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观察教案8篇

时间:2022-05-24 01:34:28

科学观察教案

科学观察教案篇1

创设情境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和本节教学密切相关的音像、图画、谜语、故事、游戏等情境,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春天到了,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你们喜欢花吗?你能说出几种花的名称呢?在学生发言后,通过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美丽花儿让学生欣赏,然后再发问:“你知道各种花的身体结构和生长过程吗?”这样,自然转移到教学主题。

二、观察探究,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要体现一个“历”字,即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探究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尝到科学探究的甜头,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使他们进一步产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又可分为以下几个小环节:

(1)制订方案。制订活动方案就是为探究活动设计一个操作程序,是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的依据。活动方案包括观察什么、观察顺序、观察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其质量对观察结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制订活动方案又分两步。第一步,小组制订方案。在探究活动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活动方案,做到人人参与制订活动方案。重视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从而制订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第二步,班级交流方案。小组制订方案后,还不是十分合理、还不够完善。可以通过班级交流、不断修改,制订出更加合理完善的活动方案。班级交流方案时,教师要引导减少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观察有所收获,提醒学生打算观察油菜花的什么部分?怎样观察才能更加仔细、更加清楚?观察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各小组的交流,学生更加明确观察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油菜花由哪几部分构成、名称是什么、每部分有什么特点等。特别是在“解剖观察”四个字边上,板书写出三个要点:由外向内、夹住基部、依序排列。教师左手拿油菜花模型,右手拿一个大镊子,先指出解剖基本程序。正式进行实际操作时,按照由外而内的原则,首先解剖萼片,接着解剖花瓣、雄蕊,然后解剖雌蕊,最后演示夹住基部解剖和依序排列在黑板的大贴袋中。

(2)观察记录。交代记录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慢慢地写下观察记录。第一,要求准确无误。观察到什么就记录什么,是什么就记录什么,尽量详细,要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不能加上猜想,更不能凭空捏造。第二,要求做到周密、完整,不能有随意性。第三,必须对每个现象都详细记录。第四,按一定的顺序记录。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表格、图画等。这一环节留足时间,教师注意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观察进展情况,提醒学生及时记录。

(3)交流总结。①交流汇报。一般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汇报。这一环节是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收获的过程,教师要把握时间、科学安排,组织学生认真倾听,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讲清楚、讲透彻。及时捕捉不同学生交流中出现的矛盾,然后让学生进行辩论,教师要清楚记下他们争论的焦点,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②归纳总结。在师生共同总结,形成初步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概括,适时准确地出示科学术语、科学概念,指出学生观察中存在的不足与错误,使学生更加明确通过观察获得的结论或者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自由活动,巩固应用

观察是出发点,应用是落脚点。在一课学习即将结束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探究活动,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课后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巩固认知、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掌握规律,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自由活动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留到课后进行。在自由活动环节,要把握一个“放”字,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畅所欲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动手剪、动笔写、尽情画等活动,展现油菜花的风采,升华所学知识。

四、自我评价,拓展延伸

科学观察教案篇2

观察是对外界事物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持久的知觉过程。以“观察为主”来组织教学过程的课型,即属于观察课,它是一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对自然现象、物体特征及属性、动植物生长及其他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以获得知识、经验,同时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教学活动。按照搜集资料、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察探究、解决问题――自由活动、巩固应用――自我评价、拓展延伸等环节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以观察的方法来认识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本文以四年级下册《油菜花开了》教学为例,旨在从教学的实战经验和点滴感悟出发,谈谈观察课在科学课上的教学策略运用。

一、搜集资料,课前准备

小学科学课中涉及内容都是学生喜爱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认真观察是教他们科学知识的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教师需要提前组织学生搜集资料,以便为课堂教学提供研究素材,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在《油菜花开了》教学前,教师要预先让学生采摘油菜花并观察,收集有关油菜花的图片、资料等,为课堂上观察探究提供基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和本节教学密切相关的音像、图画、谜语、故事、游戏等情境,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春天到了,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你们喜欢花吗?你能说出几种花的名称呢?在学生发言后,通过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美丽花儿让学生欣赏,然后再发问:“你知道各种花的身体结构和生长过程吗?”这样,自然转移到教学主题。

三、观察探究,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要体现一个“历”字,即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探究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尝到科学探究的甜头,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使他们进一步产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又可分为以下几个小环节:

(1)制订方案。制订活动方案就是为探究活动设计一个操作程序,是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的依据。活动方案包括观察什么、观察顺序、观察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其质量对观察结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制订活动方案又分两步。第一步,小组制订方案。在探究活动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活动方案,做到人人参与制订活动方案。重视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从而制订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

第二步,班级交流方案。小组制订方案后,还不是十分合理、还不够完善。可以通过班级交流、不断修改,制订出更加合理完善的活动方案。班级交流方案时,教师要引导减少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观察有所收获,提醒学生打算观察油菜花的什么部分?怎样观察才能更加仔细、更加清楚?观察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各小组的交流,学生更加明确观察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油菜花由哪几部分构成、名称是什么、每部分有什么特点等。特别是在“解剖观察”四个字边上,板书写出三个要点:由外向内、夹住基部、依序排列。教师左手拿油菜花模型,右手拿一个大镊子,先指出解剖基本程序。正式进行实际操作时,按照由外而内的原则,首先解剖萼片,接着解剖花瓣、雄蕊,然后解剖雌蕊,最后演示夹住基部解剖和依序排列在黑板的大贴袋中。

(2)观察记录。交代记录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慢慢地写下观察记录。第一,要求准确无误。观察到什么就记录什么,是什么就记录什么,尽量详细,要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不能加上猜想,更不能凭空捏造。第二,要求做到周密、完整,不能有随意性。第三,必须对每个现象都详细记录。第四,按一定的顺序记录。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表格、图画等。这一环节留足时间,教师注意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观察进展情况,提醒学生及时记录。

(3)交流总结。①交流汇报。一般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汇报。这一环节是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收获的过程,教师要把握时间、科学安排,组织学生认真倾听,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讲清楚、讲透彻。及时捕捉不同学生交流中出现的矛盾,然后让学生进行辩论,教师要清楚记下他们争论的焦点,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②归纳总结。在师生共同总结,形成初步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概括,适时准确地出示科学术语、科学概念,指出学生观察中存在的不足与错误,使学生更加明确通过观察获得的结论或者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自由活动,巩固应用

观察是出发点,应用是落脚点。在一课学习即将结束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探究活动,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课后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巩固认知、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掌握规律,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自由活动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留到课后进行。在自由活动环节,要把握一个“放”字,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畅所欲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动手剪、动笔写、尽情画等活动,展现油菜花的风采,升华所学知识。

五、自我评价,拓展延伸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材具有开放性强的特点。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科学拓展活动,就能充分体现科学课在时间、空间、教学内容上的开放性。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或是本节课没有解决完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从而扩大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范围,丰富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观察一种或几种不同的花,分析它们各部分的构造,并试着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解剖、观察,并与油菜花进行对比,看看不同花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科学观察教案篇3

[摘要]为了充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努力提高科学学科教学效率,围绕科学学科的教学进行了多次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以“导—探—记—迁”为基本环节的小学科学四步教学法。即通过构建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实验操作的有效性,通过课堂与课外的记录强化学生对知识、原理的掌握与迁移,通过自然观察培养学生浓厚的科学兴趣与科学素养。此举极大提高了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效率,较好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关键词]科学学科教学 四步教学法 导学案

一、“导、探、记、迁”四步教学法实施策略

1.学案导学——有的放矢,减负增效

导学案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又能锻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等多项能力。小学生由于受其各方面能力的影响,单纯利用课堂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往往事半功倍,而导学案的设立使学生能按照导学提纲有针对性的活动,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自主探究——充分运用科学学习方法,用实践检验真理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才能有浓厚的兴趣、真实的感悟和科学的结论。

3.小组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启迪思维,提高效率

科学实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相互协作,学生只有在相互配合下,才能相互启迪,提高实验操作的有效性。

4.科学记录——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学生只有把真实的数据记录下来,进行有效的分析才能得到真实的结论,实验记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操作到理论提升与转化的过程。

5.科学观察——联系生活实际,迁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科学观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活动。指导儿童从小学生阶段观察周围的自然事物与现象,走进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发现科学、研究科学、运用科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导、探、记、迁”四步教学法实施步骤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开展以“学案导学——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记录研究——培养科学学习习惯,知识迁移——启示学生学以致用”为基本步骤的四步教学。

1.学案导学——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针对每节课由教师提前设计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学案导学即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指导为辅助体,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祛除无效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合作、互助,求得探究活动的最佳效果。

(1)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合作设计探究方案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在我们的生活中,问题无处不在,关键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迈出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步。对于每一节科学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都应借助实物、影像资料、小实验、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踊跃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

(2)联系已有经验,动手探究问题

确定要探究的问题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操作,期间小组长要做好任务的分配,保证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分工,确保实验操作顺利进行。

3.记录研究——培养科学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我们倡导设立课堂学习记录本、实验研究报告单,对课内的学习、实验操作记录相应的数据与结论;在课外,我们倡导设立自然观察记录本,学生通过在课外进行常态下的自然观察和有计划的自然观察活动,并做好相应的活动记录,保障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真实、高效。

4.知识迁移——启示学生学以致用

教育心理学对“迁移”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实践证明,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从来不存在相互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可以说,迁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无所不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为此,我们针对科学原理、自然观察、实验操作三个方面适时开展迁移活动。

(1)原理的迁移。原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我们针对所学内容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原理与生活应用的融合,做到科学原理的迁移。

(2)观察的迁移。观察的迁移就是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应用到课外。科学教材中有很多观察内容,有些内容是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时,要提醒学生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如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层次上,可适当选择浅表性观察、分析性观察或比较性观察,从时间上可采用即时性观察或历时性观察,对事物的状态上可采用静态观察或动态观察,从观察的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观察或个体观察等。

(3)操作的迁移。科学教材中有许多操作活动要延伸到课外,要针对相应的知识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迁移。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操作的迁移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导、探、记、迁”四步教学法实施效果

通过“导—探—记—迁”四步教学法的实施,不仅增强了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科学学科教学质量,还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效果斐然。

1.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大大缩短了学习的时间,有效地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课堂科学知识的掌握。

2.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科学课堂中真实的探究活动与学习活动,学生做到了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了知识的内化,同时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懂得了用数据说明问题,养成了良好的科学验证意识。

3.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养成了合作的良好习惯

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探究的过程中,由于以小组为单位,同学间相互配合,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4.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科学记录习惯

由于设立了课堂记录本、实验报告单、自然观察记录本,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做到有效记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知识要点。通过实验报告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养成了以实验数据验证科学实验的科学素养;通过日历本及自然观察记录,使学生形成了善于观察生活、记录自然现象的科学习惯,同时在记录知识的过程中达到了科学知识与理论的有机融合。

5.学生学会并掌握了观察方法的运用,形成了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热爱自然的优秀科学素养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察,结合科学原理、操作实验等知识迁移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从观察对象的认识层次上可分为浅表性观察、分析性观察或比较性观察,从时间上可采用即时性观察或历时性观察,对事物的状态上可采用静态观察或动态观察,从观察的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观察或个体观察等自然观察的方法与技艺,还养成了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热爱自然的优秀科学素养。

科学观察教案篇4

关键词:教学法;案例;眼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75-02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础,通过案例的再现,制作案例课件,在案例教学中发现问题[1]。眼科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生学起来相对比较陌生。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模式只能教给学生比较浅显的知识,很难教授眼科手术等方面的知识[2]。为了提高眼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效果,我们将案例教学法在眼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同时获得了学生的支持,现将案例教学法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2015学年我校眼科专业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学生在入学中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学生用45课时学习眼科理论教学,对照组实行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实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内容主要包括:(1)在讲授某个理论知识前,将理论知识中所包含的技能对应到相应的教学案例中,在课后可将教学案例拷贝给学生,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2)老师上课时注意模拟场景,使学生更能切实的接近临床,为以后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提升综合能力。(3)教学中注意重点和难点的教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模式,案例教学中应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可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困难的问题应让学生相互之间主动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1.3 观察指标。为了客观的评价教学结果,分别进行理论考试及临床案例分析。满分均为100分制。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工具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理论考试得分、案例分析能力得分采用( x±s)表示,数据经t检验比较,P

2.结果

在理论考试得分比较中,两组学生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案例分析中,观察组学生表现出的案例分析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优势显著:(1)案例教学更为直观生动,将抽象的文字具体化,为学生展示手术影像、示意图,使学生更容易明白和理解。(2),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3)通过案例教学进行不同的分工,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沟通,学会倾听。(4)通过案例教学将案例情景再现,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也可收集比较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4]。在案例的选择上应注意:(1)设置恰当的案例,,强调眼科的特点,紧扣教学大纲,设计时应由浅入深;(2)案例强调真实性,应符合当下医疗水平的要求;(3)案例的选择应源于书本而高于书本,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

本次研究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表现出的案例分析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优势明显,有助于学生临床案例分析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彭慧琴.危晓莉.毛峥嵘等.案例教学法结合W2H2思维教学法在比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12(10):1437-1439.

[2] 董骋寰.薛.黄焱等.多媒体案例教学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6):479-480.

科学观察教案篇5

关键词:教学反思;钠和水反应;实验观察;科学探究;科学态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1-006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1.019

“钠和水反应”是钠的性质教学中的重点,笔者教过多次,也观摩了不少公开课,目前大家对于这个内容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基本类似。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自己的教学反思,我认为目前的教学存在一些缺陷,并对教学设计作了相应的改进。

一、目前的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的方法知道钠和水反应的产物;能联系钠的物理性质解释部分实验现象。

教学方法:探究法。

二、教学反思

1.“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功能被错失

学生实验后不能答全和表述清楚所有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回忆,经过大家的拼接和教师的提醒,终将实验现象补充完整。此时少部分教师会告诉学生应如何进行实验观察,而大部分教师则直接开始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结果错失了通过“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机会。“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学生无法答全的原因可能是:

①现象新奇使得注意力分散;

②现象多且持续时间短,观察时顾此失彼;

③观察目标不明确,没有关注细节;

④不清楚哪些现象应该表述出来。

在化学实验中,科学、全面的观察具有关键作用,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实验是观察的深入。许多科学发现和创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对客观事物的敏锐、细微、准确、深刻的观察。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的观察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通过“钠和水反应”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方法:

①明确观察目标,指明如物质的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性、挥发性等是可以被观察的,化学变化中的质量、能量、颜色、气体、沉淀等是可以观察的;

②提醒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要调动多种感官,如视觉、嗅觉、听觉,要积极思维;

③重复实验,训练视觉的敏捷性和思维跟踪的速度;

④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时要全面,要按照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

2.“钠和水反应”作为科学探究的素材发掘不全面、探究不充分

“钠和水反应”的探究活动现状如表2。

“钠和水反应”可以探究的活动有三个,我们只探究其一。科学探究首先要能发现或提出问题,课堂中值得探究的问题都被教师提出。形成假设、检验求证是探求真相的重要环节,在“钠和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的探究中,由于实验设计的“前瞻性”,导致学生对产物氢氧化钠的假设和验证“坐享其成”。而“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和“钠为什么会变为球形”中的部分结论没有经过求证,导致结论不可信。仅有的探究活动也始终在教师的导引下步步推进,学生无须思考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纵观这三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发现目前教学设计中科学探究或问题解决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最终的结论和应用。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这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学应抓住或创造契机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从发现或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检验求证―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的每一个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中遇到超过学生目前能力的求证方法,可以先提出设想。

3. “钠和水反应”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功能被丢弃

在回答“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时,学生的答案有“因为钠在不停地运动”“因为钠和水反应有气体生成”,有时并没有教师期望的答案“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觉得不可思议: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这一简单的原因怎么会想不到?接下来大部分教师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直接提示学生应该比较物体的密度。如果让学生进一步解释他们的答案,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想法的根源:

①在学生已知的常见金属中没有出现过密度比水小的案例,以为金属的密度都是大于水的。

②冲浪运动员能在海浪中滑行,海浪给冲浪板提供了升力。金属钠为球形,只要速度足够,水面就可以提供球体足够的升力。

③气垫船能够悬浮于水面甚至地面上前行,是因为向下喷射的气体给了它们升力。钠和水接触的表面有气体生成,气体给了金属钠升力。

学生的想法直接证明钠浮在水面上是不能得出“钠的密度比水小”这一结论的。

在回答“钠为什么会变为球形”时,学生的答案是“钠和水反应放热”,而教师期望的答案是“钠和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学生答不出“钠的熔点低”是因为在学生已知的常见金属中熔点一般都比较高,更重要的是“钠的熔点低”仅依据本实验同样无法得出:即不能因为钠熔化成小球就说明钠的熔点低。

可见教师的答案不是基于事实做出的严密推断,而是基于自己“已知知识”的偏见。学生的答案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现象的假设,但也同样受缚于“已知知识”。很多时候,我们会深陷于“已知的幻觉”之中,当你“掌握”某些知识的时候,会使你所看到的现象符合自己理解的事物模型并从中得到解释。正如文学家歌德所说:“我们只看到我们所知道的”。在揭示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的过程中,合理的假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个体不能将自己限制在一种假设之中,以避免那些有可能局限于某种观点的偏见,而要尽可能地提出多种假设,从而保证研究的开放性,以获得客观、真实的研究结果。很可惜实际课堂中,在教师的提醒和点拨下,学生对自己的假设不再坚持,对教师的结论没有质疑而是欣然接受。美国先进科学协会颁布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中,提出科学态度包括:“尊重实证:思路开阔,积极主动地去考虑不同的、有冲突的实证;批判地思考: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评价。”如果教学中我们能对这两个问题继续展开探究,能将实验中的假设加以验证,能将结论拿出来进行讨论、辨析,那会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机会。

三、“钠和水反应”的教学改进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对钠和水反应的产物及部分实验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实验创新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基于证据推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如表3。

通过对“钠和水反应”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应经常审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成熟的”教学方法也可能是“有缺陷的”,只有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才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90-95

科学观察教案篇6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1.有效运用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中,重点培养观察能力课占总课数的40%。这说明在三年级实验教材中培养观察能力的内容比例是占首位的。如:观察植物(叶、花、根、茎)的外部形态;观察动物(鱼、蚂蚁、鸽子、兔、蚕宝宝)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观察天气变化(晴、阴、雨、雪等)和四季特征;观察光和影的变化并根据太阳辨认方向;观察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等,都是以培养观察能力为重点的教材内容。因此,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2.备足典型的观察材料,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充足的材料有利于分组观察,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典型的观察材料有利于学生顺利观察,找出其特征;新颖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乐于观察、主动探究的情绪,全面认识自然事物的特征。

3.训练学生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掌握具体的观察方法。按照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感官感知事物,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的观察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得不到较好的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非常重要,在科学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系统的观察方法。

4.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他们亲自接触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观察到的教材内容都让他们亲自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积极为他们创造观察的条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除了教材上要求观察的材料以外,还可以找些当地常见的、学生熟悉的实物观察,以此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兴致勃勃的情绪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得到能力的培养。

二、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教学中必须贯彻这一理念,多给学生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由知识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点拨者转变,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学生主体活动的地位。例如教学《我们吃什么》,在学习本节之前,教师让学生从家里把各种食物带到课堂,学生带来的食物种类很多,有花生、牛奶、馒头、大米等。一上课教师就问:同学们带来这么多的食品,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们发现食物的种类太多;有的学生说食物颜色非常多;还有的学生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很多,主要有蛋白质、钙、铁、碳水化合物等。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器材检验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吗?各组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几乎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材料是学生自己搜集的,营养成分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的,验证是学生根据教材提示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引导与点拨,学生在亲手实验中发现规律,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是需要学生动手去做、去探究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如五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虽然学生知道一些物体在水中沉浮,但是没有认真仔细探究物体的沉浮,不知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要搞清楚物体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首先要考虑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都在同时影响它们的沉浮,设计一套实施方案,最后小组讨论方案的可行性,修改方案。通过实验,学生发现体积大小一样的不同物体重的下沉、轻的上浮。相同重的物体,体积大的物体上浮,体积小的物体下沉。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方案的设计、修改到实施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修订方案,到实验成功。整个过程的观察、记录、交流无一不需要学生细致、严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某些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唯恐孩子听不明白。进入学校后,某些教师在教学中“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探究,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持久、有效地进行下去?

三、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培养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订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在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地并用,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及对活动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及既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四、要养成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科学观察教案篇7

五官科学案例教学法,就是采用已选择好了的案例,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员自主学习,让学员更佳深刻的系统的理解五官科学理论知识,掌握五官科学基本技能和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法采用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将学员引入特定的真实情景中,经过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积极参与、平等对话、互动和研讨,着重培养学员对五官科临床逻辑思维以及推理判断的能力,使学员更高层次认识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自案例教学法问世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科学。五官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非常适合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校0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员分成2组,两组学员均为三年制大专。1班为观察组并给予案例教学法,1班有36为学员,其中男28名,女6名,年龄在20~23之间;2班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2班有38为学员,其中男29名,女9名,年龄在20~24之间;两组学员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依照《五官科学》课程中所有理论知识部分进行传统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导照本宣科的课堂讲授。观察组给予案例教学法,方法如下;将学员分成4个小组。在《五官科学》的较大部分理论课给予案例教学法(如中耳炎、白内障、急性咽喉炎、视光学、青光眼和眼外伤等章节),教学实施过程中以“白内障”教学内容为例。教师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学员设计3~5个不用程度的难易案例,并提出6~9个问题,并做成多媒体课件,提前7天给学员。学员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课前准备,其中包括结合教材和教师的要求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以及参考书,通过阅读和仔细思考,将不懂的或迷惑的问题整理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结合7天前布置的案例,教师再提出几个内容相似的问题,让学员自由讨论20分钟。针对所提的问题学员自由回答20分钟。教师引导小结10分钟。再针对课前布置的案例,让各组代言人回答问题20分钟。教师根据学员的疑点、难点讲解并总结20分钟。最后测试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10分钟。

1.3评价标准[2]

问卷调查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观指标,考试成绩作为客观指标。主观指标课程结束后,采用我校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观察组学员进行案例教学效果的调查,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方法。客观指标以期末考试为依据。学员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优(90分以上)、良(80~89)。一般(60~79)和不及格(少于60分)。优秀率=优,不及格率=不及格。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本组实验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n%)和(x±s)表示,组间差异通过x?和t检验,在P

2结果

2.2期末考试观察组优秀率为80.56%,不及格率为2.78%明显优于对照组优秀率为39.47%,不及格率为13.16%,差异显著。p

2.2观察组对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

3讨论

科学观察教案篇8

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

观察是认识新事物的首要感知,观察也是科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那么观察具有哪些性质呢?

客观性:这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教育学生对待科学要实事求是,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观察到的现象。

持久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品质,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敏锐性:引导学生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全面性: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使其观察效果更全面。

选择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抓住观察的重点,明确观察的方向。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准确、全面、细致地观察,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

我们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就要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点拨。例如:教学《昼夜交替现象》一课,学生在模拟实验时,指导学生认识到要观察必须先确定观察点。在地球不自转绕着太阳转、地球自转同时绕着太阳转、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地球自转太阳绕着地球转这四种实验中认真观察,观察点到底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点并没有都发生昼夜交替现象。学生对出现的这些不同现象产生疑问,就更想了解,更想学习,老师就很容易把学生引导到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培养学生观察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主动科学实践

科学教学的核心是实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学习习惯。倡导“做中学”,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遇到问题,不是依赖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而是如何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自觉主动地去实践,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动手前先动脑,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活动中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养成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认识空气》的教学中,空气和水一样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水占据一定空间,空气也占据空间吗?怎么感觉空气的存在?学生根据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讨论、设计,先提出预测,提出实验方案,再选择方法和仪器、药品,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验证自己的猜想。讨论后得出:刮风的时候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对于空气是否也占据一定空间的问题,意见不一致。同学们提出了几种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方案。拿烧杯、纸和胶布,在组长的组织下做空气实验,有条不紊地验证了猜想:空气占据一定空间。同时,教育学生要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和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活动的感悟。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获取了有关空气的很多知识,充分体现了科学实践的快乐,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激励学生善于总结反思

学生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有时得不到预期的结论。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要给探究者提供反思机会,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最终获得成功。例如:教学《神奇的电磁铁》一课,学生在进行组装电磁铁实验时,有时会出现电磁铁没有磁性。这时老师不急于帮助学生查找故障,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可能导致电磁铁没有磁性的多种原因: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两节电池接反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教学《昼夜交替现象》一课时,学生在模拟实验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地球不自转绕着太阳转时,观察点总是处于白天。学生通过与另外三种现象进行总结、对比,得出发生昼夜交替现象时地球自转是其中的一个必备条件。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善于总结和比较,培养学生喜爱科学实践的精神。

四、引领学生充分利用资源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可用资源,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家里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小学科学教学中,室外观察题、技能训练题、创造思维题大多与周围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用小制作和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去探究问题的实质,进而获得结论。让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进而激发学生观察身边现象的习惯。例如:汽车司机夜间行车时,驾驶室内不能开灯,为什么?教师因陋就简,巧借身边的事物来解释。晚上将室内电灯打开,让学生站在玻璃窗前观察玻璃:当电灯亮时看到的尽是室内物体,而看不到室外的物体;当电灯熄灭时隔着玻璃可看到窗外的物体,就看不到室内物体了。由此,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尝试说明汽车司机夜间开车为什么不能开灯的原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