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8篇

时间:2022-04-15 01:34:30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1

一、统筹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制定好复习计划

初三下学期我们历史科的教学任务重,复习要涉及初一至初三六册的教材,复习范围广、内容多,如不能有效地安排好、利用好时间必将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教学效果,要取得较好成果一个良好的复习计划极为关键。因此我校在每学期期初,我们初三历史备课组成员都会根据学校的周课时数和校历表制定好一份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好复习进度。本学期期初至市质检考试前完成第一轮总复习,以《考试说明》为纲,以课本为本,以《复习指南》为指南。从5月下旬开始进行第二轮复习,主要以《初中历史学习报》中考版为主进行一些综合训练强化学生解题技巧。

二、立足《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以《考试说明》为纲回归课本

1、学习考纲、指南新精神

中考历史学科要复习的知识点既多且杂考查的角度又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如何设题最后还得回归课本回归考纲。因此我们的复习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紧扣考纲、把握趋势、夯实基础、锤炼能力”。每年市教科所的《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出炉后,我们备课组成员都会一起学习领会《考纲》和《复习指南》的新精神。特别注意比较当年《考纲》、《指南》和往年相互比较有啥新变化,变化点在哪,这些变化点就是我们当年须多关注须反复锤炼的重心。

2、复习立足考纲回归课本

近几中考试卷80%为基础题,另20%稍难题和较难题也以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为支撑,基本史实的再现仍是考察的重点,这就意味着掌握好基础知识是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证。因此,我校初三备课组的复习方针是紧扣《考试说明》,夯实基础,依据考试说明的知识要求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与整合。不求每一位同学能熟记所有的知识要点,但求学生对每一册,每一课内容的纲要非常熟悉,只有这样在开卷考时,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找到所考查的知识点的位置,加快答题速度,提高答题质量。

“回归课本”,就是复习时我们以课本为准则,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梳理、归纳与整合。第一轮的复习时我们“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细致地阅读教材,逐册、逐章、逐节地对《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全方位对知识进行梳理,绝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但是要注意的是复习不是上新课,不能照本宣科,要注意去粗取精,在整理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后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突破,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只有让学生对基础知识了然于胸,在考场上才能大大减少翻书的时间,提高做题速度,才能节省出更多时间用来思考难度较大的题目。

3、根据《考试说明》构建知识网络与能力培养

初三年的学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初一二年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又要求在一学期里熟知三年的知识要点,理清知识结构,这就有些强其所难。因此需要老师根据考试说明精心编撰复习提纲,在提纲中按照章节顺序整理出各个章节的知识结构。一份好的复习提纲能让学生对知识结构一目了然,能抓住每一个学习主题的框架,熟悉提纲和课本目录。一份完整、详细的复习提纲,对学生来说是考场上必不可少的一件利器。

复习要注重基础知识但不能忽略能力培养。在复习中要注意基础与能力并重,因为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复习要点线结合,注意要点化、线索化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抓住了基础知识这个“点”还要注意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这样就可以清晰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点线结合应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复习完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串线,复习完一本书后也可适当地串线,尤其是同一主题的内容更应该注意联系,由于历史总复习的时间很紧张不可能再有更多时间去组织专题复习,因此只能注意在平时复习时将之融入。实践证明,抓点线结合,便于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条理化。抓住了点,复习便有了针对性;抓住了线,就可以以线相串,串住一些知识点,就可以“顺藤摸瓜”,记住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

四、适度关注时政热点,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2

一、初一、初二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包括时间概念、重大事件、人物活动等含混不清,关键词抓不住。

2.阅读、提炼材料的能力欠缺,归纳、概括能力较差,照搬照抄原始材料的现象严重。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

3.审题不清,答题欠规范,表述不准确,条理性差,不能紧扣题意,针对性差。

4.错别字多,错得离奇。

二、解决的措施

(一)新课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每课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先制定每课的复习提纲,要依据教材、考试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等三个方面来确定。 首先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每一课题内容,抓住重点与难点,其次要按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容、题型、答题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理清线索结构。复习提纲中重点部分用横线标注出来。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设计提纲如下: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2)虎门销烟(①时间:1839年;②领导者:林则徐;③意义: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3)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

(4)《南京条约》的时间是1842年,内容是①赔2100万银元。② 割香港岛。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 ⑤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⑥影响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鸦片战争后睁眼看世界的爱国知识分子杰出代表是魏源,他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开学初第一节课就将每课复习提纲发给学生,每一节课开始,花五分钟时间背诵,然后发给学生横线内容去掉的默写提纲,让学生在上面默写。默好后同桌互批,订正。批的时候,严格要求,特别是错别字一律算错。这样就能做到每一节课堂的知识内容清。时间长了,学生就很习惯地在每节历史课前就拿出提纲来背,而且默写的时候错别字也少多了。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课尾要注重对新课内容的巩固,主要指针对该堂内容的评价练习,落实到位,老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努力做到“堂堂清”。课尾精选例题,加强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训练力度,在训练和讲评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每节新课至少选择一组材料题,当堂训练、剖析,教给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加强问题的书面训练。训练学生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和表述的准确性。

(二)上好单元复习课和期末复习课。

1.单元复习力足于教科书中的一个章节的内容来复习。

(1)理清知识线索,整合知识结构

根据教材的内容,提纲挈领地把本单元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使知识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知识点: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沙俄趁火打劫、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知识线:以上的知识点哪些属于列强的侵略,哪些属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面:对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签约国、内容、影响等。

复习知识的时候,有时可以编顺口溜,进行记忆总结。如《南京条约》的内容:哥赔五双鞋。即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2)单元测试题要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联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习题尽量选用最近几年的中考题。让学生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3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1201

初三学生在备考中考时往往感觉到复习时间紧、知识密度大。在刚学完两册世界历史的新课之后,又要回头复习中国的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的古代史、近现代史,头绪多,压力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井然有序而扎扎实实地做好中考前的历史课复习呢?

一、以纲为本,提纲挈领,基础为要

在新课学习中,我们为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往往通过知识点的拓展或讲故事,或进行知识点的发散。但是,在中考复习时,我们要以纲为本,把复习的纲要作为根本来抓,做到提纲挈领,抓住基础中的基础。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大事年表,以时间为序,去理清同一时间下中外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还可进行横向的比较,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他影响,这样不仅把中外历史知识盘点了一遍,而且突出了重点,在对比中加深了记忆,深化了认识。

二、深研课标,整合构建,厘清线索

整合知识点,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理清历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线索,需要教师在深研教材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整合c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例如横向对比法和纵向延伸法。

先说横向对比法。例如在复习“反抗侵略与近代化的探索”这一重点时,我们可以这样梳理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邓世昌抗击日军……这种梳理知识的方法的特点是就某一知识点进行相关性联想,以此构建知识网络。

再说纵向延伸法。接着上面的思路,教师可以这样梳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1915年陈独秀、等发起的新文化运动……运用这种纵向延伸法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事件的变化发展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通过知识点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延伸,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像上面,我们通过横向的对比和纵向的延伸,就能揭示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比与延伸过程如下: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用这样的方法整合、构建知识体系,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就会形成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知识网络,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也会被挖掘出来。

三、讲练结合,及时点化,升华认识

中考历史复习,仅仅靠知识点的梳理和整合还不够,要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还需要通过练习进行检测,查找问题,升华学生的认识。这里所说的练习,是针对学生“以纲为本”复习的检测,是经过横向比较、纵向延伸之后的检测。检测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教师精选的试题,检测学生对复习重点、难点的把握程度;二是看学生在横向对比、纵向延伸中还存在哪些思维和方法上的问题。检测之后,教师对学生复习方法进行矫正、引导。此时及时引导极为重要。如果教师点拨及时,学生的复习效率会提高;如果教师点拨不及时,学生复习的方法不对会影响复习效果。检测、讲评一定要做到及时,而且最需要解决的是做题方法的指导和复习规律的总结。以此不断强化复习,就能在讲练结合中升华学生认识。

中考成绩决定于中考复习质量,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不断探索提高中考历史复习质量的科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既能取得良好的中考历史成绩,又能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4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学大纲》颁布以来,各地的办学也更加规范,课程安排也完全按照《大纲》的要求,历史每周两个课时,初三的历史课安排也是如此。屈指算来,初三的历史总课时也不过就是64个,你能算出这64个课时里的容量有多大么?其一是授完初三的世界历史上下两册,其二是完成对中国古代史四本书的复习,其三是完成乡土教学和初三世界史的复习。如此大的容量,要全面完成,且还要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这堪比登天。所以,一位优秀的初三历史教师,要学会算账——算时间账。只有让初三的这些历史内容能容进这64个课时,还要让学生用这短短的64个课时换回中考的卓尔不凡的成绩,才能使初三的历史教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按照以往的经验,初三的历史新课的讲授,一定要在第一学期就全部完成,这样才能为中考的总复习留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所以,教师必须把时间计算好了,把教学内容安排妥了,我们的历史中考仗就一定会打得更加漂亮。

二、搜集中考信息,关注中考命题

作为一名初三的历史教师,搜集中考信息是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例如,在第一学期的12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教育局或教研室都会给教师发一本《考试说明》。这个《考试说明》就是中考的“纲”,俗话说得好,“纲举目张”,只有狠狠地抓住这个“纲”,很好地研究这个“纲”,深刻地吃透这个“纲”,才能把握中考的命题趋势,把握中考的试题类型,才能把握中考解题的要求。此外,教师还要经常浏览最新的教学参考和杂志,时时关注网上有关中考的信息,力争将中考意识渗透到平时的复习教学中,把那些中考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穿插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将平时的工夫做足做好,就一定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三、注重基础知识,抓好专题训练

这里所说的注重基础知识,抓好专项训练,是指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历史复习时,首先,要做到以“纲”(《考试说明》)为纲,以“本”(课本)为本,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来个全面梳理,通过纵横联系,点线面体结合,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将知识的模糊点、疑惑点、漏缺点统统找出来,再通过分辨、解析、弥补,进一步整合,使之更加明晰,并将它们纵向联系,横向联系,进而形成一棵知识的网络树,织成一张知识的系统网。

其次,要做到以“纲”(《考试说明》)为纲,在复习时,要按照“纲”中的命题题型进行练习,对于选择题,诸如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的世界之最之类的,要让学生不用翻书就能够快速地作答。对于列举题,这类题目都是课本中比较重要且条理清晰的知识,只要教师在复习中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让学生在书中做好记录,到时候一翻书就能够快速作答。对于材料解析类的题目,一般说来有两类,其一是源于教材的,这类题目只要学生能通过分析,明确隶属于教材的哪部分内容,解答也没有多大难度。其二是与社会生活联系得较为密切的,这类题目的答案要点也常在课本中,也就是平常说的用课本中的观点,去解答试卷中的问题。

再次,要做到以“本”为本,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千万不要忽略这一类读图、填图、分析图的试题,它在中考试题中所占的比例高达30%,且形式灵活多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读图、识图、填图环节十分薄弱的现象。他们在复习中只注重掌握教材中的文字内容,空间概念淡薄,图文转化能力也较差,更不晓得如何从图像中捕捉必要的信息来解答问题,再加上地理位置不明确,张冠李戴,导致在中考别严重的丢分。而这类现象只在复习中强化读图、识图、填图、分析图的训练,才能杜绝。

四、关注现实生活,注重热点问题

在历史复习中,教师可以选准一些与当前生活现实相关的重点、热点的问题,进行特别的专项练习。自从开卷考试以来,中考文综试题的命题,就从来没有回避热点,每年均是这样。在今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可以预测的是,试题将更加关注现实,更加注重热点。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两个“结合”,即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点的“结合”。在答题时,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解答更加接近中考试题的答案。

五、调节学生心理,从容直面中考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如果发现学生的心理有些许的变化,也要加以重视,不能掉以轻心,时刻注意调节。教师一定要从始至终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就要去做。在师生之间一定要构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更要舍得情感的投入,要深入学生实际,听取学生反馈,改进教学方式。如若这样,那么,每一份恰如其分的要求,每一句温暖的鼓励,都能够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增强学生在中考中每“分”必“争”“见分必得”的意识,虽然它在文综试卷中的分值仅占有45分。教师要强调每一“分”对他们个人的重要性,也许就是那微不足道的“一分”,甚而至于会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一定要教育学生克服丢一分也无所谓的麻痹思想,认真对待复习和考试。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5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学历史;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76-02

自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后,众多学界前辈便对《纲要》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尤其是《纲要》与《中学历史》近现代史部分(以下简称《中学历史》)的衔接问题。但遗憾的是,对该问题的展示与解析,特别是其可行性解决途径的探讨仍显不足。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学生对《纲要》课程认识的误区――即其与《中学历史》的重复。本文尝试在对比此两门课程差异的基础之上,强调突出《纲要》课程的中心使命与特点,并对其教学技能的可行性作出新的尝试与探索。

(一)《纲要》与《中学历史》的差异

为什么中学阶段学习过了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内容,在大学阶段作为必修课程要再学一次?二者有什么不同?我们学习《纲要》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无法理解教学安排的意义所在,容易因对历史学科的心理定势产生惰性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明确这两门课程的差异是我们探索二者衔接的第一步。

首先,课程性质不同,教学目的不同。、教育部在将《纲要》纳入本科必修课程时便明确其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此,本课程以历史为载体,从史实出发,但其最终的目标乃是希望通过对近现代史历史进程的发展线索与规律探讨,构建主流价值观,并且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理论的导向性。而《中学历史》的教学目的则是通过史实的构建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历史分析方法及史观建立,同时强化其爱国主义、公民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如果不能明确这一点,就容易将《纲要》与历史课相混淆,专注甚至是拘泥于具体的史实,缺乏对历史整体发展脉络的理解。

其次,教材内容、教学重点不同。据笔者的了解和调查,真正看过中学教材《纲要》的老师并不多。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在经过新一轮改革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各版本虽在具体内容上略有出入,但就整体编写思路来看是统一的,特点如下:初中阶段的教材主要以时间为纲,关注对史实本身的描述,考查标准多集中在对历史要素的理解与识记;高中阶段的教材,则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从思想、政治、经济三个方面,侧重理解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线索与规律。不难看出,新教改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上已经开始尝试做《纲要》的部分工作了。但在现有考试评价模式下,尽管教材改革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仍多停留在对史实本身的关注,而学生在这一阶段由于本身的知识有限,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历史观的目标难以达成。《纲要》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弥补这种不足。现行各版《纲要》教材基本在20万字左右,抛弃琐碎的历史细节,更关注核心问题解决(三个选择,一条线索),帮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规律。

第三,教学时间不同,教学技巧不同。从教学时间上来看,二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所用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存在较大不同。中学阶段的历史学课时超过456,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也有76以上,因此有较为充裕的时间,采取多种手段的教学形式如:课堂小剧场、制作手抄报等等。但纲要课程的理论教学仅26课时,除非忽略深度否则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所有知识点的讲述将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势必在教学技巧上要选择更直接、高效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与难点,课堂讨论、分析论证等方法使用得更多一些。

(二)衔接的意义

通过以上的对比,不难看出《纲要》与《中学历史》既存在着的种种联系,具有延续性和连贯性,也有着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要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必须实现二者有效衔接。

首先,做好衔接工作,有利于突出各阶段教学重点与目标。中学阶段历史学习不论从性质还是其特点来看与《纲要》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其二者的衔接,将之放在一个完成的人格教育与培养的框架之下,才能突出教学重点、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其次,做好衔接工作,有利于避免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和维持学习兴趣。将《纲要》视为中学历史的重复并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成为一个普遍的误解。倘使不能在明确二者的区别基础上做好衔接工作的话,便极易将《纲要》课上成历史课,势必造成学生的惰性心理,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做好衔接工作,有利用于实现认知的升华。中学历史希望培养学生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线索,形成初步史观,但客观而言,由于考试机制的滞后,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认知能力的局限,这些任务只能在大学阶段完成,因此做好二者衔接,不仅是对中学教育的发展和补充,也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提升与升华。

尽管不少同仁已经看到了衔接的重要性,但对教学实践的探索却十分有限,一些方法和原则略显笼统。

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对教材体系的了解。高校教师深谙《纲要》教材特点,掌握史学发展动态,并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整体原则,但却不约而同地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中学历史教材。什么是中学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的?什么是他们仍欠缺的?了解和关注《中学历史》教材的变化动态,比较其与《纲要》的差异,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其认知上的缺陷,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内容乃是做好衔接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文科生与理工生,(历史)专业与非专业生,他们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要求《纲要》教师做充分的课前调查,依据具体情况编制难易程度适宜的教案讲义。

第二,寻找适合《纲要》课程性质的教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在已有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上形成史观。中学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以时间为纲,讲述历史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中学教师多是对“现象的描述”,丰富的史料,情感充沛的讲述,更容易从感性的角度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形成初步的史观,从而达到“论从史出”。《纲要》则不同,它强调的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整体线索性,历史发展的趋向性,以及其背后的规律与经验。因此,《纲要》教学应该树立起明确的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史料是用来说明和补充论述的,即“以史佐论”。而通过问题意识的确立,学生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也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特别是对历史事件在历史整体进程中的作用有所了解。

第三,结合其他学科,构建科学史观,并在此基础之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纲要》利用的虽是历史的内容和方法,但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历史学。前文曾经提到,尽管《中学历史》希图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这实际上也是《纲要》的任务,可见在教学目标上,二者确有重复之处。但实际情况却是,囿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科知识的局限,这个目标在中学阶段是难以完成的,学生大多只是掌握了史实,部分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线索。随着年龄的增大,眼界的开阔,知识丰富,认知能力的提升,学生们开始接触其他的学科,比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些知识对于他们站在多学科知识体系之上更清晰地看到历史发展的线索性与规律性。因此在《纲要》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体系的资料,比如书目、信息资源等,另一方面则应适时地引用其他学科的相关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在社会立体架构之下理解和解决问题。

第四,根据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中学历史教学根据学生识记能力强,认识多感性化的特点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主要是教师讲述、多媒体演示、课堂短剧等,这些在传授知识点和帮助理解记忆上是有着突出优势的,但未必适合大学课堂。哪些教学模式和手段是适合《纲要》教学,并能对《中学历史》作出适宜的补充,有效衔接二者呢?仅仅依靠课堂里的26个学时显然不够,必须充分发挥12个实践课时的作用。首先,引导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并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深化认识的需求。其次,结合学习要求在理论课堂上集中解决相关问题,并以课堂讨论、发言、辩论的形式提高效率。再次,利用丰富的媒介资源、课程教学平台,有效帮助学生对系统问题,延伸问题的解决,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科学史观。最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比如组织辩论讨论会、撰写历史论文等形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模式和手段的选择不仅要体现出《纲要》课程的特点,还应该弥补中学历史教学阶段的不足,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历史》不论从教学目标、教材设置、教学手段上都存在着具体差异。要避免二者的重复,有效进行衔接,需要我们认清差距的基础之上完善《纲要》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选择适合课程特点、学生特点的可行性途径,帮助学生形成史观,建立起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这仍有待于我们不断的思索、实践和检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2]郭海成.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0,(06).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6

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其主要途径和措施是:

一、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尽快转变教学观

认真钻研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就不难发现,它们与原大纲和教材的主要区别:一是,三条教学目的更加清晰明确,条理分明,即使学生获得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和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点教育。二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有了重大的改革和突破,更符合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心智特征。三是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要求更加落实,对教学、评价、考核等问题提出了较合理、明确的建议。四是简化和降低了一些要求,减轻了学生负担。

大纲、教材的变革,不但首先要求教师去适应,而且要尽快地缩短这个适应的过程,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要适应,首要的问题是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要由教师讲为主变成学生学为主,要充分利用初中历史教材,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也就是说,要把”教师教,学生学“变为”教师教学生,学“。过去那种”教学教学,教师教,学生学“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教与学的分离,现在应提倡的是”教学教学,教师教学生,学“,虽然变了一个标点符呈,但它都意味着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着力点已不再是”教“,而是”教学生学“,包括教会学生如何读书、读图,勾画要点;如何掌握和运用自学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如何科学、准确、规范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如何顺利通过相关的练习、训练和检测,检验学习的效果,等等。

二、重建课堂教学结构,着力指导学生活动

过去的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多是围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的模式,即”组、复、新、巩、布“而进行的。初中历史大纲教材的变革,当然地也给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重建课堂结构,才能与初中历史大纲教材的变革精神相适应。建立新的历史课堂教学结构,一是要考虑如何把教材中的文字、图象、训练三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得当地加以处理;二是研究如何恰当地安排和实施”纲、读、动、讲、练、评“几个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可以说,这几个基本环节都是教与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活动形式,其中的”纲、讲、评“以教师的”教“为主,”读、动、练“以学生的”学“为主。

“纲”是指教师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提纲、教学纲目,包括板书提纲、指导学生读书的提纲等。应尽可能地反映出教材内容的知识系统、框架结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展示该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做到简洁明了,线索清晰,纲举目张。

“读”是指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读图,较准确地勾画、标注出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图象中的重要界线、范围及注记等。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载体。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引言、章、节、目和大事年表,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特点,以及每件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影响等,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阅读课本正文,要求学生做到“读”、“思”、“划”三个字。读,就是了解本节教材的大意、具体内容、重点和难点。”思“,就是边读边想,对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划”就是边读书,边在课本上的重点内容和词句上做记号。再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历史地图和插图,增强形象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正文下面的注释,了解不同学术观点,提高兴趣,拓宽知识面,加强对正文的理解。总之,要“俯而读、仰而思”,“读”要到角到边,“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练”是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巩固强化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启发训练思维,形成各种能力的训练,包括答问、看看、记记、议议、想想、完成作业等口头的和书面的练习。这既是课堂学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主要源泉。教师应精心设计、安排“练”的材料、“练”的时间,把“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讲”和“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否顺利通过相关的练习,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因而也可以说,缺乏学生练习训练的历史课,决非一堂好课。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7

一、“透”

挖掘教材,吃透课本。那么,如何吃透课本呢?第一是将课本读“薄”,删减会考不可能考或极小可能考的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率。第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对于课本只言片语提到的关联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我会随着复习的进度及时翻阅高中历史课本和《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等资料。教师对教材理解通透是为了将知识脉络清晰地展现给学生,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是否通透,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每复习一本书,我都会发给学生两种导学提纲,一种是类似于“细枝”式每一课导学提纲,强调的是零碎的基础知识,另一种是类似于“主干”式的全册知识体系。这两种导学提纲是分阶段交替使用(复习初期强化基础知识使用“细枝”式,复习后期构建知识体系使用“主干”式)。我曾多次对学生说过,复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一本书浓缩成一页知识体系,最后上考场时留在脑子里的是六本书浓缩成的六页知识体系。

二、“精”

首先,教师课堂用语要精炼,讲解历史知识、历史概念要一针见血、准确到位。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解重要的知识点之外,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上。我将积累的学习方法整理成《历史自学秘籍》,学生要求我一次性倾囊相授,而我选择在课堂上一点一滴地向学生渗透。《自学秘籍》有5字诀窍:“读”:是读教材,要左手提纲,右手课本,让导学提纲引领你读出主干知识及重点内容;“看”:主要是浏览课本中重大事件相关的小字、插图,以防有遗漏;“记”:是对一些主干知识、重点、难点的知识进行背诵和记忆。这种“记”是一种强化记忆,一定要记得准确无误,“记”的时间,安排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候。那么怎样才算记住了?标准是6W――When、Where、Who、What、Why、How;“忆”:是对已复习过的课本内容“过电影”,也就是重新回忆一遍。“忆”的内容主要是教材知识网络,主干知识(重点、难点)。通过“忆”可对已掌握的知识了然于胸,这既会增强迎考的信心,又避免了对知识的简单重复;“思”:以点带面,让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个及至。具体的做法一方面要“思”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也就是我们当下的时髦用语――穿越,同性质、同领域的事件既要能够古今穿越,还要能中外穿越。如中外同时代或同性质事件,(中)鸦片战争与工业革命;(中)洋务运动、与(日)明治维新;一战与;抗战与二战等。另一方面要“思”,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对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有什么借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以史为鉴才是学习历史的目的。

其次,精选练习,精心辅导。不对学生实行“题海战术”,那我就一定要身先士卒先入“题海”,对全国各地的结业考试题一一甄别后,再让学生们来练习。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题要精选,答题的方法也要独到。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应试方法,我把它称为《历史应试宝典》,《宝典》主要介绍了如何“审题”和“答题”,(不管什么题型都是“三堂会审”)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是“三审”:审题干、审备选项、审选择方向;材料解析题的审题,主要是“三审”:一审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如:时间、人物、事件、标点符号等;二审问题,明确答题要求和限制条件;三审分值,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题要点。

第三,巧设小结,精编专题。会考的考察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它可以考同一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也可以考不同时期的同一类事件。也就是说,会考既考察历史的阶段特征、也考察古今中外历史的联系和发展进程。因而,在第一轮复习时要作好阶段性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第二轮复习时,精心编好专题,提升学生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认识,加深其理解。

三、“情”

充分利用好非智力因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联络好师生感情。在良好师生关系下,学生心理上趋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方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很多学生在初一、初二时干劲十足,上了初三学习任务重,明显出现了倦怠感;有的学生存在偏科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我给学生讲了“木桶效应”: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学习成绩就如木桶效应一样,只要有一科落下了就如木桶一样怎么都不会盛满水,总成绩会落后。讲这个道理就是要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结业考试。

四、“查”

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需要通过检查和考试来加以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可以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第二,检查和考试还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在教学过程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加以改进。

五、“新”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8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学法指导 把握教材 联系实际

由于长期以来未摆脱“副科”地位,历史教学往往存在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的状况,教师上课只把知识点一教了之,根本谈不上学法的指导,学生则认为学不学无所谓。这种现象,严重妨碍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智力的开发、人才的造就。从初中历史教学“三大任务”来看,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教为先导,学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视野。

根据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认为应把学法指导的重点放在准确深入地把握教材和联系实际两点上,前者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后者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迁移”。

一、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关键在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中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即对知识的驾驭程度达到微观在握、宏观在胸,纵横驰骋,运用自如。学生在这方面往往存在:知识点归纳不科学、不完整,比较注重机械记忆,忽视真正的理解和分析,缺乏知识的前后联系,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等问题。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通过学法指导课,在宏观(即知识体系)与微观(即知识点)落实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做到两点。

1.做好纲目教学,纲举才能目张。读史先读纲非常重要,只有记住纲要,才能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把握知识体系,达到“宏观在胸”。因此,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不必急于上新课,应该来个“开幕式”,向学生讲三点:一是本学期历史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即教材的框架,明确其起讫时间,主要章节目录,粗略地了解重大事件的名称,留下悬念,为学生获得系统巩固的历史知识提供前提。二是阅读“说明”部分。现行初中课本中第一页就是“说明”,它告诉学生课文体系、课时安排、标记符号及注意事项等。三是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工具,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把握教材内容系统性、了解历史发展最基本线索的基础上,重视每节课的纲目,层层推进知识体系的落实。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每一节课文前都有一段提示语言,教师要注重对提示语言的教学,使学生对本节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在板书上要精心设计,尽量做到条理清晰,能够简洁、明了地反映本节课的框架结构。

2.以纲带面,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历史发展线索是由许许多多历史事件串联而成的,掌握纲要是读史的前提,准确掌握史料则是读史的关键。要使学好历史知识,必须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求学生在领会整体教材的基础上,分课进行钻研,注意一课教材内容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地位及前后知识的联系,避免学生把某一历史现象孤立起来,产生片面的理解和知识上的支离破碎;二是对教科书中重要内容的字句作一定的推敲,动笔圈点,反复阅读,以便确切地理解历史现象并准确地总结历史概念;三是注意对教科书插图的钻研,因为这是教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好了这部分内容,还会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四是深入钻研课本习题,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

知识的迁移过程就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的知识迁移。

一是课文中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其目的在于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融会贯穿,深刻理解,全面掌握。例如学习完“辛亥革命”,可指导学生找出其与“维新变法运动”的联系;学习完唐朝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可指导学生联想西汉与西域地区的联系,等等。

二是课文知识与现实热点之间的迁移,即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是各科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本身,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模,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解释或回答当年许多热点问题。如讲到了民族问题可联系“波黑冲突”、“南联盟问题”、“巴以冲突”;讲到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可联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由李登辉的荒谬言论,联想到台湾在历史上与祖国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阳谷,陈风主编.中学历史教育文萃.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2]柳菊兴主编.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夏子贤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