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言学习计划8篇

时间:2022-03-14 17:10:55

语言学习计划

语言学习计划篇1

一、聆听专家讲座,从中受益

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如:张万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快乐有效地习作》,让我走出了总以为农村孩子没什么可写之处的误区,明白了习作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应当把作文教学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把他们特有的游戏生活、身边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等变成习作的丰富源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生活,用笔去记录生活,使他们从中品尝到生活和作文的乐趣。只有追求儿童的需求,营造儿童学习的兴趣,体验到作文的成功,才能铸就小学生作文的辉煌。

又如:专家在讲解《农村小学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时提到“农村学校没有的资源可采用替代品”这个问题,教给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如:没有书法家的字可供展览可以展览老师和同学的字;没有电脑不能上网搜集信息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没钱买贺卡可能自己用纸画还比买的有个性等。专家的精辟讲解,名师的精彩课堂,都给了我深深的感悟。

二、与学员互动,从中进步

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小组成员的热议,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把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三、享受教育,收获快乐

语言学习计划篇2

一、言语生成过程及中心环节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生成机制,常见的语言形式有五种(Laver1970,转自桂诗春2000):①没有失误的、连续性言语,如“念讲稿”;②有失误的(包括一时失言及其改正的)言语,如日常的口语;③断续性言语,最典型的是口吃;④儿童在语言习得阶段的言语,属“发展中的言语”;⑤“解体”的言语,比如言语障碍等。教师言语基本上介于“没有失误的、连续性言语”和“有失误的言语”两者之间,类似演讲。一方面大多数以至几乎所有教师言语达不到无误输出,但又比日常口语显得正式,其生成过程与普通人的日常口语生成相比有其与众不同之处。

话语的生成大体上经历过四个阶段:首先是把意念转换成要传递的信息;其次是把信息形成为言语计划;第三是执行言语计划;第四是自我监察。外语教师语言形式的生成过程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构思阶段,指说话者根据自己的交际意图在头脑中产生所要表达的思想,确定说话的内容。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是说话内容的轮廓,大脑中会出现一些主题词语或“语点”。转换阶段,指说话者运用句法规则将所要表达的思想转换成言语信息。实际上是一个编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语点”将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扩展、丰富、编码为完整的句子。执行阶段,指说话者产生一个语音完形,将头脑中的言语信息变成口头语言的过程(这一过程还包括自我监察的环节)。可以看出教师课堂口语生成机制的中心环节是紧紧围绕着“言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来展开的,外语教师言语生成的特点也就是在这两个环节中表现出来的。

二、外语教师言语生成机制的特点、手段和模式

外语教师课堂言语生成机制的特点是相对学生而言的。与学生或教师的日常口语状态相比,外语教师课堂言语的生成过程具有语篇计划的特点,即根据语篇环境,选择有效信息,赋予信息结构的特点,课堂言语的交际手段相对单一,教师言语的模式必然具有教育属性。

1.语篇计划特点。这是在言语计划的制定阶段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言语计划”,简单说就是为生成语句所做的各种准备。外语教师带着教学计划走进课堂,其中包括大纲规定的内容、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要建立的课堂气氛。有了这些课堂言语行为意图,就必须用言语行为来实现课堂交际意图的整体计划,即实施宏计划,主要是教师怎样选择和排列信息内容。教师经常用一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方式来表示信息内容(微计划),让学生能够找到指称,能够知道什么是新信息,等等。这些将分别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入、语言实践机会和心理吸收状态。其实,普通人的言语计划毋须具备语篇环境的特点,而教师言语这方面的特征却非常鲜明。

首先,在教师言语中语篇计划是种常态,在言语计划中居主导地位。无论是独白型语篇,还是会话型语篇,教师在制定语篇计划时绝非一种即兴的行为,有构成语篇的明显意图。教师言语最终总要形成语篇,或者说是以最终形成语篇为追求目标。

其次,在教师言语计划的执行阶段,教师话语的主要功能(提问、反馈、讲解、评价等),每项从宏观上或微观上都体现了语篇计划到言语计划执行的特点。要传递什么信息,通过什么层次结构和局部结构,都取决于教师的意图。教师通常会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如突出概念、标示话语主题、赋予信息结构、分配主题、焦点或新信息等。

在教师口语中,言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简单来说是一种“相继并存”的关系。换句话说,宏计划与微计划这两个环节是相继进行并同步增长的,说话人不需要在微计划开始前就完成所有宏计划。“宏计划”是用言语行为来实现交际意图的整体计划。“微计划”是说话人为宏计划中的言语行为赋予信息结构,分配主题、焦点或新信息时所作的活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对“宏计划”(语篇计划)一般都有一个较为充分的准备,在说话过程中注意资源要同时兼顾“宏计划”和“微计划”,从而使语流显得顺畅而少停顿。

“语篇为主”仅仅是言语计划制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教师言语计划的有效实施,还得通过考察课堂提问和课堂话语模式等方面教师言语在言语计划的执行阶段的特点。

2.言语手段。在言语计划的执行阶段,言语计划本身虽然没有一定的模式,但实施时必须考虑供使用的语言手段。提问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枢纽,在教师话语中占有很大比例。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质疑,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探求新知识、新课题;引导学生知识迁移,接受新知识;帮助学生整理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有条理;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等。大多数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来教学,对于问题的内容和措词,都有预先计划。教师在总结一课教材的内容,或是复习从前所学的教材,或是启发学生的思想时,若能把所要问的问题层次化、系统化,把问题与问题相联系,而且一步深入一步,对于学生思想的启发,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事先是有准备的:制定和执行言语计划的速度通常要高于普通人。正因为课前的准备,教师可以更迅速地制定宏计划,同时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微计划上,使语言表达更为流畅自如,为学生提供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环境。

3.课堂言语模式。长期以来,英语课堂互动模式主要为启发-反馈-跟踪的话语模式,即IRF结构模式。传统的教学法是从“教”的角度设计教学,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按教学进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启动提问(initiation),学生反应/回答(response),教师评价/反馈(evaluation/feed-back)。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上用来讲解的时间在教师话语中所占比例较大。换言之,在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课堂里教师话语的主要功能是讲解,教师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

在外语课堂里,教师言语不仅是教学媒介,还是向学生传授信息的重要源泉(Nuan,1991)。通过课堂教学外语,教师言语的功能必然具有教育属性。

三、生成特点与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培养

从以上对外语教师言语生成机制的特点、言语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探讨中,我们希望能从言语计划到实施的过程中探索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培养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语篇生成能力。上述的理论分析显示,教师口语在生成机制上具有“语篇为主”的特点,教学实践也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存在的英语学习问题不是单词、单句的表达,而是连句成篇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语篇生成能力应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事实上衡量英语言语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也是看语篇生成能力的强弱。因此,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语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强语篇训练。“语篇为主”这一特点对于英语教学的意义在于,教学必须在言语计划制定方面完成两个转变:将语篇计划的制定由非常态转为常态;将计划制定时的状态由非自觉转为自觉(其实这两者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而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关键就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篇制定能力。实践证明,通过严格正规的训练,非英语专业学生是完全可以达到专业水准的。

语篇计划的制定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我们在制定言语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交际意图”、“图式结构”、“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知识”以及“说话人所具有的表达手段”等等。其中教学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图式结构”和“所具有的表达手段”两项。毫无疑问,学生掌握的表达手段越多,在制定语篇计划时就越游刃有余,可以说大学英语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表达手段,所以,对表达手段方面的训练是非常充分的。目前急需加强的是对“图式理论”的研究。得体的言语行为是按照相应的图式来进行的,所以,如果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话语结构图式,就会拥有快速制定语篇计划的能力。因此,加强语言图式方面的总结和研究,挖掘新的话题图式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和主题词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大量图式结构的方法,使其能够快速制定语篇计划,最终实现最大限度提高语篇生成能力的目的。

2.加强注意资源使用训练,提高语言输出能力。教师言语的特点分析也为我们改进口语训练的方法提供了心理学依据,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完善口语的教学。

首先,充分意识到“言语计划”的意义。前文提到,教师在说话过程中注意资源要同时兼顾“宏计划”和“微计划”,才能使语言显得流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当传递熟悉的信息时,人在长时记忆里检索、提取信息的速度就比较快,所以我们可以训练学生在即兴演讲的开头部分描述已有的事实或解释论题(这些话语都是比较熟悉的,几乎无需进一步提取什么信息),从而达到为制定“宏计划(语篇计划)”挤出时间量的目的。而且根据“从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的认知规律,这种表述结构也完全符合人的理解习惯。

其次,加强注意资源使用方面的训练。如上所述,人在长篇独白中注意力是在“宏计划”和“微计划”之间交替轮换的。这种交替轮换会影响口语表达的效果,造成停顿、支支吾吾等现象,对于学生言语输出能力的培养来说,当然要力避这种情况的出现。因此,在充分准备宏计划的同时加强注意力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学生能较好地在宏计划和微计划之间分配注意资源,或者能恰当地在宏计划和微计划之间进行转移,必将大大提高口语表达的效果。

3.提高教师话语水平和提问技巧,转变教师课堂角色。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主要有两类:①要求回忆并提供知识型信息,只有一个正确答案;②要求作出评价、判断、解释或论述,接受多种答案。它们分别被称为“封闭性”和“开放性”问题(Barnes 1969),或“展示性”(display)和“参考性”(referential)问题(Long & Sato 1983;Brock 1986)。当前的情况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前者,重事实不重思考、重记忆不重理解,这样很难促进语言习得。教师话语占的课堂时间太多,教师与学生的话语交流往往局限于问答形式,使得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应尽量延长学生话语时间,缩短教师话语时间,为学习者创造一种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环境和机会。为此,应全面提高教师话语水平,使之掌握恰当的提问技巧,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充分发挥教师话语在二语习得课堂上的作用。反思教师课堂言语模式,我们主张教师应少提“封闭性”问题,多提“开放性”问题,使教师在提问之后很自然地延长等待时间,从而给学生更多输出机会。

4.选择意义商议,注重调整互动结构。“意义商议”(negotiationof meaning),即会话双方通过“划界”、“确认理解”、“核实理解”、“请求澄清”、“重复”等手段来调整互动结构,以便理解所产出话语的意义。意义商议被认为能促进语言习得,一方面因为它既能预防又能修补理解缺口,可带来“互动型”可理解输入(Long 1983;Pica et al1 1987);另一方面因为它能创造输出机会,并通过“负输入”推动会话者改换别的表达方式以修正自己的输出,令其更准确、连贯和恰当,更易于理解(Swain 1985;Pica 1988;Pica et al1989)。教师话语采用意义协商、及时反馈等来维护和平衡交互。但互动内容多为语言操练,缺乏真正意义的语言交际,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和习得。Pica et al(1987)指出教师不应把注意力全放在语言准确度上,而应注重调整互动结构,特别应主动核实和确认学生理解与否,并鼓励学生澄清和确认自己不清楚的地方。Foster(1998)还发现,学生听不懂时因怕耽误时间、不愿表现出不懂或寄希望于后面的信息,很少主动选择意义商议,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指导。实际上,大多数研究意义商议的人也都主张经常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时气氛比较自然,也有助于增加输出。当然,Pica & Doughty(1985)曾提醒说,齐步走式互动比小组式互动中的话语更合乎语法,过多的小组活动可能会减少学生接触正确输入的机会。

学生到课堂上来学习语言知识并练习使用语言,走出课堂后便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因此,他们对课堂的依赖性更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他们学习效果的影响也更大。为此,外语教师有必要掌握有效的课堂策略。语言课堂有一个有别于任何其它课堂的特征: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应熟练掌握目的语,而且应懂得如何通过使用语言而教语言,并能使学生通过使用语言而掌握语言。正因为语言课堂具有特殊性,课堂互动本身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极好机会。如果学生能参与课堂互动,就能直接获得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机会,同时还能参与管理自己的学习,这会使其学习态度变得更积极、负责(Allwright 1984)。

教师话语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对学生的语言输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两者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教师课堂言语生成机制的特点、属性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会对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产生影响。为此,教师话语应以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标准。高质量、多样化的教师话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语言习得,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监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注重话语输入的质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创造一个协商、鼓励的语言环境,以正面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出。

语言学习计划篇3

一、新世纪美国外语教育改革动向

(一)调整语言战略,前所未有地强化了国家安全取向的外语教育

新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语言政策和文件来加强对语言的规划,在很多领域,与语言相关的问题一直徘徊在立法和教育目标制定的边缘,如2003年高等教育法案中的国际学习、国家安全语言法案,2004年教育部的财政年度规划、国际和外语学习法案及拨款法案(包括建立亚伯拉罕林肯海外学习奖学金法案即后来的保尔西蒙海外学习基金法案)。

2004年,在马里兰大学召开的国家语言会议上,语言专家、商业领导、学术界人士、联邦和各州的教育相关人士以及法律界人士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家语言需求并提出一些策略来解决现实中的外交、安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语言短缺问题,会后很快就有了2005年国防部《语言改革路线图》的出台,策略性地规划、组织未来几年中如何在国防部加快提升官兵的外语能力。

在2005年1月,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CTFL)在北卡罗林纳大学举行了“美国行动计划”的国家政策峰会,会议确定了语言教育和国际教育的优先发展的地位,这次峰会的主要成就是创设了国家安全教育项目(NSEP)的从幼儿园到16年级的汉语管道旗舰项目,这个项目是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的连贯的、相互衔接的汉语学习计划,后来又按这个模式制定了美国的阿拉伯语学习计划。紧接着国家语言会议和国家政策峰会,美国参众两议院确定2005年为“美国语言学习年”,在2005年初,参议员阿卡卡(D-HI)宣布引入一个法案,这个法案号召召开针对外语的“国家协作会议”,主要考虑当前和未来美国的语言能力、资源和需求。

2006年1月6日,布什总统率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教育部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和120多位大学校长参加了教育峰会,正式推出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在该计划中,美国政府明确提出了鼓励美国公民学习国家需要的阿拉伯语、汉语、朝鲜语、俄语、印地语、日语、波斯语、土耳其语这8种“关键语言”。根据总统和国务卿的指示,“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将创设并扩大相关的“关键语言”项目和海外学习项目,具体有:教育部的外语资助计划、通过外语合作教育推进美国发展、语言教师军团、语言学习电子中心、教师交换计划;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下的星谈计划,国防部的国家旗舰语言项目扩展计划、民用语言学家后备兵团;国务院的美国富尔布莱特学生项目、夏季集中语言学院、吉尔曼奖学金计划、富尔布莱特外语助教计划、教师交换计划、青年交换计划。2007年,联邦政府拨款1.14亿美元支持“国家安全语言计划”的实施。

2011年,继《语言改革路线图》,国防部又出台了《国防部语言技能、区域知识、文化能力的战略规划:2011—2016》(简称“战略规划”),为国防部未来5年的发展描绘了一幅更加宏伟的战略蓝图。[1]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也随即跟上出台各自的规划:2008年1月海军颁布了《美国海军语言技能、区域专业知识与文化意识战略》,2009年5月空军颁布了《空军文化、区域与语言计划》,2010年5月海军陆战队颁布了《海军陆战队语言、区域知识与文化战略:2010-2015》。不久,为了加强军方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防部的人事武装部召开“语言与文化:一个战略的使命”峰会,提出语言技能、区域知识和文化能力是国家的核心战斗力。[2]

(二)《国家外语学习标准》统领全美的外语教育,文化教育有着优先地位

自1996年《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以下简称“标准”)以来,美国语言界不断对标准的各个方面进行修缮、调整,各语言协会也在这个“标准”的原则指引下,制定各自具体的学习标准。1999年,《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正式问世,这是一个对全美外语教育起着纲领性指导作用的文件。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的核心理念是5个C ,也就是沟通(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比较(Comparison)、联接(Connection)、社区(Community)。5C体现了最新美国语言习得理论,代表了21世纪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3]5C的主要精神是:语言是用来沟通交流的,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比较体会、感悟文化的魅力,同时语言的学习应该是和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的,学习者应该把所学的语言应用到多元文化社区中去,在社区交流中体会语言带来的各种乐趣。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CTFL)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来加强各级外语教学对5C精神的贯彻执行。

语言学习计划篇4

关键词: 学习动机 日语 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是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的总体设计,也是学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计划编制的水平,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乃至人才培养质量将产生重大影响。优化人才培养计划,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合肥学院日语本科专业始建于2006年,是在多年专科日语教学、二外日语教学的基础上创建的一个新办专业,成立至今,共制定了06级、07级、08级三个人才培养计划,其中06级人才培养方案为旧计划,07级、08级人才培养计划是旧计划的不断完善发展,09级人才培养计划则是优化的结果,以下称此为新计划。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不仅要注重日语学科的内在特点,还要以学生为本,更要在研究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心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经过调查发现,在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因素中,动机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它占14%。由此可见,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对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分析

(一)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激励人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因和力量。学习动机是推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能够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的功能。学习动机与人生目标、理想、价值观等联系在一起。外语学习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把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工具型动机:具有此动机的学习者把学习作为获取某些实际利益的手段,如:通过考试,获取证书,阅读科技文件,发展事业等;融入型动机:具有此动机的学习者纯粹是出于对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感兴趣而学习外语,期望能参与或融入目的语社会生活中并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融入型动机反映了学习者对目的语语言或文化有真正的兴趣,而工具型动机则更重视目的语的使用价值。

加德纳通过对一些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加拿大人学习法语的结果研究表明,在正式的教学环境中,融入型的学习动机比工具型动机更有利于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同时发现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或者很少有机会与目的语社会的人直接交流的话,学习者就会在工具型动机的影响下学习外语。

研究表明两种动机的学习者都有可能在外语学习上获得成功,但融入型动机学习者更易获得成功,因为他们对语言或该语言社会感兴趣,这种兴趣有利于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学习。而工具型动机学习者在既定目标未达到时往往学习动力很大,但是目标一旦达到,他们就可能会就此放弃该语言的学习。

经调查,目前在我国,除小部分学习者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或兴趣而具有融入型动机外,大部分学习者持工具型动机。

(二)学习动机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合肥市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学院三所大学日语本科专业近300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基本能反映合肥市日语本科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合肥市日语本科学生学习动机调查,该问卷由2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背景信息部分,包括调查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背景、入大学前是否学过日语和所达到的程度等;第二部分由20个有关学生学习日语的目标组成,答案采取5级量化方式。

(三)结果分析

因本文主要涉及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所以笔者主要对该部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合肥市近300名日语本科专业学生的调查,发出问卷289份,收回有效问卷238份,有效率为83.2%,其中受家庭及朋友影响的占15.1%,对语言感兴趣的占20.2%,对日本文化、历史等感兴趣的占15.1%,认为容易找工作的占39.9%,其它的占9.7%。结果显示工具型学习动机占64.7%,融入型学习动机占35.3%。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尽管目前合肥市日语专业学生在日语学习中或多或少有融入型动机,但由于种种因素,工具型动机仍占主要地位。

二、人才培养计划的优化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最主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是激发人们行动的主观原因,是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因此,优化日语人才培养计划应重视挖掘并正确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培养学生融入型学习动机的同时,还要满足学生的工具型学习动机。

(一)培养融入型学习动机

在融入型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就是学习兴趣。所以,新人才培养计划更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融入型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促进智力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该语言对自己、对社会的作用,而且意味着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要求。进一步学习的要求可能来源于对语言本身产生兴趣,可能是对语言承载的信息感兴趣,也可能是对语言背后的文化感兴趣。此外,某一领域实际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对该领域的认识兴趣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当这一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对该领域产生一定兴趣。就外语学习而言,文化、思维差异是造成学习者知识积累上的困难,由于大多数学习者接触目的语文化的机会非常少,对目的语所承载的文化没有太多了解,因此,要使得他们对其产生兴趣,必须有计划地扩大学生在此方面的知识面。

为实现以上的目标,我们在新计划中增加了和专业相关的课外活动,又称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内容包括举办书法、听力、演讲、翻译、日语知识等各种技能比赛和组织日语之角、日文原声电影欣赏、日本文化讲座等。新计划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融入型学习动机。

(二)满足工具型学习动机

目前工具型动机在合肥市日语本科专业学生学习动机中占有重要地位,工具型动机具有方向明确、容易实现等特点,因此在人才培养计划优化方面,我们应着重在如何更好就业、通过考试等方面,满足工具型学习动机。

1.如何更好就业

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发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越来越偏向为能更好地就业。在新计划中,我们更偏向于更好的就业方向。

在旧计划中,强调单一的语言文学学习较多,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素质能力的训练培养,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视野和思路不开阔,不利于学生就业。而新计划则着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下功夫。课程的设置,保留了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培养的专业基础课,完善了国家概况、翻译、报刊和文学选读、旅游和商贸日语等专业课程的设置,并增设了旅游和经贸模块。而这些课程的增设和完善,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日本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社会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就业等未来人生规划中占据明显的优势。

2.通过考试

学生要完成学业,就必须通过各种国内外专业考试。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许多学生近期的学习动机主要为通过国内日语专四、专八考试和国际能力等级考试等。为满足学生这一工具型动机,在新计划中,我们增设了关于考试的课程。

三、结语

合肥学院日语本科专业是新办专业,其本科生培养工作面临挑战与机遇。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的人才,需从人才培养计划不断优化做起,形成自己的特点。新计划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师在日语教学中少走了弯路。优化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长久的课题,我们应该在不断地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及时优化,与时俱进,努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桂琴.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改革课程设置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2005,(11).

[2]王明化.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模式[J].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3).

语言学习计划篇5

一、王尚文的“语感”论说 “违反心理学常识”

王尚文教授明确地说“语感”表现为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感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语感论》第3页)

王尚文教授同时又说:语感是感觉层面的,没有思维。

“人的言语活动不能须臾离开语感,而有的活动则非语感不可,思维插手不得。例如:学校里的语法课本告诉学生,哪是正确的,哪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合乎语法的,什么是不合语法的。但从未上过学、没有读过语法课本的人显然也具有这种判断能力。”(《语感论》第8页)

“我们也许可以从中确认语感是一种思维并未直接参与作用的言语能力,在言语实践中起着无法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感论》第21页)

“也就是说,思维往往参与不了言语理解、生成、判断的任务。就话语本身而言,对于听、看的对象意义的理解和说、写出来的话语的生成,思维往往无能为力,而是无意识的用武之地。”(《语感论》第34页)

“语感毕竟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思维。”(《语感论》第41页)

“语感不假思索,并非感觉与思考的统一,思考有时反要坏事。”(《语感论》第43页)

依据王尚文教授的这些话,任何一个逻辑思维正常的人都会据此进行简单推理,得出一个结论:人的听、说、读、写是无意识的活动,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思维。

教语文的老师也好,不教语文的老师也好,懂心理学的老师也好,不懂心理学的老师也好,哪位老师敢说一个正常成人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是不受思维干预的无意识活动?翻开心理学著述,至今还没有哪一位心理学家敢说:一个正常成人的言语活动是不受思维干预的无意识活动;几乎所有心理学工作者都一致认为思维和言语的关系密不可分。只有王尚文教授在他的专著《语感论》中多次强调:语感是无意识活动,是感觉层面的,思维不参与。

王尚文教授就语文教育提出新学说、新见解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提出的新学说、新见解如果和已有的心理科学常识相矛盾,就容易让人产生怀疑。现在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实原有的这条心理科学常识存在问题,因此和这条心理科学常识相对立的新见解就难以成立。

另外,王尚文教授举的一些例子,自以为是支持自己观点的铁证,比如:

“人的言语活动不能须臾离开语感,而有的活动则非语感不可,思维插手不得。例如:学校里的语法课本告诉学生,哪是正确的,哪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合乎语法的,什么是不合语法的。但从未上过学、没有读过语法课本的人显然也具有这种判断能力。”(《语感论》第8页)

“好比一个没上过学……的中国人,……对诸如某种说法的句子是否通顺和完整、一个句子是否有两种不同的意思等等做出判断。这种直觉的语言知识或者说人们凭这种知识所作的有关句子构成和正误的判断就是语感,又称直觉知识或直觉。”(《语感论》第17页)

其实,这些所谓铁证根本经不起推敲。

这里需要指出,语文教材或语法课本上的语法知识,是陈述性知识。语法知识还有另外一种存储状态:程序性知识。知识学习的一般步骤是先经过知识的陈述性阶段,然后再通过实践运用最终掌握程序性知识。母语语法知识是默会的知识,其学习步骤恰恰与此相反,先掌握程序性知识,随着年级升高,在老师引导下才能通过概括而从实例中提炼出陈述性知识。也就是说,未进学校的文盲,虽然没学过课本上的语法规则,但在听说实践中掌握了大量的母语语法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都是程序性知识,只能应用,无法说出,只知道怎样说是对的、怎样说是错的,而不知道具体违反了哪条语法规则。

二、课标应该舍弃“语感”代之以“言语监控”

看来,“语感”这个概念确实需要从“课标”中“剔除”。腾出的位置谁来坐?“言语监控”。“言语监控”是心理学中的概念,意思就是对自己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进行监督、控制。

先来看“写文章”时的言语监控。写文章,如先打腹稿、列提纲(言语计划),还要顾及文章写给谁看(言语计划),然后再按提纲不断产生一系列要表达出来的“意思”(言语计划),不断地写出书面言语(言语执行),有了这些,在写的过程中,作者本人就会按这些计划去监督自己的书面言语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言语监控),发现不按计划进行的地方(言语监控),可以随时修改(言语修正),也可在草稿完成之后修改(言语修正)。

相对于“写”,说话时的言语监控现象还没引起语文教师的普遍重视。好多人话音未落,就对刚出口的语句进行修改。这说明,说话时,也确实存在言语监控。再看独白式言语(演说)中的言语监控。演说者不断地想出后边要说的语句(瞬间计划),不断地把瞬间计划好的语句说出来(言语执行),还要关注已经说了什么(言语监控),是否有需要修正或补充的地方(言语监控),同时要顾及听众的反应(言语监控),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语表达(言语修正)。这对演说者本人的言语监控能力有较高要求。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说比写难。

听话过程中的监控,也很难发现,然而确实存在。听别人说话过程中,有时会在前期了解相关情况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听话预期”,随着听话进程不断推进,随着接收的信息不断增加,不断加工,不断更新,新的听话预期(瞬间计划)不断产生,听话者头脑中不断产生的瞬间计划(听话预期)和听话者实际接收(言语执行)到信息迅速比较(言语监控)。如果听话者发现自己头脑中产生的瞬间计划(听话预期)和实际听到的信息不匹配(言语监控),听话者就要迅速调整自己的瞬间计划(听话预期)。

阅读过程中的言语监控很隐蔽。学生学会正确流利朗读有标点的白话文课文,说明他们阅读有标点的白话文的瞬间计划和言语执行已经比较熟练,除非遇到难度较大的词句,言语监控和言语修正方面不再需要花费多少心力。学生此后如果继续长期学习有标点的白话文教材,学生其他方面的阅读能力可能会按计划提高,但是阅读中的言语监控技能却不会有明显长进。学生阅读有标点的白话文,不必考虑句界停顿位置在何处。学生在阅读无句界白话文时,不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一系列瞬间计划以避免把词、短语读破,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一个更难、更重要的瞬间计划:确定哪儿是句界。做出一系列瞬间计划之后,紧接着就是依次执行这些瞬间计划——读出来,读的同时,听觉性语言中枢负责言语监控,如有错误,就要及时进行言语修正。在言语执行和言语监控的同时,大脑还要不断做出一系列新的瞬间计划,否则,阅读就会出现不流畅、停顿时间过久等毛病,甚至阅读中断。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学生在阅读无句界白话文时,他们的瞬间计划和言语执行等能力在言语监控的协助下迅速提高,能在很少出错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阅读活动。可见,用无句界白话学习材料,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语监控,可以迅速提高阅读活动中的瞬间计划能力和言语执行能力。

三、言语活动的复杂性影响听、说、读、写教学

言语活动的复杂性,尚未被语文教育界普遍重视。以阅读教学为例,儿童如何学会阅读? 笼统讲阅读技能肯定无助于阅读教学设计。所以要把阅读技能进行分解。一般的阅读技能可以详细分解为:预期(瞬间计划)、执行、监控、修正。

要想进一步提高阅读技能(此处不用内涵比较宽泛的阅读能力),就要按照叶圣陶老先生的主张,组织学生阅读无标点无句界的白话文材料。叶老对他的主张提出过解释。“理想的办法,国文教本要有两种本子:一种是不分断落,不加标点的,供学生预习用;一种是分段落,加标点的,待预习过后才拿出来对勘。……现在的书籍报刊都分段落,加标点,从著者方面说,在表达的明确性上很有帮助;从读者方面说,阅读起来可以便捷不少。可是,练习精读,这样的本子反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减轻了。既已分了段落,加了标点,就随便看下去,不再问为什么这样分,这样点,这是人之常情。在这种常情里,恰恰错过了很重要的练习机会。若要不放过这个机会,唯有令学生用一种只有文字的本子去预习,在怎样分段、怎样标点上用一番心思。预习的成绩当然不免有错误,然而不足为病。除了错误以外,凡是不错误的地方都是细心咬嚼过来的,这将是终身的受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叶圣陶教育文集》)

语言学习计划篇6

双语教育在美国引起人们的关注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它在法律上得到承认则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第一个双语教育法案形成于1978年。美联邦高级法院裁定公立学校有法定义务帮助移民子女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对于不谙英语的新移民必须用其母语提供必要的帮助以适应新环境,其中包括用其母语来进行教学。由于这条法案的影响,公立教育体系做了相应的调整,建立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特殊项目,以帮助移民学生尽快地适应美国的学校和教学。这些计划大致可以归为四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asasecondlanguage(ESL)〕;双语速成(EarlyExit);双语保持(LateExit)和双向双语(Two-WayImmersion)。ESL计划可以在任何中小学实施,而其余三种计划则一般在小学里多见。由于我们后面着重探讨双向双语,所以,在这部分主要介绍前三种。

1.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计划(ESL)在美国的中小学,一个班大约有20~30个学生。如果在一个学区(由临近数个学校组成)或学校内,总的新移民学生的数较少、说同一母语的人数则更少、或者是学校没有能够用学生的母语进行教学的教师,那么采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计划的可能性最大。此计划的组织、实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但通常是一个受过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培训却不懂学生母语的老师负责一个学校内所有班级中新移民学生的英语教学。教学常常是以小组为单位,比如所有二年级的学生在每堂课离开他们原属的普通或主流班级来跟一个ESL老师学习英语,时间一般在40~90分钟不等,之后他们便回到其所属的普通班继续学习。大约需要1~2年时间,等移民学生的英语水平发展到能够应付普通班的教学,他们便不再参加ESL的学习。

2.双语速成(EarlyExit)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相比,双语速成计划最大的不同是移民学生的母语纳入了教学之中。首先,实施此计划的教师原则上必须持有双语教师资格证。双语速成的教学通常是以班为单位的。也就是说,班里所有的学生具有相同的母语背景,但是他们不一定是来自同一个年级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用学生的母语作为辅助英语教学的工具以提高学习效果,但母语水平的提高则不在教学计划之内。等学生的英语水平允许他们在普通班的课堂里上课,他们便结束在速成双语班的学习,整个过程约需要两年的时间。

3.双语保持(LateExit)从时间上讲,双语保持要比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和双语速成计划长一倍,约需4-5年的时间完成。此计划允许具有相同母语的移民子女,在一个持双语教师资格证的老师的执教下,同时学习英语、母语及其他的学科,如科学、数学和社会科学等。在计划的实施初期,母语的使用占教学时间较多,随时间的推移,英语占教学的比重越来越大。此计划的最终目的仍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使他们最终能够在英语主流学校环境中进行学习。

二、双向双语(Two-WayImmersion)的现状分析

作为一个双语计划,双向双语与双语速成和双语保持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学生来源。在实施此计划的一个班里,约一半的学生来自某个移民种族(其母语相同而非英语),剩下的另一半学生来自英语主流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种族。例如,在一个朝鲜语和英语的双向双语班里,约一半的学生是朝鲜族、讲朝鲜语,另一半学生则由讲英语的白人、黑人、拉丁人或其他亚裔组成。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用5-8年的时间同步学习两种语言和其他的科目。教学时间的安排可以是每半天换一种语言或隔一天换一种语言。总之,双向双语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双语同步发展。与前三种模式相比,许多学者认为双向双语最为理想。

双向双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两种语言的听说读写各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它还为不同族裔背景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如何相处的机会。这种经历会帮助学生减少种族间的隔阂、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学会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及地球村中共同生存。另外,在语言学习中,学生对与语言息息相关的文化也会有较深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又可以相应地拓展他们对自我,对本民族及其他民族和人类的认识。可惜的是,双向双语计划只在极少数的学校里存在,而且绝大多数的双向双语计划是英语和西班牙语。据2000年的统计(Christenet.al.,2000),亚语(日语、朝鲜语和中国广东话)和英语双向双语计划仅占全美此计划实施的4.6%。尽管讲汉语普通话的移民在过去20年中大量增加,到目前为止,仍无一所公立学校开设此类的双向双语课程。如果华裔家长希望子女保持母语,大多只能求助于社区办的中文学校。这种学校在华人集中的地区如加利福尼亚、纽约州非常普遍。

语言学习计划篇7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应用型工程本科院校 教学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设计 教学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51-02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林建,2010)“卓越计划”本身并没有指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同时,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也是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的。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本文仅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根据“卓越计划”中所提出的本科层次标准,探讨应用型工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旨在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促进对大学英语改革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二、应用型工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施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各大高校结合自身的情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环境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教改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和专家对教学现状进行过调查。例如,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9年至2010年对全国530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宏观调查(王守仁,王海啸,2011),又如,对工程类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乔小六,2012),然而,对于应用型工程本科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的调查却很少见。应用型本科院校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形成的一批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与传统本科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沈阳工程学院的230名工科学生(预备级50人,一级班115人,二级班45人)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查。

在学习目的方面,50%以上的学生选择考级,42%左右的学生选择就业,选择扩展知识的学生占16%,选择提高个人素养的学生只占10%。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是外在目标(Cook,2007),极少数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是内在目标(Cook,2007)。在学习动机方面,42%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来自于社会需求,大约28%的学生出于兴趣爱好学习英语,16%左右的学生的动机来自于学校和家长,另外还有14%左右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在语言技能方面,我们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技能的重要性和掌握程度的调查中得出,学生对五项技能的重要性排列顺序为:说、听、读、译、写;掌握程度的排列顺序为:读、听、译、说、写。然而,教材每单元课时的分配为:读(3学时)、听(1学时)、说(1学时)、写和译(1学时)。在学习策略方面,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除了英语课堂外主动学习英语的机会很少,将近50%以上的学生只通过英文歌曲和电影接触英语,接近80%的学生每天课余英语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90%的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量少于三个小时。只有4%的学生在课余经常写作。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只能通过写作作业来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以上得调查分析可见,教学改革应建立在充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有目的地进行。

三、“卓越计划”下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构想

1.教学目标。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目标中的“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适应国际发展的需求”,与卓越计划的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的一些标准有一定程度的契合,这也为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下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方向。应用型工程本科大学英语总教学目标的设立应围绕卓越计划的本科层次中的以下四个标准:(1)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2)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4)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林建,2010)。每门课程和每次课应在总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设立。

2.课程设置。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是进行课程建设的关键。我们针对是否应开设外语类选修课,以及选修课程的内容所进行了问卷调查。66.4%的学生希望开设后续英语课程。其中91.6%的学生认为后续课程应以选修课为主;74.2%的学生认为后续课程对求职和深造很有帮助。54.2%的学生选择语言知识类选修课;35.9%的学生选择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根据本校实际,我们设计并实施了应用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学英语课程由层次化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自主学习和第二课堂活动构成。核心课程则由综合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构成。学生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完成综合英语的学习,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完成学术英语的学习,第二学期完成职业英语的学习。其中综合英语分为读写译课程和视听说课程。学生可以从第二学期到第六学期进行选修课的学习。选修课程分为语言知识类如英语语法、英语词汇等,语言文化类如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欣赏、英语电影欣赏和中西文化对比等,语言技能类如英语演讲、英语实用写作等。选修课为提高卓越计划本科层次工程人才的人文素质和开拓国际视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3.教学设计。

(1)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仍然依靠课堂来提高英语能力。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模式的选取和课堂活动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英语各项技能的提高与学习者坚持不懈的语言习得有密切的联系。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我们将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延展,即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英语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库、大学英语视听说学习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可供学生结合自己的基础进行英语的自主学习,此外,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如英文演讲比赛、英文写作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文戏剧比赛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英语的水平。

(2)确立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内容为依托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将语言教学基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在学生提高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之上,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Mohan1986;戴庆宁,吕晔2004)内容为依托的显著特点为:一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二是使用真实的语言;三是学习新信息;四是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袁平华、俞理明,2008)。结合卓越计划培养标准的第十一条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的要求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在后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采用了内容为依托教学模式。在内容为依托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取语料和设计任务时考虑学生的语言程度、认知、情感需求、将来职业需求和个人兴趣,全部选取真实的有意义的语料并要求学生用真实的目的语言完成实际生活中的任务。就学生而言,这种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提高了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场和国际市场做好了准备。

4.教学评估。我们认为教学评估包括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估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三个层次。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课程要求》提出了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了思想。我们根据应用型大学本科学校学生特点采取两种评估并重。形成性评估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平时测验、口语成绩、期中成绩;终结性评估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和四六级成绩。为了使平时考核更加合理,并能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我们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纳入到形成性评估中。具体做法是教师给学生设定具体化的任务,并提供一些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用测验,作业及论坛的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记录到学生的平时成绩中。另外,每个学期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况进行自评,以便学生自己调整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方面,我们采取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和同行评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师从多个角度了解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效果评估采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效果。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应结合卓越计划和需求分析设置灵活的教学目标和多层次的课程体系,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建立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当然,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仅限于对笔者所在的院校的教学现状,希望能在“卓越计划”和实际教学活动中搭建一个平台,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促进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全面和深入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WYYB1208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2001

[3] 乔小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J].山东外语教学,2012(3):69-74

[4] 林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5] 戴庆宁,吕晔.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04(4):16-18

[6] 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59-64

[7] Cook,V.2007 The Goal of EFL: Reproducing native speakers or promoting multi-competence amoung second language users?[J]. International Hangbook of Foreign Teaching,2007(Springer):237-248

[8] Mohan, B. A. (1986). Language and content.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语言学习计划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 元认知策略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87

1 引言

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习策略的培训者。如何将语言学习者培养成为一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是每一位语言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对于外语的学习者而言只有具备对学习的整体宏观调控能力,掌握学习的自, 并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根据学习的进展不断地调整目标和计划,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一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而通过对高职大学英语课堂的观察和问卷调查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与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标准还相距甚远,因此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元认知策略训练,教会学生如何学,怎样写、学什么的方法和手段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的重要保证。

2 元认知策略的定义及特点

策略能力是学习者利用自己现有知识调整学习的认知过程完成交际目的的能力;策略的使用影响学习的理解过程和结果;外语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各种策略来弥补语言知识的不足。根据语言教育学者(O’Malley&Chamot, 1990)对学习策略的划分,主要将策略分为以下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这三类策略中元认知策略高于其他两类策略,是一种高层次的实施,可以对学习进程进行计划、规范、监控指导。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思考,也是成功学习的有效保证。元认知策略主要分为三类: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计划策略包含评价任务要求、收集资源、尽量为成功完成任务估计可能发生的任务。监控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学习者依据学习目标对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效果、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评估策略是指完成一项任务后对学习计划和学习进程进行综合的评价。

3 高职大学英语课堂元认知策略训练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通过对高职学生的高考入学成绩调查显示高职学生中只有一小部分英语达到了及格成绩,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薄弱,有的学生在高中甚至是初中就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对英语学习没有什么目标,消极情绪比较严重。而有一部分学生想把英语学好但又不知如何学,找不到较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课外,学生用在英语上的学习时间并不多,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了,缺少学习计划性,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高中的学习是在老师监控和指导下进行的,而当他们进入大学,要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即老师主要是课堂教学而其他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的学习模式的形式,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弱点就显露出来。因此面对高职学生的英语现状和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除了对英语课堂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以外,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学、怎样学,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通过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和指导,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宏观调控能力,是解决高职学生目前学习现状,使他们成为一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关键。

4 元认知策略训练的步骤

根据策略训练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把高职大学英语课堂的元认知策略训练分两个方面、四个步骤进行。一方面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微观的元认知策略训练;另一方面根据学期和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行宏观的元认知策略训练,这两部分同时进行、相互结合,目的是使元认知策略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根据高职的英语教学的学期安排,把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安排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一学期,因为学生从高中进入到大学,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策略训练,对学生今后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具体的策略训练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习策略的掌握情况。

首先设计一份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高中的学习习惯,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和英语的学习目标,目的是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为策略训练提供依据和参考;然后通过英语元认知策略问卷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元认知策略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目的是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各种元认知策略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为下一步的策略训练更加有针对性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元认知策略知识的讲解阶段。

我们已经通过第一阶段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通过问卷我们能够了解到学生们的策略知识很匮乏,对各种策略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对学生首先普及各种策略知识,让学生了解各种策略知识及如何应用。 对元认知策略进行重点的讲解,这一部分根据元认知策略的分类,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计划策略,采取案例示范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制定符合自身特点课堂学习计划和总体的学习计划。第二部分监控策略,通过学生监控和教师监控相结合的方法。学生主要监控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课堂内容的匹配度。而教师主要监控学生的学习计划制定情况。因为高职学生的自主能力较差,而好习惯的形成又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计划的好与坏作为期末考评的一部分强制学生来完成。 第三部分评价策略,要求学生重新回顾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监控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第三阶段:元认知策略的训练过程。

训练阶段是元认知策略能力的中心环节。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这部分的训练分两个平行部分进行。从微观方面要求学生对每课的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估。具体做法如下:计划阶段要求学生课前根据已知的信息去制定本次课的学习计划,可能出现的各种知识内容;监控阶段主要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课前计划情况,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计划内容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做到教师监控和学生自我监控相结合;评估过程要求学生将本次课的进步和不足总结出来,为下次课的训练奠定基础。从宏观方面,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让学生根据这些学习内容制定学期的学习计划,并通过撰写学习日志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学习的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实现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第四阶段:评估阶段。

对自己学习进行有效的总结和评估是元认知策略训练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主要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谈论这一学期的策略训练心得和自己这一学期的策略训练是否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对学生再进行一次元认知策略问卷调查并与期初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元认知策略的真实提高情况。 这些数据将为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学习者的最终教学目标提供参考和依据。

5 结束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元认知策略训练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独立学习提供方法和手段。但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在整个的策略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进行计划的良好习惯,元认知策略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对学生的策略训练也不能止于一个学期而要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让策略使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J. Michael O’Malley Ama Uhl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武和平.元认知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