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侨乡文化论文8篇

时间:2022-11-24 13:04:58

侨乡文化论文

侨乡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 五邑侨乡文化;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价值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091-02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在日渐频繁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和校园育人文化的交融中,如何更好地选择、运用具有时效性的工作路径,将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文化凝聚力及寓教功能是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价值实现的切入点。依托侨乡文化精神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创新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机制及模式,是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

1 五邑侨乡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江门五邑华侨给侨乡人民留下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五邑侨乡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特质的文化体系。侨乡文化是侨乡人民勇于开拓、勇于冒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文化凝结,伴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而得以形成、发展和成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侨乡培育出如陈白沙、陈垣、冯如、梁启超、司徒美堂等一批时代人物,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亦是侨乡后裔。“侨”是五邑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五邑文化最独特的优势所在,充满生机的侨乡文化孕育着浓厚的内涵价值,具有独特的作用[1]。

族侨身在异国他乡艰苦奋斗,祖国、家乡是他们最终的归宿与心灵的寄托,这种归宿与寄托始终凝聚为对祖国、家乡最深沉、最热烈的爱。五邑地区的大部分华侨都将侨居国视作暂居地,自己省吃俭用,将侨汇源源不断地寄会家乡,希望家乡的亲人过上好日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族的族侨出资创办侨刊,兴建图书馆,在人口稠密的墟镇组织宣讲,极大地提高了五邑侨乡的文化素质。爱国、爱乡的情感是五邑侨乡文化的灵魂,是推动五邑侨乡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

华侨的出洋谋生之路充满艰辛和风险,冒险精神是五邑地区民众开拓、创新意识的雏形。五邑侨乡文化兼容并包、吸取他长的优秀品质将会发挥更大作用。侨乡文化在成长过程中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吸收西方文明的先进理念。目前,广东经济的发展进入转型期,创新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概念,五邑侨乡的经济建设正在迎接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管理理念、新的发展模式的挑战,侨乡文化的开拓、创新意识将会在五邑侨乡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潜能。五邑侨乡文化是在文化融合、吸收其他文化优秀品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2 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

五邑侨乡文化为五邑大学探索先进高校青年教育工作路径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五邑大学是江门市的一所地方性高等院校,其秉承“立足侨乡、面向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利用地方优良的特色文化建设校园,用优秀的五邑侨乡文化精髓孕育人,为社会、为地方培育了一批批实用型人才。时代的快速发展,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提出更为复杂、更为严峻的新要求。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主要表现在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创新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机制及模式三个方面。

依托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文内涵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 依托五邑侨乡文化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以人为本共创幸福校园。高校青年教育工作的主体是人,是一群最具活力的年轻人。随着社会转型中不确定因素的加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由于舆论监督、学校与学生之间责权不清等困扰,各高校纷纷加大管理力度,使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中发生教育管理主体错位现象,把管理学生看作高校青年教育工作的主体和重心,把学生放在“被管理者”的位置上。整个高校青年教育工作开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失衡,导致工作开展有效性降低。侨乡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与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价值相一致的,五邑大学经过30年的办学实践,贯穿以人为本,因此,只有明确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教师是搭建舞台的人,学生是舞台上的演员,才能提高高校青年教育工作实效作用,凝聚人心,共创幸福校园。

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侨乡文化精神创新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机制 五邑大学与国内外多所高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每年定期选派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人员前往香港城市大学等进行交流学习。虽然我国高校早已成立专门的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机构和高校青年教育工作队伍,但长期以来在实践中为方便工作,常常把高校青年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混为一谈。由于高校青年教育工作者事务性工作过于繁重,专业事务过度挤占德育事务,这种工作机制是和“协作与融合”的国际要求相违背的。一方面,在学校开展多元化教学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中心工作,也是最为常态化的德育育人工作方式。用全局的眼光开展德育育人,就要充分重视教育教学的育人环节,把德育育人工作铺设到课堂中,延伸到校道,开设到公寓。另一方面,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大学生表现出团结、友爱、民主的过程也就是德育育人的实效体现。在特定的条件限制内,明确考核目标,通过团队学习成果的考评也是德育和智育教育融合的完善考核机制。

结合侨乡特色文化创新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模式 当今,大学生信念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随着生活方式的开放及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发生深刻变化,并且在多样的变化中给高校青年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单从学生基数来看,高校青年教育工作队伍很难有效管理、服务好庞大的学生群体。五邑侨乡文化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可以采取就近取材的原则,让优秀的侨乡文化为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注入丰富的内涵。一方面,通过挖掘侨乡文化物质和精神素材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在网络上抢占文化的主导地位,打造网络的文化阵地,在微博、微信、论坛开展侨乡文化大讨论,在整个校园营造一种爱国、爱乡、爱校的文化氛围。如五邑大学在校园网开设文化教育专版,方便大家学习梁启超自由之理念、司徒美堂之爱国情怀。另一方面,让社会实践走近侨乡文化,让侨乡文化走进课堂。如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是人文、信息、产业知识的集合体,是课堂上丰富的教学素材。此外,运用侨乡文化的感染力打造一支融合、创新、实干的高校青年教育工作队伍,通过践行侨乡文化独特之美来提高工作效率,推动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朝着更具实效性、与时俱进的方向发展。

五邑侨乡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拥有优秀的理论文化精髓,是一部丰富的育人教材。发现侨乡文化之美,借助五邑侨乡的“美”文化进一步推动高校青年教育工作,为高校青年教育工作注入更具实效的生命力。充分发掘侨乡文化素养,对加强推动高校青年教育工作理念、机制和工作模式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五邑大学作为扎根在五邑侨乡的地方性高校,借助侨乡文化的精髓探索高校青年教育工作的路径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侨乡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 侨乡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五邑大学位于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省江门市。目前有370多万五邑籍华侨华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侨乡大地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一百多年来,中外文化在五邑大地上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传统岭南文化为主、以外来文化为辅的侨乡文化。侨乡优秀文化特征可归纳为:寻根认祖、爱国爱乡的“根”文化,扶贫助困、捐资办学的“义”文化,联通五洲、开放兼容的“桥”文化,和睦相处、天下大同的“和”文化,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搏”文化。①五邑侨乡丰沃的文化土壤为学校利用优秀侨乡文化,探索加强大学生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校对不同年级在实施侨乡文化育人过程中设定了不同的教育重点:一年级重点抓“系侨情”, 二年级重点抓“学侨史”, 三年级重点抓“知侨心”, 四年级重点抓“懂侨务”、“建侨乡”,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着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创业”的高素质人才。

1 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的目标与思路

(1)目标: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脉相承的侨乡优秀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为目标,培养邑大学子具有博爱、感恩、通达、兼容、和气、创新、务实的侨乡文化特质。

(2)思路:充分利用侨乡文化资源,把以爱国爱乡、开放兼容、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侨乡文化精髓,融入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建立具有侨乡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和人文素养。

2 用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实施方法与过程

2.1 加强学术研究,为构建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学校从创办之初就开展了对侨乡文化和华侨华人历史的挖掘与研究。先后成立了“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室”和“侨乡文化研究所”。2006年广东省社科联设立的 “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落户我校。2008年,省教育厅在学校设立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学校组建了一支由教授和博士为主的侨乡文化研究团队,始终将侨乡文化研究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的首席专家张国雄教授就是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张国雄、梅伟强、谭金花等专家学者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为广东省第一个综合性华侨华人博物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9年6月,在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中,我校张国雄教授及其专家团队撰写的《开平碉楼与村落》荣获一等奖。尤其是近几年来,侨乡文化研究领域不断向纵深发展。五邑大学的专家学者在碉楼与村落、陈白沙心学、侨乡电影人、银信、五邑华侨与辛亥革命、五邑文学、侨乡教育、侨乡建筑、侨乡妇女与儿童、铁路文化、侨乡社会等领域都有涉及,出版了二十多部学术研究专著,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2012年有关“银信”方面的研究成果参加了亚太区记忆遗产申报。经过20多年对侨乡文化的发掘、研究与弘扬,学校逐渐构建起侨乡文化研究的学科体系,使潜在的侨乡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成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大大增强了五邑侨乡的文化影响力,也为我校构建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用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基本构架

2.2.1 育人体系外在的物质基础——重思源的校园建筑景观设计强化“侨”的概念

五邑大学从建立到发展,都与“侨”有极大的渊源与联系。福建海峡电视台曾在五邑大学拍了一部纪录片《刻着名字的楼》,讲述了五邑大学建校的过程和华侨对学校的支持与关怀。如今,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一座座铭刻捐赠者姓名的楼宇,以及镌刻在楼宇内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学韵味的纪念碑记,彰显着海内外乡亲捐资办学的义举,表达出侨乡人心胸开阔、爱国爱乡的情感,营造了具有浓郁侨乡文化品味的育人氛围。

2.2.2 育人体系内在的文化主体——将侨乡文化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1)由学校组织编写出系列辅助教材,努力将侨乡优秀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从2007年起,五邑大学出版了一系列辅助教材,即《五邑侨乡历史文化概要》、《五邑魂——五邑人与五邑文化精神》、《侨情侨务:侨务工作与政策法规》和《江门五邑海外商业巨子经营之道》,使学生从历史学、管理学、法学和人物文学的学科角度了解侨乡文化的历史渊源、侨乡人物的成就和侨务法规。

(2)在全校开设了华侨史概况、五邑风俗、岭南文化地理等选修课程,使学生领悟侨乡文化的背景、特征和精髓,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华侨资源,邀请校内外的学者作了一系列关于侨乡文化的讲座,使学生开阔视野,多渠道、多形式地了解侨乡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

(3)在相关学院开设侨乡特色课程。文学院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讲授明代大儒陈白沙的诗歌、开设古代戏曲研究介绍粤剧,开设方言与文化分析五邑侨乡方言的特点、还在中国文化地理的教学中介绍五邑侨乡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地理变迁等,利用五邑侨乡黎民伟等一大批著名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进行讲授;艺术系课程群的教学则融入了侨乡都市风情,侨乡民间工艺,侨乡艺术家及侨乡建筑的艺术特色。

(4)带领学生实地考察,零距离接触侨乡独特文化。对五邑地理、村落、街市,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和五邑侨乡的风俗民情分类进行详细讲述,利用侨乡文化资源进行各种课堂以外的实践,帮助学生更感性化地贴近五邑侨乡。

(5)延展学生课外阅读视野,传承侨乡优秀文化。陆续编写了《侨乡历史文化读本》作为普及侨乡文化知识的通俗读本;编写《院士精神—五邑籍院士小传》和《五邑侨乡文化经典选读》等一系列读物集中展现侨乡文化精髓。

2.2.3 育人体系内涵的外延——将侨乡优秀文化融入到丰富的课外学习实践

(1)学生科研立项经费向侨乡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等方面倾斜。学校组织学生走进侨乡开展田野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学生的优秀科研成果以论文形式在学报上发表或参加广东省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并结集出版了《广东侨乡历史文化调查集》,内容涉及江门五邑侨乡的婚姻现象、音乐戏剧、传统工艺、民俗活动、建筑特点、商业活动、侨务法规等。

(2)组织学生参与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配合和协助我校专家进行村史、碉楼史的专项调查,为专家的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3)学生社团积极参与江门市有关部门的侨乡文化活动,在锻炼实际能力的同时接受侨乡文化的熏陶。积极参与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日报》开展的“侨乡文化观潮”和 “城市记忆”大型采访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2.4 全面营造具有浓郁侨乡文化品味的育人氛围——将侨乡文化精华全面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围绕侨乡文化育人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1)在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建立爱心社、励志社、爱心助学金等,注重用慈善、博爱的侨乡文化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2)设立“功德厅”,充分展示海内外乡亲鼎力支持学校建设的感人事迹,安排新生参观“功德厅”,用乡亲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慈善文化、博爱精神,给予青年学生以直观的教育。

(3)利用重大纪念活动,表达我校师生对海内外乡亲的感恩之情,宣传弘扬他们的爱心奉献精神。如:2008年12月29日学校举办了“五邑大学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感恩侨乡文艺晚会”;2010年五邑大学25周年校庆之时又隆重举行了感恩侨乡授荣仪式暨建校25周年庆典。学校首次颁发杰出贡献功德勋章,授予19人杰出贡献勋章、32人功德勋章、11个单位功德金牌,以彰显五邑大学开拓者、创业者的贡献,铭记捐赠者、慈善者的功德;

(4)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都产生了一批打上侨乡文化烙印的优秀作品。如:我校团委组围绕展现侨乡人民和侨乡学子发奋图强、力争上游的精神创作了《榕树精神》、《禾雀花开的季节》、《鼓舞青春》和《守望》等多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广东省大学生舞蹈比赛屡获佳绩,尤其是2011年创作的《守望》获得广东省第六届校园文化节舞蹈大赛业余组二等奖和最佳创编奖, 2012年获江门市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舞蹈类精神文明奖。

3 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主要成果

在侨乡优秀文化的熏陶下,邑大学子身上逐渐具有了博爱、感恩、通达、兼容、和气、创新、务实的侨乡文化特质。②

(1)邑大学子由侨乡文化的爱国爱乡升华到爱党爱社会主义。仅去年我校共有94人次的学生党员获省级以上科技类比赛奖,11人次的学生党员获省级以上文体类比赛奖;在学生评优中,有662名学生党员获得各类奖学金,有164名学生党员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有142名学生党员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2)学校重视学生诚信教育,积极营造诚信文化,连续9年学生的贷款违约率为0。

(3)学校重视对学生责任心、爱心的培养。侨乡文化中扶贫助困、捐资办学的精神时刻激励着邑大学子以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7年来,共为社会服务831642.5小时。学生爱心组织举办的“手拉手”活动11年来风雨无阻,一直坚持下来,共有560个班级参加,共资助贫困小学生520人,累计金额约117000元。我校大学生近四年共有2072人参加义务献血,总量达435730毫升。在“爱·大家”首届珠江公益节“双千一百”评议活动中,我校“关爱计生特困家庭先天心脏病儿童活动”、“邑大红十字爱“心”团队”等11个项目、6支队伍分别获得了“千个公益项目”和“千家公益社团(团队)”的好成绩。同学们在服务侨乡的实践中砥砺了意志,培养了慈善仁爱之心。

(4)学校鼓励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社会。在江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期间、在亚运火炬在江门传递期间、在侨乡旅游节及嘉年华的开幕式、大巡游、“群星闪耀江门情”闭幕式晚会等大型活动中都出现了众多五邑大学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此外,他们还深入到当地的敬老院、医院等开展志愿者服务。如红十字会组建 “邑大暖风团队”,作为第一批“广东大学生福彩公益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之一,他们每周定期组织35名志愿者到第三人民医院老人精神科及精神康复科进行志愿者服务工作。

(5)学校重视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近两届“挑战杯”大学广东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学生作品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优胜杯,在全国的比赛中也获得优秀组织奖;在第十一届的“挑战杯”中,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以及三等奖5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的电子商务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及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也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在“瑞派杯”第五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中获得了四个铜奖和两银奖的成绩。在建行“e路通”首届海峡两岸/第四届大陆地区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得了13个奖项,其中“两广赛区一等奖”就有三项。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了广东赛区的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在第四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获得了三等奖1项。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4 用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经验和心得

(1)作为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挖掘、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引领文化进步;(2)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3)坚持第一课堂为德育主渠道,完善现代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4)全面开辟第二课堂,突出实践环节的教育作用。经过20多年的建设,侨乡文化特色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职员工的奋斗业绩里,在2万多毕业校友的创业足迹中,都有侨乡文化的影子,都闪烁着邑大精神的光芒。

注:此论文获广东省教育厅2012年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注释

侨乡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侨乡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广西高校

前言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战略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更多国家的共识,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活力,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然而,国与国相交,需要心与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更是需要如此。广西作为我国五大侨乡之一,有着丰富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和沟通的历史与经验,这些逐渐在其故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侨乡文化。侨乡文化所具有的对现实的意义、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对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广西侨乡文化的现实意义

广西侨乡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正所谓“是多种文化和因素互相融合的聚合体”[1]。这对于新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的广西在精神文明、繁荣广西文化、“一带一路”等建设中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侨乡文化有助于提供广西人民在精神文明需求建设中的特色度广西人民长期生活在祖国的边疆,操着独特的语言,形成神秘的民俗,构成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态,形成独特的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八桂文化,其中就包含着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包容性的广西侨乡文化。这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为广西八桂文化中的边疆文化、方言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之后,增添了具有新形式、新内涵的侨乡文化,这些不仅促进海内外华人以及广西籍同胞在文化上的认同,也增添了广西八桂文化的特色,为广西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提供了新的特色文化,增加了一种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因此,广西各个有着文化传承使命的单位部门要深入、系统、全面地开展调查,对具有侨乡文化特色的建筑物、遗址、事件、人物等进行整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侨乡文化资料以及侨情档案资料。这些资料的建立无疑为广西人民在精神文明需求建设中增添了份量足的文化特色,将令人回味无穷。

(二)广西侨乡文化有助于提升广西人民在繁荣广西文化建设中的自信度广西侨乡文化的产生,源于鸦片战争之后的太平天国起义,广西劳动人民积极参加起义,但最终遭到镇压,因此,外逃南洋,此后,亲帮亲,邻帮邻,一批又一批广西人民远赴海外创业就业,在南洋接触到西方文明,促使广西地方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与南洋当地文化、西方文化进行交流、交融后经过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衣锦还乡的成果,并在广西地方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群)以及大力资助地方办学,“从而实现了创新,产生了具有较强民族性、区域性和特色性的侨乡文化”[2]。这种文化的产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自信的表现,勇于与见到的各种文化进行交流,无论是在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时期接触到的西方基督教教义、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改造之后的“拜上帝教”,还是到了南洋之后的南洋地方文化以及从西方传到南洋的西方文化,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冲击,并将吸收、改良后形成的思想文化观念带回出发地侨乡,且与侨乡原有的文化融合后形成了一种文化自信下的文化成果侨乡文化。因此,这种侨乡文化,无疑提升了广西人民在繁荣广西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信,这为广西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感受到文化带来的自豪感、荣誉感、自尊心、自信心。

(三)广西侨乡文化有助于提高广西人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参与度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广西既要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参与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广西地方的归侨、侨眷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归侨、侨眷。他们与海外亲朋好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侨乡文化最直接的传承载体,重“外”轻“内”会直接影响侨乡文化对海外华人华侨的影响力[2]。因此,只有在关注侨乡文化的前提下,既要保护具有历史性的侨胞的建筑物等实物的侨乡文化,也要关心和扶持归侨、侨眷的生产生活,广西人民才能感受到无论是海外的华人华侨还是在国内的归侨、侨眷,都能一视同仁,平等相待,才能努力奋起,发挥出自己的光与热,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海外华人华侨遥相呼应,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综上所述,广西侨乡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为广西文化建设打下了不可或缺的特色文化基础,对于推进国家战略建设具有独特的软实力作用,对于提升广西人民的精神境界有着积极作用。

二、广西侨乡文化的精神内涵

广西是我国传统侨乡之一,其侨乡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多元性、开放性、独特性、民族性、联动性等,使得广西侨乡文化具有爱国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等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我们不仅努力继承其中的先国后家的爱国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而且努力弘扬不畏艰难的开放精神和求同存异的包容精神。

首先,先国后家的爱国精神。广西人民在八桂大地辛勤劳作,有时受到历朝历代朝廷或政府的压制、民族歧视,甚至有时受到外来野蛮侵略。因此,广西人民历来都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和正义感。比如,19世纪50年代在广西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19世纪80年代中法战争时在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大捷;中法战争时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痛击法军于越南北部;辛亥革命时期许多华人华侨就回广西参加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等;为了北洋军阀而举行的北伐战争,李宗仁、白崇禧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在北伐战争中获得“钢军”称号,威震大江南北;抗日战争时期,包括广西籍在内的海外侨胞纷纷向祖国捐款捐物,支持祖国抗日。1938年8月,陈嘉庚先生发起并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自此开始,“在南侨总会的领导下,广大侨胞筹款募捐的活动搞得热火朝天。当时,各华侨团体采用了常月捐、节约捐、特别义捐等方式开展募捐活动。各分会和团体收到侨胞捐款后,即发收条,以兹证明”[3]235。在此种情况下,很多年过去了,现在仍从一些归侨的手中看到这些收条,比如“容县县底乡马来西亚归侨区均记(已故)收藏了这样的捐款收条17张,其中常月捐收条13张,节约捐收条2张,特别义捐收条2张”[3]235。“北流的马来西亚华侨陈生等一批华侨积极捐资回国,支援抗日(陈生捐马币55元,周德馨捐马币35元。据老归侨刘明海说,当时一元可换中国白银3元,可买谷460斤)”[3]241。这些正是从侧门证明了从侨乡出去的华人华侨受到了侨乡文化中先国后家的爱国精神的影响,而这些华人华侨已是归侨。翻开这些尘封的历史,无不表现出广西侨乡文化中先国后家的爱国精神。

其次,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海外华侨华人由于长时期的海外生活,有较大的机会接触到当时还较先进的西方文化并将西方文化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使其成为自身的文化思想且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传播和影响侨乡。其中,最为突出表现的是在建筑风格上,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广西许多地方侨房大多采用土洋结合的形式。如东兴、钦州等地的侨房大多是建成法国的凯旋门式门楼或窗户以及金字形杉瓦结构的屋顶。还有些侨房楼层较高,钢筋水泥结构,顶层前部还留有凉台”[1]。影响较大的是广西著名侨乡容县近代建筑群,且在2006年被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容县近代建筑群“建筑风格独特,结构合理,美观实用,装修豪华,环境优雅,多在中国特有风格上吸收西方和东南亚的建筑技巧,采用仿欧式一至二层砖木结构建成,门前檐柱之间跨空,檐墙砌旋成一排优美的弧形拱门和雕饰线,曲直线条富于变化,有较强的立体感和艺术效果”[4],突出侨乡文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再次,不畏艰难的开放精神。海外广西籍华侨华人出国原因既有经商留居、反抗国内或地方压迫失败、迁徙、遭掳掠、征战,又有政权更迭、躲避战乱、契约华工等。可以说,移居海外的广西籍华侨既有政治性移民,也有经济性移民,此外,还有“少数民族迁徙、家人团聚出国,分别属种族移民和家庭移民”[5]1。虽然有些时候出国是逼不得已的事情,但是其本身所具有不畏艰难的开放精神得以体现。有些挑担游贩亦有着这样的勇闯世界、不畏艰难、努力奋斗出一片天地来的开放思想,如,1926年,陆川县“有少数人当挑担游贩,从镇边县(今那坡县)出境到越南谅山定居经商”[5]14。除移居越南之外,还有移居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老挝、缅甸、柬埔寨、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巴西、英国、法国、瑞士等亚美欧洲国家。受到先人移居海外创业就业的影响,如今从侨乡出去的广西籍华侨华人的足迹和居住遍布的国家不仅有中国周边国家,也有中远距离的亚欧国家,还有横跨重洋的美洲及大洋洲国家。

最后,求同存异的包容精神。华人华侨在海外定居,往往具备有求同存异的包容精神。华人华侨要想在异国他乡立足,就需要“尊重彼此差异以达共存共荣,尊重各地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和维护各民族的独特性,进行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6]。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民众生活之中,吸取当地民众的优秀文化,加以吸收和消化。正是在包容精神下,海外华人华侨积极参加越南的抗法抗美斗争,参加马来西亚的抗日反英斗争等居住国的民族解放斗争。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中的“广西籍社团注意搞好与政府官员、马来人以及其他民族的关系,为共同建设好国家而作出不懈的努力”[7]。这种包容精神不仅有着随遇而安的心态,更促使了华人华侨实现了由“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转变,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居住国的地方、社会、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海外的华人华侨亦通过各种途径,将这些优秀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传入侨乡,使得近代以来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在八桂大地上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留下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时代印记。广西侨乡文化的精神内涵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还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精神,还有待我们继续挖掘、继续弘扬,继续丰富侨乡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加以利用,促进各方面的建设得到文化力量的支撑。

三、侨乡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广西侨乡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要在前进中的广西方方面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路径和方式有多种多样。对于广西高等教育,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侨乡文化有着在素材、遗址、载体上独具特色的作用。

第一,侨乡文化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教学素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包含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哪一种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主要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丰富多彩的侨乡文化的具体史实和事实。比如,玉林市容县六王乡谭泥村的陈大宁,19世纪20年代初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东渡日本,学成归国后,致力于农业建设事业,并于“1936年起,出任广西省政府农业管理处处长”[8]23,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农业建设方面取得卓著业绩。像这些生动的例子就可以运用在课堂上。

第二,侨乡文化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侨乡文化不是一蹴而就、一两代人努力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数代海外华人华侨和侨乡民众经过长期努力才可能形成一种内涵丰富、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文化。比如,1871年出生的容县人徐玉黉,曾于1905年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到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组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21年曾随孙中山到桂林督师北伐,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他脱离官场,告老还乡,居住在其老家的泥屋里。“在抗战年代,年逾古稀的徐玉黉,还热心为乡人谋福利,筹钱筹粮,领导农民开好一条数里长的古张水渠,发展农业生产。还积极宣传破除迷信,发动群众拆掉神庙,建好长河中心小学校,发展地方教育事业”[8]8。侨乡文化的形成过程往往与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不断融合和体现在侨乡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种弥漫于侨乡的具有强烈正能量的文化气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这股正能量,通过丰富多彩的史实教育大学生,促进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第三,侨乡文化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传承载体。侨乡文化有着许许多多为侨乡人民所津津乐道的案例。地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努力挖掘侨乡文化资源中具有地域性和丰富精神内涵的案例,并引导学生深入侨乡,亲自体验侨乡文化,将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利于大学生弘扬侨乡文化,又有利于他们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结语具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广西侨乡文化,在现实社会中流传和继续流传于民间,或是侨乡文化中的历史人物,或是侨乡文化中的物质载体,或是树立了一代又一代的侨乡文化的典型代表和榜样,都对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团日活动中的参观考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的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中,既能提升大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又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既达到了毕业的能力要求,也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一省.广西侨乡文化与华侨华人文化互动研究[J].八桂侨刊,2007(2):8-12.

[2]吕剑枫.打造容县侨乡文化品牌探析[J].传承,2013(3):18-19.

[3]赵和曼.广西籍华侨华人资料选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4]广西容县政协.中国侨乡?容县[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57.

[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侨务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6]林昆勇.努力培育和提振广西侨乡文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1-34.

侨乡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文明;精神文明;华侨文化;侨乡建设

文明,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多个文明。改革开放至今,文明的建设在我国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密相联的,而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把文明放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上,我们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全面贯彻精神文明,这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文明内涵的解析

人类思维用概念来反映客观现实,并把概念作为基本单元来构成逻辑的理论体系,通过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关于文明的理论同样如此。所谓文明,指的是市民文明状态的进步,是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脱离野蛮状态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性的集合,是社会发展到较高层次表现出来的状态,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状况与价值追求,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明是人类的创造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强调了观天象并以其作为指导来建立制度,以促成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形成。西方的“文明”来源于拉丁文civilis,意指城邦,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在城市和社会集团中所获得的能力。后来引申为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以及达到这一高级状态的过程,其涉猎复杂广泛,包括知识、道德、法律、信仰、风俗、艺术以及技术的发展等。

对文明内涵的解读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正确理解文明的内涵,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把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看作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无限发展过程的状态和趋势。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曾说过:“文明时代是学会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①马恩认为,文明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的,劳动是文明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人类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文明并推动文明的不断进步。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城市的出现促成了分工的产生,而分工推动了商品生产。文明时代随之产生。文明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段的文明。在当时的状况下,资本主义文明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的文明。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也看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弊害,他们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文明中掩藏着野蛮,预测了文明的发展方向,即无产阶级开创的共产主义文明将开始文明的新阶段。

我党的文明观是与时俱进的。党中央的历届领导人都对文明进行了阐述,并根据我国社会的发展不断在实践中拓展文明的内涵。把文明作为进步的一种状态来理解,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中国的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文明先进的中国”。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把“文明”写到了国家发展目标中。文明包含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不仅要发展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一直强调文明建设,文明在国家发展中占有愈发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对文明的理解需越来越全面。“文明”一词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概念,这就为把文明上升到社会主义价值观奠定了大众认同的心理基础。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文明的内涵也不断丰富,目前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价值观念体系。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我国普遍认可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与认同的价值。我们要把文明作为实现中国梦和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评价标准。因此,文明已经成为一种价值观,并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作为核心价值观的文明是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它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一脉相承并赋予了时代精神的文明,是继承和发展了中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的文明,是与富强、民主、和谐相统一的价值追求。

十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文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充分体现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华文明有其自身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是我们中国人所独有的精神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因此我们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要在实践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振奋人们的精神,增强文化发展的动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要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要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相结合,要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一些优秀文明成果,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尽管文明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但它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努力。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继续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坚守文明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华侨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历史,文明的多样性体现了全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道德与智慧的进步状态。要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华侨文化是形成于异国他乡的一种独特形态的文化结构,主要体现了爱国爱乡、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特质。它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变异和分支,其根源仍是中华文化。因此,保护华侨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经过长期的历史变迁,华侨文化始终与中华文化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保持一致。众多华侨百折不挠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华侨文化包含着多种文化,如:民族情义文化、宗乡会馆文化、华文汉语文化、华侨民俗文化等。这些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中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民族情义文化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民族情义文化最好的诠释。发展先进文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人的集体人格即国民性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这种国民性凝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气度。不论是新移民还是老移民,不论走到哪里,他们都时刻关切着祖国的兴衰荣辱,饱含着深刻的民族情义。他们认同孔子所说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民族遭遇危难,华侨总是与祖国同胞紧密团结、共同应对。他们始终保持着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把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本民族文化和其它民族文化的同化进程,有利于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能够加强华侨与祖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宗乡会馆文化

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内容之一,是指一切言行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原则。很多华侨到国外生活始终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他们尽可能选择聚众而居,以便团结互助,疾病相扶。他们虽身在异国他乡,但心中却仍然保持着一颗中国心。他们以“团结互助,敦宗睦族,共谋福利,服务桑梓”为宗旨组成了血缘关系的宗亲会和地缘关系的同乡会。

中国众多地区的同乡会也在一些大城市中成立,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精神。不仅如此,宗乡会馆也创办学校,弘扬中华文化,带动华人社会。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积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断认识新时代的需求,并根据这种需要不断开展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社会实践,加强创新与发展。尊重华侨的宗乡会馆文化,有助于坚持集体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华文汉语文化

华文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海外华人为了坚持中华民族固有的特性,继续传承中华文化,始终锲而不舍地开展形式各样的华文教育。在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位经济大国,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们要更加注重汉语的学习。我们不仅鼓励华侨学习和研究汉语文化,还吸引众多外国人了解和学习华文汉语。为了提高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和国际影响力,使汉语走向全世界,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国外兴办以传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的非盈利性机构“孔子学院”。据统计,到2014年,中国已经在1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学堂,注册学员累积达到345万人。由于孔子学院的推动,61个国家和欧盟已将汉语教学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而且全球汉语学习者已达到1亿人,比十年前增长了3.3倍。这种趋势有助于继续推广华文教育,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立。

(四)华侨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国外的华侨老一辈喜欢群居,儒家“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集体思想对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华侨居住地的选择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许多欧美华侨倾向于居住唐人街。其中一些老华人住唐人街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不懂英语,居住在唐人街能够更好地团结互助,使生活更加方便。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众多海外同胞都像国内人民一样发自内心的依照习俗举办活动,尤其是清明节,许多华侨不远万里回到家乡扫墓祭祖,表达对死者的孝道与思念,体现了对祖国和家乡的强烈归属感。我国的传统节日历时千百年,并始终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呈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精神世界,是维护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纽带。

另外,粤剧、潮剧、闽剧、京剧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同时也是华侨喜欢看的文艺节目。更为重要的是华侨还保持着与国人相同的信仰。在东南亚地区如日本、菲律宾、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关公的信仰相当盛行,信仰他的忠义;妈祖信仰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之一,海外华侨祭祀妈祖,根本目的在于不忘祖先不忘根本,在福建建立了妈祖庙,甚至于泉州的一些西餐厅也供奉着妈祖;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经济贸易发展,也为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马来西亚华人为纪念郑和于1673年建造了郑和庙。

民俗文化对增强民族认同、加强民族精神以及塑造民族品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尊重与保护这些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华侨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中华文明,有利于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建设。

三、华侨文化是推动侨乡文明建设的软实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之源,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精神动力和道德源流。华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侨乡建设之“魂”,是推动侨乡文明建设的动力,是促进侨乡建设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如何借助华侨文化来推动侨乡文明建设呢?

(一)以华侨文化融合当地文化

在全球化时代里,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呈现出多元和谐发展的态势,我们要增强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接触和交流。指出,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解和融合当地文化,能够让住在国尊重华侨固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又能在吸收其它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使本民族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华侨用儒家的“和为贵、忍为上”思想主张与当地居民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并且这种思想使中华文化融合当地社会成为了可能。我们在尊重自己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客观平等地对待不同的文化,兼容并蓄,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传播到海外并在其环境中持续发展,因此华侨文化又带有其它的某些特色。马来西亚华人把中华文化与马来西亚文化相融合把它叫做马华文化,与新加坡文化互相融合称为新华文化。这些文化经过时间的累积在某些方面移风易俗,在与各族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创造出某些特色,形成了一种大家欣赏的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形态。许多华侨把国外文化思想传回自己的家乡,同时侨乡人民也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善于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并与侨乡实际相结合创造了兼收并蓄、富有特色的侨乡文化。这种开放互融的文化能够更加凝聚侨心,能够让其它各族人民更加了解中国,是推动侨乡建设的精气神。

(二)以华侨文化增进侨乡人民的感情

我们应当借助华侨文化的资源优势来增进侨乡人民之间的感情,使海外侨胞在侨乡建设中化为一股力量,同政府与侨乡人民一道构成“三合力”。为此,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华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营造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其次要通过华文教育、华文报刊、汉语电影电视等多种传播媒介宣扬中华文化,不断加强华侨文化的公共设施建设,使本民族文化深入侨心。同时,我们也可以制作和拍摄一些带有华侨文化和华侨名人的电视连续剧或记录片和宣传片;编撰华侨史志,在侨乡建立华侨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这些都能展现出华侨对祖国的历史贡献,同时能够弘扬侨乡文化、凝聚侨心。从而广大海外侨胞愿意情系祖国,兴学育人,捐资慈善,为家乡奔波各地而招商引资,生产发展物质文明的硬件基础设施。任何文明形式的存在只有在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基底上方有可能,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动力。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为侨乡建设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这些政策与措施使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主义等具体内容渗透到文化成品中,有助于中华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并走向世界。

(三)以华侨文化发展侨乡的村风文明建设

华侨文化崇尚集体主义,是中华文化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华侨华人的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在侨乡建设中我们要树立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海外侨胞愿意团结一心、竭尽所能支持侨乡建设。华侨成立的同乡会和宗亲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团结互助、服务家乡,回报祖国为目的。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而核心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基础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讲仁爱、守诚信、艰苦奋斗等的传统道德理念一脉相承。华侨文化重视发扬中华文化的品德修养。诚信是每个人的处世立身之本,所谓“诚者有信”,华侨在国外则更重视开展诚信品德教育,否则将无法立足。加强诚信教育是侨乡村风文明建设一个及其重要的举措。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华侨文化的艰苦奋斗代代相传,众多华侨不怕艰难困苦,发奋图强,艰苦创业,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爱国华侨陈嘉庚,资助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倾资兴办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以及联络各地代表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为祖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在侨乡建设中,侨胞和侨乡人民应该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为侨乡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但在侨乡建设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华侨文化中的宗祠、祖墓、族谱等,这些是海外侨胞同祖籍相联系的纽带。保护华侨祖坟和宗祠以及修族谱有助于凝聚侨心,有助于调动华侨建设祖国和家乡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侨乡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理论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发展,但是诸如如何正确认知和建立公共空间,增强实证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中华文明的时代性等问题仍需要我们继续探究。文明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明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核心价值观,但它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努力。作为青年的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文化创造者,增强科学和创新意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倡导并践行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文明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推动侨乡和现代文明建设,有助于推动文化强国的建立,有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国梦的实现。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2.

②.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5-05(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8-1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8.

[3]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6].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田心铭.文明、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

[8]徐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文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5).

[9].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5-05(2).

[10]Skeldon,Ron.The Overseas Chinese of South East Asia:History,Culture and Business[J].Journal of Ethnic&Migration Studies,Aug2010,p1193-1194.

侨乡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侨乡文化;价值链分析;旅游品牌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156-03

1相关概念

1.1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来的,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价值链分析方法视企业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序列集合,每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产品产生增值行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1]。企业有许多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又无法识别这些竞争优势,这就必须把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虑这些单个的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1.2文化旅游

从产业概念来讲,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与延伸,是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2]。对于游客来讲,文化旅游也可泛指通过异国异地游览了解其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大大提高,寻求旅游中的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2江门侨乡文化旅游现状分析

江门作为我国著名的华侨故里,在发展侨乡文化旅游品牌方面具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

2.1江门文化旅游优势

2.1.1旅游资源优势

江门的文化旅游优势,彰显于侨文化之上。作为大批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故乡,江门拥有长期而稳定的“寻根游”客源。这里还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比如,海外移民的历史及其印记,还有旧时华侨修建的中西融合的建筑,可以作为最独特的江门地标。还有就是江门五邑的婚嫁、节庆习俗和美食文化,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江门目前有圭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金山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平碉楼等。其中开平碉楼是广东省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3]。

2.1.2交通条件优势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江门地区便利的交通也给当地发展旅游带来了明显的优势。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及便捷的城际轻轨给周边珠三角的短途游客带来了极大的时间弹性和出游便利。自从武广高铁运行以来,内地游客的人数也在稳定增加。

2.1.3经济环境优势

江门地处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在目标游客消费水平方面,周边旅游者的消费支出水平很高,这就为江门发展中高档旅游市场细分提供了经济基础,可以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可以发展侨乡人文旅游,假日旅游农家游,海边度假休闲游,影视文化游,素质探险拓展游等[4]。

近年来,五邑地区连年共同举办“中国侨乡旅游节”,大大提高了江门地区景点的知名度,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动力。

2.2发展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江门发展特色旅游方面也有其制约因素。首先,侨乡知名度尚且不够理想。其次,江门的旅游资源优势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广府区域不够明显,尤其是在饮食方面还远远不及广州佛山等地。而且,就当前来看,旅游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偏低,缺乏专门人才,这是制约中高档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除了上述现实问题以外,江门地区发展旅游没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计划和清晰的思路,一直是被动式发展状态,这是最主要的主观性问题。也是本文着力解决的品牌化发展思路问题。

3文化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分析模型

价值链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分析工具。这一工具的基本原理是认为实体(本文指旅游地区域)价值的创造产生于其自身所涵盖的一系列要素(或活动)。实体价值是这些要素创造价值的总和。

3.1微笑曲线理论

价值链模型在文化旅游产业的经营过程中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价值链模型衍生而来“微笑曲线理论”(见图1),强调附加价值的高度追逐,重视知识财产、品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这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构建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图1文化旅游价值链微笑曲线模型

从图1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旅游产业的增值性、附加价值主要是来源于旅游策划和旅游市场营销这两个关键环节。在本文中,微笑曲线的应用即表现为强调战略策划的重要性:旅游地为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价值量,根据各要素在旅游业运营中的作用及对旅游品牌构建的作用将各要素进行重组安排,从而形成旅游地品牌构建的战略方案。

3.2波特的价值链模型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整个企业的价值链,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一部分为基本活动(或要素),一部分为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创造价值,辅助活动保证基本活动的运行。所谓辅助是强调它在价值形成中的间接性,而不是说它不重要。

图2旅游地品牌价值链系统

由图2可以明显看出,旅游地内部要素可分为基本价值要素和辅助价值要素两个基本构成部分。单个要素的有机组合构成旅游品牌的价值“链”系统。因此,旅游地品牌的构建要用系统的整体思维去构建。这一系统理论为侨乡文化旅游品牌构建提供具体的解决思路,直接指导战略的构建。

4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侨乡旅游品牌构建

侨乡旅游品牌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内部包含着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要素,但各种要素关系之间存在主次之别[5]。根据价值链理论,应确定对旅游业影响较大的贡献要素,从关键要素出发进行分析和规划。因此,作者根据游览者的一般感受规律,将旅游地品牌构建中的几大基础要素进行分析并为品牌构建提供策略建议。

4.1旅游资源及品牌构建

旅游资源即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是一个地区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前提,具体内容是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各种自然和社会事物。因此,具备特色和优势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地品牌构建的基本依据,也是价值链中各项经营活动开展的基础。

在侨乡旅游资源上,江门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祖籍江门五邑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达到400万人(其中海外华侨华人有250万人,港澳台同胞有153万人),约占全国海外同胞的十分之一,遍布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

在自然景观资源上,江门市沿海有大小岛屿96个,海岸线总长328.7千米,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拥有少霜无雪,温和多雨,阳光充足,碧海银沙的海洋风光,还有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七星坑原始森林、大雁山风景名胜、小鸟天堂游览胜地等自然风景,这些都足以给闻名海外的侨乡文化增添别样的吸引力[2,6]。

鉴于此,江门地区的旅游吸引物是丰富多样的,同时也导致了种类杂乱,发展分散化。因此,江门旅游的品牌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将江门市所有的自然人文景点进行统一的规划,合理化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侨乡文化游为主题,串联各种自然人文景点,将自然风景融入饮食、风俗文化等,使之成为江门侨乡旅游品牌构建的坚实基础。

4.2旅游设施的品牌化处理

旅游设施是除旅游产品外的另一大游客体验影响要素。它包括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必需服务的交通工具、咨询系统、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的配套设施。旅游设施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为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设施的实用性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外观都是旅游地品牌程度的表现,相当程度上能反应该地旅游产业的水平和当地经济科技发展水平。

故而,江门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必须重视旅游设施的更新保养和建设,保证其技术前沿性、实用性,更要具有侨乡文化特色。建议当地政府招标统一建设采购各项设施,以保证设施建设的效率与品牌化程度。

4.3旅游相关产品及其品牌建设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服务或实物等。品牌是消费者全面感知形成的综合概念,旅游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品牌感受是最直观影响最长期的一种。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通过频繁接触各种服务与实物,产生对该地风土人情的基础印象,如产品质量的高低、产品包装的特色以及同类产品与游客居住地的产品有何区别等。因此,在文化旅游的品牌构建过程中,注意旅游产品的特色研发、质量管理和可视化统一化设计包装,不管是服务性还是实物产品,都会大大提高消费者对当地旅游的品牌感[7]。

举例来说,江门市旅游局2008年评选出来“五邑八宝”,集中了侨乡最有特色、最负盛名的土特产。包括新会陈皮、外海面、古劳豆豉、开平火蒜、台山虾酱、开平腐乳、鹤山桔普茶、荷塘头菜八个品种。值得一提的是,五邑八宝的包装十分注意侨乡文化特色,包装上都印有侨乡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介绍。据江门市某侨乡特产展销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该店销路最火的产品就是“五邑八宝”,虽然相对单件的土特产来说,价格偏高,但是,由于其品种丰富多样且侨乡特色明显,在市场上深受广大市民和外地客人的欢迎。

上面的例子只是实物产品的一个成功的实例,要发展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是非常好的开路者。富有侨乡特色的旅游产品一旦打开市场获得广泛好评,江门侨乡的知名度自然随之上升。

4.4旅游从业人员品牌意识

我们知道,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旅游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服务劳动。不论是何种旅行方式,游客都是在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互动交流中形成对旅游地风气的基本印象。因此,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等对形成该地舆论评价起着核心性影响。由于江门市以侨乡著称,其服务人员应统一进行相关的历史文化基础培训和基本服务素质的培训,加强统一管理并注意辅以统一识别体系。良好的旅游服务不仅能拉近游客与旅游地之间的情感距离,而且能加深游客尤其是返乡华侨的情感印象,从而大大提升侨乡文化的品牌建设程度。

5文化旅游品牌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5.1重视侨乡特色的主体地位发挥

侨乡文化是江门五邑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特色。旅游品牌的构建也是以侨乡文化为基调。故而,在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中,一定要坚持以侨乡文化为核心,一切产品、设施、人员培训与管理,都应该紧紧围绕侨乡文化特色,创造江门侨乡文化氛围。旅游项目的开展也应围绕侨乡主题,开展“寻根游”,“海外回乡游”等优势凸显、创意新颖的旅游项目和活动。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中国侨乡旅游文化节,确保以侨乡文化为主题的江门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5.2重视旅游地政策与法规支持

旅游景点所在的当地政府应运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对旅游地旅游经济组织及其活动进行引导、调控和监督。由于旅游过程也是人口短暂迁移的过程,旅游行业经营流动性大,人员涉及面广,这给社会治安造成了极大隐患。

特别是江门地区,作为侨乡,游客相当一部分都来自港澳台和国外等地,更是涉及港澳台和国际事务。旅游企业、旅游者以及旅游当地居民甚至游客衣食住行各个环节等社会方方面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因此,为协调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充分保障社会安定和维护各方的利益,必须重视制定、完善和实施相关法律和政策,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从而提高旅游地的顾客信任度和知名度。

5.3重视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

政府在当地旅游产业的品牌化构建中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政府及其政策在旅游大环境营造、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宣传推广、旅游者利益维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旅游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旅游政策法规并保证其实施,主要包括提供旅游发展政策和战略,以及与主要相关利益部门之间的协调,关注地区旅游业的状况及其发展进程,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提供财政资助等优惠条件。

政府还应积极为推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寻找市场商机,为本地旅游做官方宣传,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供给。作为文化旅游地,政府还应特别重视当地的侨乡文化环境和文化宣传建设,这是保证江门地区持续的文化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

6结论

综上,江门地区的侨乡文化旅游品牌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价值链理论我们知道,各个贡献要素都对提高附加价值起到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江门市的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中,不仅当地政府、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都应积极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更要重视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和设施的品牌化建设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刘小燕.民俗旅游价值链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3]伍锋.试论江门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J].商场现代化,2012(14):67-68.

[4]邵景奎.旅游产业价值链优化及其运行机制[D].河南科技大学,2012.

[5]罗光华.旅游产业价值链研究综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5-59.

侨乡文化论文篇6

在得天独厚的南粤大地上,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岭南文化中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思想文化,都打上了浓重的华侨文化的烙印。对于它产生的故土一方,华侨文化具有明显中外文化结合品格,无论在思想、商业、饮食、建筑、语言文字、民俗、艺术、教育、工业文化等方面,都对传统岭南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思想文化的影响

由于华侨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因此成为最直接接触西方,学习西方的中国人群体。与广东本土相比,华侨更“得风气之先”。当中国面对西方挑战而作出近代化回应时,受西方工业文明浸淫的华侨首先成为这种“回应”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启蒙和传播。辛亥革命之所以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和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离不开侨胞们的经济支持和人力支撑。华侨之所以被孙中山先生誉为“革命之母”,一是华侨是孙中山“走向共和”之路的支柱。他们不仅在海外成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还积极回国发动和参加历次武装起义。1911年“三•二九”广州起义中,86位牺牲的烈士中有31位是华侨。[1]二是华侨创办进步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发动侨胞支持革命。华文报刊自19世纪后期开始就在东南亚、北美等地大量涌现。它报道了中国发生的事件,宣传中国文化,增强了华侨“中国人”的意识,广泛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对动员华侨支持和参与辛亥革命起了重要作用。三是华侨募集革命经费支持孙中山。从1895年兴中会成立到南京临时革命政府建立,华侨捐款额估计达七八百万港元,同时还认购兴中会和同盟会发行的各种债券等。因此,当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选举法时,批准华侨拥有参政权,并规定在国会中拥有6个席位,华侨的地位在法律上得到了承认。[2]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华侨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侨乡政治形态。执政为民,廉政建设,市民参政议政热情这些现代政治的基本要素在侨乡政治生活中都得到体现。中国各级政协有不少华侨代表,他们提出许多有益议案,为祖国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商业文化的影响

商业文化是岭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中国现代商业革命正是由华侨资本启动的。民国时期,华侨积极响应孙中山“实业救国”的号召,回国投资商业。20世纪初,澳大利亚华侨开办了先施、永安、大新和新新等四大百货公司,掀起了中国现代百货业革命的浪潮。它们通过明码标价、收款给发票等手段树立对顾客的诚信等全新商业模式,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对传统商业的经营方式形成强烈冲击。

三、土地利用和饮食文化的影响

广东华侨对土地利用或作物栽培具有重大经济文化意义。从宋代开始,华侨从海外传入占城稻、番薯、番茄、荷兰豆、金山橙等西方蔬果种植。很多蔬果都带一个“西”字、“洋”字或“番”字,表明是“舶来品”。这些蔬果的传入不仅丰富了岭南人的饮食文化生活,还使过去不能利用的大片土地得到开发。此外,华侨文化带来了饮食烹饪方面的创新。例如,粤菜中引进西餐的焗法、吉列炸法,改造为自己的烹调方法。

四、建筑文化的影响

在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华侨只能将传宗接代的愿望寄托在家乡。为防贼患,父老乡亲和华侨们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碉楼。这些楼主人侨居世界各地,故其建筑风格丰富多彩,包括传统屋顶式、仿意大利穹隆顶式、仿欧洲中世纪教堂式等等,这些碉楼从用材到结构形式乃至内部的陈设,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和整合。华侨还大胆地将西方文化的创新成果移植到骑楼建筑上。岭南一带的骑楼,是当地居民漂洋“过番”,赚钱后回家乡建成的,融合了欧亚建筑、特别是南洋建筑风格,是华侨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缩影。在城镇规划布局上,侨乡吸纳西方文化,不但建成骑楼和高层建筑的商业、服务中心,而且城市道路网络呈扇形扩散和布局,一反中国传统棋盘式道路格局。这种功能分区思想,都是华侨将西方规划思想在故土移植。

五、语言文字的影响

华侨在国外长期生活,日常用惯了英语来言谈,回到家乡后有意无意地运用。华侨首先向广东沿海、继向内地传播,使广东语言融入大量外语成份,这就使岭南语言文化更加多元化。华侨身在国外,须保持与家乡联系,乡刊、族刊(现为侨刊)的民间刊物就流行于岭南侨乡各地。广东最早的侨刊创于清宣统元年(1909),为台山《新宁杂志》。此后侨乡办刊物接踵而起,近年不少侨刊,如《广州华声》、《中国侨都》等就风行海内外。

六、民俗文化的影响

在孙中山倡导的改革中,华侨反应热烈,同时也在服饰、民俗风情、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民国初年,侨乡人受华侨影响,都由古老的唐装改穿西裤唐衫、西装加领带。女界不分老幼都穿上对胸衫、恤衫等,讲究时髦风尚。潮汕华侨,在频繁出国回国过程中,形成一些特有风俗,出国送礼曰“送顺风”,还演“顺风戏”,祝愿一路平安。而华侨回乡会得到亲朋一些礼物,称“落马”,同时也回赠当地人礼物。潮汕地区各类风俗活动很多,吸引不少华侨从海外赶来参加,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七、文化艺术方面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20-40年代,广东音乐家就尝试操纵多种西洋乐器与中式民族乐器合奏,从中挑选出小提琴、萨克斯管、吉他、木琴等西洋乐器,使广东音乐音色变化更丰富。广东音乐深受人们喜爱,故历来就有“凡有华侨处,即有广东音乐知音”的说法。广东岭南各地都定期举办戏剧、曲艺、歌舞、书画等方面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侨乡人民与海外华侨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八、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

广大华侨由于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影响,认识到兴教育才能救中国,并很快转化为自觉的行动。19世纪末开始,华侨在侨乡捐资办校,广泛传播新式教育,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发达的教育体系。华侨在广州先后创办了真光中学、格致书院等。新中国成立前江门五邑地区的学校几乎都有华侨捐资[3]新式学校大量涌现,使广东成为近代中国教育发达的地区之一。正是广大粤籍华侨热爱祖国、热心公益的精神,保持了岭南文化开枝散叶,造福中华的优势。#p#分页标题#e#

侨乡文化论文篇7

广东、福建是我国最大的两个侨乡省份。数据显示,广东现有侨刊乡讯140多家,每年发行161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达到400多万份。发行地区最多的侨刊发行至90个国家和地区,很多侨刊发行至60-70个国家和地区。福建共有129家侨刊乡讯。福建的侨刊乡讯始终以其独有的乡土气、草根味,以其海外乡亲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内容,以及独特的区域文化特点和鲜明的主题报道形态,在福建的对外宣传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福建对外传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然而,与所有传统媒体一样,当下的侨刊乡讯作为对外传播领域的一个独特群体,也不可避免受到市场的严重挑战――大部分侨刊乡讯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侨刊乡讯自身还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比如体量较小、人才匮乏、定位不明、受众面窄等。

一、S情乡情、集体家书:侨刊乡讯生存之根本

侨刊乡讯是可以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的纸质出版物。传统意义上,侨刊乡讯以传递侨乡一草一木、侨界一人一事为主要内容,更多展现的是信息资讯、人间故事。由于其出版周期的限制,海外邮寄的延沓,严格说来,侨刊乡讯不是新闻纸。但是,由于现在我们对新闻的概念有着比较宽泛的界定,加之侨刊乡讯的定位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因此,它的新闻属性在不断强化。

据考证,最早的侨刊乡讯可追溯到1909年在广东创办的《新宁杂志》。福建已知最早的侨刊乡讯是1956年创刊的《永定乡讯》,其最初每月发行一期,每期500份,后增加到1000份。②

福建的侨刊乡讯发端于泉州、漳州、福州和龙岩等传统侨乡,其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乡讯”“乡音”为主;二是有浓厚的乡土味道,在民俗文化、中华文化、商业文化诸方面着墨较多;三是从传统面向海外闽籍乡亲到涉台宣传、对台传播的延展,主打“海峡”“两岸”品牌;四是涉及到多种行业、多个系统,呈现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侨刊乡讯说家乡事,谈家里事,报道一村、一乡、一县(市)、一地的风土民俗、人文地理、历史掌故、邻里生活,大至家乡新貌、经济建设、投资信息,小至婚丧嫁娶、升学就业、祝寿建屋、出国定居,还有族群精英、家乡美食、姓氏寻根等。有的新闻很小,甚至只是小花絮,却为海外乡亲所挚爱”。有专家认为,侨刊乡讯作为“集体家书”应该具有“三味”:侨味――反映侨界心声,维护侨界利益;乡味――有别人不能替代的地方特色;家味――既然是“家书”,就不能板着面孔说教。③

创办于1956年的厦门《鹭风报》在版面和内容上突出“侨”味,较具代表性。目前每期8-16版,半数以上为涉侨版面,如头版要闻、侨务动态、环球侨讯、侨居海外、华文教育、留学等,其他版面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或是侨胞关注的焦点,如墨香、华人文苑、财经、民俗等。④

二、侨刊乡讯对外传播主题:聚焦“海上丝绸之路”

毋庸讳言,侨刊乡讯在对外宣传中不能局限于说侨情、道侨事,针对海外乡亲对祖籍国、对家乡故土资讯信息的多重需求,我们在传播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给予满足。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资讯信息内容外,侨刊乡讯较有特色的内容是对同一主题不约而同的宣传报道。在福建,近两三年对海上丝绸之路、自贸区的宣传报道表现尤为突出。这种外向度极高的主题自然受到侨刊乡讯的高度关注。以泉州为例,该市几乎所有的侨刊乡讯都对“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主题内容青睐有加,许多报刊开设专题栏目,有的甚至以封面导读的形式突出这一主题。“海丝”已然成为泉州的社会热门话题,⑤抓住了社会热点,也就基本满足了广大读者的关切。“海丝”不仅是对内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对外报道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闽籍乡亲较多的东南亚地区。这样,侨刊乡讯对“海丝”的宣传报道,也就满足了海外读者的关切。

2015年出版的《侨刊乡讯审读简报》归纳了侨刊乡讯对“海丝”报道的两种视角:一是通过领导活动和会议内容来体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二是从地方特色入手来寻找乡土气息、历史气息,这是一种由下而上的视角。“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实际上给我们打开了侨刊乡讯对外传播的切入口。但是,笔者以为,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角度选择,那就是“平行报道”。平行报道是对外传播的基本原则,它是从一种横断面直入事件、事物的本质内核,用平行的视角、平和的语言、平等的位置向海外读者讲述生动的故事。

2015年4月,福建自贸区设立,其区位涵盖福州、厦门、平潭三地,从去年出版的福建侨刊乡讯可以看出,有关福建自贸区的报道,除了福州、厦门的侨刊乡讯关注度较高外,省直单位主办的综合类侨刊乡讯最为集中。如《闽商》杂志的封面专题《自贸区来了》,内文以六篇文章来展示福建自贸区;《海峡西岸》杂志2015年第4期封面故事《自贸区破茧方成蝶》以11个版面的文章内容,对福建自贸区进行全景式立体化的深入解读。

侨刊乡讯的主题宣传报道是有选择性的,它基本遵循了新闻价值的“三原则”:重大性、接近性、独特性。福建侨刊乡讯近两年对“海丝”与“自贸区”的传播,符合“三原则”。

三、内宣倾向严重:侨刊乡讯发展之异化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近年来,部分侨刊乡讯的外宣特色不明显,存在内宣趋向;更有甚者,本身就是以内宣定位;还有一些乡讯成了地方党报、机关报,这自然就无法担负外宣任务。

福建一些侨刊乡讯内宣化倾向十分明显。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新闻办原主任朱清2009年2月曾撰文指出:“一部分侨刊乡讯办成地方党报,甚至办成都市类或消费类报刊,有的只对内发行,有的靠搞专版、拉赞助维持生计,与外宣要旨相悖。”⑥2015年3月,福建省出版物监测与研究中心审读员对福州地区五家侨刊乡讯进行集中审读,发现各报均存在党报化的倾向,其中一份报纸某一期有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是报道党务和;“对侨刊乡讯的办刊宗旨把握不够好”。归纳起来,当前部分内宣化倾向严重的侨刊乡讯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虽然外宣定位清晰,但迫于生存发展压力,大量刊载地方专版、软文,变得越来越“内向”;二是目标严重偏离外宣方向,靠政府财政拨款,成为地方党报党刊;三是为境内特定人群服务的商业或文化报刊,事实上已模糊侨刊乡讯的边界。其中以第三类情况比较突出。比如,有一本近年面世的期刊,其在封底介绍中称,“发行面覆盖海峡两岸行业管理部门、业界组织、出版人、发行商、版权公司、图书馆、文化产业、作者、媒体工作者、企业高管、策划人、设计师、学者、大学生等中高端人群”,这与为海外华人华侨服务的宗旨相去甚远。

而在主题宣传中,又特别容易使侨刊乡讯落入说教式的窠臼或趋于“自说自话”的内宣化倾向。因此,应秉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在主题宣传别注意表达与叙述方式的转化――官话民说,长话短说,硬话软说。侨刊乡讯必须拿捏好“集体家书”与“外宣窗口”之间的关系。

四、“集体家书”如何有效送达海外乡亲手中

侨刊乡讯的报刊发行量都十分有限,算是小众媒体。但如果将侨刊乡讯视为一个整体,其发行量和作用也不可小觑。据统计,目前福建120多家侨刊乡讯年发行量可达1000万份,如果加上一些海外专版,数量更为可观。所以,侨刊乡讯抓发行,准确地说是抓有效发行,就显得十分重要。

早期的侨刊乡讯发行对象就是海外乡亲,通过邮寄、夹带的方式发行到海外,送达同乡会、宗亲会以及一些侨领手中。现在,还有一部分(主要是各县市办的乡讯侨报)通过邮寄的方式向海外投送,但是效果不彰。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时效慢,侨刊乡讯寄到海外读者手中基本都成了明日黄花,新闻成了旧闻。二是投送不到位,许多寄到同乡会、宗亲会的侨刊乡讯很难进行二次投递,即使上了报刊架,也很少有人阅读。从国内点对点邮寄给少数侨领的侨刊乡讯数量很少。三是海外侨刊乡讯的读者在减少。老侨渐渐老去,新侨通过当地华文报纸、互联网、新媒体(微信、APP)来了解掌握中国、家乡讯息。四是不少侨刊乡讯的内容很难引起海外乡亲的兴趣。这与上面所提到的如内宣化倾向、碎片化呈现有极大关系。

那么,如何做到侨刊乡讯的有效传播呢?当然首先应该从报道内容、表达方式、思路创新上下工夫。在渠道建设方面,须注意到海外受众的分众化趋势,也就是读者的细分。就发行渠道而言,事实上侨刊乡讯早已面R海外发行和本地发行两种局面。在海外发行方面,还是应该加强有效寄送;在本地发行方面,可以借助一些平台,如涉外酒店、机场、动车站、码头、大型展会、对外活动等,把侨刊乡讯直接投送给来福建探亲、访问、旅游、投资、贸易的海外乡亲、港澳台同胞手中。目前侨刊乡讯海外发行渠道主要有:邮寄、网站、邮件、专版、活动中发放等,但因各自情况的不同,在具体渠道方面有所侧重。

我们注意到,侨刊乡讯通过“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向海外推送已成为一种趋势。福建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有1580万之众,其中“新侨”有二三百万,他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几乎与国人无异。在新移民人群中,“两微一端”正成为他们获得中国、家乡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因此,传统的侨刊乡讯实际上面临转型的选择,要在载体平台、渠道通路建设上更多地着力。

福建省2015年10月的《我省侨刊乡讯微博、微信传播力情况研究》表明,在该省120多家侨刊乡讯中,目前搜索到的有官方微博的只有44家,占34.4%;有官方微信的为35家,占27.3%,使用博客的只有7家;开通网站的仅有22家。这一占比今年以来已不断提高。有的侨刊乡讯纸媒、网站、两微一端并重,获较好效果。

如《华侨大学报》在办好报纸的同时,较早开通了@华侨大学报、@华侨大学报学生记者团两个新浪认证微博 。以“天下闽商的精神家园”为办刊宗旨的《闽商》杂志,先后开通了“闽商网”、《闽商》杂志微信公号和闽商微杂志,及时将海内外福建商会、社团的信息通过闽商网和微信公号,弥补了杂志出版周期长的短板,较好地满足了海内外闽商群体的不同阅读需求。

五、侨刊乡讯出路何在?

面对海外华人华侨群体的变化,尤其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侨刊乡讯是否还有成长的空间和未来?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笔者认为必须解决几个面向的问题。

第一,让侨刊乡讯回归本业,面向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受众。

第二,侨刊乡讯作为“集体家书”,不仅要向海外乡亲“说家乡事,谈家里事,报道一村、一乡、一县(市)、一地的风土民俗、人文地理、历史掌故、邻里生活......”,更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讲好中国故事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政治要求,也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⑦

第三,侨刊乡讯在面向海外“四种人”的同时,还要面向他们的发展变化,对不同区域的受众、读者,对老侨、新侨,对留学生、国际劳务人员等等,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宣传、有效传播。

第四,侨刊乡讯要改革创新,跟上媒体发展的步伐,以适应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变化的要求,最终适应并满足海外受众的需求。(作者供图)

「注释

①朱清:《充分发挥侨刊乡讯在对外宣传中的重要作用》,《福建理论学习》2009年第2期。

②尚光一:《文化产业视域中的福建侨刊乡讯》,《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③《紧跟海外华人社会变化 各地侨刊乡讯“变脸”》,《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20日。

④《从看当代侨刊乡讯的困惑与道路选择》,广东侨网2011年11月23日。

⑤《2015年上半年我省侨刊乡讯“海上丝绸之路”宣传报道情况研究》,《侨刊乡讯审读简报》2015年第12期。

侨乡文化论文篇8

关于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作为全国著名侨乡,联侨情,打侨牌,借侨力,闯出了独具侨乡特色的振兴之路。晋江今日的辉煌,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侨乡优势的充分发挥。随着华侨华人企业的接班交替,华侨华人新生代迅速崛起。新时期,面对侨务工作新形势,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对于我市进一步发挥侨乡优势,实现更高平台的更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我市侨情特点和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主要做法据20xx年侨情普查数据,我市共有旅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1280113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尤以菲律宾、香港为最。全市共有旅外社团363个,其中,市、镇、村级同乡会组织257个、文化团体45个。另有由晋江人组织、参与或担任主要职务的宗亲团体61个。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以来,全市侨捐公益事业金额累计达12.6亿元,其中,个人捐资超亿元的有2人,超千万元的有23人,超百万元的有200多人。90以上的村落都接受过旅外侨亲的捐赠,几乎所有的学校、公立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海外侨亲的捐赠。可以说,晋江旅外侨亲是促进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晋江城市建设注入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老一辈华侨华人年龄的增大及在事业上的逐步淡出,华侨华人新生代开始走向前台,有的学有所成,有的已进入侨居国、侨居地区主流社会。在华侨、华人财团和华侨、华人社团领袖中,二、三代华侨华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家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增大。在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中,我市以访乡观光、寻根谒祖、联谊交流、考察学习作为四大抓手,侨务工作的领域和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一是以乡情为纽带,强化归属感。注意发挥老一辈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国内亲友的桥梁作用,通过“老带新、内联外”的形式,引导华侨华人新生代“常回家看看”。近些年,促成了菲律宾江夏黄氏宗亲总会青年回国商务考察团、菲律宾宿务侨领后代访华团以及旅外知名人士陈永栽、施至成、李昭进、郭文梯、王金炳等家族回乡团,热情接待了多批青少年假期回国观光考察团,在华侨华人新生代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在协助晋江籍华侨华人寻根认祖方面,每年都有近10例成功的例子。二是以文化为纽带,强化认同感。把中华文化、地域文化的宣传、推介和教育作为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华侨华人新生代进一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让他们增强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感,增进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注重加强与海外华文学校的联系,在提供华文教材和培训华文教师等方面提供帮助。提供信息、积极协助华侨华人新生代到祖国留学或接受华文教育、进行短期培训。精心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让他们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20xx年至今举办了5营近200人次的海外青少年夏令营。三是以友情为纽带,强化亲近感。注意邀请华侨华人新生代回乡参加各类庆典活动、联谊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商务等各方面的交流活动。在华侨华人新生代回国进行各种活动中,热情接待、精心安排,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内外晋江人之间的联系交友活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团市委、妇联等群团组织,从各自工作对象出发,与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间开展了一系列的联络联谊工作。市侨联还拟筹建青年委员会,加强和密切与华侨华人新生代的联系。二、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思路探讨当前,我市侨务工作主要秉承“巩固老朋友,广交新朋友”的做法,在重点做好老一辈华侨华人工作的同时,努力拓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但是由于对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全市对如何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缺乏统一、长远的规划和构想,加上各涉侨部门的职责任务不够明确,交叉工作较多,手段比较单一,内容稍显单薄。同时,由于华侨华人新生代基本在海外出生,从小接受非本土教育,对祖国的认知不多,接受中华文化影响相对较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明显不如老一辈华侨华人强烈。他们大多接受了“落地生根”的现实,淡化了“落叶归根”的观念,对家乡的感情远不如老一辈深厚,有的青年人甚至对老一辈华侨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家乡公益事业的举动都感到不很理解。大部分华侨华人新生代在投资兴业方面,对经济效益的考虑远甚于本乡本土的概念,加之各个地区对侨的资源的争夺如火如荼,侨乡的亲缘关系优势、地区性优势正逐步为利益考量机制和侨的资源共享性所冲淡。因此,以传统的侨务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的工作面临严竣挑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谋划、创新方式、丰富内涵,切实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一)拓宽交流渠道,让华侨华人新生代常听乡音、维系乡情,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各种经贸、文教、体育、艺术等交流活动和重大节庆活动,加强与华侨华人新生代的联络交往。选派乡土艺术团体,到主要侨居地为华侨华人进行演出,宣 传中国传统文化和家乡风土人情;进一步做好老一辈华侨华人及其国内亲属的工作,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多采取入户访视的办法,以串串门、拉家常的形式,侧重关心和了解新一代的各方面情况,争取直接与华侨华人新生代交流的机会;注重做好本市出国留学生的工作,有意识地举荐一些有一定活动能力的留学生参与当地华侨华人社团组织,以同龄人做同龄人工作的方式,加强与华侨华人新生代之间的联系;要积极为国内旅行社与海外社团间牵线搭桥,大力促成海外社团组织青少年返乡观光考察团或以寻根之旅为主题的旅游团,动员老一辈华侨华人经常带他们的子女一起回家乡看看。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在华人华侨新生代间进行宣传,让其更直观和准确地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发展变化;加大宣传力度,精心制作和利用各类画册、书籍、音像作品、乡讯刊物等宣传品,经常性邮递海外,扩大宣传;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建设、管理好面向华侨华人的专门网站,利用这个平台,及时反映晋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重点宣传晋江籍华侨华人新生代的风采,收集侨情信息及对家乡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开展网上为侨服务工作。(二)创新工作方式,丰富侨乡人文内涵,搭建联系华侨华人新生代的新桥梁加强调研分析探讨,多方面收集资料,大力拓展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积极组织一些契合青年人性格特点和生活背景,直接面向华侨华人新生代的活动。如在原有的一些恳亲会、座谈会等形式的基础上,举办一些类似于“嘉年华会”形式的活动。探讨举办“晋江华侨节”,在举办形式上,可采取几年一届独立组织或在原有的“晋江慈善日”、泉州元宵节传统民俗活动等节庆活动的基础上,每年同步结合考虑安排文体赛事和活动、武术汇演、民俗表演、花车巡游、联欢活动、华侨华人新生代论坛等。让各地的华侨华人以侨居国或侨居地区的名义组团参加社团乡亲踩街等一系列活动和各类赛事,提供机会让海内外晋江人欢聚一堂,促使华侨华人新生代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返乡参加节庆,使“华侨节”成为晋江城市的一大特色,为侨乡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大力收集、整理史料,加强晋江华侨史的研究,在晋江博物馆开辟反映晋江华侨华人创业足迹、发展历程及爱国爱乡善举的华侨华人史展馆,丰富侨乡文化内涵;在城市建设中,尝试在道路命名、城市雕塑、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中结合反映侨乡特色,使海内外晋江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故乡对晋江籍华侨华人的尊重和认可,增强向心力;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维系侨心、凝聚侨力的重要支柱,加强与国内重点院校的联系,积极鼓励、支持华侨华人中的青少年一代到祖国学习中文或到国内大学学习,做到专人跟踪、专门服务、加强联络、增进友谊,培养华侨华人青少年一代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根据部分华侨的需求,在中小学中指定几所水平高、有余力的学校考虑海外特点,面向海外招生;尝试利用我市现有教育设备,组织高水平师资力量,结合海外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举办华文教育、武术、中华民乐等短期培训班。(三)加强“招财引智”,讲求互惠双赢,积极鼓励华侨华人新生代返乡创业、共谋发展1.调整工作策略。华侨华人新生代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人才济济,不乏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各界精英。要正视其与家乡情感维系度相对较弱、商人意识较浓的现实,实事求是地调整侨务工作策略,从以往主要依靠亲缘、地缘关系做侨务工作逐步朝“拓展人脉、平等交流、互惠互利、携手发展”的工作方向努力。要采取“招财”与“引智”相结合的方法,不能再单一地将其作为公益事业建设的“资金来源”,同时还要将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人才资源优势,为我市政府职能转变、企业管理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教科文卫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建议探讨组建类似于专家顾问团形式的市级组织,吸纳晋江籍的华侨华人各界精英,尤其是新生代精英,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决策参考。2.建立专门档案。要结合侨情普查,重点调查了解华侨华人新生代目前在什么学校学习或在哪个行业工作、哪个领域做研究、有哪方面的专业特长,并结合了解其性格特质和个性,建立专门的人才档案,加强跟踪调查,逐步做到对华侨华人新生代有系统的了解,逐步密切与华侨华人新生代中各方面拔尖人才的交往并想方设法发挥好这一优质人才群体。3.鼓励投资兴业。晋江籍华侨华人新生代中,从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但相当部分华侨华人新生代对返乡兴业存在坐等观望态度。因此,我市要及时了解和化解华侨华人新生代对于返乡投资的一些疑虑,变等待项目为积极提供项目,利用多种渠道推介,最大限度地调动华侨华人新生代返乡投资兴业的积极性,推动新一轮的华侨华人返乡兴业热潮。要重点在中外联办教育,科研成果返乡孵化,为晋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国际水准的金融、广告、设计、信息咨询、专业培训等配套服务,为晋江重大项目国际招标、重点产业国际化运作牵线搭桥,充分调动华侨华人新生代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互惠双赢。4.支持返乡创业。针对一些原有经济实力不强,但具有一定先进思想观念、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华侨华人新生代正在谋求发展之路的实际,要抓住时机、主动推介,鼓励华侨华人新生代来晋进行创业。探讨把市级工业园区内已有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更名为“留学人员和华侨华人创业园”,以“概念转换”的形式,做出特色和影响,吸引华侨华人新生代创业人员的注意。针对华侨华人新生代创业者资金相对薄弱的情况,要积极调研分析以旅外社团为单位联合华侨华人新生代返乡投资兴业的可行性。目前,国内已有旅外社团组织小规模游资以股份形式集中起来,回国投资取得成功的先例。在这方面要多做探讨,尝试由社团牵头,采用联合投资的方式组织华侨华人新生代到晋江投资,政府给予适当扶持。(四)巩固既有基础,进一步做好为侨服务工作,提高华侨华人新生代对家乡建设的信任度和参与度继续坚持已有的好的工作方法,贯彻好“了解侨情、凝聚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的方针,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侨、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团结海内外华侨华人致力于家乡经济社会事业建设。要加大依法护侨力度,认真贯彻执行涉侨法律法规,开展帮扶贫难侨工作,做好涉侨信访工作,继续认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为侨办实事、办好事;认真做好华侨捐赠资金和物品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工作,为海外华侨捐赠公益事业提供各种方便和服务,强化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对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中做出贡献的侨胞给予表彰,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建议免收侨捐工程的各种税费,进一步激发他们关心家乡、造福桑梓的热情;积极协助做好一些华侨华人故居、祖厝、祖墓、宗祠等的保护,努力留存华侨华人新生代回乡寻根认祖的标记;认真做好为侨资企业服务的工作,关心已办侨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增强侨胞投资的信心,使华侨华人新生代能继续关心和支持家乡经济的发展。(五)整合社会资源,统筹推进侨务工作社会化进程,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多做贡献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目标,树立大侨务观念,强化区域协作,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开拓侨务工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的新领域。在深入调研分析,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全市性的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具体意见或实施规划,明确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合理梳理和确定市、镇(街道)、村(居)三级和各涉侨工作部门以及教育、科技、卫生、文体、旅游、人事、商务、规划、市政、广电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商会、侨联、妇联、青联等群团组织及海外联谊会、慈善总会等社团组织的网络优势,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协作、沟通、交流,从各自工作对象出发,做好针对不同群体的工作,力求取得新的突破。要加强侨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及时选派和培养一批素质较高、外事工作能力较强的侨务工作人员,避免出现与华侨华人新生代难以沟通的情况。要加强与高校华侨华人研究所等相关科研机构的联系,联合进行相关课题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探讨努力方向和发展策略。(六)增强战略思维,充分发挥华侨华人新生代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重要作用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高度,提升对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认识。通过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和一系列工作,让他们感怀祖国,强化华侨华人新生代“炎黄子孙同根生,中华儿女一家亲”的思想观念,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贡献。要引导和推动晋江籍华侨华人新生代加入海外“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促统社团,引导晋江籍旅外社团积极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尽心出力。同时,通过这项工作扩大晋江籍华侨华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升晋江侨务工作的战略地位。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