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项脊轩志教案8篇

时间:2022-03-09 11:56:35

项脊轩志教案

项脊轩志教案篇1

摘要:《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散文代表作,通过平实的描述和生活细节的把握,抒发了对故人,故地和故事的怀念之情。其抒情手法主要是通过对项脊轩景象和环境的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描述来展开的。

关键词:项脊轩志;抒情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017-01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创作的《项脊轩志》是其诸多散文作品中的经典,文中内容涉及物景、人事、见闻、回忆、感慨等,文章看似凌乱而漫无边际,但细细读来却显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其中亦能体味作者的匠心独具和浓郁的感性色彩。《项脊轩志》采用平实的描述,把握生活中细节,并以此为基础抒发对故人,故地,故事的无比怀念之情,其朴实真切的抒情手法为后人所推崇。

一、寓情于景

《项脊轩志》写景主要是围绕“项脊轩”展开。“项脊轩”是归有光青少年时期生活和读书的地方,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书斋,但这个小书斋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许多深深的印记:他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和大自然对话,在这里倾听老妈妈讲述往事,在这里享受祖母的慈爱,聆听祖母的教诲,在这里与妻子琴瑟和好,闲谈家常……这座“百年老屋”似乎成了作者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见证人,因此,作者要“志”,以项脊轩的过去、现在、故事、人物为线索,以朴实、细腻、简洁、通俗的语言写出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难以明言的感慨,作者通过感情的抒发,并表达自己向往的一种淡泊之情、宁静之情。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视顾,无可置者。”正是这么一个小而旧的弹丸之地,经作者修葺后,屋顶不再漏雨,开了四扇窗,绕着院子筑起墙,使南面的光反射进来,屋里便亮堂起来。院子内有种植了兰花、桂树、翠竹等植物,使原有的栏杆增添了光彩。同时还借来了满架的书籍,有时放声吟唱,有时端坐读书。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可听见,院子是静寂的,小鸟飞来啄食,人来了也不会飞走。夜晚,每月的十五夜色让人喜不自禁,月光如流水,桂树影交错,树影随风晃动,这一切让人乐不可支。这便是作者描绘的“项脊轩”周围优美、恬静、简谱、诗意的环境。

作者写“项脊轩”周边的环境,写他的生活方式,突出“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而能听到万籁的声音,恰恰是因为很安静,在嘈杂喧闹的街市里是听不到万籁之声的,作者通过写万籁的声音,就是要反衬项脊轩的静;写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写出了鸟与人相亲相和的情感,说明环境不仅对人是可喜的,对小鸟也是可喜的,小鸟也对这个地方恋恋不舍。这种外在环境正是为了衬托作者内在心境,这是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情。

在文章结尾,作者只用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的枇杷树景象,这是一棵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枇杷树,是他在妻子去世的时候,他亲手种下的思念树。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就像这棵枇杷树越长越茂盛,对妻子的怀念之情也越来越深挚。所以,此处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写出了作者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这是写景当中运用的抒情笔调。

二、寓情于事

作者在文中除了描述了“项脊轩”的环境和景象之外,还讲述了母亲、祖母、妻子围绕书斋发生的生活琐事。“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过渡,由景转事,通过回忆曾经发生在“项脊轩”的往事,来抒发作者对故人的怀念。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通俗、生动地写出了庭院的变化,而后直写变迁,此时的家庭已经弄得不成体统了,抒发了作者的哀伤、悲愤之情。

作者从幼年、成年、中年三个阶段来回忆发生在祖母、母亲及妻子身上的一些琐事,并以此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幼时的记忆有更多感性的色彩,特别是通过老妪的回忆加以渲染,以“指扣门扉”的细节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让人为之动容;成年的回忆有更多理性的东西,不仅吃饭穿衣这样的琐事,而更多的是写祖母对作者的殷切期望,“儿之成,则可待乎?”,满心的希望,“持一象笏至”,则具体的将祖母的勉励和期望和盘托出;最后是中年对妻子的回忆,“从余问古事”,“凭几学书”展现了生活的宁静和美好,“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写出了小姑娘的天真烂漫,极富生活化的情趣,这虽是一些生活小事,但这个时候的记忆写得非常真实深刻,充分描画出了深挚的伉俪之情。

从总体上看,写祖母、母亲、妻子都抓住小事来写,这符合人物的心理特点,一般情况,对亲人的回忆往往不是记住一些大事,而是记住一些小事,这些事虽然很小,但和作者有密切的联系,并曾深深打动过作者,也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非常深切的感受,令人铭记不忘。

项脊轩志教案篇2

教学重点:1.理解内容,感情诵读;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生活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直抒胸臆”和“托物寄怀”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花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句,梳理文言知识点,独立完成课后题。教师从旁个别点拨,共性问题整理出来全班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项脊轩志》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志”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记事的书或文章。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初步感知文本结构特点

1.昨天要求大家按学案预习课文,现在抽查一下你们梳理归有光人生经历的情况(挑两篇投影出来)。

2.请梳理得好的学生板书归有光人生履历表,同时,其他学生找出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明确: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自束发读书轩中;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等等,这些词句是“志”这种记叙性文体的标志词,也是时间转换的提示语。其中最重要的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板书:喜、悲)

三、探析课文内容、情感和写法

(必要时相机检查字词等文言知识点和简介归有光相关情况)

指学生板书,(幻灯片1):作者18岁时写前四段,15年后33岁时补记第五段。几百年来,人们对第五段的补入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谓其虽非一气呵成,却又浑然一体。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一段跟前四段浑然一体在哪里,以及它们谐调的同时,在表达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手法上又有什么不同?

(一)探究第五段跟第一段谐调处。

齐读第五段和第一段,思考:两段分别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采用什么手法写的?

1.你认为第五段和第一段是怎样显得谐调的呢?明确:①都围绕项脊轩来写,都写到庭院,都写到项脊轩的破败和修葺——所以,这个文本看上去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都流露了悲和喜的情感;③都采用了对比(或曰衬托或曰反衬)的写法,细节描写的写法。

2.第一段是怎样对比着进行细节描写的呢,我们来细读文本。老师重点示范品读第一段,学生学读。

读古诗文,除了要理解透字面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外,还要善于体会言外之意,言外之情。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写项脊轩的小;②“百年老屋”直接点明项脊轩的“旧”;③“尘泥渗漉”,写其“破”;“雨泽下注”写其“漏”;④“日过午已昏”,写其“阴暗”。就是这么一个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书斋作者并没有嫌弃它,反而修葺它。

在修葺后的项脊轩里读书,作者感觉如何?(师有感情地背诵:“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请大家思考:“满架”、“半墙”的“满”和“半”两字可否互换,为什么?“风移影动”,换成“风摇影动”,好否?(静思2分钟,自由回答)满:爱读书,喜悦自豪之情,体现文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半:明月不可能满墙,因为它会被庭院里的花木或建筑物遮挡住;朦胧美,残缺美,中和美——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原则。“摇”用得太过了,显得风很大,“移”则显得比较柔和,轻风徐来,很有文人雅兴的中和之美;“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这是写幽静还是喧嚣?明确:写幽静。这是什么写法?以动写静。

3.请大家把老师背的这几句去读几遍,争取背出来。(个别背,全班背)

小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归有光以这样的笔触描绘项脊轩,是否有刘禹锡写陋室之意呢?按我的理解是有的,归有光以居室来表明自己:志趣高雅,心境恬淡。

(二)探究第五段跟第一段不同处(引导学生用教师品读第一段的方法重点品读第五段)。

1.第一段是修葺前和修葺后对比着写,主要凸显的是作者在轩中读书的怡然自乐之情。刚才大家说第五段也是对比着写,那第五段和第一段的对比有什么不同吗?(第一段以哀景衬乐情,第五段,以乐事衬悲情)

2.在抒情方式上,第五段和第一段有区别吗?生答不出则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一是直白流露,直抒胸臆(珊珊可爱);二是委婉含蓄,托物寄怀(亭亭如盖)。板书:托物寄怀。直抒胸臆,感染力强,引人共鸣;托物寄怀,引人想象,耐人寻味。

3.(幻灯片2)第五段最后一句老师改写为“而今庭院寂寂,妻子言笑犹然在耳,恨人去不复,余自伤悲泣不已。”效果怎样?明确:原文托物咏怀,余味深长。看到亭亭如盖之树,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似乎看到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似乎听到当年妻子的欢声笑语,可现在呢——物在人亡!这怎一个“悲”字了得!“枇杷树亭亭如盖”说明从他妻子死的那年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过了很久,而真正深刻的感情随着时光的变迁会留下更深的印记。时间会美化一个人很珍视的感情!经过母亲死、祖母死、妻子死以及科举屡屡失败的重重打击之后,归有光不再泣和号了,他没有哭的眼泪了,没有号的力气了,他的感情更加内敛,所以借物咏怀。

4.请朗诵好的同学有感情地诵读最后一句。

(三)探究第五段跟第二、三段谐调处。

1.你认为第五段跟第二、三段是怎样显得谐调的呢?昨晚大家去预习,去思考了,现在立刻分小组交流看法。

2.小组推荐同学发言。

谐调理由:1.都是围绕项脊轩来写(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板书:诸父分家、先妣早逝、大母离世、发妻早亡);2.均为怀念亲人;3.均是选取日常琐事来写;4.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传达情感。(传达什么情感?你能用思维的榔头去敲开每一个细节描写,挖掘其言外之意言外之情吗?板书:家道中落、命途多舛、功名难就。指学生板书的归有光履历表,教师小结道:岁月无情啊……)

四、课堂总结

有专家认为,这个文本写了一间小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你同意此观点吗?请陈述理由。师:我只同意一半。我认为这篇文章还重点写了一个人,一个男人:归有光!联系全文,请用“归有光是个____________的男人”的句式来表达你对课文的理解。

(师问:有没有认为第五段和前四段显得不谐调的呢?有的话课外跟我跟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五、作业(幻灯片3)

母亲关心疼爱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和阿婆谈起这些,我就流泪。祖母常到轩中来看我,希望我以后能像祖辈一样有大的出息,想起这些事,我禁不住大哭起来。

假如二、三段相关内容这样写,效果怎么样?请用200字以上阐述你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

(教师板书)

项 脊 轩 志

归有光,___________的男人!

(学生板书)

项脊轩志教案篇3

这一段,作者感情复杂,有处在“败屋之中”的自我解嘲,同时又以天下第一富婆蜀清和诸葛卧龙自况,有着一个少年利甲天下、闻达诸侯的壮志豪情。

那么,教材为何要删?《教师教学用书》所讲的理由很简单――“内容不足取”。于是,《项脊轩志》便被集体解读为:“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于是,读者少了对归有光内心声音的一个解读。

从本文看,归有光是一个重情的散文家,重视在文章中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我们对《项脊轩志》的解读,首先应当与对归有光人生的解读连在一起。

学而优则仕,是古人读书的一个普遍愿望,归有光莫能例外。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是他读书的追求,也是家人对他的期望。“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这句话,祖母之语,归有光记得。“余为此志”时的归有光,年方十八岁,功名利禄的追求在心头。“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作者在这里,“积书满架,偃仰啸歌”,读书快乐依旧!为什么?心中有梦!“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为什么景美?心中有希望!这也就让我们明白,十八岁的归有光心中充满了“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种刘禹锡式的自恋情结。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那么,悲又从何而来?

归氏家族与学而优则仕的光耀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归有光祖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家道消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变得分崩离析。这在家族观念极强的封建社会里,怎能不让读书之人扼腕痛心!

作为长孙的归有光,更是被祖母寄予了支撑门户的殷殷期盼:“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而正是这种殷殷期盼化作了重振家声告慰先人的热血,在归有光的血管之中汩汩流淌。

“项脊生曰”一段,正是归有光既无奈,又渴盼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梦想的直白,全文之情并非一“哀”字可概。

下面从写作技法上来解读一下本段。

《项脊轩志》编入教材之前的全文由两个板块组成,文章开头至“与坎井之蛙何异”为作者十八岁时所作,以下部分则是其多年之后补写的后记。

文章先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优美、宁静与恬适。轩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的小天地氛围。而居于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他的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

“项脊生曰”的心灵独白,将文势推向高潮,直抒一个少年的“拿云”心思,宿怀之志。这末一层是第一个板块的核心,前文的写景叙事均为此议论而设。同时,这一段又毫无榫接痕迹地构成了后记部分的铺笔。

由此可见,后记部分并非如一些论者所说的,“是正文中那低沉的中段加以延伸发展而来的”,“重点表现对亡妻的深切怀念”,“通篇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一气贯注”。

少年归有光写景是喜形于色,言情是情不自禁,可谓敢想敢说,敢笑敢哭,性情率真。然而,“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已是人到中年的归有光,非但没有得到命运之神的亲吻,反而变成了少年归有光这一署名的旁观者。屡试不第,久困场屋,少年心志业已成为虚语。他的首任妻子魏氏出身富贵之家,虽在归家自甘淡泊,却不甘心丈夫“昧昧于一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无以告慰亡灵的归有光,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欲哭无泪,无语凝咽。少年时代自信乐观的豪情消逝了,而且连“长号不自禁”的那份天真纯情也被风蚀了,剩下的只是一个失意的知识分子壮志难酬的无奈和失措。

项脊轩志教案篇4

【关键词】散文;情;归有光

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时人称其“今之欧阳修”,其散文“明文第一”,其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他善用疏淡的笔墨,借平淡的生活琐事、平常景物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之为唐宋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对归有光散文的评价,以清代的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钝翁类稿》中说得最为全面和中肯:“明自永、宣以下,尚台阁体;化、治以下,尚伪秦、汉;天下无真文章者百数十年。震川归氏起于吾郡,以妙远不测之旨,发其淡宕不收之音,扫台阁之肤庸,斥伪体之恶浊,而于唐宋七大家及浙东道学体,又不相沿袭,盖文之超绝者也。”

中国当代大家汪曾祺也提到“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惋。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全国各地语文必修教材都选择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归有光在散文创作上的一些独到之处。

1、看似闲笔,饱含深情。

许多老师在讲到“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一句时,一般都仅仅提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项脊轩环境的安静,实际上这句看似闲笔的话,却能从中看出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不知读者朋友们还能否回忆起自己读书时候的一些乐趣来,比如在夏日里读书,会忽来兴致,把在台灯边舞动的飞虫捉住,然后浸入到墨水中,让它不停游动;又如在停电的夜晚,用各种不同的东西去裹上蜡烛滴下的蜡,然后点燃……“能以足音辨人”,不正是归有光一个人读书时候自得其乐的一个游戏吗?对这段往事的回忆,恰好体现了归有光对项脊轩的饱含深情。

同样的例子还有。在读到“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一句时,我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去掉此句再读,又似乎少了许多韵味。一日,和刚结婚的小妹聊天,不大点功夫,她嘴里就迸出了若干个“某某咖啡厅”的字眼,这是她和妹夫相识的地方。我颇感兴趣,便问,“这个咖啡厅有什么独特之处,竟让一贯挑剔的你一下子就和妹夫对上了眼?”话刚出口,便想起了“小妹”们的话来“且何谓阁子也?”。

当然最能打动人的闲笔则要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没有思想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和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就颇有意味了。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增添了对人的怀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了对往事的伤感。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不说情,只说树的生长,不说人的相思,然而物是人非的伤感却自然流露出来,光阴逝去,然而相思却伴随着树的生长而生长了。这样的写法,甚至比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更胜一筹。

类似之处还有“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看似多余,可仔细一品,便觉得“室坏不修”四字极富情致地写出了写妻子亡故后的生活的百无聊赖和内心的忧伤。

2、寥寥数字,达意表情。

《项脊轩志》一文很简短,却记叙了许多琐事片断,寄寓了深情。归有光极善状情摹态,语言十分简练精洁,寥寥数字,形神即现,给人难忘的印象。

在文章开头便有一处精彩的描写:“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短短八个字,就把项脊轩的破漏,狭小写出来了,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在归有光修葺好项脊轩在里边自由读书的时候,在归有光和妻子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以前的狼狈不也成了回忆的佐料了吗?

在第一段里,作者一字未提学习之事,然后我们透过“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十二个字,便看到了一个好学之人在宁静自由的小屋子里,读书有所得时,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会又静静端坐,进一步考虑书中的问题,冀有更大的收获。

这样的例子简直可以信手拈来。如作者写写旧式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总共也不过用了13个字:“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那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真是“字字珠玑,无字可删”。

3、动人细节,撩人心弦

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一些平凡的琐事及普通的人物,捕捉印象深切的感受,娓娓道来,却寄托着感慨和深情,是归有光散文另一个特点。

在文章中有两处细节描写可以说是非常感动人的。

第一处是写母亲。作者幼年丧母,有些儿时往事不甚了了,所以借老奶妈之口道出,自然而真实,亲切而感人。特别是写到母亲母亲听到儿女呱呱啼哭,叩门问寒问暖,“儿寒乎?欲食乎?”情意缠绵,感人至深。虽仅一言半语,却纯是慈母心肠。到这,一个对儿女嘘寒问暖,一个对仆人以礼相待的大家闺秀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项脊轩志教案篇5

近年来,“对话教学”无疑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耳熟能详的“热词”,然反观当下的语文课堂,不少对话教学实践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问题往往出现在对话的浅表化上。许多时候教师只在对话的形式上做文章,而少了对对话的内容与质量的考量。那么如何实现阅读教学的深度对话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一方面要精心设计话题,以催生学生的对话冲动。俗话说的“话匣子”,其实就是为师生对话提供的“话题机会”。教师的课堂“独白”,学生的课堂“失语”,就是因为没能打开引起师生共鸣的“话匣子”,而打开“话匣子”的钥匙,就是对话话题。只有当学生对某一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话才能顺利、有效、深入地展开。那么设计话题时要注意哪些呢?首先,所设计的话题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其次,要注意话题的情境性。只有话题处在一种情境之中时,学生才可能有热情参与、积极思考,学生的想象力才会得到充分展现。再次,结论要有开放性。结论若为识记类答案,就会缺乏研讨、对价值,只有当结论是开放的、多元的,话题才具有挑战性、可研讨性,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从而产生更多的生成性对话,使对话教学变得深刻而又丰富多彩。

例如《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课堂教学,有两个最为常见的话题:1.这篇短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2.欧·亨利的小说结尾呈现怎样的艺术特色。如果老师以这两个问题作为对话的话题,学生会一点不感兴趣,因为学生在课本的单元提示或教辅用书上,早就知道“爱与人性的光辉”的主题思想以及“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艺术。这样的话题只能是形式上的,企图在对话中真正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

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两个话题,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及小说结尾的艺术特色:1.本文结尾戛然而止,当琼珊知道叶子其实是贝尔曼所画,你想象一下她会做些什么?2.那片常春藤叶居然是画在墙上的,这一出乎意料的结局为什么又是在情理之中的呢?你能从文中找到蛛丝马迹吗?这样不仅使问题具有情境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使解题路径和答案有了发散性,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样才会有更多互动和对话的可能。对于第一问,学生有的回答“琼珊会去贝尔曼家里,在他空白的画布上画一幅‘老贝尔曼冒雨画叶子’的画以示纪念,时时不忘这个人以及这片叶子对于自己生命的意义”,有的学生答“琼珊会在贝尔曼的坟墓旁种下一棵常春藤”,等等,于是“爱与人性的光辉”这一抽象的主题就有了学生们生动、形象的个性化的诠释。对于第二问,有的学生认为证据是“其他的叶子都落了,只有这片叶子经历两天的狂风暴雨却没凋落”,也有的说“仍旧有一片常春藤叶贴在墙上的‘贴’字”。这些回答表明学生已经真正理解小说结尾艺术上的“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了。

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反思是走向深度对话的关键所在。例如教学《项脊轩志》一文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即文章开头“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这句话有怎样深刻的内涵?一般情况下学生会紧扣“旧”字回答“表现了项脊轩的陈旧”,貌似正确的回答不仅是错误理解了“旧”的意思,而且仅仅停留在语义表层,并未真正涉及语义深层。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开篇有必要这样交代吗?学生开始在“有无必要”的思考中反思:交代“原先的南阁子”意味着什么呢?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这间被记述的小房子为什么会被命名为“项脊轩”呢?学生开始围绕“它具备了特别的内涵和意义”展开思考,反思渐次深入。学生会慢慢回答出因为这就意味着百年以来的归氏家族终于有了读书人;读书人因文人的雅致少不了要给书斋命名;读书是归氏家族数代以来对振兴门楣的寄托……随着思维碰撞,学生会发现:“项脊轩是作者青春的见证”,“作者少有志而终不遇的愤懑与郁闷”,“作者在老屋百年兴废中映射了自己的落魄人生”等丰富内涵,这时候学生开始渐渐体会到这一句看似平淡的开篇之句中包含的深厚情感。老师如不及时在学生把“旧”仅仅理解为“陈旧”后引导他们反思,学生是不可能在相互的争论中不断追问、及时推进,纠正自己的肤浅的片面的理解的。

对话过程中由于问题设置的比较大或者比较难,学生会一下子无从下手。这时候,老师就要及时地把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拆分为若干个小问题或者降低问题的难度,给学生铺设理解问题的台阶,从而使对话能深入下。比如《祝福》一课,教学行进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有这个主干问题:祥林嫂的死因是什么?或者说杀死祥林嫂的凶手是谁?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在祥林嫂临死那个时段去找答案,于是就会回答“因为贫病交加”或者是“因为饥寒交迫”等,这样的问答显然是浅层次的,其主要原因是题目比较大。我们可以把它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1.祥林嫂最后流落街头,原先她有没有自家的房屋?如果有,房子到哪里去了?2.祥林嫂较长时间在鲁四老爷家做佣人,有没有工钱收入?如果有,到哪里去了?3.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活,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让她干,把她赶出去了?……面对这些小问题学生通过回顾情节或查找细节,比较快地找到相应的答案:1.她原来有房屋,被大伯家收走了;2.她有工资收入,却都用去捐门槛了;3.鲁四老爷是因为她“不干不净”而赶走了她……有了对这些小问题的探讨,学生就会逐步理解封建社会妇女没有社会地位,祥林嫂才会在丈夫死后,连房子都被大伯收走,夫权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之一;捐门槛的封建迷信思想,吸干了祥林嫂的所有积蓄,封建迷信是杀死祥林嫂的另一个凶手;祥林嫂嫁过两个丈夫,而且从丈夫家逃脱出来,有违封建礼教,鲁四老爷说她“不干不净”把她赶走,封建礼教也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把主干话题分解为若干小话题,在保证对话紧扣教学目标的同时,通过降低讨论问题的难度、拓宽讨论内容的广度、增加生成新话题的空间,使对话更加主动,更加深入。

项脊轩志教案篇6

张茗老师的《(项脊轩志)教学设计》以默读、自读、诵读等形式,关注细节描写,力图通过课内讨论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语言,带动理性分析,从而体味少年归有光的喜与悲;课后还通过习作练习,借鉴写作技巧。从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把“鉴赏文本”这一中心任务交给了学生,由学生来诵读,由学生来讨论。这样的设计表明:张老师已能自觉地践行新课标,能够重视发挥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为张老师点赞!

然而,对于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探究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探究,在这种情景中,教师既不能主宰课堂,更不能放任自流,应找准“导”的着力点。

首先要“导疑”。教师作为课堂阅读鉴赏的组织者,学生讨论的促进者,应该做好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以及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的预设。问题的设计入口要小,要善于抓住“动情点”——景物中最具特征的部分或文本最有情味的细节,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文本的情趣。而“为什么“‘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之类的问题,则可能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往往使探究陷入停滞。如第三段在探究作者的“悲”时,先找出最能表现“悲”的感情的词语,则学生会很容易找出“泣”“长号”,教师再引导学生找出“凡再变矣”(叹);再找出描述“叹”一“泣”一“号”内容的具体词句,然后从具体的词句中感悟其情感、意味,这样的设置或许会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引导学生对“悲”的内涵、程度、原因有着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体悟。

其次要“导趣”。探究活动应该是开放性的,应肯定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异见”,以激发其探究的兴趣。而先由教师预设好结论,再引导学生靠近,则可能会使“对话”失去发散性。其实有的问题可能没有现成答案,如作者的“喜”,是全身心投入读书之乐,还是来自对现实的超然的暂时的喜悦?轩中读书的少年是一个先扫一室后扫天下的乐观少年,还是一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怀着无边寂寞的落拓学子?轩外的环境是“幽静”,还是一片“死寂”?这需要尊重学生的感悟,鼓励学生去寻找答案。而诸如“睹物怀人,悼亡念存,随事曲折,娓娓细谈”这些已有的“定论”,可不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而感受探索的过程与乐趣。

最后要“导法”。教师作为鉴赏活动中的对话者之一,要“心中有法”,而对文本有准确、深刻乃至独到的解读是关键。对《项脊轩志》若只关注了“可喜”“可悲”的具体内容,而忽略了“喜”与“悲”在文中的比重、内在的关系及产生的原因,甚至只把鉴赏停留在“归有光的少年情怀”上,似乎割裂了文本的“喜”与“悲”的有机联系,也不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悟作者的情感。而“归有光在这间小屋中既体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及“项脊轩多次遭火未焚,……却‘有神护’,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少年归有光要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等结论多少有些率意。

“导法”即通过鉴赏示例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之法。要能从字词句的理解揣摩开始,“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张老师在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揣摩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处理得很出色。而领悟文本所表达的感情,则要在文本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进入到细节或语言的咀嚼品味,才不至于使分析脱离语境。如赏析第三段时,学生最好能从诸父异爨、慈母早逝、祖母厚望三件事上着手,再从作者叙述三件事所用的词语、语调、语气等来品味其对家庭衰败的哀痛、对母亲的怀念、对祖母的牵挂或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等。

二、探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在这种情景下,学生既不是局外人,更不能是问题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一个个有主见的个体。

首先,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但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合作、探究”却一直困扰着我们:是用问题来框住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还是让学生随意“合作、探究”?是把所有的课堂环节都交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还是在关键处、疑难处进行“合作、探究”?……张茗老师的这节课给语文的“探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话题。

其次,学生的主体性,应该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作为“自主赏析”的选修篇目,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教学设计时更要重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前结构”“前理解”,要给学生体悟、质疑的时间,设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生体验和生活理想,得出自己的结论。做教学设计时最好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也要有调动学生质疑的设想。

项脊轩志教案篇7

新课标中对古文“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即应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目标中,忽视了对古文的文章结构、文章语言的鉴赏,这既是语文教师不把古文列入写作教学内容主要原因,也是教师不去探究和总结古文写作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以古文为写作教学重要范例的原因

原因有四:一、语言风格多样,教师可选择其中适合学生写作使用的语言进行教授。如言简意赅、微言大义,在信息爆炸和高速传播的当下,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是这个时代的必然选择;质朴且包含真情,面对浮夸的世风,学生还不能自觉进行抵制时,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逐渐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特别是实事求是的文风,这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等。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如辩证地分析和深入地认识问题、敢于质疑、学会“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等。三、熟能生巧,高中有古诗文背诵任务,其中古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学生对其记忆深刻;有些可以弥补学生写作时素材不足的缺点等。四、有利于树立大语文意识,即将“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二者融为一体。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基本表达能力

1.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叙、描写基本表达能力

高中教材中文言文单元传记文学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从表达方式看,行文多采用记叙和描写等。如教材中的《鸿门宴》,司马迁再现了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鸿门宴”。作者以时间为序,却毫无平铺直叙之感,且张弛有度,足见其文笔之娴熟。除综合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法外,作者还在刻画诸多人物时使用了人物对比衬托的手法,如刚愎自用的项羽与知人善任的刘邦、倚老卖老的范增与谨小慎微的张良、轻信于人的项伯与忠心耿耿的樊哙等。在两大军事集团强弱胜负已然分明之时,针对为何局势会骤变的问题,作者给出自己的答案――人性的弱点和天意使然。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读来或许还有新的答案。足见作者在记叙与描写上的实力。除此外,还有教材中选自《战国策》的《荆轲刺秦王》、《汉书》的《苏武传》等,无论是在记叙上,还是在描写上,都有其优点和长处,作为教师应该予以重视并将其借鉴到写作教学中。除了手法外,我们更要强化对记叙的语言训练,如简明、准确、内蕴丰富等,如《鸿门宴》中的“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一句,不仅交代出宴会上主宾的落座位置,更将长幼尊卑的意识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其中,从中既可看出项羽对刘邦的蔑视,也为下文项伯帮助刘邦脱险埋下伏笔,语简而意丰;同时也要强化对描写的语言训练,如生动、形象等,又如《鸿门宴》中的“项庄拔剑起舞。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一句,一个“翼”字,将二人舞剑时的辗转腾挪、互为攻防的场面写得栩栩如生,也将二人舞剑场面的紧张、凶险的气氛渲染地淋漓尽致。文言文语言的洗练,和如今文风的无病、拖沓冗长等相比不知高明多少。我们可以在阅读鉴赏的同时,有倾向地引导学生去模仿,先从替换开始,再将文中没写出的内容补写出来,接下来将合理地联想和想象的内容融入其中,最后与原文的内容进行比较,找出不足并加以修改,并回味隽永。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特别是留白等艺术手法;又可以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套作”的迁移训练本身也是创作,即二次创作。

2.如何提高学生的抒情表达能力

抒情方式一般分为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历代文人骚客因崇尚含蓄美故多钟情于后者。而后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将情感不露痕迹地融入到记叙和描写当中去,显得平静、深沉,真可谓不言情而情自现,不言情而情动人。

例如,《项脊轩志》的第二段,作者以简练的记叙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描写语言,将生活的真切的感受和体验融入字里行间,如对家族败落的伤感、对先母和先大母的追念、对先大母的愧疚等情感,其情感是由内向转为外露,由沉稳趋于强烈,感情的发展,脉络分明。至“瞻顾遗迹”,酝酿于心中的物在人忘、三事变迁的感概,以“长号”的方式爆发出来,难以自持,由间接而直接抒情的转变娴熟,自然而然,短短的文字浓缩了人间的至真至纯之情。情能动人的关键是“真”,最好是源自内心的。提高学生抒情表达能力的前提,就是培养学生的“真”,让其说真话;培养学生对情感的感知能力,让其恢复赤子之心。光有“真”还不够,还要指导学生确定其情感被触动的原点,如庭院的变化、“儿寒乎?欲食乎?”、“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等,即情感的载体。在如何确定情感载体确定的问题上,注意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重在。这样有了真情,确定了原点,再择以恰当的方式,学生的抒情能力想不提高也难。

3.如何提高学生的议论基本表达能力

对必修课程中“表达与交流”的评价,新课程课标有这样的要求――“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这一要求明确了文体特征,即议论文,包括三个方面,即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的写作中,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就是论证,常常犯以叙代议的错误。故如何提高学生的议论基本表达能力,其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

(1)重视素材的组合与素材多角度的分析

素材的组合体现了行文前的思考的深度,如《劝学》“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仔细推敲这段文字不难发现,荀子组合的三个事例,其角度一致,即“吾”。此种情况下的排比语势尤为连贯,这为议论文的论证深刻在语势上提供了可能。

此外素材多角度分析体现了行文时表达的深刻,如《过秦论》“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作者从地位、兵力、武器、谋虑等角度将陈涉与六国进行了比较,这种多角度的排比,强化了读者的疑问,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去思考秦亡的原因。形式是排比、对比,但内容上较素材的组合时使用的排比,其论证深刻性又进了一层。

(2)重视论证结构的选择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等。前两种结构常见,第三种一般受论据素材的限制较大,故选择的较少。选择哪种结构形式都行,关键是学会古为今用,如前文提到的《过秦论》的最后一段,它的结构形式:现象排比(包含对比)――转折、总结,设问――假设,转折,设问――明确观点。(陈涉与九国比较无可比性,秦却亡于陈涉之手,层层渲染)将这个结构形式进行迁移训练,

模仿《过秦论》的最后一段的结构形式,以认清自己为话题,以《寡人之于国也》为论据,进行议论文的论证训练。

(3)重视规范议论段落的选择

如《师说》第3段“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第3段:段落中的论证结构,即,亮出观点――摆出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明确原因深化观点。这是最常见的议论段落模式之一,首尾照应,也是我们教给学生的,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根本的传授,怎样做到深化观点?仔细揣摩事例中,段首与段尾的观点,不难发现这两个观点形成了果因的逻辑顺序。引导学生由果推因,是解决如何深化观点的关键所在。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的能力

以《项脊轩志》为例,最重要的原因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写于两个时期,前面正文写于青年时期,那时作者18岁,与高二学生处于同龄,虽然古今不同,但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学子的心理大致相同;补记写于31岁以后,那时作者刚中举人,时隔十几年,现如今读起来却是一气呵成,毫无支离破碎之感。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语言“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即简练、质朴、不假藻饰,可谓繁华落尽见真纯;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方式浑然天成等。

作为归有光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代表作,作者紧扣青年时代的书斋――项脊轩来写,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脉,将生活琐碎事串为一个整体,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善于拮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既是我们备课时常常借鉴的一个评价,也是让学生必须记住的一段分析,反思我们怎样让学生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除了让学生去概括段意或归纳主要内容,告诉学生记住就行了,还有其他的吗?更别说将这篇文章的布局谋篇教授给学生了。至于怎样让学生得出这个结论,不是本文的阐释的重点,故略去不谈。本文的切入点放在是什么让时隔十几年后的续写与原文浑然一体。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多数同行都知道,双线结构,即项脊轩和亲情。实则不然,这只是表面的,而深层的简单不能再简单的则往往被我们忽略,即时间在情感表达上的重要性,情感是通过时间来展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在十几年的时间中,情感的空缺如何被作者填补出来,特别是细节。

例:《项脊轩志》的最后两段,“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仅仅几个短语,预示着时间的飞逝,良辰美景奈何天意使然,赏心乐事今又何处寻得,几许的落寞和无聊、残生的孤寂与落魄,便跃然纸上。看似时光飞逝,实则度日如年。什么最伤人?是时间,尤其是在它不能让人忘却的时候。在时间的框架内,填充的故事详略互补,作者在概括性叙述中插入细节性的描写,让平淡的叙述变得富有表现力,如“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一句,让人联想到“吾妻归宁”这段时间内娘家姊妹间的闺房趣话,作者的妻子一定讲到了有关阁子的诸多趣事,并引来诸小妹的异常羡慕,故有此一问,进而从侧面凸显作者婚后生活的和谐幸福美满,并与上一句彼此交映成辉,这是不写之写。接下来交代吾妻死后,作者是如何打发时间的。此外还有暗写时间的,如妻死之年所手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这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时间令枇杷树枝繁叶茂,或许也在预示着,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与日俱增。悼亡人,并不一定要时时刻刻想着才表明多么爱她,也并不一定要说出来才显得多么思念她。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当事者能够直面这种悲伤时,他往往会选择一个物象来寄托这种刻骨铭心的痛楚且甜蜜的思念。睹物思人,在物象的身上都会得到情感上的慰藉,哪怕是些许。这就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移情于物,以物结情的手法。试问当我们教给学生手法时,是否将文章最基本的意义忽略掉了?

事件通过细节得以完整且富有情趣,而其中的情感通过时间得以证明和升华。时间的跨度越大,情感的内涵也会越丰富。时隔十几年,续写的部分并不突兀,是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始之祖孙情或母子情,继之以夫妻情,这是人生经历的必然阶段,也是作家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感受认识所使然。

处理好时间与情感的关系是构思文章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简言之,如何布局谋篇就是如何安排素材的顺序问题,时间仅是顺序中最常见的一种,不过其富于变化,如由其延伸出顺叙、插叙、倒叙、补续等常见的叙述顺序。要达到像归有光这种最自然而然的写作状态,是作为语文教师今后努力的目标。

二、反思

项脊轩志教案篇8

情感沟通是合作互动的基础。吉尔•哈德斐尔德在《课堂活力》 中说:“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要达到前一种境界,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态度组织教学,营造比较宽松的语文教学氛围。其次,要沟通师生情感。三是以激励性评价为动力。使学生生活在鼓励中,在老师的赏识中发展语文素养。

二、资源整合,拓展延伸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富有智慧的老师总是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的,这必然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经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就是告诉我们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整合其他课程资源,为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笔者在教学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时,就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与拓展延伸。《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颇具特色,学生要深入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与学生一起寻找有助于学习的资源。鉴赏白居易对琵琶女美妙的琵琶声描绘时,结合了简笔画,把琵琶女的琵琶声用声波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和体悟到琵琶女琴声的美妙和当时琴声中蕴含的复杂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还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古诗文中描写音乐的语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描写一段与音乐相关的文字。通过资源整合与拓展延伸,学生不仅掌握了内容,对琵琶女与白居易这对“天涯沦落人”的同情之感也油然而生。

三、自主探究,智慧开放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预设的太多,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替代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忽视了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学习方法、应该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应该具有的语文素养。而新课程所倡导的则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所以,我们理解的自主探究的课堂,应该是重视学生主体、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的课堂,不仅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比如《项脊轩志》一文,如果就按照常规的文言教学方法和方式,课堂会显得枯燥乏味。因此,不妨这样设定教学,先确定课文探究话题:情。以“情”字切入带动本课探究教学。课前给出话题“情”让学生写好《项脊轩志》书评,以便学生熟悉课文并在课中有话可说:课中围绕“情”字探究鉴赏课文内容和写法,并落实相关文言知识,课后(也可在课中)再写作文《世间情》,将话题“情”的教学迁移拓展。最后多向交流法学生对文章的“情”的把握,这样就能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