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校教学管理8篇

时间:2022-06-03 01:25:22

高校教学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篇1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创新

高等学校泛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在我国,一般情况下高校的概念等同于大学。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大学所有工作的核心,那么教学管理就是大学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手段,使教学相关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目标的过程,它是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强有力的保证。常规的教学管理活动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状态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以及各学科、各专业、课程、实验室、教学中心、教学基地、教学队伍、各类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相关基本建设管理,以及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管理。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和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在今后十几年内,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大学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改革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为何目前越来越迫切的需要进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呢?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保障,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是目前高等学校都在实践和研究的问题,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就需要在教学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要求。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高等教育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社会化、国际化、民主化、信息化等一系列变化趋势。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大众化不单是一种量的描述,而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整体的考察和说明,高等教育大众化直接导致了教育主体、结构、目标、功能、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各方面内容的多样化。如果把当年的精英化教育比作象牙塔,那么现在的大众化教育则更像服务站,它让曾经独立的大学与产业、工业、市场、商业、用户等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大学本身的发展已经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大学内部也产生了诸如就业、财政、商业化等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的传统大学也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讲授标准等都与国际接轨。从高等教育内部环境看,近年来大家对教育的本质从工具论走向人本论,教学的本质也从教本位转变为学本位,教学内容上开始由传授论转向协商对话论。以上变化必然导致教学管理需要从过去的行政主义的论调转变为服务、保障论,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管理以管理者为中心,强调统一要求,内容僵化,重在控制。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高等教育的创新环境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高等教育办学环境,我们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传统的计划式、指令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未来变化。

高校工作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如何能够通过新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来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是每所高校都应该追求解决的问题。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建立一个能够顺畅运行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是完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各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保证。通过总结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几年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的经验,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情,需要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学生部门的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将学生工作部门纳入到创新教学体系中,把学生的科创活动作为创新教学的组成部分。学生工作部门和专业指导教师共同组织实施创新知识与方法讲座、创新成果展示汇报会和大学生科创活动等。创新教学体系中,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部门与部门之间,教师与学工人员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协调配合。如此,可以构建一个覆盖大学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科技竞赛与专业教学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学生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结合的创新教学体系。

本科生创新教学体系的建立实施,需要学校教学管理方式改革创新的支持,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实施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能很好的为这一教学体系提供制度保障,燕山大学也已经在三个学院进行了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试点,预计2016年会扩大试点范围或全面铺开。校院二级管理后,高等学校的管理重心由学校各职能部门下移至二级学院,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管理潜力。学院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基本单位,其在教学管理的理念更新、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方法及运作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如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管理效率低下、师生课堂氛围混乱等[1]。我们必须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勇于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大学的教学管理方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的需求,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变革方向,用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管理篇2

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藉此滋生的机械单一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需要构建能够满足和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良好专业水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长久以来形成的高校内部课程设置单一,教学管理模式僵化的局面虽在随后进行的学分制改革中有所改变和突破,但以学年制为主的学分制改革局面仍然客观存在。学分制改革的不彻底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未跟上同样是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另一大瓶颈,阻碍学分制的进一步完善,也对正在进行的高校教学体制改革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高校教学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相适应的。鉴于解放之初我国所处的特有的国内国际局势,中央政府效仿前苏联组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反映到教育领域,便形成了国家从招生到分配,统包一切的高教管理体制。在教学管理体制上,便形成了教学计划管理、课程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学生日常管理都围绕“计划”转的单一机械模式。无庸讳言,在当时,这种高度集中计划管理的高教管理体制在为我国输送国家各部门急需的各种人才,有力地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这种体制的弊端不断显现。很显然,市场经济是以资源配置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不二法则。这样一来,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再是由传统意义上的“计划”来操控,而应是面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阅,这也为以人才培养为宗旨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契机。从学分制的历史演进来看,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是与学分制形成互动之势的。众所周知,学分制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之后,由于其对人才的培养有着相当多的优越性而被世界许多国家仿效并得以推广。仔细分析一下,人们也不难发现,“这一时期正是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过渡期,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在高等教育体制内要求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有更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对不同规格人才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自主发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产生和逐步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学分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应有之意。

二、完善学分制:高等学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应有之意

(一)学分制的历史演进

学分制首创于19世纪末美国的哈佛大学。当时的学分制出发点是“只要求学生毕业时修满的学分总数,不绝对限制学习年限,给学生较大的学习自由,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选修课程,自己制定学习进度或转学”,学分制的这一优点受到了美国大学的普遍欢迎。许多大学随之仿效,推行学分制。随后,法、德、日、加等国家也相继实行(或部分实行)学分制,现在这种教学管理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我国首次采用学分制是在蔡元培主持北大时期,但解放后,这种教学管理制度被废止了。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有专家指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要实行学分制”,紧接着,在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进行学分制实验。1983年,学分制由部分重点大学扩大到非重点大学,由综合性大学扩大到其他类别院校。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明确提出,要在高校中积极推行诸如“实行学分制”等各种教学制度改革。到1986年为止,试行学分制的高校达到200余所,现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均已实行了学分制。可以说,学分制从在我国的试行到大面积推广,本身就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思想转变的一个结果,而这一结果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思想的开放,促进了学分制的改革。但是,由于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缺乏配套体制,管理制度仍搞学年制,课程开设按固定学期、学生自主选课的范围很小,学籍管理也很不方便,因而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的作用不明显,学分制的优越性未得到充分发挥”。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国式”的学年学分制,要求向“完全学分制”转变,在高校真正创造一个适宜于创新人才发展的空间。

(二)目前学分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学分制在我国应该说是“舶来品”,在引进之初,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及具体实施学分制的高校,根据我国当时特定的国情,结合高校的实际,同时也为了方便,对国外引入的学分制这一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其结果是我国出现了好几种风格不同的学分制。如学年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复合型”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特区式”学分制等。尽管这些学分制适应了我国的国情,也为国家各类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这些学分制,究其实质而言,是“学年学分制”或其衍生,其中大多数高校教学管理仍按学年设定,班级授课,班级管理的模式并未从根本上打破,人才培养上“重专偏通”,“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与教学管理上过于看重学分制的各种形式,未能从根本上着手进行学分制的改革完善有关。人们一旦把眼光只投向学分制的实现形式时,便不会更好地去思考学分制改革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也就不会去思考与其相应的各种配套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近几年,尽管各高校在学分制的实行上都做过或大或小的改革或者调整,然而并未从一个整体的角度,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将学分制的改革纳入一个体系中去考虑,只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籍管理、师资选聘、后勤管理、学校外部环境中的某一个或者两个环节进行变更,其结果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收效甚微。我国的中小学教学质量是举世公认的,但到了大学之后,学生的创造性却与国外大学生呈现出较大差距。作为以人才培养为宗旨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更应从其根本的体制上进行反省。目前学分制的实行除了上面所论及的只重形式不顾实质,配套措施未跟得上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学分制的实施缺乏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学分制的实施一旦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撑,其效用性便令人怀疑。如有的高校为了能让学生按时毕业,对那些因在规定时间内拿不到足够学分的大学生网开一面,要么增加补考次数,要么实行“一次性全部通过”。其结果只能助长学生的惰性和考试的侥幸心理,不会真正用心求学。高校良好制度环境的缺失还表现在社会用工制度、政府人事制度等方面,长久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形成了“单一、机械、平均”的思维模式,缺乏求变心里,观念陈旧,变革缓慢,这也使得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能很好地做出调整,明显地显示出滞后性。

(三)完善学分制: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紧贴时代脉搏,缺乏创新及社会适用能力不强等缺点,一方面与学分制的不够完善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未能紧跟全球化的时代步伐,缺乏对市场经济应有的敏感性休戚相关。高校要想真正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有着良好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创新型人才,其出路还在于深化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现有的学分制度,由部分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过渡。这就得分别从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入手。从外部环境看,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落实高校办学自。政府对高校办学自的重视,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5年《中共中央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直到1998年《高等教育法》的正式颁布实施,高校办学自都是被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讨论并最终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办学自问题的规定是非常笼统的,高校的权力比较模糊,而且高校办学自主要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中央与各部委之间,以及各部委与地方之间转移,并未真正落实到高校层面。因此真正落实高校办学自,意义深远。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先制定法规,明确规定高校应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应将与高校自身发展关系密切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权、专业设置权、课程开设权、招生权等,都应该真正还给高校。

2.建立各高校相互承认的学分制度。学分互认制度在国外早已实行,而且也相当成功。只要在制度规范上做好文章,高校之间建立学分互认制是可行的,而且从对将来的发展来看,也是一大趋势。

3.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学分制想要真正彻底的实行,人事主管部门就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使学生能提前或者延后毕业而不影响其就业。从个体发展的不同特点来看,人才培养本身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其培养时限也不应该整齐划一,应该灵活多样,这也要求人事部门、社会用工等单位都应建立相应灵活多变的机制,以适应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后勤管理同样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完善学分制对学生的不同要求。由此可见,完善学分制的外部制度环境是非常必要的。从内部环境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制定弹性教学计划。制定弹性教学计划是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的关键。只有弹性教学计划才能适应不同学生对不同教学科目的不同需求,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和钻研感兴趣的学科和领域,而许多创新的思维火花正是在这种对真理的探求中显现的,这一切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单一”的固定教学计划无法实现的。

2.确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合理比例。必修课的开设是对学生基本素养的一个保证,必须予以保留,而选修课的开设关系学生个性的发展,意义重大。问题是确定一个较合理的比例,这是完善学分制的另一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一个方面。学校教学部门应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认真研究,体现以学生为本,精选骨干教师,而且有条件的高校应采用“一课两师”或“一课多师”制,鼓励竞争,让学生有自由选择任课教师的权利。

3.鼓励竞争。师资管理的新举措——完善学分制,很大程度上讲就是完善选课制。而选课制的完善除了上述对课程的设置应有所创新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现代竞争的社会中如何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驱散其久已形成的惰性。把竞争引入到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事实上,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教授给本科生开课,而且,尽量做到一课两师或者一课多师上,这样,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否则就可能会被淘汰。这对人才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

高校教学管理篇3

一、以先进的理念带动学校发展,在办学理念的定位上应当有全面的思路

1、制度管理到位,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我校近年来制定出了一整套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日趋科学合理。对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目标、工作措施、注意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以制度规范教职工的言行,建立起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励教职工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形成一种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管、事事能做好的良好氛围。

2、考核管理到位,提高办学质量。

科学化的考核方式是检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多年来,我校在狠抓制度落实的前提下,严格考核管理:一是认真研究制定考核细则。依据制度要求制定各项工作考核办法,经过自上而下的研究讨论,修改完善,达成共识,形成考核细则;二是在严格落实考核上下功夫。在考核方法上,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工作成绩考核与基本技能考核相结合,突出教学工作全程考核这一重点。三是执行考核公示制度,提高考核透明度。凡学校组织考核的结果都必须向全体教师公布或公示,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工作中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激发教师改进工作的主动性和认真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四是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做到评先评优不举手,严格按照考核走。形成激励竞争机制,人人力争上游,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的良好局面。

3、必须率先垂范且与教师共担教学任务。当一个好领导,必须先当好一个好老师。必须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其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其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自己身体力行,教师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作为小学一名管理者而言,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教学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将学校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前提工作来做,在教学上应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在教师队伍结构上的优化,最终规范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步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

二、抓队伍管理,重培养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近年来,我校坚持抓教师的理论学习不放松,确保学习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一是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使广大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教师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抓好师德行风建设,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使广大教师严于律已,勤奋工作,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2、切实抓好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新课程改革健康发展。校本教研是立校之本,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重视抓好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重在培养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技能上下功夫。一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吸收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把先进的教学经验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二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每学期组织上好1-2节示范课,组织广大青年教师听课评课,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借鉴平台。三是开展课堂大练兵活动。在上好示范课的前提下,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练兵活动,根据说课、做课、评课的基本要求,为每位教师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抓好教师基本功训练。一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利用学校的校本研修时间,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教育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完善全员听课制度。领导干部深入课堂,采取听、说、评、研等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开展新教师上见面课,全校教师上转转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合格课,以此提升教师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三是积极主动申请教学研讨课。以此开阔教师视野,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要采取请专家进来讲学,走出去参观、学习、培训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领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1、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首先要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教育,拥有一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才能当好一名掌舵手,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引导教师对党的教育方针从理论高度到具体实践的清醒认识,确保教育方针的贯彻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过硬的业务管理能力。作为一名校领导,在学习上除了参加上级主管部门正常的业务培训外,要坚持写好业务学习笔记,平时在校内多听课,自己坚持上好一门主课,并力求做到多带课,带好课。管理中要尊重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做教师的表率。

3、全面的沟通协调的能力。要学会沟通的技巧,除了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家长的关系之外,还要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确保各部门、各个人都能获得工作所需的信息,并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使学校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高校教学管理篇4

(一)教学管理制度过于陈旧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大部分都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创新和改革的精神,面对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无法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没有机会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也的不到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高校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地方,应顺应时展的脉络,不断创新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二)教学管理制度系统性不强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系统性不强,管理工作大部分依靠以往的经验,为了完成管理任务而管理,管理工作缺乏目的性,这都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管理制度缺乏明确认识的表现,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高校的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

(一)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对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完善教学管理的理念,不断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努力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职工共同发展。要做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是具有权威性的硬性制度,柔性管理是以情感和精神来感染人,这是实现高校教学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也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之间关系,当前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要实现良好的发展,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还应学会合作,在健全竞争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高校各级人员之间的合作,从而做好管理工作。此外,教学管理制度应坚持民主管理,加强教师、学生等参与高校管理的权利,不断提高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优化教学管理的制度环境建设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度环境的建设,有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的实现也就变为可能。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全社会都应积极树立教学管理的意识和观念,为高校制度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高校本身也应积极不断改善校园的生态教育环境,为教学管理制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资源,高校应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管理工作应逐步向开放式转变。此外,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也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保障。因此应逐步健全法律法规,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确立提供法律依据,使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提高教学管理制度中的服务意识

以往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控制、管理学生、教师等的行为、工作、学习,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硬性管理。而当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就不仅仅是为了管理学生,控制学生的行为举止,也应把服务学生作为新的管理内容,为高校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中,学生不是被管理的对象,而是被服务的对象,高校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管理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这种服务意识不仅仅是理念上的,要应用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完善的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

完善的监管和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找出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监管和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显现出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而且也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保障。建立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时,应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做出真实、科学的反馈,保证教师、学生等管理效果的实现。此外,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也要满足高校发展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求,以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为指导开展工作。与此同时,高校的教学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强调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也要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学质量的实现。

三、结束语

高校教学管理篇5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14-02

我国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各项工作中,教学管理是很重要的环节。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出现明显下降的迹象,分析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和目前的现状,深刻理解高校教学管理的理论,用教学管理理论指导教学改革实践,为高校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提供对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探讨高校教学管理问题,对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高校在市场竞争中的办学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教育中教学管理的地位

教学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它也是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高等学校中,教学管理的任务就是研究教学的特点及其基本规律,稳定正常教学的教学进程,积极实施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应该说,在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教育的生命,而教学管理是提高人才质量的有力保证。大学本质上是一个集中储存、创造和传播高深知识的学术和教育机构,满足社会需要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唯一依据。大学的办学活动应当遵循经济和学术制约的两大规律。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必须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二、高校教学管理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在教学管理上的现状,很不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高校的教学管理仍彰显出精英化教育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教学质量管理意识不强、人才培养目标错位、教学管理队伍素质不高、教学质量监控不力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必须采取强化质量意识、树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观、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构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措施。

1.教学管理模式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三多三少”:行政权力的管理多、学术权力的管理少;共性管理多、个性管理少;低层次的管理多,高层次的管理少。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特别是创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严重缺陷的一面。

2.教学管理方法上,仍然以管为主,很少发挥教师和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不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方面,规定的课程多,选修的课程少;理论学的多,实际动手少,灵活运用的少等一些问题。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上,主要是政治理论课安排的多,社会实践活动少;重视学习成绩过多,对综合素质考虑过少。

3.教学管理体制中创新意识不强。我国高校原先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形成了一整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传统习惯,国家对于学校人财物,招生和学生毕业分配,以及教学计划等各个方面,实行的是计划管理模式。在这样的体制下,学校没有办学自,也缺少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活力。教学管理人员无需进行必要的教育科学调查和研究,只能被动地执行国家政策,也不需要进行教学创新。从而,养成了教学管理人员的惰性,“磨钝”了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难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社会变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面临着不断提出的教学改革浪潮,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意识就显得更加重要。

三、搞好高校教学管理对策

近年来因“扩招”而导致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传统教学管理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势在必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善于跟踪教学管理的前沿动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促进“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和机制的建立,并不断加以完善。坚持不懈的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积极促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应从“教、学、管”几个方面,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学籍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要根据高校的特点,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它是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指导思想和正常管理方式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监控体系,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可以有力地推动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要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人员要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有效改进教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要利用校园网、互联网,加强和各教学管理单位之间的联系,并从国际、国内社会,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我校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实行校院两级分层管理,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我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专业不断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性。学科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在行业和社会上的影响呈逐步上升趋势。制定修改了一系列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改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完善教授、副教授必须上讲台,至少为本科生上好一门课的制度的同时,建立了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制度,通过试讲、评议、审核等各个环节,严把助教上讲台关。建立各级领导听课检查制度。开展教学工作评估,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注意课程整体功能,把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作为课程设置目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程结构更加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推行学分制,努力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大力加强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根据我校教学管理的层次和操作安全需要,以教务处为控制中心,教学管理系统采用学校和院两级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系统中,主要有教学计划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排课及教学资源管理、发文管理、网上信息查询、公共选修课的网上选课等功能模块。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可分为:教学计划库、学生基本信息库、学生成绩库、教学资源库等几个主要部分。各项管理措施,层层落实,层层到位,使整个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的方式方法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规律,搞好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而提高质量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人才,这也是做好服务育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张文峰.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69.

高校教学管理篇6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9-9166(2010)011(C)-0172-02

前言:高校教学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一个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教学管理是一项体现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重要的学校管理工作,它是维系学校教学机制正常运转的枢纽,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教学管理已经逐渐无法适应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因此,创新教学管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整合优化教学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满足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推进社会和谐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有利于教育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初步完成了规模扩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机制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对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是师生的主观需求

一所高等院校的工作,用“治校办学”这四个字概括是最恰当的,治校是把学校管理好,办学是把学员教育好。在治校办学中,教职员工是关键要素之一。

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首先是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因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管理理念的基础。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就是指在教学管理中用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来确定教学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个目标转换为通过管理塑造一种环境,激励和启迪人们自觉为实现学校目标和个人价值目标的统一而奋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发挥教授专家治教的作用,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授为核心,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形成闭环的反馈机制。教学管理工作的三大核心内容是教育、管理、服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以管理为主的工作理念,而教育、服务功能被弱化、淡化,使教学管理的水平一直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招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新形势,以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不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和他们的成长规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转变观念,逐步从管理型向教育、管理、服务型转变,转换工作职能。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是政府、受教育者、学校、社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与需求,组织专家进行科学、严谨的论证,执行要相对稳定,同时又要有弹性、体现人性化的管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定不移地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教学计划创新

高等学校应依据“突出重点、强化训练、分流培养、反映特色”的教学方案,定期修订教学计划,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学科重组,使教学计划能及时地反映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通过经常走访毕业生用人单位,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情况,并对照市场安排,合理地调整教学计划,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走访办学有特色、管理好的学校,借鉴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在教学计划公布前,请专家、教授、家长、学生多方反复讨论及论证,最后发给每名学生一本教学计划,让学生知道他们将学习那些课程。

(三)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制度创新是基础,机制完善是关键。各高校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在借鉴其他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推进管理人员的激励与人文关怀制度,学术评价与监督制度,领导下课堂听课等制度的完善,并继续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教学质量监督体制,督导组反馈等机制,使其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及时总结经验,找出管理运行中的不足与漏洞,不断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规范其管理,齐抓共管,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模式。

(四)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创新

为保证教师的授课质量,学校应专门成立由专家、领导和学生家长组成的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聘请德高望重的退休教授担任专职教学质量督导员,定期深入到各教学单位,了解和检查它们在办学方向、教学管理、教研活动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教学有关规定的落实情况,认真进行监督和指导。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建议或指导教研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以利于改进。对教学中出现的严重问题,督学委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个别教师有惩罚的权力。同时,评估委员会还对学生的学风进行检查和监督,督学委员会组织对题库建设的检查、审定,监督各种考试的组织和实施。考试后,审查考卷,将整个教考分离的全过程置于督学委员会的监督之下。督学委员会负责对各教学单位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评选院级优质课、评选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树立教学典型、评选优秀教学成果等主要由督学委员会评定。在评职聘任、干部配备、奖金发放等方面,督学委员会的意见应足够的重视和尊重。督学委员会每学期对全校教学工作作出总评价,并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供给学校领导,以便他们作为部署下学期工作的参考或依据。各班的学习委员负责记录教师授课时间、地点、内容,定期把教师授课情况及学生意见反馈给教务处。领导定期将教学意见反馈给每个教师,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同时也加强了教学管理,对缺课、漏课以及不负责任的情况,学校能及时补救,甚至解聘教师。通过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和教学测评手段的运用,完善了教学管理的保障机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总而言之,我们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应明确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掌握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律,认清教学管理的要点与重点,把握好教学管理与运行的体制和制度,全面推进教育管理创新机制,不仅有利于顺利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陆应松.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之我见[J].科教文汇.2008.35.

高校教学管理篇7

一、高校学生教务管理的特点

1.政策性

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教育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党和政府对于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十分重视,其中也包括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工作。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已经针对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而高校在实际开展学生教务管理工作时必须要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一方面,高校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还要遵守学校本身的相关规章制度。只有始终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来开展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该工作的有序开展。[1]

2.规律性

高校学生教务管理是一项多因素、多序列以及多层次的管理工作,且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连续性。观长期以来的高校学生教务管理经验来看,这项工作是具有规律性的。虽然在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实践过程中总会不停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但其工作的开展是一以贯之的,总体方向也是始终不变的。每个学期和学年的学生教务管理内容大致相同且联系密切,所以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教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2]

3.繁杂性

高校学生教务管理涵盖的内容有很多,且这些内容分布在多个环节当中,每个环节之间又联系密切、环环相扣。例如:学生学籍的管理、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安排、任课教师的安排、教室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学习成绩的管理、教学质量的评估等,均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由此可见高校学生教务管理的繁杂性。作为负责对以上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和安排的教务管理人员,往往面对着十分复杂、烦琐的工作及非常大的劳动量。[3]

二、高校学生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不高

以往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的束缚,高校普遍对学生教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所以所选配的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也不高。众所周知,任何岗位、任何工作,人力资源都是第一位的,若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不足,则自然也无法做好学生教务管理工作。

2.教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不够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样对于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工作而言,也必须要不断进行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的创新,才能够不断提高管理成效,真正发挥出高校学生教务管理的作用,保障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而创新的前提,则是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但是就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普遍都非常缺乏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墨守成规,过于死板,在遇到问题时不懂得灵活变通。这主要是由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所导致的。如前文所述,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具有繁杂性特点,教务管理人员往往面对着十分复杂、烦琐的工作及非常大的劳动量,所以其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呈现出模式化,即一味按照以往惯例来开展学生教务管理工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思维,而缺乏推陈出新的意识和思维。

3.教?展芾矶游椴晃榷?

由于高校尚缺乏完善、健全的教务管理工作制度,因此也难以保障教务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在现实中,高校教务管理这个岗位上的人员变动性很大,经常隔一段时间就有教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岗位成就感和个人发展空间而换岗或离职,然后学校就不得不再招聘新的教务管理人员,循环往复,使得教务管理队伍非常不稳定,自然也对实际学生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很大不利影响。

三、提高高校学生教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1.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

若想提高高校学生教务管理水平,首先要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故而学校要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具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提升平台和充足的自我发展机会,这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务管理研讨会议和活动,鼓励教务管理人员踊跃提出新问题和新思路,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再者还要加大招聘力度,邀请专业人员加入到高校学生教务管理队伍当中,以提升高校学生教务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2.转变教务管理理念

当今时代,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在办学和教学过程中对新教育理念的应用越来越深入,而与此同时,也应对教务管理理念进行改革。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学生教务管理不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理,而更加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注重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及学习,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才能够真正起到教务管理的作用,实现教务管理的目标。

3.建立健全教务管理激励体制

通过建立健全教务管理激励体制,将教务管理人员的薪资与其实际工作水平和绩效相挂钩,才能够有效激发出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完成好学生教务管理工作任务,以实现高校学生教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高校教学管理篇8

关键词:高校教学;目标管理;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10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高校的生存环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高校已然成了一个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综合实体。所以如今高校的教学管理要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办学不同,教学理念、手段、方法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从而保证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采取目标管理,可以在明确教学方向、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调整教学思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快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一、高校教学目标管理的意义

1.定义

所谓目标,即在一定时期内各种活动、行为所要达到的境界和标准。目标的具体化、数量化又可称为指标。所谓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目标管理理论是美国管理学者德鲁克于1956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应该把一个单位的目的、任务,转化为目标,各级领导都要通过目标对下属进行领导和管理。

传统型教学管理模式虽然曾经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我们已经步入新的时代,周围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明显跟不上时展步伐。在这种背景下,目标管理应运而生,它以其独特的高效率管理效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2.意义

(1)目标管理有利于激发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教师的积极性

我们知道,所谓高校教学管理,就是要激发起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努力奋斗的动力,结合高校的教学总目标构建各自的目标体系,然后再制定相应的完成策略,并组织实施,以此来完成高校的教学总任务,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教学目标管理注重分而治之,即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教学目标管理就是要将高校的教学总目标分解为各职能部门分别执行的一个个小目标,以此来实现管理的高效率。教学目标管理就好像茫茫大海中树立的一个灯塔,指引着全体教职员工朝着这面灯塔前进。教职员工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负责的分目标,并知晓自己的分目标与学校总目标之间的关系,主动采取有力的策略去完成自己的分目标。当所有职能部门和教职员工所负责的分目标都完成时,学校的教学总目标自然就实现了。

(2)目标管理有利于实现教学管理的最大效益

从人类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目标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因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显示,目标是引起行为最重要且最直接的动机,制定恰当的目标不仅可以使人产生达到该目标的动力和信心,而且还能对人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促使其不断付出努力完成该目标。因此,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制定合理的目标,可以明确努力的方向,知道劲往哪儿使。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特点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劳动周期长,且劳动成果见效慢。实现目标管理,可以让高校教职员工一起参与到工作目标制定中去。运用民主的形式,激发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从学校发展的全局来思考自己工作的局部问题,促使其在完成学校总方针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与个人利益,从而实现教育管理的最大效益。

(3)目标管理有利于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

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爆炸式增加,学科门类越来越多,且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同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这种形势下实施教学目标管理,可以有效处理总目标与分目标的关系,促使高校各项教学活动围绕学校总目标进行,实现科学、有序的教学管理,并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使其发挥最佳功效。

二、实现教学目标管理的策略

1.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