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毕业季活动总结8篇

时间:2022-03-01 06:33:13

毕业季活动总结

毕业季活动总结篇1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毕业季;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212-02

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不仅关系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学校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初衷

(一)使毕业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毕业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离校的情感、就业的压力等,是其他年级学生所感受不到的,内心中渴望“被重视”的程度、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的欲望更强烈。在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中,尊重毕业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设计属于自己的毕业季活动,恰恰迎合了毕业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调动了毕业生参与的积极性,浓郁了毕业氛围,增强了教育效果。

(二)增强毕业生的归属感

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毕业生对学校有一种深深的情感,他们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学校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毕业季活动丰富了毕业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其营造出昂扬向上、积极和谐的毕业氛围,彰显出毕业季文化,给毕业生留下美好的回忆,增强毕业生的归属感。

(三)搭建一个引导毕业生爱校荣校的平台

成功的思想教育方法是靠预防和疏导,而不是强制[1]。毕业季活动同样调动了学校职能处室、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使毕业生认为学校转变了角色,即从管理者转变成为服务者,在服务的过程中,感化、吸引毕业生,使毕业生爱校荣校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二、以毕业季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毕业季系列活动组委会,由书记、校长任主任,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各学院院长、毕业生代表、在校生代表为成员,专门召开会议,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着力在学校内形成关心和支持毕业季活动的良好氛围,表达全校师生对毕业生的深深友情、良好祝愿,举全校之力,为毕业生营造“家”的港湾,全面加强对毕业季系列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招募毕业季系列活动志愿者

为了更好地开展毕业季系列活动,从学生中了解毕业生需求和感受,每年面向所有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招募活动志愿者。志愿者一般由曾在学生组织中任职的学生干部、班级干部以及普通同学组成。志愿者要参与活动的前期策划、宣传、活动的筹备、活动期间的组织与服务工作,从同学中了解他们的需要,体会他们的感受,做活动的主人。招募的志愿者要成立志愿者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提供必需的办公设备,保障其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努力开展好属于自己的毕业季系列活动。

(三)建设开通毕业季主题网站

建设并开通毕业季活动主题网站,通过网站开展方案征集、活动通知、新闻宣传、评选投票等活动,实现网上互动功能,增强毕业季活动的互动性,使其成为能够真正感动毕业生,增强毕业生归属感的主题活动。此外,网站的开通,为同学们表达感受,送出毕业祝福,展现毕业文化提供了平台。

(四)打开毕业生青春的记忆

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毕业视频和图片征集活动,鼓励毕业生以班级党团支部为单位参加,让大学期间宝贵的学习和生活时光绽放最绚烂的光彩。此外,通过毕业生电子毕业纪念册设计大赛,以葫芦岛、校园、学习、生活等为元素,将留恋制作成电子作品,让闪亮的记忆成为永恒。开展毕业生校友八星评选活动,即组织评选“求职之星”、“考研之星”、“矿业之星”、“基层之星”、“红色之星”、“奉献之星”、“学术之星”、“自强之星”。“毕业八星”获得者和提名奖获得者将被学校聘为新生入学教育特约辅导员,向师弟师妹们传经送宝,讲述自己的大学经历。所有参评同学的大学故事,将汇编成册,供所有师生分享,将毕业生校友宝贵的大学记忆和奋斗精神永远留存学校并在未来的辽宁工大人中继续传承下去。

(五)表达母校深深的祝福

为充分表达母校师生对毕业生的深深友情、良好祝愿,在毕业季活动启动之初,面向广大毕业生和在校师生广泛征集毕业生纪念品设计方案,多次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对征集方案进行修改、调整,最终确定毕业生纪念品设计方案。两年的毕业生纪念品都是一枚毕业纪念牌。涵盖了首山、大海、校园等元素,镌刻有校训和“太阳石精神”,设计新颖、寓意深刻。除纪念牌外,每名毕业生还会收到一张特殊的卡片,卡片的外面是对纪念牌寓意的解释,里面是校长对毕业生的寄语,每张卡片均由校长亲笔签名。这份真挚,不仅表达了母校的祝福,同时,也激励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拼搏,勇创佳绩。

(六)激励自己,展望十年

为使毕业生校友规划与畅想未来,组织开展了“我和未来有个约定――写给十年后的自己”主题活动,号召倡议全体毕业生校友给十年后的自己写封信,记录自己大学几年的收获,规划自己的十年职业生涯,约定十年后的相聚和梦想,勉励自己树立远大目标,坚持崇高理想,大力弘扬我校“太阳石精神”,彰显“雄鹰”个性,激励自己鸣必惊人,飞必冲天,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感恩工大

学校每年在毕业生当中开展我最难忘的老师评选活动,邀请老师为毕业生上一堂人生励志课,形式可通过座谈、报告等形式。同时邀请当选老师参加毕业生毕业典礼,并作为教师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青青的校园里多次留下了毕业生们植树的剪影,四年里,他们种下的小树与同学们一同茁壮成长。即将毕业之际,倡议以班级、学生组织为单位植建毕业纪念林,表达毕业生对母校的眷恋与不舍,也表达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通过毕业生座谈会、教师寄语等活动,让毕业生校友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出建议,学校、教师祝福毕业生校友,浓厚依依惜别的师生情谊。召开学校全体毕业生毕业典礼,校长接受毕业生校友代表献礼,为毕业生授予学位。欢送毕业生主题晚会拉开毕业生心灵的幡幔,用歌声、用掌声、用心语纪念曾经的大学生活,也为即将远行的毕业生校友送上最真诚、最深厚的祝福。以上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表达了母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使毕业生通过恰当的渠道宣泄离别的情感,在活动中感受学校对毕业生的浓浓情谊,感恩母校。

(八)关注毕业生心理发展

开展毕业生心理状况调研、毕业生心理援助等活动,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职场压力。心理咨询教师引领毕业生在毕业之际回顾自己大学里的青葱岁月,为毕业生进行人生发展的指导,通过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在奔赴工作之际展现最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以毕业季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的效果

(一)保障了毕业生平稳顺利离校

毕业生离校教育中,安全、平稳是基础,有意义、有品味是追求。两年来,通过开展毕业季系列活动,毕业生感觉活动有意义,有品味,参与积极性高,感觉毕业季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在欢送毕业生晚会、毕业典礼、授予学位仪式上,他们有激动的心情和泪水,却没有过激的行为,使毕业生离校平稳顺畅。

(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校工作

毕业季系列活动以毕业生为主体,同时离不开教师的参与,通过活动,加深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谊,学生被认可,教师的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情感

毕业季系列活动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毕业生校友,既有对他们大学生活的回顾及取得成绩的认可,又有对其未来的憧憬和激励。毕业生未来的发展将以母校为依托,以校友为平台,通过活动和情感的交流,使毕业生有奔头、有干劲,同时,也感恩母校,励志回报母校。

(四)激励了毕业生,为其发展提供内动力

毕业季系列活动体现了激励毕业生的元素,活动中体现和蕴含了学校对他们的期望,使毕业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勇创佳绩。

四、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的体会

(一)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毕业季系列活动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以全新的视角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效果显著。教育思想来源于学生,用于学生,教育形式新颖、活泼,更有意义,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二)营造了浓郁的全员育人氛围

毕业季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学校各个部门的育人优势,形成了教育合力。学校、教师、学生热情高涨,互相交流沟通频繁,使学生重新认识教师,也使教师深刻反省育人的每一个过程,从而全方位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保障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毕业季系列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发挥好大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信任和依靠大学生,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并把这些精品传承下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体制。

(四)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建设

教育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完善、系统、全程化教育过程[2]。在毕业季系列活动中,增强了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来不断地完善管理和教育教学。同时,毕业季系列活动是对学生四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总结,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教育基础,毕业季系列活动也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通过毕业季系列活动能查找出其他年级思想教育活动存在的不足,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建设。

参考文献:

毕业季活动总结篇2

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不仅关系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学校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初衷

(一)使毕业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毕业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离校的情感、就业的压力等,是其他年级学生所感受不到的,内心中渴望“被重视”的程度、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的欲望更强烈。在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中,尊重毕业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设计属于自己的毕业季活动,恰恰迎合了毕业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调动了毕业生参与的积极性,浓郁了毕业氛围,增强了教育效果。

(二)增强毕业生的归属感

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毕业生对学校有一种深深的情感,他们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学校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毕业季活动丰富了毕业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其营造出昂扬向上、积极和谐的毕业氛围,彰显出毕业季文化,给毕业生留下美好的回忆,增强毕业生的归属感。

(三)搭建一个引导毕业生爱校荣校的平台

成功的思想教育方法是靠预防和疏导,而不是强制[1]。毕业季活动同样调动了学校职能处室、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使毕业生认为学校转变了角色,即从管理者转变成为服务者,在服务的过程中,感化、吸引毕业生,使毕业生爱校荣校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二、以毕业季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毕业季系列活动组委会,由书记、校长任主任,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各学院院长、毕业生代表、在校生代表为成员,专门召开会议,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着力在学校内形成关心和支持毕业季活动的良好氛围,表达全校师生对毕业生的深深友情、良好祝愿,举全校之力,为毕业生营造“家”的港湾,全面加强对毕业季系列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招募毕业季系列活动志愿者

为了更好地开展毕业季系列活动,从学生中了解毕业生需求和感受,每年面向所有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招募活动志愿者。志愿者一般由曾在学生组织中任职的学生干部、班级干部以及普通同学组成。志愿者要参与活动的前期策划、宣传、活动的筹备、活动期间的组织与服务工作,从同学中了解他们的需要,体会他们的感受,做活动的主人。招募的志愿者要成立志愿者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提供必需的办公设备,保障其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努力开展好属于自己的毕业季系列活动。

(三)建设开通毕业季主题网站

建设并开通毕业季活动主题网站,通过网站开展方案征集、活动通知、新闻宣传、评选投票等活动,实现网上互动功能,增强毕业季活动的互动性,使其成为能够真正感动毕业生,增强毕业生归属感的主题活动。此外,网站的开通,为同学们表达感受,送出毕业祝福,展现毕业文化提供了平台。

(四)打开毕业生青春的记忆

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毕业视频和图片征集活动,鼓励毕业生以班级党团支部为单位参加,让大学期间宝贵的学习和生活时光绽放最绚烂的光彩。此外,通过毕业生电子毕业纪念册设计大赛,以葫芦岛、校园、学习、生活等为元素,将留恋制作成电子作品,让闪亮的记忆成为永恒。开展毕业生校友八星评选活动,即组织评选“求职之星”、“考研之星”、“矿业之星”、“基层之星”、“红色之星”、“奉献之星”、“学术之星”、“自强之星”。“毕业八星”获得者和提名奖获得者将被学校聘为新生入学教育特约辅导员,向师弟师妹们传经送宝,讲述自己的大学经历。所有参评同学的大学故事,将汇编成册,供所有师生分享,将毕业生校友宝贵的大学记忆和奋斗精神永远留存学校并在未来的辽宁工大人中继续传承下去。

(五)表达母校深深的祝福

为充分表达母校师生对毕业生的深深友情、良好祝愿,在毕业季活动启动之初,面向广大毕业生和在校师生广泛征集毕业生纪念品设计方案,多次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对征集方案进行修改、调整,最终确定毕业生纪念品设计方案。两年的毕业生纪念品都是一枚毕业纪念牌。涵盖了首山、大海、校园等元素,镌刻有校训和“太阳石精神”,设计新颖、寓意深刻。除纪念牌外,每名毕业生还会收到一张特殊的卡片,卡片的外面是对纪念牌寓意的解释,里面是校长对毕业生的寄语,每张卡片均由校长亲笔签名。这份真挚,不仅表达了母校的祝福,同时,也激励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拼搏,勇创佳绩。

(六)激励自己,展望十年

为使毕业生校友规划与畅想未来,组织开展了“我和未来有个约定――写给十年后的自己”主题活动,号召倡议全体毕业生校友给十年后的自己写封信,记录自己大学几年的收获,规划自己的十年职业生涯,约定十年后的相聚和梦想,勉励自己树立远大目标,坚持崇高理想,大力弘扬我校“太阳石精神”,彰显“雄鹰”个性,激励自己鸣必惊人,飞必冲天,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感恩工大

学校每年在毕业生当中开展我最难忘的老师评选活动,邀请老师为毕业生上一堂人生励志课,形式可通过座谈、报告等形式。同时邀请当选老师参加毕业生毕业典礼,并作为教师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青青的校园里多次留下了毕业生们植树的剪影,四年里,他们种下的小树与同学们一同茁壮成长。即将毕业之际,倡议以班级、学生组织为单位植建毕业纪念林,表达毕业生对母校的眷恋与不舍,也表达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通过毕业生座谈会、教师寄语等活动,让毕业生校友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出建议,学校、教师祝福毕业生校友,浓厚依依惜别的师生情谊。召开学校全体毕业生毕业典礼,校长接受毕业生校友代表献礼,为毕业生授予学位。欢送毕业生主题晚会拉开毕业生心灵的幡幔,用歌声、用掌声、用心语纪念曾经的大学生活,也为即将远行的毕业生校友送上最真诚、最深厚的祝福。以上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表达了母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使毕业生通过恰当的渠道宣泄离别的情感,在活动中感受学校对毕业生的浓浓情谊,感恩母校。

(八)关注毕业生心理发展

开展毕业生心理状况调研、毕业生心理援助等活动,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职场压力。心理咨询教师引领毕业生在毕业之际回顾自己大学里的青葱岁月,为毕业生进行人生发展的指导,通过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在奔赴工作之际展现最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以毕业季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的效果

(一)保障了毕业生平稳顺利离校

毕业生离校教育中,安全、平稳是基础,有意义、有品味是追求。两年来,通过开展毕业季系列活动,毕业生感觉活动有意义,有品味,参与积极性高,感觉毕业季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在欢送毕业生晚会、毕业典礼、授予学位仪式上,他们有激动的心情和泪水,却没有过激的行为,使毕业生离校平稳顺畅。

(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校工作

毕业季系列活动以毕业生为主体,同时离不开教师的参与,通过活动,加深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谊,学生被认可,教师的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情感

毕业季系列活动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毕业生校友,既有对他们大学生活的回顾及取得成绩的认可,又有对其未来的憧憬和激励。毕业生未来的发展将以母校为依托,以校友为平台,通过活动和情感的交流,使毕业生有奔头、有干劲,同时,也感恩母校,励志回报母校。

(四)激励了毕业生,为其发展提供内动力

毕业季系列活动体现了激励毕业生的元素,活动中体现和蕴含了学校对他们的期望,使毕业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勇创佳绩。

四、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活动的体会

(一)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毕业季系列活动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以全新的视角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效果显著。教育思想来源于学生,用于学生,教育形式新颖、活泼,更有意义,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二)营造了浓郁的全员育人氛围

毕业季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学校各个部门的育人优势,形成了教育合力。学校、教师、学生热情高涨,互相交流沟通频繁,使学生重新认识教师,也使教师深刻反省育人的每一个过程,从而全方位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保障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毕业季系列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发挥好大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信任和依靠大学生,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并把这些精品传承下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体制。

毕业季活动总结篇3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存困境;心理境遇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当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然而,在行政管理日趋民主化、社会建设不断法制化、大众言论愈发自由化的当今社会,人们在享受物质充盈与制度民主的同时亦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正如马尔库塞所言,当技术理性融入制度化建设,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种“单向度”的特点:人们对物质的满足遮蔽了其精神上的需求,人的劳动异化成一种“外在的劳动”。即便是拥有高学历的在校研究生也不例外,受工具理性的驱使,毕业季研究生对成功的渴望与就业的焦虑和迷茫,使得一部分研究生倍感存在意义感的缺失与生命的孤独,这种心理的困境也是近年来高校研究生自杀或他杀案件的一个极大的诱因。关注毕业季研究生的生存困境及心理境遇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生命教育,对于研究生健康成人成才、稳步踏入社会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毕业季研究生的生存困境与心理境遇分析

目前,北京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的一项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北京市研究生毕业人数达7.9万,较2013年增加7千余人,创历史新高。随着近年来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那么,在压力面前,毕业季研究生的心境及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在访谈中,曾有同学告诉我说,求职的挫败感使他一度自责,怀疑自己,焦虑,迷茫,觉得对不起家人。也有同学说,读研比工作压力更大,经常失眠,精神状态很不好等。

综上所述,顺利毕业、就业是毕业季研究生普遍焦虑的一个问题。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焦虑是证明人存在的最根本的方式,而且焦虑是不可避免的。焦虑来自对生存困境的抗争。”他告诫我们要直面焦虑,勇于承担,实现自我本真的存在,而不能一味地逃避,逃避焦虑就等于逃避自由。然而,面对扑面而来的学业压力与就业压力,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性面对困难与挫折,而选择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花样的年华让生命之花过早凋谢是每个社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然而现象背后反映的总是本质,死亡在带给我们伤痛之余更多给予我们的是警醒、是反思。

二、毕业季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的高校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调整。表现为高校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原来的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

首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始终保持在2400万人次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却只有1200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几近一半,大批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概率。此外,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发性和滞后性,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而国家又缺乏有力的政策导向,一度造成了就业岗位的结构性失衡。从区域结构上看,许多研究生毕业后根本不会选择回到偏远农村及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去奉献,而是“一窝蜂”地涌向中东部相对较发达的沿海城市,这样就造成了贫困地区高素质人才稀缺,而发达地区人才扎堆却无法有效配置的怪象;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主要大力发展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型产业,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这样就从源头上造成了一种供给与需求的断层。

(二)学校原因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走过了异常曲折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百废待兴的教育事业得以恢复,但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未能相得益彰;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老式的“灌输式”教学法,而不善于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在教学目标上,一味强调高分、高升学率,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致使好多高材生就业时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尴尬现象;在教学内容上,高校专业的设置和扩招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比如,2010年度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英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而这十个专业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难就业使好多毕业生无奈奔向了考研的大军,虽然暂时缓解了这部分人的就业危机,但等到他们毕业时,危机又卷土重来。就业难始终成为他们走向社会的难题。

(三)个人原因

本科毕业时好多同学选择考研是想要未来就业时有一个高的起点和平台,步入研究生大门之后,课题的忙碌,学业的繁重,使好多同学还是像本科一样整日穿梭于图书馆、实验室埋头苦学,充实头脑,兼考各类证书。光阴飞逝,一眨眼已临近毕业,由于读研期间对就业形势和政策的极少关注,毕业时好多学生依旧感到前途迷茫。大部分研究生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心理误区,就是对自我估计过高,在毕业之际都希望能得到一份高薪、高职、自己又感兴趣的工作,然而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经历了就业的挫折之后,面对学位论文的压力,焦虑、紧张感便萦绕心中,常常顾此失彼。对于那些不能合理规划自我人生职业生涯、坦然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毕业生来讲,往往容易采取不理智的行为来逃避问题。生命教育在此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生命教育对毕业季研究生的意义

近年来,针对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日益显现的道德滑坡、拜金主义、对生命的轻视、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价值取向,生命教育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认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包括生理卫生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挫折教育、死亡教育等内容。针对毕业季研究生普遍存在的求职压力大、内心焦虑、生命孤独、生活意义感缺失等茫然现状,适时地对其进行生命教育将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有利于减少毕业季校园暴力事件和学生自杀、他杀现象的发生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主张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本真。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教育受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理念的影响,学校更多注重的是教给学生“何以为生”的本领,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心的关怀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毕业季研究生承担着比本科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基于大多数研究生在毕业时已到了适婚年龄,他们不仅要考虑如何毕业、如何就业的问题,更要为成家做准备。这三座大山压在一个几近而立之年却事业尚未起步的年轻人身上,焦虑、孤独也在情理之中。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全人的教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从根本上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生命体验,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存在,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育、心灵教育和意义教育。针对毕业季研究生就业压力大而倍感生命孤独、生命意义感缺失的状况,高校辅导员、导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及其求职意向和求职进度,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及时排解学生存在的思想和情感困惑。研究生处、各学院也可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讲座,请一些人生阅历丰富的老师、企业家、名人向学生做一些就业心理和就业技能方面的指导,从精神上激励学生自信、从容地去面对挑战、迎接新生活。也可以通过直面死亡的教育,引起学生向生的渴望。针对近年来高校发生的研究生自杀或他杀案件开展一次讨论课等,相信当学生在身心受到很大感触时,他们对生活、生命的体悟将会更加深刻,也会更加热爱生活,从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和自杀、他杀事件的发生。

(二)有利于毕业季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就业观

着眼于毕业季研究生普遍因就业难而引发的焦虑不安状态,高校在开展生命价值教育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关于就业方面的一些实际帮助,这将有助于毕业季研究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和就业观。其实,通过对近几年来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不难发现研究生就业难并不是难在岗位的缺乏,而是难在研究生对自我定位及社会需求的认知错位方面。研究生普遍从心理上觉得自己的学历高于本科生,求职时一味要求高职、高薪,而用人单位更看重的则是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实干能力,这就要求研究生在求职时要适当放低就业姿态,先就业后择业,初次就业注重能力储备,以为再就业积累经验。同时高校也要对研究生就业给予足够重视,多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主张生命的自由选择和自由创造。他认为自由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焦虑是自由的后果,而畏惧、焦虑、绝望、孤独这些非理性的情绪体验正是人存在的基本状态。从小我们就知道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没有奋斗的目标。道理大家都懂,执拗、迷失常起因于内心的茫然与胆怯,失败于从未付诸行动。毕业季研究生同学在就业时,应在心理上做好碰壁的准备,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要认识到遭遇挫折、焦虑、苦闷是常态,关键在于如何反常态。正如萨特所言,焦虑是自由的后果,自由与责任密不可分,要想自由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处理好自己手头的事,不拖沓、不懈怠,方法总比困难多。切忌轻生抑或某些消极处理问题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唯一的,我们有责任让它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李艳.存在主义哲学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启示[J].学理论,2015.

毕业季活动总结篇4

从3月14日至5月25日,社会部策划推出专题报道《毕业季·找工记》,先后刊发稿件(图片)39篇,并与腾讯大楚网共同开办《说出你的找工故事》专栏,纸网互动,全媒体手法推进报道深入。在报道结束之际,又与武汉东湖学院联手,举办《大学生就业课堂》,把报道从纸上延伸进校园,将新闻报道与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报服务性,彰显党报影响力。

这组报道,见人见事见思想;这次活动,既是一场精彩的主题报告会,也是媒体与高校密切合作、服务广大学子的深入实践,因此,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在高校大学生中引发心灵的共鸣。

一、围绕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社会关注热点

我省高校集中,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长期并存,就业工作形势严峻。一个大学生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一个个家庭共同关心、关切的问题,就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缓解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大学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之首。这是省委、省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的重要政策支撑。

作为省委机关报、党和政府的喉舌,湖北日报理应围绕政府中心工作,聚集社会关注热点,在支持大学生就业上有所作为,有所行动,正是《毕业季·找工记》的选题宗旨。

二、见人见事见思想,主流媒体引领舆论

十余年寒窗苦读,陡然要步入未知的社会,在梦想与现实间摇摆,在疲惫与困惑中前行,这可能是大多数毕业生找工生活中的心态。在人生最重要的抉择关口,如何历经焠火磨砺,经受精神洗礼?

不管是名校还是普通院校,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不管是城市孩还是农村娃,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大专生;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最满意的工作很难找到,最适合的岗位可能才是最实际的。不可能让社会适应你,而是你要尽快适应社会,如何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在实际工作中改变世界?

每一个大学生的身上,肩负着家庭的重托,肩负着建设国家、报效社会的责任。如何把自己的远大理想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与祖国的发展事业结合起来?

这些都是学子找工时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毕业季·找工记》系列报道,不是空洞讲道理,或者说教,而是通过大量动态新闻报道,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各不相同的求职经历。这些故事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让人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也给在困惑和迷茫中徘徊的求职者以启示。

以首篇报道《大学生刘宁瑜150天找工记》为例。湖北大学新闻系大四女生刘宁瑜,是个学校、专业、成绩、家境都很普通的学生。她“求职很心酸,但坚信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她平凡但不气馁,引发很多求职者和读者的共鸣。

报道不仅停留在讲故事或是记录的层面,而是与学子共同经历。例如,《首份工作遭遇欠薪 本报记者帮大学生讨回薪水》、《求职误入传销陷阱,大学生小辉提醒——警惕网上建筑公司招聘骗局》、《本报报道引起河南警方重视 小辉重返洛阳协助打击传销》等事件性报道,不仅帮助受骗大学生维权,还提醒求职者遇事多思考,多保持一份警惕。

部分动态新闻报道后还附有专家点评,特邀专家就求职中的种种现象、原因、对策进行分析和解读,对大学生就业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报网互动,网友积极参与,全媒体手法最大限度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影响力。

三、走进高校,倍增报道传播效应

开门办报,到群众中去,可以倍增报道传播效应。这是《毕业季·找工记》报道完成后最深的感受。

5月24日,由“毕业季·找工记”系列报道引出的大学生就业课堂在武汉东湖学院学术报告厅开讲。7名大学生报道对象、参与报道的记者、本报新闻研修班选调生代表及相关人士组成宣讲团,报道对象畅谈自己的就业感受与体会,专业人士解答就业政策,记者讲述采访经历和新闻背后的故事。团省委、省人社厅、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及本报总编辑蔡华东、副总编辑胡思勇、首席编辑曾祥惠出席报告会,武汉东湖学院600余名师生与会,现场反响热烈。

此次大学生就业课堂活动,第二日湖北日报以整版图文并茂的报道,作为整组系列报道的圆满结束篇。 许多高校学生读报后致函致电,认为从报道中获益良多。

毕业季活动总结篇5

毕业了,就变的很懒,试图去直接用键盘敲打,但最后才发现总是删了又写,写了又删,再然后关闭页面,没有成功过一次……

毕业了,有了我们曾经期待已久的暑假,但最后,才发现,我们想上课,想坐在教室,过着看似束缚的日子,对,人,就是一种很贱的动物,总是,这么的后知后觉。。

毕业了,懒得出家门,懒得看这个城市一眼,过着一种除了有网络和手机外,很原始的生活的时候,才发现,我是那么的需要文字,没了文字,似乎就没了精神的支柱,没了寄托,文字确实是一种能让我释怀的东西,毕业前,还可以借伟哥和小于的文章来诠释我的愁与感,而现在……

毕业了,毕业在了一个夏季,毕业在了2010年的夏季,在一起的点滴依旧清晰的伤眼……

毕业了,可是2010年的这个夏季不爱玩网游了,开始变得爱回忆,活在过去,不能自拔,一边骂着自己不要再这个怂样子,然后一边继续回忆,总是安安静静的一个人打开你们的空间,仔仔细细,一遍一遍的看你们的留言板和签名,想抓住过去的棱棱角角,然后再莫名的哭泣,莫名的痴笑。。变成一个很纠结的人……

毕业了,总是在闭上眼睛之前和之中,想起你们,想起关于我们的一切一切,有时做梦会梦到我们在一起,然后再梦里笑的很开心很开心……

毕业了,趁着回忆还很温热,记录我们的一切,好在以后方便回忆……

毕业前,总是说爱只能爱一个,喜欢可以喜欢很多;

毕业后,才发现,哪有什么喜欢,全部都是深深的爱,爱也可以爱一堆……

毕业前,总是说海绵会要宝宝,铁臂会要阿童木;

毕业后,才发现,谁都不是谁的谁,谁和谁都不会永远……

毕业前,总是说着我们是永恒;

毕业后,才发现这个世界就没有永恒,相识是起点,死亡是终点……

毕业前,总是毫无顾忌的说着再见;

毕业后,才发现,再见这个词,大家都很忌讳……

毕业前,总是在上课的时候就昏昏欲睡;

毕业后,才发现习惯有你们才能睡着的……

毕业前,……

毕业后,……

这个夏天的叶,你还能绿多久?

这个夏天的叶,会有一天被我们所有人,以及这个城市淹没在废墟之下吗?

毕业季活动总结篇6

毕业了,就变的很懒,试图去直接用键盘敲打,但最后才发现总是删了又写,写了又删,再然后关闭页面,没有成功过一次……

毕业了,有了我们曾经期待已久的暑假,但最后,才发现,我们想上课,想坐在教室,过着看似束缚的日子,对,人,就是一种很贱的动物,总是,这么的后知后觉。。

毕业了,懒得出家门,懒得看这个城市一眼,过着一种除了有网络和手机外,很原始的生活的时候,才发现,我是那么的需要文字,没了文字,似乎就没了精神的支柱,没了寄托,文字确实是一种能让我释怀的东西,毕业前,还可以借伟哥和小于的文章来诠释我的愁与感,而现在……

毕业了,毕业在了一个夏季,毕业在了2010年的夏季,在一起的点滴依旧清晰的伤眼……

毕业了,可是2010年的这个夏季不爱玩网游了,开始变得爱回忆,活在过去,不能自拔,一边骂着自己不要再这个怂样子,然后一边继续回忆,总是安安静静的一个人打开你们的空间,仔仔细细,一遍一遍的看你们的留言板和签名,想抓住过去的棱棱角角,然后再莫名的哭泣,莫名的痴笑。。变成一个很纠结的人……

毕业了,总是在闭上眼睛之前和之中,想起你们,想起关于我们的一切一切,有时做梦会梦到我们在一起,然后再梦里笑的很开心很开心……

毕业了,趁着回忆还很温热,记录我们的一切,好在以后方便回忆……

毕业前,总是说爱只能爱一个,喜欢可以喜欢很多;

毕业后,才发现,哪有什么喜欢,全部都是深深的爱,爱也可以爱一堆……

毕业前,总是说海绵会要宝宝,铁臂会要阿童木;

毕业后,才发现,谁都不是谁的谁,谁和谁都不会永远……

毕业前,总是说着我们是永恒;

毕业后,才发现这个世界就没有永恒,相识是起点,死亡是终点……

毕业前,总是毫无顾忌的说着再见;

毕业后,才发现,再见这个词,大家都很忌讳……

毕业前,总是在上课的时候就昏昏欲睡;

毕业后,才发现习惯有你们才能睡着的……

毕业前,……

毕业后,……

这个夏天的叶,你还能绿多久?

这个夏天的叶,会有一天被我们所有人,以及这个城市淹没在废墟之下吗?

毕业季活动总结篇7

高红 生于1976年,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经济管理系。曾担任青岛海尔洲际酒店前厅部行政楼副经理,接受过英语、礼仪等各种培训,参加过奥帆委组织的奥运知识培训,担任过2008年青岛奥帆赛志愿者。本赛季将全程参加比赛。

纪桐师生于1969年,毕业于青岛大学计算机专业,现任金通电脑公司经理。参加过青岛市第一届市民帆船比赛,跟朋友一起从日本福冈驾船回青岛;参加过中日韩大帆船赛,取得了第四名,多次参加青岛市举行的帆船活动。本赛季参加第一赛段比赛。

高君生于1964年,现任青岛高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2007--2008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号”船员,参加过2008中日韩奥运行;2008日照中日韩帆船赛,2009阿里郎日韩帆船赛。本赛季参加第二赛段比赛。

张能生于1985年,现就读于青岛大学计算机系。2008年青岛奥帆赛期间曾任多国语言呼叫中心值班经理,曾为2008―2009沃尔沃国际帆船赛爱立信工作人员。本赛季将参加第六赛段的比赛。

孙海洋生于197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的罗斯福大学,MBA硕士,任沈阳市苏家屯区和于洪区副区长。曾驻西班牙加纳利群岛,负责管理船队工作。本赛季将参加第四赛段澳大利亚至新加坡站的比赛。

毕业季活动总结篇8

(一)城镇就业总量增长总体稳定,就业任务指标完成大部

2013年1—6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25万人,同比增长4.5%,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80.6%;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8万人,同比增长1.4%,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59.6%;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4万人,同比降低0.1%,完成全年100万人目标的94%。城镇登记失业率4.1%,与一季度和去年同期持平。

(二)人力资源市场总体求大于供格局依旧,但同时呈现供需“双降”迹象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4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2013年二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609.2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569.6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7,比上季度下降了0.0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02,说明岗位需求有所减少。在本季度与2012年第二季度相同的94个城市中,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减少了34.8万人,下降了5.7%,求职人数减少约40.7万人,下降了7%;从分区域情况看,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均同样呈现出供需“双降”迹象。但人力资源总量求大于供的供需格局依然得以延续。“双降”现象的出现,从用人需求方面看,经济增速放缓是主要原因,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的转型减产及市场不振,以及部分服务业受政策因素影响出现下滑。与上季度相比,制造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1.6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5、0.1、0.2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需求比重与上季度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2、1和0.5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9、0.2个百分点。而从求职人数出现下降的情况看,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不排除劳动年龄人口尤其是适合于生产一线的年轻劳动力供给总量开始减少的因素,加之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带来更多的当地就业机会吸引部分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使到省外求职转移就业的人数减少。

(三)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显现,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就业态势反差显著

将1—6月份的中国制造业PMI与非制造业PMI及其从业人员指数对比来看,上半年中国制造业PMI尽管都在高于临界点之上,但始终在51%以下徘徊,6月份为50.1%,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而其从业人员指数继续延续2012年6月份以来在临界点以下的走势,且低于历史同期均值,6月份为48.7%,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连续13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而从中国非制造业PMI来看,2013年上半年各月份均明显高于临界点,6月份为53.9%,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指数表现良好,新兴服务业表现突出,邮政快递、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及公共设施管理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58%以上;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均稳定在临界值以上,6月份为51.5%,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持续3个月稳定在51%以上,其中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总体呈缓步上升态势,6月份达到50.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继续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攀新高,达到699万规模,与往届积累下来的待业学生数量叠加,就业压力加大。腾讯和麦可思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13届毕业生中,硕士、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分别为26%、35%和32%,与2012届同期相比,分别低11%、12%和13%。从求职人员结构看,2013年一季度,应届毕业生所占比重为10.7%,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7个百分点。而据教育部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2013年这些单位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15%,供需缺口加大。

二、对2013年下半年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判断

(一)对下半年就业形势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增长速度: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将会有所减弱

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就业形势变动情况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总量有所影响,但主要比较集中在沿海对外加工制造业,影响人群更多的是出外打工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因此对城镇就业的影响表现不甚突出。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速是呈缓慢波动式放缓,尚未出现大幅下滑迹象,并且预计下半年中央将会采取有利于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经济增速的举措,因此,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将会继续减弱。

2、产业结构调整和既有产业格局:服务业带动就业和加工制造业“缺工”将同时显现

可以预计,未来一个时期对国内就业形成重要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产业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影响,受国际市场需求下滑、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实施、地方产业转型力度加大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外向加工制造业企业向境外迁移、关闭或转产转型,信息通讯、交通运输、金融、居民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愈益显著,对就业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另一方面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几十年形成的以加工制造业为支柱的第二产业的产业特征,以及以东部经济为依托的区域经济格局在相当时间内会继续存在,由此产生的大规模一线加工生产线普工和熟练技工的用工需求、以东部地区为劳动力主要流入地的劳动力市场特征仍会继续延续一个时期。因此,总体上看,制造业就业在下半年将不会出现大幅下滑,但服务业带动的就业增速将会继续保持平稳上升势头,成为今后就业的新的增长点,同时加工制造业“缺工”现象仍将继续显现。

3、人口及人力资源构成:普工技工“缺工”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将持续并存

当前,受劳动力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构成、职业技能构成等人力资源供给结构的制约,在产业结构转型加速的情况下,一线普工和技术工人的“缺工”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将会持续并存。与就业总量问题相比,结构性就业矛盾愈显突出,失业问题将更多地体现为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同样会在下半年有突出表现,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将会存在始终,并会对2014年产生后续影响。

(二)对下半年总体就业形势判断

根据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走势,以及对下半年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预计下半年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态势,全年目标任务有望如期完成,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会依然突出,并会对就业形势产生深刻影响,使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更加复杂。

三、下半年就业工作建议

(一)开展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研判地区就业失业形势

建立健全就业监测制度,对地区用工量较大的单位,进行就业动态用工监测,掌握入职人数、入职人员结构、入职原因等信息。做好企业用工招聘服务,并通过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及时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同时,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加强失业动态监测,及时、准确掌握监测企业岗位增减情况,分析、判断监测地区就业失业总体形势。以电话随访、情况报送等形式与监测单位建立用工情况监测机制,按月或分季度报送在职人数、在职人员结构、离职人数、离职人员结构、离职原因等信息。

(二)与社会稳定工作相结合,把对就业影响评估纳入相关工作体系

要重视各级政府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项目等的实施对就业的影响评估,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把对就业影响评估纳入重大决策社会稳定评估和社会效果评估体系之中,作为具有高权重的一级指标执行,并对其不同等级风险制定防范预案。尤其是要对征地拆迁造成的失业风险要慎重对待,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和吸纳就业责任制度,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失业风险,促进社会形势稳定。

(三)把扶持中小企业政策落到实处,提高就业稳定性

要认真落实中央和国务院扶持中小企业相关政策,对高风险投资的、新兴产业的创业型中小企业和营利率较低的中小企业,应通过财政税收优惠减免、减息免息小额信贷等信贷手段积极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鉴于目前中小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较重的情况,可以参照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五缓四减三补”的经验,对吸纳就业较为明显的中小企业予以社保补贴或岗位补贴,减轻其社保缴费负担。

(四)切实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培训,积极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要充分认识就业培训对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的积极作用。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要重点开展初级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就业的一技之长;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鼓励其参加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对企业新录用的人员,要结合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通过师傅带徒弟、集中培训等形式开展岗前培训;对退役士兵要积极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职业院校学生要强化职业技能和从业素质培养,使他们掌握中级以上职业技能。促进人力资源供需衔接,满足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发展需要,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五)进一步整合现有政策,开发扶持青年群体创业就业

政府要统一规划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就业促进政策,整合各部门出台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就业促进政策,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措施要具体化、规范化,减少模糊规定,细化各项措施的实施内容和程序。加速“简政放权”,通过转变职能、减少审批环节,继续清理不必要的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充实完善对网络商务产业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将现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和对实体经济的创业扶持政策向网络商务产业的创业就业延伸,提供资金、信贷支持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拓展网络创业就业的渠道,强化网络创业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建立网络创业就业管理服务平台。

推荐期刊