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一年级毕业总结8篇

时间:2022-03-19 11:33:38

一年级毕业总结

一年级毕业总结篇1

摘要:对大三学生学期结束时已经获得的累计学分和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情况加以动态监控和分析,得出可能导致学生结业或者延时毕业的潜在信息,从而将毕业预审核时间节点提前至学生毕业前一学年。该预审核方法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已完成的学业状态,有利于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帮扶工作,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确保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毕业审核;学业问题;毕业率;学位授予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43-03

动态监控学生学业状态是高校教务工作更新和更高的要求,按照大学生正常修业年限进行毕业和学位审核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足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本文根据多次毕业和学位审核经验,尝试将毕业预审时间节点向前推移,将时间节点调整为大三一学年,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课程学分和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促使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合理安排x课和课程学习,避免延误正常的毕业时间。下面,笔者将对淮阴工学院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审核试点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能及早发现可能导致学生延期毕业的课程信息以及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相关信息。

一、毕业审核重点内容

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审核是高校教务成绩管理中一项非常细致而又关键的工作环节。学校实习学分制,学生毕业资格的审核判断是通过计算学生所修的各类课程学分确定的。毕业生在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三大分类项目方面所修得的累计学分必须不低于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分要求,才可准予毕业。学位审核则要求毕业生在符合毕业要求的前提下,审核毕业生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总平均学分绩点及是否受到处分等方面的相关信息。

淮阴工学院毕业和学位资格预审通常在每年的4、5月份左右进行,但此时距离应届生毕业不足2个月,即使告之学生存在的不能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原因,学生在校期间也无补救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无法完成学业,从而影响学生毕业与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等。为此,本文尝试将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预审核时间调整为大三学年,并设计了两个审核要点、六个审核模块,其内容具体如下。

(一)毕业审核要点

毕业生在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三大分类项目方面所修得的累计学分不低于人才培养方案中模块规定的学分,才可准予毕业,其审核要点包含以下三个模块:

第一审核模块是毕业生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模块规定了每位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如果学生的必修课程考试不通过,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进行补考,或在相应的学期重修该课程,以保证学生完全达到必修课学分要求。专业选修课可不指定具体课程,但要获得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最低学分要求。

第二审核模块是通识选修课学分。本文在预审核的过程中具体统计分析学生获得的累积总学分来掌握学生在通识选修课方面的修读情况,并且尝试在大三上学期(学生选课工作开展前),动态分析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获得的通识选修总分,统计缺少通识选修分数的学生名单,将统计结果反馈给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便于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选修通识选修课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因通识选修课学分不足导致学生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数量。根据多次毕业审核经验,并梳理结业或延时毕业学生形成原因,发现导致学生不能正常毕业的原因较多的是缺少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艺术类学分,因此本文尝试在大三上学期主要筛选出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缺少艺术类学分和缺少公选课学分4分以上的学生,利用微信、QQ等信息手段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业状况。

第三审核模块是毕业生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体现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项目,要求学生必选参加市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考试,并获得考试证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此项要求相对简单,学生基本能顺利通过。

如表1是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李xx同学大三学年的预审核结果,通过预审核的结果可以全面地了解该学生的学业情况。从表1不难看出,李XX同学在学科必修课学分方面尚缺5个学分(高等数学学科必修5.0学分);通识选修课的学分符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分要求,但是尚缺艺术类2个学分;计算机等级考试未通过,可以看出学生存在不能按时毕业和授予学位的潜在学业风险。因此,学生应在大四学年补修相关课程和通过计算等级考试,方可毕业和授予学位。

(二)学位审核要点

学位审核在毕业生符合毕业要求的前提下,具体审核毕业生的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是否通过,总平均学分绩点是否大于1.5分,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处分记录,学位审核包含以下三个模块:

第一审核模块是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级考试成绩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条件之一。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英语等级通过方面问题不大,影响学位授予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上,如表1中所示中的李xx同学未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了提高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一是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班;二是为学生提供多种在线移动学习平台;三是鼓励学生参加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有关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四是积极开展朋辈辅导,利用同龄人相似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和同龄人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加上参与朋辈辅导的成员一般来说比较优秀,他们的优秀习惯,或者学习经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改善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逐步使得他们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以按期授予学位。

第二审核模块是学生总平均学分绩点。审核学生所有课程和环节(除公共任选课)的总平均学分绩点,按照我校学位授予条件,总平均学分绩点应达到1.5分以上,这一模块绝大部分学生总平均绩点均大于1.5分。

第三审核模块是是否受到处分。是否受到处分也是学位授予的条件之一,一般来说,学生在大学期间只要不违规违纪,就不会存在学位授予的障碍。

二、毕业审核流程

本文以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作为试点进行探索研究,该年级学生学风较好,能较好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尝试将等级考试分析安排在大三上学期进行,大三上下学期动态监控学生在必修课、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学分获得情况。对于选修学分不够的学生,及时提醒他们积极报名选修相关课程,并建立相应的学生预审核档案。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在2016年6月对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毕业和学位审核,其审核结果如表3所示。本文对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审核结果(6月)与同期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审核结果进行的对比分析,如表2和表3所示:谋3中可以看出,2016年6月2012级毕业率达到87.80%,学士学位授予率达到83.74%,毕业率超出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9.38%,学位授予率超出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8.94%。同时对比同期的结业学生原因进行分析,因课程原因不能毕业的15人,比同期2015年降低38.13%。可见,将毕业审核时间推移到大三一学年,及时整理出不符合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及其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业状态,在预审核后学生仍有充裕的时间做一些补救措施,以取得毕业和学位资格。当然,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等级考试也是影响学位授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提前预审核的时间节点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不能按时毕业的学业风险。学生考核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要重修、重考,同时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目前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其核心是选课制,学分制学生选课自由度较大,部分学生选课但不上课,期末成绩是缺考,更为重要的是,实行学分制以后,学生不再有统一的学习进度,另外学分制下实行了弹性学制,导致数据库中有效数据和冗余数据量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考核不及格的必修课必须补考或重修;不及格的选修课应重修;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记载最高一次的重修成绩;已获的学分课程,可以申请该门课程的重新考核,记载最高一次成绩,从而给学生获得学分、取得更高成绩提供了多次机会,所以在进行预审核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对审核的数据进行人工分析和整理,及时对学生不良学业状态进行有效干预和帮扶,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可确保学生按时毕业。

三、讨论

(一)让学生及时掌握自身学业完成情况

在毕业审核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选课环节中容易漏选课程的实践环节,因学生没有选课就无不及格信息记录,学生很难发现自己的课程问题,又因毕业审核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即使发现学生的学业问题,由于最后一个学期毕业生忙着找工作、实习、考研复试……无法安心在学校补修课程,因此将毕业审核时间向前推移一个学年,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学业问题,促使学生合理规划时间,以顺利毕业。

(二)为辅导员开展思想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对象

高校学院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一般是1∶200左右,一名辅导员要开展几百个学生的工作,还要应对日常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导致辅导员很难与所有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分析预审核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可以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原因,积极开展教育和帮扶工作,实行动态追踪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了我校的教育效果。

(三)有利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

笔者在审核时发现因学生转专业、降级等学籍异动原因补修课程的过程中,因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部分课程存在不连续性或课程性质不一致性,导致这类型的学生学分计算混乱,大大增加了毕业审核难度。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邀请相关专家或者学者进行研讨,使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适用,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结束语

将毕业审核节点向前推移至大三学年的审核方法,可以及时获得学生延迟毕业或延时授予学位的相关信息,学生在模块规定的学分如达不到毕业要求,可在最后一个学年查漏补缺,从而提高学校的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

参考文献:

[1]张萍.高校实行学分制后教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73-74.

[2]陶伟.基于VFP的毕业资格审核系统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大学党报,2011,(3):479-485.

收稿日期:2016-11-24

一年级毕业总结篇2

关键词:沈阳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趋势

沈阳体育学院原名东北体育学院,创立于1954年,隶属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我国体育行业骨干院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1688亩,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其中雪上运动中心占地757亩。现设有14个二级办学单位(系、部)和2所附属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所属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本科专业涵盖教、管、文、理、艺5个学科门类。主要围绕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四大领域组织科研工作。现有教工734人,专任教师487人,全日制本科生7599人,硕士研究生803人。《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CSSCI来源核心期刊,中文体育类和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图书馆藏书78万册。学校与美、英、法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57所大学和体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关系。学校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共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人才5万余人。历届学生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三大顶级赛事中获得金牌103枚,奖牌248枚。学生运动员代表中国队参加6届冬奥会,包揽我国冬奥史上雪上项目1金4银3铜共8枚奖牌。韩晓鹏在第20届冬奥会上夺得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实现了我国冬奥史上男子项目和雪上项目金牌两个“零”的突破。郑姝音在第31届夏奥会上夺得女子跆拳道67公斤以上级冠军。

目前,学校正在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特色,全力推进内涵建设跨越式发展,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体育大学而努力奋斗。多年来,我校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我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2016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学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毕业生创新创业、自主择业和就业能力,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力争使2016届毕业生满意。

一、毕业生总体规模、学科结构及生源地分布

沈阳体育学院2016届毕业生2120人。其中,本科生1925人,研究生195人,男生139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5.99%;女生72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4.01%;全校贫困生人数为51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4.39%,其中辽宁籍5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45%。

二、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

在我校2016届毕业生中,本科生初次就业率90.39%,年终就业率90.96%;研究生初次就业率87.69%,年终就业率89.74%。协议就业17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11%;升学13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32%;劳动合同就业882人,占总毕业生人数41.6%;自由职业19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25%;其它形式就业45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1.37%,参军入伍6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16%,自主创业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24%,未落实19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15%。

(一)本科毕业生规模与基本情况

我校2016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925人,其中男生1307人,所占比率为67.9%;女生618人,所占比率为32.1%;本科生中辽宁贫困生52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7%。

(二)毕业研究生规模与基本情况

我校2016届研究生毕业生共计195人,其中男生92人,所占比率为47.2%;女生103人,所占比率为52.8%。

三、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

2016届本科毕业生省内就业人数1412人,省外就业339人。针对我校本科生学科结构特点,签约毕业生就业方式、单位行业分布、工作职位类别、以及单位性质进行统计,我校本科毕业生签约单位行业主要分布在体育教育类占总人数的16.05%,就业方式主要以签劳动合同为主,工作职位类别主要以办事员和有关人员为主占总人数17.19%,单位性质主要以其它为主。

四、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

针对我校专业特点,就签约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单位性质、签约行业进行统计,我校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主要以辽宁省为主,签约单位性质主要以其它企业为主,签约行业主要以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为主。

五、毕业生未来就业发展趋势

(一)2014-2016届毕业生规模及就业率

从毕业生人数上看,近三年我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085人、2156人、2120人,毕业生人数基本持平,2014-2016年就业率百分比基本稳定,2016年就业率百分比仍在90%以上,呈现平稳趋势。m然我校毕业生人数略有下降,但就业率相对稳定,无明显变化。

(二)2014-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流向分析

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流向表明,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从事教育类、文化体育娱乐业、现代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的毕业生人数比重相对较大,从事其他行业人数比重较小。

六、学校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举措

(一)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

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2016年,学校加大就业创业经费投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和帮助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学校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通过重心下移,积极推进就业工作二级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就业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积极推进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相关考核评估体系,引导各二级学院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毕业生就业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深化管理用人单位就业数据库,实现就业信息精准推送

2015年至2016年度学校通过用人单位回访、校企合作、举办校园招聘会、专场宣讲会等方式,就业指导中心共联系用人单位1100余家,收集各单位招聘岗位共7000余个,通过了解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与招聘方向,整理用人单位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等相关资料,建立了用人单位数据库。面对就业岗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学院充分利用用人单位数据库,对用人单位进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性、行业性的招聘活动,探索人岗匹配的个性化就业信息推送模式,有效地推动我校就业工作从传统的大众化服务模式向个性化多元服务模式转变。实现了就业岗位的精准推送和就业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三)细化完善就业帮扶体系

学校积极宣传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对困难毕业生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和文件精神,实施精细化的帮扶工作。(1)建立困难学生帮扶档案,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实行精准帮扶,切实解决毕业生困难群体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2)学校召开就业困难学生座谈会、就业心理辅导会等,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并通过帮扶直接推荐学生到企业就业。

参考文献:

[1]代锋,吴克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利弊影响探析[J].教育科学,2009,(3).

一年级毕业总结篇3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生源信息;总评成绩;招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54-03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近年来新兴的具有创新性的培养模式。其主旨在于引进和融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如何与国际高等教育实现更好的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涉及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及成绩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本文依托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北邮)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以下简称QM)共同举办的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的办学实践,从合作办学教学角度出发,对近年来教学培养效果与生源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招生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有助于确保和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质量。我们整理了学院2008级、2009级、2010级学生的生源信息,包括高考外语分数、高考总分、性别、生源省份等,以及这三届学生毕业时的QM总评成绩(按QM计算方式的总评成绩)和北邮总评成绩(按北邮教务处计算方式的总评成绩)。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常用于统计两类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大小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SPSS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生源信息与总评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一、总评成绩与五大因素的相关性

总评成绩(QM总评成绩和北邮总评成绩)与高考外语分数、高考分数、性别、专业、和年份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如下:

1.毕业学生数据的相关性。毕业学生的总评成绩与五大因素的相关性统计,请见表1。

其中:毕业学生指在2014年7月前已毕业或结业的2008级、2009级、2010级学生,不包括因各种原因在2014年7月仍未能毕业的学生,有效数据共1374名学生。QM总评成绩为学生毕业时计算QM学位等级时所使用的加权平均分,若该生延迟毕业,使用毕业时的最高加权平均分;北邮总评成绩为学生毕业时采用北邮教务系统计算的加权平均分;高考外语分为入学时的高考外语分数,其中江苏省和海南省的外语分数根据换算比例换算成满分150分的分数;高考总分为入学时的高考分数,其中江苏省和海南省的高考分数根据换算比例换算成满分750分的分数;性别为学生的性别,用1代表男生,2代表女生;专业为学生的专业,用1代表电信工程及管理,2代表电子商务及法律;年份为学生的入学年份,用1代表2008级,2代表2009级,3代表2010级。

从表1可以看出以下结论,见表2。

此外,还可以看出,高考的外语分数女生普遍高于男生,但是高考总分并没有较明显的男女差别;无论是高考外语分还是高考总分,电商专业入学成绩普遍比电信专业要低;高考总分逐年略微有下降的趋势。

2、除退学学生外的学生数据的相关性。除退学学生外的学生总评成绩与五大因素的相关性统计,请见表3。

其中:除退学学生外的学生指除退学学生外2008级、2009级、2010级的学生,也即在2014年7月之前毕业的学生总数之上再加上因延迟毕业、降级、休学、退学等原因仍未能毕业的学生,有效数据共1447名学生。

将表3与表1进行对比可看出以下结论,见表4。

表3中的统计数据与表1中的统计数据只相差未毕业的学生,对比可见,高考外语分、高考总分对是否毕业的影响度有限;但性别、专业、年份对是否毕业都有一定影响,男生相对于女生而言未毕业的人数较多,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相对于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而言未毕业的人数略多,2010级入学的学生相对于2009级入学的学生而言未毕业的人数更多。

二、总评成绩的各省份比较

对毕业学生的总评成绩进行各省份的均值比较,得表5(a)(使用QM总评成绩)和表5(b)(使用北邮总评成绩):

从比较中可见,综合QM总评成绩和北邮总评成绩,四川、福建、广东、湖南、安徽、河北、内蒙古、河南,这八个省份的总评成绩基本占据前八,宁夏、甘肃、青海、、上海、广西、湖北、贵州、云南、天津,这十个省份的总评成绩基本占据末尾后十。建议在前八的省份增加招生计划,在后十的省份减少招生计划。

三、总结

根据2008级、2009级、2010级学生的生源信息,以及这三届学生毕业时QM总评成绩和北邮总评成绩所做的相关性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希望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工作起到一些指导性作用:

1.在招生时,要同时关注高考外语分数和高考总分,优先录取高考分数高,外语分数高的学生;针对高考总分较高但外语分数较低的学生,可建议转报其他专业。

2.女生的外语能力普遍好于男生,在高考分数相似的情况下,可优选录取女生。

3.可适度增加四川、福建、广东、湖南、安徽、河北、内蒙古、河南等省份的招生计划,适度减少宁夏、甘肃、青海、、上海、广西、湖北、贵州、云南、天津等省份的招生计划。

参考文献:

[1]回俊青,谢兆岗.高职院校学生高考成绩与在校成绩相关性分析[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2):58-61.

[2]汪朝杰,谭常春.大学生在校成绩与高考成绩的统计分析[J].大学数学,2013,(8):78-85.

[3]胡晓燕.高职信息类专业高考成绩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J].职教与成教,2010,(3):223-224.

一年级毕业总结篇4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学科结构;产业结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总量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就业容量的扩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今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步调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之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是高等教育结构在现实的经济产业结构条件下的社会写照,包括层次结构、学科结构、地域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作为毕业生就业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指不同类型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一种横向结构,是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的学科结构应该满足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1]

本文从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入手进行实证研究,把握产业结构变化对于毕业生就业存量和增量影响的趋势,并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策略,探索既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又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水平的对策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2000~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初次就业率(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分别为:107万(70%)、114万(70%)、145万(74%)、212万(75%)、280万(73%)、330万(72.6%)、413万(72%)、495万(71%)、559万(73%)、611万(74%)、639万(76.6%)、660万(77.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生基数逐年扩大,而初次就业率增幅不明显,失业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大。目前毕业生就业难表现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供需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毕业生人数的连年增长导致供过于求,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与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导致一些市场需求弱化的人才类型仍在进行大量培养,不少大学生在考大学填报志愿时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这就造成了高校的人才供给超出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人才总量不足,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科技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紧缺,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失业毕业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结构性失业,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才市场职位空缺与大量失业现象的并存。[2]

二、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的劳动对象、劳动手段不同,所需劳动力的数量、规模不同。这就要求培养劳动后备军的高等教育部门按各经济部门、产业发展设置各种学校、专业,并与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的比例相适应。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要求教育部门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新的专业技术人才。

学科结构不仅能够反映出科技发展和知识进步所形成的学科分野,也能够反映出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并且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结构,对于分析毕业生人力资本使用效率问题意义重大。有鉴于此,分析产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学科结构之间的关系,将其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直接指标,可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度。

1.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我们选择江苏省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江苏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的经济强省和教育大省,研究江苏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

关于专业分类,在研究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92),将各个专业分为五个学科门类,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文章分别考察5大学科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各层次就业人数分别以XK(研究生)、BK(本科生)、CK(专科生)表示。产业数据以gdp、age、sec、ter来表示,对应标签分别为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文中的高校毕业生是指纳入国家教育部招生计划之内的高等学校毕业研究生、本科生与专科生。

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公开的《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来源于江苏省教育厅的《江苏省高校就业状况白皮书》,选择毕业当年就业人数以及毕业生就业分布状况进行统计。①

2.各指标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尤其是2002-2010年增幅更为明显。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2007年以后,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目前江苏省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增长缓慢,本科生就业人数在2007-2008年获得跨越式发展,专科生就业人数连续多年增长不明显;农业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连年持平,本科生就业人数在2005年出现峰值之后缓慢减少,专科生就业人数存在小幅度增长;医药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起速度变缓,本科生亦然,专科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未出现波动;工程与技术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经过多年的持续增长后于2009年开始下降,本科生就业人数呈现曲折上升态势,专科生就业人数自2002年起直线上升;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自2007年起逐年减少,本科和专科生就业人数连年持平。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不同学科的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相关,但是存在3-4年的滞后,而关系国计民生的医药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就业人数总体上比较稳定,较少出现波动。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式向大众化发展,各学科的招生和就业人数在1992-2001年阶段逐年增长,2002年以后开始出现不稳定因素;二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急需大批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应用型学科不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就业人数都会逐年增大,而基础型学科比例会逐年减小。关于不同学科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由下面的相关系数矩阵表格来验证。

3.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分别研究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通过对比研究,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研究生、本科生中农业科学就业人数与三大产业的相关性相对较小(见表1、表2),医药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就业人数与第二、三产业具有较强的正向相关性(见表1、表2、表3)。这说明,以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较小,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导的第二、三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较高。而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需要较多的是应用型学科,所以近年来高校招生构成比例就出现了基础学科型人数相对下降,应用型学科毕业生人数相对上升的现象。而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是否长期稳定,需要进一步的验证。4.各指标ADF检验

各变量时间序列的ADF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第一产业数据不平稳。这说明第一产业是江苏省的劳动力转出产业,正在走向小部门化,对高学历人才需求非常有限。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数据相对平稳是因为第二产业是主要的经济产出产业,是江苏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很有潜力发展成为最主要的劳动吸纳产业,是解决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产业。

三、总结与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联动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变化,同时,学科结构也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的就业学科结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良好的发展。二者互动互联的吻合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如果学科结构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则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如果学科结构过度超前,则会导致教育过度。二者的相关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产业结构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具有一定制约性。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及发展既受内力的作用又受外力的作用,内力指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外力主要指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当今,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要依托国家的教育政策、财政投入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生源。充足的生源是一所大学办学的最关键一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使得学生在入学时越来越注重专业的选择,这就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应该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根据现实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紧跟产业发展脚步,真正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避免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顺利接轨,更好适应经济发展。

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也是企业改革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器。各种学科专业相互渗透和发展,往往会促成新科技成果的诞生。这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市场的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方向。当前高效低耗的经济形势使得某些产业逐渐萎缩,在客观上也刺激了某些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而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受科学技术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影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技术革新速度,尽快发展壮大这些急需人才的新兴学科,以满足国际社会对此方面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要通过提前培养人才对已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兴产业的诞生、发展起导向作用。

高校毕业生是改善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所需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比区域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作用更明显。结合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下文简称“十二五”),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自我调节机制,以更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对照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江苏确定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江苏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647亿元,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测算,到2020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8%。政府提出的这一目标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应以此为契机,科学做好各类人才需求的预测,合理设置专业结构,并以此来决定培养人才的规格与不同学科专业在不同学校中的规模比例,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优化。

目前江苏高等院校专业种类完备,覆盖面较广,但是与产业发展脱节,存在划分过细和急需科类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增加其就业难度。首先,针对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出的现实状况和“十二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要结合实际,重点培养有利于推进农林、港口、海洋、交通等行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以提高苏北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其次,江苏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特别是苏中地区,要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在保证建筑、机械、化工、纺织、建材、医药等专业人才数量的同时,要按照江苏省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的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对于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学科,要进行重点扶持,创新培养模式,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并带动传统产业的创新提升;苏南地区除了要继续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业所需人才之外,还要积极寻找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力扶持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商贸等专业,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不能单纯迎合市场需求,要平衡长线学科与短线专业的关系。

总之,在当前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和加快“两个率先”进程的任务引领下,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能够带动毕业生就业增长与人才合理流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调整也要能够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等院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服务,建设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的人才支撑体系,根据产业结构的演进主动调整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同时应注意,一定时期内的产业结构与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协调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平衡,应该适时、合理地进行调整,以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

注释:

① 基于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原始数据,首先进行预抽样。采用Stata10.0软件,以完全随机的方法在2008、2009、2010年江苏省毕业生就业样本中抽取1%的样本量,将“专业”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再将“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考察“专业”和“就业单位名称”两个变量分别在对应一、二、三产业中是否有相关性。结果显示为高度相关,二者与对应分析结果一致。在总体样本中采用直接抽选法对样本分学历层次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共抽取样本5000份。运用SPSS17.0软件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将“专业”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再将“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进行crosstabs分析,选择“专业”变量作为行变量,“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作为列变量。选中“Chi-square复选框”,考察二者是否对应。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样本所学专业对应的产业与就业单位所对应的产业一致,即进入非本专业就业部门的毕业生人数少,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选择用各样本的专业变量对产业结构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一年级毕业总结篇5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通过政策的不断调整使经济回升并达到正常发展水平的一段过渡性时期。伴随着金融风暴的来袭,我国经济出现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及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现象。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迎难而上采取种种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策略作出及时调整,使得国内经济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也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对于我国的产业发展而言,金融危机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机遇而非挑战。因此,在全球产业调整的背景之下,必须抓住机遇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图1反映的是2005年至2012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演变示意图,从演变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由2005年的12.4%下降至2012年的10.1%,减少了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由42.9%上升至2007年的49.2%。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开始显现,2008年起,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开始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已减少至45.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2005年前后一直维持在40%左右,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随后呈稳步增长态势。至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44.6%,仅低于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0.7个百分点。总之,第一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逐年降低的走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则自金融危机爆发起逐年上升,至2012年已接近第二产业贡献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一道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继续优化工业结构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提高服务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率。[1]

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政策导向,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具体来看,我国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面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1)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鼓励大宗农产品发展,促进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健康养殖及林业的发展。(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加强高效栽培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发展农业信息技术。(3)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其次,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1)改造提升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包括装备制造、船舶、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品开发能力,促进信息化改造升级。(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3)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最后,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要求拓宽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加快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生产业包括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和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信息服务业等;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发展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及人才推荐等人力资源服务。[2]生活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商贸服务业、特色化旅游业、以社区为重要依托的家庭服务业以及全面发展体育产业。

总体看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呈现出淘汰性、转型性、科技性、信息性、特色性和前沿性的特点。淘汰性表现在产业结构中的落后产能方面。2013年7月,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13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了2013年包括炼钢、炼铁、铜(含再生铜)冶炼、造纸、制革化纤等在内的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3]转型性的特征是指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通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来提高内部竞争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以科技化和信息化为手段进行提升改造,即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性和信息性的特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业特色化等体现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性,也是产业自身特色的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础上而具备前沿性特点,它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的引领作用。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态势

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及变化。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自然形式和就业容量取决于社会各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从全国劳动力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与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严重失衡。图2为近七年来我国就业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下降到2012年的33.6%,下降了1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23.8%上升至30.3%,上升了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31.4%上升至36.1%,上升了4.7个百分点。后金融危机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一产业就业容量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就业容量呈曲线变动趋势,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则逐年扩大。然而,与三次产业的产值相比,我国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很不合理。第一产业的产值比例已经下降到2012年的10.1%,但是就业人口却仍然占33.6%。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劳动生产率较低。形成明显对比的是,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例高达45.3%,高出第一产业产业35.2个百分点,而就业人员比重却低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仅占30.3%,可见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与这一时期国企改革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有很大的关系。第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44.6%,虽与就业人口的比例之间的偏差相对较小,但仍存在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也可称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2012年度教育统计数据作为全国就业人员的一大主体,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增大,给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由2005年的338万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699万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高校毕业生增加了361万人。如图3所示,教育部所统计的数据显示无论是普通本科毕业生、普通硕士毕业生还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由2005年146.6万人增长为2012年303.8万人,普通硕士毕业生由16.2万人发展为2012年43.5万人。所以,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步调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从高校视角出发促进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尽管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成持续上涨趋势,而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如图4所示,2005至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并未同人数增长的走势保持一致,而是呈现出V型曲线,即在2007年到达最低点并随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编著的《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中,编者依据教育部所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按照一定计算方法,得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体状况。图5为2005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本科毕业生以及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演变图。与图4所示虽然存在一定出入,却一致显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局势有所好转。实际上,具体到不同学历类型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情况则各异。据图5走势图所显示,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呈曲线微增长的态势,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走势基本保持一致。硕士生的初次就业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2010年的初次就业率低于2005年初次就业率8.7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本科毕业生与高校总体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保持一致,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则令人堪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之下,高校毕业生总体的初次就业率有所好转,不过与大幅度增加的毕业生人口基数相比,小幅度提升的初次就业率并不能减缓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随着待就业人数的逐年累积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分学科就业分析

依据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一致是高校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与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等不相适应且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继而引发就业供需矛盾。学科专业、素质、分布、区域、性别等均构成就业供需矛盾中的子矛盾。其中,学科专业供需矛盾是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是指由于高校所供给人才的专业结构及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错位或互不匹配而导致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的矛盾,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差异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变化。据相关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及联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具有一定制约性,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二者互动互联的吻合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4]即假设学科结构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则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相反,若学科结构过度超前,则会导致教育过度。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发生均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构成的严峻的挑战。

(一)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就业走势分析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所统计的数据,图6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其中,初次就业率上升趋势较明显的学科包括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医学、农学和法学呈曲线波动,变化幅度较小;而理学、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则呈现出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排名依次为军事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文学、理学、教育学、医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图7是依据麦克思研究院的2009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取出2007至2012届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其中,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三门学科由于样本不足而未能获得数据。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届和2009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2007届相比出现整体下滑趋势,2010、2011及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逐渐呈现回升趋势。至2012年,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医学、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关于分学科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对比发现,二者在2009年与2010年的学科就业走势方面基本一致。考虑到就业率的统计时间等因素,将二者数据结合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逐渐回升并保持基本稳定;哲学和历史学在所有学科中就业率最低;2012年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低于90%的学科包括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

(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就业率走势分析

图8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的初次就业率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与硕士生的总体就业率走势一致。学科中除管理学以外,其他学科门类的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出现下滑现象,仅个别学科在2010年出现小幅回升,但仍远远低于2005年的初次就业率。其中,哲学学科的初次就业率下降幅度最大,2010年就业率低于2005年22.9个百分点。其次,历史学的初次就业率仅次于哲学,下降了19.6个百分点。此外,农学、文学、法学、军事学以及理学下降幅度在10%-16%范围内。医学、教育学、经济学和工学则下降幅度控制在10%以内。2010年硕士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的排名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军事学、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80%的学科为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法学、哲学和历史学。尽管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随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而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但从近几年各学科毕业生所占比例来看,除工学呈下降趋势、文学和管理学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外,绝大多数学科毕业生的比例构成基本维持不变。这种现象说明高校学科结构并未与产业结构相吻合,因而未能体现出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不仅如此,专业设置的学术导向性造成高校人才的培养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具体到学科专业内容方面,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专业目录的制定,使得高校专业设置缺乏自主性继而导致人才培养规格趋同,无法适应新兴产业和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并最终导致学科结构供需矛盾爆发从而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四、以学科结构的调整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鉴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学科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应当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方向为依据展开学科结构的科学调整工作,把握正确导向的学科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一)预测学科发展势头,调整学科招生规模

依据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科学预测学科的发展势头,通过调整学科的招生规模促进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发展。农业学科类发展应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高新技术科技建设现代化农业。工程类学科和自然科学类学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主要就业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主要包含在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之中。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仅普通本科中的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的毕业生人数占普通本科生总数的41.4%。因此,应当稳步控制工程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的规模。其次,人文学科、经济学科和社会学科对于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推动力较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一大重点要求扩大人文、社会和经济学科。然而,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哲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一直是就业率最低的学科。为此,高校应对相应学科下的专业进行调整,依据学科自身特色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例如,历史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学术性较强,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可以侧重于历史与旅游业的结合,通过历史知识促进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提升学科就业率。

(二)改造一级学科设置,拓宽二级学科内容

随着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变化与发展,现有的学科结构体系下已有的部分二级学科内容已无法涵盖学科的整体范畴,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科的前沿发展,进而无法满足相应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工学下的一级学科农业工程为例[5],农业工程下设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以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四个二级学科。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工程这一以及学科的地位、研究对象和服务领域等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同时发展到了生命科学产业的分支,成为一大支柱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因此,传统的二级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已无法全面反映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使学科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改造一级学科的方式拓展二级学科的覆盖范围,将农业工程学科改造为生物系统工程,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学科

重点学科建设是指高校将有限资源用于某学科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为此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学科以替代传统落后专业,如纺织专业等。力争使其中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结构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例如,新能源学科下可进一步衍生与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海洋能等相关的专业,生物学科下则可衍生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等相关专业,以此促进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四)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学科专业

一年级毕业总结篇6

关键词 自闭症教育康复专业 就业情况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自闭症教育康复专业属于特殊教育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针对急剧增多的自闭症这一疾病而特设的专业,是特殊教育与医学的结合,目的是培养全面治疗、康复自闭症儿童的专业人才。作为一个新兴的、定位极强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对专业的招生和发展都至关重要,有调查研究的必要。对本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就业情况有一定的复杂性,也为专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歧义和模糊,也有必要通过就业情况阐清专业定位。以下是对最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1 基本信息

本校07~09级三年已毕业自闭症教育康复专业共211人,分别是81、77、53人,其中男生14人,占总人数的6.6%,女生197人,占总人数的93.3%,充分体现师范类专业女生较多这一特点。调查时间2012年3~6月,调查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量表,信息回收率100%,量表综合信任度100%。

2 就业状况

自闭症康复专业07~09级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见表1)

就业是考核学校专业设置的目标之一,是衡量专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考察学生进与出之间关系的最佳角度之一。调查显示,自闭症教育康复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达到100%,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本专业设置社会基础,需求较为强劲,具体就业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2.1 职业范围

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教育、康复,极少部分毕业生选择社工、出国和转行,尚有个别毕业生选择西部支教,暂缓就业,如图1所示。其中,从事教育和康复两个行业,计192人,占总数91.00%,从事教育工作共124人,占总数的58.77%,教育作为一个大门类,细分成特殊教育类计116人,普通小学3人,幼儿教育2人,临时代课3人;从事康复工作共计72人,占全体就业总数的34.12%,是本专业的第二大就业门类。从事社会工作1人,专业吻合度不高,属专业相关的行业,故单列。西部计划1人,属于推迟就业,目前尚未落实具体工作,亦需要单列。此外,转行的有9人,占总数的4.27%,以上说明,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基本上能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达到学以致用的专业设置基本目标之一。

2.2 不同年级就业现状及分析

调查显示,本专业近三年的就业情况不尽相同,09级毕业生计53人,从事教育工作共33人,特殊教育30人,代课2人,幼教1人,占毕业总数62.26%;从事康复工作19人,占总数9%,二者共计52人,占总数98.11%,西部计划1人,响应祖国号召,支援西部,亦推迟就业。临时代课的出现,显示学校对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大吸引力,为了能达到进入学校的目的,不惜委曲求全从临时工做起。

08级毕业生共77人,从事教育工作37人,占总数48.05%,从事特殊教育36人,1人在特殊教育学校代课,从事同样的工作,因此,就业目标明确,符合专业设置趋向。从事康复工作38人,占总数49.35%,二者合计75人,占总数的97.40%。另有2人转行,占总数的2.60%,这一点与09级毕业生相比出现新变化。

07级毕业生共81人,从事教育工作54人,占总数66.67%,50人从事特殊教育,与08级毕业生相比,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从事普通小学及学前教育4人,比例上有增多的趋势。从事康复工作15人,占总数的18.52%,二者共计69人,占总数的85.19%。与08、09级毕业生相比,出现新的变化,一是选择出国4人,目的是继续深造或移民,占总数4.94%。二是转行7人,直接放弃本专业,占总数8.64%,从事社区工作等相关专业1人,占总数1.23%。

纵观就业情况:学校,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是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首选,可能原因是事业单位有编制,工作较为稳定,福利待遇较好,工作强度适宜女性等优点,一定程度上显示专业认同度和稳定性。同时反应,职业稳定是毕业生考虑就业单位的重要考虑因素。其次,康复工作是毕业生另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综其原因,主要与专业定向相关,家庭及个人社会资源匮乏也是原因之一。相当多的毕业生在回顾自己毕业时就业目标首选特殊教育学校,在不能够落实的情况下才选择在康复机构中从事康复工作。总之,自闭症教育康复专业毕业生基本上达到了所学即所用的专业设置目的,佐证了本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为广阔社会需求及发展前景。

在选择转行、出国和从事社工等职业转变的过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刚工作的09届毕业生选择职业几乎全部为教育或者康复类,表明专业思想较为巩固,反应平素专业教育理念较深,体现专业设置中的专业思想教育清晰有效;相比之下,08级毕业生出现2人转行,07级毕业生中这一现象则更为突出,出国及转行等共12人,占总数14.81%,说明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专业概念在逐渐减轻,职业的选择性也大为增加,就业范围不断拓展,人生未来的目标定位不断延伸。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转行或者出国均来自康复机构中从事康复工作的毕业生,他们在选择离开行业时的意愿较为强烈,通常提供的理由是薪金待遇较低、人际关系发展不良,对自闭症患儿教育康复效果不满意等专业挫败感,也间接反映自闭症康复困难这一现象。

3 总结

自闭症教育康复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100%,就业情况令人满意,说明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较为广阔。就业专业定向较为明确,90%以上从事教育或康复工作,符合专业招生的预定目标,达到专业设置要求。然而,随着工作时间延长,转行等现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亦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一年级毕业总结篇7

在上世纪90 年代,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仅能满足白领岗位需求的三分之一;新世纪前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已开始大于白领岗位总需求人数;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 左右须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课题组预测,即使未来十年高等教育总招生规模按年均1.5% 低速增长,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也将突破4000 万人,有望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形势的重大变化呼唤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定位与结构作出重大调整。

大学毕业生供求呈现新格局

高校年毕业生就业需求量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可提供的新就业岗位总量比例发生重大变化

根据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在上世纪最后十年期间,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为7600 万人,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为750 万人,仅为前者的10% ;在本世纪前十年期间,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为1.3 亿人,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为3400 万人,上升为前者的1/4 ;未来十年,预计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约为1. 4 亿人,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将接近7000 万人,预计占到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数的一半。

上述情况表明,在第一个十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前10% 的高端白领岗位(在城镇就业岗位总量中的前10% 为高端白领岗位,20% 为中初级白领岗位,其余70% 为技能型、操作型的蓝领岗位);在第二个十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端岗位就业,另外三分之二的毕业生主要转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和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在未来十年,只有五分之一的毕业生能进入劳动力市场高端白领岗位就业,还有五分之二的毕业生面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就业,其他五分之二的毕业生须转向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

高等教育毕业生总规模与全国白领岗位补充需求数比例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2000 年包括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内的白领岗位总人数为7500 万人,比1990 年净增了1800 万人;加上自然减员数,合计十年补充量为2600万人。同期,普通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为1400 万人,相当于同期白领岗位补充量的54%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只能满足30% 的需求,呈明显供不应求的状况。

2010 年全国白领岗位总人数扩大为9700万人,比2000 年净增2200 万人,加上自然减员数,合计十年补充量为3400 万人。同期,普通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为4800 万人,已相当于同期白领岗位补充量的1.4 倍;由于部分具有工作经验的成人高等教育和中职毕业生参与白领岗位的竞聘,获取了一定比例的白领岗位,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白领岗位的竞争中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课题组预测,2020 年全国白领岗位数将比2010 年净增2800 万人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数,未来十年总补充量为4600 万人。同期,普通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预计将达到1 亿人,扣除少部分专升本和本升研重复计算的人数后,实际需就业的毕业生数为9500 万人。

从三个十年比较来看,由于高等教育毕业生数的急剧增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今后白领岗位的补充量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全部就业需求,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转向蓝领岗位就业成为必然趋势。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职业分布的变动趋势

(1)从分大类职业人才存量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中的白领比例逐步下降,蓝领的比例逐步上升。

过去20 年,白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人才总量由1990 年的1100 万人增加到2010 年的5208 万人,增长了4 倍;而蓝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人才总量则由1990 年的103 万人猛增为2010 年的2347 万人,增长了22 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才的白领和蓝领岗位数比值由1990 年的9:1 变化为2010 年的7:3, 今后这一比值还将进一步缩小。

(2)从分大类职业人才增量趋势来看,白领的增量比例逐步下降,蓝领的增量比例快速上升。

2001-2010 年白领岗位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比前十年增加了752 万人,而蓝领岗位的大专及以上人才增加了1326 万人,相当于前者的1.8 倍。这一情况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本专科毕业生中越来越多的人将转向蓝领岗位就业,这有利于提升一线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构成和综合素质。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行业分布的变动趋势

(1)从分大类行业人才存量来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总量中,机关事业单位所占的比例在逐步下降,经济行业、企业所占的比例正逐步上升。

从1991-2010 年,机关事业单位的大专及以上人才总量,由700 万人增加为3500 万人,增长了4 倍;农、工、建、交、商等经济行业企业的大专以及上人才总量由500 万人增加为4100 万人,增长了7 倍。1990 年机关事业单位与经济行业、企业的大专及以上人才拥有量比值为6:4,到2010 年反转为4.5:5.5 ;预计2020 年将进一步变动为3:7。

(2)从分大类行业人才增量来看,全部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增量中,机关事业单位增量所占的比例逐步下降,经济行业企业增量所占的比例快速上升。

2001-2010 十年间,机关事业单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增长数,较前十年增加了434 万人;同期,经济行业企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增长数,较前十年增加了1681 万人,后者相当于前者的4 倍。上述情况表明,今后高等教育毕业生中的八成以上将面向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部门就业,而去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及比例将进一步下降。

以上分析表明,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供求出现了新格局,要求我国高等学校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拓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由过去主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多数高等学校毕业生由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和一、二线城市就业,转变为面向以企业为主的经济部门和中小城市、乡镇就业。

鉴于以上情况,我国高等教育应由前一时期扩大规模为主的外延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结构调整、提高质量为重心的内涵发展模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相适应,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分工;通过人才需求预测,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实现转型发展。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有人提出,近几年已经出现了高等教育毕业生供过于求和就业难的现象,有必要缩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我们认为,这个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一、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最成功的发达国家和转型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都是最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以美国为例,早在上世纪40 年代,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到了70 年代,又第一个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再以韩国为例,在上世纪80 年代末,人均GDP3000 美元时毛入学率就达到了34%,位于新兴转型国家的最好水平,并在1995 年进入了毛入学率52%的普及化阶段。上述两个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都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效仿。

二、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和人才的现状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只有30%,与美国82% 和韩国91% 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有很大的差距;2010 年我国在业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比例仅为10.1%,远低于美国的41% 和韩国的37%,只有继续坚持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才能缩小这一差距。

三、从我国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可能条件来看:1、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已基本普及(毛入学率达到85%),广大青年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十分强烈,特别是终身教育理念提出后,近几年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规模年均递增40 万人左右;2、普通高等学校已发展到2442 所,另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348 所,高等教育的校园、校舍面积和其他办学条件均有很大潜力,具备可供发展的空间。

我们认为, 2012 年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在校生数为3700 万人,已提前达到了《教育纲要》原定的2020 年3550 万人的规划目标,数量和规模发展已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而由于规模扩张较快,以及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市场出现了局部就业难的现象,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由前一段时期的外延发展模式转型到内涵发展模式,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任务。

在今后十年期间,应对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强宏观调控,将每年高等学历教育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控制在2% 以内,公办普通高校本科生保持现有招生规模不再增长,将有限的增量主要投放到高等职业教育、成人和网络高等教育,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与合理分

工。根据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供求状况,优化学科结构,动态调整专业招生计划。

过去十二年间,普通高等学校大理科(理、工、农、医类)专业本专科招生数占本专科总招生数的比例由1998 年的56.8% 下降到2010 年的51.0%,其中大理科专业本科招生数占本科总招生数的比例更是由1998 年的62.3% 下降到2010 年的49.3%。而同期,大文科(哲、经、法、教、文、历、管、艺术)专业本专科总招生数增长了6.2 倍,高于本专科总招生数增速(5.2 倍);大文科专业本科招生数增长了6.2 倍,高于本科总招生数增速(4.4 倍)。大理科专业的招生速度相对于大文科专业的招生速度较慢,反映在人力资源上的现象是:涉理工类岗位人员高文化程度所占比例的提升幅度小于涉文科类岗位人员的提升幅。我国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工业化国家,其发展重心仍将是实体经济。

因而,对各高校而言,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毕业生就业情况,优化各学科

专业的招生结构。

合理调整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也是教育转型的当务之急。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数占当年城镇新就业人数的比例, 由1998 年的18% 上升为2010 年的49%。同期,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毕业人数分别增长了6.6 倍、5.5 倍、6.3 倍。这些情况表明,整个高等教育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供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面向高级专门人才岗位为主转变为面向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岗位为主。其中,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高级专门人才为主,中级专门人才为辅;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中级专门人才为主,部分高级与初级专门人才为辅;高职高专生的培养目标以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并重。以上可作为高等学校各级学生培养目标的大致参考,根据不同学校的类型、学科分工和教育质量等可做出适当调整。

一年级毕业总结篇8

关键词: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理中学;课程设置;毕业会考

德国的教育由各联邦州负责,中学课程设置由各州设定操作细节,但一般大同小异。巴伐利亚州是德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州,其教育水平可以代表德国教育的最高水准。

德国基础教育①从五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分流后学生会进入3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中进入文理中学(Gymnasium)的学生在十二年级结束时需进行高中毕业会考(Abitur)。该考试类似于我国的高考,但与高考不同的是,它不是选拔性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其成绩用来证明学生是否具有上大学的资质,只要通过即可。文章按照惯例将文理中学的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定义为高年级阶段,相当于我国的高二和高三年级。

一、课程设置与评分体系

(一)课程目标与重点

德国文理中学高年级阶段的课程目标与重点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第一,课程旨在使学生获得广泛、深入的普及教育,并以此为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做准备。第二,在高中毕业会考中,所有学生的必考科目须包括基础学科(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第三,高中毕业会考共设5门考试科目,除德语和数学外,学生可自行安排考试科目。第四,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从所在中学提供的课程范围中选课,并设置个人学习重点。第五,课程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教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技能,致力于为学生的大学学习、自主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第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自主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责任感。第七,课程特点体现在两类研讨课中,即科学导论类研讨课和针对大学学习及职业定位的研讨课。

(二)课程选择

十年级是高年级阶段的导入期。在结束导入期前半年的学习后,学生可以从学校提供的课程中选择一些科目,作为自己在高年级阶段的学习重点。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包括四个半年)取得的成绩将被纳入高中毕业总评成绩。各文理中学根据学校的学科重点提供相应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无例外,学生在整个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将受所选学科的约束。

1.各科目学时

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所选科目包括必修科目、选修科目和旨在培养个人能力的研讨课。三门基础科目,即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每周学时数各为4学时。其余科目每周2~3学时,若学生将第二门长期学习的外语列为会考科目,则每周学习4学时(见表1)。

2.选课说明

学生必须填报所有的必修科目。对于选修科目,学生可在表1所示每行的几门科目中选取一门作为选修课程。其中,自然科学2(生物、化学或物理)或第二及第三外语或信息学只需在十一年级学习。对于研讨课程,学生须在十一年级全年和十二年级前半年选择两门研讨课。针对个人能力发展情况,学生可根据总体选课情况自行决定其他科目及其学习时间。

(三)特色课程

1.研讨课

科学导论类研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技能,针对大学学习和职业定位的研讨课则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和职场能力。研讨课通过拓展校外联系,让学生对学术和职业实践有初步了解,并使他们对大学学习和职业规划有广泛定位。在十年级时,学校会通知学生哪些主要科目会开设研讨课,以及这些研讨课的主题,同时会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对于研讨课的想法。研讨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工作的普遍方法,并着眼于高校和职场对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就这方面而言,无论主题是什么,所有的研讨课都能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研讨课中,学生会进行自主研究,而教师只是作为专业和方法层面的专家指导学生开展工作。许多文理中学与高校和职场上的伙伴建立了联系,因此,研讨课发挥着联接文理中学与高校和职场的桥梁作用。

(1)科学导论类研讨课

研讨主题包括世界宗教在德国(主要涉及科目:宗教学)、文学模型在电影作品中的表现(主要涉及科目:德语)、发现莎士比亚――人物、时代与作品(主要涉及科目:英语)、经济市场中的数学(主要涉及科目:数学)、未来能源(主要涉及科目:化学)、历史转折性事件对地区的影响(主要涉及科目:历史)。

在研讨课中期报告中,学生将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对研究工作的结果作出详细论述,并自主撰写研讨课论文(大约为10~15页),参与答辩。

(2)针对大学学习和职业定位的研讨课

学生在对大学学习和职业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会得到为期一年半的指导。通过参与一个以应用为主的项目,学生对于大学学习和职业的定位将更加深入,尤其是有目的、系统性的团队合作能力会得到提升。伴随着外部伙伴的加入,学生有机会对企业及其所提出的要求有更加切实的了解。可行的项目包括借助机器人组合部件的汽车安全理念的发展(伙伴:汽车供应商;主要涉及科目:信息学)、网页设计(伙伴:区域报社;主要涉及科目:德语)、针对地方企业的市场分析实践(伙伴:中小型企业;主要涉及科目:经济与法律)、关于“预防成瘾”的项目规划和实施(伙伴:社会机构;主要涉及科目:生物学)、商场的围墙外立面设计(伙伴:城市建设局;主要涉及科目:艺术)。

2.附加科目

学生也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范围选择附加科目。通常,这些科目每周的学时数为2小时(见表2)。

3.外语科目

(1)长期学习的外语

指第一外语(从五年级起)、第二外语(从六年级起)以及文科类学生的第三外语(从八年级起)。学生必须在高年级阶段至少选择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作为高中毕业会考科目之一。

(2)较晚开始学习的外语

学生可以从十年级开始学习该外语,但必须选择该外语课程学习直至十二年级。由此,学生可以在十年级提前结束自己的第一外语或第二外语学习。

4.艺术或体育方面的附加科目

如果学生想把艺术或音乐选为会考笔试科目,那么除了正常的艺术课及音乐课学习之外,还须选择附加学时(艺术每周2学时,音乐每周1学时),以达到高中毕业会考对专业实践基础的要求。如果学生想选择体育作为会考科目,则须选择每周2学时的体育理论课程,以获得该科目的专业理论基础。

(四)评分体系

1.毕业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德国高中毕业总评成绩满分为900分,其中平时成绩600分,会考成绩300分。根据上述评分要求,学生从高年级阶段的第一天起就要为积累分数做好准备。在十一年级前半年、十一年级后半年、十二年级前半年和十二年级后半年4个阶段,学校将为学生确定半年成绩。最终,共有40门次科目的半年成绩计入毕业总评,每门次科目满分15分,共计600分。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学生将获得总评要求中的另外300分。这300分由5门会考成绩组成,其中每门满分60分。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如果学生的最终成绩超过732分,那么等级为优秀。

学生在高中毕业总评中获得的分数将最终换算成等级,具体换算方法如表3所示。

2.平时成绩计算方法

各科目的半年成绩由大成绩和小成绩或研讨课成绩综合评定而成。大成绩指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每门所选科目的课堂考试成绩,不包括研讨课;小成绩指学生通过口试、实践、测验、报告展示和实习所获得的成绩,包括小论文。在每个阶段的所有科目学习中,学生需要至少获得两个小成绩,其中一份是口试成绩。关于如何确定研讨课成绩,学生可以从自己所在学校获得相关信息。

在每半个学年结束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所有成绩为其计算出半年成绩。其中,大成绩和小成绩的平均分在半年成绩中权重相同。若学生有一个半年成绩为0分,则视该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未选此课程。通常,这种情况意味着该学生将不能参加高中毕业会考,且必须留级。

3.成绩录入规定

从十一年级前半年至十二年级后半年,共40门次半年成绩将会被纳入学生的总评成绩,包括来自必修、选修范围的30次成绩和来自能力培养范围的10次成绩,学生可选择删去一个较差的半年成绩。5门会考科目的成绩必须全部纳入总评成绩(见表4)。

二、高中毕业会考

在十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将参加包含5门科目的高中毕业会考。面向所有学生的必考科目是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另外包含一门社会科学范畴中的科目,如宗教学或伦理学、历史和社会学、地理或经济与法律;一门其他科目,如生物或化学或物理、另一门外语、信息学、艺术或音乐、体育。

在毕业会考中,德语、数学和另一门科目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其他两门以口试(学术讨论)的形式进行。笔试为全联邦州统考。

(一)笔试

高中毕业会考笔试于每年5月进行。在5门会考科目中,3门会考科目是笔试,其中德语和数学必须笔试,第3门会考笔试科目可以从另外3门中任选一门。选择艺术或音乐、体育科目的学生还需参加特殊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笔试和专业实践)。

(二)口试(学术讨论)

高中毕业会考口试最迟于会考笔试开始前6周举行。学生必须确定自己的会考口试科目,除德语和数学以外,其他所有的必修、选修科目都可选为口试科目。考试委员会将针对学生4个阶段的学习确定主题范围,这些主题范围的内容就是考试的基础。

(三)考试结果

最终,5门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是每门考试分数乘以4(即最高15分×4),因此,每门科目的最高分数为60分,5门科目满分共300分。

三、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的前提条件

如果未满足表5中的某一规定,或学生退出高中毕业会考,则视为第一次会考不及格。

四、启示

德国文理中学高中课程体系给我国带来如下五点启示。第一,研讨课为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充分明白在大学将如何学习所选专业,且将来如何在这一领域发展。第二,选课系统为学生在必修、选修和能力培养范围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与天赋选择学习重点。第三,平时成绩占毕业总评成绩2/3、会考成绩占毕业总评成绩1/3的评分体系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格局,能够充分选拔人才,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平时打好学习基础。第四,平时成绩中40门次科目的成绩会被带入毕业总评成绩的规定,避免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只注重会考科目,忽视其他科目的现象,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第五,会考科目成绩必须计入总评成绩,其他科目可以忽略一次最差成绩的规定,尊重了学生天赋和特长不同的事实,使偏科的学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