的方法)、历史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二)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定量分析

社会调查报告的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速度等方面数量关系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变量计算和考察分析,弄清其数量特征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从事物数量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在调查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已越来越普遍,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调查研究走向完善的标志。定量分析的 基本方法有:

1.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统计分析法

即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对社会调查报告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关系,以揭示事物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统计分析法包括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两个部分。

①描述分析,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加工,找出其中的规律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它主要包括:编制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曲线,测绘现象的集中趋势的离散趋势以及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等。例如:我们研究城市居民近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把每户居民年收人划分为六个等级:2万元以上,17000~20190元,14000~17000元,11000~14000元,8000~11000元,8000元以下。然后计算每一个等级中有多少户居民,这就是事件次数分布统计。计算各等级居民在全体居民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比例分布统计。计算全体居民的平均收人,就是对这个数列的集中趋势的统计。计算全体居民平均相差多少钱,就是离散趋势的统计。

②统计推论,则是指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全体进行推论。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区间估计,统计假设检验。

2.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社会测量法

社会调查报告的社会测量法即通过测量和评定某一社会群体或团体中社会关系或社会意向的一种方法。社会测量法分社会关系测量和社会意向测量两种具体方法。社会关系测量法较为常用,是指将所研究的某一社会团体内部成员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状态数量化,从而分析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可分五个步骤。

其一,确定选择标准,有六种类型:①工作标准,以测量工作团体内部的关系;②娱乐标准,以测量娱乐群体内部的关系;③社交标准,以测量社交群体内部的关系;④生活标准,以测量生活团体内部的关系;⑤学习标准.以测量学习团体内部的关系;⑥服从标准,以测量被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其二,选择指示项。一个标准,可以拟出多个指示项。如服从标准可拟出:你认为本单位谁当领导最合适?谁威信最高?你最不服谁的领导?等等。

其三,制作测试答卷。给出选择标准;限定选择数目;交代测试目的、选择范围(团体之内),说明对测量结果保密等。

其四,填答试卷。当面填写,当场收回。

其五,对试卷进行整理分析。

对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选择,要注意:

1.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典型材料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它显示着事物和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有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2.运用综合材料说明观点。将一组有可比性的材料进行对比(今昔、成败、好坏、新旧、内外、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能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增加说服力。

3.用精确的统计数据说明观点。统计数据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增强社会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三、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结构一般有四个部分:题目、前言、正文、结语,有的还有附录。

(一)社会调查报告——题目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可分为两类:

1.单行标题。只有一个正题,直接写明调查的事项、对象、范围。如《关于成都市国有企业科技人员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双行标题。正题下加一个副题,正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副题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如《感情越拉越近——对江苏省“三下乡”活动的调查》。

(二)社会调查报告——前言

社会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包括三点内容:调查研究的缘由和目的——调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调查对象、范围,调查的经过——时间、地点、过程及调查方法。

(三)社会调查报告——正文

正文是社会调查报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调查对象进行叙述。真实准确地列举调查所得的确凿事实、典型事例和具体数据。二是进行分析论证。对资料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把它上升到理论,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或证实一种观点,或推翻一种观点。这部分的写作既要防止单纯罗列材料,也要防止过多的议论和说理。

社会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常见的结构方式有三种:

1,纵式结构。即根据事物发展的始末顺序或脉络,材料的内部逻辑关系叙述事实,由事人理,分析研究,最后推导出结论。这种结构各部分之间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将会眉目不清,条理紊乱。

2.横式结构。即根据材料的性质,将其概括为若干平列的几个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和阐述,从不同方面集中揭示其主题。

3.对比式结构。这是一种特殊的横向结构。适合于先进与后进,正确与错误的两件事物相互比较,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4.纵横交叉式结构。就是将纵横两种结构结合起来使用。以纵为主或以横为主,纵横交错,以便灵活透彻地说明问题。

(四)社会调查报告——结语

社会调查报告的结语,这部分可长可短可无,其内容有时是总括全文,深化主题;有时是交代社会调查报告中未能解决而又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有时提出继续调查的希望和建议。总之,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统计学调查报告篇8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BL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首创。PBL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目前PBL教学法已经成为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分析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等,这些对今后学生开展社会统计工作会打下良好的基础。_、PBL教学法在社会统计学教学中的尝试笔者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现状和学习态度,初步采用了PBL教学法,主要情况如下:

 

第一,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给学生讲清楚学习统计学的意义,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统计学作为研究社会科学的基本工具,是社会科学“科学化”的主要手段,就如同自然科学离不开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一样,社会科学也离不开社会调查方法和处理数据的统计学。考虑到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距,作为教师应该统筹全局,尽量做到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最终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统计学知识,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做出合理的决策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选题阶段。为了发挥PBL教学法的优势,让学生有效地感觉到PBL教学法的效果,在选择课题时要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课题,并且要满足课题选择的标准,即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另外,课题的选择会决定调查的方法,体现调查的水平,制约调查的过程,影响调查的质量,如笔者曾确定了以“山西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对认知情况的调查”为课题,它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不仅是一门课程,而且是_种有效的沟通方法。

 

第三,调查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掌握了有关社会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从课题准备状态进入了统计设计状态,其中包括课题问卷的设计和量表的设计。这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述问卷设计和量表设计的标准和规范要求,让学生按照性别、兴趣、活动特征等标准分为七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设计问卷,实现七个小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更好地设计问卷和量表。

 

第四,问卷调查阶段。研究者在调查设计阶段所进行的思考、所做出的决策、所制定的方案,都将在实际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实施。其中,收集资料包括筛选、归类、分析、找出规律。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同时要考虑到抽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问卷回收的资料还只是原始的数据,必须经过整理、归纳与分析,才能作为研究命题和假设的凭据[4]。笔者通过详细讲授统计描述分析、概率分布、常用统计分布、等级相关、回归分析等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各小组按照教师讲授的方法进行分析汇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乐趣,又提高了他们团体合作的意识。第五,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调查报告需要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收集资料的方式、统计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调查报告是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_个方式。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统计分析知识和技能之后,才能完成调查报告的写作。

 

二、PBL教学法有效应用于社会统计学教学的思考

 

PBL教学法在社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准备阶段。教师在讲述社会研究方法和步骤的时候,要结合案例进行教学,可事先给学生发一些背景材料和数据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将案例与课本中研究方法的程序进行有效结合,必要时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统计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

 

第二,调查设计阶段。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调查设计阶段所需做的各方面工作。尤其是进行问卷设计时,教师一定要求学生严格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步骤、问题以及答案的设计、问题语言及提问方式、问题数量和顺序等方面的要求,让学生科学地使用问卷进行调查,从而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

 

第三,问卷调查阶段。要让学生充分掌握统计的分析方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单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而且要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重视统计分析方法的作用。通过统计分析可以使学生探索社会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让学生严格按照社会研究方法的程序进行研究。

 

第四,撰写报告阶段。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调查报告的撰写是要反映调查目的的。教学中教师要给他们讲清楚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结构与写作方式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针对本科生是初次接触调查报告,因此教师应该详细地告知学生进行调查时的具体要求,并且为其提供几篇示范性的调查报告,让学生事先对这些示范性调查报告进行学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调查课题写出调查报告。如学生在“山西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对publicspeech认知情况的调查”的调查报告中,描述了山西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对publicspeech认知情况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也了解了其中存在的_些问题,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了_些结论,从而针对这些调查结果提出了_些建议。可见,PBL教学法使学生掌握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在社会统计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社会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又能够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_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正好给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